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右面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
1.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 b )A .①B .②C .③D .④ 2.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右图图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
据此回答3~5题。
3.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是 A .印度 B .古巴 C .新西兰 D .中国 4.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A .政府人口调控政策力度大B .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 .3年自然灾害,饥荒严重D .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 5.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d )A .甲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B 、.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C .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D .目前甲国人口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据此回答5-6题。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 c )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6.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 d )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7~8题。
自然增长国际净迁移自然增长国际净迁移国内净迁移国内净迁移总人口增长总人口增长1981~19901991~20000 2 3 1 4-3-1 -2 0 2 3 1 4-3-1 -2 人口年变化率%7、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右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量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为迁入。
高一地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几颗行星?A. 第一颗B. 第三颗C. 第四颗D. 第六颗答案:C2. 长江是世界上第几长的河流?A. 第一长B. 第二长C. 第三长D. 第四长答案:B3. 下列哪个国家没有临海?A. 中国B. 巴西C. 澳大利亚D. 南非答案:D二、简答题1. 什么是地壳运动?请简要说明。
答案: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地壳的变动。
地壳运动分为构造性地壳运动和隆起性地壳运动,是地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原因。
2. 请简要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活动、火山喷发等,而人类活动主要指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等。
三、论述题请以不少于200字的篇幅,论述城市化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答案:城市化对环境影响巨大。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道路建设等,导致大片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
城市化还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垃圾,污染空气、水源等环境资源。
此外,城市化还带来人口密集、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增加了能源压力和环境负荷。
四、附加题请列举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答案:1.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独特的景观。
2. 天山:位于中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区,景色秀丽,植被丰富。
3. 古城马丘比丘:位于秘鲁,是印加帝国的遗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以上为高一地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读“某国194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该国最可能位于 ( )A. 欧洲B. 亚洲C. 非洲D. 南美洲【答案】A【解析】读图,该国在1985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状态,应是发达国家,最可能位于欧洲,A对。
亚洲、非洲、南美洲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少数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B、C、D错。
【点评】该国在1985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状态,应是发达国家,最可能位于欧洲。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亚洲的日本、非洲的南非是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正常值约为105)。
近十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升高。
下图为我国某地2010年人口金字塔。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 近三十多年来,该地人口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是()A. 实行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B. 人口大量迁出C. 自然灾害频繁D. 死亡率明显上升3. 2030年,该地区将出现的主要问题是()A. 文盲增加、就业困难B. 生态环境问题加重C. 劳动力不足D. 资源严重短缺4. 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①制造业②建筑业③家庭护理④食品服务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2. A 3. C 4. D【解析】主要考查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等考点的理解。
【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主要是国家政策调控的:即从1970年以后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人口增长放慢。
选A正确。
【3】2030年,该地将出现严重的老龄化,劳动力资源不足,人口出现萎缩,生态问题资源不会加重。
选C正确。
【4】制造业、建筑业对男性劳动力需求量大;家庭护理和食品服务对女性劳动力需求量大,选D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高一地理下学期必修二第一次月考(文科)(内含试卷、答题卡及参考答案)

高一地理下学期必修二第一次月考(文科)(内含试卷、答题卡及参考答案)漳浦三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单元考高一地理检测卷(必修二第一、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30x2=60分)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第1题。
1.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A.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受河流的影响越来越大B.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改变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A.出生率的上升B.出生率的下降C.死亡率的上升D.死亡率的下降3.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因为()A.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人口政策B.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自然环境不同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人口增长模式向“低低低”型的转变B.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C.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D.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属于“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5.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A.工业化水平高,环境污染严重B.纬度偏高,气候湿冷C.人口流动频繁,意外伤害突出D.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6.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为()A.工业革命以前B.农业革命以后C.“一战”以前D. “二战”以后读图(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7~8题。
7.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①模式B.②过渡C.③模式 D.①向③过渡8.模式③容易造成的主要问题是()A.公共设施严重匮乏B.劳动力缺乏C.教育经费投入不足D.环境压力大读右下图回答9.某年某国第X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00万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A.36%B.46%C.26%D.16%10.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转轴?A. 赤道B. 北极C. 南极D. 中国答案:B2. 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是:A. 氮气和氧气B. 铁和镁C. 金和银D. 硅和铝答案:D3. 下列地质灾害中,与地震直接相关的是:A. 冰川B. 洪水C. 泥石流D. 火山喷发答案:D4. 天气是地区短时间内的气候变化,而气候是指:A. 十年内的气候变化B. 百年内的气候变化C. 千年内的气候变化D. 极长时间内的气候变化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火山喷发的现象?A. 火山爆炸B. 熔岩喷发C. 热气喷发D. 岩浆喷发答案:C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___________ 。
答案:珠穆朗玛峰2.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比例是 ___________ 。
答案:3:23. 面积最大的洲是 ___________ 。
答案:亚洲4.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 。
答案:中国5. 长江是中国的第 ___________ 条河流。
答案:一三、简答题1. 简述地球的四季变化原因。
答案:地球公转产生了不同季节的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的轴倾斜,造成了不同地区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2. 简述火山爆发的原因。
答案: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断裂造成的。
地壳的板块运动会导致火山活动,当地壳板块断裂时,岩浆从地下深处喷发到地面上,形成火山喷发。
3. 简述洪水的形成原因。
答案: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水位上涨超过河道容量而发生的。
当降雨量大于地面的排水能力时,水会聚集,并可能造成河流的溢出,形成洪水。
四、解答题1. 简述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高山地区气候严寒,人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适应生存,如穿着厚衣物和搭建保暖设施。
而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人们可以从中获取食物和经济收益。
不同地理区域的土壤肥沃程度以及水资源丰富程度也会影响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福建省龙岩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一第二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自1980年以来,我国法定结婚年龄一直没有变化,但近30年来,我国平均初婚年龄屡创新1①平均寿命延长②受教育年限增加③男女比例失衡④婚育观念转变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2.我国平均初婚年龄逐渐增大会导致()A.人口老龄化加剧B.产业结构失调C.环境承载力下降D.育龄妇女减少受生活成本和工作负担等因素影响,在一线城市接纳众多外来人口的同时,也涌现出“逃离北上广深”的现象。
如右图示意2020年“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口工作地点的选择情况。
据此完成3-4小题。
3.“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口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可能主要考虑()①产业发展水平②对外交通条件③与家乡之间的距离④与一线城市的距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厦门虽然环境优美,但吸引的“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口较少,主要是因为厦门()A.地理位置偏僻B.自然灾害较多C.经济规模较小D.基础设施落后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建立和实现高效益的产业结构的过程。
下图为我国2000-2017年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的关系图,完成5-6小题。
5.有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正相关B.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成负相关C.老年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正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负相关D.老年抚养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成负相关、与少儿抚养比成正相关6.有关我国2000-2017年的人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老龄化越来越严重B.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在2010年最少C.我国少儿抚养比在2012年后呈显著上升趋势D.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左下图示意“环境负担”公式,右下图示意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读图,完成7-8小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20分钟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面左下图为我国2012年人口构成图,读图回答1-2题。
1. 右上图反映了我国人口的新政策,由左图可以判断主要原因是我国A.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较少B. 人口老龄化较严重C. 劳动力资源短缺D. 可以实行人口高生育水平政策2. 目前许多年轻夫妇“想生不敢生二孩”的主要原因是A. 我国粮食资源短缺B. 我国环境污染严重C. 医疗养老等保险全面的到了保障D. 抚育子女的成本费用较高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3-4题。
3.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总人口减少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4.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 美国B. 日本C. 俄罗斯D. 德国读“某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金字塔图”,回答5-6题5.该地最有可能是A.上海市区 B.北京大学C.贵州农村 D.广州孤儿院6.关于该地户籍人口叙述最有可能错误的是A.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 B.女多男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C.留守儿童问题比较严重 D.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图中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
据此完成7-8题。
7.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8.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 B.性别构成 C.职业构成 D.年龄构成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高一下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月考试卷及答案

长山中学高一下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选择题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30×2=60)读图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1—2题:1.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 、①模式B 、①→②转变C 、②模式D 、基本实现②→③转变 2.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A 、①B 、①→②C 、②→③D 、③读图 2 “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3-4:3.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4.图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B 、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 C 、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 D 、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少5.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 、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变化 B 、某地某时期资源总数不断变化 C 、人口不断迁移D 、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实施读图3完成6—7题:6.如要在城市中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7.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B 、B 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C 、C 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D 、D 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控制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8.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A 、高楼林立,地价便宜B 、建筑物低矮,没有明显分区C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经济活动频繁D 、最中心以批发活动为主 9.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项活动,主要取决于:图2A、各种活动的主要程度B、各种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C、各种活动得到市政府的支持程度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10.城市等级与数目、服务范围的关系是: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1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A、城市的人口规模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D、特大城市的数量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乡人口迁移推力的是:A、自然灾害B、文化设施齐全C、收入低D、社会服务短缺13.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①起步晚,发展快②起步早,水平高③城市发展部合理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4.城市中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C、人口居住拥挤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15.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统计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
1--5 CDBDD 6--10 BCCDD 11--12 AD
二、综合题(总共52分)
13.(1)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适度的人口,一旦超过该数量,资源和人口平衡就会被打破,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资源,呈正相关。
科技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前三者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其呈负相关。
(3)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4)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