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教案-材料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教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教案

一、教案简介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2. 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多则材料中提炼核心观点。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的能力。

4. 提高学生作文的立意水平和论述深度。

三、教学内容1. 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2. 多则材料作文的核心观点提炼。

3. 辩证分析方法的运用。

4. 作文立意实例解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多则材料作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审题方法:列举具体实例,分析多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审题技巧。

3. 观点提炼:让学生分组讨论,从给定的多则材料中提炼核心观点,并进行分享。

4. 辩证分析: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分析方法,对提炼的观点进行深入探讨。

5. 作文立意实例解析:分析优秀作文的立意思路,让学生体会立意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2. 选取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目,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审题立意。

3. 写一篇作文,体现所学立意方法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和讨论环节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兴趣和热情。

2. 观点提炼能力:评估学生在从多则材料中提炼核心观点的准确性和深度。

3. 辩证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观点时运用辩证方法的恰当性和逻辑性。

4. 作文立意实践: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立意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调整1. 针对学生对多则材料作文的兴趣不足,可通过增加实际案例、讨论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于观点提炼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如列举提炼观点的常用技巧,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

3. 对于辩证分析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辩证方法,并能够在作文中运用。

4.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材料作文教案初中

材料作文教案初中

材料作文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材料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活观察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材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 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3. 材料作文的结构和语言4. 材料作文的修改和润色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议论文等作文类型,引出材料作文的概念。

2. 讲解:(1)材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以给定的材料为写作依据,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立意、构思和表达。

(2)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确定作文的主题和角度。

(3)材料作文的结构和语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

(4)材料作文的修改和润色:审视作文,修改病句,优化表达,使文章更加完美。

3. 练习:给学生提供一组材料,要求学生现场进行审题、立意、构思和写作。

4. 展示:选取几篇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借鉴和改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材料作文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对材料作文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写作水平,包括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

3. 学生互评和自评:了解学生对彼此作品的评价和自我反思,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改进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材料作文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等内容。

2. 材料素材:提供一组或多组作文材料,供学生练习和写作。

3. 作文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作文评价的依据,包括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提炼能力,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写作角度。

2.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挥创新意识,不要拘泥于传统格式。

3. 在作文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和表达方式。

材料作文教案

材料作文教案

材料作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2.能力目标:(1)学会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2)熟练运用审题立意步骤和方法。

3.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

2.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学习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二)研习新课1.何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

2.那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3.请同学们看篇子: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给材料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给材料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给材料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给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审题、立意、构思和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4. 培养学生认真对待作文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给材料作文的定义和分类。

2. 给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3. 给材料作文的立意方法。

4. 给材料作文的构思策略。

5. 给材料作文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给材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给材料作文的兴趣。

2. 教学环节一:给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a. 讲解审题的重要性。

b. 分析常见审题错误及其原因。

c. 示范审题过程。

d. 学生练习审题,教师点评。

3. 教学环节二:给材料作文的立意方法。

a. 讲解立意的作用和重要性。

b. 分析常见立意错误及其原因。

c. 示范立意过程。

d. 学生练习立意,教师点评。

4. 教学环节三:给材料作文的构思策略。

a. 讲解构思的意义和重要性。

b. 分析常见构思错误及其原因。

c. 示范构思过程。

d. 学生练习构思,教师点评。

5. 教学环节四:给材料作文的表达技巧。

a. 讲解表达的重要性。

b. 分析常见表达错误及其原因。

c. 示范表达过程。

d. 学生练习表达,教师点评。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课后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给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审题、立意、构思和表达的能力。

3. 学生作文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

2. 作文素材库。

3.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教学设计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4. 营造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给材料作文的概念、审题、立意、构思和表达技巧。

材料作文指导教案

材料作文指导教案

材料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主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使作文内容丰富、有深度。

二、教学内容:1. 材料作文的定义与特点2. 素材的寻找与提炼3. 写作技巧的运用4. 作文修改与评价5. 优秀作文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使作文内容具有丰富性和深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优秀的材料作文为例,让学生初步感受材料作文的魅力。

2. 讲解:详细介绍材料作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寻找和提炼,让学生动手实践,锻炼写作能力。

4. 指导: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材料作文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篇自己喜欢的材料作文,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亮点。

2. 根据给定的材料,写一篇作文,注意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

3. 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作文质量。

六、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的作文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对材料作文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丰富、是否有深度,以及写作技巧的应用是否恰当。

3. 收集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习惯的变化。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对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2.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写作比赛或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写作经验。

2. 邀请作家或专业编辑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和心得。

3. 推荐学生参加写作培训班或在线写作课程,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九、安全与纪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保学生的安全与纪律: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避免学生受伤或受到其他伤害。

材料作文写作训练教案(整理精校版)

材料作文写作训练教案(整理精校版)

材料作文写作训练教案作文辅导0329 21:26::一、什么是材料作文:给材料作文,是指试题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料,然后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命题方式。

给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作文要求。

材料的类型,主要有寓言故事,议论说理,名人事例,漫画图表等二、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简说:给材料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要求两个环节。

今天要讲的主要是审材料这个环节,因为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准确的观点,是这类作文的关键。

怎样读懂材料?就一般而言,抓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点睛语句,深入揣摩其中的内涵,是必需的。

但就故事类材料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因果分析,抓住材料的核心,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然后再从一个角度切入,就可以准确提炼出正确观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故事类材料的审题立意做一简要分析。

三、实例分析:阅读下的材料,全面理解材料,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

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

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

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

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

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

立意方法第一步:找对象第二步:析(故事因果)根源第三步:分主次找对象、析根源:小马:年轻、没有过河的经验,面对不同的答案却善于思考。

最后成功。

妈妈:理性、善于引导,教育有方。

松鼠:以偏概全,以为自己的同伴过不去小马就过不去,他不知小马的身体要比松鼠大得多。

分主次:故事的核心显然是小马,而帮助小马成功的重要因素则是妈妈的谆谆诱导。

所以小马的角度是主,而妈妈是次,松鼠更次。

最佳立意:遇到问题要多动动脑筋(不要盲从别人)——受教育者。

次佳立意: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教育者。

四、课堂训练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案模板范文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案模板范文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以材料作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2. 掌握以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掌握以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2. 难点,如何合理利用材料,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介绍以材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以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和重要性。

2. 梳理知识点。

(1)以材料作文的写作特点。

以材料作文是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论证,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2)以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

要求学生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3. 指导实践。

(1)分析材料。

通过提供一篇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的材料,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2)撰写作文。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撰写一篇以材料作文,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4. 练习。

让学生进行互相交流,相互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5. 总结。

总结以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强调逻辑推理和论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四、作业布置。

布置以材料作文的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撰写一篇以材料作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以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教案

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教案

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材料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多角度立意的方法进行作文创作。

二、教学内容1. 材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 多角度立意的概念和意义3. 多角度立意的方法和技巧4.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作文题目,引发学生对材料作文和多角度立意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材料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多角度立意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多角度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多角度立意进行作文创作。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运用多角度立意的方法进行作文创作。

5. 反馈与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估1. 学生作文作品的质量,包括立意的新颖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等。

2. 学生对多角度立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包括是否能灵活运用并进行有效的思考。

1. 作文实例:收集一些优秀的作文实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 作文评价标准:制定作文评价标准,用于评估学生的作文作品。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为小组,讨论在作文创作中遇到的多角度立意难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2. 课堂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解决方案。

3.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多角度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尝试运用。

七、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作文题目,运用多角度立意的方法进行作文创作,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2.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多角度思考和作文创作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和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多角度立意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在作文创作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多角度立意?3. 教学活动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九、教学修改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教案-材料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2熟练运用审题立意步骤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

2.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学习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1.何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

2.那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二高考回顾:1.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钓鱼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

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2.2010年湖北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先进的美好愿望。

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的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

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3.2010年陕西高考作文题:成才环境2010年高考陕西选用材料作文形式,共给出三则材料,大意分别是:1、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的很大;2、狼之所以勇猛矫健,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野外环境里;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10个人,并告知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10个人都获得了成功,但心理学家最后坦言,他们当初其实只是普通人,教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题目要求考生结合以上三段材料,自主命题,撰写800字作文。

三课堂训练:1阅读下面文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

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

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

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

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

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

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阅读这则材料,思考:1这则材料有哪几个描写的对象?2这些描写对象有哪些行为?3这些行为导致了怎样的结果?4从不同的行为和结果中,你确定了什么立意?请将你的立意写在卷子上。

立意:老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年轻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胡杨树一定要夯实基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课外研讨: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岁的武汉考生周海洋在今年的高考中,以一首古体长诗《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而获得满分,然而有趣的是,周海洋的总成绩并不高,语文110分,数学45分,英语80分,综合科目135分,总分370分,未达到分数线。

在听到三峡大学准备破格录取他的时候,周海洋却说:”三峡大学有破格录取的想法,我当然很高兴,但又感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太低了,如果单凭一篇作文破格录取,觉得对他人不公平,自己心里也不安。

”而谈到自己的未来,他的理想是毕业之后当一名人民教师,以后可以到甘肃会宁教书,为西部贫困学生做贡献。

要求:针对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2.材料一:从苏州、扬州等地高校毕业的5名女大学生,成为扬州瘦西湖景区首批”大学生船娘”,近日正式上岗。

有人质疑,大学生去干摇橹划桨这样的体力活儿,是不是太浪费了?然而,女大学生却说:”能养活自己,适应社会,奉献他人,这样的工作是体面的。

”这一回答,使那些质疑显得苍白、陈旧。

材料二:扬州籍的清华大学建筑系96届学生卜冰,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建筑设计院。

面对大城市大单位这样令人羡慕的位置,卜冰却觉得这里论资排辈,很不适应,仅半年时间就毅然离开,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创立”集合设计”事务所,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天空。

材料三:歌唱家李娜在事业如日中天、商业演出与演唱邀请应接不暇时,突然剃发为尼。

原来,她虽然在圈子里打拼十几年,却对这个圈子一直不适应。

十年来她虔心礼佛,从不曝光自己,内心十分安宁。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写作过程是一个修改完善的过程,一个思维认识过程。

2、培养学生修改的习惯和能力。

3、将教师展示的写作过程内化为学生的写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和方法1、《飞吧!鸽子》的初稿、修改稿和定稿分发材料及三稿幻灯片。

2、朗读、例谈、练习。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引言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写作文的过程很迷茫,作文写完了就完事了,连自己的大作是怎样“拼凑”出来的都不清楚,因此,自己作文写得怎样?是否存在问题都不得而知,接下来的“权”就交给了老师,很少有修改作文的习惯,但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文章修改主要是作者自己的事,语文老师千万不要越俎代疱。

”因此,我将给学生展示一次我写作文的过程,以期让大家对怎样从材料到作文的过程有所认识和启发,希望能对大家的作文有所帮助。

(二)选材1、学生谈自己作文前选材的实例。

2、《飞吧!鸽子》的选材过程。

在写作指导课上,我对学生说:前两天,我决定为大家写一篇示范作文,写什么呢?于是我打开记忆的仓库,在里面搜索近期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件,搜索着、搜索着,我忽然想到前不久,班上两位女生在寝室里捉到一只鸽子,有的同学要求放掉,有的同学要求留下,在难于决定时,找到我,征求我的意见,后来,我建议把这只鸽子放飞了。

我觉得这件事虽然小,但有意义,值得一写,正可以“小题大做”,于是我就决定写这件事情,这样作文的第一步“选材”便完成了。

(三)朗读接下来,我给学生展示三份作文稿件,对大家说:我写成这篇小作文,可以说是三易其稿,经过了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展示了我写作这篇文章的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下面我为大家读一遍最后的定稿。

边读边作适当的说明和提示。

读完后,联系初稿、修改稿、定稿,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写作的思维过程,也就是从构思到成文的过程。

首先须要大家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远有杜甫“吟定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典故,近如鲁迅、矛盾、巴金、老舍,哪一个是“提笔立就,搁笔定稿”的呢?作文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再认识,不断修改,再修改的过程,谁能不改就写成好文章呢,我要给大家展示的也就是一个修改完善的过程。

(四)评析1、学生比较三稿,找出几处修改实例,并试着分析修改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评析《飞吧!鸽子》的写作过程。

这篇作文的“进化”过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题目的三次更换。

这篇作文最初用的题目是“感悟放飞”,内容准备写放飞鸽子这件事情给我的一些感想和启发。

行文后到第二稿时,就改成了“让爱跟你一起飞”,意为我们给予鸽子的爱,让它同鸽子一样,飞过村庄,飞过田野,飞向大自然,进而扩展为人类对自然的热爱。

但之后又将“爱”换成“心”改为“让心跟你一起飞”,表现放飞者对鸽子的关切、挂念和美好祝愿。

在第三稿中,最后将题目改为“飞吧!鸽子”我觉得这个标题更简洁、更能表现人物的某种情感。

题为文眼,在标题上多花些心思,文章就会多些阅读魅力。

对这三个标题我不能说是否选用恰当,但这告诉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除非是命题作文,其它的自由作文,或限材料作文时,都有必要拟一个比较醒目、新颖、考究的题目,它相当于一篇文章的头衔,应当响亮一点。

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写作过程是一个修改完善的过程,一个思维认识过程。

2、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3、将教师展示的写作过程内化为学生的写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和方法1、《飞吧!鸽子》的初稿、修改稿和定稿分发材料及三稿幻灯片。

2、朗读、例谈、练习。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引言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写作文的过程很迷茫,作文写完了就完事了,连自己的大作是怎样“拼凑”出来的都不清楚,因此,自己作文写得怎样?是否存在问题都不得而知,接下来的“发言权”就交给了老师,很少有修改作文的习惯,但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文章修改主要是作者自己的事,语文老师千万不要越俎代疱。

”因此,我将给学生展示一次我写作文的过程,以期让大家对怎样从材料到作文的过程有所认识和启发,希望能对大家的作文有所帮助。

(二)选材1、学生谈自己作文前选材的实例。

2、《飞吧!鸽子》的选材过程。

在写作指导课上,我对学生说:前两天,我决定为大家写一篇示范作文,写什么呢?于是我打开记忆的仓库,在里面搜索近期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件,搜索着、搜索着,我忽然想到前不久,班上两位女生在寝室里捉到一只鸽子,有的同学要求放掉,有的同学要求留下,在难于决定时,找到我,征求我的意见,后来,我建议把这只鸽子放飞了。

我觉得这件事虽然小,但有意义,值得一写,正可以“小题大做”,于是我就决定写这件事情,这样作文的第一步”选材”便完成了。

(三)朗读接下来,我给学生展示三份作文稿件,对大家说:我写成这篇小作文,可以说是三易其稿,经过了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展示了我写作这篇文章的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下面我为大家读一遍最后的定稿。

边读边作适当的说明和提示。

读完后,联系初稿、修改稿、定稿,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写作的思维过程,也就是从构思到成文的过程。

首先须要大家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远有杜甫“吟定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典故,近如鲁迅、矛盾、巴金、老舍,哪一个是“提笔立就,搁笔定稿”的呢?作文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再认识,不断修改,再修改的过程,谁能不改就写成好文章呢,我要给大家展示的也就是一个修改完善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