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长春版)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月考一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月考考试卷.doc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月考一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月考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名句积累与运用1.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国破山河在,□□□□□。
□□□□□,恨别鸟惊心。
(《春望》)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4.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写出时序更替,又蕴涵生活理趣,写景的同时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的句子是:□□□□□,□□□□□。
6.《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鸟儿的活动,描绘出春的活力和万物复苏的春意的句子是:□□□□□□□,□□□□□□□。
7.《赤壁》一诗中既强调机遇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又慨叹自己生不逢时的句子是:□□□□□□□,□□□□□□□。
8.《过零丁洋》一诗中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的句子是:□□□□□□□?□□□□□□□。
9.《夜雨寄北》一诗中以想像与亲友相见时互诉衷肠的情景,表达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1.病树前头万木春2.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3.归雁洛阳边4.柳暗花明又一村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理解性默写,根据题干的信息,背诵出相关的诗歌,分析判断诗句作答,注意易错字的写法:春、溅、雁、洛、残、莺、锁、汗、剪、烛,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题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级上期末测试语文(长春版)

八年上 语文(省命题)(二十二)名校调研系列卷 八年上期末测试 语文(长春版)一、积累与运用(共14分,1-81、乡书何处达?2、3、乱花渐欲迷人眼,4、5、怀旧空吟闻笛赋,逢席上见赠》)6神的句子是:7诗句是:8、苏轼《江城子 建功立业的句子是:9上联:妙笔绘就丹青画(乙)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孤雁①【唐】杜甫孤雁不饮啄②,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③?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④,鸣噪自纷纷⑤。
【注释】①咏物诗《孤雁》写于杜甫旅居夔州期间。
②饮啄:鸟类饮水啄食。
③万重云:指天高路远,云海弥漫。
④意绪:心绪,念头。
⑤自:一作“亦”。
15、“谁怜一片影”中“怜”的意思是16、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17、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现代文阅读(26分)背向大地的爱纳兰泽芸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
从大路上下车后,是下午两点多钟。
到达亲戚的村子,要徒步经过一大片田野。
父亲发现原本阴沉的天色,变得越来越黑。
父亲对女儿说,我们要走快点了,可能要下大雨。
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越来越黑,仿佛黑夜来临。
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
女儿蜷缩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
他一路狂奔,因为在电闪雷鸣的旷野中多待一秒钟,就会多一份危险。
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巨大呼啸声由远而近,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
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父亲大骇,他知道龙卷风的厉害,他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所到之处,大树齐腰斩断,树皮被剥得只剩白花花的树干,地上的东西被吸上天空,人和牲畜都会被摔死!父亲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
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
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身叫道。
吉林省长春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 缥碧 / 漂白拙劣 / 相形见绌B . 慰藉/ 狼藉市侩 / 脍炙人口C . 逞能 / 惩罚盘桓/ 亘古不变D . 挫折 / 痤疮朔风 / 众口烁金2.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 眼花缭乱锐不可当晨曦血腥B . 臭名昭著月明风轻荒谬憧憬C . 精疲力竭满院狼籍杀戮箱箧D . 响彻云宵转弯抹角纳粹鞠躬3. (2分)(2017·盐田模拟)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A . 母亲的目光是从冬的缝隙里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幸福就这样油然而生。
B . 长不盈寸的桃核在王叔远的刻刀下成了“大苏泛赤壁”的轻舟,真可谓一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 . 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连最燠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使人叹为观止。
D . 张爱玲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个“临水照花人”,也想求个现世安稳,却站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粉黛春秋里的一个传奇。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 . 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C . 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 . 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 (2分)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 .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 .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 . 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长春版)

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上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长春版)一、积累与运用(14分)1潮平两岸阔2 ,铜雀春深锁二乔3衣带渐宽终不悔,4 ,却话巴山夜雨时5人生自古谁无死,6杜甫《春望》中,将花鸟人格化,睹物伤情,以此来表达诗人亡国之悲、离别之痛的诗句是: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状写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途中观赏到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的诗句是:8在文人墨客笔下,山水往往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或理趣。
陆游《游山西村》中脍炙人口的名句9、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用汗水和勇气奏响了时代强音,用光荣与梦想照亮了拼搏之路,在世人瞩目的奥运殿堂中又一次续写荣耀,在各路英豪的比拼中彰显了中华体育精神。
请你用对联的形式为中国体育健儿点赞:上联下联二、阅读46分甲论语九则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而忧”子曰:‘‘。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0《论语》是记录的书,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1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游必有方(2)君子喻于义12为什么对父母的年纪“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分)13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14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有何认识?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乙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8分)芳树李爽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
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①诗人李爽作此诗时在代州古城(今雁门关附近)任职。
②三阳:早阳、正阳、晚阳。
均含阳光明媚、生机勃勃之意。
③欲寄边城客:为倒装句,即“边城客欲寄”。
2022长春版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定稿

2022长春版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定稿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姓名班级一、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5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2.烽火连三月,3.,病树前头万木春。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诗人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融入生活理趣的名句是:,5.《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6.《游山西村》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了民风淳朴可爱的诗句是:,7.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散发着不朽的魅力。
文中表现桃源人与外人间隔,不知如今是何年何月之意的句子:,8.学校食堂的菜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4分)今日菜品①请将公示栏中的两个错别字:改素菜2元:炒白菜、炖罗为;改为(2分)卜②就上面的错别字,你准备给食堂师傅提出晕菜3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来,请他们改正。
你将怎么说?(2分)。
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论语》九则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共20篇,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是谓能养.()②游必有方.()③德不孤,必有邻.()④君子喻.于义()11.补全文中第七则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12.如何理解“德不孤,必有邻”?(2分)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乙.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沐则心覆文公之出也①,竖头须②,守藏者也③,不从④。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八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方便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使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赤壁》)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钱塘湖春行》)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之久,又表现世态变迁的句子是□□□□□□□,□□□□□□□。
5. 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这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美景。
6.《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物,以“□□□□□,□□□□□”这两句诗表达了感时伤世的复杂情怀。
7.古往今来,历代志士仁人,或为忠君,或为报国,留下了一曲曲壮歌,而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两句堪称“壮中之壮”,不仅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也充分体现出了诗人大义凛然的民族魂魄。
8.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明白如话,却曲折深婉,含蓄隽永”。
其中以虚写实,开拓一片想象的意境,化离别的惆怅为一种期盼的喜悦的诗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本文选自《》,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人名)。
长春市二道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长春市二道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九上·翁牛特旗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杨修是曹操帐下的行军主簿,因为过于恃才放旷,目中无人,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B . 本市实施“严打”以来,犯罪分子失去了往日气吞斗牛的嚣张气焰,个个受到法律的制裁。
C . 王老师经常用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安全案例来教育学生,让他们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D .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2. (2分)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A . “理由”“水平”“天空”“上升”都属于名词。
B . “万众瞩目”“ 攻坚克难”“ 凝聚共识”“ 统筹谋划”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C . “拥有世界杯冠军教练显赫头衔的里皮,是广州恒大由中超冠军“升级”为亚洲冠军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里皮是一环”。
D . “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王涛选择从事公益,以这种方式报答别人的救命之恩。
”这个句子的状语是“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
3. (2分) (2020九下·射阳月考)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B . “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闲适。
”这句话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是正确的。
C . 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耄耋——百岁。
D . “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纯朴本色美。
长春市绿园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长春市绿园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七下·无锡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爱徒小沈阳幽默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B . 他是一名优秀教练,经常向队员请教,真可谓不耻下问。
C . 王老先生不论怎样忙,每逢节假日总要和儿孙们团聚,以享天伦之乐。
D . 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2. (2分) (2017八上·龙湖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 . “洪荒女孩”在里约奥运会之后死灰复燃,再夺亚洲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冠军。
B . 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坎坷之路,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
C . 自从跟他在车站分道扬镳后,我就再没他的消息了,实在可惜。
D . 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3. (2分)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青年最富有朝气、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
B . “峰环水抱的美丽小城,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幽深而庄严的古庙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是正确的。
C . “各界优秀青年代表结合各自岗位和成长经历,抒发了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青春感受。
”此句的主干是:代表结合经历抒发感受。
D .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步优秀文言文短篇小说集。
”这两个文学常识的表述是准确的。
4. (2分) (2019八上·建湖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
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
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上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长春版)一、积累与运用(14分)1潮平两岸阔2 ,铜雀春深锁二乔3衣带渐宽终不悔,4 ,却话巴山夜雨时5人生自古谁无死,6杜甫《春望》中,将花鸟人格化,睹物伤情,以此来表达诗人亡国之悲、离别之痛的诗句是: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状写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途中观赏到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的诗句是:8在文人墨客笔下,山水往往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或理趣。
陆游《游山西村》中脍炙人口的名句9、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用汗水和勇气奏响了时代强音,用光荣与梦想照亮了拼搏之路,在世人瞩目的奥运殿堂中又一次续写荣耀,在各路英豪的比拼中彰显了中华体育精神。
请你用对联的形式为中国体育健儿点赞:上联下联二、阅读46分甲论语九则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而忧”子曰:‘‘。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0《论语》是记录的书,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1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游必有方(2)君子喻于义12为什么对父母的年纪“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分)13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14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有何认识?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乙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8分)芳树李爽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
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①诗人李爽作此诗时在代州古城(今雁门关附近)任职。
②三阳:早阳、正阳、晚阳。
均含阳光明媚、生机勃勃之意。
③欲寄边城客:为倒装句,即“边城客欲寄”。
15“枝繁度鸟迟”中的“繁”的意思是:1分16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一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17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现代文阅读(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骑自行车翻山越河1三十年前,我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了第一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
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
2我们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
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两边向路中央爬出绊根草,夏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
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没有水凼,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
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3父亲觉得我可以上路与他一起去卖菜了。
那一年我们在菜园里种了很多土豆,如果不及时卖掉,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长出紫芽。
我和父亲闻鸡起床,将土豆挂在车后座上,父亲用的是从邻居大伯那里借来的飞鸽自行车。
两袋土豆加起来一百多斤,并不比人轻。
土豆两角钱一斤,驮到涂家河集卖完,可赚二十元钱,这在当时并不是小数字,所以我带着它们骑行在小澴(huán)河堤的杉树林巷里的时候,觉得一颗一颗土豆,比天上的星辰还要金贵。
4星光照夜路,并不够用,打手电筒骑车,也不可能。
父亲熟门熟路,他知道十里八乡的每一道沟,每一道坎。
我在后面紧紧跟着,可我毕竟是一个骑车卖菜的生手啊!终于有一次,我骑车冲出堤面,一头栽到了漆黑的杉树林里。
如果不是一棵好心的杉树果断将我拦住,我会飞跌进星光下的小澴河,趁势将两袋土豆洗得干干净净吧。
电光石火间,车卡在树干丛中,我的身体由龙头前面翻滚下来,落在地面。
杉树的针叶将脸面与手臂刮得生疼。
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反身跑下堤,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子,一边问我疼不疼。
看见我没事,他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扶起车子又出发了。
5第二年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
父亲给我买了一件新衬衣,还将自行车送给我,不是舍不得买新车,他是觉得旧车没人偷。
星期六的晚上,下了课,我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澴河大堤回家。
笔直的河堤,堤下是垂柳、水杉与白杨,黄昏渐阑,澴河清碧如带,世界开阔明净。
二十里路,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回到家,吃母亲留好的夜饭,在破旧的木床上小睡几个钟头,天不亮,又起床骑车回去赶周日早上的功课。
十四五岁少年的精力,大闹天宫都够用,不是吗?6有一次,我骑出城。
归心如箭,自然也是车行如箭,听任蚊蚋阵阵扑打在脸上。
离城已远,脚下失力,咯噔一响,我心说不好,果然是链条断掉了。
如是是现在,我更愿意推着自行车,在月色朦胧的秋夜,走在杨柳风里,一步一步地走回故乡,是的,我愿意。
可是三十年前,恨不得长出翅膀的我……我沮丧地推着车,失瑰落魄,汗水流入眼里,稻芒一般刺疼。
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
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
我鼓足勇气将车推下堤坡,敲开了一户还留着灯的人家。
我印象中,那个取来钉锤、老虎钳与扳手,蹲在堂屋外面帮我接链条的大叔,长脸膛,短头发。
我举着他家的柴油灯,照着他敲敲打打。
其实我自己也会,他坚持要帮我接。
接好链条后我道谢,急急忙忙往家赶,还是晚了,母亲已经打着手电筒等在村口。
7我到远方的城市读书工作结婚后,乘公汽,坐地铁,自己开车,整日奔走;忙孩子,忙事业,忙生活,马不停蹄。
故乡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三十年前的光阴也沉睡在脑海深处。
只是在周末,我会骑着儿子的那辆公爵自行车去沙湖公园逛逛。
<<那时候就会想起那一辆黑色永久车,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想起我养过的牛、猪、鸡,它们现在在哪里?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
>>8翻山越河的少年时代,我特别不能忘记澴河堤下的那盏油灯。
海子诗里讲,“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我就是被油灯祝福过的那个陌生人?妻子是我的高中同学,婚后我曾随她回她老家,那天我惊讶地发现,澴河堤下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赫然就是许多年前的惶惶秋夜,我决心下堤修车的那个村子……18注音(1)啃啮(2)背脊(3)模糊(4)汗流浃背19解释加点词(1)我沮丧地推着车,失瑰落魄,汗水流入眼里,稻芒一般刺疼。
(2)我到远方的城市读书工作结婚后,乘公汽,坐地铁,自己开车,整日奔走;忙孩子,忙事业,忙生活,马不停蹄。
20 .围绕以前骑自行车,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3分)21.第②段对“青蛙蚱蜢”和“狗”的描写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22.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4分)23【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月亮,请分别说一说月亮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用意。
(4分)【甲】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
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
(舒飞廉《骑自行车翻山越河》)【乙】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贾平凹《月迹》)24 在第7段括号{ }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4分)25 文章结尾写妻子老家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就足“我”当年决心下堤修车的村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三)名著阅读(1)名称(2)作者(3)捐赠的理由三口语交际与作文(一)口语交际10分(二)早晨六点半,大部分人还没有从睡梦里醒来,但是崂山区弄海园小区门口,已经非常热闹,三十多位环卫工人,围坐在一起,几位小伙子,跑前忙后,给工人们张罗着早餐。
五种口味的青岛大包,小米稀饭管够,别看样式简单,环卫工人们却吃得津津有味。
记者了解到,这个特殊的早餐点,已经开张半个多月了。
到底是谁张罗的?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眼前这位人高马大的85后小伙子,就是免费早餐活动的发起者。
因为这个简单的理由,27岁的刘鹏和另外两位同学一拍即合,每天天不亮就去采购早餐,等工人们吃完之后,再把桌椅收走,把地面打扫干净。
而且,只要工作不忙,小伙子们还会跟随环卫工人上路,一起体验城市美容师的工作。
就此事,如果记者采访你,你会对这几位小伙子的行为给出怎样的好评(不少于100字)(二)(1)题目忘不了那句话(2)材料作文在江西会昌县汉仙岩风景区,一位八旬名叫周文荣的老人就在当地名为汉仙岩的景区内免费设置茶摊。
23年来,他每天坚持免费为游客提供休憩、茶水等服务。
老人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会一直做下去。
”二十多年来,老人见证了景区的发展。
随着游客的增加,茶摊接待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除了生病,周文荣每天到茶摊“上班”。
偶尔,其76岁的老伴也会到茶摊帮忙。
“现在年纪大了,爬山不比以前,每次只能挑2张桌子,走不了多少路就要休息。
”看着喝得开心的游客,周文荣笑着说,“这么多人来玩,心里高兴。
以后,只要身体好,自己能走得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