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知识框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国的科技发明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宋朝时,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明的贡献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弱,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代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诗经》: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初一历史上册知识框架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初一历史上册知识框架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初一历史上册知识框架一般来说,复习的类型有随堂复习、课下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等。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初一历史上册知识框架,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初一历史上册知识框架初一历史学习方法总结一、给枯燥的历史涂上情感色彩读史使人明智,但在我们中学阶段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往往注重了“读”,而忽略了“明智”的过程,从而让离我们久远的历史更加枯燥无味。

希望下面的学习方法,能开启我们“明智”的大门。

现在的历史课本图文并茂,资料丰富,趣味性强,我们应该能从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可是,因为习惯了课堂上的背、背、背、写、写、写,我们对历史的学习已经很少带有感情色彩,难怪很多同学说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

那么,我们该怎样学,才能让历史释放出它的情感色彩呢?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其中有很多正面和反面的材料是我们接受情感教育的绝好教材。

如学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们惋惜、痛恨溢于言表;学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再看到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丑恶嘴脸时,我们攥紧了拳头,恨不能揍扁这个老太太;学到“血染卢沟桥”,我们感慨中国军人那种为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精神;学到“南京大屠杀”,我们痛恨没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暴……在愤怒过后、感慨之余,你的内心留下了什么?我们不妨用下面的方式,看看你眼中的历史是什么情感色彩的?1.开辩论会。

如“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虽然过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仍在,当你站在它面前时,有何感想?我们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

下面是两种基本的观点:第一种是复原圆明园。

应该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对它加以复原。

让它重新拥有世界万园之园的桂冠,重现世界建筑瑰宝的风采。

从而吸引更多的世界游客来此,饱览它的风采,这样既传播了中国古典文化,也可弥补我们当年的损失……第二种是不赞成复原。

要复原圆明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况且复原的带有现代味,它的观赏价值比起真正古典的要大打折扣。

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

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

▪ 世纪的中国已经拥有了产生英国式工业革 命的几乎所有条件,但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中 国为什么还是沿着一条自己原有的老路,始终 不能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工业革命?
▪ 换言之,世纪已经能够七下西洋的郑和, 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身后,一个偌大的中国会 被几条铁船打得一败涂地;
▪ 中国为什么一直固守在农业社会,不能进 化到工业社会?
《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 体系的形成。
东 汉 的 《 九 章 算 术 》
《 九 章 算 术 》 英 文 版
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 巧
《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的集成。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 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仓谷的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 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重要的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 的场合极少。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计算人员对真理不感兴趣,但他们 感兴趣的不是希腊人所追求的那种抽象的、系统化的学院式真理。
古代天文台
司天监—中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家的摇 篮
▪ 司天监,官名。掌管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
▪ 中国历代多设置司天监,但名称不同。周朝 有太史,秦汉以后有太史令。隋代设太史监, 唐代设太史局,后又改司天台,隶属秘书省。 宋、元两朝有司天监;明洪武三年(年)改 称钦天监,清代循称钦天监 。
司天监—中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家的摇 篮
▪ 有资料显示,明朝以前世界上主要的发明创 造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有项,其中中国项。
▪ 他列举了公元后世纪内中国完成的一百多项 重大发明和发现,大部分在文艺复兴前后接二 连三地传入欧洲,为欧洲文艺复兴准备了重要 物质技术基础。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 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 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 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 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 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学习总结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学习总结
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 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 宏气势的时代。
专题学习总结
6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 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
活的向往。
(4)唐朝时期: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
专题学习总结
10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真题·案例·技巧
例题
(2014· 重庆文综) 中国古代的一部作,以神游
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
追求,大量运用“ 美人芳草 ”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 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A.《诗经》 C.《庄子》
专题学习总结
)
B.《老子》 D.《离骚》
专题二——
专题学习总结
1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3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横向·纵向·竖向 真题·案例·技巧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横向·纵向·竖向
1.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名称 发明与改进 外传 意义
西汉:已发明 4世纪传到朝鲜, 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
造纸术 植物纤维纸东 后来传到越南和日 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 造纸术
专题学习总结
汉:蔡伦改进 本;后经阿拉伯人 写材料羊皮纸和牛皮纸,
传到非洲和欧洲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3
隋唐: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明了 活字印刷术
13世纪中期, 传入欧洲,推动了文
传到朝鲜, 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
以后从西域 革,促进了人们的思
传到欧洲 13世纪传入 西欧 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专题学习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详细阐述:一、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初期,纸作为书写材料已初现雏形,但质地粗糙,难以普及。

东汉时期,蔡伦凭借其智慧,对造纸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创制出质地优良、价格低廉的“蔡侯纸”,这一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被誉为书写材料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全球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刷术:隋唐之际,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书籍复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至北宋,毕昇更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创举不仅大幅提高了印刷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印刷成本,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普及,对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火药:唐代,中国炼丹家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火药,这一发现最初被用于娱乐和庆典,但很快便应用于军事领域,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唐末至宋,火药武器逐渐成熟,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传播至欧洲,对欧洲的社会变革和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助力了欧洲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的胜利。

指南针: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原型。

至北宋时期,指南针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领域,极大地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

2.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观测与研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系统的记录闻名于世。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表》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展现了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对星辰运行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观测。

唐代僧一行主持的子午线实测,以及元代郭守敬创制的“简仪”和编定的《授时历》,均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观测仪器、历法编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数学中国古代数学以其独特的体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著称于世。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四大学科
1. 天文学
• 天文观测和历法 • 东汉张衡-水运浑天仪、侯风地动仪 • 唐代僧一行等人-黄道游仪、浑天铜仪 • 宋代苏颂-水运仪象台 • 元代郭守敬-简仪、登封测景台 • 南北朝何承天-元嘉历 • 南宋-统天历 • 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四大学科
2. 农学 • 古代农学著作最多,370多种。 • 最早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 •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 汉代-《记胜之书》;西汉:农业机械
南宋陈蒙-《农书》 • 元代王祯-《王祯农书》 • 明代 徐光启-《农政全书》
宋应星-《天工开物》 明初:屯溪磨坊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1. 发展的延续性 2. 与封建社会同兴衰 3. 注重实用,理论薄弱
个知识体系。 ➢狭义: 自然科学或精确科学。
例:生物、化学、数学等等。
• Technic ➢利用自然,加以改造,应用。
科学文明的形成
• 先史时代 -农耕文明的开始 -石器公具 -冶炼、制陶术
• 甲骨文 -天文学与历法
• 封建制度与都城 -信仰上天 -封建制度的成立 -决定方位的方法 -都城的构筑
• 春秋、战国时代 -封建秩序的崩坏 -铁器的出现 -商业的发达 -手工业的发达 -构筑长城与水利事业 -医学及天文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 科学文明的形成
2. 三大技术 • 陶瓷 • 丝织 • 建筑
3. 四大学科: • 天文学 • 农学 • 医学 • 数学
4. 四大发明 • 造纸 • 印刷术 • 火药 • 磁石
5. 四大科学家
6. 特点
7. 落后的原因
科学与技术
• Science ➢广义: 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整
• 多彩的思想家群 -儒家经典的成立 -诸子百家 -《墨子》的科学内容 -阴阳五行说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⑶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③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⑷火药:①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北宋时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③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④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⑤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⑷戏曲:①元代:元曲是元杂居和散曲的合称。元代的剧作家人才辈出,关汉卿是最杰出的代表,一生创作60多种剧本,悲剧《窦娥冤》是代表作。②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③清朝: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形成。
2、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
⑴美术:①春秋战国:a.长沙楚国遗址出土地帛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b.四川出土地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像。②两汉: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汉代帛画的精品。山东嘉祥武梁祠等地的画像石四川、河南地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带有宗教色彩。著名画家有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⑵秦汉: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的耕犁上安装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陷阱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式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一起,比欧洲早1700多年。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课件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课件

医学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 络、病因病机等学说,为诊断和治疗 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养生保健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提倡饮食调理、 运动锻炼、情志调摄等养生方法,以 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CHAPTER 05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与 影响
实用性与经验性
实用技术为主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以实用技术为主, 如农业、医学、天文学、算术等领域 ,这些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
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 药)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人类 文明的进步。
对世界科技的贡献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不仅限于四 大发明,还表现在农业、医学、天文学等领域,如中 医的针灸、推拿等技术对世界医学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大发明
要点一
总结词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代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项发 明不仅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明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 济实用的书写材料,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 展,指南针的发明在航海和地理探索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而火药的发明则开启了军事技术的新篇章。
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而火 药则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用途,这些 发明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战争和交通 的方式。
造纸术与印刷术
汉代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而 唐代的毕昇则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 些技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 的传播和发展。
宋元明清的科技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时珍: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他写的具有总结性的药物 学著作《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4.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著作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的代表作,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 中国 古代 重要 的科 技著 作 学专著
《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的代表作,是我国现存的第一
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天工开物》:明朝宋应星的代表作,这部书被外国学者
火药: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 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 战争
中国 古代 建筑 成就
6.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早期发明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刷术: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 毕升(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年
四 大 发 明
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 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源自海事业。南宋时, 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 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 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一千年
3.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
华佗:汉代著名医学家,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创作医学体操“五禽戏” 中国 古代 医学 成就
张仲景:东汉末年人,代表作《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 称为“医圣”
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中国古代的建筑成就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是 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长城:秦始皇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 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千米, 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大运河:隋炀帝时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 余杭,全长两千余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赵州桥: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是世界上现 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北京城: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城中心的紫 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1.中国古代青铜工艺
夏朝: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商朝: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 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中 古 的 铜 艺
国 代 青 工
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三星堆”文化:成都平原盛行的一种青铜文化,著名 的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2.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成书:东汉时期 《九章算术》 中国 古代 的数 学成 就 圆周率 内容: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地位: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 先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