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安全带使用保管质量安全技术要求范本

安全带使用保管质量安全技术要求范本

安全带使用保管质量安全技术要求范本一、安全带的使用技术要求1. 安全带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安全带的设计、生产和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并应取得合格证书。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严禁使用过期、破损或者质量不合格的安全带。

2. 安全带的正确佩戴方法。

乘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带,包括系好腰部、肩部和胸部的安全带,确保安全带与身体之间不能有过松或过紧的情况。

同时,乘员应将安全带的呈现部分拉紧,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有效起到约束作用。

3. 安全带的与其他设备的配合使用。

安全带与汽车座椅、安全头枕等其他安全装备应配合使用,以增加乘员的安全保护。

在安装和调整这些装备时,应按照相关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并确保各个装备能够有效配合使用。

4. 安全带的适用范围。

安全带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类车辆和不同乘员的使用需求。

在选择安全带时,应根据车辆类型和乘员特点确定安全带的型号和规格,确保安全带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够提供可靠的保护。

5. 安全带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对于安全带的日常检查,应查看安全带的材质是否破损,扣紧装置是否正常,拉力器是否敏感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确保安全带在使用时具备良好的可靠性。

二、安全带的保管技术要求1. 安全带的存放环境。

安全带的存放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和无腐蚀性气体的情况下。

在存放过程中,应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防止日晒、高温和潮湿等情况的影响。

2. 安全带的包装和标识。

安全带的包装应符合运输和存放的要求,采用防潮、防尘和防挤压的材料进行包装。

在包装上应标明安全带的型号、规格、生产日期、质量等信息,方便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3. 安全带的定期检查和保养。

在存放期间,应定期对安全带进行检查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检查的内容包括安全带的外观是否破损、扣环是否损坏、金属部件是否生锈等,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4. 安全带的保养方法。

在保养过程中,可采用轻型润滑油对连接处进行润滑,但应避免与安全带的材质发生反应。

GB-6095-2009《安全带》

GB-6095-2009《安全带》

安全带GB6095-2009代替GB6095-198520009年04月13日发布 2009年12月01日实施前言本标准5.1.1.4~5.1.1.8、5.1.2.3~5.1.2.7、5.1.3.2~5.1.3.1.17、5.2.5.3和第7章为强制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代替GB6095-1985《安全带》。

本标准与GB6095-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修改了围杆作业安全带、区域限制安全带、坠落悬挂安全带等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区域限制安全带的内容;———增加了材料、外观、结构等技术要求;———增加了阻燃、抗腐蚀、适合特殊环境等特殊技术性能要求;———修改了安全绳、自锁器、缓冲器等术语和定义;———修改了安全带的分类;———删除了材料、使用保管、运输和储存章节;———增加了附录A;———增加了附录B;———增加了附录C。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斯博瑞安(中国)安全防护设备有限公司、泰州市华泰劳保用品有限公司、乐清市华东安全器材厂、江苏曼杰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文芬、肖义庆、臧兰兰、陆冰、陈倬为、邓宝举、章康明、王俊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6095-1985。

安全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带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高处作业、攀登及悬吊作业中使用的安全带。

本标准适用于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大于100Kg的使用者。

本标准不适用于体育运动、消防等用途的安全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安全带技术规范

安全带技术规范
14.4.4
在第4.4.3节试验之后立即依次进行下列试验,试验后卷收器功能必须正常。
f.循环试验
循环数目为2500次;一个循环相当于安全带拉出和卷入各一次;拉出力为F=90N;试验频率
为28±2次循环/分钟;安全带须从零位置拉出全部长度,每第5个循环为锁止循环,卷收器应以最小的传感信号触发锁止。
g.温度稳定性
13.7
闭锁件
带扣锁和锁舌的总称。
13.8
卷收器
是指安全带总成中用于收卷、贮存部分或全部织带,并在增加某些机构后能起特定作用的装置。
13.9
自动锁止式卷收器
是指乘员用较小的外力就能将织带拉出,并在任意位置停止拉出织带的动作时,其锁止机构能在停止位置附近自动锁止,同时能保持束紧力的卷收器。
13.10
紧急锁止式卷收器
d.耐湿性(按GB14166-1993的5.1.2.4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的抗拉强度值不底于试验前实际抗拉强度值的60%,且不低于14700N。
e.耐光性(按GB14166-1993的5.1.2.5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的抗拉强度值不底于试验前实际抗拉强度值的60%,且不低于14700N。
4.2.13色牢度
试验进行按照77/541/EEC中2.7.3.2.1规定进行并达到规定的要求。
14.3
带扣锁开启按钮尺寸要求按GB14166的规定,下列试验应在第4.1.1和4.1.2节试验之后进行。
14.3.1
a.试验温度:(23±2)℃。
b.试验方法:循环次数正常使用状态下做5000次;1次循环是指带扣锁锁闭和开启各1次;操作速度30次循环/分钟;试验过程中,闭锁件应始终承受(140±5)N的载荷,试验后,闭锁件不得失灵,不允许出现虚假锁紧,插入锁舌的力试验前后:5N≤F≤25N。

GB6095-2022安全带标准规范

GB6095-2022安全带标准规范

GB6095-2022安全带标准规范GB6095-2022安全带标准规范1. 引言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合用于滑翔机、航空器、汽车、火车等领域。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需的:- GB/T 2828.1-2003 采样检验程序第1部份:按比例抽样程序- GB/T 2829-2002 采样检验程序和接收检验程序的抽样表及数字表- GB/T 2912.1-1998 塑料拉伸性能第1部份:试验方法2. 条款和定义2.1 条款本标准中使用的下列条款和定义合用于本标准:- 安全带:在交通运输、工业创造和体育娱乐等方面使用的保护装置。

- ...- 试验速度:在试验过程中,载荷与力学性能之间稳定的速度。

2.2 定义2.2.1 基材制作安全带的材料,可以是纺织品、泡沫材料、金属或者塑料等。

2.2.2 分量安全带本身的分量,以克为单位。

3. 技术要求3.1 材料和工艺3.1.1 基材安全带的基材应选用高强度、低伸长率、耐磨损、防紫外线和耐高温的材料。

3.1.2 分量安全带的分量应符合GB/T 28413-2022《安全带产品分量要求》规定。

3.2 机械性能3.2.1 基本性能安全带在负载下的最大拉伸量应符合各领域技术标准的要求。

...3.3 标志安全带的标志应坚持GB/T 2919-2022《标识用纺织品》相关规定。

4. 试验方法4.1 试验装置4.1.1 试验机力学性能试验用的试验机应满足GB/T 16491-2022 《通用材料拉伸试验机》相关要求。

...(此处省略试验方法细节)5. 检验规则5.1 取样按照GB/T 2828.1-2003《采样检验程序第1部份:按比例抽样程序》中抽样规则的要求进行取样。

...6.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6.1 标志安全带的标志应符合GB/T 2919-2022《标识用纺织品》相关规定。

安全带的使用规范资料

安全带的使用规范资料

安全带的使用规范为了防止作业者在某个高度和位置上可能出现的坠落,作业者在登高和高处作业时,必须系挂好安全带。

安全带的使用和维护有以下几点要求:(1)思想上必须重视安全带的作用。

无数事例证明,安全带是"救命带"。

可是有少数人觉得系安全带麻烦,上下行走不方便,特别是一些小活、临时活,认为“有扎安全带的时间活都干完了”。

殊不知,事故发生就在一瞬间,所以高处作业必须按规定要求系好安全带。

(2)使用前要检查各部位是否完好无损。

(3)高处作业如无固定挂处,应采用适当强度的钢丝绳或采取其他方法悬挂。

禁止挂在移动或带尖税梭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4)高挂低用.将安全带挂在高处,人在下面工作就叫高挂低用.它可以使有坠落发生时的实际冲击距离减小。

与之相反的是低挂高用。

因为当坠落发生时,实际冲击的距离会加大,人和绳都要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

所以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杜绝低挂高用。

(5)安全带要拴挂在牢固的构件或物体上,要防止摆动或碰撞,绳子不能打结使用,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

(6)安全带绳保护套要保持完好,以防绳被磨损。

若发现保护套损坏或脱落,必须加上新套后再使用。

(7)安全带严禁擅自接长使用。

如果使用3m及以上的长绳时必须要加缓冲器,各部件不得任意拆除.(8)安全带在使用后,要注意维护和保管.要经常检查安全带缝制部分和挂钩部分,必须详细检查捻线是否发生裂断和残损等。

(9)安全带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强碱或尖锐物体,不要存放在潮湿的仓库中保管.(10)安全带在使用两年后应抽验一次,频繁使用应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异常必须立即更换.定期或抽样试验用过的安全带,不准再继续使用。

安全帽安全帽的主要防护作用有以下几点:(1)防止突然飞来物体对头部的打击;(2)防止从2m~3m以上高处坠落时头部受伤害;(3)防止头部遭电击;(4)防止化学和高温液体从头顶浇下时头部受伤;(5)防止头发被卷进机器里或暴露在粉尘中。

(完整版)《安全带》GB6095-2022

(完整版)《安全带》GB6095-2022

(完整版)《安全带》GB6095-2022 [文档名称]安全带 GB6095-2022[文档编号]GB6095-2022[文档版本]最新版[发布日期]YYYY年MM月DD日[作者][公司名称][目录]1. 引言2. 术语和定义3. 产品要求3.1 设计要求3.2 创造要求3.3 标志和标签要求4. 检验方法4.1 主要材料检验方法4.2 安全性能检验方法5. 检验规则5.1 检验项目5.2 检验频率5.3 抽样方法5.4 检验结果评定6. 包装、运输和贮存6.1 包装要求6.2 运输要求6.3 贮存要求7. 标志、说明书和保修书 7.1 标志要求7.2 说明书要求7.3 保修书要求8. 技术文档8.1 设计文件8.2 生产记录8.3 销售记录9. 产品质量保证9.1 质量控制要求9.2 质量问题处理10. 文档更新和修订10.1 更新程序10.2 修订程序1. 引言规定了安全带的产品要求、检验方法、包装和贮存要求,以及标志、说明书和保修书的要求。

合用于安全带的设计、创造和销售。

2. 术语和定义2.1 安全带:用于固定乘坐者身体的装置,以提供额外的安全性保护。

2.2 主要材料:安全带所使用的关键材料,包括织物、金属部件等。

2.3 检验方法:对安全带进行检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 产品要求3.1 设计要求3.1.1 安全带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用性。

3.1.2 安全带应便于正确佩戴和解除。

3.2 创造要求3.2.1 安全带的创造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2.2 安全带的创造过程应进行质量控制。

3.3 标志和标签要求3.3.1 安全带应标有生产厂商、产品型号、产品批次号等信息。

3.3.2 安全带应在明显位置标示使用说明。

4. 检验方法4.1 主要材料检验方法4.1.1 织物材料的检验方法包括拉力测试、耐磨性测试等。

4.1.2 金属部件的检验方法包括强度测试、耐腐蚀性测试等。

4.2 安全性能检验方法4.2.1 安全带的安全性能检验项目包括拉力测试、抗震动测试等。

《安全带》GB6095

《安全带》GB6095

安全带GB6095-2009代替GB6095-198520009年04月13日发布 2009年12月01日实施前言本标准5.1.1.4~5.1.1.8、5.1.2.3~5.1.2.7、5.1.3.2~5.1.3.1.17、5.2.5.3和第7章为强制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代替GB6095-1985《安全带》。

本标准与GB6095-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修改了围杆作业安全带、区域限制安全带、坠落悬挂安全带等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区域限制安全带の内容;———增加了材料、外观、结构等技术要求;———增加了阻燃、抗腐蚀、适合特殊环境等特殊技术性能要求;———修改了安全绳、自锁器、缓冲器等术语和定义;———修改了安全带の分类;———删除了材料、使用保管、运输和储存章节;———增加了附录A;———增加了附录B;———增加了附录C。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斯博瑞安(中国)安全防护设备有限公司、泰州市华泰劳保用品有限公司、乐清市华东安全器材厂、江苏曼杰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文芬、肖义庆、臧兰兰、陆冰、陈倬为、邓宝举、章康明、王俊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の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6095-1985。

安全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带の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高处作业、攀登及悬吊作业中使用の安全带。

本标准适用于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大于100Kgの使用者。

本标准不适用于体育运动、消防等用途の安全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の条款通过本标准の引用而成为本标准の条款。

凡是注日期の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の修改单(不包括勘误の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の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の最新版本。

《安全带》GB6095-2022[14]

《安全带》GB6095-2022[14]

《安全带》GB6095-202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带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识。

本标准适合于建造、交通、电力、矿山等行业中使用的安全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限于注日期的版本适合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合于本标准。

GB/T 16491-2022 试验方法通则GB/T 17592-2022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限量GB/T 19976-2005 纺织品中甲醛含量测定法GB/T 23344-2022 纺织品中甲醛释放量测定法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适合下列术语和定义:3.1 安全带一种用于防止人员坠落或者在坠落后保护人员不受伤害的个人防护装备,由背带、腰带、肩带、腿带等组成,可与缓冲器、缓冲绳、安全绳等配套使用。

3.2 背带一种固定在背部或者胸部,用于连接缓冲器或者缓冲绳的安全带部件。

3.3 腰带一种环绕腰部,用于连接安全绳或者其他辅助设备的安全带部件。

3.4 肩带一种从背部或者胸部延伸到肩部,用于固定背带或者腰带的安全带部件。

3.5 腿带一种从腰部延伸到大腿或者小腿,用于固定背带或者腰带的安全带部件。

4. 分类和标记4.1 分类A型:仅有背带的安全带,适合于防止人员坠落或者在坠落后保护人员不受伤害。

B型:有背带和腰带的安全带,适合于防止人员坠落或者在坠落后保护人员不受伤害,并可连接安全绳或者其他辅助设备。

C型:有背带、腰带和肩带的安全带,适合于防止人员坠落或者在坠落后保护人员不受伤害,并可连接安全绳或者其他辅助设备,并可提高背带和腰带的稳定性。

D型:有背带、腰带、肩带和腿带的安全带,适合于防止人员坠落或者在坠落后保护人员不受伤害,并可连接安全绳或者其他辅助设备,并可提高背带和腰带的稳定性,并可分散坠落时对人体各部位的冲击力。

4.2 标记a) 产品名称和型号;b) 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c) 生产日期或者批号;d) 安全带的类型和等级;e) 安全带的最大使用负荷;f) 安全带的使用寿命;g) 安全带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h) 本标准的编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安全带技术规范前言汽车安全带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整车安全带总则、附件和塑料件试验及要求、织带试验及要求、闭锁件试验及要求、卷收器试验及要求、电子报警系统试验及要求、高度调节器试验及要求、总成的动态试验及要求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4166—93 汽车安全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 6458-86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QC 244—1997 汽车安全带动态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77/541/EEC 安全带和约束系统(欧洲安全法规)76/115/EEC 安全带固定点(欧洲安全法规)3 名词术语3.1织带是指安全带总成中把乘员约束在座椅上的柔性带状物。

3.2带扣锁是指能把乘员约束在安全带内,又能快速释放的连接装置。

3.3调节件是指用来调节织带使用长度的部件。

3.4高度调节器是一种调节件,是用以调节肩部点位置的部件。

3.5两点式安全带是指限制乘员腰部向前移动的部件。

3.6三点式安全带是指包括卷收器、锁舌、导向件等附件在内的既能限制乘员腰部向前移动,又能限制上躯体向前移动的一种总成。

3.7闭锁件带扣锁和锁舌的总称。

3.8卷收器是指安全带总成中用于收卷、贮存部分或全部织带,并在增加某些机构后能起特定作用的装置。

3.9自动锁止式卷收器是指乘员用较小的外力就能将织带拉出,并在任意位置停止拉出织带的动作时,其锁止机构能在停止位置附近自动锁止,同时能保持束紧力的卷收器。

3.10紧急锁止式卷收器是指乘员用较小的外力就能把织带拉出,在汽车正常行驶状态下,织带随乘员需要而能自由伸缩;但当汽车速度(或因其他因素)急剧变化时,其锁止机构锁止并保持束紧力的卷收器。

紧急锁止式卷收器可分为织带拉出加速度敏感式(简称织带敏感式)、汽车加速度敏感式(简称车体敏感式)和对上述两种均敏感的复合敏感式。

3.11预紧器在碰撞的即刻可使织带处于张紧的一种附加装置,可减少碰撞过程中织带缠绕间隙造成的影响。

3.12安全带总成是指包括织带、闭锁件、调节件和固定件等在内的整个保护系统。

3.13附件附件是指包括闭锁件和卷收器在内的安全带系统中用于直接固定在车身上的所有零件。

4 试验及要求4.1 附件及塑料件试验及要求4.1.1 耐腐蚀性(金属件)对两件试样总成按GB6458进行喷盐雾试验,时间控制如下:安装在车内地板上或地板附近的零件进行50小时(24小时后在室内干燥2小时,然后继续进行后24小时);安装在其它位置的零件进行24小时。

试验后,在金属件上不得出现红锈,锌腐蚀不得达到总面积的5%;试验检验后,本供货技术中提出的各项安全带功能必须正常。

4.1.2 温度稳定性试验(总成中非金属件和塑料件)试验之前,总成中零件应在(23±2)℃温度和(62±5)%相对湿度下正常化处理24小时。

试验方法:在80℃的蒸馏水中存放24小时,接着在90℃的温箱中存放24小时,最后在静态低温-30℃中存放24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经过上述试验后,塑料件不得破裂或变形,且安全带所有功能必须正常。

4.1.3 断裂力a.固定螺栓(按GB14167进行试验)在60s内达到试验规定值,并在最大值处可保持0.5s,允许出现变形或微裂,但不得影响功能;断裂力要求:腰带FB≥23kN;连续带FB≥15kN;两安全带共用FB≥40kN。

固定螺栓承受(55±5)N·m的力矩时不得破坏。

b.固定附件将零件固定于定位轨上,使其受力方向模拟于在汽车中的实际受力方向。

该试验按77/541/EEC中2.7.6.2条进行试验,断裂力:FB≥15kN。

c.导向附件按77/541/EEC中2.7.6.1条进行试验。

断裂力: FB≥15kN。

d.调节装置按77/541/EEC中2.7.6.1条进行试验。

断裂力: FB≥15kN。

4.1.4 长度调节a.长度调节力试验按77/541/EEC中2.7.6.6条规定进行。

调节力: F<48N。

b.微滑试验按77/541/EEC中2.7.4条规定进行,织带滑移量不大于25mm。

c.磨损试验按 77/541/EEC中2.7.3.6条规定进行,结合安全带进行并达到相应要求。

4.2 织带试验及要求4.2.1 材料:100%聚脂。

4.2.2 线参数:根据样件。

4.2.3 结合方式:5条状。

4.2.4 缝制线:材料和线纤维的种类与相应的织带材料相同。

4.2.5缝制要求:缝制端要加以防护,以防散线。

4.2.6 色彩:根据样件的要求。

4.2.7 织带厚度、宽度及织带染色要均匀,其上不允许有油物及染色残余物,整体不允许有线头、毛头。

4.2.8 织带抗拉强度按GB14166-1993的5.1.1.2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达到GB14166的4.1.1.1条规定。

4.2.9 织带宽度按GB14166-1993的5.1.1.3条规定进行试验。

织带宽度不得小于46mm,不得大于48mm。

4.2.10 伸长率受力为11.1kN时,延伸率小于13%4.2.11能量吸收性按GB14166-1993的5.1.1.5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织带的能量吸收性不得低于GB14166-1993的4.1.1.4条求。

4.2.12 老化性能a.耐磨性(按GB14166-1993的5.1.2.1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的抗拉强度值不底于试验前实际抗拉强度值的60%,且不低于14700N。

b.耐低温性(按GB14166-1993的5.1.2.2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的抗拉强度值不底于试验前实际抗拉强度值的60%,且不低于14700N。

c.耐高温性(按GB14166-1993的5.1.2.3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的抗拉强度值不底于试验前实际抗拉强度值的60%,且不低于14700N。

d.耐湿性(按GB14166-1993的5.1.2.4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的抗拉强度值不底于试验前实际抗拉强度值的60%,且不低于14700N。

e.耐光性(按GB14166-1993的5.1.2.5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的抗拉强度值不底于试验前实际抗拉强度值的60%,且不低于14700N。

4.2.13色牢度试验进行按照77/541/EEC中2.7.3.2.1规定进行并达到规定的要求。

4.3 闭锁件试验及要求带扣锁开启按钮尺寸要求按GB14166的规定,下列试验应在第4.1.1和4.1.2节试验之后进行。

4.3.1 持久试验(锁、锁舌)a.试验温度:(23±2)℃。

b.试验方法: 循环次数正常使用状态下做5000次;1次循环是指带扣锁锁闭和开启各1次;操作速度30次循环/分钟;试验过程中,闭锁件应始终承受(140±5)N的载荷,试验后,闭锁件不得失灵,不允许出现虚假锁紧,插入锁舌的力试验前后:5N≤F≤25N。

4.3.2 开启力试验带扣在未受负荷时应扣紧,耐久试验前后无论在何情况下,若外力小于10N,它绝不会打开。

按77/541/EEC中2.7.9条规定进行试验,开启力不大于55N。

4.3.3 温度稳定性按第4.1.2节进行试验。

4.3.4 壳体冲击试验按77/541/EEC中2.7.6.4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之后,不得出现断裂、严重歪曲、分离等质量下降问题。

4.3.5 压负荷承受能力试验试验装置:圆柱杆Φ20mm;曲率半径150mm。

插锁锁牢并承受一不变的拉力F=334N;在锁背面中心线及与中心线成±60°的线上加载荷F=1780N(包括试验装置自重),并能承受12秒。

试验后,锁不得破坏,锁舌位于锁中,并能正常开启。

4.3.6 抗拉强度与安全带总成一起进行试验,模拟实际受力方向,在承受下列试验负荷时,闭锁件不得产生影响正常开启的变形或弯曲。

抗拉强度要求:腰带F B≥15 kN;三点式安全带,带扣锁为刚性锁架时 F B≥20 kN;带扣锁为柔性锁架时 F B≥18 kN。

4.3.7 耐久试验试验进行: 循环次数正常使用状态下做30000次;1次循环是指带扣锁锁闭和开启各1次;操作速度30次循环/分钟;试验过程中,闭锁件应始终承受(140±5)N的载荷,试验后,闭锁件不得失灵,不允许出现虚假锁紧,插入锁舌的力试验前后:5N≤F≤25N。

,然后按顺序进行4.3.2和4.3.4试验。

试验结束后插锁不得失效。

4.4 卷收器试验及要求试验以前进行正常化处理:温度(23±2)℃,相对湿度(62+5)%,保持24小时。

4.4.1 拉出力与回缩力本试验应在耐腐蚀试验和温度稳定性试验之前进行。

实验温度:(20±5)℃。

a.回缩力按77/541/EEC中2.7.7.4条规定进行测量。

回缩力要求:三点式安全带`2N≤FR≤6.8N;腰带为2.8N≤FR≤8N。

b.拉出力按图纸要求进行试验,并满足图纸要求。

4.4.2 安全带的锁止4.4.2.1 自动锁止式卷收器按GB14166-1993中5.4.3条规定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必须满足相关要求(锁定位置之间最大距离为25mm)。

4.4.2.2 紧急锁止式卷收器a.车感式倾斜试验:当卷收器以每秒倾斜1°的均匀速度向各个方向倾斜角度为15°时不得卡住(倾斜不仅要从安装位置开始,也要从安全带拉出被卡住的倾斜位置开始);卷收器向各个方向最大倾斜27°时,应被卡住(倾斜从安装位置开始)。

加速度敏感试验按照GB14166中5.4.4.2条规定进行,试验时在40ms内达到要求的加速度值。

要求为a≤0.7g(6.86m/s2),织带拉出25mm内必须锁止b.带感式按GB14166-1993中5.4.4.1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时在40ms内达到要求的加速度值。

要求如下:a≤0.3g,织带拉出50mm内不得锁止;a≥0.7g,织带拉出25mm内必须锁止。

c.复合敏感式车感a≤0.3g,织带拉出50mm内不得锁止,0.45g≥a≥0.3g织带拉出25mm内必须锁止;带感a≤1.0g, 织带拉出50mm内不得锁止, 2.0g≥a≥1.0g,织带拉出50mm内必须锁止;同时倾斜试验按第4.4.2.2的a节进行并达到相应要求。

4.4.3 耐腐蚀性试验按第4.1.1节进行试验。

4.4.4 耐久性试验在第4.4.3节试验之后立即依次进行下列试验,试验后卷收器功能必须正常。

a.循环试验循环数目为2500次;一个循环相当于安全带拉出和卷入各一次;拉出力为F=90N;试验频率为28±2次循环/分钟;安全带须从零位置拉出全部长度,每第5个循环为锁止循环,卷收器应以最小的传感信号触发锁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