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历史第二单元(必修三)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殷商时期:人们把文字刻在甲骨、淘气、青铜器上。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2.印刷术:印刷术是造纸术之后又一项重要发明,最早记载唐咸九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有从西域传到欧洲。

推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思想盖房,社会进步。

3.火药:唐代,人们发明了火药。

最早记载于唐初孙思邈的《丹经》。

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帮助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

4.指南针:指南针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久远。

战国时期: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北宋: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其重要作用,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条件。

(二)天文学成就:1. 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书中《石氏星表》记载了以测定的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 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象仪。

他关于地球是原定见解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张衡还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3.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黄道游仪。

用它世界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一行还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

4.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300多年。

(三)算经与圆周率:春秋战国:九九乘法口诀;筹算计算法东汉时期:《九章算术》。

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计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南朝宋、齐之际:祖冲之精确圆周率小数点后7位,领先世界1000年。

元朝:珠算法。

(竹棍发展而来)(四)农书:南北朝: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元代:王祯《农书》,其中《农器图谱》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

中国文化概论-第7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中国文化概论-第7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蔡伦和造纸术
蔡伦(公元62-121), 字敬仲,湖南郴州人, 公元75年入宫为宦,公 元87年任尚方令,掌管 宫廷手工作坊,公元 105年发明造纸术,公 元114年风龙亭侯。公 元121年去世,葬在封 地。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成为了主要书写材料。
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 舂捣---打浆---抄纸---晒纸
科学中心。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中心 的所在地不断转移。
16世纪在意大利(1540~1610)。 创 学
17世纪在英国(1660~1730)。
造术 要要
18世纪在法国(1770~1830)。
刺自 激由
19世纪在德国(1870~1920)。
20世纪在美国(1920~至今)。
欧 美 地 图
二、中国古代科技 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4.印刷术:
唐代有雕版印刷。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雕刻木板
工艺过程如下: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创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 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刀雕 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成为凸版。经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 后,便得到了正写的文字印刷品。
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
明代架火战车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 火箭的战车,前有锦帘, 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 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 支、火铳2支、长枪2支, 此车由两人操作。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2.指南针: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指南针制造法。 当时军队配备指南鱼,用于夜行军。南宋海 船装备针盘(磁罗盘)。
• 刘徽《九章算术》第一次提出极限思想, 计算出圆周率为3.1416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天文学 2、数学 ①计算工具: 算筹(春秋战国)
珠算(元朝)
②东汉《九章算术》 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 方法,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 古代数学体系 的形成 ③ 南朝 祖冲之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 领先世界 千年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被 誉 为 『 中 国 近 代 科 学 先 驱 』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贡献?
①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②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第6课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唐) 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868年(唐朝) 印刷的《金刚经》, 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 上最早的、有明确纪 年的雕版印刷品。 △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改进(东汉,蔡伦)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3、火药:发明(记载于唐)
(唐) 活字印刷术 (北宋, 毕升) 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火药是人们在 炼制丹药时偶然发 现的,最早记载于 孙思邈的《丹经》 一书中。
古 代 炼 丹 图
第6课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改进(东汉,蔡伦)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唐) 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堆 积 如 山 的 雕 版
雕版印刷术的 发明有何意义?雕 版印刷术又有何缺 陷?这一缺陷后来 是怎样克服的?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改进(东汉,蔡伦)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第6课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算筹记数摆法
古代的象牙算筹


张仲景(东汉) :
“医圣”张仲景
编著《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问、切” 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人成 为“医圣”。
李时珍(明): 《本草纲目》反映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创立了当时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 典”。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创造子 弹御敌,中国却用他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 海,中国却用他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 拿它当饭吃。”
明清时期开始落后,没有产 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 生。 ② 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 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 和推动力。 ③ 文化: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 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外交:“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 流。
⑤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西汉时期已经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
西汉纸地图
此地图用纸是目前世界 上最早的纸(甘肃放马 滩出土) 。纸面平整、 光滑,结构紧密,表面 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 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 为大麻,是西汉早期麻 纸。纸上用墨线绘有山、 川、崖、路,是世界最 早的纸绘地图。
四、农学
著作 作者 朝代 内容
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北朝 商品生产。 《农书》 王祯 元朝 生产工具的改革。
吸收历代经验、当代成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朝 果、西方科技。
猜一猜
“他的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 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 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

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

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

▪ 世纪的中国已经拥有了产生英国式工业革 命的几乎所有条件,但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中 国为什么还是沿着一条自己原有的老路,始终 不能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工业革命?
▪ 换言之,世纪已经能够七下西洋的郑和, 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身后,一个偌大的中国会 被几条铁船打得一败涂地;
▪ 中国为什么一直固守在农业社会,不能进 化到工业社会?
《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 体系的形成。
东 汉 的 《 九 章 算 术 》
《 九 章 算 术 》 英 文 版
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 巧
《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的集成。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 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仓谷的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 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重要的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 的场合极少。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计算人员对真理不感兴趣,但他们 感兴趣的不是希腊人所追求的那种抽象的、系统化的学院式真理。
古代天文台
司天监—中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家的摇 篮
▪ 司天监,官名。掌管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
▪ 中国历代多设置司天监,但名称不同。周朝 有太史,秦汉以后有太史令。隋代设太史监, 唐代设太史局,后又改司天台,隶属秘书省。 宋、元两朝有司天监;明洪武三年(年)改 称钦天监,清代循称钦天监 。
司天监—中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家的摇 篮
▪ 有资料显示,明朝以前世界上主要的发明创 造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有项,其中中国项。
▪ 他列举了公元后世纪内中国完成的一百多项 重大发明和发现,大部分在文艺复兴前后接二 连三地传入欧洲,为欧洲文艺复兴准备了重要 物质技术基础。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 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 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 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 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 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完整版)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完整版)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1、造纸术: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几个世纪后,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北非传到欧洲。

造纸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2、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3、指南针:这一发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的航海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火药:火药在全世界的传播,首先导致火器的产生与激烈的军事方面的革命,军事变革促使新的民族国家诞生。

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随后引发了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并成为后来欧洲社会革命的先导,这一切导致欧洲中世纪的结束。

5、《黄帝内经》到《千金方》到《本草纲目》,在医学领域成就非常大.
6、《授时历》到《灵宪图》到《天工开物》,在天文领域成就非常大.
7、《缀术》到《几何原本》到《大明历》,在数学领域成就非常大.
中国有一批有杰出天赋和献身科学事业,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的贡献(如祖冲之,李时珍,张衡等).
中国古代的科学特点:
(1)重视人文,轻视自然
(2)讲究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3)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四大学科
1. 天文学
• 天文观测和历法 • 东汉张衡-水运浑天仪、侯风地动仪 • 唐代僧一行等人-黄道游仪、浑天铜仪 • 宋代苏颂-水运仪象台 • 元代郭守敬-简仪、登封测景台 • 南北朝何承天-元嘉历 • 南宋-统天历 • 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四大学科
2. 农学 • 古代农学著作最多,370多种。 • 最早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 •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 汉代-《记胜之书》;西汉:农业机械
南宋陈蒙-《农书》 • 元代王祯-《王祯农书》 • 明代 徐光启-《农政全书》
宋应星-《天工开物》 明初:屯溪磨坊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1. 发展的延续性 2. 与封建社会同兴衰 3. 注重实用,理论薄弱
个知识体系。 ➢狭义: 自然科学或精确科学。
例:生物、化学、数学等等。
• Technic ➢利用自然,加以改造,应用。
科学文明的形成
• 先史时代 -农耕文明的开始 -石器公具 -冶炼、制陶术
• 甲骨文 -天文学与历法
• 封建制度与都城 -信仰上天 -封建制度的成立 -决定方位的方法 -都城的构筑
• 春秋、战国时代 -封建秩序的崩坏 -铁器的出现 -商业的发达 -手工业的发达 -构筑长城与水利事业 -医学及天文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 科学文明的形成
2. 三大技术 • 陶瓷 • 丝织 • 建筑
3. 四大学科: • 天文学 • 农学 • 医学 • 数学
4. 四大发明 • 造纸 • 印刷术 • 火药 • 磁石
5. 四大科学家
6. 特点
7. 落后的原因
科学与技术
• Science ➢广义: 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整
• 多彩的思想家群 -儒家经典的成立 -诸子百家 -《墨子》的科学内容 -阴阳五行说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医学:战国时扁鹊采用“四诊法”,成为中医两千多年来的传统诊病方法。著名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也在这一时期问世。西汉编定《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理论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末年被人称为“神医”的华佗发明了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麻沸散”;被后人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写了后世中医视为经典的《伤寒杂病论》。唐时人称“药王”的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吐蕃名医元丹贡编著《四部医典》,唐高宗时编的《唐本草》是世界是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明后期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来中国的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前期发明,东汉蔡伦用廉价的原料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两晋时传到朝鲜、越南、日本,唐朝时传到了中亚,又经阿拉伯传到了非洲与欧洲。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不仅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近代技术的发明与创新
蒸汽技术:18世纪60年代,英国以“珍妮机”为开端,在棉纺织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并完成了棉纺织业由手工操作向机器化大生产的过渡。18世纪80年代,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初,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和蒸汽机车出现,人类的交通运输进入了新的时代。与此同时,一个以机器制造机器的新的工业部门——刨床和汽锤等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近代的技术体系最终确立。
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南朝时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外国早1000年,他还著有《缀术》一书,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 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 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 ) A.印刷术 C.古典文化 B.造纸术 D.儒家学说
3.“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 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 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
1作者:东汉 张仲景 ,被后世称为“医圣”。 2内容: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 2. 《伤寒杂病论》 疗法。 3地位: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1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 麻沸散 ”。 3.华佗 2发明了中国早期的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
4.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①发明:北宋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是印刷史上一大革命。 ②作用: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制效率,以经济、方便的 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3)活字印刷术的改进 ①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②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 用。
2.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1)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14世纪末,欧洲出现了木版雕印 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 而制成的金属活字,用以印制书籍。 (2)推动了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 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火药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影响: (1)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 力的重要武器。
四、印刷术的进步
1.进步历程 (1)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
印刷于公元 868年的《金刚经》 是迄今所知世界
上最早的有明确
直领先于世界,是世界科技的辉煌 转化成近代科技
时代,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 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 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 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布、帛
缺点:书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 (2)西汉出现植物纤维纸(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
(3)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105年)
加工材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2.传播
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之后传往欧洲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1)源头:战国——“司南”
考点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三、数学成就
1春秋时,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1.计算方法2春秋战国时,发明筹算计算法。 3 元代 ,出现更高效的珠算法。
1内容:总结了周秦至汉代的数学成就,记载
2.数学著作:
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2意义:标志着我国以
东汉时的 《九章算术》 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
北 宋 · 火 药 箭
元代 · 铜火铳
明代 · 火龙出水
明 代 · 架 火 战 车
南宋 ·突火枪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 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 把箭发射出去。这是世界上 火球和火蒺藜也都是火药包。火蒺藜的包 最早的喷射火器。
中除了火药以外,还装着“铁蒺藜”。铁 蒺藜上面有尖刺,像菱角形。用火点着药 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 会把敌人打死打伤。
你知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吗?
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 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 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 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
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人民版
必修Ⅲ 专题二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艺
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鱼”
南宋“指南龟”
清代罗盘
今天的指南针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 ——[战国]鬼谷子 采矿
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
——《三辅黄图》
警卫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
观指南针。
指 南 针 不 仅 仅 是 看 风 水 的
航海
——[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 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 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3)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 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刊印日期的印刷 品。
它于1907年
被英国人斯坦因 从敦煌所骗购,
现为大英博物馆
所藏。
(2)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泥 活 字 版
(3)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并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转轮排字盘使用示意图
(4)明代中期出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
四、印刷术的进步 1.进步历程
(1)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868年的《金刚经》。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时代,
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让西 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的科 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 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
的基本因素之一。”
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 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你了解中国古代有哪些科技成 果吗?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3. 《农政全书》 ①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 (1)特点 ②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 科技实验。 (2)作者:被誉为“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的明代徐光启。
考点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五、医学成就
1地位: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 1. 《黄帝内经》 2作用: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项目
发明过程
外传
影响
造 西汉:植物纤维纸 向东:朝鲜、日本 影响最为深远、作用 最为显著。使信息的 纸 向西:西亚、欧洲 记录、传播和继承都 东汉:“蔡侯纸” 术 歌诀识记 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发展
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12世纪末13世纪 对军事、经济、航 西汉前期有纸张,东汉蔡伦又改良。隋唐雕版印刷术, 指 战国:司南 初传入阿拉伯, 海意义重大;推动 南 北宋:指南鱼 宋代活字威名扬。一不小心炼火药,唐末军事试锋芒。 后传入欧洲 针 南宋:指南鱼、 近代的地理大发现 指南龟 唐末:应用于军事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 北宋抵御辽夏金,此物派上大用场。指南仪器初司南, 火 13世纪中期传入阿 发展以及采矿业、 宋朝:火药武器广 药 拉伯,后传入欧洲 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宋代指针助远航。四大发明传欧洲,封建主义被埋葬。 泛运用
炼丹炉(仿汉品)
2.火药的应用 (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火炮。
(2)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
《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在中国古代火药并非只是用来做爆竹敬神!
考纲要求: 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四大发明是 怎样推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一、纸的发明
1.过程 (1)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曾经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
书写文字?这些材料有什么样的缺点?
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陶器、青铜器、铁器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收藏和流传
(5)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 慧和创新精神。
(6)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是什么让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了?
1.经济: 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 力发展的需要,使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
(2)北宋 ①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 ②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 制作指南针的技术,并应用于航海。
(3)南宋:《事林广记》中,记载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4)清代:罗盘 2、传播: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在 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 甘石星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1. 战国时期 2《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1发明浑象仪;提出地圆说;发明地动仪。 2.东汉:张衡 2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早1000多年。
1与梁令瓒共创 黄道游仪 ,主持实测子午 线的长度。 3. 唐代: 僧一行 2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 4.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 300 多年。
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圆周率: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解决实际问题 为主要
考点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四、农学成就
1作者:北朝的 贾思勰 。 1. 《齐民要术》 2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1作者:元代王祯。 2. 《农书》 2内容: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A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考点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二、天文学成就
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