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管理⼼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单项选择1、管理⼼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A. 所有⼈的⼼理活动及其规律B. 管理活动中⼈与⼈之间⼼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C. 管理活动中各种⼼理现象D. 管理活动中的⼼理过程2、在⼈的个性组成中,较多受⽣物因素的影响,较少受社会影响的是(C)A.性格B. 能⼒C. ⽓质D. 态度3、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认知、评价并做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理倾向被称为(C)A.性格B. ⽓质C. 态度D. 动机4、公认的“科学管理之⽗”是(A)A.泰勒B. 梅奥C. 韦伯D. 法约尔5、被⼈们称为“动作专家”的是(C)A.莫雷诺B. 勒温C. 吉尔布雷斯D. 泰勒6、在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中,下列不属于个体主观因素的是(B)A.兴趣B. 知觉对象本⾝的特征D. 性格与⽓质7、在知觉过程中,⼈们趋向于对容易说出例⼦的事物给予⾼判断,即所谓(A)A.易获得性偏差B. 基础⽐例偏差C. 社会刻板印象D. ⼼理定势8、某⼈与多年相识的⼥友分⼿后从此⼀蹶不振,这是⼀种什么⼼理表现?(C)A.攻击B. 升华C. 冷漠D. 退化9、某⼚发放的⼀笔奖⾦没有提⾼劳动⽣产率,但⼀经取消,职⼯便怨声载道,⽣产效率⼤幅度下降,这说明这笔奖⾦是(C)A.强化因素B. 激励因素C. 保健因素D. 精神因素10、管理⼼理学认为⼀个⼈的⼯作绩效主要取决于他的(B)A.能⼒和⼯作难度B. 能⼒和激励⽔平C. 性格和机遇D. 价值观与态度11、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D)A. 对发展的需要B. 对享受的需要C. 对精神的需要D. 对权⼒的需要12、阿Q在被别⼈打了以后说是⼉⼦打了⽼⼦,其⾏为属于下列哪种类型?(C)A.反向⾏为B. 压抑C. 合理化D. 升华13、“眼不见,⼼不烦”、“掩⽿盗铃”等都是(C)的表现。

A.合理化作⽤B. 投射作⽤D. 反向作⽤14、最早提出公平理论的是(B)A.麦克利兰B. 亚当斯C. 勒温D. 弗勒姆15、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作任务的团体叫(B)A.任务团体B. 正式团体C. 指挥团体D. 利益团体16、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媒体易于传送的信息称为(A)A.编码B. 传送C. 解码D. 反馈17、就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关系⽽⾔,下列哪⼀维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C)A.⼀贯B. 开放C. 正直D. 能⼒18、个体在群体的压⼒下,不仅在⾏为上与其他⼈保持⼀致,⽽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之现象称为(B)A.模仿B. 从众C. 暗⽰D. 顺从19、在⼈际吸引中起长远作⽤的因素是⼈的(B)A.外表B. 个性品质C. 熟悉程度D. 利害关系20、“近⽔楼台先得⽉”,这是⼈际吸引中的(A)原则。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1.判断题、2.名词解释、3。

简答题、4。

案例分析题、5.论述题《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一.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名词解释)社会知觉:主体对客体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过程不仅包括依据主体的社会经验对有关信息、线索进行选择、识别的知觉活动,还包括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

社会知觉是人的更复杂的认知活动.社会知觉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

社会知觉是现代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及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人际知觉、角色知觉三类。

自我知觉:即自我认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知觉。

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有效的从事社会活动的前提,也是社会化成熟的标志.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称“先入为主”效应或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即指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更鲜明、更大。

这主要表现在对熟悉的人或对象上。

晕轮效应: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社会认知偏差,指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刻板印象: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

这种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的刻板印象是社会知觉的定势现象,也称社会刻板印象。

态度:态度是个人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事和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激励:所谓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简言之,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非正式团体: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团体.这是由一些性格相投、志趣相同、新年一致、情感亲近、活动与交往关系密切的个体组合而成的。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整合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整合

1.什么是管理心理学在西方称为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广义的管理心理学,是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组织或活动中与管理过程有关的心理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组织运行过程与人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规律。

狭义的管理心理学,即经济管理心理学,其研究对象是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它研究经济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因素对管理效率的作用,如人的意识倾向(理想、世界观、信仰、兴趣等)、知识才能、性格脾气、情绪情感对管理效率的影响。

也研究各种管理措施,如思想教育、劳动竞赛、操作合理化、工资奖金制度、升级考核制度等措施,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2.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又称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3. “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又名为惟利人(Rational-Economic),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4. 知觉防御(Perception defense)知觉防御是指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忽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防御的目的。

5. 个性个性是由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组成的个性倾向和由能力、气质、性格组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机结合而成的。

6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7. 挫折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8. 领导是指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9. 领导者是一个被委派到某一职位上具有职权、责任和义务来完成组织目标与目的的人。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管理心理学》课程考试重点打印版精编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管理心理学》课程考试重点打印版精编

最新度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管理心理学》课程考试重点考点精编单选题(B.组织变革)的程序模式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态度哪一种功能?(B.自我防御)“鸡尾酒会效应”说明知觉具有(A.选择性)。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说明了以下哪种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相似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领导的影响力来源于(D.参照权)“随大流”说的是什么现象?(B.从众)“仰巴脚效应”说明了以下哪一种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A.能力)“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以下哪种现象?(B、社会惰化)“一俊遮百丑”属于社会知觉中的什么效应?(C.晕轮效应)“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说明了以下哪种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A.距离)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C.闵斯特伯格)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是(D.卡特尔)冲突是由于(D.目标)互不相容或相互排斥,在群体或个人心理上形成的矛盾状态。

处长大李任现职已有五年...采取下列哪种领导方式较为合适?(C.低工作、高关系)当个体获得最佳工作绩效时,应该处于哪种压力下?(C.适度压力)独立、果断、勇敢、优柔寡断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B.意志)对“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原因分析中,这应该归因于(B.李厂长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称赞)个体活动效率因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是(C.社会助长)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安静型)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灵活的类型是(B.活泼型)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很成熟时,下列哪?(D授权式)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你认为对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下列(B.高工作、低关系)管理方格图中的贫乏型领导是(D.对人对工作都不关心)具有不爱与人交往、孤僻、多愁善感、富于联想等特征的人属于(D.抑郁质)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属于哪种自我认知方式?(A.他人评价)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什么理论?(B.人际关系)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某民营企业一位姓姚的车间主任...姚主任把他手下的工人都看作了是(A.只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帮助的方法是(C.个案法)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到成熟,领导行为的轨迹是(B.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高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关系)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D.勒温)热情、正直、诚实、认真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A.态度)石家庄一厂长这样说:“走得正,行得端...领导的影响力来源于(D.参照权)谁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A.莱维持)谁提出了认知不协调理论?(B.费斯汀格)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能持续发展的组织是(B.学习型组织)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出现报喜不报忧的情况,这种沟通障碍源于(A.信息过滤)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个体容易体验到较大的压力?(C.A 型人格)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个体容易体验到较大的压力?(B.低自我效能感)下面属于群体的是(C.同一支球队的队友)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D.实验法)一个人的态度最稳固的阶段是(C.内化阶段)一个身穿游泳衣的人在海滨打水仗或游泳...到了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C.知觉情境)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C.在陋室中苦攻“歌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易激动或心气平和、精神饱满或抑郁低沉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C.情绪)用双因素理论分析,下列选项中哪种是激励因素?(B.工作成就感)有明文规范规定产生的群体,是为完成组织赋予的责任、任务而组成的群体属于(B.正式群体)有人对女性的评价是“年轻时唧唧喳喳...这属于社会知觉中的(D.社会刻板印象。

《管理心理学》2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心理学》2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心理学》复习思考题1、管理:管理是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2.职业倦怠:P158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最早由F 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

随后M 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

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3.激励: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4.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指能够不断学习知识的组织,能不断增强其创新能力的组织。

5.领导: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和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6.目标:目标是组织或个人活动预期要求达到的目的或结果。

7.组织创新:组织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并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适应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应变能力。

9.领导影响力: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10.变革型领导:p198变革型领导是继领导特质论、领导行为论、领导权变论之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美国政治社会学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他的经典著作《领袖论》中提出的一种领导类型。

11.A型性格:p150A型性格的人脾气比较火爆、有闯劲、遇事容易急躁、不善克制、喜欢竞争、好斗、爱显示自己才华,对人常存戒心等。

A型性格或称A型行为模式的提出是心理学对于身心疾病研究的一大贡献,心理学提出易患心脏病的人有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称为A型行为模式。

A型以外的行为模式称为A型行为模式。

现在在临床上用是否为A 型行为模式预测心脏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管理心理学》总复习题(库)一、填空题1、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2.梅奥是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学者。

3.请写出智商测验的公式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100。

4.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__人格__,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5、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趋向及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从众。

7.人的典型的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8.成就需要(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

9.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社会人。

10、人的性格特征按机能划分一般可分为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和意志特征。

11.当代提出的几种领导类型主要包括(领袖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交换型领导)和诚型领导四种。

12.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13.双因素理论所指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及(激励)因素。

14.激励就是激起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动,使其施展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5.本领测验一般包括(智力测验)、(特殊本领测验)、(发明本领测验)三种。

16.人格测验一般包括(量表测验法)、(情境测验法)、(投射测验法)三种。

17.影响期望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目标,目标价值(外在因素))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18.四分图模型把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归为两个:一个是员工取向,一个是生产取向。

19.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架构一般分为个体、群体、组织及领导三个层次。

二、判断题1.企业或组织中的人-物干系主要是劳动心理学及工程心理学的对象,而人-人干系才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对)2.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复杂人”。

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第一章绪论1.引导案例讲的是福特公司五美元的故事2.管理心理学特定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人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群体心理、个体心理。

4.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它是一门(应用)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

5.管理心理学高度相似的学科是(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可以互称姊妹的是(社会心理学)6.在算理心理学酝酿阶段,管理理论的发展以(泰勒)的(科学)管理7.在管理心理学兴起阶段,行为管理学派的(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对管理心理学的兴起产生了积极影响8.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958年,(莱维特)的《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9.(情景模拟法)也称为评价中心法,是研究者把被试者置于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来观察、分析、评价个体心理素质和能力,以便研究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规律,一般适用于选拔、评估高级人才。

10.安排被试同“模拟下级”谈话的测试方式被称作(角色扮演);将被试分成小组,给出讨论题目,要求被试自由讨论的测试是(无领导小组测验)●各种常用研究方法的特点1.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仪器,按行为发生的顺序进行系统观测、记录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心优点:方便易行缺点:难于揭示现象的本质或规律2.访谈法是指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以口头信息沟通的方式,直接了解被访谈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分为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需要注意:对访谈者要求较高3.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事先拟定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某些心理品质和其他相关因素,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分为:是非式、选择式、等级排列式、开放式✧优点:短时间大量数据✧缺点:数据质量不高,真实性存在问题4.测量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的心理品质或行为的研究方法。

分为:能力测验、性格测验、工作价值观测验、组织公民行为测验等5.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下,精确操纵自变量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或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1.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定义:是一门研究组织情境中对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行为的理解、解释、预测和变化规律,以及改进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与管理效能的学科。

三个成分:①研究个体的管理心理特征(外部:能力、个性、态度,内部:知觉、记忆、思维、决策等);②三个层面:个体、所在群体、所在组织;③寻求有效管理的关键心理学条件与途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单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群体活动(有组织的有序的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性)、领导心理(领导行为)、组织心理(组织机构)个体心理:主要是指管理情境中员工和管理人员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与作用。

研究两个层次:①个体差异(不同特点的人在同一环境中工作,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②共性差异(不同特点的人在不同环境中工作,会出现共同的心理问题)。

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个体信息加工问题(决策判断、问题解决模式、学习过程、归因与行为风格)、②个性与能力问题(能力、技能、个性、工作价值取向)、③激励(内容理论、过程理论、工作激励的有效策略)、④态度和压力(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心理压力与压力管理)。

群体心理:主要指在不同的群体中担当不同角色时心态和行为的变化以及自觉的调整。

核心思路是群体动力学。

群体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包括机构、人际关系、社会角色分工的问题。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群体组合(群体互动、群体规范、群体内聚力)、②协调(群体沟通、群体工作模式和群体关系、团队管理与协同工作)、③动态机制(群体冲突管理、群体协调途径)。

领导心理:(地位的特殊性)主要研究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

涉及两大方面的问题:对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问题)、对上(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品质、领导艺术、能力、觉察水平)。

包括两大类的研究:静态研究(假设领导人的素质相对稳定,研究领导人的个人素质、领导班子的角度出发研究)、动态研究(研究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问题)。

组织心理:组织指一个机构、机构系统(单位)。

一个组织有多个组织机构,而不同的组织机构的集权、分权的水平不同,领导班子内部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基层员工随之自觉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11月(2011年一、考试题型分)1分,共151、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分)2分,共202、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请在错误处下方划”“错分,如果判断为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3、名词辨析(线并改正)分)题,174、案例分析题(1 分)分,共30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5、二、答题要求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1 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都不得分。

2、,对名词概念中的关键名词辨析要求对每个名词要理解,正确的划√,错误的划3、╳词进行纠错,在错误处底部划线。

4、案例分析题首先对案例所涉及的理论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5、论述题不能只回答要点,须按题目要求展开分析。

三、复习要求(主观题)(一)名词辨析(见综合练习)(二)案例分析题1、公平理论的内涵2、工作压力的来源3、性格与职业的匹配4、群体组合与群体活动效率的关系5、个人压力管理的策略和组织压力管理的策略(三)论述题1、印象管理的策略2、如何做到员工的能力与工作任务合理匹配3、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4、个人压力管理的策略5、有效沟通的途径6、组织压力管理的策略综合练习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谁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 ) A.莱维特 B.马斯洛 C.闵斯特伯格 D.泰勒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什么理论?()A.群体动力B.人际关系C.需要层次 D.科学管理3.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 D.实验法4.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A.冯特 B.马斯洛 C.闵斯特伯格 D.勒温5.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的方法是()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 D.实验法6.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A.莱维持 B.马斯洛 C.闵斯特伯格 D.泰勒7.“鸡尾酒会效应”说明知觉具有(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8.“一俊遮百丑”属于社会知觉中的什么效应?(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9.有人对女性的评价是“年轻时唧唧喳喳,结婚有了孩子拖拖拉拉,老了婆婆妈妈”,这属于社会知觉中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10.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属于哪种自我认知方式?( ) A.他人评价B.社会比较C.内省 D.自我显示11.一个身穿游泳衣的人在海滨打水仗或游泳,不会有人注意他,但如果他这身打扮去商场购物就会被认为不成体统甚至被拒绝进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受到了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A.知觉者B.知觉对象C.知觉情境 D.知觉态度12.对“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原因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资料是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这应该归因于()A.王师傅善于阿谀奉承B.李厂长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称赞C.王师傅迫于情境的压力违心地称赞李厂长 D.无法确定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真正原因13.具有不爱与人交往、孤僻、多愁善感、富于联想等特征的人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 D.抑郁质14.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 D.抑制型15.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荣格C.霍兰德 D.卡特尔16.热情、正直、诚实、认真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A.态度B.意志C.情绪 D.理智17.独立、果断、勇敢、优柔寡断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A.态度B.意志C.情绪 D.理智18.易激动或心气平和、精神饱满或抑郁低沉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A.态度B.意志C.情绪 D.理智19.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灵活的类型是()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 D.抑制型20.谁提出了认知不协调理论?()A.海德 B.费斯汀格 C.勒温 D.维纳21.一个人的态度最稳固的阶段是()A.顺从阶段 B.同化阶段 C.内化阶段 D.学习阶段)(是态度哪一种功能?“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22..知识.价值表现 D.适应 B.自我防御 CA ).员工流动率越高说明下列哪一项水平越低?( 23 .工作难度.组织承诺 D成就需要B.亲和需要 CA. )(24.用双因素理论分析,下列选项中哪种是激励因素?D.工作环境工作成就感 C.工作安全性 A.工资 B.25.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C.在陋室中苦攻“歌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D.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6.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很快。

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制度的正常规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作为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进一步采取以下哪种做法?()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B.顺其自然,让他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提高绩效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与程序指导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并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27.某民营企业一位姓姚的车间主任,手下有十几号工人,他对自己“独有”的领导方式感到颇为自豪。

他对手下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干回家去,干好了月底多拿奖金。

”可以认为,姚主任把他手下的工人都看作了是()A.只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 B.只有生理需要和尊重需要的人C.只有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的人 D.只有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的人28.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许多企业的奖金已经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

这说明()A.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B.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C.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D.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29. 当个体获得最佳工作绩效时,应该处于哪种压力下?()A.高度压力 B.轻度压力 C.适度压力 D.情境压力30. 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个体容易体验到较大的压力?()A.高自我效能感B.内控型C.A型人格 D.B型人格31.下列哪种人格特征的个体容易体验到较大的压力?()A.高自我效能感B.低自我效能感C. 内控型 D.B型人格32.下面属于群体的是()A.邻居 B.同乘一辆车的人 C.同一支球队的队友 D.同在一家餐厅吃饭的人33.有明文规范规定产生的群体,是为完成组织赋予的责任、任务而组成的群体属于()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34、个体活动效率因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是()A.社会惰化 B.社会抑制 C.社会助长 D.服从35.“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以下哪种现象?()A、社会抑制B、社会惰化C、社会助长D、从众36.“仰巴脚效应”说明了以下哪一种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A.能力 B.交往频率 C.互补性 D.相似性)(.自我管理型团队的组成人数通常是37.A.5人以下B.5~10人C.10~15人 D.15人以上38.“随大流”说的是什么现象?()A.服从B.从众C.责任分散 D.社会阻抑作用39.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出现报喜不报忧的情况,这种沟通障碍源于()A.信息过滤B.选择性知觉C.情绪状态 D.语义障碍40.“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说明了以下哪种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A.能力 B.个性品质 C.互补性 D.相似性41.“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说明了以下哪种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A.距离B.个性品质C.互补性D.相似性42.冲突是由于()互不相容或相互排斥,在群体或个人心理上形成的矛盾状态。

A.组织 B.群体 C.利益 D.目标43.在沟通中,信息的发送者称为()A.交流源 B.信息源 C.接收源 D.活动源44.处长大李任现职已有五年,其业绩在局里颇有口碑。

大李为局长老王一手提拔,两人一向关系密切,但最近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征兆。

大李私下抱怨老王不给自己留面子,在下级面前对自己呼三喊四,对自己的工作也干预太多;老王则觉得大李翅膀硬了,不象过去那样听话了。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你认为老王应当采取下列哪种领导方式较为合适?()A.高工作、高关系 B.高工作、低关系C.低工作、高关系 D.低工作、低关系45.石家庄一厂长这样说:“走得正,行得端,领导才有威信,说话才有影响,群众才能信服。

”这位厂长在这里强调了领导的影响力来源于()A.法定权 B.奖赏权 C.专家权 D.参照权46.管理方格图中的贫乏型领导是()A.关心生产和效率,不关心人 B.关心人而不关心工作或生产C.对人和对生产都关心 D.对人对工作都不关心47.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到成熟,领导行为的轨迹是()A.低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低工作高关系→低关系高工作B.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高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关系C.低工作低关系→低工作高关系→高工作高关系→高工作低关系D.低工作高关系→低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高工作高关系48.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很成熟时,下列哪?A.命令式B.说服式C.参与式D.授权式4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领导的影响力来源于()A.法定权 B.奖赏权 C.专家权 D.参照权50.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你认为对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下列A.高工作、高关系B.高工作、低关系C.低工作、高关系D.低工作、低关系51.员工的统一着装属于组织文化的哪个层面? ()A.符号指标 B.基本价值观 C.行为规范 D.核心假设52.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化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是()A.变色型组织 B.学习型组织 C.虚拟型组织 D.团队形组织)的程序模式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

(.53..组织设计 B.组织变革 C.组织学习 DA.组织发展多项选择题(二))(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D.组织心理B.群体心理A.个体心理C.公众心理.顾客心理E).霍桑实验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2 .访谈实验D.群体实验A.照明实验 B.福利实验 C E.奖励实验.谈话法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要使谈话有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3 B.注意把握内容与方向A.事先拟好提纲C.必须善于使用摄像仪器D.对谈话内容的记录应该系统、完整、详尽E.要投入感情 4.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B.行为管理心理学A.古典管理心理学D.群体动力学C.工业心理学E.现代管理心理学)5.知觉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知觉的恒常性 DB.知觉的理解性A.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整体性E.知觉的适应性)6.印象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实现?(由衷地赞美他人C.相互支持D.B.角色置换A.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自我显示 E的优点)7.韦纳认为人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运气(或机遇)任务难度E. 能力兴趣B. C.努力 D.A. ()8.在归因理论中任务难度具有哪些属性?D.可控 E.不可控A.外因 B.稳定 C. 不稳定9.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属于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