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
白平衡

Z) (E N
什 么 是 白平 衡
球 上不 同地 区的光 线也有 差别。人 造光在 颜 智能。在数码相机的法则中,光线颜色的变化
白平 衡 是 数 码 单 反 相 机 上 一 套 使 颜 色 看 色 方面 的 差 异 就 更 加 明 显 了 ,我 们 通 常 在 生 活 是通过色温来衡量的,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开 尔
自动 白平衡”之外 , 多相机里还 希『 爱镜放到镜头前 ,调整色彩平衡镜的角度 , 很 必 码单 反相 机 拍摄 高清 视频 的时候 ,如果 需 要获 得 环境 ,除 了 “
例 画面 的准 确 色彩信 息 ,那 么 就 必须 要使 用 自定 义 有 一 组 可 选 择 的 预 设 白平 衡 , 如 晴 天 、多云 、 保 证 色 彩平 衡 镜 的镜 面 上 没 有 强烈 的光 线 反 光。 闪 钨 这 镜 白平衡 了。对 于普 通 用户 而 言 ,视频 的色 彩调 整 阴 影 、 光 灯 、 丝 灯 等 等 , 些 设 置 在 大 多 数 让镜 头 与色 彩 平衡 镜 镜 面 平行 , 面 尽 量 充满 画
0O 之 线 随 着一 天 时间 和 季 节 的 变 化 而 不 同 ,另 外 地 同 颜 色 ,可是 我 们 的数 码 单 反 相 机远 没 有人 眼 6 O K 间。
影 像 视 觉 Oct e 01 ob r 2 0
视频 影像 的 自平 衡
白平衡”的功 能 ,数码相机 能够适应大部 分环 手动设置。我们可 以使用 类似希 必爱全 色彩平
衡镜这样的专用 白平衡校; 隹设备, 先将数码相机 在 拍 摄 图 片时 ,我 们 可 以 使 用R W 文 件 拍 境 ,从 而 自动调 节 色 温 值 。 但 是 数 码 相 机 的 自 A 自定 义 白平 衡 ”然后 将 , 撮 ,在 后 期 处理 时校 正 白平 衡 。但 是 在我 们 用数 动 调 节 有 时 候 并 不 精 确 ,为 了适 应 更 多 的 拍 摄 里 的 白平 衡 选 项 设置 为 “
简明易懂摄影知识之白平衡篇

使用白平衡调整可以使白色的被摄体拍成白色.单色的被摄体在复数的光源下有时通过白平衡的调整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o什么是白平衡?o使白色的物体拍摄出来也呈现出白色的功能就是白平衡.颜色对于照片来说非常重要.通常,在太阳光下白色的纸看上去是白色的.这好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白炽灯或蜡烛光下看确有点发橙色.物体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灯光的左右.我们的眼睛在观察物体时能够无意识地调整色差而不被注意, 但是这种的色差会清晰地显示在照片上.如果以太阳光为基准,雪景或背阴的时候照片会稍稍呈蓝色, 黄昏下会稍稍呈红色.白炽灯下会呈红色,荧光灯下根据实际产品的不同会有微妙的光的色差,有时候会发点绿色.如果是很多照明混合的室内(称混合光)呈现的颜色也非常复杂.通过修正将白色的物体拍摄出白的颜色就是白平衡功能.白色的物体拍出来就是白色(或者拍出人们喜欢的颜色),这种通过照相机能够自动修正的功能就称为[自动白平衡]功能.手动白平衡很多小型数码相机都有自动白平衡功能,基本上都可以将白色的物体拍摄成白色.但是如果自动白平衡不能满足你创作的要求时,比方说要故意强调色调的时候.这种场合,就需要自己设定所需要的白平衡状态。
以理光的caplio系列相机为例,可以预先根据拍摄环境来设定.有屋外(晴天阳光下)、阴天(阴天的天空或背阴处)、白炽灯1和白炽灯2,蛍光灯等.注意白炽灯就有2種.白炽灯1是在白炽灯下将白色的物体拍成白色.白炽灯2是在白炽灯下将白色的物体稍稍留点红.比如拍摄韵味浓厚的雅致小店,留一点白炽灯下的红色会显出现场的气氛,这种时候就很起作用.同时,颜色的红或蓝也称为「色温」.光的颜色越红色温就低.越发蓝色温就越高.其中白炽灯的色温最低,阴天光的色温最高.利用这个就可以拍摄出夸张的色彩效果.色温设定的越高颜色就越红,色温设定的越低颜色就越蓝.在室内要拍出发红的气氛就可以将白平衡设定为晴天.晴天下用阴天模式拍摄就增加了红色变成了有点象黄昏效果的照片.相反,在蓝天下用荧光灯效果拍摄,就变成非常非常蓝的天空.很有意思.自动白平衡 室内自然光下用自动白平衡拍摄玩具猫.自动修正白平衡所以颜色很正没有任何问题.白炽灯模式 同样的物品把白平衡设定为(比实际的光发红)白炽灯拍摄,因为实际色温比白炽灯高,所以整体发蓝。
白平衡概念

白平衡概念
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
的一项指标。
在摄影学中,白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相机能够准确地还原白色的能力。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日光下,物体的颜色看起来比较自然,而在钨丝灯下,物体的颜色则会偏向黄色。
为了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准确的颜色,相机需要能够识别
当前的光照条件,并相应地调整三基色的比例,以使相机拍摄出的白
色与人眼所看到的白色相匹配。
白平衡的调整可以通过相机的白平衡模式来实现,常见的白平衡模式包括自动白平衡、日光、钨丝灯、荧光灯等。
在拍摄前,选择适合当前光照条件的白平衡模式,可以使相机拍摄出更加准确的颜色。
对于一些特殊的拍摄场景,如日落、夜景等,可以使用自定义白平衡来更加准确地还原颜色。
白平衡的定义

不是所有的的相机和镜头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黑色发亮面料上,是由于漫射散光所至,所以应该加偏振镜拍摄。
建议借个偏正镜试试,再借个色温滤镜试试!
偏振镜:简称PL镜,这种滤光镜能够有效减弱或者消除非金属表面的反光。偏光镜在黑白和彩色摄影中均能使用。彩色摄影时加上偏光镜,可以使天空的颜色变得深暗,而仍能保持景物的其他原有色彩。另外偏光镜可以有效提高色彩的饱和度,提高反差,在风景摄影、花卉摄影和拍摄某些特定的反光比较强烈的景物时很有用处。
室内和室外模式,只是针对晴天阳光充足时的室外和用60W左右钨丝灯泡照明的室内,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光线色调条件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能代表全部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下的白平衡调整,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因此在一些特殊色温环境下的拍摄,还是靠手动来调整白平衡。
在超出自动白平衡调节范围的光线条件下,就要在拍摄现场光源下进行手动白平衡调整。进行手动调节前需要找一个白色参照物,如纯白的白纸—类的东西,用镜头对准它充满相机取景器,调整手动白平衡(不同的机器调整方法不同,可参阅,一般是按住手动白平衡钮1-2秒系统提示完毕即可),有些摄像机备有白色镜头盖,这样只要盖上白色镜头盖就可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了。注意,一定要在被摄现场光线下进行。
色温滤镜:色温滤镜顾名思义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改变色温,具体分减少色温和增加色温两种。减少色温的滤镜能加强暖色,使阴雨天或者正午拍摄的照片蓝色调得到减少,人像肤色红润(如一些大型平面广告上的明星)。而增加色温的滤镜能够有效地减少造成和黄昏散布的红黄色调,加强蓝色调,而此类变色温滤镜一般在型号的最后用A/B/C表示效果,A最弱C最强。
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白平衡感测器,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白平衡机构会试图把白色制成纯白色。如果这个最亮的部分是黄色,它会加强蓝色来减少画面中的黄色色彩,以求得更为自然的色彩。摄像机只要在拍摄白色物体时正确还原物体的白色,就可以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正确还原物体的其他色彩。
白平衡的概念

白平衡的概念白平衡,就是指能够真实反映物体本身固有色和环境色之间的色差的能力。
通过调节白平衡,可以改变不同色温和不同色饱和度的被摄物体的色彩还原效果。
白平衡的概念很广,从理论上讲,自然界任何物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色温和色饱和度,这种色彩的还原效果,称为“色彩还原”或者“白平衡”。
但人眼能分辨出的色温和色饱和度范围极窄,而且只能在某一色温下看到某一色饱和度,所以如果没有通过白平衡调节,再好的摄影器材和镜头也无法把白色物体拍摄得接近其真实色彩。
(一)白色物体与黑色物体的关系1、在光谱中,白光的波长最短,亮度最高,穿透力最强。
2、在生活中,我们都习惯将白色物体称为白色。
而习惯上认为,黑色是物体本身固有的颜色,那么白色呢?也是物体本身固有的颜色吗? 3、事实上,不仅黑色物体会吸收大量的光线,同样地,在阳光下曝晒的物体也会因吸收和反射了足够多的太阳光而呈现白色。
(二)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同一物体的白色感觉1、如何利用肉眼来判断白色2、如何利用相机的测光表确定合适的光圈和快门速度?3、如何利用照片后期处理软件来校正色温?4、如何使用打印机对输出的照片进行相应的校正?5、你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因素对白色的影响?三、白色物体对于视觉的影响: 1、各类被摄体的色彩的不同,对白色的感觉也不同; 2、亮部、暗部对白色的感觉影响极大; 3、有色彩衬托时,白色会显得更加洁净; 4、室内物体较暗时,白色往往容易被误解成灰色; 5、在拍摄时,白色物体容易引起注意,而鲜艳的色彩往往会使人忽略白色的存在; 6、利用白炽灯或日光灯泡制造白色,其白色色调最接近人眼的生理色调; 7、如果加入灰色作为白色的衬底色,或白色物体的周围加上白色物体,可以得到更明亮的白色;8、在逆光情况下拍摄白色物体,通过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减少对主体曝光量的要求。
二、影响白色感觉的因素: 1、与照明光源的色彩有关系白色是由白炽灯发出的光线反射得到的,如果摄影器材使用的白炽灯,而且灯管又长又粗,那么所得到的白色与自然白色就很接近了。
白平衡 原理

白平衡原理
白平衡是一种数码相机和摄像机中常用的测光技术,用于调整图像中的颜色偏差,使图像中的白色保持真实和准确。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所看到的白色通常是没有色彩偏差的纯白色。
然而,由于不同光源的不同特性,如日光、荧光灯、钨丝灯等,不同的光源产生的光的颜色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导致了在不同光源下拍摄的照片或录制的视频中,白色看起来可能带有不同的颜色偏差。
白平衡的原理就是要根据拍摄场景中的光源特性来调整相机的色温设置,以拍摄出真实的颜色。
通常,相机会根据场景中的白色参考点(如白纸、白墙等)来进行测光,然后根据光源的颜色温度对图像中的颜色进行校正。
这样,无论是在日光下、荧光灯下还是室内温暖的灯光下拍摄的照片,白色都能够呈现出真实的颜色。
具体来说,白平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整:
1. 自动白平衡(AWB):相机会自动根据场景中的光源特性进行测光和调整,通常是默认设置。
2. 预设白平衡(Preset WB):根据不同的光源类型选择预设的白平衡设置,如日光、荧光灯、阴天等。
3. 手动白平衡(Manual WB):通过在特定场景中使用白平衡卡或其他具有已知颜色温度的参考物进行手动调整。
总之,白平衡原理的目的是通过校正相机的色温设置,确保照片或视频中的白色呈现真实和准确,从而提高图像的质量。
这一技术在数码摄影和摄像中非常重要,有助于消除颜色偏差,使图像更加真实自然。
白平衡介绍

色温
•
• • • • • • • • • • • •
在了解白平衡之前还要搞清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色温。所谓色温, 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 尔文认为,假定某一黑体物质,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 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 会因 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 550℃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1150℃时,就变成黄色,温度继续 升高会呈现蓝色。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是相对应的, 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这 个温 度就用来表示某种色光的特性以区别其它,这就是色温。打铁过程中,黑色 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色温现象在日常 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们对它并不陌生。钨丝灯所发出的光由于色温较低 表现为黄色调,不同的路灯也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 的,原因是色温较高。正午阳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5600 K,阴天更接近室内 色温3200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的色温约为1000 K。这 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则偏红。某一 种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温高时,说明该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反之则偏红; 同样,当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时说明该色光的色温偏高,反之偏低。
• 照片受拍摄场所的光线影响很大。白平衡 就是指对此进行调节的一种功能。在自动 模式下颜色不自然时,根据拍摄场所的光 线,选择“白天”、“钨灯”、“荧光灯” 等模式进行拍摄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如果 需要更逼真的色彩,则可以通过手动设置。 • 除了自动和手动白平衡以外,一些高级点 的数码相机还提供了“白平衡包围“功能。 一般来说,该功能就是使用不同的白平衡 模式一次拍摄3张照片,一张正常、一张偏 蓝、一张偏红,这样就可以让用户进行对 比选择,使得拍摄更加灵活。
摄影器材知识:数码相机的白平衡——为什么要调整,如何调整

摄影器材知识:数码相机的白平衡——为什么要调整,如何调整白平衡是数码相机拍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的作用就是让相机识别出环境中的白色并在色温上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便得到更为真实准确的颜色。
为什么我们需要调整白平衡呢?如何调整白平衡?一、为什么需要调整白平衡?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白色的色温会受到影响,表现出来的颜色也会不同。
如果我们不对白平衡进行调整,它就很难在拍摄的图像中还原出我们看到的真实色彩。
例如,在室内使用灯光拍照,如果相机未调整白平衡,拍出来的照片可能会有黄色的色温,使得人物皮肤偏黄而失真。
此外,不同的拍摄对象(如云朵、草地、水面等)也有不同的色温,如果拍摄时没有对白平衡进行调整,这些对象的颜色也会失真。
因此,调整白平衡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出真实的色彩。
二、如何调整白平衡?大多数数码相机都具备自动白平衡调整功能,它会参考场景中的光线信息自动进行调整。
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自动白平衡调整可能会失效,这时我们就需要手动调整白平衡。
手动调整白平衡大多数数码相机会有三种方式:1、预设模式在相机设置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预设模式,如阳光、荧光灯、阴天等。
这些预设模式是根据一些场景中的光线条件预先设定好的白平衡值,选择合适的模式即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白平衡效果。
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2、使用取样卡取样卡是一种专门用来校正白平衡的卡片。
在拍摄之前,将取样卡放在需要拍摄的位置并让相机对着它进行拍摄,然后将这张照片作为基准进行白平衡调整。
这种方式比较准确,但需要携带取样卡,不太方便。
3、手动调整手动调整白平衡的方法比较简单,首先进入菜单中的白平衡栏,手动选择或调整白平衡值(色温K值)即可。
色温的取值范围一般在2000K-9000K之间,白平衡值越低,色温也越低;白平衡值越高,色温也越高。
手动调整白平衡比使用取样卡和预设模式更方便,也更灵活,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尝试和调整,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白平衡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光白平衡只有在中午阳光直射下才会显示出正常的颜色如果过了中午,日光就会变黄了也就是说,日光白平衡是正午阳光直射(微云)的色温,约为5500开尔文如果一片云都没有的大晴天,由于蓝天的影响,色温会提高,颜色会偏向蓝色方向
要纠正蓝色的雪,可以简单地在拍摄前选择相机的阴影白平衡设置。
这个设置可能以前看起来不是很重要,但是在拍摄雪景时却非常重要。
同时也要记得这个设置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拍摄阳光直射的场景时。
(日光白平衡)
(阴影白平衡)
如何解决早晨和旁晚,本应是低色温时段照片上却硬生生的出现阴影蓝呢,下面片例告诉我们,使用“阴影”白平衡设置效果很好!原理:太阳尚无照射到大
地,虽然天已经大亮,但此时的色温就正阴影的8000°K,当然选择“阴影”白平衡拍照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惨能忠实的再现日出日落前后的景色,灰色的建筑业不会变成蓝色了。
一、甚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调整是一种数码相机上才有的功能,数码相机对色彩控制的便利是以往的胶片相机不可比拟的。
白平衡调整可以使相机适应不同的拍摄光线条件,保证被摄对象的白色和其它色彩能够在照片上得以真实的再现。
光线的色温是用开氏度的单位来计量的,数值越低光线就越显暖色(白天),越高就越显冷色(阴天)。
一般情况下,白炽灯的色温要明显低于3000K,白天的色温在5500K左右,而大面积的户外阴影下的色温常常能达到7000K。
二、常用的一些白平衡设置
1.自动白平衡
尽管我觉得自动白平衡并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提供最准确的色彩还原,但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上都有这个模式,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用这个模式拍摄的效果还算不错。
当数码相机设定在自动白平衡模式的时候,相机可以自动分析并计算出所拍画面的色温情况,使白色能够得到还原。
不同型号的相机在自动白平衡上的表现差异很大,有些相机在自动白平衡模式下能够准确还原色彩,有些则不然。
2.日光白平衡(4800K~5600K)
日光白平衡非常像日光胶片,它适用于在与正午日光色温类似的光线下拍摄。
由于拍出来的色彩比较平淡,随水用得很少。
在室外, 日光大部分適用在大太陽下, 有時色溫低一點的照片會比較討喜, 這時候可以選用陰天白平衡, 可以得到較溫暖的照片。
3.阴天白平衡(5400K~6600K)(常用暖色)
阴天的设置能够让偏冷的光线稍微暖一些,所以许多摄影师在晴天拍摄时也会将白平衡设置在阴天,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可以有一种略暖的色调。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加强日出和日落的色彩效果,而且还可以使雨天拍摄的照片色彩更加鲜艳。
随水一大半片子都是阴天白平衡拍的,所以大都暖暖的,不过看多了有些腻味儿。
4.白炽灯(钨丝灯)白平衡(2700K~3300K)(常用蓝色)
这个白平衡设置就像胶片里的灯光型胶卷,适用于在室内标准的钨丝灯下拍摄。
用这种设置拍摄,照片上的色彩还原与我们在拍摄现场的视觉非常接近。
白炽灯白平衡也是随水相当常用的一种白平衡。
钟爱的蓝调片就是用这种白平衡拍出来的。
白炽灯白平衡拍摄的夜景往往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惊艳——冷暖色调形成融洽的对比。
5.荧光灯(日光灯)白平衡(2700K~7200K)
荧光灯模式适合于在一些办公室、商场里进行拍摄,这些地方的照明光源多为荧光灯。
然而,随水始终觉得荧光灯是最难掌握的一种白平衡,很多情况下即使使用相机内的荧光灯预设模式,也难以得到理想的色彩还原。
不同类型的荧光灯色温相差很多(从色温的跨度就可见一斑)。
况且大多数室内场合,并不会单一使用荧光灯光源,常常会辅之以白炽灯,这就使得色温很难估测。
6.闪光灯白平衡(4800K~6000K)(常用介于冷暖之间的)
闪光灯白平衡是为了补偿闪光灯光线的微冷效果而设计的,在这种模式下,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改变了画面偏冷、人物皮肤苍白的问题。
闪光灯模式也是随水常用的白平衡,这一白平衡的色温介于日光和阴天之间,如果觉得日光偏冷而阴天却又偏暖,可尝试下闪光灯白平衡。
7.阴影白平衡(6700K~9200K)
阴影处的色温是最高的,阴影白平衡针对阴影处的冷色进行补偿,用这一白平衡拍摄的照片看起来色调会非常暖。
随水通常会慎用这一白平衡,何况有时候让阴影处呈现冷色反而比较好看。
一、本色夜景
城市中夜晚的街道多是人工灯,在拍摄时,白平衡的设置对画面的色调起到很大的影响,要想获得理想的色调,最好手动设定白平衡。
如果想真实地再现当夜景本来的色彩,最好将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模式,这样的设置会对灯光的红色调有所控制,使画面成冷色调。
画面中的天空和荧光灯等都会呈现蓝色调。
二、暖色夜景
很多人都喜欢暖暖的灯光,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尤其在节日中,暖暖的夜景更能衬托出和乐融融的气氛。
这时,就可以把白平衡设置在日光模式,日光模
式能强调橙色,画面成暖色调,使夜晚气氛非常浓厚。
如夜晚的街道、商店前、广场等地拍摄各种造型的灯饰时就可以把白平衡设定为日光模式。
如果用白炽灯模式拍摄,画面会显得有些发白,缺少夜晚的气氛;而用自动白平衡模式拍摄,虽然画面非常清楚,但夜晚的气氛就变得淡薄。
在拍摄夜景中的人物时也经常使用日光模式,尤其在冬天,可以使画面呈现暖暖的色调。
四、黄昏效果
如果想拍出具有浓厚的黄昏气氛,可将白平衡设定在荧光灯模式,这样拍出的照片就会呈品红色调,美丽的黄昏效果就产生了。
但是采用自动白平衡调节,抑制黄光,就会使画面丧失了景物艳丽的色彩,照片层次平淡无味
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色温分别为3000K、5000K、7000K、9000K。
这是在傍晚日落后拍摄的,当时的真实色温应该在7000K左右。
四张照片都是用RAW原片设置了色温后输出的,除了第一张明显有些太蓝之外,另几张都表现出了独特的影调。
阴天白平衡(5400K~6600K)(常用)
上图两次拍摄的两张照片,前面的残荷用的是LED手电照明。
第一张用的阴天白平衡,觉得色彩不好看;于是第二张改换白炽灯白平衡,一下子就让冷暖色调有了对比。
白炽灯白平衡拍摄的夜景
在摄影上我们则可以直接设置照片的色温值而得到不同感觉的作品,简单点说我们将拍摄时候的色温值减低就会得到偏冷偏蓝调的照片,将色温值设高再拍
摄就会得到偏暖偏黄的色彩。
拍摄色温设置:3700k
拍摄色温设置:5400k
拍摄色温设置:9000k
从上面三张作品可以直观看出色温设置对照片色彩的影响,正常环境的色温在5400k左右,即将白平衡设置为相应的数值则得到比较真实的色彩,不过就比较平淡,无法很好的表现环境。
如果我们将拍摄设置降低到3700k时,画面就会变成偏蓝,呈现出冷调,而在9000k时则会变得很红,会加强夕阳的效果,所以具体设置还是要看作品主题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