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期末数学试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

ABCDEF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此选项选择题(每题3分,本大题共30分)1、下列根式中,与3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8 B 、0.3 C 、23D 、12 2、 若2(3)3a a -=-,则a 与3的大小关系是( )A 、 3a <B 、3a ≤C 、3a >D 、3a ≥3.、若实数a 、b 满足ab <0,则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4、已知P 1(-1,y 1),P 2(2,y 2)是一次函数1y x =-+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 1,y 2的大小关系是( )A 、12y y =B 、12y y <C 、12y y >D 、不能确定 5、平行四边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 、对角线互相垂直6、2022年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季奥运会,很多学校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如表记录了某校4名同学短道速滑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队员1 队员2 队员3 队员4 平均数 51 50 51 50 方差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A. 队员1B. 队员2C. 队员3 D. 队员47、如图,直线l 1 : y = 4x - 2 与l 2 : y = x +1的图象相交于点 P ,那么关于 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4x - y = 2的解是 ( ) x-y=-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y = kx + b 的图象与直线 y = 2x 平行,且经过点A (0,6).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y=2x-3B 、y=2x+6C 、y=-2x+3D 、y=-2x-6 9.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 ,AC 、BE 相交于点F ,则∠BFC 为( )A 、75︒B 、60︒C 、55︒D 、45︒10.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同时开挖两段河渠,所挖河渠的长度y (m)与挖掘时间x (h )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队开挖到30 m 时,用了2 h B .开挖6 h 时,甲队比乙队多挖了60 mC .乙队在0≤x ≤6的时段,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y =5x +20D .当x 为4 h 时,甲、乙两队所挖河渠的长度相等 二、填空题(每题3分,本大题共24分) 11、函数y=12xx-+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 . 12、若函数y = -2x m +2 +n -2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n 的值为________.243221323+⨯-÷13、 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B 和CD 于点E 、F ,BD=6,AC=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 .14.、一组数据1,6,x ,5,9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方差是______.15、将矩形纸片ABCD 沿直线AF 翻折,使点B 恰好落在CD 边的中点E 处,点F 在BC 边上,若CD =6,则FC = .16、如图,直线y =x +b 与直线y =kx +6交于点P (3,5),则关于 x 的不等式kx +6<x +b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正方形,边长为4,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点D 在OA 上,且D 点的坐标为 (1,0),P 是OB 上一动点,则PA +PD 的最小值为 .18.、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周长是 52cm ,对角线 AC 与 BD 交于点 O ,AC ⊥AB ,E 是BC 中点,△AOD 的周长比 △AOB 的周长多 6cm ,则 AE 的长度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6分) 19、计算.(每小题4分,共计8分)(1)(2)20、(7分)已知a ,b ,c 满足|a -8|+b -5+(c -18)2=0. (1)求a ,b ,c 的值;并求出以a,b,c 为三边的三角形周长; (2)试问以a ,b ,c 为边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A。

aB。

1/a^2C。

-a^2D。

a^2+12.下列数组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1.1.3B。

2.3.5C。

0.2.0.3.0.5D。

1/11.1/45.1/33.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AD上。

若从下列条件中只选择一个添加到图中的条件中,那么不能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

AE//CFB。

AE=CFC。

BE=DFD。

∠BAE=∠DCF4.某次数学趣味竞赛共有10组题目,某班得分情况如下表。

全班40名学生成绩的众数是人数。

成绩(分)5.1370.6080.7390.100A。

75B。

70C。

80D。

905.如图,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四边形EFGH,要使四边形EFGH为矩形,应添加的条件是()A。

AB//DCB。

AC=BDC。

AC⊥BDD。

AB=DC6.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BAD=120°,O是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作OE⊥CD于点E,连结OA。

则四边形AOED的周长为()A。

9+√23B。

9+√3C。

7+√23D。

87.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C=20,F是DE上一点,连接AF,CF,DF=4.若∠AFC=90°,则BC的长度为()A。

24B。

28C。

20D。

128.一个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开始4min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min内既进水又出水,第12min后只出水不进水。

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每分钟的出水量始终不变,内水量y(单位:L)与时间x(单位:mi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有下列说法:①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为5L;②4≤x≤12时,y=x+15;③当x=12时,y=30;④当y=15时,x=3,或x=17.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

1个B。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带有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带有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带有答案)(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选择题1、 以下问题,不适合用普查的是( )A.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B.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C.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D. 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 2、 下列图案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A. 全体实数B.x≠1C.x=1D. x >14、 把 118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得( )1 1 1 1A. 18 18B. 18C. 2D.18 6 3 25、 若反比例函数y = (2m 1)x m 2-2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 m 的值是( )A. −1 或 1B. 小于 12 的任意实数C. −1D. 不能确定k6、 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 y=kx+3 与反比例函数 y = 的图象位置可能是( )x第 1 页 共 12 页3、 如果分式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 x 1第 2 页 共 12 页A. 1B. 2C. 一、填空题9、 当 x 时,分式 3 D. 4x 1的值为 0. x10、 若 x = 5 3 ,则 x 2 + 6x + 5 的值为 .12、 袋子里有 5 只红球,3 只白球,每只球除颜色以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 1 只球,是红球的可能性 (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是白球的可能性。

13、 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BD 交于点 O , ∠AOD =120 ,AC =4,则△ABO 的周长为 .14、 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有增根,则.15、 某校高一年级一班数学单元测试全班所有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满分 100 分,学生成绩取整数),则成绩在 90.5 95.5 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a + 3b c11、 若 a:b:c=1:2:3,则 =a 3b + c第 3 页 共 12 页2 和 y =x△PAB 的面积是 3,则 k = .17、 图 1 所示矩形 ABCD 中, BC =x ,CD =y ,y 与 x 满足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 2 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F 的斜边 EF 过 C 点, M 为 EF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 ①当 x =3 时, EC <EM③当 x 增大时, EC ⋅CF 的值增大18、 如图 1,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发生形变后成为边长为 a 的菱形,如果这个菱形的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为h , a我们把 的值叫做这个菱形的“形变度”。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期末试卷数学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化简4的结果是A.-2 B.2 C.-4 D.42.若分式xx-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0 B.x≠0 C.x>1 D.x≠1 3.在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3天内将下雨B.367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相同C.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号D.在某妇幼保健医院里,下一个出生的婴儿是女孩4.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亚洲A级体育馆、世界第五代体育建筑的代表.如图是体育馆俯视图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C .这个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D .这个图形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5.已知点P(x1,y1)、Q(x2,y2)在反比例函数y =-1x 的图像上,若y1<y2<0,则x1与x2的大小关系是 A .x1<x2B .x1>x2C .x1=x2D .无法确定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BC ,AD =6cm ,BC =12cm ,点P 从A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D 运动,点Q 从C 出发以2cm/s 的速度向B 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 运动到点D 时,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若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以点A 、B 、C 、D 、P 、Q 任意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中同时存在两个平行四边形,则t 的值是 A .1B .2C .3D .4(第6题)(第4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7.化简:2aa2=▲.8.若式子x -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9.方程(x -1)-1=2的解是▲.10.某种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发芽试验的结果如下:这种油菜籽发芽的概率的估计值是▲.(结果精确到0.01) 11.比较大小:4-13▲12.(填“>”、“<”或“=”)12.如图,在△ABC 中,∠ACB =90°,AB =13cm ,BC =12cm ,点D 在边AB 上,AD =AC ,AE ⊥CD ,垂足为E ,点F 是BC 的中点,则EF =▲cm .13.如图,在△ABC 中,∠C =90°,△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6°得到△AED ,若AD//BC ,则∠BAE =(第13题)A BCD E(第14题) ABC D EF(第12题)14.如图,正比例函数y =k1x 与反比例函数y =k2x 的图像交于点A 、B ,若点A 的坐标为(1,2),则关于x 的不等式k1x >k2x 的解集是 ▲ .15.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D =3,将矩形纸片折叠,边AD 、边点A 与点C 恰好落在同一点处, ▲ .16.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3,BC =4,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 ,若P 为边AB 上一动点,旋转后点P 的对应点为点P',则线段PP'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68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6分)计算:(第15题)(第16题)A C BB'A'(1)18×3÷2;(2)8+313-2+32.18.(5分)先化简,再求值:a2-1a2-2a +1÷a +1a -1-a -1a +1,其中a =-12.19.(8分)解方程:(1)9x =8x -1; (2)x -1x -2-3=1x -2.20.(6分)疫情期间,甲、乙两工厂每小时共做3500个KN95口罩,甲工厂做1600个KN95口罩所用的时间与乙工厂做1200个KN95口罩所用的时间相等.甲、乙两工厂每小时各做多少个KN95口罩?21.(6分)为了调查某校八年级36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了20名男生与20名女生的身高数据,得到下列图表(图表中身高分组153cm~158cm 表示大于或等于153cm 而小于158cm ,其他类同):身高分组(cm ) 频数 153~158 1 158~163 2 163~168 6 168~173 7 173~178 3 178~183 1(1)写出本次调查的总体与样本;(2)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抽取的40名学生的身高频数分布直方图; 身高/cm频数 014 12 10 8 6 4 2 163 183 153 178 158 173 168 153 cm~158 cm158 cm~163 cm168 cm~173 cm173 cm~178 cm 163 cm~168 cm八年级20名女生身高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 八年级20名男生身高频数分布表(3)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身高在163cm~183cm范围内的学生人数.22.(5分)已知∠MAN,按要求完成下列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如图①,B、C分别在射线AM、AN上,求作□ABDC;(2)如图②,点O是∠MAN内一点,求作线段PQ,使P、Q(第22题图①)(第22题图②)23.(7分)在5×5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我们把三个顶点都是格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①中,以AB为边画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其为等腰三角形;(2)在图②中,以AB为边画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其为钝角三角形且周长为6+32;(3)如图③,若以AB为边的格点三角形的面积为3,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4.(8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EF与边AD、BC交于点E、F,∠CAE=∠FEA,连接AF、CE.(1)求证:四边形AFCE是矩形;(2)若AB=5,AC=25,直接写出四边形AFCE的面积.EADO25.(8分)如图,点A 、B 是反比例函数y =8x的图像上的两个动点,过A 、B 分别作AC ⊥x 轴、BD ⊥x 轴,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 =-2x 的图像于点C 、D ,四边形ACBD 是平行四边形.(1)若点A 的横坐标为-4.①直接写出线段AC 的长度; ②求出点B 的坐标;(2)当点A 、B 不断运动时,下列关于□ACBD 的结论:①□ACBD26.(9分)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是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不与点D 重合),AB =AE ,过点B 作DE 的垂线交DE 所在直线于F ,连接CF .提出问题:当点E 运动时,线段CF 与线段D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改变? 探究问题:(1)首先考察点E 的一个特殊位置:当点E 与点B 重合(如图①)时,点F 与点B 也重合.用等式表示线段CF 与线段DE 之间的数量关系: ▲ ;(第26题图①)C D AB (E 、F )(2)然后考察点E 的一般位置,分两种情况:情况1:当点E 是正方形ABCD 内部一点(如图②)时; 情况2:当点E 是正方形ABCD 外部一点(如图③)时.在情况1或情况2下,线段CF 与线段D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与(1)中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都相同,请选择一种情况证明;如果只在一种情况下相同或在两种情况下都不相同,请说明理由;拓展问题:(3)连接AF ,用等式表示线段AF 、CF 、DF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 .(第26题图②)FAC D EB(第26题图③)C D ABE F八年级(下)期末试卷 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本评分标准每题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参照本评分标准的精神给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7.2a8.x ≥29.x =1.510.0.9511.< 12.413.38 14.-1<x <0或x >115.6+2316.1225≤PP'≤4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68分)17.(6分) 解:(1)原式=54÷2…………………………………………………………………1分=27………………………………………………………………………2分=33.……………………………………………………………………3分 (2)原式=22+3-2+32……………………………………………………………5分=2+332.………………………………………………………………………6分18.(5分)解:原式=(a +1)(a -1)(a -1)2×a -1a +1-a -1a +1……………………………………………………2分 =1-a -1a +1=2a +1.…………………………………………………………………………3分当a=-12时,原式=2-12+1=4.………………………………………………………5分19.(8分)解:(1)方程两边同乘x(x-1),得9(x-1)=8x.………………………………………………………2分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9.………………………………………………………………3分检验:当x=9时,x(x-1)≠0,x=9是原方程的解.…………………………4分(2)方程两边同乘(x-2),得(x-1)-3(x-2)=1.………………………………………………6分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2.………………………………………………………………7分检验:当x=2时,x-2=0,x=2是增根,原方程无解.………………………8分20.(6分)解:设甲工厂每小时做x个KN95口罩.根据题意,得1600x=12003500-x,……………………………………………………………2分解这个方程,得x=2000.…………………………………………………………………4分经检验,x=2000是所列方程的解.当x=2000时,3500-x=1500.…………………………………………………………5分答:甲、乙两工厂每小时各做2000个、1500个KN95口罩.………………………6分21.(6分)解:(1)某校八年级36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的全体是总体;抽取的20名男生与20名女生的身高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2分(2)如图所示:…………………………………………………………………………4分(3)(14+11+5+1)÷40×360=279(人)答: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身高在163cm~183cm范围内的学生人数约为279人.………………………………………………………………………………………6分22.(解四所(所求.………………………………………………………5分(第22题图①)(第22题图②)23.(7分)解:(1)如图①所示;(画出一个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即可)……………………………2分(2)如图②所示;(画出一个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即可)………………………………4分(3)32+10+2,42+25或32+34+2.……………………………………7分(第23题图①)AB(第23题图②)AB24.(8分)(1)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E//CF , ∴∠AEO =∠CFO , ∵点O 是AC 的中点, ∴OA =OC =12AC ,∵∠AOE =∠COF , ∴△AOE≌△COF .………………………………………………………………………3分∴OE =OF =12EF ,∵OA =OC ,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4分∵∠OAE =∠AEO , ∴OA =OE , ∴AC =EF , ∴□AFCE是矩DAOE(第24题)形.………………………………………………………………………6分(2)8.……………………………………………………………………………………8分 25.(8分)解:(1)①AC的长度为2.5;……………………………………………………………2分②设点B 的横坐标为a . ∵BD ⊥x 轴, ∴xB =xD =a ,∵点B 、D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8x 、y =-2x 的图像上,∴yB =8a ,yD =-2a ,∴BD=10a,………………………………………………………………………………4分 ∵四边形ACBD 是平行四边形, ∴AC=BD=2.5,…………………………………………………………………………5分∴10a=2.5, 解这个方程,得a =4,经检验,a=4是原方程的解,∴点B的坐标为(4,2).…………………………………………………………………6分(2)②⑤.…………………………………………………………………………………8分26.(9分)解:(1)DE=2 CF;……………………………………………………………………3分(2)在情况1与情况2下都相同.……………………………………………………4分选择情况1证明:如图①,设BC与DF的交点为O,连接BE,过C作CG⊥CF 交DF于G.∵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B=∠BCD=90°,AB=BC=CD=AD=AE,∵BF⊥DF,∴∠BFD=90°,∴∠CBF+∠BOF=∠CDF+∠COD=90°,∵∠BOF=∠COD,∴∠CBF=∠CDF,∵CG⊥CF,∴∠FCG=90°,FA CDEBG(第26题图①)O∴∠BCF +∠GCO =∠DCG +∠GCO =90°, ∴∠BCF =∠DCG , ∴△BCF≌△DCG ,……………………………………….………………………………5分∴BF =DG ,CF =CG , ∵AB =AD =AE ,∴∠AED =∠ADE =90°-12∠DAE ,∠AEB =∠ABE =90°-12∠BAE=45°+12∠DAE ,∴∠BEF =180°-∠AED -∠AEB =45°, ∴∠BEF =∠EBF =45°, ∴BF=EF ,……………………………………………….………………………………6分∴EF =DG ,∴DE =DG +EG =EF +EG =FG , ∵∠FCG =90°,CF =CG , ∴FG =2CF ,∴DE=2CF .…………………………………………….………………………………7分选择情况2证明:如图②,设BF 与CD 的交点为O ,连接BE ,过C 作CG ⊥CF交DF 延长线于G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DAB =∠BCD =90°,AB =BC =CD =AD =AE , ∵BF ⊥DF , ∴∠BFD =90°,∴∠CBF +∠BOC =∠CDF +∠DOF =90°, ∵∠BOC =∠DOF , ∴∠CBF =∠CDF , ∵CG ⊥CF , ∴∠FCG =90°,∴∠BCO +∠DCF =∠FCG +∠DCF , ∴∠BCF =∠DCG , ∴△BCF≌△DCG ,……………………………………….………………………………5分∴BF =DG ,CF =CG , ∵AB =AD =AE ,∴∠AED =∠ADE =90°-12∠DAE ,∠AEB =∠ABE =90°-12∠BAE=45°-12∠DAE ,∴∠BEF =∠AED -∠AEB =45°, ∴∠BEF =∠EBF =45°,O G(第26题图②)CDABEF∴BF=EF,……………………………………………….………………………………6分∴EF=DG,∴DE=EF-DF=DG-DF=FG,∵∠FCG=90°,CF=CG,∴FG=2CF,∴DE=2 CF.…………………………………………….………………………………7分(3)AF+CF=2DF或|AF-CF|=2 DF.………….…………………………………9分。

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各图能表示y是x的函数是()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4 B.=2 C.=3 D.=3.在端午节到来之前,学校食堂推举了A,B,C三家粽子专卖店,对全校师生爱吃哪家店的粽子作调查,以打算最终向哪家店选购,下面的统计量中最值得关注的是()A.方差B.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4.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其次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可作为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2,3,4 C.11,12,13 D.8,15,176.将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平移得到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y=﹣2x,则移动方法为()A.向上平移4个单位B.向下平移4个单位C.向左平移4个单位D.向右平移4个单位7.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 是BC的中点.若OE=3cm,则AB的长为()A.3cm B.6cm C.9cm D.12cm8.如图,过A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A.y=﹣x+3 B.y=-2x+3 C.y=2x﹣3 D.y=-x-39.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为()A.B.﹣C.1﹣D.﹣1+10.如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熬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漫步走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依据图象供应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A.体育场离张强家3.5千米B.张强在体育场熬炼了15分钟C.体育场离早餐店1.5千米D.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11.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B边上一点,且∠A=∠EDF=60°,有下列结论:∠AE=BF;∠∠DEF是等边三角形;∠∠BEF是等腰三角形;∠∠ADE=∠BEF,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A.3 B.4 C.1 D.212.将2×2的正方形网格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正方形ABCD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若直线y=kx(k≠0)与正方形ABCD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2 B.C.D.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假如有意义,那么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14.点(﹣1,y1)、(2,y2)是直线y=2x+1上的两点,则y1 y2(填“>”或“=”或“<”).15.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2cm,E是AB的中点,且DE丄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cm2.16.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cm、cm,那么能与它们组成直角三角形的第三条线段的长是.17.如图,∠ABC中,AB=AC,BC=12cm,点D在AC上,DC=4cm.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点E,F分别落在边AB,BC上,则∠EBF的.周长为cm.18.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k<0;∠a>0;∠关于x的方程kx﹣x=a﹣b的解是x=3;∠当x<3时,y1<y2中.则正确的序号有.19.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D=1,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CD边上的点E重合,折痕FG分别与AD、AB交于点F、G,若DE= ,则EF的长为.20.在∠ABC中,AB=6,AC=8,BC=10,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M为EF中点,则AM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60分.21.(8分)计算:(2 ﹣)2+(+2 )÷ .22.(8分)某校为了备战2022体育中考,因此在八年级抽取了50名女同学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测试的状况绘制成表格如下:个数16 22 25 28 29 30 35 37 40 42 45 46人数2 1 7 18 1 9 5 2 1 1 1 2(1)通过计算算得出这50名女同学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平均数是,请写出这50名女同学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众数和中位数,它们分别是、.(2)学校依据测试数据规定八年级女同学“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合格标准为28次,已知该校五年级有女生250名,试估量该校五年级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合格人数是多少?23.(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放在第一象限,斜靠在两条坐标轴上,且点A(0,2),点C (1,0),BE∠x轴于点E,一次函数y=x+b经过点B,交y轴于点D.(1)求证:∠AOC∠∠CEB;(2)求∠ABD的面积.24.(12分)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M,N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E,F分别是线段BM,CM的中点.(1)求证:∠ABM∠∠DCM;(2)推断四边形MENF是什么特别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当AD:AB= 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只写结论,不需证明).25.(10分)某校实行学案式教学,需印制若干份数学学案,印刷厂有甲、乙两种收费方式,除按印数收取印刷费外,甲种方式还需收取制版费而乙种不需要.两种印刷方式的费用y(元)与印刷份数x(份)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填空:甲种收费的函数关系式是.乙种收费的函数关系式是.(2)该校某年级每次需印制100~450(含100和450)份学案,选择哪种印刷方式较合算?26.(12分)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AC,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点B、C分别在AD、AF上,此时BD=CF,BD∠CF成立.(1)如图∠,i)当∠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θ(0°<θ<90°)时,线段BD与线段CF的数量关系是;直线BD与直线CF的位置关系是.ii)请利用图∠证明上述结论.(2)如图∠,当∠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45°时,延长DB 交CF于点H,若AB= ,AD=3时,求线段FC的长.。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1. 木工师傅想利用木条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下列各组数据不符合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A. 3,4,5B. 6,8,10C. 5,12,13D. 7,15,172. 要使二次根式√ 2x−4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x>2B. x≥2C. x<2D. x=23. 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 2+√ 3=√ 5B. 2+√ 2=2√ 2C. 3√ 2−√ 2=2√ 2D. √ 12−√ 10=√ 6−√ 524. 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如图,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知,方程x+5=ax+b的解是( )A. x=20B. x=5C. x=25D. x=155.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3次数学成绩的平均分都是120分,方差分别是S2甲=8.6,S2乙=2.6,S2丙=5.0,S2丁=7.2,则这四位同学3次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6. 下列不能确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C,∠B=∠DB. ∠A=∠B=∠C=90∘C. ∠A+∠B=180∘,∠B+∠C=180∘D. ∠A+∠B=180∘,∠C+∠D=180∘7. 棱形ABCD中,对角线AC=5,BD=12,则棱形的高等于()A. 1513B. 3013C. 6013D. 308. 如图,矩形ABCD中,AC、BD交于点O,M、N分别为BC、OC的中点,若∠ACB=30°,AB=8,则MN的长为()A. 2B. 4C. 8D. 169.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4,DM=2,动点P从点A出发,沿路径A→B→C→M 运动,则△AMP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径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像表示大致是()A. B.C. D.10.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边上的一点,BE=4,EC=8,将正方形边AB沿AE 折叠到AF,延长EF交DC于G,连接CF,现在有如下4个结论:①∠EAG=45°;②FG=FC;③FC//AG;④S△GFC=14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1. 在数轴上表示实数a的点如图所示,化简√ (a−5)2+|a−2|的结果为.12. 计算:(√ 3+√ 2)2−√ 24=______.13. 如图,在△ABC中,∠ACB=90°,以它的三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为S1,S2,S3,已知S1=5,S2=12,则S3=________.14. 将直线y=2x+1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是.15. 观察下列等式:①3−2√ 2=(√ 2−1)2,②5−2√ 6=(√ 3−√ 2)2,③7−2√ 12=(√ 4−√ 3)2,…请你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第6个等式______.16. 春耕期间,市农资公司连续8天调进一批化肥,并在开始调进化肥的第七天开始销售.若进货期间每天调进化肥的吨数与销售期间每天销售化肥的吨数都保持不变,这个公司的化肥存量s(单位:吨)与时间t(单位: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公司这次化肥销售活动(从开始进货到销售完毕)所用的时间是______ 天.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2.0分。

最新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解析版)

最新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5和12,则斜边是()A.13B.12C.15D.102.下列四个图象中,不表示某一函数图象的是()A.B.C.D.3.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B.ax2+bx+c=0C.(x﹣1)(x+2)=1D.3x2﹣2xy﹣5y2=04.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A.x<0B.x>0C.x<2D.x>25.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互相垂直6.已知,点(﹣2,y1)和点(﹣3,y2)在直线y=﹣3x+4图象上,则y1和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不能确定7.如图所示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BC=8,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AD的长为()A.4B.5C.6D.8.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已知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共100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则由题意列方程应为()A.200(1+x)2=1000B.200+200×2x=1000C.200+200×3x=1000D.200[1+(1+x)+(1+x)2]=10009.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中点E处,点A落在点F处,折痕为MN,则折痕MN的长是()A.5cmB.5cmC.4cmD.4cm10.星期天,小王去朋友家借书,下图是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分钟)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去时的速度大于回家的速度B.小王在朋友家停留了10分钟C.小王去时所花的时间少于回家所花的时间D.小王去时走上坡路,回家时走下坡路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6=0的一个根为2,则m=.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10,AC=8,BD=14,△AOD的周长是.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DF平分CE于点G,CF=2,则BC=.16.如图,等边△DEC在正方形ABCD内,连接EA、EB,则∠AEB 的度数是.17.直线y=2x+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B,若△AOB的面积是12,则b=.18.有一人患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81人患了流感,则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人传染了人.19.已知△ABC中AB=4,AC=5,BC上的高为4,则BC=.20.等边三角形ABC外一点D,∠ADC=90°,BE⊥CD于E,AD =1,DE=2,则BE=.三.解答题(共7小题)21.解方程:(1)x2﹣2x﹣4=0;(2)2x2﹣7x﹣4=0.22.图1、图2分别是10×8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两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图1、图2中各取一点C(点C必须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分别满足以下要求:(1)在图1中画一个△ABC,使△ABC为面积为5的直角三角形;(2)在图2中画一个△ABC,使△ABC为钝角等腰三角形.23.如图,菱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边的中点.求证:AE=AF.24.已知y+5与3x+4成正比例,当x=1时,y=2.(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x=﹣1时的函数值.25.周末,小亮一家在东昌湖游玩,妈妈在湖心岛P处观看小亮与爸爸在湖中划船(如图)小船从P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滑行150米到达A处,接着向正南方向划行一段时间到达B处.在B处小亮观测妈妈所在的P处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1)求点P与AB距离多少米?(2)如果小亮从A到B的速度是3米/秒,那么小亮从A到B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26.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30件,每件盈利50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每天可多售出2件,设每件商品降低x元据此规律,请回答:(1)商场日销售量增加件,每件商品盈利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在上述条件不变,销售正常的情况下,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2100元?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1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OA<OB,且OA、O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14x+48=0的两根.(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点C从点A出发沿射线AB方向运动,运动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设△OBC的面积S,点C运动的时间为t,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点P是y轴上的点,点Q是第一象限内的点,若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求出点Q的坐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5和12,则斜边是()A.13B.12C.15D.10【分析】此题利用勾股定理a2+b2=c2可直接得出答案.【解答】解;由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5和12,利用勾股定理得斜边长为=13.故选:A.2.下列四个图象中,不表示某一函数图象的是()A.B.C.D.【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对于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紧扣概念,分析图象.【解答】解: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只有D不能表示函数关系.故选:D.3.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B.ax2+bx+c=0C.(x﹣1)(x+2)=1D.3x2﹣2xy﹣5y2=0【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3)是整式方程;(4)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解答】解:A、原方程为分式方程;故A选项错误;B、当a=0时,即ax2+bx+c=0的二次项系数是0时,该方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B选项错误;C、由原方程,得x2+x﹣3=0,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要求;故C 选项正确;D、方程3x2﹣2xy﹣5y2=0中含有两个未知数;故D选项错误.故选:C.4.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A.x<0B.x>0C.x<2D.x>2【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可直接解答.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0的解集,就是图象在x轴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解答】解:因为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由函数的图象可知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x<2.故选:C.5.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互相垂直【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菱形的性质即可判断.【解答】解:正方形和菱形都满足: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菱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而正方形的对角线一定相等.故选:B.6.已知,点(﹣2,y1)和点(﹣3,y2)在直线y=﹣3x+4图象上,则y1和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不能确定【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y1,y2的值,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当x=﹣2时,y1=﹣3×(﹣2)+4=10;当x=﹣3时,y2=﹣3×(﹣3)+4=13.∵10<13,∴y1<y2.故选:A.7.如图所示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BC=8,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AD的长为()A.4B.5C.6D.【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出AD=BD,设AD=x,则CD=8﹣x,可得出62+(8﹣x)2=x2,解得x=.则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AD=BD,设AD=x,则CD=8﹣x,在Rt△ACD中,∵AC2+CD2=AD2,∴62+(8﹣x)2=x2,解得x=.∴AD=.故选:D.8.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已知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共100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则由题意列方程应为()A.200(1+x)2=1000B.200+200×2x=1000C.200+200×3x=1000D.200[1+(1+x)+(1+x)2]=1000【分析】先得到二月份的营业额,三月份的营业额,等量关系为:一月份的营业额+二月份的营业额+三月份的营业额=1000万元,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解答】解:∵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二月份的营业额为200×(1+x),∴三月份的营业额为200×(1+x)×(1+x)=200×(1+x)2,∴可列方程为200+200×(1+x)+200×(1+x)2=1000,即200[1+(1+x)+(1+x)2]=1000.故选:D.9.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中点E处,点A落在点F处,折痕为MN,则折痕MN的长是()A.5cmB.5cmC.4cmD.4cm【分析】如图,连接DE,过点M作MG⊥CD于点G,证明△MNG ≌△DEC,则有MN=DE.【解答】解:如图,连接DE.由题意,在Rt△DCE中,CE=4cm,CD=8cm,由勾股定理得:DE===cm.过点M作MG⊥CD于点G,则由题意可知MG=BC=CD.连接DE,交MG于点I.由折叠可知,DE⊥MN,∴∠NMG+MIE=90°,∵∠DIG+∠EDC=90°,∠MIE=∠DIG(对顶角相等),∴∠NMG=∠EDC.在△MNG与△DEC中,∴△MNG≌△DEC(ASA).∴MN=DE=cm.故选:D.10.星期天,小王去朋友家借书,下图是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分钟)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去时的速度大于回家的速度B.小王在朋友家停留了10分钟C.小王去时所花的时间少于回家所花的时间D.小王去时走上坡路,回家时走下坡路【分析】根据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小王去时的速度为:2÷20=0.1千米/分,回家的速度为:2÷(40﹣30)=0.2千米/分,所以A、C均错.小王在朋友家呆的时间为:30﹣20=10,所以B对.故选:B.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分析原函数式可得关系式x﹣1≠0,解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1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6=0的一个根为2,则m= 1 .【分析】把x=2代入方程x2+mx﹣6=0得到一个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把x=2代入方程x2+mx﹣6=0,得:4+2m﹣6=0,解方程得:m=1.故答案为:1.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10,AC=8,BD=14,△AOD的周长是21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10,AO=CO=AC=4,BO=DO=BD=7,即可求△AOD的周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10,AO=CO=AC=4,BO=DO=BD=7∴△AOD的周长=AD+AO+DO=21故答案为21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1且k≠0..【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以及根的判别式得到k≠0,且△>0,然后解两个不等式即可得到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k≠0,且△>0,即22﹣4×k×(﹣1)>0,解得k>﹣1,∴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k>﹣1且k≠0.故答案为k>﹣1且k≠0.1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DF平分CE于点G,CF=2,则BC= 4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BC=2DE,DE∥BC,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DEG=∠FCG,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DEG和△FCG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E=CF,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D、E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DE=BC,DE∥BC,∴∠DEG=∠FCG,∵DF平分CE于点G,∴EG=CG,∵在△DEG和△FCG中,,∴△DEG≌△FCG(ASA),∴DE=CF,∵CF=2,∴DE=2,∴BC=2DE=2×2=4.故答案是:4.16.如图,等边△DEC在正方形ABCD内,连接EA、EB,则∠AEB 的度数是150°.【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D=CD=DE=CE=CB,∴∠EDC=60°,∠ADE=30°,∴∠AED=∠BEC=75°,∴∠AEB=360°﹣2∠AED﹣∠DEC=150°,故答案为:150°17.直线y=2x+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B,若△AOB的面积是12,则b=4.【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B的坐标,进而可得出OA,OB的长,结合△AOB的面积是12,即可得出关于b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当x=0时,y=2x+b=b,∴点B的坐标为(0,b),∵点B在y轴正半轴,∴b>0,OB=b.当y=0时,2x+b=0,解得:x=﹣b,∴点A的坐标为(﹣b,0),OA=b.∵S△AOB=12,即×b×b=12,解得:b=4或b=﹣4(舍去).故答案为:4.18.有一人患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81人患了流感,则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人传染了8 人.【分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个人传染了x人,那么第一轮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有x(x+1)人被传染,然后根据共有81人患了流感即可列出方程解题.【解答】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个人传染了x人,依题意得1+x+x(1+x)=81,∴x=8或x=﹣10(不合题意,舍去).所以,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8个人,故答案为:8.19.已知△ABC中AB=4,AC=5,BC上的高为4,则BC=7或1 .【分析】作AD⊥BC,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BD、CD,分两种情况计算即可.【解答】解:作AD⊥BC交直线BC于D,在Rt△ABD中,BD==4,在Rt△ACD则,CD==3,如图1,BC=BD+CD=7,如图2,BC=BD﹣CD=1,故答案为:7或1.20.等边三角形ABC外一点D,∠ADC=90°,BE⊥CD于E,AD =1,DE=2,则BE= 5 .【分析】取CD的中点F,连接AF,过C作射线CG,使∠BCG=∠ACD.CG与BE交于点G.证明△BCG≌△ACF,便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取CD的中点F,连接AF,过C作射线CG,使∠BCG =∠ACD.CG与BE交于点G,如图,∵DE=2,∴DF=EF=,∵∠ADC=90°,AD=1,∴tan∠AFD=,∴∠AFD=30°,∴∠AFC=150°,AF=2AD=2,∵△ABC是等边三角形,∴AC=BC,∠ACB=60°,∵∠BCG=∠ACD,∴∠ACB=∠ECG=60°,∵BE⊥CD,∴∠EGC=30°,∴∠BGC=150°=∠AFC,CG=2CE,在△BCG和△ACF中,,∴△BCG≌△ACF(AAS),∴BG=AG=2,CG=CF,∵CG=2CE,∴EF=CE=,CG=2,∴EG==3,∴BE=BG+EG=2+3=5.故答案为5.三.解答题(共7小题)21.解方程:(1)x2﹣2x﹣4=0;(2)2x2﹣7x﹣4=0.【分析】(1)利用配方法求解可得;(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x2﹣2x=4,∴x2﹣2x+1=4+1,即(x﹣1)2=5,∴x﹣1=,∴x=1±;(2)∵2x2﹣7x﹣4=0,∴(x﹣4)(2x+1)=0,则x﹣4=0或2x+1=0,解得x=4或x=﹣0.5.22.图1、图2分别是10×8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两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图1、图2中各取一点C(点C必须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分别满足以下要求:(1)在图1中画一个△ABC,使△ABC为面积为5的直角三角形;(2)在图2中画一个△ABC,使△ABC为钝角等腰三角形.【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AB=5,要使△ABC面积为5,则只需要过点A作垂直AB的直线且长度为2即可;(2)要使△ABC为钝角等腰三角形,则必须找到和AB相等的边BC且C点必须在小正方形的顶点.【解答】解:(1)∵AB=5,∴要使△ABC面积为5,则只需要过点A作垂直AB的直线且长度为2即可,如图所示;(2)BC==5=AB,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23.如图,菱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边的中点.求证:AE=AF.【分析】欲证AE=AF,可以通过证△ABE≌△ADF从而推出等边,因为点E、F分别是BC、CD边的中点,再利用菱形的性质则可根据SAS得证.【解答】证明:在菱形ABCD中,AB=BC=CD=AD,∠B=∠D,…(3分)∵点E、F分别是BC、CD边的中点,∴BE=BC,DF=CD,∴BE=DF,∴△ABE≌△ADF,…(7分)∴AE=AF.…(9分)24.已知y+5与3x+4成正比例,当x=1时,y=2.(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x=﹣1时的函数值.【分析】(1)先设出函数的解析式为y+5=k(3x+4),再将x=1,y=2代入即可求得函数的关系式.(2)把x=﹣1代入y=3x﹣1即可求得.【解答】解:(1)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5=k(3x+4),∵把x=1,y=2代入解析式中得2+5=7k,解得k=1.∴y+5=3x+4,即:y=3x﹣1.(2)把x=﹣1代入y=3x﹣1得y=﹣3﹣1=﹣4.25.周末,小亮一家在东昌湖游玩,妈妈在湖心岛P处观看小亮与爸爸在湖中划船(如图)小船从P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滑行150米到达A处,接着向正南方向划行一段时间到达B处.在B处小亮观测妈妈所在的P处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1)求点P与AB距离多少米?(2)如果小亮从A到B的速度是3米/秒,那么小亮从A到B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分析】(1)作PQ⊥AB于Q,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2)在Rt△APQ中,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Q=PA=75,在Rt△BPQ中求得BQ=PQ=225米,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1)作PQ⊥AB于Q,根据已知,∠APQ=30°,则PQ=AP,∵AP=150,∴PQ=75,答:点P与AB距离是75米,(2)在Rt△APQ中,AQ=PA=75,在Rt△BPQ中,∵∠B=30°,∴BQ=PQ=225米,∴小亮从A到B所用的时间是==100秒.26.商场某种商品平均每天可销售30件,每件盈利50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每件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每天可多售出2件,设每件商品降低x元据此规律,请回答:(1)商场日销售量增加2x件,每件商品盈利(50﹣x)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在上述条件不变,销售正常的情况下,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日盈利可达到2100元?【分析】(1)降价1元,可多售出2件,降价x元,可多售出2x 件,盈利的钱数=原来的盈利﹣降低的钱数;(2)等量关系为:每件商品的盈利×可卖出商品的件数=2100,把相关数值代入计算得到合适的解即可.【解答】解:(1)降价1元,可多售出2件,降价x元,可多售出2x件,盈利的钱数=50﹣x;故答案为:2x;(50﹣x);(2)由题意得:(50﹣x)(30+2x)=2100化简得:x2﹣35x+300=0,即(x﹣15)(x﹣20)=0解得:x1=15,x2=20由于该商场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因此降的越多,越吸引顾客,故选x=20,答:每件商品降价20元,商场日盈利可达2100元.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1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OA<OB,且OA、O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14x+48=0的两根.(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点C从点A出发沿射线AB方向运动,运动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设△OBC的面积S,点C运动的时间为t,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点P是y轴上的点,点Q是第一象限内的点,若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求出点Q的坐标.【分析】(1)x2﹣14x+48=0,则x=6或8,故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即可求解;(2)S=×BO×CM=×8×|10﹣2t|=|10﹣2t|,即可求解;(3)分AB是菱形的边、AB是菱形的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答】解:(1)x2﹣14x+48=0,则x=6或8,故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则AB=10;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kx+b,则,解得,故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8;(2)过点C作CM⊥y轴于点M,则,即,解得:CM=|10﹣2t|,S=×BO×CM=×8×|10﹣2t|=|10﹣2t|,故S=;(3)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设点P、Q的坐标分别为(0,s)、(m,n),①当AB是菱形的边时,点A向上平移8个单位向左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B,同样点Q向上平移8个单位向左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P,即0﹣8=m,s+6=n且BP=BA=10,解得:m=﹣8,n=24,故点Q的坐标为(﹣8,24);②当AB是菱形的对角线时,由中点公式得:6+0=m+0,8+0=s+n且BP=BQ,即(s﹣8)2=m2+(n﹣8)2,解得:m=6,m=,故点Q的坐标为(6,);综上,点Q的坐标为(﹣8,24)或(6,).。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它的对角线长为()A. a/2B. a√2C. 2aD. a²2. 下列函数中,哪一个不是二次函数?()A. y = 2x² 3x + 1B. y = x² + 4C. y = 3x + 2D. y = 5x² 4x + 1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3, -4)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13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 32cmB. 36cmC. 42cmD. 46cm5. 若|a| = 5,则a的值为()A. 5 或 -5B. 5C. -5D. 0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若a > b,则a² > b²。

()7.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8.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9.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10. 若x² = 9,则x的值只能是3。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若一个圆的半径为r,则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12. 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_。

13.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则这个数列的第三项是_________。

1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0, b)位于_________。

15. 若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10cm,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简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7. 解释一次函数图像的斜率代表什么。

18. 什么是二次函数的顶点?如何找到它?19. 描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0. 什么是等差数列?给出一个例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是30cm,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共42分)1. 下列四个图形分别是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其中不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2. 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x2+2x+3=(x+1)2+2B. (x+y)(x−y)=x2−y2C. x2−xy+y2=(x−y)2D. 2x−2y=2(x−y)3.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40∘,则∠C大小为 ( )A. 40∘B. 80∘C. 140∘D. 180∘4. 不等式2(x−1)<5的正整数解的个数为( )A. 2B. 3C. 4D. 55.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 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B. 两锐角对应相等C. 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D.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6. 如图是甲、乙、丙三人玩跷跷板的示意图(支点在中点处),则甲的体重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7.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如图1: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小明说:“射线OP就是∠BOA的角平分线.”他这样做的依据是 ( )A.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B.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C.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D. 以上均不正确8.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8,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D= 10,则△DOE的周长为( )A. 28B. 24C. 12D. 179. 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x−4=3+m4−x有增根,则m的值是 ( )A. −2B. 2C. 4D. −410. 若不等式ax−2>0的解集为x<−2,则关于y的方程ay+2=0的解为 ( )A. y=−1B. y=1C. y=−2D. y=211. 如图,底边BC为2√3,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垂直平分AB于点D,则△ACE的周长为 ( )A. 2+2√3B. 2+√3C. 4D. 3√312. 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35∘,则它的边数为 ( )A. 6B. 8C. 5D. 1013. 如图,把△ABC沿EF对折,叠合后的图形如图所示.若∠A=60∘,∠1=95∘,则∠2的度数为( )A. 24∘B. 25∘C. 30∘D. 35∘14. 把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与直线y=2x+4的交点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1<m<7B. 3<m<4C. m>1D. m<415. 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千米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分钟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0x −102x=20 B. 102x−10x=20 C. 10x−102x=13D. 102x−10x=1316. 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0分)17. 若分式x−1x2−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8.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这腰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19. 如图,点 A 1 的坐标为 (1,0),A 2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 ∠A 1A 2O =30∘.过点 A 2 作 A 2A 3⊥A 1A 2,垂足为 A 2,交 x 轴于点 A 3,则A 3的坐标为 ,过点 A 3 作 A 3A 4⊥A 2A 3,垂足为 A 3,交 y 轴于点 A 4;过点 A 4 作 A 4A 5⊥A 3A 4,垂足为 A 4,交 x 轴于点 A 5;过点 A 5 作 A 5A 6⊥A 4A 5,垂足为 A 5,交 y 轴于点 A 6;⋯;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2018A 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49分)20. (1)分解因式:①()()269y x y x +++- ②()()2222b a b b a a ---(2)化简,并求值:a+1a 2−2a+1÷(1+2a−1);其中a 为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值代入求值。

(3)解方程:13132=-+--xx x21. 若方程 2x+a x−2=−1 的解是正数,求 a 的取值范围.关于这道题,有位同学做出如下解答:解:去分母得:2x +a =−x +2.化简,得 3x =2−a .故 x =2−a 3.欲使方程的根为正数,必须 2−a 3>0,得 a <2.所以,当 a <2 时,方程2x+a x−2=−1的解是正数.上述解法是否有误?若有错误请说明错误的原因,并写出正确解答;若没有错误,请说出每一步解法的依据.2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3,5),B (−2,1),C (−1,3).(1)若 △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 △A 1B 1C 1,点 C 1 的坐标为 (4,0),作出 △A 1B 1C 1 的图形; (2)若 △ABC 和 △A 2B 2C 2 关于原点 O 成中心对称,作出 △A 2B 2C 2 的图形;(3)直接说明 △A 1B 1C 1 和 △A 2B 2C 2 是否成中心对称,若是直接写出对称中心的坐标.23. 阅读下面材料: 已知实数0>a ,0>b ,则()()()022222≥-+=+-=-ab b a b b a a b a ,则ab b 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

验证:(1)当0>x 时,xx 4+的最小值为 ; (2)已知1->x ,则当=x 时,分式11022+++x x x 有最小值,其最小值为 ;延伸:猜想22b a +与()22b a +的大小关系,并选取合适的数字进行验证。

2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E 、 BF 分别平分 ∠DAB 和 ∠ABC ,交 CD 于点 E 、 F ,AE 、BF 相交于点 M .(1)试说明:BCF ∆为等腰三角形; (2)AB=5,DF =1,求 E F 的大小.25. A 城有某种农机 30 台,B 城有该农机 40 台,现要将这些农机全部运往C ,D 两乡,调运任务承包给某运输公司.已知C 乡需要农机 34 台,D 乡需要农机 36 台,从A 城往C ,D 两乡运送农机的费用分别为 250 元/台和 200 元/台,从B 城往C ,D 两乡运送农机的费用分别为 150 元/台和 240 元/台.(1)设A 城运往C 乡该农机 x 台,运送全部农机的总费用为 W 元,求 W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2)现该运输公司要求运送全部农机的总费用不低于 16460 元,则有多少种不同的调运方案?将这些方案设计出来;(3)现该运输公司决定对A 城运往C 乡的农机,从运输费中每台减免 a 元(a ≤200)作为优惠,其他费用不变,如何调运,使总费用最少?26.正方形ABCD 和MBN Rt ∆按如图1所示的位置放置,其中1=AB ,︒=∠30N ,MBN ∆以顶点B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射线BM 与射线AD 交于点E ,射线BN 与射线DC 交于点F 。

(1)在图2中,写出其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 ;(2)如图2所示,设MN 与DC 交于点G ,则当DE = 时,GFN ∆为等腰三角形;当DE = 时,MN ∥DC ;(3)如图3所示,当点E 在线段AD 上时,作AP ⊥BE 交DC 于点P ,垂足为点H ,把线段EB 绕点E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Q ,连接PQ ,猜想线段PQ 与线段AE 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答案一、 1. A 2. D 3. A 4. B 5. B 6. C 7. A 8. C 9. A 10. D 11. A 12. B 13. B 14. A 15. C 16. D二、 17. x ≠±1 18. 30°或150° 19. (-3.0), ()⎪⎭⎫ ⎝⎛20173,0 三、20. (1)①()23y x -- ②()()b a b a +-3(2) 原式=a+1(a−1)2÷a+1a−1=1a−1. 当a=0,原式= -1(3)2=x ,经检验2=x 是原方程的解。

21. 有错,当 a <2 时,分母有可能为零;改正:因为 x ≠2,所以 2−a 3≠2,a ≠−4,所以结果为a <2 且 a ≠−4.22. (1) 如图 1,△A 1B 1C 1 即为所作.(2) 如图 2,△A 2B 2C 2 即为所作.(3) △A 1B 1C 1 和 △A 2B 2C 2 是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的坐标为 (2.5,−1.5). 23. 验证(1)4;提示:4424=≥+xx x x (2)2,6 提示:()()61912191191110222=++≥+++=+++=+++x x x x x x x x x当且仅当191+=+x x 时,且1->x 即2=x 时等号成立.延伸:()2222b a ba +≥+验证:当1=a ,2=b 时,54122=+=+b a ,()()29221222=+=+b a ,295> ∴()2222b a b a +>+当1=a ,1=b 时,21122=+=+ba ,()()2211222=+=+b a∴()2222b a ba +=+综上,()2222b a b a +≥+24. (1)略 (2)∵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CD ∥AB , ∴ ∠DEA =∠EAB . 又 AE 平分 ∠DAB , ∴ ∠DAE =∠EAB , ∴ ∠DEA =∠DAE . ∴ DE =AD . 同理可得,CF =BC . 又 ∵ AD =BC , ∴ DE =CF ,∴ DE −EF =CF −EF . 即 DF =CE =1 ∴ EF=3.25. (1) W=250x+200(30-x)+150(34-x)+240[40-(34-x)]=140x+12540 (300≤≤x 且为整数 ) (2) 根据题意得 140x +12540≥16460, ∴x ≥28, 又 ∵x ≤30, ∴28≤x ≤30,∴ 有 3 种不同的调运方案,第一种调运方案:从A 城调往C 乡 28 台,调往D 乡 2 台,从B 城调往C 乡 6 台,调往D 乡 34 台; 第二种调运方案:从A 城调往C 乡 29 台,调往D 乡 1 台,从B 城调往C 乡 5 台,调往D 乡 35 台; 第三种调运方案:从A 城调往C 乡 30 台,调往D 乡 0 台,从B 城调往C 乡 4 台,调往D 乡 36 台. (3)W=(250−a )x +200(30−x )+150(34−x )+240(6+x )=140x −ax +12540.①140-a>0时,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0时W 最小,此时方案为从A 城调往C 乡 0 台,调往D 乡 30 台,从B 城调往C 乡 34 台,调往D 乡 6 台; ②140-a=0时,各种方案W 都一样;③.140-a<0时,,W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30时W 最小,此时的方案为:从A 城调往C 乡 30 台,调往D 乡 0 台,从B 城调往C 乡 4 台,调往D 乡 36 台. 26. (1)ABE ∆≌CBF ∆(2) 331-,13-;提示:∵ABE ∆≌CBF ∆,∠N=30°,易证∠CFB=60°,∠EBA=∠CBF=30°,∴求得AE,DE.(3) 平行且相等,提示:证四边形APQE 为平行四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