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综合测试题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四单元学情评估一、选择题(共30道,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古代文明具有以下特点:象形文字,经济以灌溉农业为基础,修建了狮身人面像,制定了太阳历。
该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希腊文明D.两河流域文明2.“这座陵墓总共用石约230万块,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
”该建筑物是()A.古埃及文明的象征B.两河流域文明的象征C.雅典全盛的标志D.罗马城邦的重要遗址3.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约20年时间。
这意味着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
材料说明古埃及() A.政治制度完善B.外族入侵严重C.文明走向衰落D.国王权力至高无上4.古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于为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随葬品。
法老们修建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则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
这体现了古埃及()A.法老权威受到制约B.借鉴融合东西方文明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拥有较高的建筑水平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这说明该法典具有()A.随意性B.不公平性C.民主性D.等级性6.《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这表明,在当时()A.主人可以随意处置奴隶B.奴隶是主人的私有财产C.男主人是无公民权的自由民D.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7.古巴比伦要求自由民尊重法律,服从法律,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和尊严。
有涉诉讼的受害的自由民,“务必诵读‘石柱法’,让‘石柱法’为彼阐释案件,使彼得到公正的审判”。
材料中的“石柱法”是指()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法理概要》8.“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故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从而发展起……制度。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上册 期末综合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他的意思是( )A.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 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C.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2、雅典在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下列说法与此相关的是A.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 B.“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C.“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D.成年男人享有完全民主3、“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 ,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
”这种现象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A.基督是救世主B.国王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C.王权高于教权D.教权高于王权4、如图中法兰克王国国王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此后获得了罗马教皇的支持,国家实力强大。
他是( )A.亚历山大B.屋大维C.克洛维D.查理曼5、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
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A.上古亚非文明B.上古欧洲文明C.欧洲封建国家D.亚洲封建国家6、8世纪,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这一制度( )A.以中央集权为特色B.以土地分封为纽带C.以政教合一为基础D.以城市自治为核心7、下列改革,就性质而言与众不同的是()A.商鞅变法B.大化改新C.彼得一世改革D.戊戌变法8、商人将原料,有时还有一些轻便的生产工具,发给手工业者,手工业者在各自家中进行生产,产品交给商人,由商人在市场上销售。
材料描述的现象出现于( )A.分散的手工工场 B.集中的手工工场C.家庭手工作坊 D.工厂9、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善良国民之公敌”的罪名被送上断头台。
这标志着()A.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B.专制统治在英国的落幕C.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D.资产阶级彻底战胜了封建势力10、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人们乘坐飞机出行B.汽车在街上往来奔驰C.人们乘坐火车出门旅行D.人们通过电报传送消息11、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但凡每一重大历史转折和重大事件出现,人们总是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着力汲取智慧和教益。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近代史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世界古代近代史(九上)综合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提供了珍贵材料。
”“它”指()A.《汉谟拉比法典》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2.下图所示的权力机构组织形式出现在()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代雅典 D.阿拉伯帝国3.古罗马是欧洲文明发源地之一。
下列有关古罗马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修建了帕特农神庙 B.颁布了《十二铜表法》C.被亚历山大帝国所灭 D.伯里克利推行民主政治4.如右图所示,公元2 世纪,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版国达到最大的国家是()A.大汉帝国B.阿拉伯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罗马帝国5.“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
”这一现象出现在()A.古代希腊B.古代日本C.中世纪欧洲D.近代俄国6.800年前后,是谁鼓励基督教发展,把法兰克王国划为众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贡献给教会,致使教会财富迅速膨胀,成为最大封建主,国王的势力也远远不及。
()A.克洛维 B.凯撒大帝 C.屋大维 D.查理曼7.中世纪的西欧庄园,佃户必须为庄园主(领主)服固定的劳役和缴纳一定的物品,如果佃户没有做到位,有权利处罚佃户的是()A.国家法院B.庄园法庭C.地方官府D.公民大会8.在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时期,英国剑桥市民支付300银币和1金币获得了包税权,而且国王的治安官不得随意干涉市民。
这说明当时的剑桥()A.获得一定自治权B.成为商人聚居地 C.加快工业化进程D.建立君主立宪制9.中世纪后期,大学兴起,大学课堂的课程不包括()A.文法修辞逻辑B.算术几何天文C.音乐儒学D. 法学医学神学10.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在世界三大宗教之列的是()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11.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A.海外殖民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化及城市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24.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一、二单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A BC D2.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代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三个时代,其中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那么这一时期隶属于哪一时代()A.古王国时代B.中王国时代C.新王国时代D.以上都不是3.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D.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4.公元前525年以后,古代埃及文明因外族入侵而中断,曾占领埃及的国家不包括()A.波斯帝国B.希腊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5.古代埃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下列属于其成就的是()①太阳历②象形文字③分封制④狮身人面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说:“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结果,按该国的法律,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
这部允许如此残暴行径的法律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石柱上,诞生于()A.古代印度河流域B.古代尼罗河流域C.古代两河流域D.古代爱琴海7.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
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C.《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D.狮身人面像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8.印度中央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蜚声国际的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我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我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
”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纳林德·贾达夫博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首陀罗D.吠舍9.吴道子被称为中国“画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九年级上册历史诊断性自测题(二)(第7——12课)1、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级制、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
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A.史前时期的人类B.亚洲文明古国C. 世界三大宗教D.西欧封建国家2.下列宗教中,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3.欧洲历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时期组织编写的。
A. 屋大维B. 凯撒C. 查士丁尼D. 狄奥多西4.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
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A. 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B. 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C. 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D. 为西欧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5.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A. 农民阶级B. 封建贵族阶层C. 市民阶层D. 工业无产阶级6.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实行征兵制。
此段材料反映的是()A. 大化改新的背景B. 大化改新的内容 C. 大化改新的性质 D. 大化改新的影响7.“有的则围绕着城堡或其他堡垒发展起来......直到现在.......还可以见到‘爱丁堡’,‘汉堡’,‘匹兹堡’这样的名称。
”材料的名称反映了()A.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B. 罗马教廷的统治C. 西欧城市的兴起D. 巴黎圣母院的修建8.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是()A. 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B.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形成C. 基督教会控制西欧封建经济D. 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9.2018年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九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A)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希腊文明2.(2017,武威)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C)①金字塔②甲骨文③象形文字④种姓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017,泰安)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A)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4.(2017,昆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泥板,以带有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压在泥板上留下文字。
该文字被称为(D)A.甲骨文B.金文C.象形文字D.楔形文字5.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
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D)A.担任祭司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C.掌握军权D.属于第三等级吠舍6.(2017,聊城)“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D)A.亚平宁半岛B.印度半岛C.阿拉伯半岛D.希腊半岛7.(2017,长沙)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公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如果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B.实施残暴的统治C.统治遭到公民的反抗D.公民大会形同虚设8.《什么是民主》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
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

九上期中综合检测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22,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20,德州中考)与右图建筑属于同一地区的古代文明成就是(B)A.楔形文字B.太阳历C.种姓制度D.基督教2.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
这表明该法典(D)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C.维护严格的等级制度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3.(2020,菏泽中考)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
与“种姓制度、创立佛教”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D)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4.(2020,福建中考)下表所示内容体现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B)A.等级森严B.小国寡民C.自给自足D.军事独裁5.在雅典除需要具有专门军事知识的将军以外,所有公职人员都直接抽签选举产生,对担任公职的公民发给补贴,从经济上保证了贫苦公民的广泛参政。
这些措施有利于(C) A.根除贫富分化B.消灭阶级压迫C.保障民主政治D.加速城邦衰落6.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符合这一说法的是(B)①军事征服,疆域辽阔②思想文化影响深远③民主政治达到极盛④中央集权空前加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2020,河南中考)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他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各城市中希腊式的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
这段话强调了(C)A.希腊文化的优越性B.希腊文化的东方化C.文化交流的双向性D.东方文化的希腊化8.古希腊人留下了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等一些艺术品,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C)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9.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上,以宏伟壮丽、经久实用著称。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
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
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
“它”指的是()A.资产阶级B.国王C.基督教会D.城市平民2.马克思曾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下列史实能证明或反映这条规律的是()A.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种姓制度B.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希腊式城市C.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D.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3.《诗经》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西欧流传着一句名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臣子只需向上一等级分封者纳贡B.中国皇帝只能派遣下一等级随从作战C.西欧国王只能管辖下一等级的受封者D.西欧所有封臣都要向国王纳贡服兵役4.“若干散落居住的家庭组成小群体,处于某个领主保护和控制之下,便形成了中世纪乡村的基本社会单位。
”“基本社会单位”指的是()A.基督教会B.西欧庄园C.自由城市D.教会学校5.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距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正在遭受饥饿,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西欧出现了封君封臣制度 B.国王严格限制粮食贸易C.庄园经济封闭和自给自足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商路6.13世纪后期,在英格兰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户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
这表明庄园法庭()A.依据习惯法进行裁决B.适当限制领主的特权C.始终维护佃农的权益D.旨在维护领主的利益7.在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时期,英国剑桥市民支付1金币和300银币获得了包税权,而且国王的治安官不得随意干涉市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历史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12×2’=24’)
1、下列事件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文艺复兴运动
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
B、革命前后都是议会和国王共同平等掌握国家大权
C、革命只是改了形式,本质未变
D、革命发生了质变,但具有不彻底性,向封建势力妥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3、《人权宣言》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
A、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
B、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
4、喜欢足球运动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赛,这一赛事的冠军杯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圣马丁
D、华盛顿
5、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捣毁机器厂房斗争
C、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6、远道而来的欧洲殖民者在屠杀印第安人的同时,抢占他们的家园,掠夺他们的财产。
残酷的历史现象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使工人发展武装起义
C、导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7、英国干涉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A、争夺霸权的需要
B、阻止革命和统一的需要
C、扩张领土的需要
D、转嫁矛盾的需要
8、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5年曾在谈话中指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这表明他推行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在于()
A、解放农奴
B、发展资本主义
C、挽救统治危机
D、促进农业发展
9、“一战”中首先从大战泥潭里脱离出来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俄国
C、奥匈帝国
D、美国
10、下面对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相同点的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A、战争后果都是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均是由杰出的革命家领导的
C、都以国家独立为目的
D、引起战争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
11、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的表述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激化产物()
B、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列强间的主要矛盾的结果
C、英国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政策的结果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12、“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说这话的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创作了《英雄交响曲》
B、创作了《向日葵》
C、创作了《蓝色多瑙河》
D、完成了《战争与和平》
二、材料分析题
13、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⑴两次运动产生的根源有何相同之处?(1’)
⑵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运动又有了哪些新发展?(3’)
⑶分析出现上述新发现的原因。
(3’)
\
14、阅读下列材料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还有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
⑴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3’)
⑵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3’)
三、问答题
15、列举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20年代,大西洋沿岸发生的重大革命(至少要列举3例)。
选其中一例加以说明,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重要历史作用?(6’)
16、关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历史,有人认为“这是科学技术发达的时期”;也有人认为“是战争不断的时期”。
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主要史实,以“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或“人类的战争与和平”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历史小论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