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班级布艺环境布置

合集下载

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要点

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要点

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要点幼儿园班级美工区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环节之一,为营造富有美感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美术素养,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一、环境的创设1.空间布置:幼儿园班级美工区应当位于教室的开放区域,布置简单、明亮,要足够宽敞,便于幼儿活动和自由发挥。

为了方便老师对幼儿的指导和观察,墙面应当为空白,以便在上面贴画和挂贴,同时,书桌、书架等应当放置在远离美工区的位置,以避免对幼儿创作的干扰。

2.色彩搭配:使用明亮、鲜艳的颜色可以让环境更加生气勃勃,直接影响幼儿的情感体验。

具体来说,宜采用亲和、温馨的色彩,在色相中以红、黄、蓝等颜色为主,宜避免使用色彩冲突强烈的颜色,比如橙色、紫色等。

3.美化墙面:在墙面上可以挂上自己制作的画作、摆放自己爱的物品等,营造亲切、明快、和谐的氛围,同时呈现自己的美学特点。

4.充分利用空间:让幼儿发挥无限的想象力,以及充分利用美工区的空间,将图片、挂钩、小树、装饰品等材料合理摆放,让幼儿活动起来,促进足部肌肉发展。

二、材料投放1.材料安全:确保材料的安全性,防止幼儿误食或损伤。

我们可以使用环保、安全、无害的材料,如不易燃的纸张、颜料、油墨等材料,需要把控好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以免浪费或造成材料调配难度。

2.材料丰富: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如颜料、画板、剪刀、彩带、贴纸、纸张、饰品、绒布等,让幼儿充分发挥创造力。

较难得到的材料可以放在高处,供老师引导使用,应尽力使孩子有充分的自由与选择。

3.材料合理:按照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材料,具体而言,幼儿园班级美工材料可以按功能区域划分,如拼图、穿珠、折纸等,这样有助于幼儿更加深入、全面地感知与体验材料。

四、总结幼儿园班级美工区内除了环境和材料的投放等方面,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和活动。

教师可以在美工区设定不同的制作主题,有计划地进行活动,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尝试、沉淀、创造美。

美工区还应注重环境卫生与整洁,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为小朋友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方案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方案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方案一、背景分析班级环境是影响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舒适、安全、富有激励和创造性的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创设方案。

二、目标设定1. 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让幼儿感到舒适和安全。

2. 提供富有激励和创造性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 营造一个互动丰富、促进合作和社交发展的班级环境。

4. 提供有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和学习。

三、环境创设方案1. 布置与美化班级环境a. 营造温馨感:在墙壁上贴上彩色布条,用鲜艳的颜色装饰墙壁,营造温馨的氛围。

b. 绘制壁画:在墙壁上绘制与季节、主题相关的壁画,例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海滩等,让幼儿感受到季节变化的美丽。

c. 挂上学生作品:挂上幼儿的美术作品、手工制作品等,激励幼儿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d. 增加室内绿植:在教室的一角放置盆栽植物,增加室内氧气,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2. 创建安全和舒适的学习空间a. 确保安全:在教室的角落设置安全护角,安装窗户护栏,定期检查教室内家具和设施的安全性。

b. 舒适的座位:提供舒适的座位,例如软垫和布艺凳子,使幼儿在学习时感到舒适。

c. 合理的房间布局:根据幼儿的身高和活动特点,合理布置教室的桌椅和学习区域,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3. 提供富有激励和创造性的学习材料和活动a. 丰富的图书角: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图书角,放置丰富的图书,包括故事书、科普书等,鼓励幼儿阅读。

b. 多元化的玩具和教具:提供各种类型的玩具和教具,例如积木、拼图、智力游戏等,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发展。

c. 创意的艺术材料:提供各种创意艺术材料,例如彩纸、颜料、粉笔等,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d. 科学实验区:设置一个科学实验区,提供简单的科学实验工具和材料,让幼儿体验科学的乐趣和探索的过程。

4. 促进互动和社交发展的活动a. 合作游戏:组织合作游戏,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分享、沟通和解决问题。

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要点

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要点

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要点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为了让幼儿在快乐探索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美感体验,班级美工区成了重要的环境创设之一。

班级美工区不仅是孩子们进行手工活动的地方,更是他们发展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场所。

在这个环境中,材料的投放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材料投放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创造灵感和想象空间。

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幼儿园班级美工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要点。

一、环境创设1. 空间布局与设计班级美工区的设计要面向孩子,要考虑到他们的身高和体力,材料和储物柜要放置在孩子们能够触及的高度。

要让空间显得明亮、整洁,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灵感。

2. 装饰和布置班级美工区的装饰和布置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可以使用各种鲜艳明快的颜色,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活动。

可以增加一些与孩子们年龄相适应的图画、拼贴作品、手工制作品等,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3. 安全与卫生在班级美工区的环境创设中,要确保材料的使用安全和卫生。

材料在放置时要考虑到孩子们的使用频率和方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材料投放1. 考虑孩子的兴趣在班级美工区的材料投放中,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材料,比如纸张、颜料、剪刀、胶水、毛线等,让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一切从简在投放材料时,要遵循“一切从简”的原则,不要投放过多的材料,从而让孩子们在材料的丰富性中找到更多的发挥空间,避免让孩子们陷入材料的过度选择而迷失方向。

3. 提供引导在投放材料时,可以适当地给予引导,提供一些示范作品或者材料的使用方法,让孩子们对使用材料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4. 更新与维护在投放材料时,要及时更新和维护,保证材料的新鲜和完好,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同时也要保持环境的整洁与卫生,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地进行创作和探索。

幼儿园园内环境布置建议 幼儿园环境布置

幼儿园园内环境布置建议 幼儿园环境布置

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学习的地方,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对孩子们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温馨、美丽的幼儿园环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对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要认真重视,合理规划,注重细节,为孩子们打造一个舒适、安全、美好的学习天地。

以下是对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建议:一、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建议1.选择明亮的颜色明亮的颜色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活泼愉快的感觉,对其视觉发育有着积极影响。

幼儿园室内的环境颜色可以选择柔和、明亮的色彩,比如浅黄色、淡绿色、粉色等,避免使用过于刺眼或昏暗的颜色。

2.灵活利用空间在幼儿园的室内布置中,应当充分考虑灵活利用空间,为孩子们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合理划分各个区域,比如游戏区、休息区、学习区等,让孩子们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3.准备足够的教学用具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也应该配备足够的教学用具,比如玩具、教具、图书等。

这些教学用具既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的资源,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为他们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4.创设角色扮演区角色扮演是幼儿园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因此在室内环境布置时,也可以创设角色扮演区,给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角色扮演装备,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发挥想象力、培养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5.保持整洁与安全室内环境布置的要时刻保持整洁和安全。

确保地面平整,不设障碍物;保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潮湿或气味异味;安全防护措施也要到位,比如尖锐物品、插座等要做好避免儿童受伤的措施。

二、幼儿园室外环境布置建议1.丰富多彩的游戏设施室外环境布置时可以设置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设施,比如滑梯、秋千、攀爬架、沙池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身体,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

2.绿化植物在幼儿园的室外环境布置中,适当的绿化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在园内种植一些树木、花草,营造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给孩子们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

3.合理划分活动区域室外环境布置也需要合理划分各个活动区域,比如游戏区、活动区、植物观赏区等,给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让他们在自由活动中培养身体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分析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分析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分析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分析引言:幼儿园是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班级环境对幼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班级环境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本文将从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幼儿园班级的环境创设。

一、室内环境1. 布置与空间布局室内布置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为基础,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教室的空间布局要合理,以便幼儿活动自如。

各类功能区域如角色扮演区、游戏区和阅读区等也需要有明确的划分。

2. 采光和通风室内的采光和通风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充足的自然光能够帮助幼儿观察和感知世界,增强注意力;同时,合理的通风设施也能减少病菌传播。

3. 温度和湿度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对幼儿的舒适感有着重要影响。

教室的温度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不冷不热;湿度也应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避免过湿或过干对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 安全设施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往往充满好奇心和活跃性,因此室内环境的安全设施尤为重要。

安全门、防滑地板、护角等设施能有效避免幼儿受伤,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

二、室外环境1. 空间与设施室外环境是提供幼儿大运动和探索空间的重要场所。

一个宽敞、开放的户外空间能够满足幼儿进行各类体育活动和游戏的需求。

此外,滑梯、秋千等各式各样的设施也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和创造力。

2. 绿化与安全室外环境中的植物和绿地对幼儿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

绿植能够提供新鲜的氧气和共生的生态系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在安全方面,外墙栏杆的高度、地面的防滑处理以及裸露在户外的电线等都要进行合理安排,避免意外发生。

三、教学资源1. 图书角和图书馆阅读是幼儿发展语言和认知的重要活动。

布置一个宽敞明亮的图书角或图书馆,配备丰富多样的图书和读物,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2. 学习角和游戏角学习角和游戏角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角色扮演的重要场所。

幼儿园环境布置论文5篇

幼儿园环境布置论文5篇

幼儿园环境布置论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环境布置论文幼儿教室环境布置俗话说,环境育人。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不良的环境将阻碍幼儿成长!一、室内环境设计方法1、室内墙饰布局要合理,每面墙壁设计什么板块,教师要心中有数:如,教室后面主墙面,应该突出“主题互动”,因为“主题互动”内容较多。

其它小墙面可以设计一些常规性的互动内容。

如,“好孩子棋”、“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字宝宝乐园”等专栏,我选择我真棒主体。

2、各个板块大小要匀称,高低错落有致,体现美学观念:高出部分,可以放一些供孩子们欣赏的作品。

让幼儿在与墙饰的互动中获得知识体验。

3、墙饰布置要生动形象、富有美感:墙饰布置不仅仅体现教育价值,还应具有审美价值。

我们在设计墙饰背景或图案时一定要美观,让孩子感兴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蔚蓝的星空对于孩子就有很大的吸引力。

4、确定主题,明确目标:互动墙饰的主题应该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并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宜。

布置内容贴近孩子生活。

5、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创设互动墙饰中,有时我们选择的主题不在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上。

6、积极参与, 乐于动手:从内容的确定,材料的搜集,到图案设计与制作,都要有师生共同进行。

7、循序渐进,难易得当:墙面布置的内容应注意纵面、横向发展的序列。

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是一个基本立足点。

墙饰应该结构简单、色彩鲜明,感官刺激明显;供给他们操作的物品应该形状单一。

例如:同时“三八节”的墙饰布置,小、中、大班又各有不同。

小班以“妈妈爱我,我爱妈妈”为主题,展出“我和妈妈”的照片,贴上送给妈妈的礼物。

中班的主题是“妈妈为我做衣服,我为妈妈做手袋”幼儿把自己创制出的各种各样的衣服,画出的各式手袋,贴在墙壁上。

大班以“妈妈的一天”、“妈妈多辛劳”为主题布置墙壁。

在用废旧物制成的时钟下展示出妈妈上班、做家务、照顾孩子、灯下学习等内容的一天辛劳的生活。

8、适时更换,保持新鲜:幼儿园的墙面装饰,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还在于它必须服从教育的需要,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它能诱发、引导、甚至直接决定幼儿进行活动的结果,将教育的主题内容转化为形象具体、色彩鲜艳、生动有趣、赏心悦目的墙饰,即寓教于墙饰之中,让墙饰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对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认识和反思(5篇)

对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认识和反思(5篇)

对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认识和反思(5篇)第一篇:对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认识和反思对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认识和反思幼儿园环境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隐性课程”。

所谓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幼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直接经验和形象事物的制约,因此好的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实习阶段,我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了班级环境创设的相关环节,形成了对环境创设的初步认识。

首先,我认为环境创设要依托教学计划,体现教学主题。

在大二班时,我参加过一次环境创设活动,是对各个区角进行环境创设材料的填充。

由于在对本月教学计划十分不清楚的情况下,我对各个区角进行填充时一则感觉没有主题可选,二则各个区角之间主题没有协调一致。

因为在月教学主题活动中,各大领域是相互贯通和一致的,所以各个区角之间的环境创设的内容也应该有相似性,协调一致。

而不是简单的填充一些与领域相关的材料、场景等。

其次,环境创设更多地要有幼儿的共同参与。

在小二班跟班实习时,很多家长和幼儿都很配合班级的环境创设工作。

如在娃娃家环境创设过程中,很多家长会让幼儿带一些衣服、布娃娃等;在阅读区,有很多幼儿带来书籍供大家一起分享;在美工区,结合教学幼儿带来了自制的小风车等等。

这些都说明了幼儿和家长都参与到了环境创设中来。

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环境创设还要更多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并且动手操作。

可与幼儿互相讨论在各个区域如何进行环境创设,对一些好的建议吸收采纳并进行处理,适当地让幼儿参与进来自制一些环境布置所需要的材料,这样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环境创设的目的何在,促进幼儿与环境互动。

最后,环境创设中,材料的选择及布置要体现安全性原则。

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材料布置,要坚决采取措施。

如悬挂在天花板上的装饰物品要牢固、轻巧,防止掉下来砸到幼儿。

尖锐物品切忌放置幼儿能接触的地方,等等。

科学合理地创设幼儿园环境,有利于让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直观和综合的隐性影响,做好班级环境创设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幼儿教学。

幼儿园艺术区域环境创设与布置方案

幼儿园艺术区域环境创设与布置方案

幼儿园艺术区域环境创设与布置方案一、引言艺术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幼儿的艺术发展,我们需要创设一个充满创意和启发的艺术区域环境。

本文将就如何创设和布置幼儿园艺术区域环境进行探讨。

二、区域功能分析艺术区域是帮助幼儿发展艺术技能和创造力的场所。

它可以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以及激发幼儿的艺术灵感和想象力。

区域功能应该包括:绘画、剪贴、造型、手工制作等多个方面。

三、区域布局规划为了满足不同需要,艺术区域应设有多个子区域。

一个合理的布局规划是将不同功能的子区域分开,如将绘画区与剪贴区分开,以避免幼儿在创作时互相干扰。

四、绘画区设计绘画是艺术探索的一种形式,幼儿园的绘画区应提供各种绘画材料,如彩色纸、油画棒、颜料等。

此外,还应提供不同大小的画纸,以满足幼儿不同年龄段和创作需求。

五、剪贴区设计剪贴区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场所。

应提供各种剪刀、胶水、彩色纸等材料,以及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图案模板,激发幼儿在剪贴中的创作灵感。

六、造型区设计造型区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关键地方。

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材质的橡皮泥、塑料泥等,以及各种模具和雕刻工具,让他们通过捏、搓、塑等方式创作出自己的造型作品。

七、手工制作区设计手工制作区是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和操作技能的重要区域。

应提供丰富的手工材料,如纸板、布料、丝带等,以及不同工具,如剪刀、针线等。

激发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通过制作手工作品感受到成就感。

八、环境创设原则在设计艺术区域环境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要有充足的光线,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其次,要保持空气流通,确保幼儿的健康。

还应选择合适的色彩和装饰,营造温馨和创意的氛围。

九、环境安全考虑幼儿在艺术区域进行创作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应确保材料和工具的安全性,避免尖锐物品和有害物质的使用。

还应注意绘画区和剪贴区的地面是否易滑倒,以及需要时设置保护栏等安全设施。

十、幼儿参与与展示艺术是表达自我的方式,幼儿在艺术区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班级布艺环境布置
小(2)班
一、设计理念与依据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年龄越小的幼儿越易被环境吸引、越易受环境的影响;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离不开环境、材料。

只有适宜的环境、材料,才能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环境给予了幼儿表达、表现的机会,而幼儿又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改变着环境的内容与呈现方式,环境与幼儿的互动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可利用的环境有很多,例如墙面环境、区域环境、公共环境等,如何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资源,使环境与材料很好地结合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布艺互动环境非常受幼儿喜爱。

幼儿园布艺互动环境是指:用各种色彩的棉布、植绒布、棉花和辅助材料等,通过多种缝制方法,制作成可爱的动物、植物等形象,或幼儿能动手操作、探索的玩具、教具,投放在班级主题环境创设中、区域游戏中、公共环境中,供幼儿欣赏、操作。

布艺环境创设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以幼儿发展为本,它具有颜色鲜艳,形象逼真,柔软安全,互动性强的特点。

二、功能设置
1.形象、互动性强的布艺主题环境创设
情绪对小班幼儿支配作用大,幼儿容易激动,并难以控制。

特别是幼儿刚入园时,离开熟悉的家人,来到幼儿园开始步入集体生活,陌生的环境以及远离亲人的心理不安,会使幼儿产生难以排解的分离焦虑,多数幼儿会表现为哭闹、情绪极为不安等。

如何给幼儿以家的
感觉呢?通过尝试教师们发现,
多用布艺材料效果很好,为幼儿
创设一个温馨的、互动性强的布
艺环境,既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
力,稳定幼儿情绪,又可以满足
幼儿的动手欲望。

例如:在班
级主题墙饰“欢迎小朋友”的
布置中,教师选用色彩鲜艳的植
绒布、蓬松棉和扣子,缝制成可
爱的立体小动物形象,摸上去手
感柔软,还可以拿下来抱一抱,
摆弄一下;苹果树上挂满色彩鲜
艳的果实,幼儿可摘下来送给喜爱的小动物。

可爱温馨又便于幼儿操作的布艺环境深受幼儿喜爱。

在布艺环境创设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挖掘布艺玩教具真实性和童趣性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动手兴趣。

例如用彩色的绒布缝制成30~40厘米大小的卡通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子等。

缝制时将一根水管缝在小动物内部,从口连接到两腿中间。

再用彩布缝制成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如小鱼、小骨头、萝卜等。

幼儿给小动物喂食时,“食物”会从口中向下滑出,增加了游戏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2.温馨的布艺生活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生活环境设施不同,格局也不一样,特别是饮水间、盥洗室与家庭布置有很大的区别,例如:幼儿园盥洗室
空间较大,有统一放置水杯、挂置毛巾的柜子,厕所也多为蹲坑,这与家庭有很大的不同。

除此以外,幼儿入园前在家生活习惯各异,有些幼儿在园拒绝喝白开水,或不能主动饮水;有的幼儿不敢在盥洗间小便、大便;有的幼儿不敢蹲坑解大便。

如何通过创设温馨的布艺生活环境,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呢?对此,教师们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饮水间,用彩色绒布缝制成可爱的喜洋洋布袋,套在饮水桶上,在饮水时和幼儿一起玩“喜洋洋水站”“我和喜洋洋干杯”等小游戏,既直观形象、温馨可爱,又能为饮水桶保温,还激发了幼儿喝水的愿望。

在厕所,用色彩鲜艳的植绒布制作成可爱的小动物,对墙面进行装饰;用绒布把小纸盒装饰成小动物的头,盒中放入手纸,便于幼儿自己取放;用棉布包裹蹲坑旁的扶手,幼儿摸上去温暖、舒服;把各种彩色布缝制的小花,浸上香水摆在窗台上,不仅美观,还能持久散发香气。

这些精心用布艺创设的环境,让幼儿进入厕所时有了家的感觉,消除了幼儿对上厕所的恐惧。

3.丰富的布艺区域环境创设
幼儿喜欢区角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操作、摆弄,或自己玩儿,或与同伴交流。

通过实践教师发现,布艺软体玩具更加受到幼儿的喜爱。

布艺玩具安全、耐用、色彩鲜艳,且操作性、可变性强,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1)礼品屋
小班幼儿入园初期,教师为孩子创设礼品屋,投放25~50厘米高的布娃娃、各种卡通动物造型的布艺玩偶或不同角色的布艺玩具
(投放数量为幼儿人数的1/2),哭闹的孩子可以抱着自己喜爱的玩具游戏。

幼儿通过对布艺玩具的抱抱、背背、玩玩,或抱着布娃娃说说话,来满足情感的需求,感受到安慰。

幼儿和布艺玩具的互动,使幼儿情绪得到发泄释放,引发幼儿积极的情绪。

(2)娃娃家
娃娃家是幼儿喜欢参与的社会性游戏,通过观察教师们发现,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喜爱扮演家庭中的角色,体会装扮成人的感觉,喜欢重复做自己会做的事。

教师可以在娃娃家投放丰富的布艺游戏材料,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丰富幼儿游戏情节。

如增加按扣和拉链,游戏中幼儿打开按扣、拉下拉链,就可以把把小娃娃的衣服脱下来。

小班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在各区投放大量布艺操作玩具,孩子们非常喜欢玩,有的孩子会拿着一个玩具不停地问:
“老师,布娃娃肚子里有什么?为什么我一捏,她的眼睛就
亮?”“老师,为什么您要在鱼嘴上缝曲别针?”这些布艺玩具已经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开始观察和探究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三、环境布局
1.充分发挥布艺玩教具的动态性
教师在制作布艺玩教具、创设布艺环境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挖掘其一物多用的特性。

例如在创设布艺环境中,教师常会缝制大树布置在班级环境中,以往教师会选用两片绿颜色的植绒布,中间填充蓬松棉缝制树冠。

但在不断实践中教师们发现,可以用一片绿色植绒布、一片橘红色的植绒布缝制树冠。

春夏天的时候用绿色一面,到了秋冬季,把树冠反过来,用橘红色一面,既节省材料,又充分发挥了布艺玩教具的动态性。

2.充分发挥布艺玩具的一物多玩性
教师制作的布艺玩教具,既可以投放在环境中,也可以投放到户外游戏活动中。

例如户外游戏“蝴蝶找花”,教师把环境中的布艺花朵按颜色贴在户外场地周围墙面上,幼儿扮作小蝴蝶,按教师的指令找相应颜色的花朵;再如户外游戏“快乐的小蚂蚁”,教师把娃娃家中的布艺蔬菜、布艺水果散放在垫子一边,幼儿扮作小蚂蚁爬过“草地”,运送食物。

在户外游戏中运用布艺材料,可以一物多玩,能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玩具触摸起来柔软、安全,也便于教师清洗消毒。

四、活动案例
1.丰收的果树
用绿色和棕色的植绒布缝制一棵“大树”,在树冠上缝制不同大小的扣子,用红、黄、橘三色缝制苹果和梨,并在每个水果上缝上扣眼,幼儿在游戏中可以通过系扣的方法,在大树上系水果、摘水果。

“丰收的果树”做好了,一开始幼儿非常喜欢,但很快就不愿意玩它了,为什么呢?笔者细心地观察幼儿玩“果树”的情况,发现原来选用的是4扣眼的扣子,又紧密地贴缝在树冠上,幼儿在游戏中揪不起扣子、系不上水果。

此时班中多数幼儿还不能熟练地掌握系扣子的方法,幼儿在多次尝试失败后,便对游戏失去了兴趣。

于是笔者对“丰收的果树”做了改进,选用1扣眼的扣子,缝制后的扣子突起在树冠上,方便幼儿系上各种水果,“丰收的果树”又成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布艺玩具。

待幼儿能熟练地掌握系扣子的方法后,先把树冠上的一个扣子换回4扣眼的扣子,再逐一把所有的1扣眼扣子换回4扣眼的扣子,逐步提高游戏难度。

游戏既发展了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又使幼儿体验到了自己动手系扣子的快乐。

2.帮娃娃扭纽扣
用多种颜色的布缝制了小娃娃。

为了便于幼儿操作,体现布艺材料的多样性,制作了可以穿脱的小衣服,并在衣服上分别缝制扣子。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能够通过帮娃娃换衣服、系扣子,锻炼动手能力。

孩子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动手能力不断提高。

从中我们也得到了启发,在幼儿操作材料时教师也要及时参与到活动中,以游戏的口吻、游戏的背景来支撑,才能引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精细动作训练,成为能满足幼儿需求及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幼儿在不断重复中练习手眼协调及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执笔人:张利丽陈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