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带材卷取机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热轧带钢卷取机的工艺研究及液压系统仿真的开题报告

热轧带钢卷取机的工艺研究及液压系统仿真的开题报告

热轧带钢卷取机的工艺研究及液压系统仿真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钢材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热轧带钢已经成为了钢铁工业中的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航空、车辆等领域。

在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卷取机是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产量和质量。

因此,热轧带钢的卷取机工艺研究和液压系统仿真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1. 热轧带钢卷取机的工艺研究:根据卷取机的工作原理和要求,分析卷取机的工艺特点,包括卷取机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验收标准等,以及其与整个热轧生产线的关系;2. 液压系统仿真研究:通过对液压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研究液压系统性能的优化,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减少系统能量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三、研究方法1. 热轧带钢卷取机的工艺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卷取机的结构和原理,调研卷取机的应用及维护情况,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2. 液压系统仿真研究:建立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等仿真软件进行仿真研究,通过调整系统参数来优化系统性能。

四、研究成果及预期效果1. 热轧带钢卷取机的工艺研究达到技术标准,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2. 液压系统仿真研究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实现能源节约,减少生产成本。

五、研究计划1. 前期准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了解卷取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要求,准备相关实验设备和软件;2. 实验研究:对卷取机进行各项性能测试,收集数据资料;建立液压系统模型,进行仿真测试,分析仿真结果,优化系统性能;3. 结果分析与总结:对实验数据进行流程控制方面的分析,对液压系统仿真结果进行优化;对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评价和比较分析。

六、预期的研究经费来源1. 学校在相关科研计划中安排的经费;2. 企业合作资助。

卷扬机设计开题报告 (157)

卷扬机设计开题报告 (157)

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卷扬机又称绞车,是起重垂直运输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井架、桅杆、滑轮组等辅助设备,用来提升物料、安装设备等作业。

由于它结构简单、搬运安装灵活、操作方便、维护保养简单、使用成本低、对作业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起重、建筑、水利作业等方面。

提升重物是卷扬机的一种主要功能,各类卷扬机的设计都是根据这一要求为依据的。

虽然目前汽车吊等取代了卷扬机的部分工作,但由于成本太高,起吊吨位有限,而不能在工程中校广泛应用,故大多物料的提升仍然是由卷扬机承担的。

此次设计的5吨电动卷扬机是由电动机、连轴器、制动器、减速器、卷筒、导向滑轮、起升滑轮组、钓钩等组成(如图所示)。

1—电动机2—联轴器3—减速器 4 —卷筒
5—导向滑轮6—滑轮组7—吊钩
电动机正转或反转时,制动器松开,通过带制动轮的联轴器带动减速器高速轴,经减速器减速后由低速轴带动卷筒旋转,使钢丝绳在卷筒上绕进或放出,从而使重物起升或下降。

电动机停止转动时,依靠制动器将高速轴的制动轮刹住,使悬吊的重物停止在空中。

根据需要起升机构上还可装设各种辅助装置,如起重量限制器、起升高度限位器、速度限制器和钢丝绳作多层卷绕时,使钢丝绳顺序排列在卷筒上的排绳装
置等。

2.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和可行性分析。

主要查阅各类相关设计手册,利用类比法和逻辑推理法进行研究,并到工厂进行参观实习,向工人师傅请教各类生产实践经验,结合理论,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进行研究,在条件允许上午情况下借助实验进行论证.。

卷扬机开题报告

卷扬机开题报告
undermunicipalgovernmenthotelpingliangactivelyfinancingcomprehensivehardwarefacilitieshavebeenupgraded主要进度安排31研究进度具体安排及其进度检查见表研究进度具体安排及其进度检查起止日期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阶段目标实际完成内容检查日期检查人2012031020120328电动机的选择与运动参数计算完成电动机与运动参数的计算及确定传动比2012032920120406齿轮传动设计完成齿轮传动的设计2012040720120413轴的设计及校核完成轴的设20120419滚动轴承的选择选定滚动轴20120427键和联轴器的设计及校核完成键和联轴器的设计2012042820120505其他零件的设计及校核完成其他零件的设计2012050620120516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图绘制装配图与零件图完成仿真效果2012051720120520编写说明书写好说明书在2012月31日前完成对建筑卷扬机的整个设计过程并提交指导老师进行审查批阅准备答辩
齿轮—传动设计
完成齿轮---传动的设计
2012—04—07

2012—04—13
轴的设计及校核
完成轴的设计
2012—04—14

2012—04—19
滚动轴承的选择
选定滚动轴承
2012—04—20

2012—04—27
键和联轴器的设计及校核
完成键和联轴器的设计
2012—04—28

2012—05—05
3.主要进度安排
3.1研究进度、具体安排及其进度检查(见表1)
表1研究进度、具体安排及其进度检查
起止日期
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

卷取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卷取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冷轧窄带钢卷取机摘要冷轧卷取机是轧钢车间中的重要辅助设备,广泛用于冷轧带钢的酸洗、退火、镀锌等生产线上,卷取机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带钢产品的质量,它和生产线出口上的其它设备一起协同工作,将处理后的成品带钢卷成钢卷。

近年来,随着用户对钢材的表面量要求越来越高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卷取机技术逐渐被国外研究人员所重视。

本文首先对卷取机的类型、工艺特点和发展状况等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并对卷取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卷取机的主要部件进行了设计、选择和校核,主要包括:电机的容量选择、减速器的选择;对传动系统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卷筒轴的设计与校核,轴承的选择和寿命的计算;制定卷取机的总体施工方案,叙述了主要部件的安装、调试的方法和步骤,计算了卷取机的安装工程预算。

关键词卷取机;设计;校核;施工方案;安装;预算Cold Rolling Tension coilerAbstractCold Rolling Tension coiler is the important assistant equipment in cold rolling workshop.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coiler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product quality of strip steel. It is widely used in pickling,annealing and galvanization process line.With the cooperation of other equipment in the delivery of line,it will rewind product strip into coil.In recent years,with increasing surface quality by users require on strip and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coiling technology was gradual attention by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 the type of cold-rolled coiler,technological features,development,summary the coiler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s;Secondly,A major part of the reel of the design,choice and check,mainly including:choice,the choice of gear reducer motor capacity;On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mainly including:the design of the drum shaft and check,the choice of bearing and life ;Arrangements for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coiler,describe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methods and steps of the installation ,commissioning,installation,commissing,installation engineeringbudget of coiler was calculated.Keywords Coiler;design;check;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The installation; budget目录1.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1)1.1.1卷取机简介 (1)1.1.2卷取机作用 (1)1.1.3卷取机背景 (2)1.1.4研究卷取机目的 (2)1.2冷轧窄带钢卷取机国外发展状况 (3)1.2.1卷取机研究的发展 (3)1.2.2冷轧卷取机研究的现状 (5)1.3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容 (6)1.3.1课题研究的容 (6)2.冷轧窄带钢卷取机方案的选择与评述 (8)2.1卷取机传动的方案及方案分析 (8)2.2主要零部件的选择 (9)3.电动机的选择 (11)3.1带钢力的计算及最大力的确定 (11)3.2卷取机主要结构尺寸的选择 (12)3.2.1卷筒直径的确定 (12)3.2.2卷筒筒身长度的确定 (12)3.3初选电动机容量 (13)3.4电动机轴上的力矩计算 (15)3.5电动机的校核 (16)4.卷取减速机的选择 (18)4.1选取减速器 (18)5.主要零部件的强度计算 (19)5.1卷筒轴的设计与计算 (19)5.1.1轴的材料 (19)5.1.2卷筒轴转矩的计算 (19)5.1.3卷筒轴的设计 (20)5.1.4轴的计算 (22)5.2 卷筒轴轴承的计算 (32)5.3 凸轮机构的设计 (33)6.卷取机安装施工方案 (35)6.1施工流程图 (35)6.2安装方案的确定 (36)6.3操作要点 (36)6.3.1基础验收检测基准测设 (36)6.3.2垫板安装 (37)6.3.3卷取机滑道安装、找正 (37)6.3.4卷取机安装、找正 (38)6.3.5传动底座找正 (38)6.3.6卷筒主体找正 (39)7.安装施工概预算分析 (40)7.1 机械设备安装消耗量定额包括的主要容 (40)7.2 安装消耗量定额应用的条件 (40)7.3 有关费用的规定 (40)7.4冷轧窄带钢卷取机安装预算 (41)7.4.1 安装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的计算 (41)7.4.2 安装工程造价计算 (44)8.安装调试与验收 (46)8.1底座 (46)8.2 机架 (47)8.3传动装置 (49)8.5试车 (50)9.结论 (52)10.致 (53)参考文献 (54)1.绪论1.1选题的背景和目的1.1.1卷取机简介在热连轧机生产带钢时,要求把热态(550~750℃)带钢卷缠成卷。

开题报告——精选推荐

开题报告——精选推荐

开题报告⽬录1⽂献综述 (2)1.1板形的概念及浪形的⽣成过程 (2)1.1.1板形的基本概念 (2)1.1.2 横截⾯外形 (2)1.1.3 带钢平坦度 (3)1.1.4 浪形的⽣成过程 (4)1.1.5 影响板形的主要因素 (5)1.2国外冷轧机及板形控制技术现状 (5)1.3国内冷轧机及板形控制技术现状 (7)2课题背景及开展研究的意义 (10)2.1 UCM轧机简介 (10)2.1.1 UCM轧机概况 (10)2.1.2 UCM轧机特点 (11)2.1.3 HC、UC轧机的不⾜ (11)2.2研究的意义 (11)3研究⽅法、内容及预期⽬的 (12)3.1研究⽅法 (12)3.2主要内容 (12)3.3研究⽬的 (12)4 进度安排 (12)参考⽂献 (13)指导教师意见 (14)1⽂献综述1.1板形的概念及浪形的⽣成过程 1.1.1板形的基本概念⽬前,描述带钢板形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横截⾯外形(Profile)和平坦度(Flatness)。

横截⾯外形反映的是沿带钢宽度⽅向的⼏何外形特征,⽽平坦度反映的是带钢沿长度⽅向的⼏何外形特征。

这两个指标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决定了带钢的板形质量,是板形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

1.1.2 横截⾯外形横截⾯外形的主要指标有凸度(Crown)、边部减薄(Edge drop)和楔形(Wedge)。

图2.1 带钢横截⾯凸度图(1)横截⾯凸度横截⾯凸度是指带钢截⾯中⼼处厚度与两侧标志点平均厚度之差。

()211de o e c W h h h C +-= (1-1)式中:W C —横截⾯凸度; c h —带钢截⾯中⼼处厚度;d e o e h h 11、—分别为两侧标志点厚度通常取1e 为20mm 或40mm 。

(2)⽐例凸度带钢横截⾯凸度与带钢中⼼厚度的⽐值称为带钢横截⾯的⽐例凸度,有些⽂献也称之为相对凸度。

cW WR h C C =(1-2)(3)边部减薄也称边降,由于轧辊与带钢接触边缘处应⼒分布的特殊情况,以及带钢在这个区域的横向流动,导致这个区域的厚度急剧减⼩。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搞定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搞定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500吨油压机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时间:2011 年 3 月日1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人们为了制造工具,最初是用人力、畜力转动轮子来举起重锤锻打工件的,这是最古老的锻压机械。

14 世纪出现了水力落锤。

15~16 世纪航海业蓬勃发展,为了锻造铁锚等,出现了水力驱动的杠杆锤。

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和火车(见机车),因而需要更大的锻件。

1842年英国的J.内史密斯创制第一台蒸汽锤,开始了蒸汽动力锻压机械的时代。

1795年英国的J.布拉默发明水压机,但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大锻件的需要才应用于锻造。

随着电动机的发明,19世纪末出现了以电为动力的机械压力机和空气锤,并获得迅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750000千牛的模锻水压机、1500千焦的对击锤、60000 千牛的板料冲压压力机、160000千牛的热模锻压力机等重型锻压机械和一些自动冷镦机相继问世,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锻压机械体系。

以高压液体(油、乳化液等)传送工作压力的锻压机械。

液压机的行程是可变的,能够在任意位置发出最大的工作力。

液压机工作平稳,没有震动,容易达到较大的锻造深度,最适合于大锻件的锻造和大规格板料的拉深、打包和压块等工作。

液压机主要包括水压机和油压机。

某些弯曲、矫正、剪切机械也属于液压机一类。

利用帕斯卡定律制成的利用液体压强传动的机械,种类很多。

当然,用途也根据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如按传递压强的液体种类来分,有油压机和水压机两大类。

水压机产生的总压力较大,常用于锻造和冲压。

锻造水压机又分为模锻水压机和自由锻水压机两种。

模锻水压机要用模具,而自由锻水压机不用模具。

机器具有独立的动力机构和电气系统,采用按钮集中控制,可实现调整、手动及半自动三种工作方式:机器的工作压力、压制速度,空载快下行和减速的行程和范围,均可根据工艺需要进行调整,并能完成顶出工艺,可带顶出工艺、拉伸工艺三种工艺方式,每种工艺又为定压,定程两种工艺动作供选择,定压成型工艺在压制后具有顶出延时及自动回程。

卷取机研究报告

卷取机研究报告

卷取机研究报告
卷取机是一种将物料(如纸、布、合成材料等)以轮廓形式卷起来储存或运输的装置。

卷取机广泛应用于印刷、制造、皮革、食品等行业中。

卷取机通常由卷杆、送料机构、调张机构、切割机构、收卷装置等组成。

其中卷杆是主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卷起物料并将其固定在轴上。

在使用卷取机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宽度、厚度、重量、卷径等因素。

调整卷取机参数可以控制卷紧度、张力等,使得卷取品质更加稳定。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卷取机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同时,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使得卷取机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小的能耗、更长的使用寿命等优势。

在卷取机的研究应用中,还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

例如,采用可降解材料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控制噪音和振动等,以及遵守安全规范,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总之,卷取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装置,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在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卷取机的性能和功能将会不断提高。

带钢热连轧卷取温度控制与系统实现的开题报告

带钢热连轧卷取温度控制与系统实现的开题报告

带钢热连轧卷取温度控制与系统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带钢热连轧过程中,卷取温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热连轧卷取过程中,钢板经过多道辊道轧制达到预定的厚度和宽度尺寸,紧接着卷取将钢板卷至卷芯内,同时通过定向冷却实现钢板快速冷却,控制所达到的冷却速度和温度梯度,从而获得良好的冷变形组织结构。

因此,控制卷取温度对于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带钢生产线使用的高效连铸热轧机组,生产效率高,对卷取温度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精确的卷取温度控制方法来保证高品质的产品出厂。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结合现代化的测量仪器和控制器,设计建立一套适用于带钢热连轧卷取温度控制的系统。

该系统可实现对于带钢卷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保证产品出厂质量。

三、研究内容1. 热连轧卷取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理论和技术研究;2. 卷取过程中的温度测量方法和仪器选型;3. 卷取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4. 系统实验和数据分析。

四、研究方法1. 理论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分析现有技术和理论知识,对卷取温度控制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

2.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探究卷取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建立温度控制数学模型。

将温度控制数学模型应用于系统设计中,验证其在控制效果和实时性上的可行性。

3. 数据分析分析实验数据,评价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和优化方向,为进一步完善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五、研究意义带钢热连轧卷取温度控制的研究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一个高效、实时、稳定的卷取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线能力、减少废品率,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500带材卷取机结构设计学院(系):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机械工程系年级专业:08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李沅松指导教师:王敏婷完成日期: 2014.3.28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卷取机是将热轧或冷轧钢材卷取成卷筒状的轧钢车间辅助设备,在热带钢连轧机(热连轧机组)、冷带钢连轧机和线材轧机上布置在成品机座之后,在单机座可逆冷带轧机上则安装在轧机的前后。

热带钢卷取机最早是八辊成型导板导入,生产中事故较多,改成四个成型辊和导板,由于压力不均,钢卷质量不好,容易形成塔形。

现在,多数采用三辊式卷取机,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卷取机的引料辊由康佳结构改进摆动机构以便快速提升上辊,满足卷曲张力的要求。

冷带卷取机是地上卷取机,卷曲机构由形块改成扇形块,与扇形块机构对称,强度高,在冷轧机上广泛应用,近年来,冷轧机发展采用高速,大卷重,自动化,要求卷取机进行改革。

采用八棱锥扇形块卷筒。

对薄带钢采用牙条扇形块无缝隙卷筒,防止钢卷不圆,为了满足卷卷曲工艺要求,保证卷曲质量,卷取机能夹紧板头和缷巻,一定采用钢板头夹紧机构,卷筒胀缩机构,近年来擦用液压伺服系统自动调整卷取机位置,保证板边整齐。

近年来由于卷曲机构的改造,卷筒一般有两段胀缩和三段胀缩机构,胀缩量大,最近使用四棱锥可控制刚度的卷筒,这种卷取机在卷曲过程中,随着径向压力的增加有微量的自动缩径,从而,在不影响带钢张力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带钢对卷筒的径向压力,邦郑卷筒的刚度。

卷取机缷巻侧都有轰动支撑,以提高刚度的同事保证缷巻的要求。

目前,国内虽然各钢铁公司使用的卷取机在设备数量上不少,但大部分是由外商技术负责提供相关设计图纸,然后在国内制造厂进行转化设计后配套制造。

国内的研究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少,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机械设计时特别强调和重视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首先,合理确定系统的功能,增加可靠性,提高经济性,保证安全性。

1、卷取机整体结构的设计冷带卷取机的卷取装置冷带钢的卷取装置有两种型式:卷筒和助卷装置组成的卷取装置和卷筒上带有咬钢功能的钳口装置的卷取装置。

前者多用于高速的冷连轧机上,以提高轧机的生产率;后者多用于单机座冷轧机上。

冷带卷取机的传动装置 卷取机的传动装置的型式与卷筒所要求的调速有关。

卷取过程中带卷的直径不断的增大,为保证带钢始终在恒张力下进行轧制,卷取机的卷筒转数应相应减慢。

在整个卷取过程中,卷取机不断地调速。

卷取机调速的方法有机械、电动和液压调速三类。

2、卷筒主要参数的设计在确定卷取机的主要参数之前,应从轧钢工艺方面取得以下数据和依据:⑴卷取机所卷各种带钢的尺寸:带钢的厚度、宽度和长度。

⑵所卷带钢的材质。

⑶带钢的张力值。

对带钢卷取机的主要参数讨论如下。

⑴卷筒直径的确定对于冷轧带材卷取机,卷筒直径的选择一般以卷取过程中内层带材不产生塑性变形为设计原则。

按照弹塑性弯曲理论,对冷卷取机来说,卷筒直径与被卷带材的厚度及机械性能之间应满足下面关系D ≥sEh σmax mm 式中 s σ —— 卷取温度下带材的屈服极限,MPa ;E —— 带材的弹性模量,MPa ;max h —— 带材的最大厚度,mm ;另外,由于受卷筒强度和作业线工序互相衔接的限制,卷筒直径不宜取得过小或过大。

⑵卷筒径向压力计算径向压力计算不仅是卷筒零件强度和胀缩缸推力计算的先决条件,而且与卷取质量直接相关。

计算卷筒径向压力时,通常把卷于卷筒上的整个带卷看作受压的厚壁弹性圆筒,从而推导出带卷作用在卷筒表面的径向压力公式。

我们这里引用英格利斯公式:P 0=21σ(1-202r 当r )㏑22022r r r 当当--R 式中 P 0 —— 卷取外表面的径向压力,kg/cm 2;σ —— 卷取张应力,kg/cm ;R —— 带卷外半径,cm ;r 0 —— 卷筒外半径,cm ;r 当 —— 卷筒内当量半径(mm ),它是将四棱锥卷筒或扇形块的卷筒看作当量弹性厚壁圆筒时的内半径的,r 当=0.42 r 0。

⑶胀缩缸平衡力计算以开式倒置四棱锥为例:(1)锥面间的反力 带卷对每一扇形块的压力可用等效力表示PDBp d p Br P 22cos 2402==⎰θθπN 式中B ——带材宽度,mm 。

锥面反力N 为ααsin 2cos )1(222f f P N +-= N 式中 2f —— 卷筒零件摩擦面间的摩擦系数;α—— 棱锥角(2)胀缩缸平衡力Q 计算()ααtan 21tan 42222f f f P Q +--= N 3、卷筒传动设计⑴卷取机的速度控制 卷取机速度控制要同时考虑一下两个因素:为适应机组速度变化而调整卷取速度时,不应影响电机的驱动力矩;为适应卷径变化而调整卷筒转速时,不应引起张力的波动。

可以同时采用调压(恒力矩)和调激磁(恒功率)两种调速方法,分别适应上述两种情况,以充分的利用电机的容量。

⑵电机的额定转速与传动比 卷筒电机的额定转速er n 必须与卷取计算转速f n 相适应f n = cR v πm ax 30 r/min 式中 m ax v —— 最大卷取线速度,m/s ;C R —— 最大带卷半径,m 。

⑶激磁调整范围与最大卷径比 为实现在卷取过程中张力不发生波动,卷筒的电机的弱磁调速范围应满足下列要求er n n m ax = DR e 2 式中 m ax n —— 卷筒电机弱磁调整的最大转速;D —— 卷筒直径,m 。

⑷卷筒电机功率计算 卷取带材所需的传动功率应由带材的张力、塑性弯曲变形、卷取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摩擦阻力等因素确定。

由于塑性弯曲和摩擦的影响远小于张力,故初选电机时,额定功率er N 可按下式近似计算er N ≥f N =η1000)(max 2Tv K Kw 式中 2K —— 塑性弯曲及摩擦影响系数,取1.1~1.2;T —— 卷取张力,N ;v —— 卷取速度,m/s ;η —— 传动效率,取0.85~0.9f N 称为计算功率,max )(Tv 表示在各种工艺制度下,张力和速度乘积的最大值。

4、强度校核5、冷带钢卷取的工艺特点⑴张力 冷带钢卷取突出的特点是采用较大张力。

此外由于张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尺寸精度,因此对张力的控制也有严格要求。

⑵表面质量 冷带钢表面光洁,板形及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对卷筒几何形状及表面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⑶钢卷的稳定性 冷轧的薄带钢采用大直径卷筒卷取时,卸卷后带卷的稳定性极差,甚至出现塌卷现象。

因此加工带材厚度范围大的生产线应能采用几种不同直径的卷筒,小直径卷筒用于卷取薄带。

⑷纠偏控制 带钢精整线往往要求带钢在运行时严格对中,使卷取的带卷边缘整齐。

为此常采用自动纠偏控制装置。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研究步骤:⑴调研确定研究方向;⑵方案设计,完成卷取机整体结构的设计;⑶技术设计,部件设计,达到卷取机主要参数要求;⑷技术设计,零件设计,并进行强度校核;⑸整理设计说明书。

2、研究方法及措施: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展开对冷带卷取机的优化设计研究,并适当采用类比设计或经验设计。

四、研究工作进度第一、二周主要是查阅斜辊矫直机的相关资料,理解卷取机的工作第三、四周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准备开题报告,并初步完成开题报第五、六周主要是进行计算主要参数,卷筒设计与校第七、八周零部件的结构参数,完成主要部件结构设计第九、十周将卷筒、减速器、液压缸装配成整个卷取第十一、十二周绘制总装工程图及相关零件工程图,并翻译外文资料;第十三、十四周综合考虑各部分,发现问题,调整设计第十五、十六周撰写论文。

最后一段时间整理论文,准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邹家祥.《轧钢机械》(第二版).北京:冶金工作出版社,1989[2]曹宪勇,张力卷取机在工程中的应用.冶金设备2007,178:45-48.[3]郑文广,徐泽宁,胡素影.基于PLC控制的包装钢带卷取机的研制.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2)2:142-147.[4]王东红,张淳,邸洪双.卡罗塞尔卷取机卷取错层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东北大学学报,2010,(31)12:1374-1376.[5]蒋长虹,邱华东,新型带钢卷取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杨晓光.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43)6:759-761.[6]严修成.三辊卷取机卷曲不致密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重工与起重技术.2008.4:6-8.[7]王崇湘,陶俊伟,沈培康.一套先进实用的全液压卷取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低压电器,2002,(5):31-34.[8]宁宇.提高卷取机张力控制精度的实用技术.有色设备.2000.2:11-13.[9]刘法奎,何立军.卷取机胀缩卷筒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山东冶金.2008,30(6):75-76.[10]R.Sternitzke1,J.Wagner.德国赫施·霍恩林堡公司新卷取机的设计特点.中国冶金.2006,(16)4:27-29.[11] 司马晓峰,燕格海,张斌.卷取机的故障分析与技术改造.有色金属加工.2013,(42)2:42-43.[12]王磊. 1300重卷机卷机直流传动系统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有色设备.2008,3:23-25.[13] KU Xiangchen.Automatic Generation of Setup for CNC Spring CoilerBased on Case-based Reasoning.Journal of Wuhan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6,s3:1016-1018[14]ZHANG Jian,PENG Yan,LIU Hongmin,LIU Yunfei. Chinese Journal ofMechanical Engineering.Analysis of Wear Mechanism and InfluenceFactors of Drum Segment of Hot Rolling Coiler.2013,2:351-355[15]ZHANG Jian1,PENG Yan,LIUHong-min,LIU Yun-fei1.Establishment ofwear model and life prediction of drum of hot rolling coiler.Journal of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1,6:1808-1812.六、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七、系级教学单位审核意见:审查结果:□通过□完善后通过□未通过负责人签字:年月日说明:1.开题报告版面设置为:B5纸,上下页边距分别为2.5cm和2cm,左右页边距分别为2.4cm和2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