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4 人民版优质公开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4专题优化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4专题优化提升课件人民版必修3

解析:选 D。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明代到清代昆曲流行于社会 上层,江南士大夫也用昆曲以示高雅,说明昆曲属于上层文化和 官场文化,这也是它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主要原因,D 正确。陆王 心学提倡“心即理也”,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与昆曲关系不大,A 错误;昆曲流行于京剧之前,是京剧的渊源 之一,京剧吸收了昆曲的部分元素,B 逻辑错误;昆曲是“官 腔”“雅乐”且很受江南士大夫欢迎,这反映了社会上层的文化 取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强化,C 错误。
【对点训练】
1.(2019·邢台高二月考)观察下表,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科技思想
君为臣纲
臣子研究天文历法是尽“忠”
父为子纲
子女从事医学等活动是尽“孝”
夫为妻纲
专心学习纺织技术,不好言笑是守“节”
A.体现了实用性这一特点 B.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制约
C.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D.缓和了社会矛盾
2.(2019·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期末)元代的王祯为中 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各项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解析:选 D。A 项是指南龟,很可能是一些懂得方术的方士创造 的,做成以后只是用来变戏法,故 A 项错误;B 项是明代的架火 战车,故 B 项错误;C 项是耧车,是西汉赵过发明的,故 C 项错 误;D 项是转轮排字盘,是由元代的王祯发明的,故 D 项正确。
3.(2019·龙岩高二期末)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 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 宋代( ) 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解析:选 D。市场成熟含义广,而材料中“书画创作”只是一个 方面,故 A 项错误;仅仅是在追逐文人画方面士大夫和富民趋同, 材料恰恰说明二者不是同一阶层,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士大夫对 通俗画不感兴趣,没有表明其影响力巨大,故 C 项错误;材料“出 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及不同阶层各有所爱,表明社会发 展使得人们精神生活丰富,故 D 项正确。

人民版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优秀ppt课件

人民版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优秀ppt课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 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 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 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 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 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 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四、印刷术的进步
动脑筋:你知道为什么要发明印刷术吗?
因为: (1)造纸术发明后,文字还是要用手抄写。手 抄书籍不但费时耗力,而且容易出错。 (2)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们渴望 找到代替手抄的方法。雕版印刷就是在这样的 社会需要下发明的。
(一)阅读书本,了解新知: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 金刚经 》卷子 (唐咸通九年,也就是公元868年),证明 我国在 唐朝 时印掌握了雕版印刷术。 它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 印 日期 的印刷品。
局限性:
(1)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 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 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2)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 概括和抽象。
思考探究:为什么中国古代能够取得这样 辉煌的成就而到了近代我们的科学技术落 后于世界了呢?
1、腐朽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科技人 员地位低下。 2、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3、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4、推行极端皇权专制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 了人们的头脑。八股取士、文字狱。 5、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科技长期处于经验 层次,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提升。
(2)北宋:
北宋军事学著作《 武经总要 》中,提到一 种 指南鱼 。它是如何指示方向的呢? 北宋 学者 沈括 在《 梦溪笔谈 》 中记载 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人教课标版优质公开课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人教课标版优质公开课件
艺术:中国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这些艺术门类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收,不断创造出 新的艺术形式,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国文学体裁丰 富,佳作迭现。上古的神话、先秦诗歌散文、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先后相继,又一脉相承。各领风骚数百年,构成 中国文学的壮丽画卷,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教学难点:
本专题的教学难点首先在于涉及的具 体知识既专且深,如何将艰深的专业知识 浅化,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够接受。
其次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性地、辩证 地认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成就, 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增强学生历史意 识、创新意识和世界意识的要求。
教学备课的基本依据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具体学习要求分节说明) 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中基础、高一现状)
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重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对文明进程 的影响
难点: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和明清时期 中国科技滞后的原因
教学处理建议:
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仔细 观察《中国古 代四大发明》 纪念邮票,结 合初中和课前 预习的知识, 解读邮票所包 含的信息。
欧阳询《化度寺碑》

颜 真 卿 局《 部多 宝 塔 碑 》
.
“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
楷书字型方正,结构严紧,笔画祥备。
《玄秘塔碑》(局部)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 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
2、草书
特点:结构简便,笔划纠连。书写
流畅、快速。但不易识别。

2019-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原创课件(共87张ppt)-文档资料

2019-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原创课件(共87张ppt)-文档资料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古代中国 的艺术独具东方神韵。绘画与诗文、书法、篆 刻相互渗透,京剧成为中华文化的国粹,形成 了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
考点一
世界科技史上的璀璨明珠
中国古代的科技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发明
发明过程
传播
《金史》中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 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什 么?开始用于军事是在何时?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什么 作用?
成就:火药。 时间:唐朝末年。 作用:有助于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 社会的进步。
二、天文学成就 (1)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 的星表。
——沈括《梦溪笔谈》
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汉王充《论衡·是应》
1.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吗? 2.毕升发明了印刷术吗? 3.“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 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 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科技应用在西方和中 国的不同命运说明了什么问题? 4.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吗?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
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 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答案:C
(2014·重庆卷)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
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 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 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 此推断(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7 人民版优质公开课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7 人民版优质公开课件
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②
---------【清】钱庸《履园丛话》卷十二 商业繁荣,戏剧发展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
每日演剧。③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回忆教材相关知识(紧扣设问要求的时间和内容范围,由 材料未涉由及(处1概)括(关2键)词得)出:市民阶层扩大
(3)明朝时期,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主要的文化生活 内容(教材已涉及)
京剧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①开始形成: 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风行一时。(乾嘉进京) ②正式形成: 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徽汉合流”,兼收其他民间
曲调形成新剧种――“京剧”。(道光形成、徽汉合流) ③走向成熟: 同治、光绪年间,著名艺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
完整的体系。
3、统一:秦朝统一, “书同文”,小篆为官方统一文字(秦后期使用隶书)
4、发展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5、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
『思考』:世界上很多最古老的文字都失传了,而中国汉字不仅是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而且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呢?
政治上: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 经济上: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汉字本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
火 药
唐末开始应用于 战争;两宋进 一步发展。
14世纪由阿拉 伯人传入欧洲。
展,使封建堡不堪一击, 骑士阶层衰落。
疑难突破
一、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认识 1、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1)经济上: (2)政治上:(3)民族关系上: (4)对外关系
2、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 “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

2.京剧是我国的“国 粹”,其发展现状和前 景是探索的一个文化热 点问题,也是一个重要
课前自主学习
• 一、汉字与书法艺 术
• 1.汉字…………① • 图(1画)起文源字 :中国的文
字起源于象形字 “__________”。
• (2)形成: __________后来逐 渐符号甲化骨,文脱离图 画,形成汉字。
•主题二 中国绘画的发展特点
•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 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 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 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 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明清时期的文人画 则反映了对封建专制强化的不满和抗争。
•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 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
写注意传重神
本、吴道子的《游春图》
__________, 《步辇图》和《送子天王
追求“得意 图》等,反映隋唐社会政
山忘水形画”。
治大一统。
• 2.种类: 人物画、
__________ 和花鸟画。
• (2)风俗画带有经济色彩, 如北宋时期,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 宋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 自北宋起,绘画作品成为
我国的汉字起源于何时?与之相伴而生的书法艺术又为 何会如此充满魅力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学习目标诠解
重难透视
学法指导
1.中国古代汉字、书画
1.中国古 代书画的发 展历程和基 本特征。
演变的具体时间、阶段 特征、代表人物、代表 作品是高考命题的主要 区域。
2.京剧的 艺术成就和 特色。
特点
代表人物
楷书
魏晋有定鼎
之功; __唐__代___步入 盛世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课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课件

战国时期, 以人物肖像 画为主,中 国绘画艺术 走向成熟
表作是《_离__骚_》 (4)趋势:由繁到简
汉代,楚辞盛行, 秦汉 以此为基础创造出
综合文体——赋
魏晋 南北 文人创作诗歌活跃

出现隶书、 绘画门类丰富,
_楷__书__、草 代表作是《夫妇
书、行书等 宴饮图》
魏晋时期开
始进入_自__觉_ 阶段,兼具
考点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最新考纲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
科技成就
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
贡献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 书画的发展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 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 发展脉络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
文学成就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 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
项目 考查频率
内容 3年9考,考查频率较高
(1)考查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代表人 物和代表作品及其作品体现的时代特征 (2)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联系不同时期的政 考查角度 治、经济,考查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 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3)以京剧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认识
2.数学、天文和历法 (1)数学 ①《__九__章__算__术__》: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 的应用数学著作。 ②计算工具:早期是算筹,后来演变为_算__盘__。明清时 期,得到普及和推广。 (2)天文 ①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 录。 ②《_石__氏__星__表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项目 考查频率
内容 3年5考,考查频率一般
考查角度
(1)考查我国古代科技取得的成就及对世界 文明发展的贡献 (2)将同时期中西科技发展进行对比,考查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3)以中国古代科技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为切 入点,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
栏 目 链 接
应用 思考
元曲兴盛原因是什么?
答案:(1)城市经济繁荣,是元曲兴盛的经济基 础;
(2)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和城市市民的文化需求; 栏

(3)元代社会矛盾复杂,需要各种形式表达思想
链 接
感情;
(4)元杂剧本身形式活泼、语言通俗,容易为人 们所接受。
七、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古典小说的产生。元末明初,在宋元话本基础
第一句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第二句是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第三句是出自战国时期著名诗人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答案:C
栏 目


二、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1.原因:
(1)经济:大批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队伍 壮大,通俗文学在这种环境中获得蓬勃发展。
(2)作品的思想:忧国忧民、追求真理、追求理
想。


(3)文学贡献:《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抒 链
情诗;《九歌》《天问》《九章》。

(4)《 离 骚 》 影 响 : 文 学 史风上 常 以 “______骚__”(《诗经》)“________”并称,对后世文 学产生巨大影响。
应用 思考
从《离骚》内容看屈原的政治抱负和楚辞特点 是什么?
_____楚______国的一种新体诗歌。它使用楚国方言
和_浪__漫__主__义________的创作手法,具有浓郁的地方
特色和神话色彩。因《离骚》最有名,人们又称 栏
“楚辞骚”体为“____________”。
目 链


2.屈原:
(1)地位: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使用 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③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
在当时都是世界最先进的
意义: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 重要作用
①唐代:雕版印刷技术。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迄
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发明 ②宋代: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
图2 司南
图3 雕版印刷
图4 铜火铳
材料二: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 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2、特点 (1)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 的探索不够; (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 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发 展的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 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 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 题组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例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三千四百多年的 历史。它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 老的文字之一。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 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关 于汉字的字体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 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C.金文、甲骨文、篆文、楷书 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
了条件
火 药 的
发明
①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②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③汉代《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

④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①唐末宋初,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
使
②宋代,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
2、说明: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例9】(2008浙江宁波)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
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
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
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中国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知识整理
文字起源: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以及一些器物上的铭文,
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含义: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
独特艺术
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

出 鬼
书法








主要 字体
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①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②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字体结构平衡对称, 整齐安定 ③楷书也称真书,形成于汉末,字体方正,规矩严整 ④行书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 又飞洒活泼 ⑤草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史”的科技成就是
()
A.地动仪
B.造纸术
【C例.4雕】版(2印00刷8上术海单科,D8.)中罗国盘古针代有许多重大发明,
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答案:D、A
【例5】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 作为研究性课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错误的是 ()
④明代:为郑和下西洋提供条件
传播 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
12C末13C初传入阿 拉伯,后传入欧洲
①发明于古人炼丹制药实践中
火 ②唐末:火箭、火炮 药 ③宋朝:火箭、火球、火蒺藜
13C中期传入阿拉 伯,后传入欧洲
④明朝:地雷、水雷、定时炸弹
①隋唐:雕版印刷术 印 ②北宋:活字印刷术 刷 术 ③元代:木活字、转轮排字盘
(3)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之间频繁往来和经济文化 的交流,彼此互相学习和融合,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丰富 的营养。
(4)对外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对外交往, 便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以提高自己。
(5)文化上: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也有利于科技 的传承发展。
(6)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是科技领先的 根本原因。人民群众在长期与自然界的斗争过程中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为科技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哪幅图代表的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影响最久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疑难突破
一、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认识 1、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1)经济上: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物质 基础。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 了科技发展。 (2)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政府的支持。 ①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加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 提供相对安定的社会条件。 ②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为天文学、农 学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点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理解古代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历史条件,认识 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知识整理
原因:秦汉时期竹木简和纺织品作为书写材料,影响文化传播
纸 的
经过


①先秦:甲骨、青铜 ②秦汉:竹木简、纺织品。竹木简沉重,不便流传与收藏;纺织 品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③西汉:早期发明纸。据考古发现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 地图,说明至少在西汉时期就有了纸。 ④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 造成新的书写材料,人称“蔡侯纸”。
答案:B
【例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 的历史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 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 )
A.行书 B.隶书 C.篆书 D.草书
答案:C
【例3】 2007年10月24日,我国 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右图 《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 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 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

③南宋:《事林广记》介绍了木刻指南鱼和指南龟
测 定
外传: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
技 术 意义
①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②为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③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①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条件 ②对木炭、硫磺和硝石三种物质的性质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
3、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1)对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 重要标志; (2)对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地理大发现,在欧洲资 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 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例7】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6 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 例约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 )
A.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B.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C.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 D.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其他民族聪明
答案:D
【例8】(2008广东梅州)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 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 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 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 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 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④明清:铜活字
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波斯、欧洲
对世界影响 促进人类文明发 展和社会进步
为新航路开辟提供 技术保证,迎来地 理大发现时代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 的发展,沉重打击 了封建骑士阶层
为欧洲宗教改革和 文艺复兴准备条件
考点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课标要求】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与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 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 术成就。
A.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明进程 B.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
答案:D
【例6】(2009江苏泰兴)(12分)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一直受 到世人的瞩目,近年来更是受到世人的青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圈1 纸
③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印 刷 术
④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⑤清代: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一部书是《古今图书集成》
的 进
外传:13世纪后由波斯传到西方,欧洲出现木版雕印和金属活字

①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意义 ②为欧洲进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条件
意义
①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②纸的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发展
指 原理: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