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热资源动态探讨

合集下载

山东省地热

山东省地热

山东省地热(温泉)分布规律发布时间2015-10-05 16:55 来源:未知作者:网站管理员点击:<31次1、山东省地形地貌特征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本省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

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与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

全境南北最长400多公里,东西最宽700多公里,总面积153300多平方公里。

本省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m,为全省最高点,三角洲地区海拔2~10m,为全省内陆最低处。

按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本省可分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胶东丘陵区、鲁西南-鲁西北平原区及现代黄河三角洲等。

2、山东省区域构造概况山东省地处华北板块东南缘,其东部沿海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部位上,地壳演化历程复杂,造就了较为复杂的山东地质构造格架。

尤其是中、新生代以来,山东表现为剧烈的断块运动和大陆裂谷伸展作用,并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因此,具有大陆边缘活动带的构造特征。

区域分划性断裂带——沂沭断裂带长期强烈活动及其派生或伴生的构造,奠定了山东特有的构造格局。

以该断裂带为界,山东东西部表现出不同的地质构造面貌。

山东区块无论是西部还是东部,均处于同一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内,即华北板块内。

自西而东划分为华北坳陷、鲁西地块、胶北地块、胶南造山带。

齐河-广饶断裂带及聊城-兰考断裂带为华北坳陷与鲁西地块的分界断裂;沂沭断裂带东部的断裂为鲁西地块与胶北地块、胶南造山带的分界断裂;郝官庄断裂及牟平-即墨断裂带为胶北地块与胶南造山带的分界断裂。

3、山东省地热温泉分布概况(已探明的)从地热地质背景来看,山东省位于太平洋地热带的太平洋西岸高热流带,该带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结合带,又是华北坳陷与鲁中隆起的结合部,构造极为发育,为地热形成及导热、储热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场所。

关于地热资源勘查及评价方法的讨论

关于地热资源勘查及评价方法的讨论

关于地热资源勘查及评价方法的讨论科学勘查和评价地热资源是合理规划和开发地热资源的基础,没有开展勘查和评价工作就投入开采的地热田,必然会产生开采盲目和管理混乱的问题。

我国较大规模的开展地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

早期的地热勘查工作基本经历了普查、详查、勘探、开发和商业开发五个阶段,走了一条较科学的发展道路(如天津、北京的部分地区)。

为全国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价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近十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迅速形成高潮。

许多地区只开展了地热普查工作之后,便进入了商业开发阶段,有的地区甚至没有进行任何正规的地热勘查工作,就直接进入商业开发阶段,经过一段开发后,出现许多开发和管理上的问题,这时会回过头再进行普查或详查工作,核实地热资源量,制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这种地热勘查,虽起步过晚,但可以充分利用商业开发资料,降低地热勘查投资。

以上两种地热勘查阶段的模式,各有利弊,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近年来国内地热资源勘查和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

笔者就自己实际工作的感受,浅谈地热资源的勘查、计算和评价,与同行讨论,希望有利地热资源勘查和评价方法的统一和提高。

1 地热资源的勘查方法1.1 区域地质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地热资源的埋藏分布大多与区域构造断裂,基底埋藏分布,深部地层岩性等密切相关,广泛搜集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及已有石油,煤炭的勘查资料,是开展地热勘查的必备工作,进而确定地热勘查区所处地质构造部位,基底埋藏特征、地层岩性特征、地热水储存和运移特征等,为地热勘查提供基础地质条件。

1.2 航卫片解译航卫片的解译可以判断地热勘查区地质构造基本轮廊及隐伏构造;可以显示泉群和地热溢出带位置,地面水热蚀变带的分布,热红外解译可判断地表异常分布等。

在勘查面积较大,已有地质资料较少地区,该方法可提供较多的地热地质信息。

1.3 地热地质调查应在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和航卫片解译资料基础上进行,实地验证航卫片解译的重点问题,寻找地质露头,观察地热田的地层及岩性特征,地质构造、岩浆活动与新构造运动情况,分析地热勘查区地热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

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

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

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地热资源是一种多用途的“清洁型”能源,它综合有热源、水源和矿产资源等为一体,已经越来越被各地政府和广大商家所重视,其勘查和开发的规模与日俱增。

山东省是个地热资源大省,截止2005年底,全省已有七十二处地热田(点)被查明,分布在除莱芜、济宁、枣庄、日照之外的全省十三个地市之中,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着作用。

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布特征从成因类型来看,山东省没有大于150℃的高温现代火山型和岩浆型地热资源,只有中低温的断裂型和断陷、拗陷盆地型地热资源,受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不同区域地质环境所形成的地热资源类型也不相同。

根据构造运动的强烈程度和时期,结合温泉和热水孔的温度出露条件、分布状况等,将全省分为4个不同类型的地热区。

1.1鲁东地热区该区分布在二级构造单元胶辽台隆的山东部分,西至沂沭断裂带的东沿———昌邑~大店断裂,包括威海、烟台、青岛市全境和潍坊、日照的部分地区,是全省地热异常显示最好的地区,共有14处温泉出露。

本区地层古老、构造活动活跃,从太古界~元古界为一套巨厚的碎屑岩——碳酸岩建造,后经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了胶东群地层,元古代后本区以上升运动为主,至中、新生代受构造活动影响,有大量的酸性岩浆侵入和基性岩浆喷出,因此,可以说新构造运动及大规模花岗岩侵入体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热量都是形成本区地热的主要原因。

本区的热储受断裂控制多为沿构造发育的带脉状,热储层主要为火成岩及变质岩,厚度在50~280m之间,水温较高,一般为65~90℃,矿化度较低,多在0.5~2.5g/l之间,分布面积一般小于1km2。

1.2沂沭断裂带地热区沂沭断裂带,包括潍坊、临沂、日照的部分地区,为山东省的地震多发区,新构造活动强烈,区内4条主干断裂和其他小断裂又把区内分成若干地堑和地垒。

本区也是裂隙型为主,面积不大,埋深一般小于200m,水温60℃左右,矿化度3g/l左右,从以往温度和新近打出的地热井来看,热储层有燕山期花岗岩侵入的围岩蚀变带、新生代喷发的安山岩及石英砂岩中,说明沂沭断裂带是一条多种成因类型的地热带。

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及勘查对策

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及勘查对策

群地层 , 元古代后期该区以上升运动为主 , 至中、 新生代受构造活动影响 , 有大量的酸性岩浆侵人
和基性岩浆喷 出, 因此, 新构造运动及大规模花岗
岩侵人体 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热量都是形
成地热的主要原因。该区的热储受断裂控制多为 沿构造发育的带脉状 , 热储层主要为火成岩及变 质岩, 厚度在 5 20m之 间, 0— 8 水温较高 , 一般为
鲁西南及鲁北地 区, 由于存在 四级断陷单元 , 加之 山前坡地的分布 , 出现了较厚的新生代松散层 , 因 其保温性能较好 , 之下也存在一些层状大面积分 布的低温热水资源 , 埋深在 2 0 10 0 — 6 0m之间 , 水
温一 般在 4 0~8 I之 问 , 0o = 矿化度 为 0 4~ . g l . 35/。 1 4 鲁 北地 热区 .
6 9 矿 化度 较低 , 5— Oc c, 多在 O 5— . / 之 间 , . 2 5gl
分布特征, 提出几点具体 的勘查建议。
分布面积一般小于 1 m 。 k
1 2 沂沭断裂 带 地热 区 .
1 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从成因类 型看 , 山东省没有大于 1oo 5 C的高 温现代火山型和岩浆型地 热资源 , 只有 中低温的 断裂型和断陷、 拗陷盆地型地热资源 , 区域地质 受 构造的控制 , 同区域地质环境所形成 的地热资 不 源类型也不相同。根据构造运动的强烈程度和时 期, 结合温泉和热水孔的温度出露条件、 分布状况 等, 将全省分为 4个不同类型的地热区。 11 鲁东地热区 . 该区分布在二级构造单元胶辽台隆的山东部 分, 西至沂沭断裂 带的东沿—— 昌邑——大店断 裂, 包括威海、 烟台、 青岛市全境和潍坊、 照的部 日 分地区, 是全省地热异 常显示最好 的地区 , 共有 1 4处温泉出露。该 区地层古 老、 构造活动活跃 ,

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与分区评价探析

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与分区评价探析

- 134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1 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布及其特征山东省目前的地热资源分布主要以齐河——广饶断裂带为界,主要地热资源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布数据来源:《山东省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

鲁东山地丘陵地层相对古老,板块构造相对活跃,热储层主要是火成岩和变质岩,厚度基本上控制在50m~280m,并且基本上为60℃~90℃的中高温温泉。

鲁中山地丘陵区域分布有大量的天然露头温泉和人工揭露地热资源点,地热埋深在200m以下,基本上都是60℃的中温温泉。

鲁西平原地区地热资源分布范围位居山东省之首,现有的人工揭露地热资源上百处。

鲁北地热区为平原,地热资源分布较广,基本上都是层状热储层,垂直表现为多层热储结构,埋深都在1000m~2000m,温度控制在40℃~110℃。

2 地热资源分布影响因素鲁东地区地热资源主要是古老底层加上活跃板块构造,新生代地质构造活动比较明显,大量的基性岩浆、酸性岩浆喷出产生的热量形成了该区域的地热资源。

鲁中沂沭地热区主要是地震多发区,再加上主干断裂等断裂活动形成了大量的地垒和地堑,当然还与花岗岩入侵围岩蚀变带、新生代喷发安山岩有关。

鲁西地热资源主要是寒武-奥陶碳酸盐层,热源成因主要受该区域活动性断裂构造控制,在断裂构造影响下,该区域局部出现深循环地热资源。

鲁北地热资源主要是新生代碎屑沉积物不断地挤压之后形成的重力压缩热能,同时该区域的石油资源所提供的化学应热也为热源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3 山东省地热资源分区评价3.1 山东省区域控热地质条件图2显示的是山东省主要地热点分布区域简图。

图2 主要地热点区域分布简图如图2所示,自然出露的地热点热储层整体埋深相对较浅,例如自然出露的地热资源集中度最高的鲁东一带,基本上热储层顶板埋深都在50m以下,区域大气降雨会沿着断裂带或者是不同岩体接触带渗进地层深处,之后经过深部围岩加热再沿着通道上升到浅部地层,最终形成区域地层热异常现象,所有的地热点基本上都集中在山前平原地带、沟谷地带以及山间盆地区域。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06•【字号】鲁政字〔2023〕173号•【施行日期】2023.10.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其他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鲁政字〔2023〕173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山东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双碳”战略目标为牵引,持续深化能源革命,围绕加大清洁能源供给,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着力深化勘查评价、创新开发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地热能开发规模和利用水平,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节约集约。

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依法规范勘探开发行为,结合地下水超采情况,科学划定地热资源适宜开发区域,推行节水环保型地热能利用技术,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统筹考虑不同区域地热资源禀赋、用能需求和资源环境容量,科学选择地热能开发利用方式,加强示范引领和技术支撑,最大限度发挥地热资源效益。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强化宏观指导,加强政策供给,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地热能开发建设。

产业带动、协同发展。

以地热能规模化开发为契机,按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思路,加快地热能配套产业融合聚集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山东省商河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山东省商河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太 阳能 、风 能 、潮 汐 能与地 热 能进行 比较, 地热 能 目前
仍 是新能 源 大家族 中最 为现实 的能 源 。 19 99年 国际地
2 商河县 概 况和地 热 资源 3 期报导 了上述 4 I ) G I e s G 第 5 类新 能 源 的 比较 , 见表 l 。 从 长远 来 看, 热能 的 开发利 用 无疑会有 很好 的社 地
de eo v lpme . nt
Ke r s ete leore;xli t n n ti t n hn h o ny ywo d : 0 r sucsepo a o d iz i ; a ge ut g h ma r t i a u la o s C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洁净的新型能源, 具有经济效益 高、 利于能源消耗结构调整 、 可改善环境质量等优点, 其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随着地热开发利用技术 日渐
中 图分 类号 :K 2 T 59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0 — 11 0 7 3 0 3 — 2 1 5 84 ( 0 ) — 24 0 0 2 0
Ana ysson l i Fut e Expl t ton nd tlz ton ur oia i a U ii a i of ot r a e our esi S nghe C ount ofSha Ge he m lR s c n ha y ndong ov nc Pr i e
摘要 : 热资源是一种 开发潜力巨大的新 能源。…尔省商河县地热资源非常丰富, 地 通过对商河县基础条件 、 地热 资源状况和开发
利用现状的分析, 出 r 提 适宜商河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构想 , 以期对商河县地热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使其实现 良性循 环 、
快速发展 。

山东菏泽市城区西部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分析

山东菏泽市城区西部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分析
0 1 3年 1月 第2 3 5卷 第1 期
地下水
G r o u n d wa t e r
No v ., 2 01 3 Vo l _ 3 5 N0. 1
山 东 菏 泽 市 城 区 西 部 地 热 资 源 特 征 及 开 发 利 用 分 析
马 龙, 冯超 臣 , 张 旭
菏 泽市 位 于山 东省 西南 部 , 是 中国 著名 的牡 丹 之 乡 。该
区地 处 鲁西 南黄 泛平 原 , 地表 被 巨厚 的第 四系 和新 近系 松 散 层覆 盖 , 据遥 感地 质 解 译 、 现 代 地 热 生 成 理论 及 地 质 环 境 条
件推 测 , 菏 泽 市城 区西 部 地 区地 质 构 造 条 件 、 热 储 地 质 条 件 都 比较有 利 , 有较 好 的地 热资 源 开 发 利用 前 景 。菏 泽 市 城 区 地热 资 源 的开发 利用 , 将对 发 展 当地 经 济 、 保 护环 境 , 促 进 旅
区更多 的热流 量 。历 次 构 造 运 动 造 成 本 区断 裂 构 造 十分 发 育, 聊 考断 裂带 在本 区穿 过 , 据 地 壳 厚 度 的变 化 分 析 , 聊 考 断
热 源 主要来 自地壳 深 部 的 热流 传 导 和对 流 , 新 构 造运 动 使 地壳 深部 的 热 源不 断往 上 传 递 , 聊考 断 裂 等 为控 震 断 裂 ,
( 山东省 鲁南 地质 工 程勘 察 院 , 山东 兖 州 2 7 2 1 0 0 )
[ 摘 要 ] 菏泽 市地 处鲁 西 南黄 泛平 原地 区, 地 表被 巨厚 的第 四 系和 新 近 系松 散 层覆 盖 , 区域 断裂 构 造十 分发 育, 地热 成矿 地 质条 件有 利 。 区 内具有 较 高 开发利 用价 值 热储 层 主 要是 奥 陶纪灰 岩 热 储 , 对该 区奥 陶 纪热储 层 地 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区
井数 (眼)
合计
供暖
开 采 量 (×104m3/a)
洗浴
疗养
养殖、 种植
其他
鲁东
69
281.8 7.0 183.3 75.5
8.7
14.3
鲁中南 43
166.5 18.0 59.7
5.1
78.3
5.5
鲁西北 121 1989.3 1659.5 237.0 45.7 24.1 23.0
全省 233 2437.6 1684.5 480.0 126.3 111.1 42.8
3.1.3 水 温 动 态 地 热 水 大 量 开 采 不 但 导 致 了 地 热 水 位 的 下 降 , 而且部分温泉出现了水温降低现象。
汤头地热田 60 年代以前有自然泉口三处,呈三角分布,相间 30~ 50m,三 泉 的 流 量 分 别 为 1.71L/s、0.55L/s、2.23L/s, 总 自 流 量 为 388m3/ d,水 温 70℃左 右 ,开 发 利 用 程 度 较 低 ,任 其 自 流 入 河 ;1981 年 开 采 量 增至 435m3/d, 水温降低至 64.25℃;1994 年热水井增至四眼, 开采量 489.32m3/d,水温 58~60℃。 2000 年,汤头温泉附近机井曾达到 14 眼, 开 采 井 主 要 为 汤-1、汤-2 两 眼 热 水 井 ,井 深 120m,开 采 量 955.19m3/d 左右,水温 48—55℃。 2004 年以来,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过量开采所 造成的危害,将其它的热水井停封,主要开采汤-1、汤-2 热水井,采用 统一供水,并记录各单位的用水量,每天的供水量控制在 500m3 左右。 地热水的过量开采导致了水温明显降低,参见下图。
3.1.2 水位动态
威海宝泉汤地热水水位、降水量关系曲线图
上图为威海宝泉汤地热水水位、降水量关系曲线图,通过与历年 降水量的对比, 降水量的增减与地下热水水位的升降关系较为明显, 丰水期集中降水后,地下水位均有较大程度的回升,并有一定的滞后 期,一般为 1~2 个月。 总的来看,地下热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1 年 以 前 ,该 观 测 点 仅 作 为 环 翠 区 政 府 内 部 洗 浴 用 水 ,2001 年 后 ,宝 泉 宾 馆开始抽水,开采量的增大是地下热水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开 采量的不断增大,地热水进一步下降,目前地热水水位埋深已超过了 10m,水位下降到了-8m 以下。
162.91~182.98
71.9~135.0
161.82~235.79
矿化度
11200.81~13136.0 10356.87~10738.36 8949.29~9266.45
F-
3.0
3.0~3.25
H2SiO3
117.0~120.25
68.41~97.5
水化学类型
CL-Na.Ca
CL-Na.Ca
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温泉天然露头 19 处,人工地热井(钻孔)超 过了 200 眼 ,2005 年 全 省 地 热 水 开 采 总 量 2437.6×104m3/a, 主 要 用 于 供暖、洗浴(疗养),其次是养殖及种植等,参见下表。
山东省地热水开采量统计表
3.1.1 水量动态 以威海洪水岚汤温泉为例说明。 由于人工开采, 温泉涌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与降水量关系明显,最小涌水量多出 现在枯水季节的 4~6 月份, 最大涌水量多出现在丰水季节的 8~10 月 份。最大涌水量与最大降水之间存有滞后期,一般滞后 1~3 个月。 开采 条件下,涌水量减小或停流,未开采时,涌水量随降水量的增减而增 减。
汤头温泉开采量(流量)、水温动态曲线图
3.地 热 动 态
地热水动态主要包括水量、水位、水温、水质等的变化规律。 (动态 按 鲁 东 、鲁 中 南— — — 鲁 西 北 区 分 述 )
3.1 鲁东、鲁中南地区
3.1.4 水质动态 汤头地热田由于开采量较大,水 位 不 断 下 降 ,形 成了局部降落漏斗 ,附近汤河河水以及大气降水对地热水的补给增强 , 地热水水质也发生了变化,矿化度由 1982 年的 3.47g/L 降低至目前的 2.53g/L,PH 值 1982 年 时 为 7.3, 现 在 为 7.8;1982 年 氯 离 子 及 硫 酸 根
根据德州二水院内地热 1 井水质长期观测资料,地热水中主要阴 离子与阳离子浓度稳定,不随时间变化。 地热水水温基本不变。 科
●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研究报告(2001—2005 年)》山东省 国 土 资 源 厅 ,任 翠 爱,魏嘉,胡玉禄,张景康等,2006 年. [2]《山东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山东省计划委员会、山东省地勘局,胡玉 禄,张景康,魏嘉等,2004 年.
Na++K+
2922.0~3174.0 2747.5~2868.25 2401.25~2307.5
Ca2+
1278.55~1477.4 1191.74~1253.31 1009.98~1067.44
CL-
6737.4~7947.6 6154.42~6424.64 5274.95~5501.61
SO42-
山东省地层分布总的特点是,鲁西、鲁北地区老地层均被第四系 覆盖;鲁中南地区地层发育较全,以太古界泰山群为结晶基底,古生界 发育为特点;鲁东地区以胶东群、粉子山群、蓬莱群为结晶基底,缺失 古生界为特点。
地热资源在山东分布各异,其热水温度、埋藏深度、储量、化学成 份、开采利用程度也不尽相同。
1.地 热 分 区
科技信息
○科教前沿○
பைடு நூலகம்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9 年 第 7 期
山东省地热资源动态探讨
张景康 张 晔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山东省地热资源较丰富,地质环境、埋藏深度、地热温度、开采条件因地而异。 鲁东地热区埋藏浅、水温高、利用广;鲁中南地热区 主要是分布沂沭断裂带,开采利用比较集中;鲁西北地热区埋藏较深、温度较低、开采利用起步较晚。 为了合理开采利用天然热能,对地下热水 进行自动化远程监测。
作 者 简 介 :张 景 康 (1955—),男 ,山 东 青 州 人 ,大 学 毕 业 ,水 工 环 高 级 工 程 师,现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
[责任编辑:翟成梁]
德热 2 井水位年动态曲线图

(上接第 493 页 )线 圈 ,停 电 再 用 电 阻 测 试 法 测 量 5 点 至 KM1 线 圈 正 常,再测 KA 线圈 0 点至 KM1 线圈 0 点电阻也为 零 ,奇 怪 为 什 么 会 这 样? 最后使用短接法、用导线短接 KA 线圈 0 点 与 KM1 线 圈 0 点 ,再 通 电 测 试 、这 次 电 压 达 到 220V、主 轴 电 机 运 行 正 常 ,停 电 后 拆 下 KA 线 圈 0 点 至 KM1 线 圈 0 点 连 线 发 现 线 耳 与 线 头 松 动 并 有 很 多 油 污 , 经分析是由于线头与线耳间松动所致导电不良,另外由于有油污当使 用电阻测试时他又能导通,造成故障点较为隐蔽。 更换导线后钻床运 行正常。
与二水地热 2 井相距不足 100m,开采层位同为馆陶组热储的地热 1 井(该井目前仍自流)多年水压、水温数据分析,总的来看,2002 年以 前 ,地 热 井 自 流 水 压 基 本 稳 定 ,2002 年 以 后 ,由 于 德 州 市 城 区 地 热 井 迅 速 增 多 ,开 采 量 也 随 之 增 加 ,地 热 井 自 流 水 压 呈 下 降 趋 势 ,到 2006 年,由于压力降低,压力计也无法监测。 自流水头由 1997 年的 8.3m 下 降到目前的 1m 左右,年平均下降速率达 0.8m/a。
2.地 热 开 采 现 状
我省在地热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同治年间在威 海的洪水岚汤温泉就建有浴池供人们洗浴。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地质部门在鲁东部分温泉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查工作,在地热资源的开 发利用上作了一些尝试,为我省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而 鲁西北地热资源的开发最早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胜利油田的石油钻 探,在石油勘探中,最先在东营 地 区 曾 打 出 十 几 口 水 温 大 于 50℃的 地 热井,其中五号桩的桩 12 地热井,井口水温达 98℃,居全省之冠;同时 在聊城市军王屯及宁津县的西吉扬也打出了水温大于 50℃的地热井。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受北京、天津、河北省 等相邻省(市)大规模勘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影响,山东省地勘局在 鲁西北进行了广泛的地热资源普查和地热井钻探工作,地热井迅速增 加,地热水开采量急剧增长,目前,鲁西北地热水开采量占全省总开采 量的 80%以上。
【关键词】地热分区;开采现状;动态监测
0.引 言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胶东半岛伸入黄海和渤海之间,内陆 自北而南 分 别 与 河 北 、河 南 、安 徽 、江 苏 四 省 相 邻 。 全 省 人 口 9300 余 万,陆地总面积 15.71 万平方公里。
山东省地质构造复杂,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北地台的一部分,由于 构造性质及地质发育情况的差异,全省分属华北台坳、鲁中南台隆和 鲁东台隆三个二级构造单元。
依据热储所处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热储类型及 空间特征、热储埋藏及形态特征等综合因素,将全省分为三个大区,即 鲁东地热区、鲁中南、鲁西北地热区。 鲁东地热区与沂沭断裂地热区以 昌邑—大店断裂为界,沂沭断裂带地热区与鲁中南、鲁西地热区以 郚—葛沟断裂为界,鲁中南、与鲁西北地热区则以齐广断裂及聊考断 裂为界。
428
科技信息
○科教前沿○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9 年 第 7 期
离 子 占 阴 离 子 毫 克 当 量 的 82.36% 和 15.64% , 现 在 为 78.83% 和 14.33%, 以上数据 说 明 汤 头 温 泉 地 热 水 水 化 学 特 征 已 有 了 一 定 的 改 变,地热水水质逐渐淡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