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作业一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一)参考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一)参考答案.

习题一①2007年3月确认坏帐损失:借:坏帐准备1500贷:应收帐款1500②07年12月31日末计提坏帐准备:4800—3500+1500=2800借:资产减值损失2800贷:坏帐准备2800③2008年3月4日发生的坏帐又收回借:应收帐款4000贷:坏帐准备4000借:银行存款4000贷:应收帐款4000习题二要求2:存货按单项比较法应提的准备=669000-630000=39000 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39000贷:存货跌价准备39000习题三1、请参阅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2、请参阅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习题一1:权益法(1)甲公司07年1月2日购买股权时: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4000贷:银行存款4000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4000万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3750万元(15000*25%)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上升。

(2)乙公司按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1500+2000/10=1700万元;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700*25%=425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425贷:投资收益4252:成本法(1)甲公司07年1月2日购买股权时: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4000贷:银行存款4000(2)分配现金股利=800×25%=200借:应收股利200贷:投资收益200(3)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200贷:应收股利200习题二1、平均年限法:各年折旧额=(100000—4000)/5=192002、双倍余额递增减法:折旧率=2/5×100%=40% 折余价值第一年:100000×40%=40000元60000第二年:60000×40%=24000 元36000第三年:36000×40%=14400 元21600第四、五年的折旧额采用直线法计提:(21600-4000)÷2=8800元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的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之和)×100%第一年:5/15×(100000-4000)=32000第二年:4/15×(100000-4000)=25600第三年:3/15×(100000-4000)=19200第四年:2/15×(100000-4000)=12800第五年:1/15×(100000-4000)=6400习题三1、2005年1月2日购入时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890贷:银行存款 8902、每月摊销额=890/(6*12)=12.36借:管理费用 12.36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12.363、至2006年12月31日专利权的摊余价值:890-890/6*2=593.33无形资产减值:593.33—375=218.33借:资产减值损失218.33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18.334、2007年起每月摊销额=375/(4*12)=7.8125借:管理费用 7.8125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7.81255、2007年12月31日(注:原题目为2月31日是错误的)专利权的摊余价值:375-375/4=281.75按原会计准则可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8。

最新中级财务会计(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汇编

最新中级财务会计(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1习题一解答:1、表中估计损失金额为:上面的估计损失金额是相应时间段的应收账款的余额与估计损失%的乘积2、相关会计分录:2008 年:⑴确认坏账损失:(确认2008年3月份确认坏账准备,所以应收账款应该贷记)借:坏账准备 1 500贷:应收账款1 500⑵计提减值准备:(坏账准备2008年初贷方余额是3500, 2008年3月份确认1500坏账准备是借方金额,所以坏账准备的余额是贷方2000, 2008年末应该计提的坏账准备为4800,就是上面计算的金额,已经有了贷方余额2000元,所以要补记2800(4800-2000)借:资产减值损失2 800贷:坏账准备2 8002009年:收回已经注销的坏账:(收回已经注销的坏账时,应该先恢复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再做收款)学习-- 好资料借:应收账款4 000贷:坏账准备 4 000借:银行存款4 000贷:应收账款 4 000习题二解答:1、贴现期=90天-已持有的40天=50天(以持有天数六月份为25天,7月份为15天,合计40 天,这里要注意算头不算尾或者算尾不算头,贴现期为贴现的当天到到期日的天数)到期值=本息和=800 000+800 000 X 2沧360X 90=804000 (元)(到期值是计算贴现利息和贴现金额的基础,如果汇票是不带息的则为汇票的面值)贴现利息=804 000 X 3沧360X 50=3350 (元)(贴现利息等于到期值乘以贴现率乘以贴现期)贴现净额=804000-3350=800650(元)(贴现净额就是银行给你的钱,是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金额)2、收到票据时借:应收票据--- 甲公司800 000 (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是付以前欠款的,以前的欠款应是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所以应收账款应该减少,贷记应收账款)贷:应收账款—甲公司800 000贴现时借:银行存款800 650 (贴现息要记入财务费用)贷:应收票据--- 甲公司800 000财务费用6503、2009年7月末,M公司对所贴现的上项应收票据信息以或有负债的形式在财务报告中披露。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一)参考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一)参考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一)参考答案习题一①2007年3月确认坏帐损失:借:坏帐准备1500贷:应收帐款1500②07年12月31日末计提坏帐准备:4800—3500+1500=2800借:资产减值损失2800贷:坏帐准备2800③2008年3月4日发生的坏帐又收回借:应收帐款4000贷:坏帐准备4000借:银行存款4000贷:应收帐款4000习题二要求2:存货按单项比较法应提的准备=669000-630000=39000 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39000贷:存货跌价准备39000习题三1、请参阅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2、请参阅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中级财务会计》作业(二)参考答案习题一1:权益法(1)甲公司07年1月2日购买股权时: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4000贷:银行存款4000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4000万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3750万元(15000*25%)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上升。

(2)乙公司按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1500+2000/10=1700万元;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700*25%=425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425贷:投资收益4252:成本法(1)甲公司07年1月2日购买股权时: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4000贷:银行存款4000(2)分配现金股利=800×25%=200借:应收股利200贷:投资收益200(3)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200贷:应收股利200习题二1、平均年限法:各年折旧额=(100000—4000)/5=192002、双倍余额递增减法:折旧率=2/5×100%=40% 折余价值第一年:100000×40%=40000元60000第二年:60000×40%=24000 元36000第三年:36000×40%=14400 元21600第四、五年的折旧额采用直线法计提:(21600-4000)÷2=8800元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的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之和)×100%第一年:5/15×(100000-4000)=32000第二年:4/15×(100000-4000)=25600第三年:3/15×(100000-4000)=19200第四年:2/15×(100000-4000)=12800第五年:1/15×(100000-4000)=6400习题三1、2005年1月2日购入时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890贷:银行存款 8902、每月摊销额=890/(6*12)=12.36借:管理费用 12.36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12.363、至2006年12月31日专利权的摊余价值:890-890/6*2=593.33无形资产减值:593.33—375=218.33借:资产减值损失218.33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18.334、2007年起每月摊销额=375/(4*12)=7.8125借:管理费用 7.8125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7.81255、2007年12月31日(注:原题目为2月31日是错误的)专利权的摊余价值:375-375/4=281.75按原会计准则可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8。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一).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一).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实际成本原则2.坐支3.应收账款4.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二、单项选择1.下列《企业会计准则》的一般原则中,哪个属于会计要素的确认原则()。

A.配比原则 B.谨慎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2.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的基本前提或原则是()。

A.谨慎性原则 B. 历史成本原则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3.按照现行《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下列哪种支付方式有明确的金额起点()。

A.支票 B.银行汇票 C.银行本票 D.托收承付4.企业发生现金长款时,在查明原因之前应记入( )。

A.其他应付款账户 B.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C.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D.营业外收入账户5.票据贴现期即从()。

A.票据开出日到贴现日B.C. D.6.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体现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 )。

A.历史成本原则 B.配比原则 C.谨慎原则 D.客观性原则7.期末对存货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时,其可变现净值的含义是()。

A.预计售价B.预计售价减去预计估计完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估计税金、费用C.现时重置成本D.现时重置成本加正常利润8.在物价下降期间,企业将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后,对企业毛利、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在产品数额产生的影响是()A. 增加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B. 增加毛利,减少存货和在产品C. 减少毛利,增加存货和在产品D. 减少毛利,减少存货和在产品9.贴现的商业票据到期,如果付款人或承兑人不能支付票款的,贴现企业负有连带的清偿责任,这项责任在企业属于()A.或有负债 B.短期负债 C.长期负债 D.管理费用10.存货净额应等于( )项目金额之差。

A.存货与盘亏存货 B.存货与盘盈存货C.存货与损失准备 D.存货与存货跌价损失准备11.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规定的售价为500,000元。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参考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一)作业参考答案

习题一1、2、2007年:确认坏账时:借:资产减值损失1,500贷:应收账款1,500年末应提坏账准备=4800—3500—1500 =28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2,800贷:坏账准备2,8002008年:收回坏账时:借:应收账款4,000 借:银行存款4,000贷:坏账准备4,000 贷:应收账款4,000习题二1、(1)到期值=×(1+2%÷360×90)=(元)(2)该票据到期日应为9月3日(6月份25天,7月份31天,8月份31天,9月份3天,共90天),贴现期(即7月15日至9月3日)为50天(7月份17天,8月份31天,9月份2天)。

(3)贴现息=×3%÷360×50=3350(元)(4)贴现净额=—3350=(元)2、(1)收到票据时:借:应收票据——甲公司 800,000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800,000(2)贴现时:借:银行存款 800,650贷:应收票据——甲公司 800,000财务费用 6503、作为或有负债反映4、或有负债已转变为预计负债。

借:应收账款 804,000贷:预计负债 804,0005、M公司应将票据到期值支付给贴现银行借:预计负债 804,000贷:银行存款 804,0001、参见教材P32、参见教材P25作业二习题一借:资产减值损失39,000(—63000)贷:存货跌价准备39,000习题二1、(1)材料采购成本=+10000×(1—7%)=(元)进项税额=17000+10000×7%=17700(元)借:材料采购 109,3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700贷:银行存款 127,000(2)借:原材料 110,000贷:材料采购 109,300材料成本差异 700(3) 借:原材料 35,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5,0002、材料成本差异率=[(—1300)+(—700)]÷(90000+)×100%=—1%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直接生产:×(-1%)=-2500(元)车间管理部门:40000×(-1%)=-400(元)厂部管理部门:10000×(-1%)=-100(元)在建工程:×(-1%)=-1000(元)3、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借:生产成本 250,000制造费用 40,000管理费用 10,000在建工程 100,000贷:原材料 400,000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借:生产成本 2,500(红字)制造费用 400(红字)管理费用 100(红字)在建工程 1,000(红字)贷:材料成本差异 40,000(红字)习题三1、参见教材P632、参见教材P78作业三习题一1、(1)2008年初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成本)40, 000,000贷:银行存款40, 000,000(2)2008年末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应调整增加的折旧额=4000/10—2000/10=200(万元)调整后的净利润=1500+200=1700(万元)甲公司应享有的份额=1700×25%=425(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损益调整)4, 250,000贷:投资收益4, 250,000(3)乙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甲公司应享有的份额=800×25%=200(万元)借:应收股利2, 00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损益调整)2, 000,000(4)收到现金股利时借:银行存款2, 000,000贷:应收股利2, 000,0002、(1)2008年初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成本)40, 000,000贷:银行存款40, 000,000乙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甲公司应享有的份额=800×25%=200(万元)借:应收股利2, 000,000贷:投资收益2, 000,000收到现金股利时借:银行存款2, 000,000贷:应收股利2, 000,000习题二习题三1、参见教材P952、参见教材P97至P104作业四习题一1、原价=+9000+1000=(元)2、每年折旧额(—4000)÷5=81200(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折旧额=×40%=(元)第二年折旧额=(—)×40%=98400(元)第三年折旧额=(——98400)×40%=59040(元)第四、五年折旧额=[(——98400—59040)—4000]÷2=42280(元)年数总和法:应计折旧额=—4000=(元)第一年折旧额=×5/15=(元)第二年折旧额=×4/15=(元)第三年折旧额=×3/15=81200(元)第四年折旧额=×2/15=54133(元)第五年折旧额=×1/15=27067(元)习题二1、2007年该非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无法确定,因此不需进行摊销,2007年一样预计可收回金额320万元高于账面价值300万元,未发生减值,不需作账务处理。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销售折扣是指企业在赊销和商业信用的情况下,为了推销商品和及早收回销售货款而给予购货方-定的折扣。

2.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商品发运以后,由于商品的品种、质量不符合购货方的要求,或者其他原因,事后发生的需求对购货方给予额外的折让.3.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4.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不同时期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应当是相同的。

5.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二、简答题1.优点:(1)可以反映各类各种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借以考核工作业绩。

(2)可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反映各车间班组材料消耗,有利于开展经济核算。

(3)为减轻材料日常核算工作提供了条件。

缺点:(1)由于材料成本差异率在材料分类不细的情况下计算不十分准确,从而影响产品生产耗用各种材料实际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2)预先制定计划成本,随着价格政策等变化,调整计划成本,这会给企业增加较大的工作量。

2.优点:计算简便。

缺点:(1)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所需的维修保养费一般较少,随着固定资产日益陈旧,所需的维修保养费会逐渐增加,所以企业生产经营上负担的固定资产使用成本,在各个年度内是不均匀的,但直线法却为每年计提等额的折旧费。

(2)直线法只假定使用年限是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唯一因素,而不注重使用情况,不论固定资产在减工、季节性停工还是加班工作期间,都计提等额的折旧费。

三、业务题1.借:材料采购8000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银行存款640贷:其他货币资金一银行汇票100002.借:应收账款3500贷:坏帐准备3500借:银行存款3500贷:应收帐款35003.借:应收票据46800贷:产品销售收入400009.发出原材料的成本差异:6400某2%=128元借:生产成本104制造费用16管理费用8贷:材料成本差异12810.借:短期投资100500贷:银行存款100500四、单项选择题l.B2.D3.B4.B5.C6.C7.D8.C9.DlO.C11.Bl2.Cl3.Al4.Dl5.B16.B17.Dl 8.D19.D20.D五、多项选择题l.B、C2.A、C、E3.D、E4.A、B、D、E5.C、D作业题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配比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中,应将营业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互配比,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中级财务会计一参考答案.doc

中级财务会计一参考答案.doc

中级财务会计一参考答案.doc借此借此 1 2 课程(学习周期):中级财务会计(一)(17春季学期中级财务会计(一)学习周期)任务名称:01任务一、单项业务题1. 2016年3月,H 公司(一般纳税人)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1)借:应收账款: 58 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500结转商品:借:主营业务成本 30 000贷:库存商品 30 000“2/10”表示货款在10天内付洁,购货方可以享受货款全额2%的现金折扣:“n/30”表示货款在10后、30天以内付清的没有折扣.购货方须付全额货款在3月15日之前付款:借:银行存款 57 500财务费用 1 000贷:应收账款 58 500在3月15日之后付款:借:银行存款 58 500贷:应收账款58 500(2)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100 000贷:银行存款 100 000(3)借:银行存款 57 500财务费用 1 000贷:应收账款 58 500(4)(10 分)借:应收账款25 000贷:坏账准备 25 000借:银行存款 25 000贷:应收账款 25 0002. 对W 公司(小规模纳税人)本月发生的下列部分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借:应收票据 51 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500(2)借:在途物资 11 700贷:银行存款 11 700(3)借:备用金——储运部 18 000贷:银行存款 18 0003. A 工厂(-?般纳税人)2月份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要求编制会计分录(写出总账科[1即可):参考答案: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00 000银行存款 1000 000管理费用 800库存现金800二、综合题1. 2014 年末应补提的坏账准备=1 200 000x0.03- (24 000-12 500) =24 500 兀2015 年末应补提的坏账准=1 000 000x0.05-24 500-3 000=22 500 元100 000100 000 100 231.25 100 000231.25 101 500101 5002014年:借:坏账准备12 500贷:应收账款12 500借:资产减值损失24 500贷:坏账准备24 5002015年:借:库存现金3 000贷:坏账准备3 000借:资产减值损失22 500贷:坏账准备22 5002. 参考答案:贴现利息=101 500x9%/360x50=1268.75 元贴现净额=101 500-1268.75=100231.25 元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财务费用借:应收账款贷:银行存款任务名称:02任务单项业务题1. 1.借:在途物资 1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700贷:银行存款 117002.借:资产减值损失 28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28 000 3.借:原材料10000贷:在途物资100004.借:生产成本46 000贷:原材料 46 0005.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340贷:原材料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2、参考答案:(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计15分)1.借:原材料200 000贷:材料采购180 000材料成本差异20 0002.借:生产成本35000制造费用10000中级财务会计(一)(17春季学期中级财务会计学习周期)借:原材料甲材料79600材料成本差异 580管理费用 5000贷:材料成本差异50 0003、.借:在途物资 1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贷:应付票据 117002.借:掉存商品10000贷:在途物资10000二、综合题1、(1)」销商品进销差价率448000/(620000+980000)*100%=28%己销商品进销差价=980000*28%=274400元销项税额=980000/(1 +17%)*17%=142393.16 元(2) 1月1 EI 销售商品借:银行存款5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50 000贷:库存商品50 000(3) 借:商品进销差价274400贷:主营业务成本274400结转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收入 142393.16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2393.162、 (1)存货加权平均单价=(8700+52880) /(3000+16400)=3.17 元1 月的销传成本=3.17* (2500+5500+7000) =47550 元期末余额=3.17* (3000+4100+6000+4500+1800-2500-5500-7000) =13948 元(2) 1 月 10 口: (8700/3000) *2500=7250 元1 月13 Fl :(8700/3000)*(3000-2500)+3.1 *4100+3.2*900=17040 元1 月 25 日:3.2* (6000-900) +3.3*1900=22590 元销售成本=7250+17040+22590=46880 元结余=3.3*(4500-1900) +3.4*1800=14700 元3、 (1)借:原材料一-甲材料40400 贷:材料采购 38800材料成本差异1600 借:材料米购—甲材料 854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14518 贷:银行存款99918贷:材料米购 --- 甲材料85400借:生产成本110000贷:原材料110000(1)本月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率-700+ (38800T0400) + (85400-79600) * 100%20000+40400+79600=2. 5%(2)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10000*2. 5%=2750元借:生产成本2750贷:材料成本差异2750(3)本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0+40400+79600-110000) * (1+2.5%) =30750 元4、2012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80000-77000=3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3000贷:存货跌价准备30002013年末应计提的存款跌价准备:80000-73000-3000=4000元借:资产减值准备4000贷:存货跌价准备40002014 年末应冲提:80000-77500?7000=-4500 元借:存货跌价准备4500贷:资产减值损失45002015年末借:存货跌价准备2500贷:资产减值损失250003任务一、单项业务题1、1. (5 分)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成本800 000投资收益 4 000贷:银行存款804 0002. (5 分)借:其他综合收益20 000贷:可供出竹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20 0003. (10 分)借:银行存款45 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成本30 000—公允价值变动8 000投资收益7 0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 000贷:投资收益8 0004. (10 分)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成本600 000—利息调整20 000贷:银行存款620 0005. (5 分)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84 000贷:其他综合收益84 0006 (5 分)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应计利息96 000贷:投资收益96 000二、综合题1、(1)编制甲公司该项投资各期摊余成本与利息收入计算表(略,见导学书)(2)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成本11 000 000贷:银行存款9 610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1 390 000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应计利息330 000—利息调整246 600贷:投资收益576 600乙、(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成本900 000投资收益 6 000贷:银行存款906 000(2) 借:应收股利30 000贷:投资收益30 000(3) 借:银行存款30 000贷:应收股利30 000(4)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180 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0 000(5) 借:银行存款1 200 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成本900 000—公允价值变动180 000投资收益120 0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0 000贷:投资收益180 000(6) 投资收益=-6000+30000+120000+180000=324000(元)04任务一、综合题1、权益法:(1) 2014年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80万*20%=36万贷:投资收益36万借:应收股利100*20%=20万贷:长期股权投资20万2015年:投资损失:40*20%=8万借:投资收益8万贷:长期股权投资8万投资收益36万。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参考答案习题一目的练习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参考答案习题一目的练习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 9,000,000
(股权投资差额) 250,000
(损益调整) 2,520,000
投资收益 730,000
2、假设甲公司对该项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成本法
2000/7/1购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9,500,000
贷:银行存款9,500,000
K 公司有A、B、C、D四种存货,分属甲、乙两类;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2年末各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等资料如下: 金额:元
项 目
结存数量
单位成本
单位可变现净值
甲 类
A存货
150
140
150
B存货
90
170
140


C存货
180
110
120
D存货
60
180
160
三、要求
1、分别采用单项比较法、分类比较法和总额比较法,计算确定K公司本期末存货的期末价值,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乙公司
可以卖出资产账面价值=100000—25000=75000
应承认的补价=补价—(补价/换出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5000—(5000/80000)*75000=312.5
换入资产的换入价值=75000—5000+312.5+500=70812.5
借:固定资产清理75000
累计折旧25000
(股权投资差额) 100,000
2002末 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3,000,000
贷:投资收益2,900,000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100,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一①2007年3月确认坏帐损失:借:坏帐准备1500贷:应收帐款1500②07年12月31日末计提坏帐准备:4800—3500+1500=2800借:资产减值损失2800贷:坏帐准备2800③2008年3月4日发生的坏帐又收回借:应收帐款4000贷:坏帐准备4000借:银行存款4000贷:应收帐款4000习题二要求2:存货按单项比较法应提的准备=669000-630000=39000 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39000贷:存货跌价准备39000习题三1、请参阅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2、请参阅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习题一1:权益法(1)甲公司07年1月2日购买股权时: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4000贷:银行存款4000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4000万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3750万元(15000*25%)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上升。

(2)乙公司按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1500+2000/10=1700万元;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700*25%=425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425贷:投资收益4252:成本法(1)甲公司07年1月2日购买股权时: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4000贷:银行存款4000(2)分配现金股利=800×25%=200借:应收股利200贷:投资收益200(3)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200贷:应收股利200习题二1、平均年限法:各年折旧额=(100000—4000)/5=192002、双倍余额递增减法:折旧率=2/5×100%=40% 折余价值第一年:100000×40%=40000元60000第二年:60000×40%=24000 元36000第三年:36000×40%=14400 元21600第四、五年的折旧额采用直线法计提:(21600-4000)÷2=8800元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的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之和)×100%第一年:5/15×(100000-4000)=32000第二年:4/15×(100000-4000)=25600第三年:3/15×(100000-4000)=19200第四年:2/15×(100000-4000)=12800第五年:1/15×(100000-4000)=6400习题三1、2005年1月2日购入时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890贷:银行存款 8902、每月摊销额=890/(6*12)=12.36借:管理费用 12.36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12.363、至2006年12月31日专利权的摊余价值:890-890/6*2=593.33无形资产减值:593.33—375=218.33借:资产减值损失218.33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18.334、2007年起每月摊销额=375/(4*12)=7.8125借:管理费用 7.8125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7.81255、2007年12月31日(注:原题目为2月31日是错误的)专利权的摊余价值:375-375/4=281.75按原会计准则可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8。

75万元。

但按新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不能转回。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三)参考答案习题一甲公司:增值税=180×17%=30。

6借:应付账款—乙公司350存货跌价准备15贷:主营业务收入18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 。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投资收益 5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124。

4借:主营业务成本200贷:库存商品200乙公司:借:库存商品18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

6坏帐准备10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30营业外支出4。

4贷:应收账款—甲公司350习题二(1)2007年度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为:借款利息:20 000 000×6%=1 200 000元4月30日——8月31日暂停资本化的利息:20 000 000×6%×4÷12=400 000(元)假设不考虑专用借款未用金额的活期存款利息;得: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1 200 000-400 000=800 000(元)(2)计算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为:累计资产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100×3÷12+240×2÷12+300×1÷12=90(万元);因为,一般借款资本化率为8%,所以,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90×8%=7.2(万元)。

(3)2007年建办公楼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为:800 000+72 000=872 000(元)借:在建工程 872 000财务费用 541 333.33贷:应付利息(或长期借款) 1 200 000银行存款 213 333.33(8 000 000×8%×4÷12)习题三(1)1706=2000*PV(5,R)+80*PV(5,R)可求得R=7。

6%编制会计分录:(1)发行时:借:银行存款1706应付债券—债券折价294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000(2)计提利息同时摊销折价借: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64。

83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24。

83应付利息40(3)支付利息借:应付利息40贷:银行存款40(4)到期还本付息借:应付利息40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000贷:银行存款2040习题四1.试简要说明与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核算有何不同?答:与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核算的不同之处: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由于不是独立的法律实体以及承担无限连带偿债责任的特点使得这两类企业在分配盈利前不提各种公积,会计上不存在分项反映所有者权益构成的问题,但对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企业而言,独立法律实体的特征以及法律基于对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对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以及权益性资金的运用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会计上必须清晰地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并提供各类权益形成与运用信念,因此,会计核算上不仅要反映所有者权益总额,还应反映每类权益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

2.试简要说明或有负债、预计负债的涵义及与一般负债区别?答:或有负债: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的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不一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该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

预计负债:是因或有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

它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二是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三是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或有负债不同于一般负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负债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其特点之一,负债是企业的现时义务,二是负债的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有负债是一种潜在义务而非现实的义务,即使现时义务的或有负债,要么承担偿债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要么现时义务的金额很难预计。

预计负债是因或有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

在资产负债上应单独反映,与一般负债不同的是预计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尚未达到基本确定。

(可能性大于95%,小于100%)的程度金额往往需要估计。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四)参考答案习题一1、资产账面价值<计税价值: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540 000-450 000)×25%=22 500(元)2、纳税所得额=1 000 000+360 000-300 000-8 000+4 000+45 000-57 000=1 044 000(元)应交所得税=1 044 000×25%=261 000(元)3、本年所得税费用=261 000+(-22 500)=238 500(元)借:所得税费用238500递延所得税资产22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61000习题二1、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2、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借:资本公积90贷:实收资本——A 30实收资本——B 30实收资本——C 303、盈余公积补亏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400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4004、提取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50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505、接受投资借:银行存款15000贷:实收资本——D 1000资本公积500习题三1、(1)借:低值易耗品1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2。

55贷:固定资产17。

55 (2)借:管理费用7。

5贷:低值易耗品7。

5(3)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

5贷:管理费用7。

5(4)借:累计折旧1。

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

52、(1)借:管理费用25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25(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借:管理费用253、(1)借:主营业务成本1100贷:库存商品1100(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00贷:主营业务成本11004、(1)借:长期应收款4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0分期收款发出商品200(2)借:主营业务收入2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5、(1)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32。

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32。

75(2)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63。

7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63。

75(3)借: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16。

375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116。

375习题四1.试简要说明商品销售收入实现的确认条件。

答: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以下四项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商品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编制利润表的“本期损益观”与“损益满计观”的涵义及其差别。

答:本期损益观是主张在利润表中仅反映与当期经营有关的正常性经营损益,非常损益(如灾害损失、财产盘盈盘亏等)和前期损益调整直接列入利润分配表。

损益满计观是指一切收入、费用,以及非常损益、前期损益调整等项目都在利润表中计列。

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对非常损益、前期损益调整等特殊事项的处理方法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