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A S R C O jcie B T A T: bet Tou d r a dtedpes nsau f ai t wi y e2da ee v n es n e rsi tts t ns t tp i ts t h o op e h b
mel u n n lz h i co s l tsa da ay et ers f tr .M eh d A oa f 4 a inswi y e2da ee lt s i k a to s ttl 7p t t t tp ib tsmel u o2 e h i
方案 、 血糖 、 高血压 、 血脂异常 、 并发症 等因素对抑郁患病率和评分的影 响进行 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郁评分 3 .8±1 .4 55 0 4 ,患病率 为 4 . %,显著高于对 照组人群的 3 .4 .1和 8 5 P<0 0 ) 98 1 0 ±7 3 . %( . 1 。年龄亚组分析显 示,4 0
伟, 蔡
娅 , 晓萍 , 黄 段
宇,张 梅 , 崔
岱 , 超 刘
采用 Z n 抑郁 自评 量表对 2 7 2 ug 4例 2型糖 尿病患者 的抑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江苏 南京 , 10 9 202 )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状况并对相关 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 , 评价抑郁 患病率及抑郁程度 , 并对性别、 年龄 、 职业 、 文化水平 、 收入状 况 、 体重指数 、 病程 、 降糖
s n(9 8 i 4 . %)a dt e cr f D 3 .8±1 . 4 ntep t ns t y e2daee l u o n oeo S( 5 5 hs S 0 4 )i h ai t wi tp ibtsme i s e h l t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多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多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多因素分析戴俊平;赵振环;陈志兴;黄金满【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年(卷),期】2008(023)004【摘要】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其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多因素分析,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心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对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焦虑发生率为21.8%,抑郁发生率为35.9%,均女性多于男性(28.9%、44.7%与15.0%、27.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焦虑相关的因素为饮食情况、有无并发症或病程时间;与抑郁相关的因素有性格、治疗情况、对疾病的认识、家庭支持或社会支持等.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较差,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其焦虑抑郁情绪与若干因素有关,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总页数】2页(P243-244)【作者】戴俊平;赵振环;陈志兴;黄金满【作者单位】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慢性病科,广州,510370;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慢性病科,广州,510370;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慢性病科,广州,510370;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慢性病科,广州,5103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9;R587.1【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J], 郭玉珊;杜兴旭;孙琳;毛骞;刘龙发2.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 钮雁文;范培红3.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J], 祝艳芳4.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J], 马朝斌5.基于系统化护理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 [J], 谭凤玲;代成刚;黄世伟;谢继群;崔倩;汪云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病风险预测及验证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病风险预测及验证
o f d i a b e t e s ,n u mb e r o f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f a mi l y i n c o me ,o c c u p a t i o n。e mo t i o n a l yp t e ,s o c i a l r e l a t i o n s a l l h a v e
关 键 词 : 2型糖 尿病 ; 抑郁 症 ; 风险 因素
文献标识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6 2 3 3 . 2 0 1 3 . 0 2 . 2 8
Fo r e c a s t a n d Ve r i ic f a t i o n f o r Ri s k Fa c t o r s o f
型 糖 尿 病 并抑 郁 症 患 者 填 写 问 卷 调 查表 , 对调 查 表 进 行 分 析 。结 果 : 5 3 0例 参 与 调 查 的 患 者 中 , 合 并抑
郁症 者 1 8 3例 ( 3 4. 5 % ), 未合 并抑郁 症者 3 4 7 ( 6 5 . 5 %) 。 单 因素 分 析 发 现 体 重 指 数 、 糖化 血红蛋 白、 胰 岛素敏感 指数 、 病程、 并 发症数 量 、 家 庭 人 均 月收 入 、 职业、 情绪 类型 、 社 会 关 系在 糖 尿 病 伴 抑 郁 症 组 和 单 纯 糖 尿 病 组 之 间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 。结论 :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抑 郁 症 的 患 病 率 较 高 , 病 程 的 长短 、 血 糖 的 控 制 情 况 及 并 发 症 的 多 少是 抑 郁 症 发 病 的 主 要 风 险 。

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梦凡、厉雪艳2,梁冰1
1. 蛘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安 徽 蚌 埠 233004; 2.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内科,安 徽 巢 湖 238001
摘要:目的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 估 T2DM患者伴发焦 虑抑郁状态的患病率,分 析 2 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方 法 对 2019年 1 1 月一2020年 1 月蚌埠市 社区医院及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87例 T2DM患者进行医学病历资料回顾和结构化问卷调 查 ,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和健康数据。采 用 HADS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共有效 完 成 HADS量 表 2 0 1 例 , 其中焦虑抑郁组9 3 例 ,非焦虑抑郁组1 0 8 例 ,分析焦虑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婚 姻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并发症等]。 结 果 2 0 1 例 T2DM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生率为4 6 . 3 % ,病 程 、^ ^ 八1〇、 并发症和合并症的个数与焦虑抑郁的发生相关(均P <〇.〇5)。多 元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病程、HbAlc和糖 尿病肾病等是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 论 2 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高,心理状态较差,受病 程 、糖尿病并发症个数、合并症个数及HbAlc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2型糖尿病;焦虑;抑郁;影响因素;糖化血红蛋白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 床 资 料 选 取 2 0 1 9 年 1 1 月一2 0 2 0 年 1 月蚌 埠市社区医院及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 院 的 2 8 7 例 T2 D M 患 者 并 进 行 HADS量1 份 量 表 ,包括焦虑抑郁患者量表9 3 份和

2024老年糖尿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研究进展

2024老年糖尿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研究进展

2024老年糖尿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研究进展焦虑和抑郁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两种心理疾病,焦虑通常表现为持续的担忧和不安,而抑郁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悲伤感和幸福感的丧失。

糖尿病伴有焦虑抑郁常与不良结局有关。

焦虑和抑郁在疾病遗传学、神经生理基础、情绪特征、治疗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共性,常同时存在,需以整体的视角应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为此,将焦虑和抑郁在老年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为进一步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患病情况一项横断面研究对325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其中13%的参与者患抑郁,这些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更长、低血糖事件更频繁,血糖控制达标的比例更低。

调查结果显示,34%的老年T2DM患者存在抑郁,与吸烟、心理疾病史、缺乏休闲活动、糖尿病病程等因素有关。

印度一项对32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9.4%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这些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千7.0%。

彭森等对医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43.3%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焦虑,48.2%老年糖尿病患者患抑郁。

另外一项研究调查了3751例我国社区老年T2DM患者,5.1%的患者存在焦虑。

由千各项研究中使用的焦虑抑郁量表不同参与人员文化水平不同及场所差异等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差异较大。

二、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病机制1.大脑功能结构的异常:持续高血糖和间歇阳立重低血糖均可导致大脑的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涉及认知、焦虑和抑郁等区域出现损伤。

糖尿病患者灰质体积与焦虑和抑郁评分呈负相关,而灰质改变则在多个区域出现,包括前额皮质、海马、海马旁、杏仁核、岛叶、扣带回、尾状核、丘脑和小脑。

一项包含8个临床试验的圣萃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可导致微小的白质结构异常,而这种异常改变可能与认知功能和犀者症状的变化有关。

杏仁核渭绪加工回路是大脑中的一个神经回路,包括杏仁核、下丘脑和前额叶皮层等区域,主要参与清绪的处理、调节和表达。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论著·防保康复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有关。

在我国,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约占糖尿病发病率的90%。

研究表明,糖尿病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抑郁作为较常见的心理障碍广泛存在于糖尿病患者中,国外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为主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可高达30%~50%。

虽然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危害大,但是医院对糖尿病抑郁的识别率并不高。

主要因为医生缺乏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在这种情况之下,容易加大糖尿病患者患有抑郁症的严重程度。

为改变当前现状,医院需要把心理健康纳入诊断工作之中,并且有效地探寻患者患有抑郁症的原因,进而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从而保证患者得到优质的治疗。

本文通过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为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应依据。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30例,男130例,女100例;平均年龄62岁;确诊为2型糖尿病,意识清晰,自愿参与调查;在治疗糖尿病中结合饮食控制,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排除出现严重心、脑、肾疾病。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分析。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采用Logistic 多元回归法分析疾病危险因素;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临床资料比较: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0.24.087基金项目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资助项目(ptkwws201730)摘要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刘超刘幼硕杜万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湖南长沙410003)〔关键词〕2型糖尿病;抑郁;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8-1707-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8.080第一作者:刘超(1979-),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病的诊治工作。

糖尿病患者有较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极易产生抑郁等负性情绪。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继发抑郁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

国外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约为非糖尿病人群3倍,将近20% 30%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1〕。

精神病学家Menninger 和Dunbar 称糖尿病是一种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身疾病〔2〕,抑郁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3〕,对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及病情转归造成消极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

本文通过探讨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对患者负性情绪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

入选标准:(1)按1999年WHO 对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标准进行筛查;(2)无颅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病病史;(3)无其他严重的内分泌系统疾病;(4)病情允许,有自知力,能正确理解、回答问卷内容;(5)对健康调查无排斥心理,符合伦理学要求的志愿参加者。

对照组来自健康人群100例,均经75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

1.2调查问卷部分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体重指数、病程、有无并发症、治疗方案、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以及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 )、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测定量表(DSQL )、社会支持量表(SSRS )调查。

由经过专业量表培训的医务人员按测查操作规范独立完成。

1.3评分标准①SDS 评分计分方法:20项目的各项分数相加,然后通过公式转换Y =in +(1.25X )即用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总分(Y ),Y ≥50分即为抑郁,轻度抑郁50 59分,中度抑郁60 69分,重度抑郁≥70分。

中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焦虑抑郁情况调查分析

中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焦虑抑郁情况调查分析

郁和 焦虑 患病 情况 ,并 分析其 对 治疗及预后 的影 响 。结果 : 2型糖 尿 病组 焦虑 患病 率为 2 O , 焦虑
评分 为 3 6 . 3 ±6 . 4 , 抑郁 患病 率为 3 1 . 4 , 抑郁 评 分为 3 8 . 6 ±7 . 9 , 均 高于正 常对 照组 。合并 焦虑抑
病 的问题上 , 要 同时考 虑生 物 的行为 、 心理 以及社 会各
图证实 则诊 断为糖 尿病 周 围神经病 变 ( D P N) 。
检 测指标 : 以空腹 血 糖 ( F B G) 4 . 4 ~6 . 1 mmo l / L , 餐后 2 h血糖 ( P B G) 4 . 4 ~ 8 . 0 mmo l / L作 为 血糖 达 标 标准 , 所 有生 化指 标均采 用 日立 7 6 0 0全 自动 生化 分析 仪检测 , 并 发症 以部位评 定 , 1处病 变记 1分 。
本研 究 旨在探讨 中老 年 T 2 DM 患 者焦 虑 、 抑郁 的发病 情况 及对 其治 疗及 预后 的影 响 。 资料 与方 法 1 研 究对 象 2 0 1 0年 1 月  ̄2 0 1 2年 1 月住 院的 T2 D M 患者 7 0例 , 男 3 3例 , 女 3 7例 , 年龄 4 1 ~7 8岁 , 平均( 6 5 . 3 ±7 . 6 ) 岁, 病程 0 . 5 ~8 . 4年 。入 选 标 准 :
r a t i n g a n x i e t y s c a l e ,S A S ) 。 以 测 定 对 象 过 去 1周 的 实 际感 觉 定 为 测 评 时 间 范 围 , S D S和 S AS均 有 2 0项 ,
每项 分为 1 ~4 级 ,最高 分 8 0分 。抑 郁 ( 焦虑) 指 数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张娟毕艳沈山梅童国玉崔世维余伟男朱大龙 [摘要]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分析与抑郁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 29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姓1 463例,女性1 503例,年龄(56. 4±11.2)岁,病程(6.3±5.7)年。

用Beck抑郁问卷(BDI)进行抑郁评分进行分组,抑郁标准:≤4分,非抑郁组;5~13分,轻度抑郁组;14 ~20分,中度抑郁组;21分或更高,重度抑郁组。

同时收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相关生化代谢指标及与糖尿病有关的一般资料(如吸烟史、糖尿病教育、治疗等)。

计算抑郁的患病率,用logistic回归筛选抑郁的危险因素。

结果 5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其中轻度抑郁占38%,中度8%,重度5%。

与非抑郁组相比,抑郁组患者中女性性别、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接受糖尿病教育及使用胰岛素治疗者比例高(P<0.01),年收入大于20000元者比例低(P<0.01)。

重度抑郁组中吸烟者比例较高,年龄偏低(P<0.05)。

偏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与女性性别、糖尿病教育、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成正相关,与年龄成负相关(P<0.05)。

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女性性别(OR= 1.37),年龄(20~40岁,OR= 1.52),糖尿病教育(OR= 1.51),周围神经并发症(OR= 1.87),均为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抑郁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对抑郁的筛查。

糖尿病,2型;抑郁症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type2 diabetes mellitus ZHANG JuanBI YanSHEN Shah-meiTONG Guo-yuCUI Shi-weiYU Wei-nanZHU Da-longDrum Tower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8,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 was used to evaluate depression in 2 966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 male 1 463, female 1 503, age ( 56. 4 ± 11.2 ) years, diabetes duration ( 6. 3 ± 5.7 ) years ].Depression criteria: ≤4 points, no depression group; 5-13 points, mild depression group; 14-20 points, moderate depression group; 21 points or higher, severe depression group. Meanwhile, the demographic and metabolic data and diabetes-related health behavior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were screen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51% patients had depression, including 38% with mild, 8% with moderate, and 5% with severe depression. Compared with no depression group, depression was correlated with female sex, low-annual income, diabetes education, diabetes treatment, with insulin and peripheral neuropathy( P<0. 01 ). More smoking and younger age were found in severe depression( P<0.05 ).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depressio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emale sex, diabetes education, and peripheral neuropathy ;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P<0.05).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equation showed that gender( OR = 1.37 ),age ( 20-40 years, OR = 1.52 ), diabetes education ( OR = 1.51 ), and peripheral neuropathy ( OR = 1.87 ) were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Conclusion Depression is commo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creening depres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 Depression10. 3760/cma. j. issn. 1000-6699. 2011.10. 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539,81070636);江苏省科技发展项目(BK2010110) 作者单位:210008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鼓楼临床医学院(张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毕艳、沈山梅、童国玉、朱大龙);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崔世维);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余伟男);第一作者现在南京市建邺区沙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方数据・797・万方数据・798・万方数据@@[1]刘增垣,何裕民.心身医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2-13.@@[2]黄雪芳,宋磊,李铁军.健康教育与心理社会干预对2型糖尿病 合并抑郁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49-151.@@[3] Bell RA, Smith SL, Arcury TA, et aL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rural older African Americans, Native Americans, and whites with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5,28 : 823- 829.@@[4] Nguyen TT, WongTY, Islam FM, et al. Is 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micr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epress Anxiety, 2008,25 : E158-E162.@@[5]靳素梅,张燕霞,李琨,等.系统化模式教育对糖尿病抑郁患者的 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4244-4245.@@[6]季建林,张虹.抑郁症躯体症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2002,16:605-608.@@[7]刘彦君,宋晓菲,王爱红,等.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情况的 调查.中国糖尿病杂志,2004,12:123-125.@@[ 8 ] Peyrot M, Rubin RR. Levels and risk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atology among diabetic adults. Diabetes Care, 1997,20 : 585- 590.@@[9] Gil K, RadziHowicz P, Zdrojewski T,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Results of the SOPKARD Project. Kardiol Pol, 2006,64:464-469.@@[10]吴华颖,孔红娟,钟利平.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 干预.中国实用医药,2009,4:241-242.@@[ 11 ] Wexler DJ, Grant RW, Wittenberg E, et al. Correlates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type2 diabetes. Diabetologia, 2006,49:1489-1497.@@[ 12] Engum A, Mykletun A, Midthjell K, et al. Depression and diabetes: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sociodemographic, lifestyle, and clin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5,28 : 1904-1909.@@[13]陆骆,周莹霞,陈钦达,等.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方案和控 制效果的关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63-64.@@[14] Redekop WK, Kooprnanschap MA, Stolk RP, 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in Dutch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2,25:458-463.@@[ 15 ] Grandinetti A, Kabolokula JK, Crabbe K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iabetes among native Hawaiian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00,25 : 239-246.@@[ 16] Bi Y, Zhu D, Cheng J, et al. The status of glycemic control: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of out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cross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hospitals in the Jiangsu province of Chira. Clin Ther, 2010,32:973-983.@@[ 17] Fisher L, Chesla CA, Mullan JT, et al. Contributors to depression in Latino and European-America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s. Diabetes Care, 2001,24 : 1751-1757.2010-11-29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