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办权威人士提醒高考考生十大注意事项(精)

合集下载

高考考场十大注意事项 考生超常发挥有妙招

高考考场十大注意事项     考生超常发挥有妙招

高考考场十大注意事项考生超常发挥有妙招明天就要参加高考了,还是忍不住要再次提醒下考生和家长一些注意事项和前车之鉴,有些小细节千万不能忽视。

即使有意外情况发生,考生都不要慌张,要牢记一条基本的准则:遇到意外,一定要向考务人员求助,问题一定有解决办法,千万不要自做主张或者闷不作声。

从容而专心的应考,自然会有良好的回报。

考场准备有遗漏。

参加考试前一天,考生应仔细核对一些所需物品是否携带整齐。

如果一旦因紧张或疏忽出现忘带准考证、答题笔等情况,要及时与带队老师或监考老师联系。

考务人员会针对考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细致的处理。

●意外一:忘带准考证。

解决方案:立刻与监考老师联系。

监考老师将先验证考生相貌,若与准考证存根上所贴照片相符,可安排考生进考场应考,同时经流动监考员通知考生领队,要求在本科考试结束前将准考证送到考场,将情况报告考点主考。

如果确认考生将准考证丢失,则由县市招生办办理补发。

●意外二:忘带2B铅笔、黑色签字笔解决方案:若考生忘记带2B铅笔、黑色签字笔、塑料橡皮,或所带的笔写不出,数学科考试忘记带圆规和三角板等,要及时告知监考老师。

监考老师会通过流动监考员报告考点主考,主考可指示考务组提供,不够的情况下由本考场内监考员调剂。

●意外三:考生发生晕场、疾病等情况解决方案:监考员将通过流动监考员报告考点主考。

经简易治疗能继续考试的,鼓励考生坚持应试;难以坚持者,劝考生退场治疗。

考点主考会指挥和监督医疗组予以就地治疗或送至就近医院治疗。

如果距离考试结束超过30分钟,则实行隔离治疗。

●意外四:考试中途想如厕或喝水解决方案:考生报告监考员后,监考员速与流动监考员联系及时报告考点主考。

主考了解掌握情况,如属特殊病因,可指派两名同性场外流动监考员随其前往,但应寸步不离。

考生若在考试中途提出要喝开水,监考老师会通过流动监考员报告考点主考。

由流动监考员提供开水给场内监考员,由监考员提供给考生。

在考场上,考生如果发现拿到的试题或者答题卡有问题,不要紧张,更不必慌张。

高考前十大注意事项介绍大全(家长篇)

高考前十大注意事项介绍大全(家长篇)

高考前十大注意事项介绍大全(家长篇)家长必看:高考前十大留意事项1、制造宁静的复习环境宁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心情稳定地进行复习。

吵闹的复习环境将使孩子心情烦躁,留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

在这里我特殊提示家长,在孩子高考备考阶段尽量少会客,最好不会客,假如实在不得不会客,则最好在家庭以外进行,不要在家里进行。

在这个时间家长尽量不要与外界通电话,假如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行,也要简明一点,说起话来简洁扼要,不要无边无际地拉家常、聊闲天。

2、督促孩子消遣与运动高考前夕孩子在家复习大都是特别用功的,一做题就是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或是一个晚上,有时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

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地提示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例如,做俯卧撑,跳跳绳,打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孩子消退疲惫,焕发精力。

也可以提示孩子听听轻音乐,看看电视里轻松的节目,也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消退疲惫。

在高考前夕提示孩子不要看武打片,不要看那些电视连续剧,分散孩子的精力。

3、防止对孩子的过分关注高考前,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孩子在那复习功课时一会儿过去给孩子冲杯热牛奶,再一会儿过去给孩子送块西瓜,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旁边陪读。

这种过度关怀孩子的做法使孩子产生压力,心想,一旦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对我的关怀。

4、查找最佳线路高考考场四周肯定是交通很拥堵的,所以家长们应当多在考场四周转转,看看走哪条路线最佳。

5、健康饮食但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当给孩子加强养分,给孩子吃大鱼大肉。

我觉得,其实没有必要,孩子平常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一般状况下养分都会得到满意,关键是要做到养分平衡,合理。

不在于说给孩子增加什么蛋白质就能提高什么记忆力量,这种增加蛋白质和(提高(记忆力))的关系暂且不说,就算真的吃了富含蛋白质的东西短期内也不行能提高记忆力。

6、不要话太多我调查了许多成果优秀的伴侣,问他们的父母在高考前是如何要求他们的,他们许多人告知我,父母只说了一句话:只要尽力就行了。

2023高考前考生必看的注意事项

2023高考前考生必看的注意事项

2023高考前考生必看的注意事项高考前考生注意事项一、熟记十点保证高考不抓瞎①提前踩点,不着急;②不要熬夜,重休息;③两证务必要带齐;④铅笔一定得2B;⑤一日三餐要注意;⑥饮料少喝免内急;⑦涂卡时间留充裕;⑧字迹工整要切记;⑨考后对题是大忌;⑩最重要的,自信点儿。

二、再次了解高考各科考试时间是如何安排高考各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如下表:(多数城市)时间日期6月7日 9:00—11:30 语文下午15:00—17:00 数学6月8日 9:00—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下午15:00—17:00 外语 (英语笔试15:00—16:40)三、考生的考点、考场和座位号是如何编排的?答:考生参加考试的考点、考场和座位号,是高招办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以考区为单位,由计算机系统分别按照文史类、理工类,统一随机编排生成。

所以,一定要记清楚自己的考场,如果不熟悉的建议提前踩点。

四、严禁带入考场的物品有哪些?答:除教育部规定外,各地区也各自规定。

常规物品:除了“两证一码”和2B铅笔、黑色字迹的墨水笔、无封套橡皮、尺具等必须的考试用品外,考生不能将计算器、涂改液、修正带、草稿纸等物品带入考场,尤其不准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

考生佩带的计时用手表,考试时要放在考桌左上角。

五、考生什么时间可以进场?答:语文和综合科目考前25分钟,即8:35分开始进场;数学和英语科目考前20分钟,即14:40分开始进场;小语种科目考前30分钟,即14:30分开始进场。

考生进考点的时间,由各地确定,考生要根据考点的安排,按时到考点。

六、考生什么时间禁止入场?答:各科目开考后15分钟,考生将不能再进入考点参加当科目考试。

即语文和综合科目9:15分以后,数学和英语科目15:15分以后,迟到考生禁止进入考点,如遇有雷雨等天气,请考生提早出发,以免迟到。

七、哪些属于考试违纪行为?答: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如果有以下9种行为的,属于考试违纪: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高考前10天注意事项

高考前10天注意事项

高考前10天注意事项高考前十天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同学来说,怎样有效地利用这最后的时间,提高复习效果,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关于高考前十天注意事项的一些建议。

首先,安排好时间。

高考前十天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同学们不能有丁点的懈怠。

要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早上可以抓紧时间进行重点知识的复习,中午休息一下,利用下午时间突破薄弱点,晚上再复习一遍。

此外,每天可以在早晨或者晚上的休息时段温习一下自己的复习计划,以及下一天的学习计划,做好提前准备。

其次,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高考前十天是为了迎接最重要的考试,同学们必须做到精神饱满、状态良好。

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每晚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早上要早起,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不要熬夜学习,要按时休息,有助于保持大脑的清晰度。

再次,坚持科学的复习方法。

高考是对学生多年来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因此复习要有重心,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而应该注重理解和应用。

可以通过做题和总结方法来巩固知识,重点复习易错题型及解题方法,查漏补缺。

而对于一些不好掌握的题型或者知识点,可以向老师请教或者请同学互助,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注意调整心态。

高考前十天同学们要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与此同时,要避免焦虑过度,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避免压力过大对复习造成干扰。

最后,保持身心健康。

高考是一场长时间的考试,同学们要保持健康的状态才能全情投入复习。

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多吃水果和蔬菜;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可以出去散步、慢跑、做瑜伽等,放松身体的同时可以提高思维的活跃度。

高考前十天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同学们必须要付出更加努力的努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准备这场考试。

只有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坚持科学的复习方法,调整积极的心态,并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取得好成绩,迈向人生的新篇章。

高考招生六不准、十严禁、十公开、30个不得

高考招生六不准、十严禁、十公开、30个不得

高考招生六不准、十严禁、十公开、30个不得高考招生“六不准”1、不准违反国家有关招生规定。

2、不准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3、不准采取任何方式影响、干扰招生工作正常秩序。

4、不准协助、参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织的非法招生活动。

5、不准索取或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礼品、现金、有价证券。

6、不准以任何理由向考生及家长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高校招生“十项禁令”1、严禁省级招办在政策之外降低标准向有关高校指名投放考生档案;2、严禁省级招办对已录取考生违规变更录取学校;3、严禁高校利用调整计划等降低标准指名录取考生;4、严禁高校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或家长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5、严禁高校参加各类中介机构组织且未经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批准的招生现场咨询活动;6、严禁高校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签订“预录取协议”或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承诺吸引生源;7、严禁高校开展恶性生源竞争或通过虚假宣传诱导考生填报志愿甚至欺骗考生入学;8、严禁高校无计划录取或超出省级招办核准的录取考生名册范围违规发放录取通知书;9、严禁高校避开省级招办通过中介机构或中学教师等自行组织生源录取考生;10、严禁军事院校未经教育部批准以各种名义招收所谓“地方委培生”或“自费生”。

招生信息“十公开”1、招生政策公开;2、高校招生资格公开;3、高校招生章程公开;4、高校招生计划公开;5、考生资格公开;6、录取程序公开;7、录取结果公开;8、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9、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10、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公开。

高校招生“30 个不得”禁令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出台含有违规“点招”录取等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不得超越职权制定招生办法或照顾优惠政策;不得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得擅自调整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试点高校范围、招生计划和规定的项目范围;不得划转计划委托任何军队院校招生。

高考前的十大注意事项,赢在起跑线

高考前的十大注意事项,赢在起跑线

高考前的十大注意事项,赢在起跑线:
1.听天由命,赌气不值
高考前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态平和,听天由命,相信自己的努力,赌气可是输不起的哦。

2.注意饮食,少吃馋
吃好睡好才能考好,少吃垃圾食品,免得馋了肚子还馋成了别人。

3.做题详细,莫手忙脚乱
做题时认真仔细,不要手忙脚乱,像个躲猫猫的小老鼠一样。

4.勤练习题,战高考
勤奋练习题目,才能在高考战场上一展身手,否则只能成为各科试卷的“看客”。

5.别怕失利,再战继续
如果一次失败了,也别害怕,这不过是暂时的小挫折罢了,接下来还有更多次的机会呢。

6.不比成绩,比状态
不要总是和别人比成绩,要比的是优秀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7.多休息,赛场擂
趁着时间充裕,多休息一下,才能在考场上如鱼得水,不至于变成两条腿的瘫子。

8.冷静面对,笑对压力
面对压力要保持冷静,毕竟大家都在灵魂拷问中度过,所以,快乐才是答案。

9.信心满满,战无悔
要有信心,战无悔,不要让后悔和自己做朋友,否则就会成为后悔药的D大调料。

10.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最后,要以梦为马,就算不能飞奔,也要稳步前行,不辜负自己的青春岁月。

高考前的十大注意事项,赢在起跑线,小伙伴们,希望大家都能收获一个满意的成绩,然后一起欢乐地迎接新的人生篇章!。

高考考前注意事项与高考期间注意事项

高考考前注意事项与高考期间注意事项

高考考前注意事项与高考期间注意事项高考考前注意事项:1.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按时复习,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确保能够完成所有的复习内容。

2.合理安排时间和休息:高考前期的紧张复习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焦虑情绪。

因此,合理安排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放松,确保充足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状态去迎接高考。

3.认真复习过去的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通过复习过去的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可以了解考试题型和考察的重点,提高解题能力,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4.规划考试期间的生活:在高考期间,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保持充足的能量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5.积极参加高考前的模拟考试: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可以熟悉考试环境和考试流程,增加自信心,为高考做好准备。

6.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高考,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已经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并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高考期间注意事项:1.按时参加考试:准时到达考场,注意听从监考老师的指导和安排。

2.认真阅读考题:在考试开始时,认真阅读考题,理清思路,确定解题方法,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3.审题准确:在解答题目时,要仔细审题,确保准确理解题意,避免因误解题意而导致答案错误。

4.合理分配答题时间: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掌握情况,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确保每个题目都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思考和解答。

5.注意答卷规范:在答题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工整清晰,避免涂改和写错,确保答卷的整洁和规范。

6.保持冷静和稳定:在考试期间,遇到难题或者遇到出乎意料的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和稳定的心态,同时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保持稳定的情绪面对挑战。

7.做好时间把握:在考试过程中,要合理的掌握答题的时间,把握好答题的进度,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所有的考题。

8.检查答卷:在答题完成后,要认真检查答卷,确保没有漏题和错题,同时检查答卷是否规范和清晰,避免因为漏题或者答题不规范而产生扣分。

9.保持平和心态:无论考试结束后的感觉如何,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过于沮丧或者过于得意,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相信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考试前必看的十大注意事项

考试前必看的十大注意事项
1.提前准备:提前规划好考试前的复习计划,准备好需要用到的文具和资料,以免在考试前紧张或临时找不到所需物品。
2.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便在考试时更加精神饱满和清晰。
3.饮食均衡:避免过于油腻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激性的食物,保持饮食均衡,以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4.身体舒适:穿着舒适的衣服和鞋子,保持体温适宜,不受寒暑影响,以确保身体舒适。
9.注意答题规范:注意答题规范,避免涂改、乱写、翻页等情况,以免影响答卷质量和评分。
10.精神抖擞:保持精神抖擞,始终保持专注和自信的状态,以应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5.放松心态:放松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的挑战。
6.注意考场纪律:进入考场后,要注意考场纪律,保持安静和专注,不要打扰其他考生。
7.注意时间分配:在考试中,要合理分配时间,先完成易做的题目,再去处理难题,以保证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
8.注意审题:认真审题,理解题意,不要急于下笔,以免误解题意或遗漏重要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招考办权威人士提醒高考考生十大注意事项
每年高考中,总有一些考生因各种主观因素产生不应有的失误,或因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或因马虎大意,漏问漏答;或因某道题卡壳,耽误答题时间;或因慌乱紧张,将答案写在指定区域外, 影响了单科成绩等等。

针对以往考生在高考中存在的失误或需要了解的事项,省招考办权威人士总结了考生应考的十大注意事项,提醒考生注意。

——填名号,粘条码。

进入考场后,考生应按《考试操作指令》完成答题前的准备——考场分发题 (卡后, 应按考场提示先将姓名、考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处, 再将本人条形码粘贴到答题卡相应位置, 然后须检查核对本人的试题题数、页数和答题卡上的题数是否完整、对应。

——先审题,后作答。

对任何一道试题都须仔细审题,先看清题意,看准提问,然
后作答 ; 对综合题、作文题等则要先审题构思再动手答题,并看清答题区域大小,以免因理解有误答错试题回头修改。

——快答易,再答难。

应按试题顺序作答——选择、填空、简答、综合应用等,先做简单、有把握得分的试题。

遇到难题不紧张、不纠缠,以便节省时间解答相对较容易的试题, 确保会做的题都能得分,将疑难试题留到最后分析解决。

——答题后, 速涂卡。

涂卡时要涂点准确, 不能漏涂, 更不能串格 ; 涂后如需更正涂点, 要用橡皮将原涂点擦净,不致影响得分。

——字迹清,卷面洁。

在回答主观性试题时,不要只顾答题速度,不计书写质量,
切忌乱涂乱改。

一定力求字迹清晰, 保持卷面整洁,且叙述要有条理, 避免因字迹辨认不清引起不必要的失分。

——心气静,抗干扰。

进入考场后,可先简单地熟悉一下环境,平心静气地专心应考。

考试期间, 无论阴天下雨,还是刮风打雷,甚至是考场内其他考生发生意外情况, 都不应分心听看,分散精力。

——不懊悔, 不自责。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 试题具有一定区分度, 因此有答不出的题目, 或有的题目答题失误实属正常。

考过一科就该忘记一科, 切勿因一味责怪自己而影响下一科的正常发挥。

——遵时间,守纪律。

按照规定,交卷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 30分钟。

如有考生在规定出场时间内答完试题, 应认真检查、修正答案, 既不要违犯规定提前退出考场,更不得在考场内影响其他考生答题, 若违犯考场纪律, 将被按有关规定取消单科或所有各科的考试成绩。

——区域外, 莫答题。

答题卡中每道题都限定了答题区域, 如在限定区域外答题, 包括将答案写在试题上、草纸上,答案都无效。

更不得将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非指定位置,或以其他方式在答题卡留有“特殊标记”。

——第一天, 勿估分。

参考答案将在各科考试结束后, 统一由各地招考办下发。

但高考第一天结束, 就可能有人在网络上散布“答案” , 考生千万不要相信, 更不能把网上“答案” 当成正确答案给自己估分,这样既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可能影响其他科目考试的心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