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等级

合集下载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涉及到土方开挖、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地下管线的保护等多个方面。

为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其中就包括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是对基坑工程监测工作的要求和方法的统一规定,旨在确保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顺利进行,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一、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的划分根据我国现行的规范,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和三级。

不同等级的基坑工程,其监测工作的要求和方法有所不同。

1. 一级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一级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适用于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点的布置:在一级基坑工程中,监测点的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

(2)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一级基坑工程的监测应采用高精度的仪器和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水平位移监测、垂直位移监测、测斜监测、裂缝监测等。

(3)监测频率:一级基坑工程的监测频率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基坑变形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监测。

2. 二级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二级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适用于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点的布置:二级基坑工程的监测点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确保能够较好地反映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

(2)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二级基坑工程的监测可采用一般精度的仪器和设备,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水平位移监测、垂直位移监测、测斜监测等。

(3)监测频率:二级基坑工程的监测频率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基坑变形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监测。

3. 三级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三级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级适用于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点的布置:三级基坑工程的监测点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确保能够基本反映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

建筑沉降观测和基坑变形监测讲解

建筑沉降观测和基坑变形监测讲解

建筑沉降观测和基坑变形监测讲解建设过程中常有关于基坑变形监测及建筑观测的要求,但可能很多同事对两者的同学监测要求、频次、周期等不甚了解,本篇结合规范其要求,与大家分享。

一、《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21的规定:10.3.2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计者监测,开始实施实施动态装配和信息化施工。

10.3.8下列建筑物应在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2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3处理地基上为的建筑物;4加层、扩建建筑物;5受邻近深基坑取土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6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该规范“条文说明”规定:10.3.8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本条所指的建筑物沉降侦测本条包括从施工开始,整个施工期内和使用期间工程预算对建筑物进行的沉降观测。

并以实测作为资料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建筑物施工期的观测日期和次数,应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塔楼竣工后的第一年内,每隔2月~3月观测一次,以后适当延长至4月~6月,直至实现为止沉降变形稳定标准为止。

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21的规定:6.1.5建筑场地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不同任务要求、产生沉降的不同情况以及沉降速率等因素具体分析确定,并应符合下列明确规定:基础施工期间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1次。

混凝土底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d~3d观测1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若水位恢复时间较短、恢复速度较快,三周应在水位恢复的前后一周内每2d~3d观测1次,同时应观测水位起伏。

此后可每周观测1次至回填土完工。

7.1.5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应符合下列路程规定:1建筑施工阶段的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2)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墙体与荷载增加情况情况确定。

3)施工整个过程中若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破土动工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1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月~3月观测1次。

基坑环境保护等级和安全等级

基坑环境保护等级和安全等级

基坑环境保护等级和安全等级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基坑环境保护等级和安全等级,听起来好像很严肃对吧?其实没那么复杂,咱们就像在聊天,轻松点!基坑啊,就是建筑工地上挖的那个大坑,大家都知道吧?挖的时候得小心翼翼,毕竟这可是个潜在的“危险地带”。

不信你看看,基坑周围的警告牌,简直比电影海报还要醒目。

别小看这基坑,里面藏着很多大学问,尤其是环境保护和安全这两块儿。

咱们生活的地方环境好不好,跟这些基坑可大有关系呢。

说到环境保护,首先得想想土壤和水源,听起来好像有点高深,但其实跟咱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如果工地上不注意保护环境,周围的土壤被污染了,那可就麻烦了。

那可是影响到我们喝水的质量啊,土壤变坏,植物长不好,咱们的蔬菜水果都受到影响。

老百姓吃不上放心菜,日子还能过得滋润吗?这就好比你家锅里炖的汤,汤底不新鲜,怎么能炖出美味呢?所以,在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得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确保不对水源造成污染,真的是责任重大。

再说说安全等级,这可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工地上来来往往都是大吊车、挖掘机,像极了打仗,随时可能会有意外发生。

为了保障工人们的安全,基坑的设计和施工必须得严格把关。

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稳,房子再漂亮也会摇摇欲坠。

基坑得有坚实的支撑,才能确保在施工时不发生塌方,真是危机四伏啊。

想想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措施,过马路得看红绿灯,骑自行车得带头盔,这都是为了保护自己。

而在基坑的世界里,安全措施更是马虎不得,得像防火一样严谨。

在这儿,咱们还得提到施工人员的培训。

你想想,拿着重型机械的工人,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真的是一颗定时炸弹。

要知道,机器跟人一样,也得有“驾驶执照”。

如果不懂得如何操作,那真是让人捏一把汗。

工人们得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动作背后的意义,什么地方需要小心,哪些是危险区,都是事关安全的大事。

再说了,工地上可不是演电影,没得拍“特技”,一不小心可就出事儿了。

环境保护和安全等级还得通过一些标准和评估来实现。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选择与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有关。

目前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例外规范中有所例外。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的划分方法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基坑,定为一级基坑:1)严重工程或支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2)开挖深度大于10m;3)与邻近建筑物、严重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异建筑、严重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的基坑。

除一级基坑和三级基坑外的基坑均属二级基坑。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的划分方法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按照基坑破坏后果划分,见表2-1-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表2-1-1安全等级破坏后果一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很危机二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大凡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不危机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划分方法该规范中的基坑监测项目的选择是按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确定的,它将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分为甲、乙、丙三个设计等级。

其中“位于繁复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属于甲级设计等级。

(4)其他相关规范中的划分方法冶金部的行业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对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同建设部的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基本相同,也是按照破坏后果确定为一级、二级、三级。

(5)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 08-61-97中的划分方法关于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基本相同。

(6)《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 05-96中的划分关于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工程的繁复程度和破坏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基坑安全等级的划分

基坑安全等级的划分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选择与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有关。

目前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不同规范中有所不同。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的划分方法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基坑,定为一级基坑: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2)开挖深度大于10m;3)与邻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的基坑。

除一级基坑和三级基坑外的基坑均属二级基坑。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的划分方法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按照基坑破坏后果划分,见表2-1-1.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表2-1-1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3)《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3.1.2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实施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对基坑侧壁应按表3.1.2确定其安全等级。

表3.1.2 建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注1:凡符合基坑和环境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即属于该侧壁安全等级,对同时满足不同安全等级条件的侧壁,应按基坑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确定安全等级。

注2: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划分方法该规范中的基坑监测项目的选择是按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确定的,它将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分为甲、乙、丙三个设计等级。

其中“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属于甲级设计等级。

(4)其他相关规范中的划分方法冶金部的行业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对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同建设部的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基本相同,也是按照破坏后果确定为一级、二级、三级。

(5)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 08-61-97中的划分方法关于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基本相同。

如何划分基坑等级

如何划分基坑等级

如何划分基坑等级学号:100401207姓名:金荣荣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工程监理班级:监理102、八—刖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和地铁的修建逐步进入了普及时代,涉及到深基坑的工程越来越多,而且对其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对基坑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特别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对基坑等级的划分有足够的了解,认识到不同等级的基坑的适用范围。

基坑等级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划分,不同的规范对其有不同的划分说明。

本文主要从安全等级、周边环境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对其进行划分。

根据不同的建筑物以及其重要程度,使用不同等级的基坑,因此基坑等级的正确划分显得尤为重要。

与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相比,新规程具有以下十大特点:.如邻近建(构)筑物为价值不高的、待拆除的或临时性的,管线为非重要干线,一旦破坏没有危险且易于修复,则a值可提高一个范围值;对变形特别敏感的邻近建(构)筑物或重点保护的古建筑物等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当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或三级时,应提高一级安全等级;当既有基础(或桩基础桩端)埋深大于基坑深度时应根据基础距基坑底的相对距离、附加荷载、桩基础形式以及上部结构对变形的敏感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a值范围及安全等级。

与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相比,新规程具有以下十大特点特点之一: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更加详细明确,更具可操作性特点之二:对基坑支护设计文件的内容及设计深度进行了规范特点之三:基坑开挖面以下自重土压力计算不同特点之四:补充了有限宽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特点之五:提出了上部土钉墙(放坡)、下部桩墙支护的计算方法特点之六:对设计时效、季节施工提出了明确的规定特点之七:考虑地区经验及临时性支护工程特点,对支护结构设计弯矩取值作了经验性调整特点之八:对土钉墙的适用范围进行更严格限制,对土钉墙结点构造及施工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特点之九:强调满足基础施工要求与保护水资源及环境安全兼顾的地下水控制理念,并对降水施工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特点之十:强调了施工监控、信息施工的重要性基坑侧壁安全等级的划分原则: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条件支护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为三级。

基坑工程监测

基坑工程监测
精品课件
2.垂直位移监测方法
②、原理方法: 水准路线的分类: ★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1)起,沿一条 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以测定另外一些水准点或垂直位移监测点 的高程,最后连测到另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2),称为附 合水准路线。如下图所示
精品课件
2.垂直位移监测方法
★ 闭合水准路线:从一个 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1)起, 沿一条环形路线进行水准测量, 测定沿线一些水准点或垂直位 移监测点的高程,最后又回到 水准点(BM1),称为闭合水准 路线。如右图所示
精品课件
钢筋混泥土支撑轴力
精品课件
数据处理
精品课件
2.4.1 基坑及支护结构
10.锚杆的内力监测点布置符合下列要求:
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 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中 部、阳角处和地质条件复杂的 区段宜布置监测点。每层锚杆 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 杆总的l%~3%,并不应少于3 根。各层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 宜保持一致。每根杆体上的测 试点宜设置在锚头附近和受力 有代表性的位置。
监测目的: 1. 挡土墙板、排桩(围护墙)变形后的形状 2. 不同深度土体位移,监测是否有土体失稳的预兆及现象 3. 在与坑边垂直的剖面上位移随与坑边距离变化的规律
布点要求: 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
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水平间距宜为20~50m, 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个。
1.5 基坑常见的支护方式
① 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
精品课件
1.5 基坑常见的支护方式
② 水泥土墙支护
精品课件
1.5 基坑常见的支护方式
③ 地下连续墙支护
精品课件
1.5 基坑常见的支护方式

基坑环境等级划分标准

基坑环境等级划分标准

基坑环境等级划分标准
基坑环境等级划分标准是指对土地开发、建筑施工等基坑工程所处环境的级别划分。

根据对基坑环境的不同划分,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基坑环境等级划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类型和质量。

根据土壤的类型和质量,可将基坑环境划分为不同等级。

例如,废弃工厂区等土壤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属于高等级环境。

2.地下水位和水质。

地下水位和水质是影响环境等级的重要因素。

当地下水位较高,且水质较差时,对环境的影响会更大。

3.周边建筑和交通状况。

周边建筑和交通状况也是环境等级划分的重要因素。

例如,如果基坑工程周边有高楼或密集的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就会更大。

4.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不同级别的环境,需要采取不同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在高等级环境下,需要更加严格的污染防治和废弃物处理措施。

基坑环境等级划分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监测等级
基坑支护监测的对象是围护结构自身、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应在施工中采取的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为基坑边坡开挖的影响区域,按略大于二倍的基坑深度考虑,同时考虑到监测对象的特定情况(重要性、距离远近、构造情况和基础形式等)。

在基坑边坡周边每20~25m、基坑阳角应设立一个沉降、位移监测点,为利于工程施工完毕后分清路面破损形成的过程和责任,必须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对路面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并对道路的现状(材质、平整度、表面特征、破损及开裂)情况进行拍照、描述归档,以便于今后的对比分析,并定期跟踪巡视视察,若出现较大变化时及时将情况上报有关各方。

基坑监测等级基本概况: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规定基坑工程监测等级根据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周边环境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划分为四级。

规程中表3.2.2 、表3.2.3、表3.2.4和表3.2.5分别列出了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周边环境等级、地基复杂程度和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划分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
①、同一基坑各侧壁的工程监测等级可能不同。

对基坑各侧边条件差异很大且复杂的基坑工程,在确定基坑工程监测等级时,应明确基坑各侧壁工程监测等级。

②、地基复杂程度划分表3.2.4和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划分表3.2.5中有二项(含二项)以上,最先符合该等级标准者,即可定为该等级。

③、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划分表3.2.5中当出现符合两个监测等级时,宜按周边环境高一等级考虑。

例如:某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周边环境等级为一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按表3.2.5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可定为一级或二级,但按表3.2.5注2要求,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宜定为一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