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北卷高考满分作文《旧书》

合集下载

2011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8篇

2011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8篇

2011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8篇前言:在旧书卷了毛边,折了纸张,这是一部旧书的品相;泛黄的纸张,氤氲的樟脑香气,这是一部旧书的气韵;依旧清晰地文字,依然鲜活的思想,依然动人的情感,这是一部旧书的灵魂。

就像古玩一样,旧书是时光深处走出来的历史的时节,操着多年以前的语言,娓娓向你讲述光阴的故事。

点起一豆烛光,温一壶绿茶,在轻盈的茶叶上下翻飞时,捧一本旧书,看着字里行间自己曾做下的批注,读着自己昔日不敢苟同的见解,时光失落了界限,那多日想不明的问题在书的指点下,在从前的自己的指点下豁然开朗,每一本旧书的背后,都藏着一位智者,一片幽深的时光之海。

有一位诗人说,雪花是天堂送往人间的信,于穿梭中沟通了尘世与天堂。

我想说,旧书是昨天写给今天的信,于捧读中消除了时光界限。

若非如此,那“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何以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那以史为鉴的《资治通鉴》何以被一代又一代的统治者反复捧读?旧书是历史的使节,它于冷静理智的叙述中带给人以思考,逝去的史实在旧书中得到了永生,它以薄如蝉翼的纸张承载了千万年的历史兴衰、荣辱更迭,转而以清晰明了的语言给后人以告诫。

如非如此,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何以引得后人慷慨朗读?李白的“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何以引得人愁绪满怀?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以引人气概壮阔?旧书是情感的记录,它以一纸墨迹记录下旧时人、旧时情,记录报国无门的悲壮,记录友人逝去的伤感,记录爱国爱家的豪情,任时光荏苒,人已去,情还在,旧书在再次被翻动时,每一种情感都在低吟絮语。

当同样的灵魂在旧书中找到知音,穿越千年的真情依然可以催人泪下。

如今的年代,是一个人人都想当作者却找不到读者的年代,纷繁的都市脚步踏碎了细腻的梦,旧书躲在角落里低语,低语着历史的告诫,低语着“陌上花缓缓开”的古老约定,低语着不灭的情、不变的理,渴望被人阅读,被人理解。

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所以在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时候,捧起一本旧书,听光阴的故事,领千年的情,每一本旧书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幽深的海……旧书不久前,一则议论引发无数国人的讨论-——鲁迅携书走人,金庸提刀上阵。

[高考作文]湖北高考满分作文选:旧书

[高考作文]湖北高考满分作文选:旧书

[高考作文]湖北高考满分作文选:旧书湖北高考满分作文选:旧书看到旧书,首先想到的是破书,但仔细一想,旧未必就破。

如千年狐妖,反诱人得很。

《聊斋》里的那些穷秀才,没几个逃得出她们的裙摆。

我又想到老书,但老书和旧书又不一样,现在不是时兴国学么,大量的老书得以再版,大量老书以新书的面孔出现,即老书又未必就一定旧。

少年时代逛书店,最常光顾的地方是新书专柜,认为那里才能见新作品。

可读来读去仅两字:新瓶。

现在,每到一个地方,我仍然会逛一下书店,直奔书店的角落,挤进那几乎蒙尘罕迹的柜前,取上一本最旧的书翻看。

可看得多了,又索然无味,仅觉两字:旧酒。

因为据说,只有封坛的才是好酒,酒如不封坛存它个百五十年,则不醇。

所以,窃以为把旧书比作旧酒是非常高的评价。

思及此处,我于是又开始责怪自己:少年时不知珍惜,竟把老祖宗留下的旧书当成草纸,揉擦扔弃……我甚至想,如果当初懂得珍惜,自己或许已是“国学大师”了。

看来,草纸未必就不值钱,至少是有很大的机会成本。

为了挽回把旧书当成是草纸的损失,我于是开始培养自己的另一个陋习:于草纸中找旧书。

很庆幸,我的运气还真是不错,什么国语读本,什么规,什么戒,什么奇,什么异,通通都被我翻出来了。

可是,翻去覆来,除了爱莫能助,我什么都没有读出。

无语。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位老妪,每到傍晚的时候总会站在村头的田埂上用晦涩的古语骂街,我当时很是不解她究竟在怨恨什么?而立之年后,我终于醒悟,那位活了90多岁的`老妪其实也是一本旧书,当她好不容易熬成了一本旧书,希望别人去认真读她的时候,却已没有人愿意再读她。

不久,老妪逝去,我却于葬礼上的哭呵之声中又听到了晚辈后人们的悔悟之心,当时我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又觉得自己又一次失去了成为“国学大师”的机会。

思之及此我才明悟,我们芸芸又何尝不都在去往旧书的过程?且不说多么惊艳花前的玉容芳华都终将老去,即便是那经年苍柏的翠枝上,条条纹路,又哪处不折射出岁月的无情。

好风如水,月夜读书,寻得旧书,名曰:《昭君怨》。

湖北高考作文旧书

湖北高考作文旧书

旧书淡淡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浅浅地映在房间的地板上,投下柔柔的光辉。

轻轻打开书柜,我看到了我熟悉的书目。

目光在一本本书上游移,不知道该拿出哪一本,本本都是我最熟悉不过的,有厚厚的《红楼梦》,薄薄的连环画,深奥得我至今看不懂的《论语》……一本本书都是我能倒背如流的。

我犹疑地看着,突然,一种莫名的心情跳动了一下,只是微微看了一眼,便毫不犹豫地把最底下那本早已破旧不堪的一年级教科书抽了出来。

轻轻地翻开,“嚓啦啦”的一响,泛黄的书页硬邦邦的,我先是一愣,然后不禁笑了起来。

我想起来了,快上二年级的时候,我边看它边洗脚,一不小心,手一滑,它就像一只泥鳅似地滑进了水盆。

一页页翻开,先是拼音,然后便是教我们写简单的生字了。

虽然上面的字迹都随着水迹模糊了,却还是大致辨得清楚。

我看见一个女孩,用又白又胖的小手,紧紧地抓住铅笔,一笔一画地写着,写得歪歪斜斜,脸上却满是童稚的欢喜。

“一”字突然映瞒了眼帘,满页纸上都是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的“一”字,一开始的“一”,画得像蜈蚣似的,压抑得让人难受。

后来的虽然算不上清秀漂亮,至少也没有一开始的难看了。

在书边的角落里,我看到了一行稚嫩的字体:wohuixiezile(我会写字了)。

虽然是拼音,但我还是看明白了,那个女孩,在满满的一页上画满了“一”字,最后欢天喜地地在角落里写上了一行拼音,明丽的阳光从发丝里穿下来,圆圆的小脸上映满了纯真的微笑,就像浮在水面上的阳光一样灿烂。

继续往后一页页翻着,每一页都有东倒西歪喝醉酒似的字迹。

有一页上的纸不知为何破了半张,一看到这,我就明白准是和父母闹别扭了。

从小我就有这个毛病,一来气,碰到什么撕什么。

一页页翻着,有一页上画了两个小人,歪歪扭扭地杵在纸上,不知正说着什么,对话早已模糊,但一种久违的心情从我心上悄悄滑过。

小时候用的书,现在看上去非但不陌生,反而感到了分外的亲切。

从小学一年级的幼稚,到初中二年级的成熟,我的变化真的不小呢!但是心里的童真似乎并没有变,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结了一层厚厚的茧,随着这本旧书一页页翻开,那茧,一层层地打开了,童心飞出来,童年的快乐像漫天的阳光一样撒了下来……静静的月光洒在手里的旧书上,虽然书页早已泛黄,我却看见了童年的笑,童年的泪……旧书姜昕“旧书”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创作年代来划分,也即是指祖祖辈辈的先人们撰写的书——这个历史甚至可以沿着人类文明的河流上溯到几千年前书籍诞生的伊始,那些被称作甲骨文或是刻在竹简、木片、丝织品上面的文章,不管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亦或种种形式,因为在漫长的时间路途中相对幸运的经历,它们就像可以穿越遥远时空的信鸽,带着既陌生又熟悉的气息,为后代的人们捎来祖辈们的所思所想;另一种是从书籍本身的新旧程度上划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旧书”就是指被活生生看旧的书——因为不论书籍的创作年代是在什么时候,到了我们这一代,除了是用来被博物馆保存、私人传承的,真正名副其实的“旧书”,其最初的诞生都是经过印刷出版,所以一定曾是“新书”……不过,这两种“旧书”在我看来倒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

旧书(11年湖北高考作文)

旧书(11年湖北高考作文)

旧书桌上有一本书,封面上满是灰尘,不知道已经是两年抑或是更久的时间没有去翻阅那些泛黄的曾经。

那一年,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一页一页的阅读这本书已经在记忆里面模糊,时间是一把无情的刻刀,肆意割破我们的青春,仅使留下不完整的故事。

有一天你试图连缀期这些片段时候,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也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结束。

是一本《清醒纪》,安妮。

白色的封套上可以看到已经毛糙了的痕迹,如果这也是时间的一部分。

记得应该还有一本更早版本的《清醒纪》,现在或许被更多的人翻阅着或者是躺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我把它放在了一家店的漂书架上。

桌上的旧书还有几本,都是少不更事的时候看过的,现在却没有了同样的心境和感情。

就像刚才无意中从脚边的杂志堆中翻到了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的都是我高中时代写下的没有结局的小说和随笔。

字迹凌乱,有的甚至是写在一大堆的理科计算题的演算草稿的空白处,难以辨认。

想要整理一下,将这些打成电子档,后来还是犹豫了。

毕竟时间过了这么久,没有了勇气。

旧书似乎不断提醒着我,时间带走的不是我们的青春,而是我们青春的心。

看《清醒纪》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二十遍,可是现在依然对里面的文字记忆模糊,然而翻看的时候又感觉一切都是熟悉的。

就像我们记忆中的某些人,已经成为了熟悉的陌生人。

就这样我们不断接触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可是真正你能够熟悉的又会是谁?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不是听着简单的童话就能够天真的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等待我们的不是王子就是公主,其实还有可能是歹毒的巫师。

当我们不断改变信仰的时候,是谁改变了我们的信仰?改变我的是我阅读过的书,有形的、无形的旧书就这样让我慢慢的融进它的世界中,可是当时的我却没有发觉。

只有当我们下一次改变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原来我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不过故事已经翻过了那一页,注定经历只会是自己或者他人的故事。

安妮的书我基本上都有阅读过,只是觉得有些人在书中也只是活在安妮和我的臆想中。

是梦?是真?或许这些都不重要,书就是书,我还是我。

五年级话题作文:2011湖北省高考作文《旧书》_750字

五年级话题作文:2011湖北省高考作文《旧书》_750字

2011湖北省高考作文《旧书》_750字这是一所老教室、同很多老人一样、那用白石灰、粘土、绿油漆制成的身体已经孱弱不堪。

没有人来探望它、它也整日一动不动的趴在那里、和它的孩子、一本旧书。

不愿离去。

书,身处在一片长满杂草的角落、但这并非他所愿。

他记得送走最后一批学子时、他们撕扯着他的身体、扔到空中飞舞以宣泄心中的压力、地上白花花一片、刺得人眼生疼、最后终于人去楼空了。

他记得年轻时居住过的那所大房子,他依稀想起人们叫那干净的房子为教室。

那时他可以在孩子们的读书声中清醒,看着五星红旗在阳光和孩子们得注视下升起、然后从容的敞开自己的身体,引出孩子口中朗朗的读书声。

那么温暖的小生活,像铃声里弹跳的音符,平静但愉悦。

后来,新区建设,这里渐渐没有了人烟,孩子越来越少了,书工作愈发辛劳。

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他想。

于是他在劳作中常有破损,待日落西山,慢慢的睡去,稀疏的下楼声响里,缺少了那种相依相伴的触感。

就是这样,在一个昏黄的夕阳中度过了又一个夜晚,如同他日渐失去墨香的青春。

再后来,孩子大了,老师老了,书也不再年轻。

他与破房子在一起,被弃置在这片被遗忘的土地之上。

过了些时日,书感觉把心和他系在一起的主人走了。

他有些难过,虽然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于是书也懒得挪动,终年沤烂在黑暗破败的小房子里。

每日的虫鸣有书的眼泪,合着露水,但其实书并没有眼泪,这么文艺地说只是因为他确实哀伤。

那些思念的愁绪,终于像侵蚀的风沙,刻进了书的身体和心。

他老去,像开头所说。

和房子一起垂垂老矣。

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他不知道城里白领们说学校是伟大的地方却没能回来看他一眼;他不知道有些人矫情做作地说感谢陪伴过他美好时光的书;他不知道有很多有他而起的名字流行起来,电子图书,网络文库,等;他不知。

2011年湖北省高考优秀作文·旧书作文900字,2011高考作文,.doc

2011年湖北省高考优秀作文·旧书作文900字,2011高考作文,.doc

2011年湖北省高考优秀作文·旧书作文,2011高考作文,关键字:旧书2011年湖北省高考优秀作文·旧书咳(咳嗽声),小朋友们好,我是一本旧书。

首先,我要送上我迟到的祝福,祝你们六一儿童节快乐!很高兴能够在儿童节刚的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以身说法,来和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家说说过去的人们是如何享受阅读,享受读书。

哏哏(咳嗽声),我年轻的时候,是没有电脑,也是我们最为风光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人们,不管是学习还是研究,都需要通过对我们阅读,然后进行思考,才能掌握。

那个时候,那些有素养的文化人,可喜欢我们了,他们亲切的称我们为朋友,说我们充实了人类的精神,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可是,到了后来,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读图时代”、“动漫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率,人们也变得越来越累,越来越多的人每天下班之后,都只愿意花很少的时间通过浅阅读来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消除工作疲劳,越来越不愿意每天拿出一些时间来,进行阅读、思考,我们也开始渐渐地受到人们的冷遇。

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之余,选择了网络或者是一些杂志,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被明星八卦或者裤裆文学的东西吸引了眼球,宁愿追求一些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怡悦,而不愿动脑筋,关注对阅读文本深度阅读和思考后所获得的富有创见的新思想。

越来越多书,越来越多知识,都和我一样,被人们堆在角落里,或者被一些有钱人买回去放在书柜里,装点门面。

只可惜的是,这些人如此的选择,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精神缺乏知识的滋润,慢慢变得浮浅而又狂躁,许多人开始变得异常寂寞和空虚。

好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浮躁与空虚之后,明白了为什么,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的避开网络、手机,避开浅阅读,每天愿意花上一些时间,静下心来,手捧着我们,来穿越时空,和伟大的心灵对话。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经过我们书本所承载的知识的滋润,又开始变得强大、和坚韧起来。

就这样,我们又成了人们的座上宾,又开始成了人们的朋友,受到人们的欢迎。

旧书_2011年湖北高考作文-作文审题点拨、优秀作文、优秀开篇结尾

旧书_2011年湖北高考作文-作文审题点拨、优秀作文、优秀开篇结尾

【收集整理】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刘国臣欢迎朋友们使用,欢迎提出宝贵意见【高考作文题目】2011年湖北省高考作文七、(60分)23.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800字。

(60分)【审题点拨】本题看似命题作文,限制了具体写作对象,但没有限制立意方向,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本题可以从虚实两个方面立意:“实”的方面,既可以写某天整理书柜发现自己求学某个阶段的某本书,以及围绕某本书展开回忆;也可以是家中某本“旧书”,以及背后的历史。

“虚”的方面,将“旧书”虚化成古代历史文化,以及由此引伸出“传承与创新”等话题。

【优秀作文选辑】旧书(一)看到旧书,首先想到的是破书,但仔细一想,旧未必就破。

如千年狐妖,反诱人得很。

《聊斋》里的那些穷秀才,没几个逃得出她们的裙摆。

我又想到老书,但老书和旧书又不一样,现在不是时兴国学么,大量的老书得以再版,大量老书以新书的面孔出现,即老书又未必就一定旧。

少年时代逛书店,最常光顾的地方是新书专柜,认为那里才能见新作品。

可读来读去仅两字:新瓶。

现在,每到一个地方,我仍然会逛一下书店,直奔书店的角落,挤进那几乎蒙尘罕迹的柜前,取上一本最旧的书翻看。

可看得多了,又索然无味,仅觉两字:旧酒。

因为据说,只有封坛的才是好酒,酒如不封坛存它个百五十年,则不醇。

所以,窃以为把旧书比作旧酒是非常高的评价。

思及此处,我于是又开始责怪自己:少年时不知珍惜,竟把老祖宗留下的旧书当成草纸,揉擦扔弃……我甚至想,如果当初懂得珍惜,自己或许已是“国学大师”了。

看来,草纸未必就不值钱,至少是有很大的机会成本。

为了挽回把旧书当成是草纸的损失,我于是开始培养自己的另一个陋习:于草纸中找旧书。

很庆幸,我的运气还真是不错,什么国语读本,什么规,什么戒,什么奇,什么异,通通都被我翻出来了。

可是,翻去覆来,除了爱莫能助,我什么都没有读出。

无语。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位老妪,每到傍晚的时候总会站在村头的田埂上用晦涩的古语骂街,我当时很是不解她究竟在怨恨什么?而立之年后,我终于醒悟,那位活了90多岁的老妪其实也是一本旧书,当她好不容易熬成了一本旧书,希望别人去认真读她的时候,却已没有人愿意再读她。

2011湖北高考作文-高考作文

2011湖北高考作文-高考作文

2011湖北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篇一:旧书】看到旧书,首先想到的是破书,但仔细一想,旧未必就破。

如千年狐妖,反诱人得很。

《聊斋》里的那些穷秀才,没几个逃得出她们的裙摆。

我又想到老书,但老书和旧书又不一样,现在不是时兴国学么,大量的老书得以再版,大量老书以新书的面孔出现,即老书又未必就一定旧。

少年时代逛书店,最常光顾的地方是新书专柜,认为那里才能见新作品。

可读来读去仅两字:新瓶。

现在,每到一个地方,我仍然会逛一下书店,直奔书店的角落,挤进那几乎蒙尘罕迹的柜前,取上一本最旧的书翻看。

可看得多了,又索然无味,仅觉两字:旧酒。

因为据说,只有封坛的才是好酒,酒如不封坛存它个百五十年,则不醇。

所以,窃以为把旧书比作旧酒是非常高的评价。

思及此处,我于是又开始责怪自己:少年时不知珍惜,竟把老祖宗留下的旧书当成草纸,揉擦扔弃……我甚至想,如果当初懂得珍惜,自己或许已是“国学大师”了。

看来,草纸未必就不值钱,至少是有很大的机会成本。

为了挽回把旧书当成是草纸的损失,我于是开始培养自己的另一个陋习:于草纸中找旧书。

很庆幸,我的运气还真是不错,什么国语读本,什么规,什么戒,什么奇,什么异,通通都被我翻出来了。

可是,翻去覆来,除了爱莫能助,我什么都没有读出。

无语。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位老妪,每到傍晚的时候总会站在村头的田埂上用晦涩的古语骂街,我当时很是不解她究竟在怨恨什么?而立之年后,我终于醒悟,那位活了90多岁的老妪其实也是一本旧书,当她好不容易熬成了一本旧书,希望别人去认真读她的时候,却已没有人愿意再读她。

不久,老妪逝去,我却于葬礼上的哭呵之声中又听到了晚辈后人们的悔悟之心,当时我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又觉得自己又一次失去了成为“国学大师”的机会。

思之及此我才明悟,我们芸芸又何尝不都在去往旧书的过程?且不说多么惊艳花前的玉容芳华都终将老去,即便是那经年苍柏的翠枝上,条条纹路,又哪处不折射出岁月的无情。

【篇二:旧书】旧,是个哀伤的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书
卷了毛边,折了纸张,这是一部旧书的品相;泛黄的纸张,氤氲的樟脑香气,这是一部旧书的气韵;依旧清晰的文字,依旧鲜活的思想,依然动人的情感,这是一部旧书的灵魂。

就像古玩一样,旧书是时光深处走出来的历史的使节,操着多年以前的语言,娓娓向你讲述光阴的故事。

点起一豆烛光,温一壶绿茶,在轻盈的茶叶上下翻飞时,捧一本旧书,看着字里行间自己曾做下的批注,读着自己昔日不敢苟同的见解,时光失落了界限,那多日想不明的问题在书的指点下,也在从前的自己指点下豁然开朗。

每一本旧书背后,都藏着一位智者,一片幽深的时光之海。

有一位诗人说:
雪花是天堂写给人间的信,雨穿梭中沟通了尘世与天堂。

我想说,旧书是昨天写给今天的信,于捧读中消除了时光界限。

若非如此,那“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何以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那以史为鉴的《资治通鉴》何以被一代又一代的统治者反复捧读?旧书是历史的使节,它于冷静理智的叙述中带给人以思考,逝去的史实在旧书中得到了永生,它以薄如蝉翼的纸张承载了千万年的历史兴衰,荣辱更迭,转而以清晰明了的语言给后人以告诫。

若非如此,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何以引得后人慷慨朗读?李白的“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何以引得人愁绪满怀?陆游的“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以引人气概壮阔?旧书是情感的记录,它以一张墨迹记录下旧时人,旧时情——报国无门的悲壮,友人逝去的伤感,爱国爱家的豪情。

任时光荏苒,人已去,情仍在。

旧时在再次被翻动时,每一种情感都在低吟,絮语,当同样的灵魂在旧书中找到知音,穿越千年的真情仍然可以催人泪下。

如今的年代,是一个人人都想当作者却找不到一个读者的年代。

纷繁的都市脚步踏碎了细腻的梦,旧书躲在角落里低语,低语着历史的告诫,低语着“陌上花缓缓开”的古老约定,低语着不灭的情,不灭的理,渴望被人阅读,被人理解……
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所以在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时候,捧起一本旧书,听光阴的故事,领千年的情,每一本旧书背后,都藏着一个幽深的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