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400篇经典名言教学文案
曾国潘的经典名言警句

曾国潘的经典名言警句曾国藩一生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他有很多励志的富有哲理的名言一直影响着我们。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曾国潘名言警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曾国潘名言警句1、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2、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3、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4、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6、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7、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
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8、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9、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0、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1、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2、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13、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14、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15、特患业之不精耳。
16、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7、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18、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19、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20、人生莫惧少年贫。
21、一念之善,吉神随之。
一念之恶,厉鬼随之。
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22、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23、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4、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25、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26、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27、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28、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就是愚昧,思考而不学习就是危险。
2. 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是失败之父。
勤奋是成功的根基,懒惰是失败的根源。
3.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个人一天的计划在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在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在于勤奋。
4.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看着池塘里的鱼儿羡慕不如退而去结网。
5.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怕没有决心的人。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名言名句充满着智慧和哲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他的这些名言名句,不仅给人们以启迪,也激励着人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曾国藩的名言名句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希望我们能够铭记这些名言名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曾国藩经典语录解读

曾国藩的经典语录解读1.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一个骄字。
解读:家庭衰败,离不开一个“奢”字,即奢侈、奢华的生活方式;个人失败,离不开一个“逸”字,即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令人讨厌,离不开一个“骄”字,即骄傲自大、盛气凌人。
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解读:古今中外的平庸之人,都是因为懒惰导致的失败;而才华横溢的人,则常常因为骄傲自满而栽跟头。
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解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去做,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或者三心二意。
如果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最终将一事无成。
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解读:在看待问题时要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但在具体执行时则要从小处着手、注重细节;在与人相处时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乱说话,在独处时则要管住自己的心、不起邪念。
5.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解读:只有最真诚的心才能战胜最虚伪的人;只有最笨拙的方法才能战胜最巧妙的计谋。
这强调了真诚和笨拙的重要性。
6.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解读: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下去并取得成功的才是真正的勇士。
7.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解读:只要坚定意志、刻苦努力并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无论事情大小。
8.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解读:慷慨大方可以聚集人心严于律己可以使人信服宽宏大量可以赢得人心身先士卒可以领导他人。
9.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
人为财死,不贪少祸。
解读:灾祸的来临是很难预料的但只有通过不贪图钱财、不投机取巧、不沽名钓誉和不骄傲自满这四种方式来弥补一二。
人们为了钱财而死但如果能不贪图钱财就可以减少很多灾祸。
曾国藩经典语录

曾国藩经典语录一居心不净,动辄疑人。
人自无心,我徒烦扰。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
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
人在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断割耳。
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血气盛,则克治难。
欲养心者,先治其气。
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
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
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
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可得乎?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
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
静在心,不在境。
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习静,寡能者可以节劳。
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身有一身之气,元气者,生气也。
能养生气,则日趋于盛矣。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
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
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谓之善学。
为己之学,成己所以成物,由本可以及末也。
为人之学,徇人至于丧己,逐末而不知反本也。
]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
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
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
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学者能高众也,毋以胜人,行标俗也,毋以绳人,免矣。
学贵有常,又贵日新。
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
省事是清心之法,是省事之法。
经典语录二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曾国藩经典语录

曾国藩经典语录
曾国藩是清朝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品格被后人誉为“忠良之士”、“忠良曾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典语录,给后人启迪与指引。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曾国藩经典语录: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注重修身养性,认为一个人首先需要自律,才能有能力管理家庭、治理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曾国藩提倡读书学习,认为广泛的知识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才华,使其在写作创作时能够获得灵感。
3. 以诚待人,以信为本:曾国藩倡导诚信为处世准则,认为只有真诚待人、守信用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和信任。
4. 克己复礼,敬天怀人:曾国藩主张自律自强,强调恪守礼仪,尊重天命,尊重他人,推崇“敬天怀人”的胸怀。
5. 为政不在多令旨,而在行率令行:曾国藩强调领导者的行为对下属的影响,认为领导者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推动工作。
6.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主张海纳百川,接纳不同意见和文化,相互包容,共同进步,才能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7.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曾国藩认为,只有尊重和爱护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在精到神通:曾国藩主张脚踏实地地向前,循序渐进地学习,追求博学多才,使自己能够具备高深的智慧和见识。
以上是一些曾国藩的经典语录,这些语录蕴含着他的深邃思想和哲学智慧,对于当代人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秉持这些价值观,成就更为美好的人生。
曾国藩语录400句

曾国藩语录400句导读:经典语录曾国藩语录400句1、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2、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3、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
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4、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
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
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5、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6、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7、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8、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9、非望之福,祸必继之。
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10、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
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11、学莫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
12、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13、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14、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15、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16、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17、人不自重,斯召侮矣。
不自强,斯召辱也。
自重自强,而侮辱犹是焉,其斯为无亡之灾也已。
18、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无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仁;任才使能,所以济务;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19、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
人在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断割耳。
20、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
一念私邪,一事悖戾,立见其为小人。
故曰:“终生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曾国藩格言

曾国藩格言曾国藩格言11、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2、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
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
涉世甚艰,畜德宜豫。
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4、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
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5、留心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朴厚实在的人,则在识人上做得差不多了。
6、完全没有静字功夫,想要做到心的凝定,能达到吗?7、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
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
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详。
——《曾国藩书信》。
8、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满意之选不可得,故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曾国藩书信》。
9、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
——《曾国藩家书》10、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曾国藩家书》11、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
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
——《曾国藩家书》12、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瘦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曾国藩家书》13、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曾国藩家书》14、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曾国藩家书》15、风盛衰在气象。
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
——《曾国藩家书》16、乡间早起之家,蔬菜茂盛之家,类多兴旺,晏起无蔬之家,类多衰弱。
——《曾国藩家书》17、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
——《曾国藩家书》18、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曾国藩日记》。
19、凡事当有远谋,有深识。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文案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文案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文案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
语录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文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2、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3、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曾国藩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6、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7、读经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8、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9、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10、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2.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3.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4.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5.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6.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
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7.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8.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9.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10.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1.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3.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1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5.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16.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7.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8.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19.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20.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
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22.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2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25.人以气为主26.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7.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28.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29.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3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31.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32.不可背后攻人之短33.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34.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35.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36.因循二事,误尽一生。
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37.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3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39.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40.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41.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42.广其识则天下大43.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44.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45.常常提其朝气为要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46.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47.不可轻率评讥古人48.有其功,必有其效49.智慧愈苦而愈明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50.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
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51.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52.须先立坚卓之志53.常存冰渊惴惴之心勿过多怜悯以体察人才为第一另起炉灶,重开世界54.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55.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56.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5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58.特患业之不精耳59.养得胸中一种恬静60.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61.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62.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6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64.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65.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
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66.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67.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68.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69.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70.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71.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72.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73.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74.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75.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76.为人不可过于聪明77.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78.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79.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80.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81.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82.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83.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8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85.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8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87.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88.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89.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90.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91.举止端庄,言不妄发9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93.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94.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95.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96.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97.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98.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99.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
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100.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0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102.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103.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104.善人种德,降祥于天。
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105.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106.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107.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108.禁大言以务实109.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110.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11.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12.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113.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114.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115.小仁者,大仁之贼116.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117.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118.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119.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120.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12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122.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2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4.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125.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126.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127.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128.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2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130.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131.不可轻率评讥古人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132.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133.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134.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135.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136.择众论之善者而从之137.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
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38.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139.甘苦自得。
140.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141.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142.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143.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144.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145.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
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146.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147.勿过多怜悯148.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149.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150.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51.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52.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5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154.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155.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
常恐其漏坏之易。
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156.以体察人才为第一157.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158.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59.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160.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161.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16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163.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164.处事宜决断165.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166.好谈己长只是浅。
167.责己厚而责人薄耳168.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百种弊病,皆从懒生169.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70.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7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72.行事常思退一步。
17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174.因循二事,误尽一生。
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175.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176.誉望一损,远近滋疑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177.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78.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179.◎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禁大言以务实180.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18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8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183.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18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185.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186.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