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课件2: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合集下载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件: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选修2课件: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7-
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I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名师精讲
1 .李嘉图的财富增长理论。 (1)财富增长的途径:李嘉图认为财富的增加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 增加劳动者。 这不仅可以增加商品的数量,而且可以增加其价值。 另一种是 不增加任何劳动量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只会增加商品的数量,但不会增 加商品的价值。李嘉图尤其推崇第二种方法,即不增加劳动者人数,而是提 高劳动生产率。 (2)意义:李嘉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提出的观点,成为现代经济发展和 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渊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3-
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一 二 三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I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1 .财富增长的条件。 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 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 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2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李嘉图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 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 3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 4 .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 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 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9-
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高二政治选修二课件专题一第三框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高二政治选修二课件专题一第三框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表明他对此问题未能作出科学回答。
第二十七页,共44页。

2012年4月27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局发布消息,从5月1日起,全市最低
工资标准由原来的三档调整为两档,具体额
度分别调整为1050元/月和950元/月。同时,非全日制工作小时
最低工资标准也相应调整。此次调整从5月1日起执行(zhíxíng),
第十五页,共44页。

4.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 新价值(的ji创àz造hí与)
旧价值 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 个别劳 (jiàzhí) 动时间 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之间的区别,极大(jí dà)
地丰劳富动了价值
论的内容。李嘉劳图动把价值
理论
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
第十六页,共44页。
第二十九页,共44页。

[理解·应用(yìngyòng)层级]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地位。 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按照李嘉 图的观点,工资、利润、地租(dìzū)都来自雇佣工人创 造的新价值。
第三十页,共44页。

(2)相对工资理论。 在经济学说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tí chū)相对工资这一 概念。他认为,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 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李 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 之间的对立。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第二十四页,共44页。

解析:李嘉图提出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的 观点,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批判了斯密的二 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来决定,决定商品价值的并不是每个生产者在生产时实际耗费的 劳动量,而是必要劳动量,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nèiróng)。应选①④。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来是斯密的 贡献。古典政治经济学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但不知道是什么劳 动创造价值,不能区分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第一次区分了具体 劳动和抽象劳动,揭示了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 值的转化形式。故排除②③。 答案:D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学案: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学案: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学案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学习目标』 1.知道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

(重点、难点) 2.了解李嘉图所处的时代的特征。

3.理解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并给予科学评价。

(重点、难点)一、时代的产物1.19世纪初,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消除封建贵族的影响。

2.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谷物法》,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发展自由贸易。

请思考:《谷物法》的存在对英国资产阶级有何影响?提示由于《谷物法》的存在,国外廉价的谷物进不来,致使国内市场谷物价格昂贵。

这一方面提高了雇佣工人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提高了地租,致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利减少。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1.财富增长的条件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

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2.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李嘉图认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

3.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

请思考: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的局限性何在?提示由于解决不了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以及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体系最终走向了解体。

4.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试判断:李嘉图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

()提示正确。

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1.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核心。

他认为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2.相对工资理论(1)内容: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

(2)意义: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的对立。

政治:1.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课件(新人教选修2)

政治:1.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课件(新人教选修2)

1、李嘉图为何特别关注收入 分配问题? 2、为什么说李嘉图把劳动价 值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 高峰?
练习
1、李嘉图为何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 李嘉图之所以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这是因 为:在他看来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巨 大。 具体说来,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 长的必要条件。由于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总收入分为 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而积累资本来自利润, 所以他主张通过降低地租和工资的方式来增加资本 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4)原因:真 实反映工人生 活水平的是实 际工资,而非 名义工资。
(3)结论:名义工资上涨,但工 人生活有下降趋势。
(5)局限:工 人实际工资下 降不能归因于 人口增长。
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的逻辑框架
斯密
李嘉图
小结
一、李嘉图其人及其理论
二、时代的产物(理论产生之客观必然性)
1、英国生产力快速发展。
4、评价P13
比较李嘉图与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异同
斯密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
不 同 点
使用价值与 交换价值的 关系 商品价值的 决定因素
相 同 点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 西可能有交换价值 有时由生产该商品 所耗费的劳动量决 定,有时由交换 价值决定
没有使用价值 的东西肯定没 有交换价值 由生产该商 品所耗费的 劳动量决定
2、“谷物法”的存在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利减少,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此法,发 展自由贸易。
三、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重点 (一)财富增长的条件:逻辑框架 (二)李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认识:批判、提出、发展
四、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 2、李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高中政治 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及政策主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政治 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及政策主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买不到外国 廉价的谷物
国内市场谷 物价格昂贵
保护封 建贵族 的利益
提高货币工 资和地租
商品成 本上升
工业资产阶 级获利减少
不利于国际 市pp场t课件竞争
总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主要内容:
• (1)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 有各国的优势;
• (2)如果各国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 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进行对外贸易,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 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
分工
ppt课件 生产一种产品
• 2009年广东高考
• 35.(7分)[选做题、《经济学常识》]
终其一生,李嘉图都以严谨的思维、数学 逻辑性和精确性著称。他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集大成者。
ppt课件
• 第一,产业革命的实现,提高了英
国的社会生产力;
• 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
累;迫切需要实行自由贸易。
ppt课件
• 第二,1815年颁布实施的“谷物法”
却阻碍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
• ●劳动价值理论 • ●收入分配理论 • ●经济自由政策主张 • ●比较成本学说
ppt课件
大卫· 李嘉图于177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 富有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他所受的学校教育 不多,14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在交易所做事。后 来,因婚姻和宗教问题与父亲脱离关系,自己 经营交易所,干得非常成功,十年之后就拥有 了200万英镑的财产。功成名就后,他利用空 闲时间学习了自然科学;1799年李嘉图偶然得 到一本《国富论》(可见他“师承”斯密), 成为这本书的一个真正“赞赏者”。同时当时 英国脱离金本位制的特定环境使李嘉图对政治 经济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高中政治选修优质课件2: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先学后教 精讲点拨)

高中政治选修优质课件2: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先学后教 精讲点拨)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应该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 义工资。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 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 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于 人口的增长,表明他对此问题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和租服等务的的数高量低。;它④可集以体体现福货利币事工业资、购买社力会的福大利小状,况真;正反 映⑤劳家动者庭实赡际养生人活口水的平的多高少低;。⑥因工此作,确日的长短。
定工资水平,不仅要研究职工货币工资的多少,而且还要研
究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
理脉搏 成体系
析重点 解难点
一、比较斯密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异同
[答案] D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典例2] 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
工资,并指出,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
是工人获得的名义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
生活必需品,是工人获得的实际工资。在这里,真实反映工
人生活状况的是
()
A.名义工资
B.实际工资
C.相对工资
D.计件工资
(3)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 新价值 的创造与 旧价值 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 个别劳 动时间 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之间的区别,极大地丰富 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关键一点] 李嘉图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 学的最高峰,由于解决不了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 规律之间的矛盾,以及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的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体系最终走向了解体。
[典例1] 李嘉图指出:“一种商品如果没有用就不会
具有交换价值。”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课件4: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高中政治选修2精品课件4: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有何不同?
提示:(1)名义工资又称为货币工资,是职工提供了一定 的劳动量后,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取得的以货币量表示的工资。 它不能真正反映职工收入水平和生产水平的高低。
(2)实际工资是职工用货币工资额所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 和服务的数量。它可以体现货币工资购买力的大小,真正反 映劳动者实际生活水平的高低。因此,确 定工资水平,不仅要研究职工货币工资的多少,而且还要研 究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应该是实际工资,而不 是名义工资。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 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 降的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 因于人口的增长,表明他对此问题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典例1] 李嘉图指出:“一种商品如果没有用就不会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第3课时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知识点一 时代的产物 19世纪初,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拓国际市场,消除 封建贵族 的 影响,取消 政府 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废除“谷物法”,发 展 自由贸易 。时代的发展,呼唤新理论的出现。
知识点二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1)李嘉图认为 收入分配状况 对社会财富的增长影响 重大,他主张通过降低地租的方式来增加 资本积累 ,认为
[关键一点] 李嘉图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 学的最高峰,由于解决不了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 规律之间的矛盾,以及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的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体系最终走向了解体。
知识点三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嘉图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来自 雇佣工人 创 造的新价值,并第一个提出了 相对工资 的概念。他的相 对工资理论,从 量 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 之间的对立。 (2)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 名义工资 和 实际工 资 ,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 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但他把工人 实际工资 的下降 归因于人口的增长,则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

高中政治选修优质课件4: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高中政治选修优质课件4:1.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4)原因:真实反映 工人生活水平的是 实际工资,而非名 义工资。
(5)局限:工人实际 工资下降不能归因 于人口增长。
课 一、时代的产物(理论产生之客观必然性) 堂 1、李嘉图其人及其理论 小 结 2、英国生产力快速发展。
3、“谷物法”的存在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利减少,工业资产阶级要求
废除此法,发展自由贸易。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1、财富增长的条件:逻辑框架 2、李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认识:批判、提出、发展
阅读教材P15虚线方框内的材料并思考: 1、真实反映工人生活状况的是什么工资? 实际工资 2、在李嘉图看来,工人实际工资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人口的增长
思考:为什么说工资水平上涨并不代表生活水平的提高?
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1)名义工资:资本家一定时期支付给工 人的货币量。 (2)实际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所 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 (3)结论:名义工资上涨,但工人生活却 有下降趋势。
②在此过程中,工业资产阶级一方面迫切需要 增加资本积累 , 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迫切需要 实行自由贸易 ,以便 在国际市场上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廉价的 原材料。
2、“谷物法”对英国资产阶级的影响:
①使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减少; ②降低了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社会状况对经济理论发展提出的要求: 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 消除封建贵族的影响,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废除“谷物法”,发展自由贸易。
阅读教材P14虚线方框内的材料并思考:
1、观点一、二表明,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来源是什么? 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2、观点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量的角度揭示了三大阶级经济利益的对立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意义: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_三__大__阶__级__ 之间的对立。
3.评价 (1)贡献: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_名__义__工__资___ 和_实__际__工__资____,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 生活水平有__下__降_____的趋势。 (2)不足: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于人__口__的__增__长__, 未能对此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
思考
讨论产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产业革命使英国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 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 的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工业资产阶级一方面 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 方面迫切需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便在国际市 场上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廉 价的原材料。
【答案】 (1)李嘉图同意斯密使用价值不能成为 交换价值的尺度的观点,同时纠正了斯密没有使 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没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 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 (2)①由于他把商品生产看成永恒的,所以他无法 理解价值所体现的商品生产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 ②由于解决不了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 律之间的矛盾,以及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 量利润的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体系最终走向 了解体。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1.财富增长的条件 李嘉图极力主张_发__展__生__产__力_____,增加国家财富。 他认为增加___资__本__积__累____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
条件。 2.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
李嘉图认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 没有使__用__价__值__的东西,肯定没有__交__换__价__值___,并
(1)商品的价值与投在它们生产上的劳动成比例,这 里的劳动不仅包括投在商品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 也包括投在实现该劳动所需要的一切器具或机器上 的劳动。(2)一切商品,不论是工业制成品、矿产品 还是土地产品,规定其价值的永远不是在极为有利 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时用的较小量劳动,而是不享有 这种便利的人进行生产时所必须投入的较大量劳动。 (1)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李嘉图的观点与 斯密的观点相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李嘉图体系为什么最终走向了解体?
例1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李嘉图关于商品价值的认识: (1)一种商品如果没有用就不会具有交换价值。(2) 效用对于交换价值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它 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3)耗费在一件商品上 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尺度,交换价值是由价值来 调节的,因而是由耗费的劳动量来调节的。
材料2:谈到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李嘉图进一 步指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通过对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的学习,明确 李嘉图在纠正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错误观点的基 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同时也要坚持 辩证的观点,充分认识到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的 缺陷和局限性。第(1)问根据教材内容,对两人的 观点比较回答即可。第(2)问要分析其理论的局限 性。
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
3.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 费的_劳__动______来决定。 4.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 李 嘉 图 意 识 到 在 商 品 生 产 过 程 中 _新__价__值_____ 的 创 造与__旧__价__值_____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 定问题上_个__别__劳__动__时__间__与社__会__必__要__劳__动__时__间__之间
动价值论的内容,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
评价 把劳动价值理论 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
推到了古典经济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
学的最高峰
可能有交换价值
【友情提醒】 尽管李嘉图与斯密的观点在性质 上是不同的,但二者还是有共同点的:第一,二 者都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来决定;第二,二者都认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 换价值的尺度。
二、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一个国家的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 工资、利润、地租都是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 值。 2.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 (1)主要观点: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 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 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
(2)评析:李嘉图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提出相对工 资这一概念的学者,其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 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3.李嘉图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理论 (1)主要观点:名义工资是指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支 付给工人的货币量;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获得的货 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由于人口的增长导 致物价上涨,名义工资上涨,实际工资并不一定增 加。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是实际工资,而 不是名义工资。
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第3课时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目标定位 一、课标要求 比较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和收入 分配理论 二、重点知识 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2.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自主预习
一、时代的产物 1.19世纪初,英__国__资__本__主__义__经__济__的发展,迫切要 求消除_封__建__贵__族___的影响。 2.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取消_政__府______对经济 活动的干预,废除“谷物法”,发展自__由__贸__易__。
简要回顾
合作探究
一、比较李嘉图与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人物 角度
李嘉图
斯密
性质 劳动价值一元论
劳动价值二元论
①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
商品的价值只能 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内容
由生产该商品所 耗费的劳动来决
量决定的 ②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

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
的劳动量决定的
人物 角度
李嘉图
斯密
极大地丰富了劳 科学地认识到商品的交
的区别,因而极 . _收__入__分__配__理__论____ 是 李 嘉 图 经 济 学 说 的 中 心 。 他认为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 __新__价__值_____。 2.相对工资 (1)含义: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_新__价__值___中, 工人所得__工__资__与资本家所得__利__润____、土地所 有者所得____地__租____相比较的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