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对于高中的学习,其实知识题量是不需要太多的,重在表达时要注意简明和清晰, 因为这部分内容往往涉及简答题。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地球—太阳—银河系—总星系C.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2.某地位于东经113°46´,北纬22°27´,该地( )A.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B.夏至日受到阳光直射C.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D.春分、秋分时受阳光直射3.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昼夜平分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值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值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4.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5.北京时间2023年8月8日20时将在首都北京举行第2__届奥运会,这时上届奥运会举办地雅典(东二区)是( )A.8月8日2时B. 8月8日8时C. 8月8日12时D.8月8日14时6.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A.光球、日冕、色球B.色球、光球、日冕C.光球、色球、日冕D.日冕、色球、光球7.冬半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B.寒潮C.旱灾D.暴雨8. 大量使用冰箱、空调会造成( )A.酸雨B.臭氧层破坏C.海平面上升D.空气污染9.冷锋、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A.冷气团在锋面以上B.过境后天气转晴C.过境后气压升高D.过境后温度上升10.地球上水的主体是( )A.湖泊水B. 冰川水C. 地下水D.海洋水1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湖泊水B. 冰川水C. 地下水D.河流水12.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B.盛行风C.陆地形状D.摩擦力13.秘鲁渔场形成的条件是( )A.水温高B. 有上升流C. 寒、暖流交汇D.淡水河流注入14.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是( )A.使温差变小B. 使温差变大C. 使气温升高D.使降水减少15.我国华山的成因是( )A.向斜山B. 背斜山C. 断块山D.火山16.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 )A.断层上升B. 褶皱隆起C. 火山喷发D.泥沙沉积17.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南北两极B. 极圈内C. 赤道D.回归线附近18.广东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9.北半球夏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惠州昼长夜短B.长江进入枯水期C.地中海多雨D.日本盛行偏北风20.2023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 )A.海底火山爆发B.海底发生地震C.台风的影响D.厄尔尼诺现象2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A.流水搬运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2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外部,主要是( )A.风力B.流水C.冰川D.太阳辐射23.确定背斜的最可靠的依据是( )A.岩层向上拱起B.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C.在地形上为山峰和山岭D.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24.自然带上,惠州所在地区属于(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温带常落叶阔叶林带25.在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出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更替,是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以水分变化为基础C.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26.引起其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海拔D.地形27.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的是( )A.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分布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森林景观C.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出现草原—荒漠景观28.下面水循环的环节中,人类活动能影响的是( )A.海水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降水29.三角洲一般形成于( )A.山麓地带B.滨海地带C.河源地带D.河流的入海口30.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的环流的是( )A B C D31.有关右图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暖流B. 南半球寒流C.北半球暖流D. 南半球寒流32.夏天使,城市比农村更加酷热,原因是( )A.集聚效应B.阳伞效应C.热岛效应D.雨岛效应33.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 )A.气旋B.反气旋C. 冷锋D.暖锋34.台风一般会带来天气。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读“我国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此时乙地的天气状况是()A.晴朗B.阴雨C.狂风D.沙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有三处景观成因有共性,这三处是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4.图中与甲图鹅卵石的成因类似的地貌是A.乙B.丙C.XXX.没有5.图中与甲图鹅卵石遍布的成因类似的景观是A.乙B.丙C.XXX.没有6.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图,图中三个垂直分层的名称,正确的是A.①对流层B.②臭氧层C.③平流层D.③电离层7.读世界局部图(P0Q为晨昏线),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15℃等温线东段大致和纬线平行,是因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B.图示时刻8小时后,P地夜幕已深C.此时,0地人们看到日出正北方向D.此时,Q地地方时为18时蚂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虫豸物种之一,普通糊口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下筑巢中。

蚂蚁喜热,在15℃一4O℃都可一般生长,但最佳气温为25℃-35℃,低于10℃就进入蛰伏。

蚂蚁生存的土壤湿度为10%~2O%,氛围相对湿度为70%~90%。

下表为我国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垂直带蚂蚁群落重要目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位置植被类型海拔(m)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密度(个)(个)(个/m2)0.00.0寒温性竹林+灌丛3200寒温性竹林北段中山湿性常绿阔XXX半湿润常绿阔叶XXX季风常绿阔叶林竹林小乔木混交XXX南段中山湿性常绿阔XXX季风常绿阔叶林3000.4.2.8.2.0.48.影响高黎贡山南北段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差别的首要身分是A.地形B.热量C.降水D.光照9.高黎贡山南段山顶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都较高,其首要原因多是A.地形平缓10.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煤炭B.地热能C.风能D.生物能B.热量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河流某些特征常常随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

高中一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中一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必修模块Ⅰ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图1为某一河段的剖面图,读图分析推断此河流位于()A.南半球B.北半球C.赤道上D.回来线上2.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的时间随日出而改变,下列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A.国庆节B.劳动节C.儿童节D.妇女节3.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图3中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读图回答4,5题。

4.图3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A.①太阳辐射B.②地面辐射C.③大气逆辐射D.④大气辐射5.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①B.②C.③D.④6.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7.大气运动的根本缘由是不同地区间存在A.地形差异B.温度差异C.气压差异D.水分差异8.图4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9.图5中,对于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的比较,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点气压高于乙点B.丁点气压低于甲点C.丙点气压高于丁点D.乙点气压低于丙点10.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依次是()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读图7“北半球某地等压线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①处是()A.暖锋B.冷锋C.高压中心D.低压中心12.②处的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13.下图为北半球志向等压线图,图中的风向箭头代号正确的是14.下图中的四种大气运动形式,错误的是()..15.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30°N旁边B.乙点位于30°N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下图为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图(气压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所示季节是()A.冬季B.夏季C.秋季D.春季17.图中甲处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18.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到最北位置时()A.太阳直射南回来线B.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C.南半球昼短夜长D.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19.下图所示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的曲线是()A .a 线B .b 线C .c 线D .d 线读我国北方某地气温水平分布图,回答20,21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试卷(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来自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水冰及有机质。

2016年9月8日,美国NASA发射探测器OSIRIS—Rex,计划用七年的时间前往贝努“挖石头”并带回地球,希望发现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线索。

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贝努小行星位于()A.b、c之间B.c、d之间C.d、e之间D.e、f之间2.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3.液态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稳定的太阳光照C.适宜的体积和质量D.适中的日地距离『答案』 1.C 2.A 3.D『解析』第1题,在太阳系中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小行星带,贝努小行星位于小行星带内,d为火星,e为木星。

第2题,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地月系。

第3题,日地距离适中有利于水保持液态。

“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登月。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可以观测到的现象有()①绚丽的极光②一划而过的流星③满天星星④昼夜更替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5.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探测不到任何生命物质,主要原因之一是月球()A.与太阳的距离不适宜B.缺少重要的矿物质C.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大D.太阳辐射太强『答案』 4.C 5.D『解析』第4题,月球上由于没有大气,无法观测到绚丽的极光,也无法观测到一划而过的流星,但是可以看到满天星星和昼夜更替现象,所以C正确。

第5题,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探测不到任何生命物质,主要原因之一是月球上太阳辐射太强,所以D正确。

(2020·山东省潍坊市期中)2018年7月28日凌晨,火星冲日(即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与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红月亮”(月食)同时出现,形成了“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吸引了广大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

高中地理(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考试的这一天(今天),太阳直射点: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2.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A.春分日至秋分日B.秋分日至春分日C.夏至日至冬至日D.冬至日至夏至日3.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A.9月24日2时B.6月22日8时C.3月21日0时D.12月22日12时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4~6题。

4.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5.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6.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7-9题。

7.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8.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B.乙地背斜成山C.丙地向斜成谷D.丙、丁之间有断层9.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右上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0题。

10.丙处有一大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a 、b 、c 、d 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 .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 .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 .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 .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1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 .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B .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C .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D .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读图A-06和A-07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13~14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至三章章末检测题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至三章章末检测题含答案

章末综合检测卷(一)(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0年1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下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架飞机所在地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甲>乙>丁>丙B.四架飞机所在地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甲<乙<丁<丙C.飞机上的乘客感觉到他们所过的当天变长D.飞机上的乘客感觉到他们所过的当天变短解析:第1题,A图为地球的侧视图,不符合题意;乙位于北极点附近,C、D分别为北极点和南极点上空的俯视图。

故选B。

第2题,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图中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丙、丁、乙、甲,因此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丁<丙;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全球相等,因此,四地自转角速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丁;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由于四架飞机均沿纬线自西向东飞行,迎着太阳飞,乘客就会感觉到太阳向西边落下的速度更快,所以会感觉当天变短了。

答案:1.B 2.D2021年2月12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3~4 题。

3.“春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B.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C.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4.“春节”这一天地球的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①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③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②为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④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

2月12日为春节,位于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选C。

高一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一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一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青藏高原位于() A. 中国西部 B. 中国东部 C. 中国南部 D. 中国北部2.以下属于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城市是()A. 北京B. 上海C. 成都D. 长沙3.城市化是指() A. 人口聚居在城市的过程 B. 乡村地区人口减少的过程 C. 城市边界不断扩大的过程 D. 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的过程4.我国的生态屏障包括以下哪个地区?()A. 黄土高原B. 青藏高原C. 河南平原D. 长江中下游5.土地资源是指() A. 地球表面的一切 B.人类生存发展的“大自然” C. 黄土高原的自然资源 D. 自然界所有的立体空间6.以下哪个城市是我国的政治中心?()A. 上海B. 北京C. 香港D. 广州7.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A. 24小时 B. 365天 C. 7天 D. 1年8.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是() A. 死海 B. 阿塞拜疆 C. 巴西瓜亚那 D. 塔木德盆地9.以下哪个是我国的火山() A. 祁连山 B. 昆仑山 C. 黄山 D. 安达山10.人口密度指的是() A. 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 B. 单位土地上的农田面积 C. 单位时间内的人口变动情况 D. 单位时间内的人口迁移情况11.下列地形中属于人类生活区的是() A. 山地地区 B. 沼泽地区 C. 海洋地区 D. 沙漠地区12.以下哪个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 A.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B. 地区的自然环境 C. 政府的人口政策 D. 人口的流动13.下列农业类型中属于商业经济作物的是() A. 粮食作物 B. 经济作物 C. 牲畜养殖 D. 无人参与的农业14.以下哪个城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A. 广州B. 北京C. 上海D. 深圳15.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功夫之王》是在以下哪个城市拍摄的?() A. 香港 B. 北京 C. 上海D. 成都16.以下哪个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是以当地总产值、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为基本内容的?()A. GDPB. 百度指数C. MM指数D. AEI指数17.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劳动力供给的变化 B. 农民工返乡 C. 地区的人口大幅增长 D. 受教育水平的提高18.以下哪个是我国的首都?() A. 香港 B. 上海 C. 北京 D. 深圳19.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自然资源?() A. 矿产资源 B. 水资源 C. 石油资源 D. 金融资源20.以下哪个是我国的地理特点之一?()A. 人口多B. 资源少C. 地理分布较均匀D.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1.淡水资源的分布格局主要受到() A. 气候条件的影响 B. 地形条件的影响 C. 土地条件的影响 D. 地理位置的影响22.当地域分布紧凑程度高时,表示() A. 地区的人口密度高 B.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 C. 地区的工业结构复杂 D. 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23.以下哪个不属于我国的四大火炉?()A. 重庆B. 重庆C. 重庆D. 重庆24.以下哪个城市是我国的文化中心?()A. 北京B. 上海C. 深圳D. 广州25.以下不是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的是() A. 内蒙古 B. 山西 C. 河北 D. 江苏26.以下哪个城市是我国的科技中心?()A. 重庆B. 武汉C. 成都D. 南京27.当地区土地利用率高时,表示() A. 人口密度高 B. 地区的人口变化较大 C. 地区的耕地面积大 D. 地址的土地利用方式合理28.以下哪个城市是我国的旅游中心?()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29.以下哪个是我国的半岛?() A. 山东半岛 B. 青藏高原 C. 黄河流域 D. 长江流域30.以下哪个海域是我国的海洋技术开发中心?() A. 黑潮海域 B. 南海 C. 东海 D. 渤海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过程。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完整版(含答案)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完整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A.银河系、太阳系B.河外星系、地月系C.太阳系、地月系D.总星系、太阳系2.太阳能量的来源是:()A、氢气燃烧B、氮气爆炸3.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A.日地距离适中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C、核裂变反应D、核聚变反应()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D.地球的体枳和质量适中4. 12月22日,下列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均为0°的是()A、北极点B、北京市C、广州市D、南京市5.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A、昼夜的交替B、昼夜长短的变化C、春夏秋冬的更替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6.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曷早的是:A. 5月1日7.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8.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A.春分日至秋分日C.夏至日至冬至日C.8月1日D. 10月1日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B.秋分日至春分日D.冬至日至夏至日9.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C. 3月21日0时D. 12月22日12时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报 失。

回答5〜6题。

10 .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11 .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

12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13 .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暧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暧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4 .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量(mm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二 15 .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暧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晌,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16 .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A. 9月24日2时B. 6月22日8时 A.地壳中 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 读图完成12-14题.B.乙地背斜成C.丙地向斜成谷D.丙、丁之间有断层17 .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 T读“岩石图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9〜20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人教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5. 这次地馬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A.地壳中B.上地幔中C •下地幔中 D.地核中6. 这次地馬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 ・只仃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图为某地5刀5 H 前后儿天的犬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

7.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右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 ・气流下沉造成1. 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 早的是: A. 5月1日B. 7月12. 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3. 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A.春分日至秋分日 B. C.夏至日至冬至日 D.4. 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A. 9月24日2时B. 6月22 口 8时C. 3月21日0时D. 12月22日12时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回答5~6题.C ・8月1日D. 10月1日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D. 秋分日至春分日 冬至日至夏至日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暧气团主动沿锋血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9・此系统易造成:A・K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读8月份中纬度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P、K处分别是:A.冷锋、冷锋B.暖锋、暖锋C.暧锋、冷锋D.冷锋、暖锋11.该天气系统在1一7处的剖面图正确的是: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乙地犬气的叙述,正确的足: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B.受暧锋影响,气温将升高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13.右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止确的是: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B.乙地背斜成C.丙地向斜成谷D.丙、丁之间有断层14.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A.甲15kmlOUm 5fcm Okm图5B.乙c.丙D. 丁右上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题。

15.丙处有一大漁场,若用洋流剖面示虑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20.岩石圈的物质循坏忌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足: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呈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通过大疑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右图为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后回答16-17题。

16•该水库器水的最高水位岀现在:A.5月B.6月C. 10 月D. 12 月17•该水库最町能位于:A.黄河流域B.塔里木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 a、b、6 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B.C.D.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重熔再生電熔再生岩浆冷却重熔再生D.A B DC D21.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图15)分析,下列叙述止确的是:A.①是沉积岩B.②是岩浆岩C.③是变质岩D.④是岩浆读图A-06和A-07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22 - 23题。

A.纬度地带性规律E・经度地带性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22.图A-06所示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23.图A-07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沙丘D.流水沉积24.造成黄土髙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A.风力B.冰川读右图回答18-19题.25.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A.背斜形成的袍皱山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26.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B.喜马拉雅山C.华山D.泰山图A-06图A 0727.沿箭头R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28.沿箭头d 方向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其形成的主导丙素是: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 “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 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威中性国家”的计划制 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

回答29-30题。

29•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 C. 合理开发水能30. 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C. 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二、综合题(共40分)31.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1) 写出自然带名称:A_, B _________ , C _______ < (2) 二地纬度位相同,但自然地理坏境冇明显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了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影响该分 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3) 地理环境具有差界性,因此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须遵循 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则.32. 读右图,回答问题。

(6分)(1) 若图示的足热力坏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Y 温较高 的是 _______ 处。

(2) 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人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半 球。

洋流③按性质属于 __________ 流(填寒、暧)。

(3) 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 _______ 环廿, ④表示 _____________ 坏节。

(4) 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① 表示 _______ 作用。

33.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完成卜列问题:(6分)A.地形B.海陆分布C.人类活动D.岩石性质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D.积极植树造林 ,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D.南北半球的温带葺原区更干旱* © 甲 …乙是OA _____ C _______ D _____________(2)昼夜长短因李廿而变化,但_地区例外,这里全年昼夜 _______ o是O34.读“我国部分地区春李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甲、乙两处,______ 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图中乙处中• • • •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犬的是__________ o(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______ (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 ;此时长春刮______________ 风。

35•自然地理坏境各要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右机整体。

同学们可以从代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乂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 (13分)(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18系体现了地理坏境的___________ 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_______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岀该风带的风向(2分)。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____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_______ 带“(4)从“气压借与风带模式图”上町以看出,C地在 ____ 和______ 的交替控制卞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 带。

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坏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域分异,这种分界是以一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坏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为基础的。

期末测试期末测试26—30 BAABC31. (6 分)(1)温带带(温带阔带)温带带温带带(2)干湿带异规(经带)水分(3)因地制宜32. (6分)⑴乙⑵南寒(3)(地表和地下)径水气输33. (6 分)(1) 0°66.5°90°(2)赤道平分(相等)(3)纬鬲任1—5 BBCAA 6—10 DCDBD 11—15 CBABB 16—20 CCDBD 34.(9 分)(1)甲反气上升⑵甲⑶①后前(4)长偏南风35.除标空1分,共13分。

⑴整体(2)西风带(西南风,风2分)(3)热带气—25 DCBCC(4)变质变(南风、西南风)热带(4)副热带高气丛带西风带亚热带绿硬叶林⑸从两极热从内陆水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