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变迁讲义PPT课件( 41页)

合集下载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化讲义(PPT 53张)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化讲义(PPT 53张)
20
浮动汇率合法化(1)
《牙买加协定》承认了浮动汇率的合法化,使国际货 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的时代。浮动汇率制是指各国货 币之间的比价随着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不规定汇 率波动的幅度,各国中央银行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水平的 义务。
浮动汇率制从不同的角度又可分为四大类:按国家是 否干预外汇市场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是否独立 浮动分为单一浮动和联合浮动。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3)
1973年美元危机再次爆发,国际金融市场上再次掀起 抛售美元、抢购德国马克、日元和黄金的浪潮。美国政 府宣布美元第二次贬值,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8美元提高 到42· 22美元。美元与黄金脱钩和美元汇价的一跌再跌, 动摇了西方国家对美元的信心,并引起他们的不满。自 1971年加拿大率先实行浮动汇率制之后,其他许多国家 的货币也相继与美元脱钩。至1973年,西方发达国家普 遍实现浮动汇率制,致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另一个支柱 也摇摇欲坠。
25
三、 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有其进步性
以浮动汇率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体系能够比较灵活地适 应世界经济形势多变的状况和主要储备货币国宏观经济政 策的需要;
加强IMF的作用,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各会员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缴纳的基本份额由292亿特别提款权单位增加到390亿特别 提款权单位,并且对各国的份额比重进行了调整。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设立信托基金,以优惠 条件向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以解决其国际收支 困难,同时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信贷部分贷款的额度。
14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2)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元危机更加频繁。1971年,又先 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抛售美元的危机,美元陷于更加虚弱 的地位,美国政府被迫于当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对黄 金的自由兑换,割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美元贬值,黄金 官价由35美元一盎司提高到38美元,同时放宽各国汇率的 波动幅度。美元与黄金的脱钩,使以“双挂钩”支撑的国 际货币体系失去了一个支柱。

第十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④增加成员基金份额
⑤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
融资。


(1)黄金非货币化 (2)多样化的汇率制度安排 (3)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4)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特 点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②汇率政策 ①国内经济政策
国际收支调节 手段主要包括
③国际融资 ④国际协调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PA R T - 1 2
第12章
国际货币体系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也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 、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做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 包括汇率确定的原则、 波动的界限、调整的幅 度等。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金块本位制的特点如下:
①金币仍作为本位货币,但市场不再流通和使用金币,而是流通纸币。
②国家储存金块,将其作为储备。
③不许自由铸造金币,但仍以法律规定纸币的含金量。 ④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但在国际支付或工业用金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 量用纸币向央行兑换金块。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金块本位制与金币本位制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①在金块本位制下,没有金币流通,国内只限流通银行券、纸币、辅 币等价值符号。 ②在金块本位制下,有限制的金块兑换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 ③在金块本位制下,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制。国家按一定价格 购买黄金,由中央银行或政府集中储存。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12.2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欧洲单一货币的可行性

《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

《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
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黄金流入, 价格上升,国际收支恶化
自动平衡
2021/8/17
7
黄金输出点与黄金输入点
如果美元的金平价为:一盎司黄金=35USD,英 镑的金平价为:一盎司黄金=14.58英镑。则英镑 对美元的中心汇率为:1GBP=2.4USD。
黄金的运输费用为0.6%。 美国的黄金输入点为:1GBP=2.385USD。 美国的黄金输出点为:1GBP=2.414USD。
2021/8/17
8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征
汇率
固定汇率
储备资产与国际结算
黄金是唯一储备资产,各国货币自由兑换
收支调节
价格-铸币机制
2021/8/17
9
国际金本位制的优缺点
优点
自动平衡
各国货币真实价值保持稳定,促进世界贸易、 世界经济的发展
缺点
自由经济,前提是政府不干预。政府不能采用 扩张性货币政策
黄金
美元
2021/8/17
A货币 B货币 货币 N货币
1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与特征
美元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黄金为最后的支付 手段
美国没有任何调整的余地,各国可以根据自身 的情况选择自己的储备水平。
有名无实的可调整固定汇率
IMF规定成员国应维持实际汇率在基准汇率的 1%以内,在基准汇率10%内的浮动需通知IMF ,超过10%需经IMF批准。实际上是固定的。
汇率调节
浮动汇率:相对价格调整来实现
利率调节
利用短期资金的流入流出来调节国际收支
IMF调节
贷款来短期调节国际收支
直接管制
外汇管制 2021/8/17
22
铸币收益
铸币的面值与成本之间的差值。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铸币收益在2万亿美元 欧元相对份额的调整 国际货币的需求 技术因素

第四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ppt

第四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ppt

2、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 定
金铸币本位条件下金币的自由铸造、自由 兑换以及黄金的自由输出和输入,使得外汇市 场上汇率的波动始终维持在金平价和黄金运输 费用规定的黄金输送点之内。因此,国际金本 位制是一种极其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3、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英国经济学家休谟最早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其具体内容是:当一国出现对外收支逆差时,黄金流出,国内 货币供给量减少,导致物价和成本的下降;于是会刺激出口、 抑制进口,国际收支得以改善;反之,当一国出现对外收支顺 差时,黄金流入,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物价和成本的上 升;于是会抑制出口、刺激进口,国际收支顺差得以减轻。当 然,国际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机制作用的发挥应满足三 个条件:其一,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并随时可以兑换黄金; 其二,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其三,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必须 在黄金准备的基础上发行货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参战国都实行黄金禁运和纸币 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停止实行。一战后许多国家相继 恢复了金本位制,但黄金的地位与战前相比大大被削弱了,一 些国家实行了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二)国际金块本位制和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1、国际金块本位制 国际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又 称“生金本位制”,是一种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其特 点是: (1)尽管规定金币作为本位币,但在国内不流通金 币,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具有无限的法偿力 (2)不能自由铸造金币,但仍然规定单位货币的含 金量,并且规定黄金的官方价格
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就是 指,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由 44个国家参加会议(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商定 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1944年7月1— 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由44 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讨论了战后 国际货币制度的结构和运行等问题。会议通过了《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会议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由于美国 的黄金储备当时已经占到资本主义世界的3/4,因此 如果建立的货币体系仍然与黄金有密切联系的话,实 际上就是要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也正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

第八章国际货币体系精品PPT课件

第八章国际货币体系精品PPT课件

第二节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
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崩溃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汇兑本位制的建 立与内容
1944.7 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 开44国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 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一个 以黄金和美元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 制度。
(四)全球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实质 1、集中同步性 2、警觉及时性 3、协调一致性 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1997年亚洲金
融危机的比较 (一)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同点
设计的国家场国家
外汇和股票市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 次贷市场
3、增强欧洲金融市场的地位,有利于欧洲资 本投资市场的发展
(六)欧洲货币联盟存在的问题
1、认为地硬性规定趋同标准,改变不了经济 发展不平衡规律
2、欧盟中央银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与成 员国保有的财政政策发生矛盾时,协调难 度很大
3、欧盟扩大、欧元推行必然加剧与发展中国 家的矛盾
第四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 货币体系改革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与演进 第二节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 第三节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 第四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与演进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一)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 (二)各国货币的可兑换性与对国际支付所
采取的措施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 (四)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五)国际结算的原则 (六)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
的有限兑换性 (3)黄金价格维持在官方水平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崩溃:A、美元停兑黄金 B、波动幅度的扩大 C、固定汇率垮台

第4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PPT精选

第4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PPT精选

二、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
国际金本位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种国际货币制
度。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实行以金币流 通为主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以黄金为本位货币,每个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
含金量。人们可以按照本位货币的含金量,将金块交给国 家造币局铸造成金币。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预备知识(补充内容)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外汇的概念 1、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所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 支付手段。 2、IMF认为外汇是货币当局(央行、财政部等) 以银行存款、国库券、政府公债等形式保有的, 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从动词来理解“外汇”,相当于"国际汇兑"。 其中,"汇"指货币资金在地域之间的移动,"兑" 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但因恢复金本位制的客观条件已不存在,只好实行金块本
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的主要内容是:
(1)货币单位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停止金币流通,
只能以国家发行的银行券当作本币流通。
(2)为了维持黄金与货币的联系,中央银行负责以官价
买卖黄金。国家购买黄金时,支付银行券等价值符号。不
过,按规定银行券只能在一定数量以上才可按含金量兑换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二、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都停止了银行券兑换黄
金,禁止黄金输出,金本位制终于崩溃,各国实行自由浮
动汇率制,汇率波动剧烈而频繁。在1924—1928年,资本
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许多国家为了使通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全)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全)
牙买加体系 货币货币体系改革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IMS),又称国际
货币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支付的需要,对 本国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 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4、牙买加货币系的弊端
(1)汇率体系极不稳定 (2)造成储备货币管理的复杂性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一、国际货币制度变革的目标 二、国际区域货币——欧元对牙买加体系内在矛盾的化
解 三、国际区域货币合作模式 (一)货币同盟的欧元模式 (二)货币替代的美元模式 (三)东亚货币合作模式
教学目的和要求与重点识记
❖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作用以 及演变过程;了解国际金本位制的特征及作用;掌握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作用及其崩溃的原因;了解 牙买加体系的内容及运行特征。
❖ 重点识记: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作用及其崩溃的原因。
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1)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制。 (3)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4)实行可调节的盯住汇率制度。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1)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2)稳定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3)促进了国际货币合作。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下的美元两难 (内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下的美元危机 (外因) 第一次美元危机 (1960年) 拯救措施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PPT参考课件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PPT参考课件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一、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 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 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英 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 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统一, 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国际金本位制按其 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 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07.10.2020
7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 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 织机构形式的总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 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 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 定汇率制度; 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前者负责向成 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基本责任有两点: 1. 美联储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 美元的信心 2. 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
1944年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 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 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 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 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溃后 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 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 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实际是一种新金汇兑本位 制,在布雷顿货币体制中,黄金无论在流通还是在国际储备方 面07的.10作.202用0 都有所降低,而美元成8 为了这一体系中的主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冷战使得美国国内传统的孤立政策开始走下坡路。 除了开放商品市场,美国首先向盟国开放了国内 金融市场,开始鼓励资金从美国流向西欧和日本。
16
战后德国货币改革和柏林墙(图片)
17
韩战纪念碑(图片)
18
美元国际化给美国政府的压力
• 美国和其盟国把保持美元可兑换性看成了一个 “维护自由市场经济优越性”的政治问题。
币、而且不受数量限制,金币也可以被熔化并 用于任意用途; – 黄金的进出口不受限制。
5
英格兰银行 金库 英镑 (图片)
6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44)
• 战时,各国经济的财政需求只能通过印刷 货币来满足,这就会导致不同国家程度不 同的通货膨胀,并破坏原有国家间的货币 比值。
• 战争使得各国政府需要对外汇流入或流出 本国加以控制,结过导致了外汇的定量配 给,即外汇管制。
7
慕尼黑啤酒馆(图片)
8
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货膨胀(图片)
• 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一名妇 女手拿数万元纸币买了一块面 包
9
Mount Washington Hotel Bretton Woods 华盛顿山脉宾馆(图片)
10
Bretton Woods Monetary Conference 布雷顿森林货币会议(图片)
政府不会干涉银行的贷款行为,只要银行遵守自愿信贷控制计划 条款)。计划规定美国银行对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 设立最高额。1968年 1月 1日起,这些控制由法律强制实施。
• 与限制美元外流的初衷相反,政府的限制措施(包括规定 最高利率限额的Q条款)反倒促进了境外美元市场——欧 洲美元市场的发展。
19
境外美元市场-欧洲美元市场兴起
• 进入60年代后,出于对国际收支赤字的担心,肯尼迪和约 翰逊总统采取一系列的信贷限制和资本控制。
– 1963年7月,美国人购买外国证券要征收利息平衡税。 – 1965年2月,美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给外国人的1-3年的贷
款也开征利息平衡税。 – 1965年2月,美国制定了自愿信贷控制计划(FCRP)(自愿是指
高级管理培训课程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变迁 THE CHANGING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1
国际金融交易和市场
• 国际金融交易(跨国金融交易)是指跨境 资金的筹集和运用。
• 纽约、东京和伦敦被称为三大国际金融市 场。
• 金融交易全球化的主要背景是:
– 世界经济一体化; – 各国放宽了资金跨境运营的限制; –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 创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监管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运行。
– IMF的主要目的是:
• 确定稳定的货币兑换率; • 消除各国存在的外汇管制; • 促进各国货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14
IMF的资金来源和决策机制
• IMF的资金主要来自成员国的认缴款。一国在加入IMF时,必须缴入 一定的资金,称为份额(Quota)。份额多少是由IMF根据五个复杂的计 算公式确定,其中一国GDP、黄金、外汇储备、经常性收支、经常性 收入波动性都是重要的变量。
11
布雷顿森林协议
• 1944年7月1日,联合国44国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 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镇,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 议。
• 会议经过3个星期的讨论,通过了《联合国货币 金融会议协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这三个 文件一般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议》(Bretton Woods Agreement)。
• 份额除了决定一国向IMF借款的最高限额,还决定了一国的投票权。 IMF每个成员国有250基本投票权(Basic Votes)。此外,其份额中的 每10万特别提款权折算成额外的一票。
• IMF中,美国的份额最大,目前占全部份额的17.09%,投票权占16.77 %。按照IMF的规定,在重大问题上,需要总数在60%、总投票权占 85%以上的成员国通过。这样,美国就握有一票否决权。
– 美国政府把35美元兑换 1盎司黄金的能力看成是政治 问题。为此,美国政府十分关注自由市场上黄金的价 格,并尽可能保持各国人们持有美元的信心。
– 如果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问题长期存在,美元的国际 储备资产地位就会动摇。所以,美国政府对此采取了 许多措施,包括说服西德、日本自愿保留美元;限制 美元外流;增加国际储备品种;以及促使其他主要货 币相对于美元升值等。
2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交易的重要保证, 在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 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采用怎样的汇率形成制度; – 怎么持有外汇储备; – 如何解决国际收支不均衡。
3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 金本位制度( gold standard)
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图片)
13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1944-1973)
• 布雷顿森林协议通过采用类似于金本位的概念, 希望建立一种自由、稳定和多边的国际货币体制 (Bretton Woods System) 。
– 签署协议的国家都将自己的货币与黄金或美元确定一 种比价,并保证通过中央银行的干预活动将汇率维持 在±1%的幅度内。
exchange system) • 浮动汇率制(float system)
4
金本位制(1816-1914)
• 金本位制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即货币的比 值由其所含的黄金量来确定。
• 在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下:
– 中央银行不限量按固定价格买卖黄金; – 黄金的持有者有权在国家造币厂将金块铸成金
• 按照惯例,IMF的总裁由欧洲人担任。IMF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份 额多的国家可以单独任命一位执行董事,其余国家则分成几个选区选 举产生各区的执行董事。
美元国际化的起因
• 战后美国的经济强势和政治稳定使其成为世界各 国出口以及获取信贷资金的最主要市场。
• 随着1948年苏联对柏林的封锁、 1949年中国共产 党政权的建立、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国 会以及民众的情绪发生了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