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复习资料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一)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主阶级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奴或农民。
农民完全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土地,在人身上依附于封建主,耕种封建主的土地,忍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二)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封建社会的经济, 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
(三)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促使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削弱,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
1.最初的资本主义关系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简单商品生产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
2.工业中资产阶级产生的两种途径(1)手工业作坊主摆脱行会的束缚变成资本家(2)商人直接支配生产, 成为工业资本家3.农业中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二、资本的原始积累1.用暴力掠夺农民的土地,是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首先,暴力掠夺农民的土地(圈地运动)同时,掠夺教会等其他方面的地产2.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第一,17——18世纪,大规模的殖民掠夺是英国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第二,罪恶的奴隶贸易是英国殖民掠夺的重要手段,也是英国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3、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本原始积累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
”资产阶级用侵略、征服、残杀、掠夺和奴役这些充满着血与火的文字,写下了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第一页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第二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详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提纲
一、导论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
二、劳动价值论
-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和内涵
- 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规律
- 利润的来源和剩余价值的产生
三、资本主义经济形态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内在矛盾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
-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四、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转化
- 剩余价值的概念和意义
- 剩余价值转化的过程和条件
- 剩余价值转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五、经济危机
- 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六、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
-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七、全球化与发展问题
- 全球化的内涵和特征
-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全球视野和发展思路
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以上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包含了该学科的重要内容和要点。
复习时可以根据提纲逐一深入学习,并结合相关案例和实践进行综合掌握。
祝您复习顺利!。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学习目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世纪初期产生的B、17世纪中叶产生的C、18世纪初期产生的D、18世纪中叶产生的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A、政治法律关系B、神会历史关系C、人文教育关系D、经济利益关系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A、宗教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家族关系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A、利益性的统一B、科学性的统一C、抽象性的统一D、规范性的统一6、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C、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7、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A、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B、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C、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D、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B 6、C 7、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谐方面的关系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B、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D、在19世纪中叶所建立的E、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C、资源配置方式D、经济增长与发展E、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4、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因为()A、它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B、经济利益关系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C、对一定性质的经济关系和对阶级有不同的态度D、它研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律E、它是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学科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A、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C、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D、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参考答案: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 5、DE三、简答题1、马克思为什么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答:(1)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3、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完成。
提出了劳动价值论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石)。
◆研究对象1、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阶级性1、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
2、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力1、社会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人的因素)和生产资料(物的因素)构成在生产力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起着最根本作用的是人的因素2、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主要表现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的应用4、生产力状况包括生产力性质、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性质取决于劳动资料的性质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性质5、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畜牧业从其他原始部落中分离出来;第二次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第三次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层。
◆生产关系1、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分配关系。
2、生产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导的决定作用。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积极的反作用3、生产决定作用的表现p20;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积极的反作用的表现p21◆社会生产方式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时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出发点。
(生产力得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时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与劳动者时生产得基本要素)生产关系(要联系上层建筑)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结合生产力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就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得关系,具有自然属性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得关系,具有社会属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意义:它把人与人之间得经济关系从一般得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作为自己得研究对象,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经济过程得内在规律,由此揭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变化得内在规律.生产关系得含义:狭义得生产关系就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得经济关系,主要指生产关系所有制,广义得生产关系就是指生产过程中得经济关系(再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与消费)2.生产与消费得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生产直接就是消费,消费直接就是生产,分配与交换就是中间得环节与桥梁)生产决定消费得对象,生产决定消费得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满足需要),生产决定消费得质量与水平,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为生产创造出新得动力,与需要,消费就是生产得直接目得。
创造出新得劳动力,提高劳动力得质量提高劳动者得生产积极性。
3.生产与分配:生产与分配具有同一性,分配就是指生产要素得分配,(分为生产工具得分配与生产要素得分配)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具有一定得激励作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得流动与配置起着一定得引导作用,影响者生产得效率)4.生产与交换:生产与交换(交换就是指生产要素得交换)有着直接得同一性,生产决定交换,交换(产品得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交换可以调节生产得规模与质量模式等。
总得来说“一定得生产决定一定得消费分配交换与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得一定关系。
5.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结合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得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得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得作用,反之起着消极作用。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经济制度的改革与经济制度的演化)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改革与经济制度的演化1.1 复习笔记一、经济制度改革的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与经济制度变革(1)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规定着这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反映着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
(2)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3)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2.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两三百万年的原始社会制度、数千年的奴隶社会制度和封建社会制度,四五百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数十年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1)原始社会经济制度①原始公社制度原始公社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社会经济制度。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发展速度极为缓慢,人们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实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集体劳动。
②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相适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原始的互助合作关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原始公有制以及平均分配制度,构成了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①在奴隶制度下,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生产者奴隶;②奴隶是在奴隶主或监工的暴力手段的强制下劳动;③奴隶生产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3)封建社会经济制度①封建社会经济制度在封建社会里,封建主占有最大部分的土地,农民则完全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土地。
为了取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农民不得不通过向封建主缴纳地租取得土地的使用权,不得不忍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奴役。
②封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a.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b.封建主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民或农奴);c.农民不得不租种土地。
(4)资本主义经济制度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机器大工业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制度,雇佣劳动从对资本的“形式从属”转变为“实际从属”,不仅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切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1.考生在学习时应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等问题,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经济规律等一些基本概念。
并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2.难点在于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这里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准确理解生产关系的内涵和层次性;第二,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第三,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就决定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
另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这里也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正确理解经济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质;第二,要了解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第三,要了解经济规律的类型。
这两个问题贯穿于以下各章的学习过程中。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1.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商品及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2.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与把握价值这一核心概念及由这一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相关内容。
综观本章可以发现,其所有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价值这一概念展开的:第一节分析了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的量是如何决定和衡量的?而商品价值无论是其质还是其量,都隐藏在商品内部,必须借助于某种外在的东西将其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问题,而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货币的产生过程,于是第二节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料整理

一、政治经济学概述(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基本生产关系确立;2.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1.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主要是指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2.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辩证唯物主义;2.历史唯物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人们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维持生存,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2)只有人们物质生活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而丰富起来后,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活动才能发展起来。
2.生产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劳动过程中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最有普遍使用性的要素)(1)劳动者的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地改造客观自然物质,使其成为人类需要的物质活动;(2)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人类劳动加工的对象);(3)劳动资料(劳动手段)是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
(4)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5)在生产的三个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是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它的社会形式。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关系,即生产的社会形式。
2.社会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经济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5、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BCDE)
A.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B.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
C.批判地继承丁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
D.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