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物流节点概述
01物流经济地理第一章概述PPT课件

已经形成五纵五横和东 北丁字型铁路运输网络
10
1.1.1什么是物流经济地理
从物流活动的内容来分析物流与经济地理的联系
采购
运输
装卸 搬运
仓储
流通 加工
包装
配送
物流中转站
运输枢纽布局 港口布局
2021/4/8
11
1.1.1什么是物流经济地理
从物流活动的内容来分析物流与经济地理的联系
采购
运输
装卸 搬运
物流经济 地理
经济与管理系
2021/4/8
1
1 第一章 概述
2021/4/8
2
目录
1.1
1.2
什么是物 生产力 流地理? 布局
1.3
物流布局 基本原则
1.4
物流业 概况
2021/4/8
3
1.1
物流经济地理 概念
2021/4/8
4
1.1.1什么是物流经济地理
回顾一下物流的 基本概念及物流 活动有哪些?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A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
实施的有机结合。(物流标准术语)
2021/4/8
B 物流活动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
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 物流信息处理等环节。
5
1.1.1什么是物流经济地理
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02 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
有量居世界后列。
03 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
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22
物流经济地理第5章 国内物流分区地理

二、长江中游地区
3.江西省物流发展 江西将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建设,依
托南昌打造全国性物流枢纽,依托其他中心城 市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综合性物流 、专业性物流和特色物流,推进制造业企业物 流业务外包。推动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和社区物 流网点建设。提高流通领域现代物流运行质量 和效益,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农村现代物流 、冷链物流和绿色物流。
第5章 国内物流 分区地理
第一节 东北地区
一、东北地区概况 二、东北经济区物流发展
一、东北地区概况
东北经济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 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黑龙江省,由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 得名,简称“黑”。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北接 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 治区。
在2003年区域经济整合的主旋律下, 该区各省市着眼于在区域经济的框架下 发展物流,区域物流中心初步显现,区 域内跨省市物流合作在探索中推进,本 区物流在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
一、北部沿海地区
2.天津市物流发展 天律的物流发展处于快步发展阶段。天 津已将现代物流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并提出要把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的 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在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的大京津经济圈总体规划中,天 津市被列为“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二、东部沿海
江苏简称“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 沿海中心,跨长江下游两岸,东临黄海 ,有约1 000公里的海岸线,西北连安徽 、山东,有低山丘陵错落,东南与浙江 、上海毗邻。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 南冀,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相邻 ,也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二、东部沿海
(二)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发展 物流是上海市新兴产业之一,上海物流产业
物流经济地理第三章 物流空间布局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① 减轻了物流对城市的交通压力; ② 减少了物流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 ③ 提高了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 ④ 满足了仓库建设大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⑤ 满足了货物联运发展的要求
2.物流中心
2)物流中心的特点 ① 物流中心集中了所有的物流功能,成为具
有多种物流功能的流通形式和作业体系; ② 由人力化、机械化仓储作业发展为具有强
大信息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物流中心; ③ 服务内容由原来的商流、物流分离发展到
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 ④ 工商关系由临时、随机的关系发展到长期、
二、产业布局原则
1.全局原则 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4.可持续发展原则 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三、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增长极(结点)、 点轴(线)开发和网络(域面)开发。
增长极模式
1966 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 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 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五、产业演进与经济发展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 的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其具体表 现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尚未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 局面,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第二产业技术含量低, 缺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第三产业受各种因素影 响,尽管传统生活服务业有了较大发展,但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缓慢。
物流经济地理课件PPT课件

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仓储设施 安全的威胁。
仓储设施规划与建设
设施布局
根据物品特性、运输需求等因素 合理规划设施布局。
设备配置
选用适当的存储设备、搬运设备 等,提高仓储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仓 储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
05 配送中心与地理环境
配送中心选址及影响因素
特点
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社会 性。
物流经济地理研究内容
物流布局研究
包括物流网络布局、物流节点 布局、物流通道布局等。
物流条件评价
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 术条件、社会条件等对物流活 动的影响评价。
物流与经济关系研究
包括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 用、物流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等 。
物流区域规划研究
包括物流区域划分、物流区域 发展战略制定等。
02 物流布局与地理环境
物流布局原则及影响因素
物流布局原则
合理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性
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消费水平和结构、交通运输条件、物 流技术
地理环境对物流布局影响
01
02
03
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 植被等
经济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 生产力布局、市场供需等
政治法律环境
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国际关系等,对国际物流的政策环境、风 险防控等产生影响。
国际物流网络优化策略
节点优化
合理规划物流节点布局,提高节点间的连接性和 通达性,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方式优化
根据不同货物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 方式组合,实现多式联运和无缝衔接。
ABCD
物流节点

7
•
㈡物流线路
• 定义:物流线路广义指所有可以行使和航行的陆上、水上、空
• 流通型结点 • 以组织物资在系统中运动为主要职能的结点。流通仓库、流 通中心、配送中心就属于这类结点。
• • 综合性结点 • 在物流系统中集中于一个结点中全面实现两种以上主要功能, 并且在结点中并非独立完成各自功能,而是将若干功能有机结合 于一体,有完善设施、有效衔接和谐调工艺的集约型结点。这种 结点是适应物流大量化和复杂化,适应物流更为精密准确,在一 个接点中要求实现多种转化而使物流系统简化、高效的要求出现 的,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结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㈠物流节点
定义:物流节点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连接点 广义的物流节点:是指所有进行物资中转、集散和储运 的节点,包括港口、空港、火车货运站、公路枢纽、大型 公共仓库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 狭义的物流节点:仅指现代物流意义的物流(配送)中心、 物流园区和配送网点。
1
基本形态
① ② ④ ⑤ ⑥ ⑦ ③
商 务 及 经 济 地 理 信 息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政 策
管 制 与 诱 导 性 政 策
11
经 济 性 政 策
物流系统的基本框架பைடு நூலகம்
• ⑴物流园区 • • ⑵物流中心 • • ⑶配送中心
12
㈤物流服务管理
• 定义:物流服务是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过
物流经济地理概论

1.3.2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1.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1) 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 (2) 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3)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4)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2. 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 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 (2) 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 (3) 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 (4) 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
1.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影响物流布局的基础条件。 2. 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是物流布局三要素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一个。
3. 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主要包括物流布局的历史基础、人口条件、国内外政治条 件等,它对物流布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2.2 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 计划化原则
2. 直达化原则 3. 短距化原则 4. 钟摆化原则 5. 集中化原则
1.1.2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
1. 图表法 2. 实地考察法
3. 对比法
4. 问卷调查法 5. 案例调查法 6. 综合分析法
1.1.3 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任务
1. 专业文化素质的教育任务
2. 物流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 3.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的实践
1.2 我国物流布局的条件和基本原则
1.2.1 影响物流布局的主要条件 影响物流布局的条件(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自然条件、技术 条件和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即“物流布局三要素”。
1.4.2 通过物流产业调整振兴应对后金融危机
1. 物流产业调整振兴对于经济增长和应对金融危机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物流经济地理_知识点

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
简答1-8-2学科性质: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它同许多相邻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补充和借鉴,因而具有综合性特征。
1-8-3核心内容:生产的地域系统布局,在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基础上,集合经济发展特点,吸收其他学科成果,用全新的物流经济理论,对其研究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即创建了物流经济地理学。
1-8-5文件明确发展物流业P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第一次明确了物流产业的地位。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其理论依据是,现代物流业是跨经济领域,跨部门、跨地区的复合性产业,现代物流的发展虽然有不少是可以和其他经济领域、其他产业有一定差异和区别的“个性”领域,但是更多的是“共性”或者“通性”的领域。
1-8-6产业特点P8①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②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
③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
1-8-7物流业发展的重点P9①加强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的建设②加快物流企业改革步伐,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要求,组建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物流企业③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和标准化的建设④加强有关政策的研究经济渊源:①各类生产部门和企业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上的差异性 ②地域空间上的各特定地区所具备的空间条件的差异性①统一计划原则②合理利用资源原则 经济原则 ③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 ④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⑤尽可能地平衡发展原则政治原则 ⑥缩小城乡差别原则 ⑦巩固国防原则 2-6-3中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心演变经历4个阶段P23以协调沿海与内地关系为主线, 以争取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速 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度、宏观效益为目标,生产力 布局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 建设为中心,以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 施内陆地区 为基调,以工业布局为主体的生产力 发展战略 布局跳跃式向西推进④钟摆化原则⑧标准化原则③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④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2-6-6物流基础设施P28现代物流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物流系统的节点选址图文

较为全面
规模
一般较大
在供应链 在配送中心的上游 中的位置
物流特点 少品种、大批量、少供应商
可大可小 在物流中心的下游
多品种、小批量、多供应商
服务对象 通常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一般为公司内部服务
10
第一节 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
三、物流节点的功能
储运 衔接 管理信息 配套延伸
11
第一节 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
三、物流节点的功能 1、储运功能 最基本功能,货物保管、安全库存、整合、分发、发运 2、衔接功能 物流活动需要若干环节,在不同线路间进行转换,不同线路之间的
输送形态、输送装备、输送数量不同。节点将各个物流线路连 接成一个系统,使各线路通过节点变得更为贯通 1)通过转换运输方式衔接不同运输手段;2)通过加工、分拣、 配货,衔接干线物流及配送物流;3)通过储存、保管衔接不 同时间的供应和需求物流;4)通过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处理
X
0 1 2 3 4
wi w6i w9i 10wi 10
w5i 106wi 7
返 回
28
28
Y轴中值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Y
ys 3km 6
5
从下到上
4
ys 2~3km 3
E(1,5);6 D(2,4);3
从上到下 2
C(4,3);3 B(5,2);7
wi 9 wwi i1112 wi 8
离散选址:目标选址区域是一个离散的候选位置 的集合。候选位置数量有限且较少。 如:企业配送中心的详细选址设计
网格选址:待选区域是一个平面,被细分成许多 相等面积的区域,候选地址的数量是有限的,但 数量也很大。 如:仓库中不同存储位置的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部物流活动是在线路和
节点进行的。
一、物流节点的概念
物流节点(logistics nodes)是指所有进行物资中转、
集散和储运的节点。
广义的说,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包 括港口、空港、火车货运站、公路枢纽、大型公共仓库及现代 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 狭义的物流节点仅指现 代物流意义的物流(配送)中 心、物流园区和配送网点。
物流节点概述
一、物流节点的概念
物流的过程,是由许多运动过程和许多相对停顿过程组成 的。两种不同形式运动过程或相同形式的两次运动过程中都
要有暂时的停顿,而一次暂时停顿也往往联接两次不同的运
动。物流过程便是这种多次的“运动——停顿——运动— —停顿”所组成。
物流网络结构由执行运动
使命的线路和执行停顿使命 的节点两种基本元规模:物流园区是巨型物流设施,其规模最大,物流中心次之,配送中
1、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区别
1、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区别(续)
2、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区别
二、物流节点的类型
三、其他分类
根据物流节点主要服务地域层次划分为国际物流节点、区域物流节点
、城市物流节点。 根据物流节点经营性质分为自用型、公共型
④通过集装箱、托盘等,衔接整个“门到门”运输。
三、物流节点的功能
(二)信息功能
物流结点是整个物流系统或与结
点相接物流的信息传递、收集、处理、 发送的集中地,这种信息作用在现代
物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
是复杂物流储单元能联结成有机整体 的重要保证。
三、物流节点的功能
(三)管理功能 物流系统的管理设施和指挥机构往往集中设置于物流结点之中,实际 上,物流结点大都是集管理、指挥、调度、信息、衔接及货物处理为一体 的物流综合设施。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转的有序化和正常化,整个物流系统 的效率和水平取决于物流结点的管理职能实现的情况。
根据物流节点在物流网络中发挥的作用划分为转运型物流节点、集散
型物流节点。 根据物流节点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分为供应型物流节点、销售型物流节
点。
三、物流节点的功能
(一)衔接功能
物流结点将各个物流线路联结成一个系统,使各个线路通过结点变
得更为贯通而不是互不相干,这种作用称之为衔接作用。 ①通过转换运输方式,衔接不同运输; ②通过加工,衔接干线物流及配送物流; ③通过储存,衔接不同时间的物流;
二、物流节点的类型
一、按服务功能分 1、转运型节点:处于运输线上,又以转运为主,停滞的时间较短。如的 港口、码头、车站等。 2、存储型节点:以存放货物为主要职能的节点,停滞时间较长,如储备 仓库、营业仓库等。 3、流通型节点:以组织物资在系统中运动为主要职能的节点,如流通仓 库、流通中心、配送中心。
4、综合型节点:在节点中实现两种以上主要功能,并且在结点中并非独
立完成各自功能,而是将若干功能有机结合于一体,有完善设施、有效 衔接和谐调工艺的集约型结点。
二、物流节点的类型
二、按狭义节点层次 1、物流园区
心最小; B、对象:物流园区的综合性较强,专业性较弱。物流中心在某个领域综合 性、专业性较强,具有这个领域的专业性。配送中心则主要面向城市生活或某 一类型生产企业,其专业性很强; C、功能:物流园区的功能十分全面,存储能力大,调节功能强。物流中心 的功能健全,具有一定的存储能力和调节功能。而配送中心的功能较为单一, 以配送功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