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相变原理总复习题

合集下载

材料物理题库

材料物理题库

材料物理题库一、简介材料物理是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材料的成分、结构、热力学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对于解决材料制备、性能改善和应用开发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材料物理的相关知识,本文档汇总了一系列与材料物理相关的题目,包括理论计算题、实验题和应用题等。

二、理论计算题1. 材料的密度是什么?如何计算密度?2. 请解释晶体的结晶度是什么?如何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来表征晶体的结晶度?3. 请描述材料的本构关系是什么?材料的本构关系和物理性质之间有何关联?4. 请解释材料的热膨胀性质是什么?如何计算材料的热膨胀系数?5. 请描述材料的热导性质是什么?如何计算材料的热导率?三、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材料的硬度。

2.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材料的电阻率。

3.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材料的断裂韧性。

4.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材料的磁化强度。

5.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材料的电介电常数。

四、应用题1. 对于一个需要制备铜导线的工程项目,请你推荐一种适合的材料。

2. 对于一个需要制备高温工作部件的工程项目,请你推荐一种适合的材料。

3. 对于一个需要制备透明玻璃的工程项目,请你推荐一种适合的材料。

4. 对于一个需要制备柔性电子产品的工程项目,请你推荐一种适合的材料。

5. 对于一个需要制备高强度结构材料的工程项目,请你推荐一种适合的材料。

五、结语材料物理题库中提供的题目涵盖了材料物理的基本概念、理论计算、实验设计和应用推荐等方面。

通过练习这些题目,读者将能够加深对材料物理学科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材料热处理 固态相变 相变基础课程复习题纲

材料热处理 固态相变 相变基础课程复习题纲

“固态相变”课程复习提纲一、铁碳相图1、Fe-Fe3C相图,A1、A3、Acm线,下标c和r的含义。

2、纯铁加热时晶体结构的变化和膨胀特性。

3、各临界点的温度和碳含量。

4、应用杠杆定律计算各相含量。

二、奥氏体的形成1、奥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的结构和比容大小。

2、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和长大机制。

共析钢奥氏体形成时各相C浓度的分布。

为何奥氏体化时共析钢中的铁素体总是先消失(有残留碳化物)?3、奥氏体的成核率随过热度变化的规律与金属凝固时成核率随过冷度变化的规律有何不同?为何加热速度越快所形成奥氏体的成分越不均匀?4、温度、碳含量和原始组织如何影响奥氏体的形核和长大?5、奥氏体的三种晶粒度。

影响奥氏体晶粒度的因素有哪些?为何要细化奥氏体?三、珠光体转变1、片状珠光体的形成机理及C的扩散机制。

2、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的概念。

为何冷速越大,珠光体片层越薄?3、成核率N、长大速度G 与转变温度的关系。

4、影响珠光体转变的主要合金元素有哪些,起何作用?5、影响珠光体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珠光体团尺寸、片层厚度)和机制及提高性能可采取的措施。

四、马氏体转变1、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转变的主要特点。

2、马氏体形成热力学:T0,M s,M f,A s,M d,A d等概念。

为何钢的马氏体转变有很大的热滞后(过冷度)?3、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形态、亚结构和性能(强度、塑性)特点。

C含量对马氏体形态、M s点和γR的影响。

为何C含量越高M s点越低、室温下γR 越多?4、如何根据奥氏体和马氏体的物理性能特点,测定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过程。

5、形状记忆合金的特点和应用。

五、贝氏体转变1、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的形成温度范围、组织形态和性能特点。

2、为何说贝氏体转变兼有珠光体和马氏体转变的特点?恩金贝氏体相变假说。

3、上、下贝氏体中铁素体的含C量特点;与珠光体中的铁素体有何不同?4、影响贝氏体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及机理。

六、过冷奥氏体转变1、TTT曲线和CCT曲线的含义。

陶瓷材料相变增韧的原理

陶瓷材料相变增韧的原理

陶瓷材料相变增韧的原理
陶瓷材料的相变增韧主要是通过晶体结构的相变来实现的。

具体原理如下:
1. 相变:陶瓷材料在某个温度范围内会发生晶体结构的相变。

相变可以使材料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也会引入一定的缺陷,如晶界、孪生和位错等。

2. 形成裂纹桥:在陶瓷材料中,裂纹是主要的断裂路径。

当材料中存在缺陷时(如晶界、孪生和位错),在外力的作用下,裂纹会被这些缺陷所吸引,从而沿着这些缺陷传播。

当裂纹遇到晶界或位错时,它可能会停止或改变方向,形成裂纹桥。

3. 物理/化学效应:相变会引起陶瓷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从而影响裂纹的传播。

常见的相变增韧机制包括晶界化学反应、位错锁结和晶界弥散效应等。

这些效应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和断裂韧度。

总的来说,相变增韧可以通过引入缺陷来改变材料的断裂路径,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抗断裂性能。

这种机制对于提高陶瓷材料的应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变原理(复习题)

相变原理(复习题)

相变原理(复习题)相变原理复习习题第⼀章固态相变概论相变:指在外界条件(如温度、压⼒等)发⽣变化时,体系发⽣的从⼀相到另⼀相的变化过程。

固态相变:⾦属或陶瓷等固态材料在温度和/或压⼒改变时,其内部组织或结构会发⽣变化,即发⽣从⼀种相状态到另⼀种相状态的改变。

共格界⾯:若两相晶体结构相同、点阵常数相等、或者两相晶体结构和点阵常数虽有差异,单存在⼀组特定的晶体学平⾯使两相原⼦之间产⽣完全匹配。

此时,界⾯上原⼦所占位置恰好是两相点阵的共有位置,界⾯上原⼦为两相所共有,这种界⾯称为共格界⾯。

当两相之间的共格关系依靠正应变来维持时,称为第⼀类共格;⽽以切应变来维持时,成为第⼆类共格。

半共格界⾯:半共格界⾯的特点:在界⾯上除了位错核⼼部分以外,其他地⽅⼏乎完全匹配。

在位错核⼼部分的结构是严重扭曲的,并且点阵⾯是不连续的。

⾮共格界⾯:当两相界⾯处的原⼦排列差异很⼤,即错配度δ很⼤时,两相原⼦之间的匹配关系便不在维持,这种界⾯称为⾮共格界⾯;⼀般认为,错配度⼩于0.05时两相可以构成完全的共格界⾯;错配度⼤于0.25时易形成⾮共格界⾯;错配度介于0.05~0.25之间,则易形成半共格界⾯。

⼀级相变:相变前后若两相的⾃由能相等,但⾃由能的⼀级偏微商(⼀阶导数)不等的相变。

特征:相变时:体积V,熵S,热焓H发⽣突变,即为不连续变化。

晶体的熔化、升华,液体的凝固、⽓化,⽓体的凝聚,晶体中⼤多数晶型转变等。

⼆级相变:相变时两相的⾃由能及⼀级偏微商相等,⼆级偏微商不等。

特征:在临界点处,这时两相的化学位、熵S和体积V 相同;但等压热容量Cp、等温压缩系数β、等压热膨胀系数α突变。

例如:合⾦的有序-⽆序转变、铁磁性-顺磁性转变、超导态转变等。

均匀相变:没有明显的相界⾯,相变是在整体中均匀进⾏的,相变过程中的涨落程度很⼩⽽空间范围很⼤。

特点:A: ⽆需形核;B: ⽆明确相界⾯;⾮均匀相变:是通过新相的成核⽣长来实现的,相变过程中母相与新相共存,涨落的程度很⼤⽽空间范围很⼩。

相变理论试题及答案

相变理论试题及答案

相变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A. 蒸发B. 升华C. 凝固D. 液化答案:B2.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为气态?A. 水B. 铁C. 氧气D. 铜答案:C3.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A. 蒸发B. 凝固C. 沸腾D. 升华答案:B4.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A. 蒸发B. 升华C. 凝固答案:B5.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A. 蒸发B. 熔化C. 沸腾D. 升华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蒸发2.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熔化3.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液化4.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凝固5.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升华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相变过程中的潜热是什么?答案:潜热是指在相变过程中,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而温度保持2. 为什么水在0℃时会结冰?答案:水在0℃时结冰是因为在这个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能量不足以抵抗分子间的吸引力,导致水分子排列成固态结构。

3. 请解释为什么在高压下,水的沸点会升高?答案:在高压下,水的沸点升高是因为压力的增加使得水分子间的距离减小,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使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

4. 为什么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室温下会直接升华?答案: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升华是因为固态二氧化碳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弱,且其升华点低于室温,使得干冰分子在室温下就能获得足够的能量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假设有1千克的水从0℃加热到100℃,然后完全蒸发。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18 J/(g·℃),汽化热为40.7 kJ/mol,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

材料连接原理(邹家生主编)

材料连接原理(邹家生主编)

材料连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及期末复习资料简答:1.焊接热源有哪些共同要求?描述焊接热源主要用什么指标?答:能量密度高度集中、快速实现实现焊接过程、得到高质量的焊缝和最小的焊接热影响区。

主要指标:最小的加热面积、最大功率密度和正常焊接规范条件下的温度。

5.试简述不锈钢焊条药皮发红的原因?有何解决措施?答:原因:不锈钢焊芯电阻大,焊条融化系数小造成焊条融化时间长,且产生的电阻热量大,使焊条温度升高而导致药皮发红。

解决措施:调整焊条药皮配方,使焊条金属由短路过渡转化为细颗粒过渡,提高焊条的融化系数,减少电阻热以降低焊条的表面升温。

7.从传热学角度说明临界板厚δcr 的概念?某16Mn 钢焊件,采用手工电弧焊,能量E=15KJ/cm 求δcr ?由传热学理论知道:在线能量一定的情况下,板厚增加冷却速度Wc 增大,冷却时间t8/5变短,当板厚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Wc 和t8/5不再变化,此时板厚即为临界板厚δcr 。

1.95cr cm δ==8.手工电弧焊接厚12mm 的MnMoNbB 钢,焊接线能量E=2kj/cm,预热温度为50度,η取0.9.求t8/5?附λ=0.29J/(cm s ℃) CP=6.7 J/(cm s ℃)9.直流正接为何比直流反接时焊缝金属溶氢量高?答:(1)直流正接:工件接正极。

直流反接:工件接负极。

(2)带电质点H+在电场作用下只溶于阴极。

(3)处于阴极的熔滴不仅温度高而且比表面积大,其溶氢量大于熔池处于阴极时的溶氢量。

10简述氢对焊缝质量的影响?s T T t cmT T c E Ecr cr 88.0)80015001(:,75.0/69.0)80015001(20025/800=-+-=>=-+-=πληδδρηδ故采用厚板公式答:影响:氢脆、白点、气孔、冷裂纹、组织变化。

控制含氢量措施:1)限制氢的来源2)进行冶金处理3)控制焊接材料的氧化还原势4)在焊条药皮或焊芯中加入微量的稀土元素或稀散元素。

材料相变基础试题附答案

材料相变基础试题附答案
(2) 树枝状长大:当液体具有负温度梯度时,在界面上若形成偶然的凸起伸 入前沿液体时,由于前方液体有更大的过冷度,有利于晶体长大和凝固潜 热的散失,从而形成枝晶的一次轴。一个枝晶的形成,其潜热使邻近液体 温度升高,过冷度降低,因此,类似的枝晶只在相邻一定间距的界面上形 成,相互平行分布。在一次枝晶处的温度比枝晶间温度要高,如附图 2.7(a) 中所示的 AA 断面上丁 A>丁 n,这种负温度梯度使一次轴上又长出二次轴 分枝,如附图 2.7(b)所示。同样,还会产生多次分枝。枝晶生长的最后 阶段,由于凝固潜热放出,使枝晶周围的液体温度升高至熔点以上,液体 中出现正温度梯度,此时晶体长大依靠平界面方式推进,直至枝晶间隙全 部被填满为止。
10. 纯金属生长形态是指晶体宏观长大时界面的形貌。界面形貌取决于界 面前沿液体中的温度分布。
(1) 平面状长大:当液体具有正温度梯度时,晶体以平直界面方式推移长大。 此时,界面上任何偶然的、小的凸起伸入液体时,都会使其过冷度减小, 长大速率降低或停止长大,而被周围部分赶上,因而能保持平直界面的推 移。长大中晶体沿平行温度梯度的方向生长,或沿散热的反方向生长,而 其他方向的生长则受到抑制。
(13) 在研究某金属细化晶粒工艺时,主要寻找那些熔点低、且与该金属晶格 常数相近的形核剂,其形核的催化效能最高。
(14) 纯金属生长时,无论液-固界面呈粗糙型或者是光滑型,其液相原子都 是一个一个地沿着固相面的垂纯金属生长都是呈树枝状界面。
(16) 氮化铵和水溶液与纯金属结晶终了时的组织形态一样,前者呈树枝晶, 后者也呈树枝晶。
形成 N(1 一 x)个空位所增加的内能由其所断开的固态键数和一对原子的键 能的乘积决定。内能的变化为 Δu = NξLm x(1 − x)
式中 ξ 与晶体结构有关,称为晶体学因子。

相变原理复习题

相变原理复习题

相变原理复习题(修改)绪论:相、相变的含义,举例说明物相发生突变的几种形式。

(物理学定义:)具有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密度、强度、硬度、热膨胀系数、介电常数、热容、晶体结构等)完全相同的宏观物理系统。

(热力学定义:)在热力学变量的参数空间里,其自由能是可被解析的系统。

也就是说在同一相的两个状态可以互相转变而不引起热力学性能的突变。

1•相与相之间的转变2母相到新相的变化过程3热力学系统由一相转变为另一相。

3、举例说明物相发生突变的几种形式(答a、b、c三种形式,每种形式任举一例即可)a、从一种结构到另一种结构:固-液-气之间的相互转变:蒸发、熔化、凝固、升华等b、某种物理性质的跃变:磁性材料的顺磁-铁磁转变、顺电体-铁电体转变、液He的超流C、化学成分的变化:固溶体的脱溶:Al-Cu ' ' ' (CuAI 2)以及溶液的脱溶沉淀第一章相变的分类1•热力学分类的方法一级相变的定义及其特征并举例A、定义:相变时,如两相的自由焓(G)或化学势(卩)相等,但化学势的一阶偏导不等,此相变称为一级相变。

B、一级相变特征:1•有熵和体积的突变,表示有相变潜热的吸收或释放;2•存在温度或压强滞后现象;3•亚稳相和新相可以同时共存。

C、一级相变举例:(任举一例即可)凝固、沉积、升华、熔化以及金属中多数固态相变都是一级相变。

二级相变的定义及其特征并举例A、定义:相变时两相化学势相等,一阶偏导也相等,二阶偏导不等B、二级相变特征:1•无化学势、熵、和体积的变化;2•比热、压缩率、膨胀系数、热容、等出现突变;3.无温度、压强滞后现象,两相不可共存。

超导相变、磁性相变、二级铁电相变、二级有序-无序相变、玻璃态相变二级相变主要是一些比较特殊的相变:如铁磁相变、超导相变、超流等等。

成核-长大型,连续型相变的概念成核-长大型:由组成波动程度大,空间范围小的起伏开始发生的相变,初期起伏形成新相核心,然后是新相核心长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相变原理
复习题
第一章:
1说明成分、相、结构和组织四个概念的含义,并讨论45#钢室温平衡状态下的成分、相、结构和组织。

2 试述金属固态相变的主要特征。

3 哪些基本变化可以被称为固态相变?
4 简述固态相变过程中界面应变能产生的原因。

5 简述固态相变形成新相的形状与界面能和界面应变能的关系,
6 扩散型相变和无扩散型相变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第二章:
1 试述钢中奥氏体和铁素体的晶体结构、碳原子可能存在的部位以及碳原子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的最大理论含量和实际含量。

2 以共析钢为例说明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并说明为什么在铁素体消失的瞬间还有部分渗碳体未溶解。

3 试述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

4 解释下列概念:
惯习面,非均匀形核,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和本质晶粒度,钢在加热时的过热现象,钢的组织遗传和断口遗传。

第三章:
1 试述影响珠光体转变动力学的因素。

2 试述钢中相间沉淀长生条件和机理。

3 概念解释:伪共析组织,魏氏组织,“派敦”处理。

第四章:
1 试述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及其长生原因。

2 简述马氏体异常正方度的长生原因。

3 试述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点。

4 试述钢中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形貌特征和亚结构并说明它们的性能差异。

5 Ms点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6 试述影响Ms点的主要因素。

7 试述引起马氏体高强度的原因。

8 概念解释:奥氏体的热稳定化,奥氏体的机械稳定化,马氏体的逆转变,伪弹性,相变冷作硬化,形状记忆效应。

第五章:
1 试述贝氏体转变的基本特征。

2试述钢中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的形貌特征和亚结构并说明它们的性能差异。

3 试述影响贝氏体性能的基本因素。

4 试比较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

第七章:
1 什么是回火?回火的目的是什么?
2 试述淬火钢回火转变的基本过程。

3 简述第一类回火脆性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简述第二类回火脆性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5 简述预防和减轻第二类回火脆性的方法。

6 概念解释:二次硬化,二次淬火,回火脆性敏感度,回火脆度。

第八章:
1 概念解释:固溶处理,脱溶,时效,时效合金的回归现象,调幅分解。

2 以Al-Cu合金为例,说明时效合金的脱溶过程及各种脱溶物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