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书面用语
英语书面表达常用语

英语书面表达常用语一、用于驳性和比较性论文1. In general, I don’t agree with总的说来,我不同意。
2. In my opinion, this point of view doesn’t hold water.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并不可靠。
3. The chief reason why… is that…最主要的原因是。
4.There is no true that…。
并不真实5. It is not true that…。
并不正确6. It can be e asily denied than…。
很容易被推翻7. We have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我们没有理由相信。
8. What is more serious is that…更为严重的是。
9. But it is pity that…遗憾的是。
10. Besides, we should not neglect that…另外,我们不能忽略。
11. But the problem is not so simple. Therefore…但问题并不简单。
所以。
12. Others may find this to be true, but I believer that…有的人可能认为这是正确的,但我认为13. Perhaps I was question why…我对。
又疑问14. There is a certain amount of truth in this, but we still havea problem with regard to…这里包含了很多事实,但如果我们关注。
就不难发现还是又很多问题的。
15. Though we are in basic agreement with…,but虽然我们都承认。
但是。
16. What seems to be the trouble is…现在的问题是。
常用书面用语

常用书面用语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
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
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
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1)给长辈的信。
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
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
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
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
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
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
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
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
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
如“XX委员会”、“XX公司”。
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书面表达常用语

书面表达常用语1.书信开头I am pleased to hear from you.(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Many thanks for your last kind letter.(非常感谢你上一封友善的来信。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我写信为了告诉你……)I am writing to you informing that …(我写信为了告知你……)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interest in your advertised position for a waitress.(我写信是为了表达我对你们招聘女服务员的职位很感兴趣)I am writing a letter to you to get some help about…(我写信给你就是为了就……向你求助)You have asked me for my advice with regard to…and I am glad to offer my suggestions here.(你向我寻求关于……的建议,我很高兴给与我的建议)It’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invite you to …(我很荣幸邀请你……)2.书信结尾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期待你的回信)Good luck!Best wishes!3.be of great importance = be important(……是非常重要的)4.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 be significant(……是很有意义的)5.…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6.do great harm to/ be bad for (对……有害)7.be beneficial to/ be good for(对……有益)8.ruin our health and affect our studies (毁坏我们的健康和影响我们的学习)9.enrich our life=make our life colorful (丰富我们的生活)10.broaden our eyes/ widen our horizon(拓宽我们的视野)11.cultivate our social skills(培养我们的社交技能)12.develop our ability to do sth.(培养做……的能力)13.enable us to make more friends(使我们能够交更多的朋友)14.It is convenient for us. to do sth.(我们做……是很方便的)15.As is known to us all,…(众所周知,……16.Every coin has two sides(每样事物都有两面性)17.Its advantag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它的优点超过缺点)18.Opinions towards it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人们对它的观点因人而异)19.It’s generally agreed that…(人们普遍认为……)20.As a famous saying goes,…(正如名言所说……)21.There is no doubt that…(毫无疑问,……)22.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毫无疑问,……)23.It g oes without saying that…(毫无疑问/不言而喻……)24.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理由如下……)25.The reason is that…(原因是……)26.This is because …(这是因为……)27.Several factors contributes to this(.这归因于几个因素)28.Because of this…(由于这一点……)29.It is high time that we. should do sth.(是真该我们做……的时间到了30.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op pollution.(有效的措施应该被采取来阻止污染)31.take measures to do sth.(采取措施做某事)32.as far as I am concerned,…(就我而言/在我看来)33.to begin with,…what’s more,…last but not least,…(首先……,其次,…… 最后,……34.most importantly,…(最为重要的是……)35.What’s worse,…(更糟糕的是……)36.all in all,…/in conclusion/on the whole/in a word (总之,……)37.I am greatly honored to make a speech here.(我无比荣幸在这儿作一个演讲)38.some people are in favor of it .They argue that…(一些人赞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39.Some people are opposed to it .They hold the view that..(一些人反对这个观点,他们认为……)40.When it come to …, (当谈到……的时候)41.From the picture ,we can see…(从图片我们能看出……)42.As can be seen in the picture,…(图片表明……)43.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一方面,……另一方面……)44.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一方面,……另一方面……)45.on the contrary,…(正相反……)46.There seems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的数量急剧增加)热点话题范文Traffic and Protecting Environment交通与环保2015年11月,全国中东部地区17省市持续雾霾,陷入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目前英文书面用语

目前英文书面用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文书面用语:
1.在邮件或信函中:
- "Dear [Recipient's Name],"(亲爱的[收件人姓名],)是常见的开头语。
- "Sincerely,"(真诚地,)或者"Best regards,"(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是信件结尾时的惯用语。
- "I am writing to inquire about..."(我写信是想询问关于...)是用于询问的常见表达。
2.在正式文档或商务信函中:
-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我们很高兴地通知您...)用于正式通知。
-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根据协议...)用于引用协议内容。
3.在学术或正式报告中: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本研究的目的是...)用于说明研究目的。
-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结果表明...)用于陈述研究结果。
写信书面语大全

在写信时,我们通常会使用一些更为正式和传统的书面语,以增加信件的庄重感和尊重之意。
以下是一些写信时常用的书面语:开头部分:1.敬启者:用于正式信件的开头,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
2.顷接/顷奉大函:刚刚收到您的来信。
3.惠书敬悉/情意拳拳:您的信我已收到,信中情意真挚可见。
4.顷得手示/惠函/大札:刚刚得到您的书信/信件/书信。
5.承蒙厚爱/关怀备至: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深厚爱护和关怀。
正文部分:1.兹因/缘于:因为某事。
2.鉴于/基于:考虑到某事。
3.兹定于:现在决定于(某时做某事)。
4.欣闻/喜闻:高兴地听到。
5.获悉/惊悉:知道某事,后者用于表示听到的消息令人震惊。
6.谨启:谨慎地陈述。
7.顺颂时祺/顺祝商祺:祝您时时刻刻都吉祥/祝您生意兴隆。
8.不胜感激/感激涕零:非常感谢。
9.敬请/恭请:恭敬地请求。
10.承蒙厚谊/盛情:非常感谢您深厚的情谊/热情款待。
结尾部分:1.敬候佳音/静候佳音:期待您的好消息。
2.谨上/谨启:谨慎地呈上此信。
3.顺祝/此致:祝您(某事顺利)。
4.敬祝/谨祝:恭敬地祝您(某事如意)。
5.恭候/敬候:恭敬地等待。
6.专此/特此:专门为了某事而写此信。
7.伏乞/伏望:恳切地希望。
签名部分:1.谨上/顿首:恭敬地呈上。
2.敬上/谨启:恭敬地书写。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较为庄重,通常用于非常正式或特殊的场合):竭尽全力,直至生命终止。
请注意,最后一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现代书信中并不常用,因为它带有一种极端的献身意味,更适合用于非常庄重或特殊的场合。
在一般书信中,使用“谨上”或“顿首”等更为常见和恰当的签名方式即可。
以上书面语可根据信件的正式程度和收信人的身份地位适当选择使用。
在写非正式信件或给亲密朋友写信时,可以使用更为随意和亲切的语言。
公文书面用语

公文书面用语开头用语:用于公文开头,引导文件直接叙述根据、事实或主张的用语。
也称领叙用语。
它有助于文件简明、精练。
例如:①为、为了;②根据、按照、遵照、依据;③鉴于、关于、由于;④目前、当前;⑤兹(现在)、兹有、兹介绍、兹将、兹派、兹聘等。
承转用语:承接上文而转入下文的用语,或用于连接开头与主体部分,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惯用语。
也称承启用语。
例如:①根据……决定,根据……特告知如下,依据……公告如下;②为了……现决定,为……通报如下,现就……问题请示如下;③现将……(情况)报告如下,现就……问题提出如下意见,经……批准(同意)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④拟采取如下措施;⑤经……研究,答复如下;⑥总之、总而言之、鉴于上述情况、为此、据此、故此、有鉴于此等。
引述用语:用于批复或复函、贺信等引述来文、来电作为依据的用语。
例如:悉(知道)、收悉、电悉、文悉、敬悉、欣悉批转用语:用于批转、转发、印发通知时的用语。
例如:批转、转发、印发、发布;批示、阅批、审批等。
(上报公文——报告用语:现将……报上,请审阅、阅示)称谓用语:在公文中对各单位称谓的简称,表示与称谓对象关系的词,例如:我(局)、本(部门、人)、贵(公司)、该(房屋)等。
本:如“本公司”,属于第一人称词,可以与“我”通用,具有郑重色彩,用在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中。
贵:如“贵商城”,属于第二人称词,表示尊敬与礼貌,但与“你”不完全相同。
只能用在平行文和涉外文件中,不用在上行文和下行文中。
该:如“该部门”,属于第三人称词,用于指代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中提到的人或事物,属于自己与对方之外的第三者。
经办用语:表明工作处理过程和情况。
例如:①经、业经、兹经、未经;②拟、拟办、拟定;③施行、暂行、试行、执行、参照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④审定、审议、审批;⑤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强调,会议通过了、会议决定,会议希望,会议号召,会议要求,会议呼吁等表态用语:表示态度、可否的语言。
好在的书面用语

好在的书面用语
在书面交流中,使用恰当的语言和用语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表达方式不仅会让你的交流更加清晰明了,还能够使你的观点更加有力,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好用的书面用语:
1. “尽管如此”(However):这一用语经常用于文章或段落中引出对某个观点的反驳,表达一种转折的情感。
2. “鉴于此”(Given):用于开头引出一些重要事实或观点,强调某个主题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文章的主旨。
3. “由此可见”(Thus):这个短语用于解释某个结论,强调其重要性和意义。
4. “换句话说”(In other words):这一用语用于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或提供更清晰的解释,强调你的话语。
5. “例如”(For example):这是一个常用的短语,用于说明你的观点或给出具体的例子,使你的观点更具体化。
6. “总之”(In conclusion):这个短语用于结束一个段落或文章,强调你的主要观点,表明你的结论。
7. “一方面,另一方面”(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这个短语用于解释两种相反的观点或事实,表达你的思考和观点。
总之,书面用语对于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
使用这些好用的书面用语将会让你的文章更加精准,清晰明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意思。
- 1 -。
书面表达用语

书面表达用语
1. “哇塞,这可真是太重要啦!就像你跟朋友聊天,总不能前言不搭后语吧,书面表达也要有逻辑呀!比如写个故事,开头、中间、结尾得顺溜呀,不能乱套!”
2. “嘿,别忘了加上感情色彩哟!你想想,要是干巴巴地写,谁会爱看呀!就好比一道菜没放盐,没味道呀!适当表达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多有意思!”
3. “哎呀呀,用词可得准确呀!不能含糊其辞的,不然别人都不知道你想说啥,就像射箭没瞄准,能射中吗?”
4. “哇哦,句子长短也要搭配好呀!全是长句子看着累,全是短句子又太单调,就像音乐有快有慢才有节奏感嘛!”
5. “嘿,描述得具体点呀!别老是模模糊糊的,比如你说个东西好,得说出咋好呀,不然别人咋知道,这就跟画画一样,得把细节画出来才生动!”
6. “天哪,注意语气呀!该轻松就轻松,该严肃就严肃,可别弄反了,就像穿衣服得搭配对风格一样!”
7. “哎呀,别老重复用词呀!就像总吃一种菜会腻,换着花样来嘛!”
8. “哇,多举些例子呀!光说理论多枯燥,有例子就好理解多了,这跟老师上课讲例题不是一个道理吗?”
9. “嘿,注意下标点符号呀!该逗号逗号,该句号句号,可别乱了套,就像走路得一步一步走稳!”
10. “哇塞,书面表达真的很有意思呀!能把你的想法好好传达出来,就像给别人打开一扇了解你的窗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书面用语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
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
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
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1)给长辈的信。
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
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
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
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
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
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
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
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
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
如“XX委员会”、“XX公司”。
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
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
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
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
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
”“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
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
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
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
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
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1)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转一行顶格或空两格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
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
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
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
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
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一)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来源:1.经常运用介宾短语。
如标题中常用的“关于”;文中涉及表述对象或范围时常用的“对、对于、将、除了”;表述时间、地点时常用的“于、自、在”;表述目的原因时常用的“为、为了、由于”;表述来源根据方式时常用的“由、遵照、根据、依据、通过、在、随着”等等。
这些短语多被用来充当定语、状语,起限制和修饰作用。
2.经常使用一些比较简洁、庄重、严谨的专用词语和文言句式。
有已成为公文中的专用词语,如:“贵、该、鉴于、至于、兹、兹因、悉、值此、如下、举凡、当即、拟请、经由、业经、并经、亟应、末、而、则、审核、遵办、理应、势在、希、尚望、准予、定予、不胜、为此、特此、此致、此布、凡……者、是否得当、是否可行、为要以及“为此,特……”等等。
3.经常使用所在部门的专业术语,以反映所在单位的业务特点。
如经济部门的“产品、市场、销售、合同”;司法部门的“传讯、诉讼、勘验、拘传”;军事部门的“训练、装备、动员、指挥”;外事部门的“阁下、荣幸地、谅解、顺致敬意”;科技部门的“选题、成果、网络、检索”等等。
4.经常使用无主句、陈述句、祈使句。
公文有专用格式,在条例、章程、规定、细则、守则等法规性文件中,由于这些法规的执行人员、施行对象,是广泛而清楚明白的,经常使用无主句,写上反而显得啰嗦。
常用的陈述句有,带助词“了”的表示完成时态的句式、表示否定的陈述句式、不带判断词“是”的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带判断词“是”的表示肯定的句式。
常用的祈使句有,带命令语气的表示肯定的句式、带有请求语气的表示肯定的句式、带有禁止语气的表示否定的句式。
5.经常使用联合短语充当各种句子成分。
在各种公文中,联合短语经常被用来充当主语、谓语、定语、状语、补语,这样可以省略句子成分中的一些重复部分,因而起到了简洁的作用。
(二)公文写作中的常用术语来源:在公文写作中,除了上文提到的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里的已经讲到的一些常用术语外,还常遇到的有以下这些:行文单位间以通报情况、请示问题、商洽事务等为目的的文字往来过程称为行文。
各单位的行文关系应当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
党政机关的行文分为三种: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行文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本着精简文件的原则,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可发可不发的不发;②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越级行文;③不相隶属的机关,不应以隶属关系行文;④不要重复行文;⑤行文应有主次,注意分清主送与抄送机关;⑥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同级机关。
⑦在报刊上公布的文件可作正式公文,不另行文。
上行文指下级向主管上级报送的公文,使用的文种主要有请示、报告。
平行文指平行单位或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的发文,如函。
下行文指上级对所属下级单位的发文,使用的文种主要有通知、指示、通报、决定、决议、命令、批复等。
制文程序一般专指对公文的制作流程。
制作公文的程序是:(1)拟稿,即撰写公文,是制文的基础和首要程序。
重要的公文应由领导人亲自动笔或主持撰写,一般日常公文则由秘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拟稿,通常是“谁主管的事,谁拟稿”。
拟稿的步骤:①首要的是明确使用的文种、发送对象、主题及行文的目的要求;②收集有关材料,进行调查研究;③安排结构,拟写提纲;④落笔起草,反复检查,使其成文。
(2)核稿,即公文起草成形送交领导人签发之前,对公文的观点、文字、内容、体式所作的全面检查与修正工作,主要由各单位的办公室秘书或主任负责,一般叫“把口”或“把关”,就是保证公文的质量。
核稿的着跟点是:是否需要制发文件,是否符合国家法制要求,是否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要求,措施、办法是否行之有效,结论是否正确,结构、用语是否符合公文的特点要求,公文的体式是否规范等。
(3)签发,是形成公文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公文经过领导人核准签发即成定稿。
会议讨论通过的文稿,可由办公室主任代行签发,涉及本单位带全局性的公文,应由主要负责人签发,一般公文可由分管副职签发。
(4)缮印、校对与用印。
缮印指依据定稿誊抄、打印或排印成正式文本,校对指根据定稿校正缮印中的差错,用印指加盖印章,公文盖印一般应加盖在成文日期处。
稿本是指同一公文在撰写、审核、印制过程中形成的在形式、内容、作用上有所不同的文稿、文本。
包括草稿、定稿、正本、副本、存本、试行本及各种文字本。
草稿是文件的原始稿件,供作修改、讨论和审阅用,不具有任何法定效力。
文件一般只有一次写成的草稿,重要的文件需要反复讨论修改,可以形成几次或几十次草稿。
定稿是经过审问,由负责人签发或会议正式讨论通过的完成稿。
定稿是文件的标准稿本,是进行缮印的依据。
经过多次草拟形成的文件,最后一稿并由领导审批签署的才为定稿。
已经正式发布的文件,日后又重新修改时,须保留原来的定稿,不可以将原来的定稿作为草稿在上面修改,而应利用复制件作为草稿,进行修改补充,并重新报有关领导签批。
原稿即定稿。
它是与正式印发件相对而言的。
核稿文件形成草稿,在送领导审批签发之前,或已经过一定审批手续的稿件,在正式印制之前,由秘书人员进行全面、认真校核的过程称为核稿。
核稿是帮助领导审核把关,以保证文件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秘书人员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核稿一般是从以下几方面对文件进行检查:①是否准确无误地体现了领导机关的意图,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规章,是否注意到同有关文件的衔接;②提出的措施和办法是否符合实际、切实可行;③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工作的事项,是否经过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并且经过会签;④文稿是否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观点鲜明、提法准确,文字表述是否简明通畅,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等是否经过认真核对;⑤发文形式、密级确定、发至级限、传达范围等技术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核稿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承办人员应当有较好的素质,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②熟悉党的方针、政策;②熟悉以往发布的文件;④知识面宽并有相当的文字能力;⑤尤其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清样经过初步核稿的文件,如果有较大改动,在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或送领导审批之前,应作打印处理,所产生的清楚的稿样称作清样。
清样在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后,可能还会有较大改动,需要再次印制成清样才能送批。
因此,有些重要文件,要反复印几次清样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