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抛物屡见不鲜》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1周周末培优含解析1128174(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1周周末培优含解析1128174(含答案)周末培优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美好大道符浩勇她的宝马车缓缓地逆向驶入了单行路段,像一条游走在岸上的鱼。
她不害怕警员去冲她。
这个时候,警员还没有下班。
这个城市里的多数人正将自己躺在钢筋混凝土铺设的格子楼里,享用着夏日的正午时光。
而逆向行驶于单行路段,又奈她何?对她来说,什么都失,独不差钱。
没有了车鸣人喧,这个路段变得幽静。
路的两侧,高大的棕树将自己伸展成一把把撑天大伞,遮天蔽日。
在它们的庇护下,来往的行人一改往日的行色匆匆,脸上多了几分休闲与自在。
她的宝马车也仅快于行人的速度。
在她的视线里,一帮光着膀子的人,旄着小蛇皮袋子,不大心地施救着行人,正在横穿马路,浑身灰黑的汗水在夏日毒烈的阳光下熠熠闪烁。
他们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走进这里,仿佛必须在这挤迫的城市里觅出一条路去,仿佛只要横越了大街就能够到达他们美好的彼岸。
就在前方几步远,她的目光越过棕树下沉浸在爱情幸福中的年轻男女,定格在路旁。
一对中年男女正在小憩。
他们席地而坐,背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刚才已经有很多辆三轮车从她的宝马车身边经过,她不知道这是其中的哪一辆,它们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连蹬三轮车的人也几乎全都一模一样――粗壮、结实,有着强壮的骨骼,脖子上都缠着一条被汗水浸得发黄的毛巾。
只有他们,能够把一辆装满了煤球的三轮车蹬得轰轰烈烈,让人感到有一阵风猛烈地从身上扫过。
而这时候,背靠三轮车的女人睡相很美,将头斜倚在男人的肩上。
也许是想让女人睡得更舒服些,也许是怕惊醒了女人,同样斜侧的姿势,男人看上去睡得并不舒服。
忽起的一阵风将女人的一缕头发吹来至了男人的脸上。
男人睡着了,他嘿嘿睡著的女人,将秀发搓至女人的耳后。
男人的目光逗留在女人的头上,或许就是一根草屑,或许就是一只小虫,男人小心翼翼地将其取下,轻轻地弹头至一边,要是,女人仍在熟睡,男人又轻轻地闭上眼睛。
此时,她的眼里已经浮出了泪水,她轻轻地将眼睛闭上,等到再睁开的时候,强忍太久的泪水肆无忌惮地落下。
[推荐学习]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优练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优练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f846c2aeaad1f346933f52.png)
2019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优练题(7)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最近,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不断被“丢书大作战”刷屏,这个公益活动源于英国伦敦,现在也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②江苏宜兴的朋友告诉我,只有保证了泥质、工具、款制,甚至做壶的心境等诸多条件,才能做出一把珠圆玉润....的精品壶。
③达尔维什作为一个享誉世界诗坛的诗人,除了在阿拉伯世界耳熟能详....,也为中国诗人和诗歌读者熟知。
④在本次公益阅读推广活动中,与会专家们对儿童图画书、童话诗、幻想文学等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学理分析和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
⑤元好问认为,写诗就是要抒发真性情,要表达个人的感受,如果人家如何,自己就跟着如何,随人俯仰、陈陈相因....,就太可怜了。
⑥动物专家认为,在人类对待野生动物的问题上,“天地之漠漠无亲”是大慈悲,人类的小德小惠反是不仁。
希望大家广而告之,众口铄金....。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④⑤D.③④⑤答案 B解析①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②珠圆玉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对象误用。
③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语法功能误用。
④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⑤陈陈相因: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
⑥众口铄金:原形容舆论的力量大,后形容人多嘴杂,能混淆是非。
褒贬误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朗读者》这个节目采用参与者先讲述人生故事,让情感达到高潮点之后,才来朗读文艺作品,抒发情怀的模式,突破了不只是读书这一局限。
B.遂宁设立首期1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走农工结合、农商结合、农旅结合等创新之路,构建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业态。
C.不久前,《文汇报》刊发了一篇莫言新作《马的眼镜》,回忆了作者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吴小如先生授课的点点滴滴,质朴的文字里满含着对恩师的深情。
高考语文一轮训练选(13)(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13)含答案李仕才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石墨烯基础研究在受到重视的同时,还要加强石墨烯的应用研究。
简单重复国外的应用研究,未来可能会在专利方面受制于人。
B.我们呼吁埃及有关各方摒弃暴力,通过对话化解分歧,恢复法治,这既有利于北非的和平与稳定,也符合埃及人民的根本利益。
C.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智成长至关重要,因此父母不仅要为孩子建构一个形式上的家,更要建构一个充满爱心、信任和尊重的家。
D.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严密监测经济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把风险和困难降到最低,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解析:A项,偷换主语。
“石墨烯基础研究”不能做“还要加强”的主语。
B项,语序不当。
应将“符合埃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有利于北非的和平与稳定”调换位置。
D项,搭配不当。
“困难”不能“降低”。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明两天亚冠联赛小组赛将进行第四轮的比赛,参赛的四支中国球队的命运迥然不...同.。
②参观展览犹如给这些发行员的心灵放了个假,每个从展厅出来的人心情都豁然开朗....。
③虽然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种大爱,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今天的许多人,似乎对他们的观点只能敬谢不敏....了。
④最近,广州连续晴好的天气,带给人们久违的开朗心情,不少市民的手机朋友圈里经常都会被形形色色....的天气图片刷屏。
⑤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⑥今年5月,新一批歼-16战机已交付中国空军使用,亮相珠海航展也顺理成...章.。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⑤解析:①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符合语境。
②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不能用来形容心情,不合语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升综合训练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升综合训练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20分;练习时长: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1分)1.汉字积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溃退(kuì) 着舰(zhuó) 坠毁(zhuì) 翘首(qiào)B.悄然(qiǎo)颁发(bān)篡改(cuàn)凛冽(lǐn)C.屏息(bǐng)要塞(sài)紧绷(bēng)揪着(qiū)D.默契(qiè)仲裁(zhòng)歼灭(jiān)镌刻(juān)2.词语积累——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督战泻气呼啸摧枯拉朽B.遗瞩巨额由衷惊心动魄C.浩瀚铭记澎湃白手起家D.考验潇洒酷似振耳欲聋3.词语运用——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近两个月来,这个盗窃电动车的犯罪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摧毁了.B.老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殚精竭虑,废寝忘食.C.他进来的时候,看见老师正在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D.在农村的年集上,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轮滑.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5.文化积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两则消息报道的都是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事情.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对奖金来源的介绍是消息的主体.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记叙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冠一事.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航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写的是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6.知识运用——简要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今天,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视频会,深入解读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精神,交流地方典型经验,加大推进落实力度,确保"五项管理"全面落地见效.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实施"五项管理"的重要意义,"五项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以小见方向.以小见责任.以小见情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从不同方面体现着.贯穿着正确的育人方向,做好"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系统的重大责任,也是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有力举措,要把"五项管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选自2021.5.21《中国教育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知识运用——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能超过15个字)(4分)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8.综合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①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②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③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曹文轩曾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作为中学生,我们未必都要走曹文轩的文学道路,但他的话却能给我们写作文带来有益的启示: .(1)第①段是新闻的______部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一句话补写出结尾的内容:(不超过20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6分)车窗抛物屡见不鲜——扔掉的,不仅是文明"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记者从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获悉,3月18日上午,在安徽黄山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奔驰E300小轿车,途经杭徽高速到杭州旅游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昌河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据了解,这块挡风玻璃在4S店的报价是1.2万元左右.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这么轻轻一扔,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也许在面包车司机看来,这最多就是丢了点文明.然而,"车窗抛物"抛掉的,又何止是文明?探访:难堪的风景3月23日下午4时许,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短短10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黄红梅说,每天上午7时到9时,她都会沿着中河路的凤起路到环城北路段的绿化带,来回走两公里,拾满整整3桶的垃圾.说话间,一辆牌照为"京GRE×××"的黑色丰田车,在中河路靠近体育场路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黄红梅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有时上前制止时,遇到对方的抢白.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调查:隐形的杀手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100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在杭州开了11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而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2014年11月12日,湖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时,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的交通事故达117起,每3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起为较严重事故.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建议:处罚下猛药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废弃物,可以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竺春璋表示,只有尽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药",加大对类似车窗抛物这种恶劣行为的惩处力度,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免于"天降横祸"的风险.11.下列对这则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新闻的副标题"车窗抛物屡见不鲜"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主标题"扔掉的,不仅是文明"概括了消息内容.B."探访"部分介绍了杭州中河路地面道路上环卫工黄红梅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要向她学习.C.文中提到小轿车被前方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的场景,意在说明酒驾的危害性很大.D.记者报道这则新闻,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车窗抛物"是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更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会威胁行车安全,不容忽视.12.新闻从张先生高速公路上驾车被矿泉水瓶砸碎挡风玻璃写起,有何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则新闻是如何体现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选文的主人公袁隆平院士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1. 选文以"一粒孕育真善美的种子"为题,有怎样的妙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2.选文第④段画线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3. 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4. 结合选文,请你运用叙事.抒情.议论的方式(至少选择两种),表达自己对袁降平院士的崇敬之情.(不得少于30字)(3分)———————————————————————————————————————————————————————————————————————————————————————————————————三、作文(30分)在我们的校园,每天都有许多新鲜事发生:名家讲座.文体比赛.延时服务.领导视察.名师送教……请你为之写一则简短的消息,字数300字左右.参考答案1.B 解析 A项,"翘"应读"qiáo";C项,"揪"应读"jiū";D项,"契"应读"qì".2.C 解析 A项,"泻"应为"泄";B项,"瞩"应为"嘱";D项,"振"应为"震".3.A 解析 A项,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是褒义词,用来形容犯罪团伙不当.4.B 解析A项,语序不当,"表决.推举.讨论"应改为"推举.讨论.表决";C项,两面对一面,可在"养成"前加"能否";D项,成分残缺,应删掉"随着".5.B 解析对奖金来源的介绍是消息的背景.6.教育部召开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视频会7."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8.(1)导语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2)作文要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现实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3)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9. "潇潇"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潇潇"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凄风若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寂悲凉之情.10.诗的后两句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直接表现了对故乡的牵挂.译文:山路上萧萧秋雨下个不停,淅沥溪风吹着溪边的蒲苇.问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吗?11.D12.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引出"车窗抛物"这一话题.13.新闻中探访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3月23日下午4时许,而本文发表时间是3月24日,仅一天之差,这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访经过是真实的,有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人物.事件经过;二是新闻中还列举了一些真实的案例;三是新闻中提供了许多准确的数据.14①人们对"车窗抛物"这种陋习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车窗抛物"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一种陋习,还具有危害性,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违法行为).②一部分人的文明素养不高,心存侥幸,知法犯法.③现有法律或条例处罚力度较轻.15. 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16 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钱学森的名言论述了"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将直接影响社会进步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进而论述了本段的分论点"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17.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文精神和科技的关系,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接着从"让人文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让人文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进行了论证,最后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化论点,总结全文.18.示例:提高人文精神,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多读书.尤其多读优秀传统经典,认真学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19. (1)女儿跟随"我"去采访袁隆平院士并交谈.(2)"我"和女儿在和袁隆平院士合影时,袁隆平院士让女儿站在中间.(3)在网上获取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错误消息时,女儿非常伤心,得到袁隆平院士真正去世消息时,女儿写下短文《一面》.20. (1)袁隆平院士慈爱地和女儿交谈,看出他的和蔼可亲.(2)响应党的号召,向科学进军,组织科研小组,有许多研究,看出他对国家和科学的热爱.(3)照相时让女儿站在中间,表明他对祖国下一代的关爱以及谦虚.21. 这个题目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院士的言行在"我"和女儿心里产生了重要影响,点明了主题,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22. 环境描写.渲染了温暖.光明的氛围,表现了当时"我"和女儿的感受到袁隆平院士关心时的喜悦和温暖.23. 结构作用: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作用:点明主题,表达了对袁隆平院士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写自己和女儿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影响,也在追求真善美.句子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引人深思.24. 示例:一个院士,用最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着祖国的花朵;用最真诚的精神追逐着科学.袁隆平院士,虽然,您走了,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我们会永远怀念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及非连续性新闻(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及非连续性新闻(三)第15天语言运用+非连续性新闻(三)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张老师为人谦和,说话慢声细语,总是那样亲切随意,如坐春风....,不拉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②为了过上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各社区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和平社区活动室里,一群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舞文弄墨....,进行书法比赛。
③在一些西方消费者的观念里,“中国制造”仍意味着质量低劣。
但美国的一些媒体近日指出,“中国制造”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产业已变得高度专业化。
④学校组织春游,老师要求同学们尽量少带比较沉重的物品,一切轻车简从....,这主要是让大家可以更轻松地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⑤对“时装精”来说,黑色单品反而是展现个性穿搭的搭配利器,既吸引眼球又干净利落的全黑色装束会在夏天独树一帜....。
⑥目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A.①②④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③⑤解析:选A①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和熏陶。
此处不合语境。
②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此处属望文生义。
③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
使用正确。
④轻车简从: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此处属望文生义。
⑤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符合语境。
⑥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
此处形容“评论”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将评价的重心放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上,重合作过程的协同程度,轻学习结果和个人表现。
B.大型文献纪录片《长征》全景式地再现了长征的历史,特别是数十名近百岁老红军的抢救性采访,让节目具有历史厚重感和观赏性。
小升初【部编语文】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部编语文】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不落别处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
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
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juàn quàn)。
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
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
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chéng shèng)一盒便当送给他。
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
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而睡。
我(观察观看)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
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的街头,连最炽.(chìzhì)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怀疑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和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
这套子竟是崭新的,和他并不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十分艰难。
“不用装套子了。
”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有空缺的几颗牙,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银锭.(dìnɡ)逞.办(chěnɡ)迸.射(bèng)唯.唯连声(wéi)B.会.稽(kuài)麈.尾(zhǔ)勾.当(ɡòu)强聒.不舍(guō)C.怨怅.(chànɡ)银箸.(zhù)窥.望(kuī)箪.食壶浆(dān)D.戗.金(qiànɡ)行.货(hánɡ)喧.嚷(xuān)顿开茅塞.(sāi)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威慑吹嘘尴尬面面厮觑B.砒霜溺爱嗔怒不省人事C.拜谒倒坍陨落芳草凄凄D.愧赧亵渎惬意如雷贯耳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
志愿者们的故事,他们因为不同的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A.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C.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D.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有定评的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5.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
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
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2024-2025学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聒噪(guō)恪守(kè)拮据(jū)嗟夫(jiē)B. 缄默(jiān)窠臼(kē)荫庇(yìn)颔首(hàn)C. 缥缈(piǎo)狭隘(ài)襁褓(qiǎng)刹那(shà)D. 恣睢(suī)蓦然(mò)逞能(chěng)蹒跚(pán)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A项中“拮据”的“据”应读“jū”,但在本题中已正确标注,故A项错误;B项中“荫庇”的“荫”应读“yìn”,但“窠臼”的“窠”应读“kē”,而题目中标注为“kē”,实际应为“kē jiù”的合音,即“旧”的读音,故B项错误;C项中“襁褓”的“襁”应读“qiǎng”,但题目中标注为“qiǎng”,与正确答案一致,但考虑到整体字音的正确性,C项中的“刹那”一词虽在此处标注正确,但其他选项存在错误,故C项仍判断为错误;D项中所有加点字的注音均完全正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嗤笑伶仃孤苦伶仃嘻戏B. 鄙夷拮据诚惶诚恐栈桥C. 恣睢踌躇不可名状馈退D. 阴晦惘然根深蒂固诘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
A项中“嘻戏”应为“嬉戏”,表示欢快地玩耍,故A项错误;B项中所有词语均书写正确,无错别字;C项中“馈退”应为“溃退”,表示(军队)被打败而逃跑,故C项错误;D项中“惘然”应为“枉然”,表示得不到任何收获而徒然感到失望,但考虑到题目中可能存在的印刷错误或特定语境下的用法,且“根深蒂固”和“诘难”均书写正确,故D项虽非最佳答案,但在本题中判断为错误略显严苛,但根据常规判断标准,D项因存在错别字而错误,不过在此处我们主要依据B项的正确性来判定。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位老艺术家深居简出,潜心研究书法艺术,作品深受大众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窗抛物屡见不鲜
扔掉的,不仅是文明
“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
记者从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获悉,2015年3月18日上午,在安徽黄山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奔驰E300小轿车,途经杭徽高速到杭州旅游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昌河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
据了解,这块挡风玻璃在4S店的报价是1.2万元左右。
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这么轻轻一扔,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
也许在面包车司机看来,这最多就是丢了点文明。
然而,“车窗抛物”抛掉的,又何止是文明?
探访:难堪的风景
3月23日下午4时许,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
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短短10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
“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
”黄红梅说,每天上午7时到9时,她都会沿着中河路的凤起路到环城北路段的绿化带,来回走两公里,拾了整整3桶的垃圾。
说话间,一辆牌照为“京GRE×××”的黑色丰田车,在中河路靠近体育场路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
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
黄红梅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上前制止时,有时遇到对方的抢白。
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调查:隐形的杀手
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
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 70 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
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 100 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在杭州开了 11 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
而环卫工人则成了
“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
2014年11月12日,湖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
去世时,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的交通事故达117起,每3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 起为较严重事故。
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
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
建议:处罚下猛药
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
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 20 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废弃物,可以处 20 元以上 50 元以下罚款。
“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
” 竺春璋表示,只有尽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药”,加大对类似车窗抛物这种恶劣行为的惩处力度,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免于“天降横祸”的风险。
12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
124.下列对这则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的引题“车窗抛物屡见不鲜”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主标题“扔掉的,不仅是文明”概括了主要内容。
B.“探访”部分介绍了杭州中河路地面道路上环卫工黄红梅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要珍惜保洁人员的劳动成果。
C.文中的插图,描绘了行驶中的小轿车被前方面包车上抛出的酒瓶砸中的现象,意在配合这则新闻,说明酒驾的危害性很大。
D.记者报道这则新闻,主要是告诉人们:“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更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会威胁行车安全,不容忽视。
125.新闻从“张先生高速公路上驾车被矿泉水瓶砸碎挡风玻璃”写起,有何作用?
126.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则新闻是如何体现的。
127.根据这则新闻内容,探究“车窗抛物屡见不鲜”的原因。
【答案】
123.反问,强调“车窗抛物”不仅是文明。
124. D
125.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引出“车窗抛物”这一话题。
126.新闻中探访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3月23日下午4时许,而本文发表时间是3月24日,仅一天之差,这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真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访经过是真实的,有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人物、事件经过;二是新闻中还列举了一些真实的案例;三是新闻中提供了许多准确的数据。
127.①人们对“车窗抛物”这种陋习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车窗抛物”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一种陋习,还具有危害性;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违法行为);
②一部分人的文明素养不高,心存侥幸,知法犯法。
③现有法律或条例处罚力度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