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读书目_六步导读攻略及阅读训练(含答案).
小学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

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第一阶段阅读指南】……………………………………………………………伊林(1895—1953),苏联作家。
他善于运用文艺的形式、散文的笔法、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具体的描写,简单明白地讲解奥妙复杂的事物,引人入胜地传授科学知识。
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夜天》《黑白》《几点钟》《在你周围的事物》等。
《十万个为什么》是“伊林经典科普小丛书”(共四册)之一。
该书讲述了关于日用品的科学知识。
图书采用屋内旅行的方式组织内容,形式新颖独特,结构清晰完整。
作品共设有自来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炉灶、厨房锅架、碗柜、衣柜六个章节,作者围绕每个“旅行站点”,针对该站点中常见的普通事物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又饶有趣味的问题。
作者运用散文的笔调、简练质朴的文字、一问一答的形式,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传授了生活常识,并引导读者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陆登庭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不已的好奇心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
——穆勒《十万个为什么》共____章,第1~5周我会阅读第_____章到第____章的内容。
第一站自来水龙头内容概要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
人类除了用水来洗澡和洗涤外,还用它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水看起来洁净、温柔、无害,却有着巨大的威力,水蒸气可以炸毁房屋,由水凝结成的冰可以炸毁一座山。
它也可以做润滑剂,帮助人类在冰面行走。
科学家们通过对水的研究制造出了许多有利于人类生活的事物。
阅读①矿厂是怎样选矿的呢?②人体内大约三分之二的成分是水,目标除了喝水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补充水分?③水和冰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的威力如何?冬天人们包裹水管的原因是什么?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地板上滑行?阅读技巧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材P15单元导读要求)第二站炉子内容概要人类吃饭、喝水、生存都离不开火,想要让物体燃烧,就必须达到它的燃点。
课外阅读技巧 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第一阶段阅读指南】……………………………………………………………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
早年经商,到过欧洲大陆各国,并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
晚年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
主要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大疫年日记》等。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一座荒岛之上,在那里独自生活了28年。
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韧性格和英雄本色。
文章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勇者形象。
鲁滨逊是一位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现代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
——卢梭鲁滨逊代表一般的人性,无论他的智力还是道德都没有超出人性的中等状态,他身上唯一特殊的是这种“结合了事业与漫游的精神”。
——柯勒律治《鲁滨逊漂流记》分____章,共____节,第1~4周我会阅读__________ __至____________的内容。
[精读以下3小节故事,自读其他章节的内容。
]阅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第1节)至第二章(第3节),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其中3个章节的主要情节内容,请试着根据名著的内容将关键词补充完整。
《出海》《逃离》《振作》阅读完《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第1节)至第二章(第3节),我们了解了鲁滨逊、父亲、母亲、船长、苏利等人物。
他们特点鲜明、性格迥异,是不是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②给下列书中的人物选择匹配的形象标签,还原人物形象。
②任选书中的一个角色,先给他(她)写出几条形象标签,再试着动手画一画,并在括号里写上角色的名字;也可以画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并写出他(她)的名字和特征。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书目

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书目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教材推荐的阅读书目如下:一、名著类。
- 这是一部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 这部作品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
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孩,他捉弄小狐仙后被变成小拇指般大小的人儿。
他骑着大白鹅,跟随一群大雁走南闯北,饱览了瑞典的秀丽风光,也经历了种种冒险。
在这个过程中,尼尔斯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少年。
- 马克·吐温所著的长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二、其他文学作品。
- 这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些语句生动地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 文章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和被害后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
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外貌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李大钊同志遭受敌人折磨后的从容和坚定。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技巧及解答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 六年级

必读书目·六步导读攻略【第一阶段阅读指南】……………………………………………………………著者:曹文轩,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
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是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主要内容:故事通过对主人公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生难忘的六年油麻地小学生活的描写,主要讲述了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这五个孩子苦痛而又震撼人心的成长经历。
图书书评:《草房子》是我国首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曹文轩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创作的小说。
《草房子》发表于1997年,曾获得过“冰心儿童文学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并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相关链接:同名电影作品《草房子》于2002年上映。
我的阅读计划《草房子》共______篇,第1~5周我会阅读第______篇至第______篇的内容。
[阅读下面三个章节]第一章秃鹤内容概要“秃鹤”是一个秃顶的孩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年级的“秃鹤”感觉到自己因为秃顶而成了同学“戏弄”的对象,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为此做出了许多反常之举。
但最终“秃鹤”还是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阅读目标①“秃鹤”做出了哪些反常之举?②“秃鹤”最后是怎样赢得大家的尊重的?(在书中标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通过故事情节中对人物的神态、语言等重点部分的描写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教材P1单元导读要求)第二章纸月内容概要纸月是一个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小女孩。
她在板仓小学上学,因为经常受坏孩子的欺负,所以转到了离家三里外的油麻地小学上学。
油麻地小学的校长、老师都十分喜欢纸月。
阅读目标①为什么纸月有一段时间经常迟到?②下雪天,纸月为什么不愿意在桑桑家住而要独自走回家?(在书中标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关注小说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教材P53单元导读要求)第三章白雀(一)内容概要白雀与蒋一轮互生情愫,可是白雀的父亲看不上蒋一轮,还安排白雀相亲。
六下必读选读书目

六年级下学期:必读:《鲁滨孙漂流记》《居里夫人传》《青鸟飞过》选读:《红岩》《汤姆索亚历险记》《老人与海》《青铜葵花》《苏菲的世界》女生贾梅男生贾里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六年级下学期必背诗文:1.岳阳楼记(宋范仲淹)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3.绝句(宋释志南)4.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5.蝶恋花(宋苏轼)6.浪淘沙(宋欧阳修)7.相见欢(南唐李煜)8.商山早行(唐温庭筠)9.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10.平湖秋月(明徐文长)11.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12.资治通鉴(宋司马光)13.八阵图(唐杜甫)14.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15.登岳阳楼(唐杜甫)16.过华清宫(唐杜牧)17.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18.饮酒(晋陶渊明)19. 山亭夏日(唐高骈)20.陋室铭(唐刘禹锡)2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22. 满江红(宋岳飞)23.《声声慢》李清照24.《武陵春》李清照金海岸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必背诗文(24首)1.岳阳楼记(宋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绝句(宋释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5.蝶恋花(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6.浪淘沙(宋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必读书阅读训练六同步练习(含答案)

必读书阅读训练六——体会小说通过语言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一、阅读任务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后17章二、名著导读1.填一填,选一选(1)【整体感知】第18至34章写了汤姆的三次历险:鬼屋____________、山洞____________、洞中找到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村民费尽周折救出()之后封死了山洞。
A.汤姆和哈勃B.汤姆和哈克C.汤姆和贝奇(3)【整体感知】汤姆是个聪明好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
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A.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B.对现实环境持赞同态度C.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D.安于现状,逆来顺受2.【整体感知】根据《汤姆.索亚历险记》后17章的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三、精彩片段第二十三章出庭作证(节选)汤姆出庭了。
法庭上的每个人都惊呆了。
瞪大了眼睛,莫夫·波特也感到惊讶。
在大家的注视下,汤姆也有些害怕,连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
他被领到证人席,宣誓保证所讲的都是真话。
宣誓过后,汤姆反倒镇静下来。
“汤姆·索亚,6月17日半夜的时候,你在哪里?”汤姆向英琼·乔瞟了一眼,那杀人不眨眼的恶棍正用阴森森的目光盯着他,汤姆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嘴巴张了张,舌头却不听使唤。
而全场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
过了会儿,汤姆终于轻声说出:“我在墓地里!”大多数人没听清楚,律师便大声鼓励道:“你大声说,不要怕,汤姆!”汤姆便坚定而大声地重复了一遍:“那天晚上,我在墓地里。
”英琼·乔发出了一声阴险的狞笑。
“你当时是在墓地的什么地方呢?”辩护律师和蔼的启发,又给了汤姆新的勇气。
“我们当时是在死去没多久的威廉士先生的坟墓附近。
”“就你一个人?你不害怕吗?”“不,我是和……”“好,先不必说出你的同伴,到必要的时候我们会请他出庭的。
那么,你们到墓地里去干什么呢?”问到这里,汤姆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六步导读攻略

六年级下册必读书目导读攻略【第一阶段阅读指南】……………………………………………………………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
早年经商,到过欧洲大陆各国,并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
晚年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
主要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大疫年日记》等。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一座荒岛之上,在那里独自生活了28年。
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韧性格和英雄本色。
文章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勇者形象。
鲁滨逊是一位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现代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
——卢梭鲁滨逊代表一般的人性,无论他的智力还是道德都没有超出人性的中等状态,他身上唯一特殊的是这种“结合了事业与漫游的精神”。
——柯勒律治《鲁滨逊漂流记》分____章,共____节,第1~4周我会阅读__________ __至____________的内容。
[精读以下3小节故事,自读其他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第1节)出海内容概要鲁滨逊从小就痴迷于航海,鲁滨逊的父母劝诫他留在家乡从事一门好的职业,在舒适的环境里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
1651年,鲁滨逊不顾父母的劝阻,悄悄离开了家乡,踏上了第一次航海之旅,结果途中遭遇风暴,险些丢了性命。
阅读目标①鲁滨逊的梦想是什么?②鲁滨逊的父亲给他提出了怎样的忠告?面对父母的劝阻,鲁滨逊是怎么做的?③鲁滨逊第一次航目标的“好事”和“坏事”分别有哪些?(在书中标出相关语句)阅读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对应教材P93单元导读要求)技巧阅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第1节)至第二章(第3节),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其中3个章节的主要情节内容,请试着根据名著的内容将关键词补充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滨逊漂流记》分 ____章,共 ____节,第 1~4 周我会阅读 __________ __至____________的内容。
[精读以下 3 小节故事,自读其他章节的内容。]
鲁滨逊从小就痴迷于航海,鲁滨逊的父母劝诫他留在家乡从事
第
一 内容 一门好的职业, 在舒适的环境里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 1651 年,
)
A. 鲁滨逊和船长 B. 鲁滨逊和苏利 C. 鲁滨逊、苏利和船长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因为……所以……尽管……还是……要是……就……
3. 仔细阅读文中苏利说的话,完成下列练习。
(1)将画线的①句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 的“好事”和“坏事”分别有哪些?( 在书中标出相关语句 ) 阅读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对应教材 P93 单元导读要求 ) 技巧
阅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第 1 节)至第二章(第 3 节),书中 描写的主要内容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其中 3 个章节的主要 情节内容,请试着根据名著的内容将关键词补充完整。
在书中标出
阅读 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对应教材 P 技巧 55 单元导读要求 )
鲁滨逊第二次出海前往非洲的途中,遇到了海盗的袭击,鲁滨
内容 逊不幸成了俘虏。两年之后,鲁滨逊趁着帮主人准备外出船只
概要 的机会逃走了。逃亡的路上危机重重,最后,鲁滨逊被一艘葡
第
一
萄牙船救起。
章
(
2. 根据选文内容,想一想,选一选。
( 1)鲁滨逊制作的陶器“有多少个散了开来”是因为(
);还有一些由
于( ),被过于强烈的阳光晒得裂开了。
A. 过早地放到户外去
B. 黏土的劲儿不够,支撑不住它自身的重量
( 2)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鲁滨逊制作出的陶器丑陋不堪,制作的办法也十分拙劣,确实让人
阅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第二章(第 4~15 节),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 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其中 6 个小节的主要情节内容,请试 着根据名著的内容将关键词补充完整。
《日记》《求生》
《探索》《三年》 《足印》《野人》 阅读完《鲁滨逊漂流记》第二章(第 4~15 节),我们对鲁滨逊有了更深
内容 人的踪迹,感到非常恐惧。后来,他在海边亲眼见到了一群野
第 二
概要 人正在举行野蛮的宴会,他在恐惧之中开始下定决心对付这些
章
野人。
《
足
Hale Waihona Puke ①发现野人的踪迹后,鲁滨逊的心理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印 》《
阅读 ②为了防范野人,鲁滨逊做出了哪些措施?(
在书中标出相关
野 目标
人
语句 )
》
阅读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对应教材的 P41 单元导读要求 ) 技巧
“得了,苏利,”我说,“咱们一起去,( )野人来的话,咱们 ( )
宰了他们,咱们两个他们一个也吃不了。”
接着,我给苏利一片面包干吃,还从我说过的我的监护人的酒箱里取出
一瓶酒来倒了一点儿给他。我们把艇子靠近岸,靠到我们认为合适的近处,
蹚着水上岸,除了我们的武器和两个水罐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带。
1. 选文第 1 自然段中加点的“我们”指的是(
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 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
典……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
—— 卢梭
鲁滨逊代表一般的人性,无论他的智力还是道德都没有超出人性的中等
状态,他身上唯一特殊的是这种“结合了事业与漫游的精神” 。—— 柯勒律治
说到我怎样用种种笨拙的手法来捏黏土这件事情,就不免会使读者同
情,更确切地说,嘲笑我。我做出来的东西是多么奇形怪状,丑得不堪入目。
有多少个凹了下去;有多少个散了开来,因为黏土的劲儿不够,支撑不住它
自身的重量;有多少个由于过早地放到户外去,被过于强烈的阳光晒得裂开
了;有多少个只一挪动就变成碎片了,有的是没有干就碎了,有的是碎在晒
水,因为我们的艇上一品脱(注:一品脱约为 0.57 升)水也没有了。问题是
什么时候去,上哪儿去。①苏利说,我要是让他带个罐子上岸去的话,他会
找到水的,要是有水的话,会给我带一些回来。我问他,干吗是他去?干吗
不是我去,让他待在艇上?这个小男孩一往情深地回答,这使我以后一直喜
爱他。
②他说:“要是野人来,他们吃掉我,你逃走。”
1659 年,鲁滨逊乘的船在海上遇到了飓风,航船触礁搁浅,除
二
章 内容 了鲁滨逊一人幸存之外,船上其他人全部遇难。鲁滨逊漂流到 (
第 3
概要 了一座荒岛之上,面对着悲惨的遭遇,鲁滨逊重新振作了起来,
节
)
积极建造住所,寻找可以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生活用品。
振
作 阅读 ①刚到荒岛的时候,鲁滨逊面临着哪些困难?②鲁滨逊列举出
( 第
下了一个逃跑的野人俘虏。
16 节
阅读 ①鲁滨逊最迫不及待的愿望是什么?②鲁滨逊为什么要救下那
) 较
目标 个逃跑的野人?( 在书中标出相关语句 )
章
( 第
概要 鲁滨逊不顾父母的劝阻,悄悄离开了家乡,踏上了第一次航海
1 节
之旅,结果途中遭遇风暴,险些丢了性命。
)
出 阅读 ①鲁滨逊的梦想是什么?②鲁滨逊的父亲给他提出了怎样的忠
海
目标 告?面对父母的劝阻,鲁滨逊是怎么做的?③鲁滨逊第一次航
海去了哪里?途中遇到了什么情况?结果怎样?( 相关语句 )
《出海》
《逃离》
《振作》
阅读完《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第 1 节)至第二章(第 3 节),我们了 解了鲁滨逊、父亲、母亲、船长、苏利等人物。他们特点鲜明、性格迥异, 是不是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② 给下列书中的人物选择匹配的形象标签,还原人物形象。 ②任选书中的一个角色,先给他(她)写出几条形象标签,再试着动手 画一画,并在括号里写上角色的名字;也可以画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并写出 他(她)的名字和特征。
(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第二章(第 8 节) 三年 (节选)
因为我现在手头的活儿,我说过,是件大事情,这就是说,我长期以来 用尽种种办法,一直在研究烧制一些陶器,这确实是我最最需要的了,但是 我不知道怎样把它们做出来。不管怎样,考虑到这儿天气极热,我毫不怀疑, 只要我能找到任何合适的陶土,我就可以凑合着马马虎虎地做出这样一个罐 子来,它在太阳底下晒干后,就会变得够硬、够牢固,经得起摆弄,可以盛 一些需要保存的干东西。这是我用来贮存赖以为生的谷粒和粗磨粉不可缺少 的器皿,所以我决定做一个尽可能大的,大得像个坛子那样立着、可以盛我 要放进去的东西。
筐和陶器等生活用品。
阅读 目标
①鲁滨逊为什么要选择搭建两处住所?②鲁滨逊在制作陶器的 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③鲁滨逊是怎样吃 到自己种的粮食的?( 在书中标出相关语句 )
阅读 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 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 对
技巧 应教材的 P17单元导读要求 )
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生活了十几年。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了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利为什么要请求独自一个人上岸去取水?(
)
A. 因为苏利害怕被野人吃掉。
B. 苏利为了保护鲁滨逊,宁愿牺牲自己。
( 3)从画线的②句中,你体会到了苏利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用两三个词
第 二
概要 意外收获了十几粒麦穗和谷粒。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却让
章
鲁滨逊几个月来努力的成果几乎毁于一旦。
《
日 记 》《
①鲁滨逊是怎样在这座荒岛上生存下来的?②鲁滨逊是如何得 阅读
到麦子和稻谷的种子的?③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给鲁滨逊的生
求 生 》
目标 活带来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在书中标出相关语句 )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 到一座荒岛之上,在那里独自生活了 28 年。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 精神“王国”,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韧性格和英雄本色。文章塑造了一个不 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勇者形象。
鲁滨逊是一位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现代
【第二阶段阅读指南】……………………………………………………………
《鲁滨逊漂流记》分 ____章,共 ____节,第 5~10 周我会阅读 _________ _______的内容。
[精读以下 6 小节故事,自读其他章节的内容。] 鲁滨逊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他每天
内容 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他还
①鲁滨逊在第二次航海途中被谁俘虏了?最后和谁一起逃了出
第
3 节
阅读 来?②鲁滨逊在逃亡的路上,又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③查阅
) 逃
目标 相关资料,简要画出鲁滨逊前后几次航海的路线图。 (在书中标
离 出相关语句 )
阅读 技巧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对应教材 P55 单元导 技巧 读要求 )
第
【第一阶段阅读指南】……………………………………………………………
丹尼尔·笛福( 1660—1731),英国小说家。早年经商, 到过欧洲大陆各国,并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晚年发表 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
主要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摩 尔·弗兰德斯》《大疫年日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