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的历史

合集下载

百年历史名门望族蔡司眼镜片的详细介绍

百年历史名门望族蔡司眼镜片的详细介绍

百年历史名门望族蔡司眼镜片的详细介绍
卡尔蔡司(CarlZeissJena)是一家制造光学系统、工业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德国企业,且是制造相机镜头的世界级企业。

卡尔蔡司镜头的历史起始于1890年,发明叫作Anastigmat的散光补偿镜头而启开。

之后,卡尔蔡司作为150年传统的镜头企业来,在医学系列、双眼镜、相机镜头、扩大镜、眼镜、天象仪等光学设备领域里扬名海外。

其中,相机镜头具有鲜明的分辨率、细致的描写力、均匀的光圈、T*多层膜发射的加硬处理等优点。

品牌介绍:
卡尔蔡司是在光学及光电子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一家全球性的国际化公司,为半导体技术,工业光学,生命科学,医疗,眼科和视光学等领域的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

蔡司在中国以医疗设备、眼镜片、工业测量、半导体工业设备、电子显微镜以及显微镜设备的经营为主。

蔡司在广州拥有生产眼镜镜片的工厂并通过代理商销售蔡司镜头、望远镜及天文演示系统。

卡尔蔡司旗下产品主要有:眼镜片、显微镜、相机镜头、头戴显示器、天文星象仪。

自动对焦照相机发展史

自动对焦照相机发展史

自动对焦照相机发展史(1985~1992)照相机自动聚焦系统的研制历史最早要追溯到60年代。

1963年,Canon公司曾在原西德的科隆博览会(Photokina)上展出了一架自动聚焦照相机的样机;1974年,Nikon公司也在这一个博览会上展出了一架样品;由于这些样机结构复杂和体积过大等原因,未能成为商品。

直至1975年,美国的亨尼威尔(Honeywell)公司才发表了具有实用价值的自动聚焦组件Vistronic System,称为双象对称式光电自动聚焦系统(简称VAF系统)。

亨尼威尔当时并未生产出照相机,但在近20年后,却因为此技术而给公司带来一笔意想不到的收入,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日本小西六写真工业公司(于1987年10月20日改名为柯尼卡有限公司,Konica)于1977年元月开始研制,并于同年11月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架35毫米自动聚焦袖珍照相机柯尼卡C35 AF,这是第一架作为实用商品出售的AF照相机。

它采用了亨尼威尔公司生产的自动聚焦组件。

该机的AF系统是通过两个测距窗后面的反光镜把影像反射到AF传感器来工作的,传感器把两个影像的反差进行比较,并改变其中一块反光镜的位置,当两个影像的反差完全一致时,AF组件内部的集成电路即可操纵照相机进行调焦,从而实现了自动聚焦。

由于这一系统获得了成功,所以后来有许多公司都采用Vistronic自动聚焦组件来生产自己的AF相机。

由于该系统是接受外来光线的,属于“被动型”AF系统,所以C35 AF的不足之处是当光线暗和被摄体反差低时无法工作,更重要的是聚焦的精度不高(从1.1米至无穷远分11级聚焦),由于该袖珍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短(38/2.8),加上拍摄时大多是选择小光圈,聚焦不准的不足可以由景深来补救。

该系统在约80毫秒时间内完成聚焦过程。

1978年,美国宝丽莱公司(Polaroid)推出了超声波自动聚焦一次成像照相机SX-70 Sonar AF。

这种照相机采用了所谓的“主动型”AF系统,由照相机本身发出超声波信号,并测量从被摄体返回来的信号。

《佳能手动机A、T、F系列相机及FD镜头简介》

《佳能手动机A、T、F系列相机及FD镜头简介》

《佳能手动机A、T、F系列相机及FD镜头简介》佳能EOS系列相机和EF镜头的巨大成功使得他中止了所有手动机系列的生产和研究。

这就意味着使用FD卡口镜头的佳能手动机三个系列A系列,F系列和T系列的停产。

不过由于AFT系列相机的历史地位,所以我最近怀着浓厚的兴趣搜集资料,整理了一下。

这些资料性的东西希望能给各位摄影爱好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先说说FD镜头:FD卡口镜头是随着1971年第一代F系列相机老F1一起推出的。

FD的出现宣告了老式FL卡口的使命结束。

FD的特点是能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进行对焦和测光,其镜头采用卡口方式,与现役的EF卡口镜头的安装方式相同。

10年后的1981年,随着新F1的推出,佳能同时推出了改良的第二代FD卡口镜头。

第二代FD镜头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将专业头标以L同时推出。

这是佳能著名的L系列镜头的起点。

老式FD镜头共40款,焦段涵盖从7.5mm5.6鱼眼到2000mm/11。

其中有三款变焦头:35-70,100-200,85-300。

新老FD镜头非常好区别:老款的标有S.S.C.或S.C.。

老FD中的大炮非常引人注目,比如15公斤的800/3.8和11公斤的2000/11(反射)。

新式FD镜头共66款,焦段涵盖7.5mm-1200mm。

L头共13个,他们是:14/2.8;24/1.4;50/1.2;85/1.2;300/2.8;300/4,400/2.8;500/4.5;20-35/3.5;24-35/3.5;50-300/4.5/80-200/4;100 -300/5.6。

部分L头开始使用超低散射镜片和萤石镜片等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材料。

L头的推出使佳能和尼康镜头的竞争更加激烈。

新FD系列首次推35mmTS/3.5镜头。

这款TS头好评如潮,被广泛应用。

此外,还有三款微距镜50,100,200。

新FD镜头的配件已经与现役的镜头一般无二了,如:增距境,增管距等。

可以说FD系列镜头特别是L头的光学性能与佳能现役EF系列镜头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VIVITAR威达镜头回顾(鹰之眼整理)

VIVITAR威达镜头回顾(鹰之眼整理)

VIVITAR威达镜头也叫维维塔,作为80年代胶片机上出色的镜头之一,如今却慢慢消失在数码时代。

但是作为上世纪知名的副厂镜头,其出色的性价比还是让一些色友心动。

威达(Vivitar)公司是一家位于美国落杉矶的摄影器材企业,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该公司的“系列1”镜头(神镜一号)一度是35 MM单反相机配套镜头中的佼佼者。

其实,您所不知道的是,威达公司并没有自己的镜头工厂,实际上,它只是出钱雇用了一批最好的镜头设计师依托美国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设计出了著名的威达“神镜一号(系列1)各款镜头,其中一批性能价格比很高的镜头最终投产,而有些设计则永远地被束之高阁。

据说,威达镜头的革新性设计都来自一些对成像质量要求十分苛刻的镜头设计大师,应该承认,其中一些镜头的成像质量甚至能与著名镜头生产企业相媲美,比如该系列的28-90变焦镜头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威达会向各独立镜头生产企业发出标书,各企业根据威达的技术规范进行投标。

有趣的是,每个中标的独立镜头生产企业只能生产该型号镜头一年,到第二年,就会有另一家中标的公司接手生产同一型号的镜头。

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点,你根据镜头序列号分析镜头时就会如附雾中,不过事实上,很多镜头生产企业都曾经生产出过十分经典的威达“神镜一号”系列镜头。

可我们如何知道每款威达镜头的生产企业呢?美国一位著名的摄影器材史专家学者、多个摄影杂志的专栏作家斯蒂芬·甘地在悉心研究了数量众多的自1970年至1990年间威达“系列1”镜头并广泛走访了这一时期威达公司的雇员之后为我们初步解开了这个谜团:该系列镜头序号中的头两位数字批示的就是镜头制造商(但序号头一位是6和9例外);第三位数字指示的是制造年份,不过这肯定会让你感到糊涂,因为你如果不熟悉每个十年的流行风格和镜头制造式样的话,你是弄不明白仅仅用一个8字到底代表的是1978年还是1988年抑或是1998年的。

对这个系列的镜头使用者而言,没有一点“猜”的功夫肯定不行。

相机发展历史

相机发展历史

相机历史发展相机解剖图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

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照相机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对焦、变焦等系统,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在公元前400年前,墨子所著《墨经》中已有针孔成像的记载;13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人走进暗箱观赏映像或描画景物;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

照相机(20张)1826年,他又在涂有感光性沥青的锡基底版上,通过暗箱拍摄了一张照片。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

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世界摄影史 百年大事

世界摄影史 百年大事

1900年,国际镜头制造商巴黎会议商定镜头光圈级数统一。

190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成立。

1902年,美国耶鲁大学开始有了新闻摄影课。

1902年,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茨组织“摄影分离派”,使美国摄影界摒弃了19世纪以来模仿欧洲学院式艺术的传统。

20世纪初,艺术摄影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

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用照片报道新闻的报纸。

1904年9月30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照片,为日本报刊刊登照片之始。

1906年,德国化学家制出第一批对所有颜色都能感光的黑白“全色”片{胶片与干版)。

1909年,海因发表两套童工照片直接影响厂美国关于童工的立法。

以推动社会变革为己任的写实派摄影家把镜头对准人和社会,海因是其代表人物。

1912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发售袖珍柯达相机。

1914年,美国开始在护照上贴用像片。

1916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出第—台具有测距器的相机。

1917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开发出航空照相机及航空摄影所用软片,广泛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美国摄影家科伯恩拍出第一批抽象照片,名为“旋涡照片”。

1919年世界摄影出现新的流派——抽象主义摄影。

1919年8月27日,列宁签署命令,把俄国摄影、电影工商业收归国有。

之后,苏联把这—天当作苏联摄影的诞生日。

20世纪20年代,德国摄影家哈特菲尔德运用剪辑照片作政治宣传。

1921年,匈牙利摄影家莫霍伊——纳吉.尝试不用照相机的抽象摄影。

后发表《绘画•摄影•电影》、《新的视觉》等文。

他的理论与实验对20世纪中叶西方摄影、美术及应用美术有很大的影响。

1921年,美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曼•雷把多种平面的、立体的不透明物,放在感光纸上曝光和显影,制作出“光影图像”。

1929年他发明“中途曝光”技术。

192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制出第一批放大机。

1922年,小机身、大口径(f2-f1.8)镜头的Er-manox相机在德国出世。

在徕卡相机出世前许多摄影记者使用它。

镜头介绍

镜头介绍

了解一点老铭镜知识2010-07-15 00:43:00来自: bumpfly了解一点老名镜的知识Carl Zeiss Jena Tessar 2.8/50 这支镜头在朋友那里用过,感觉非常好,锐度和色彩都不错,近距离的虚化很理想,但是也有色彩过度稍差的问题.其他的没有用过.卡尔蔡司照相机摄影镜头发展里程碑1890-开始生产相机用镜头1896-Paul Rudolph发展出Planar镜头的始祖1902-Tessar镜头面世,后来这种镜头被称为"鹰眼"1928-推出特别高速的BiotarF/1及F/0.85镜头,是专为X光摄影而设计★1932★-推出高速的Sonnar F/2镜头,供Contax相机使用1935-T镜头镀膜技术出现★1951-Flektogon广角镜出现,供单镜头反光相机Praktica、Exakta135单反、Pentacon120单反相机使用★1954-Biogon F/4.5镜头出现,视角达90度1962-蔡司镜头用于"水星8号(Mercury 8)"太空任务,成为第一只在太空使用的镜头1963-出现Hologon F/8的设计,视角达106度(35mm片幅)1966-世界上最大光圈的光学镜头50mm Planar F/0.7问世1972-首支有色差矫正的Superachromat Sonnar 250mm F/5.6镜头面世1980-首支能够达到1:1的Makro-Planar F/2.8微距镜头面世.而这镜头可适用于Contax的SLR 上1993-卡尔蔡斯开始生产高质量的变焦镜头[八十年代初东德的Zeiss Jena公司早己开始制造高品质的变焦镜头了]1996-Planar镜头百年纪念,推出限量生产的Planar 55mm F/1.2蔡斯镜头后面往往附有镜头类型的名称,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只镜头设计的形式,按镜头结构的不同.常见的有Pancolar.Tessar.Flektogon.Biogon.Hologon.Distagon.Planar.Sonnar.Biometar.Tele-Tessar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制造的M42螺丝接口镜头∶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4/20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8/20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4/25Meyer Orestegon / Pentacon 2.8/29Meyer Lydith / Pentacon 3.5/30Meyer Primagon 4.5/35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8/35★★★★★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 ★★★★★Meyer Helioplan / Wide-Angle Anastigmat 4.5/40Carl Zeiss Tessar 4.5/40Meyer Primotar-E 3.5/50Meyer Primotar 2.8/50Meyer Trioplan 2.9/50Meyer Domiplan 2.8/50Carl Zeiss Jena Tessar 2.8/50Meyer Oreston / Pentacon 1.4/50Meyer Oreston / Pentacon 1.8/50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2/50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1.8/50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1.4/55Carl Zeiss Jena Biotar 2/58Meyer Primoplan 1.9/58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1.4/75Carl Zeiss Biotar 1.5/75Meyer Primoplan 1.9/75Carl Zeiss Biometar 2.8/80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1.8/80Meyer Trioplan 2.8/100Meyer Orestor / Pentacon 2.8/100Feinmess Bonotar 4.5/105Carl Zeiss Triotar 4/135Meyer Primotar 3.5/135Carl Zeiss Jena Sonnar 4/135★★★★★Carl Zeiss Jena Sonnar 3.5/135 ★★★★★Meyer Orestor / Pentacon 2.8/135Carl Zeiss Jena Sonnar 2.8/180Meyer Primotar 3.5/180Meyer Telemegor 5.5/180Meyer Orestegor / Pentacon 4/200Carl Zeiss Jena Sonnar 2.8/200Meyer Telemegor 5.5/250Meyer Orestegor / Pentacon 4/300Meyer Telemegor 4.5/300Carl Zeiss Jena Sonnar 4/300Meyer Telemegor 5.5/400Meyer Orestegor / Pentacon / Prakticar 5.6/500Carl Zeiss Jena Fernobjektiv 8/500Carl Zeiss Jena Spiegelobjektiv 4/500Carl Zeiss Jena Spiegelobjektiv / Prakticar 5.6/1000李旭东2008-5-8 11:14我们说的老头包括当代比较领先的设计,主要是白镜(全消光镜头/Anastigmat)到单膜年代镜头。

光学镜头历史

光学镜头历史

光学镜头是光学仪器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相机、望远镜、显微镜、望远镜、激光系统等设备。

以下是光学镜头的历史概述:1. 17世纪初:早期发展- 1608年,汉斯·卢伍德(Hans Lippershey)被认为是最早发明了望远镜,这是光学镜头的前身。

其他科学家和发明家也在这个时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和发现。

2. 17世纪末:焦距的发现- 1672年,荷兰物理学家亨利·欧仁·法布里修斯(Huygens)首次描述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这导致了焦距的概念,为后来的镜头设计提供了基础。

3. 18世纪:阿彻曲线和色差问题- 1729年,英国科学家乔治·巴克斯特首次引入了阿彻曲线,这对消除光学镜头中的像散现象至关重要。

在这一时期,人们还开始注意到色差问题,即透镜将不同颜色的光聚焦在不同的位置。

4. 19世纪初:阿彻透镜的改进- 19世纪初,法国物理学家弗朗索瓦·阿彻对透镜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成像质量。

他的贡献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19世纪中期:光圈的引入- 19世纪中叶,光圈的概念被引入,这进一步改善了光学系统的性能。

光圈的使用使得可以更好地控制透镜的光线接收。

6. 20世纪:涂层技术和复合镜头- 20世纪,涂层技术的引入大幅改善了透镜的透过率和抗反射性能。

此外,复合镜头(将多个透镜组合在一起)的设计也成为现代光学镜头的常见做法。

7. 近现代:数字镜头和先进涂层-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数字摄影的兴起,镜头设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先进的涂层技术、更复杂的光学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使用,都推动了光学镜头的性能水平。

今天,光学镜头是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组成部分,包括摄影、医学成像、激光技术等。

不断创新的光学技术继续推动着光学镜头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焦镜头的历史
变焦镜头的历史源远流长,比一般人所想象的深远得多、事实上,它诞生的时候,摄影术尚未进入实用阶段。

早在1834年,英国数学家彼得·巴洛就已经提出在伸缩式望远镜的目镜组内加上一块负透镜(发散透镜),“使加长的透镜可以调节.从而能够以任意比例改变其放大率,甚至毋须使透镜离开眼晴或者使视线离开目标。


巴洛对可变放大率的“随意调节”式望远镜的这一构思终于在1890和1891年开花结果,分别由一位英国人、一位法国人和两位德国人发明了实质上十分相似的可变望远镜头。

这些可变望远镜头受到普遍的欢迎。

但也存在着若干严重的缺点。

每逢改变镜头的放大率(焦距),相机都要重新对焦。

而且,随着焦距的加大,镜头的有效光圈值还会逐渐变小。

从而使曝光控制变得格外复杂、不过,最严重的缺点还是影象的质量会因此而显著变化,无法与普通镜头比拟。

到了1902年,查尔出·C·艾伦才初步解决了上述问题。

这位美国光学家因而取得了第一只真正的变焦镜头的专利权。

艾伦的专利是在两块固定镜片之间加入一块活动镜片。

当这块活动镜片离开前镜片时,可使焦距缩短;反之,当移向另一方向时可使焦距增长。

在最短和最长的位置上,焦点可保持相同。

在中间位置时,焦点虽有所偏移,但是,只要使用较小的光圈值,这点偏移还是可接受的。

世界上第一只现代化的变焦镜头(25-80毫米f/2.8Busch Vario-Glaukar)是1932年由德国光学家赫尔穆特·瑙曼为西门子的16毫米活动电影摄影机而设计的。

这支变焦镜头的结构颇为复杂,由8块透镜分6组构成,后面有一段固定不动,由两组独立活动的镜片分别完成变焦和对焦功能。

其中的一组称为“Variator”(变焦透镜),可由前到后作直线运动,以改变焦距。

另一组活动镜片称为“Com pensaor”(补偿透镜),位于镜头的前部。

它的移动轨迹是偏心的,先向前,然后再偏移,借以保证影像在任何焦距位置时都具有正确的焦点。

这种形式的焦点校正方法由于使用凸轮来维持所需的非线性移动,所以称为“机械补偿法”。

从50年代起,镜头设计师开始逐流改用“光学补偿法”。

这种系统主要是利用两级以上的内镜片一齐作同步移动(而不是分别移动),来改变焦距和完成焦点补偿。

变焦镜头的光学结构比较复杂,因此更容易引起内部反射(重影)和雾翳。

这两种弊病在40年代至50年代因防反射镜头镀膜技术的发展而有所改善。

采用镀膜技术之后,设计师便可以比较放心大胆地设计含有大量空气/玻璃界面的光学系统。

贝蒂奥特和祖马公司(分别开设在巴黎和纽约)在此期间曾为开始成长的电视工业研制过光学补偿式变焦镜头。

1946年,祖马牌电视和电影摄影机的变焦镜头开始有3:1的变焦比了。

祖马公司的弗兰克·巴克博士在1958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只照相机用变焦镜头。

这只36—82毫米f/2.8的VOigtlander Zoomar是为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相机上而在德国制造的。

它当时是最新式的光学补偿或变变焦镜头.因此相当巨大和笨重。

1963年,尼康推出了机械补偿式变焦镜头Zoom Nikkor 43~86毫米f/2.8,这是第一只真正大众化的相机变焦镜头。

当时,尼康公司解释道“这只变焦镜头的设计目的是用于体育摄影以及要求高速度和使用方便的及他方面。

如果首先注重影象清晰度,则最好选用我们的定焦镜头”。

机械补偿法能够收复失地,是因为它可以使变焦镜头设计得更加轻盈小巧,具有更佳的
焦点补偿效果,而且便于镜头设计师进行巧妙的光学校正。

所采用的有关技术,诸如防反射多层镀膜和极低色散的特种光学玻璃等,对今天的变焦镜头的优良质量和小型化亦有很大的贡献。

目前,有些产品在影像质量上和定焦镜头已非常接近,有的在体形及重量上已几乎和50毫米标准镜头一样了。

定义及特点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称为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

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外出旅游时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器材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镜头的时间。

变焦镜头最大的特点,或者说它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它实现了镜头焦距可按摄影者意愿变换的功能。

与固定焦距镜头不同,变焦距镜头并不是依靠快速更换镜头来实现镜头焦距变换的,而是通过推拉或旋转镜头的变焦环来实现镜头焦距变换的,在镜头变焦范围内,焦距可无级变换,即变焦范围内的任何焦距都能用来摄影,这就为实现构图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变焦距镜头自身的任何一级焦距与别的相同焦距的固定焦距镜头功能是一样的。

但变焦距镜头不限制摄影者使用哪一级焦距,因而在使用操作上要便利灵活得多。

它省却了外出拍摄时需携带和更换多只不同焦距镜头的麻烦。

甚至在临按照相机快门前,摄影者还能通过变换镜头焦距对被摄体进行取舍,对画面进行剪裁,以期在拍摄前把画面构图安排得更为理想。

变焦距镜头变换焦距的快捷程度,是固定焦距镜头通过更换镜头变换焦距无法相比的。

35毫米自动袖珍照相机或部分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变焦距镜头还采用了电动变焦模式,电动变焦不仅仅是省力和便捷,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均速变焦,这为摄影者通过焦距得细微变化剪裁画面、确定构图十分有利。

变焦距镜头通过在照相机快门开启的瞬间变焦,还能进行“爆炸效果”。

有的照相机还依靠自动控制变焦距镜头的焦距变换实现自动构图功能。

最新颖的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还设置了自动记忆镜头焦距的功能,这一功能可允许摄影者设定照相机记忆一种或数种使用频率较高的镜头焦距,随时能在将镜头焦距变换至先前记忆的焦距上来。

当然,相对固定焦距镜头而言,变焦距镜头的结构比较复杂,分量较重。

非名牌的变焦距镜头,成像质量肯定逊于相应的固定焦距镜头。

镜头
镜头是由几片透镜组成,透镜有塑胶透镜(plastic)和玻璃透镜(glass)两种。

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透镜越多,成本越高,玻璃透镜比塑胶贵。

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的,其成像效果要比塑胶镜头好。

镜头对成像质量也有极大影响,好的镜头使图像更加清晰、细腻。

一般视频展示台的镜头都是变焦镜头,针对市场的不同,变焦倍数从4倍到16倍或更高。

变焦与聚焦
变焦有光学变焦和电子变焦(亦称数字变焦)之分。

光学变焦是通过镜头光学结构(焦距)来实现变焦,加长焦距即可放大拍摄的图像,这样放大的图像是真实的,图像的像素会随着放大倍数按比例增加。

电子变焦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为数字影像设备所专有。

电子变焦和扫描仪的插值分辨率道理类似,它采用电子学的方法将在原像素间用外插法输入不同数目的虚假像素,对图像进行放大,因此不会提高原画面的清晰度,就是局部图像的数码插值放大,图像放大了,似乎呈现了更多的细节,像镜头焦距变化了一样,但实际细节并没有增加,因为多出的像素并非由镜头实际摄入记录而来,而是软件插值计算而来。

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过高的倍数实际上以牺牲清晰度的代价来换取的,不要盲目追求太高的电子变焦倍数。

聚焦(FOCUS)在展台上是用来对被摄物体进行微调,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如果在菜单上设置聚焦为自动后,当按变焦或是移动被摄物体时,摄像头会自动的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