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转向传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汽车转向系统是车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逐渐被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所取代。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过电力传动装置提供操控力,相较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节能性和可靠性。
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靠、高效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在研究的基础上,将重点关注系统的结构设计、控制算法优化、故障诊断等方面。
通过对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章将介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背景与发展;第三章将详细阐述系统的设计原理与结构;第四章将重点探讨控制算法的优化与实现;第五章将研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最后,第六章将总结全文,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相信可以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我们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具体内容}本文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涵盖了传感器选择、电机控制、系统优化等方面。
传感器选择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中,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是至关重要的。
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轮的转向角度、转向速度以及转向力等参数,为后续的电机控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转向角度传感器、转向速度传感器和转向力传感器。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考虑其精度、响应速度和可靠性等因素,并确保其能与电机控制系统良好地配合。
电机控制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电机控制是实现转向功能的核心部分。
电机控制系统通过接收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计算并控制电机的输出力矩,从而实现汽车的转向功能。
电机控制的关键是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常见的电机控制方法有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完整版)汽车转向系统最新毕业论文设计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未经允许切勿外传开题报告一、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转向系统: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steering system)。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汽车转向系统的零件都称为保安件。
汽车转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
完全靠驾驶员手力操纵的转向系统称为机械转向系统。
借助动力来操纵的转向系统称为动力转向系统。
动力转向系统又可分为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动力转向系统。
随着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企业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才,成为迫切要求。
据统计,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 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
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
这表明,我们的高级技工在未来5—10年内仍会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因此熟悉汽车转向系统,熟练掌握现代化汽车转向系统的设计、操作和维护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成为社会较紧缺、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转向装置的结构也有很大变化。
现代汽车转向装置的设计趋势主要向适应汽车高速行驶的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轻便性、低成本、低油耗、大批量专业化生产发展。
通过本次毕业论文对转向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并且结合通过实习了解的知识对转向系统的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对转向系统的深入认识二、设计目的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自己对汽车转向系统在故障诊断和维修方面有更为充分、细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转向系统的原理、应用和CADCAM软件应用。
三、设计工作1、概述2、转向系统现阶段的主要类型3、汽车转向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分析4、汽车转向系统的新发展---整体式、半分置式及联阀式动力转向结构四、时间安排项目时间截点备注论文题目确定2011年2月25日开题报告2011年3月4日论文初稿2011年4月15日论文定稿2011年5月7日论文答辩2011年5月15日二次答辩2011年5月22日目录浅析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2)摘要 (2)绪论 (3)1 概述 (4)1.1 什么是汽车转向系统 (4)1.2 汽车转向系统概述 (4)1.3 转向系统简介及工作原理 (4)2 汽车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 (10)2.1 机械转向系故障诊断 (10)2.2 动力转向系故障诊断 (12)2.3 转向系仪器检测 (14)3对汽车转向系统的故障进行维修 (16)3.1机械转向系的维修 (16)3.2动力转向系的维修 (19)4结论……………………………………………………………………………………………22谢辞 (23)参考文献 (24)英文资料 (25)中文翻译 (30)浅析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摘要:本文阐述了汽车转向系统各个部分的作用、组成、主要构造、工作原理、及可能出现的故障,同时提出了对出现的故障进行维修的可行方案;采用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个问题都有良好的认识,对所学内容进行了良好的总结归纳,以此进一步熟悉掌握汽车转向系统的各方面知识,深化巩固所学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学习的前提下,用实际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电动汽车悬架和转向机构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

3.更具我们的结构特点,选用了双横臂弹簧减震悬架机构。简易的选择了控制臂的空间位置形式,并根据经验设计了控制臂的尺寸,校验了连接点的强度。计算并选择了合适的液压阻尼器和螺旋弹簧。
关键字:四轮独立四轮转向轮毂电机驱动轮边线控转向双横臂悬架螺栓弹簧液压减震
1.1
电动汽车四轮独立驱动系统是利用四个独立控制的电动机分别驱动汽车的四个车轮,车轮之间没有机械传动环节。典型四轮驱动布置型式,其电动机与车轮之间可以是轴式联接也可以将电动机嵌入车轮成为轮式电机,车轮一般带有轮边减速器。这种驱动系统与传统汽车驱动系统相比有以下特点:
1)传动系统得到减化,整车质量大大减轻。由电动机直接驱动车轮甚至两者集成为一体。这样省掉了离合器、变速器及传动轴等传动环节,传动效率得到提高,也更便于实现机电一体化。另外,由于动力传动的中间环节减少,传动系的振动及噪声得到改善。甚至在采用纯电力驱动时,可实现无声行驶。但是,在实际实际交通环境中无声行驶,带来的很多问题,在汽车系统没有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前,带来的往往祸大于福。
1.2
在一般汽车,以操纵方向盘使前轮的轮胎转向发挥转弯机能,但四轮转向是后轮的轮胎也可转向之系统。四轮转向的目的:在低速行驶时作逆相转向(前轮与旋转方向为逆向)使旋转时小转弯性能良好,中高速时为同相转向(前轮与旋转方向为同方向),以提高在高速时之车道变换或旋转时操纵稳定性。
1)四轮转向降低低速转向半径。
如图1-1a所示,汽车在低速旋转时,车辆行进方向与轮胎方向大概可视为一致,在各轮大部份不会产生旋转向心力(cornering force )。四轮行进方向的垂直线会交于一点,车辆就以该点为中心(旋转中心)旋转。参考下图低速旋转时之行车轨迹,单轴转向车(通常前轮转向)时,因为后轮不转向,旋转中心差不多在后轴的延长线上。
汽车四轮转向的PID控制方法研究毕业论文设计

汽车四轮转向的PID控制方法研究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四轮转向的PID控制方法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汽车四轮驱动技术论文

汽车四轮驱动技术学号:1665070428 姓名:余子祥专业:07级电信(4班)内燃机汽车自20世纪初出现至今,其自身随人类科技的进步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它也给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方便,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自身消耗日益紧缺的石油并产生大量污染物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恶化。
因此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及能源紧张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低能耗,无污染的汽车。
因此电动汽车成为21世纪汽车技术研究的热点。
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是电动汽车研究的两个分支。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电动汽车技术日趋成熟,部分产品已进入商业化应用如ToyotaPrius[1]。
目前,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多数在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传动系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变,进而将电动机及电池等部件加入总布置中。
这种布置难以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
为使电动汽车对传统内燃机汽车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设计出适合电动汽车的底盘系统势在必行。
而四轮独立驱动技术则可使电动汽车底盘实现电子化,主动化,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
使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四轮驱动系统分为两大个类别:主动与被动,但目的不外乎只有一个,就是把动力从空转打滑的轮子移走,然后再重新分配到抓地力较大的轮子上,就好比车轮打滑,我们要用石块木板等东西塞在打滑的轮子下面一样,道理很简单。
当两轮(前轮或者后轮)驱动的汽车发生轮胎空转打滑的时候,补救措施只有一个,就是减小引擎的驱动力,而驾驶者只有通过收油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或者行车电脑控制油门的收小。
而四轮驱动的汽车就不同了,你可以任凭自己的喜好打脚加油,动力会通过电子系统自动分配到各个车轮上,能更加有效的防止车轮打滑的情况发生。
很多人也许会认为四轮驱动的汽车会有更加强的贴地性能,其实他们把贴地性能的概念给混淆了,四轮驱动汽车与两轮驱动汽车的最大差别在于:FF车型会因为轮子的空转而转向不足,偏离了弯道,而FR车型则会甩尾,而四轮驱动则由于各个轮子的动力分配是自动的,就不会存在上面这种问题,这是涉及到汽车的循迹性能的问题,而并非是贴地性能。
四轮独立驱动转向电动车传动及制动系统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

四轮独立驱动转向电动车传动及制动系统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一、内容简述本文旨在设计一款四轮独立驱动转向电动车的传动及制动系统。
研究内容包括电动车的设计背景与意义,对于四轮独立驱动转向电动车的工作原理与现状的深入分析,以及针对其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的具体设计。
研究目的在于提高电动车的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以适应现代城市环境和用户需求。
首先本文将概述电动车传动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方案,这包括电机的选择及其布局设计,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以及传动效率的优化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机类型和布局方式,以实现四轮独立驱动转向的功能,提高车辆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对传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传动效率,确保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
其次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动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的关键部分。
本文将分析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制动性能、制动稳定性、制动安全性等方面。
将探讨不同类型的制动系统(如液压制动、再生制动等)在四轮独立驱动转向电动车中的应用,并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制动系统设计方案。
本文将探讨该设计的优化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将分析现有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结合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四轮独立驱动转向电动车的传动及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这将有助于推动电动车技术的发展,提高电动车的性能和安全性,为未来的智能交通和绿色出行做出贡献。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电动车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交通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四轮独立驱动转向电动车作为电动车的一种新型发展形式,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在多种复杂环境和特殊应用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四轮独立驱动转向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它不仅在军事领域有重要作用,在民用领域如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对于四轮独立驱动转向电动车传动及制动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 浅谈四轮转

X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精品合同,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X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教务处制X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四轮转向(4WS,4 Wheel Steering)除了传统的以前轮为转向轮,后两轮也是转向轮,即四轮转向。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汽车在高速行驶或在侧向风力作用时的操作稳定性,改善在低速下的操纵轻便性,以及减小在停车场时的转弯半径。
四轮转向主要有两种方式:当后轮转向与前轮转向方向相同时称为同向位转向;当后轮转向与前轮转向方向相反时称为逆向位转向。
将横摆力矩控制(DYC)与四轮转向(4WS)系统相结合,建立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具有最佳输出响应的车辆理想模型。
采用前馈和反馈控制相结合跟踪理想模型的控制策略,设计出最优控制器,并分别在低速和高速下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四轮转向模型与横摆力矩控制相结合,采用跟踪理想模型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同时控制汽车转向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得到较好的瞬态及稳态响应,有效地减轻驾驶员操纵负担,提高了车辆操纵稳定性。
尤其在高速行驶时,仍能获得较好的输出响应,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
关键词:四轮转向;组成;构造;原理;优缺点;安全AbstractFour-wheel steering (4WS, 4 Wheel Steering) before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round of the steering wheel, steering wheel after two rounds is that the four-wheel steering. In the 20th century began to develop the mid-80s, its main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car at high speeds or when the lateral wind loads, operational stability, improve the manipulation of light at low speed, as well as reduce the turning radius in the parking lot. Four-wheel steering mainly in two ways: when the rear wheel steering and front wheel steer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same shift to the position; when the rear wheel steering and front wheel steer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is called reverse position when turning.The yaw moment control (DYC) and four-wheel steering (4WS)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slip angle and yaw rate vehicle response with the best output of the ideal model. Feedforward and feedback control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deal model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design the optimal controller, respectively, under the low and high speed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wheel steering and yaw moment control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ideal model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oth steering slip angle and yaw rate, get a better transient and steady-state respons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urden on the driver control to improve vehicle handling and stability. Especially in high speed, can still get a better output response, which will help improve traffic safety.Keywords: four-wheel steering; composition; structure; principl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ecurit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第2章四轮转向 (2)2.1 四轮转向 (2)2.2 四轮转向的组成 (2)第3章四轮转向系统 (4)3.1 四轮转向系统的结构 (4)3.2 四轮转向系统的原理 (6)3.3 四轮转向系统的类型 (6)第4章 Quadrasteer四轮转向系统 (6)4.1 Quadrasteer四轮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7)4.2 Quadrasteer四轮转向系统优点 (8)第5章安全 (9)第6章前轮转向与四轮转向比较 (10)第7章四轮转向系统的发展 (11)结论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第1章绪论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先进的电子产品已经应用到汽车产业当中。
毕业设计(论文)-微型汽车转向系统设计(完整图纸)

前言100多年前,汽车刚刚诞生后不久,其转向操作是模仿马车和自行车的转向方式,用一个操纵杆或手柄来使前轮偏转实现转向的。
由于操纵费力且不可靠,以致时常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
第一辆不用马拉的四轮汽车问世时,它已经吧前桥和前轮组成为了一总成。
该总成别安装在枢轴上,可以绕前桥中心的一个点转动,利用一个杆柱连接前桥的中点,通过地板往上延伸,转向盘就紧固再杆柱上端,以此操纵汽车。
这种装置在汽车车速不超过马车的速度时,还是很好用的,但当车速提高后,驾驶员就要求提高转向的准确性,以减少轮胎的磨损,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后来他们发现,正在探索的这种理论在1817年就已经呗阐明了。
1817年,德国人林肯斯潘杰提出了类似于现代汽车的将前轮用转向节与前梁连接方式。
(即改进转向器的想法)。
他研制了一种允许汽车前轮在主轴上独立回转的结构—把车轮与转向节连接起来,转向节又用可转动的销轴与前轴连接,从而发明了转向梯形机构,并与第二年将其向英国政府申请专利的权力转让给了出版商、英籍德国人阿克曼。
不久,阿曼克向英国专利局申请了“平行连杆式转向机构”专利。
1879年,法国四轮马车制造商杰特发明了第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向联动机构。
杰特的转向机构可以把转向中心点移向两侧。
他把一根杆子与带有两个连接臂的转向节相连。
当时称为转向臂和随动臂。
杰特把转向柱的一端与转向臂连接,当转动转向柱时,通过转向臂和随动臂、横拉杆和车轮轴转动车轮,实现汽车转向。
1857年,英国的达吉恩蒸汽汽车是第一辆采用转向盘来实现汽车转向的机动车辆。
1872年苏格兰的查理士第一个把转向盘安装到煤气发动机车辆上。
此前,想把转向盘安装到车辆上的多次尝试均未得到认可。
1878年,“现代汽车之父”、德国的卡尔·本茨在他的三轮乘坐车上首次采用了所谓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但却考一根操纵杆来控制汽车行使方向。
1886年,英国的弗雷德里克·斯特里克兰说服了他的朋友、汽车制造商雷克,把一个用于轮船上的转向柱和转向盘装到了一辆新的戴姆勒·弗顿敞蓬车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极具参考价值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四轮转向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四轮转向传动路线进行了简要分析。
以此为理论基础,以某汽车的相关参数设计了四轮转向转向器。
包括前轮转向器的设计计算,后轮转向执行器的设计,齿条等强度的计算。
四轮转向传动系主要是通过车速传感器、前轮转角传感器、前轮转速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后轮转角传感器、后轮转速传感器,发送信号到四轮转向控制器内,信号经过处理,得出后轮所需的转角大小及方向,控制执行器完成转向。
此系统可以改善车辆低速的转向灵活性和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使汽车在转向时响应快,转向能力强,直线行驶稳定。
前轮转向器是四轮转向的基础部件,是电机助力的齿轮齿条转向器。
后轮执行器是驱动后轮转向的主要部件。
通过对前轮转向器和后轮执行器的设计,为四轮转向技术整体设计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四轮转向,齿轮齿条电动助力转向器,后轮转向执行器汽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极具参考价值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is the four-wheel steering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four-wheel steering transmission routes are briefly analyzed.This theory, with a car related parameters of the four-wheel steering transmission system was designed. Including front wheel steering gear design calculation, rear wheel actuator design strength calculation,rack .Four-wheel steering transmission system is primarily through speed sensor, front wheel Angle sensor, front wheel speed sensor, steering wheel Angle sensor, rear Angle sensor, rear Lord Angle sensor, rear vice, rotational speed sensor sends a signal to the four-wheel steering controller inside, signal through processing, draw the rear required corner size and direction, control actuator finish turning. This system can improve vehicle speed steering flexibility and high speed control stability of, make cars in steering response quickly, steering capability is strong, run straight stability. Front wheel steering gear is the basic components, four-wheel steering motor hydraulically rack-and pinion steering gear Rear actuators are drive rear wheel steering the major components. Through the front wheel steering gear and rear actuator is designed for four-wheel steering technology integral design provides the basis.Key words Four-wheel steering gear rack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gear, rear wheel actuators汽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极具参考价值目录摘要.............................................................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第一章绪论................................................ - 1 - 第二章设计方案选择........................................ - 7 -2.1 各传感器位置确定................................... - 7 -2.2 转向机构的设计要求................................. - 8 -2.3 转向梯形设计....................................... - 9 -2.4 本章小结.......................................... - 10 - 第三章齿轮齿条电动助力转向器设计计算 .................... - 11 -3.1 转向器的效率...................................... - 11 -.................................... - 11 -3.2 转向器正效率η+3.3 转向器逆效率η- ................................... - 12 -3.4 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 13 -3.4.1力传动比与角传动比的关系...................... - 14 -3.5 参数选择.......................................... - 16 -3.5.1转向轮侧偏角计算.............................. - 17 -3.6 转向系载荷确定.................................... - 18 -3.7 转向器的主要元件设计.............................. - 20 -3.7.1选择齿轮齿条材料.............................. - 20 -3.7.2齿轮齿条基本参数.............................. - 22 -3.7.3转向横拉杆及其端部............................ - 23 -3.7.4齿条调整...................................... - 24 -3.8 齿轮齿条转向器转向横拉杆的运动分析................ - 26 -3.9 齿轮齿条传动受力分析.............................. - 27 -3.10 弹簧的设计计算................................... - 32 -3.11 齿轮轴轴承的校核................................. - 35 -3.12 电机选择......................................... - 36 -汽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极具参考价值3.12.1助力转矩的计算............................... - 36 -3.12.2电动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 37 -3.13 本章小结......................................... - 38 - 第四章后轮转向执行器设计计算 ............................ - 39 -4.1 执行器结构设计.................................... - 39 -4.2 齿条设计计算...................................... - 39 -4.3 回位弹簧的设计计算................................ - 40 -4.4 电机选择.......................................... - 41 -4.4.1助力转矩的计算................................ - 41 -4.4.2电动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 42 -4.5 本章小结.......................................... - 42 - 结论....................................................... - 43 - 致谢....................................................... - 44 - 参考文献................................................... - 45 - 附录....................................................... - 46 -汽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极具参考价值第一章绪论四轮转向(Four Wheel Steer)控制技术就是在汽车行驶转向时通过引入一定的后轮转向来增强汽车在高速行驶或在侧向风力作用时的操纵稳定性、行驶安全性及改善低速时汽车的机动灵活性。
我们知道普通汽车的转向是靠驾驶员转动方向盘,从而带动前轮的转动来实现的,前轮为转向轮。
前轮转动后,车身方向跟着改变,无转向的后轮与车身的行进方向产生差距,产生偏离角,从而发生弯力,产生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