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思想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 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为政以德”是其 政治思想,是“仁”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教育: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7、“百家争鸣”:
兵家
孙武
学派
时间
春秋 晚期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著作 《论语》
主要思想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 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 学”“温故而知新” 提出“春秋无义战”,用“仁政”治 国,轻徭薄赋,不要过分捕捞鱼鳖, 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 方可以相互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儒家 战国 时期 春秋 晚期 战国 时期 战国 战国 末期 春秋 晚期
《孟子》 《荀子》 《道德经》
子
墨子 韩非 孙武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孙子兵法》
主张“无为而治”
主张“兼爱”“非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的国家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1、司母戊鼎和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重875千克,是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艺已达到 相当高的水平。中国古代的青铜工艺成就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种 类多,用途广,规模大,工艺精美,且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2、华佗、张仲景、李时珍。
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又具有救死 扶伤的精神,被人称为“神医”。他制成全身麻醉剂“麻沸 散”,此项发明比西方早1600年。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名医,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著有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中国医药学的 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边行医边实践,经27年的 努力完成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巨著《本草纲目》,该书被 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文化

❖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 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距震 中不足15公里的岷江上著名水利枢纽工程(如右图) 基本完好。它两千多年来始终发挥着分洪、灌溉和 运输的巨大作用。主持修建这项综合性防洪灌溉工 程的是:
❖ A.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 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 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 A.《离骚》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 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 2、右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匾额题 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 3、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C.“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D.“法治”
❖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 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 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 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 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人民版历史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

人民版历史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详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揭秘古代东方的智慧发展导语: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古代文明国家,其在科学技术与文化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
本文将为你详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让我们一起揭开古代东方的智慧发展之谜。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之精密制造古代中国人在制造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
他们精于制造各种工具和武器,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
早在汉代,中国人已经发明了可以指南的磁石,而指南针则出现在唐代,成为中国航海事业的重要突破。
不仅如此,古代中国还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等对世界同样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
除此之外,古代中国在农业、水利以及建筑等领域的科技发展也非常突出。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就出现在古代中国,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水利方面,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水车、水轮等设备,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古代中国的木结构建筑技术也相当发达,如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等建筑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第二部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之医药学与数学古代中国人对医药学的探索和实践也十分深入。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药学名著《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国医学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古代中国人对疾病的理解、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古代医学中,中药的应用广泛而独具特色,经过千余年的沉淀与实验,形成了中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至今,中草药在世界范围内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不同疾病。
古代中国人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同样不容小觑。
中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被认为是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九章算术》包含了九个不同的算术问题,涵盖了代数、几何、方程等多个数学领域。
此外,中国古代还发明了十二地支、天干纪年等独特的计数法,对世界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古代中国的文化与哲学思想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成就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其独特的特点和深厚的底蕴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历史文化的成就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建筑工艺等等。
下文将详细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大发明: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和造纸术。
这些发明不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科技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成就,如农业、水利工程、医学等。
这些成就为后世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哲学思想成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个学派,每个学派都对中国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礼法道德,提倡仁爱和孝道,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和内心的修养,倡导无为而治,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注重和平、公正与爱,法家强调法治和严厉的法律制度。
所有这些思想流派都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深思熟虑的思想基础。
三、文学艺术成就中国文学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形式。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诗人如李白、杜甫等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散文方面,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以及唐代的《资治通鉴》等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杰作。
小说方面,中国古代有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戏剧方面,中国古代戏曲有京剧、评剧、豫剧等多种流派,以其独特的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形式而闻名。
四、建筑工艺成就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精湛,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建筑遗迹。
代表性的建筑包括长城、故宫、秦始皇陵以及一系列寺庙、园林等。
这些建筑以其庞大的规模、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工艺技术还包括陶瓷、丝绸和青铜艺术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成就

•
•• • • •Fra bibliotek• •
意境深远是指:中国画善于表达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 审美意趣和个人情怀。 格调高雅主要表现在:绘画的造型、用笔、用墨、设色、 章法等技巧方面。 气韵生动:实际上是中国画意境与格调的总和。 3.中国古代绘画的名家名品 人物画的代表有: 东晋的顾恺之,擅长人物画,《洛神赋图卷》是其代 表作。唐朝的吴道子擅长宗教人物画,所画人物衣带飘拂 若动,人称“吴带当风”,有“画圣”之誉。唐朝的阎立 本擅长政治人物画,代表作为《步辇图》。宋代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山水画的代表有: 唐代李思训父子所形成的青山绿水画派,代表作有 《江帆楼阁图》。王维的画“画中有诗”,是水墨山水画 的始祖。元代的赵孟 兆页 山水画极有功夫,《秋郊饮马 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
• • •
•
(2)明清小说。明代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小说,其中,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 篇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神 话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 说;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 篇小说。 (二)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明清时期各地方剧种亦广泛产生,主要有昆腔、京剧、 越剧、川剧、秦腔、汉剧、吕剧、闽剧、粤剧、黄梅戏、 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至此,中国戏曲形成了较为丰富 的戏曲文学和完整的舞台艺术体系。 戏曲的行当分生、旦、净、末、丑等。表演上各有不 同的程式动作,包括唱、做、念、打。京剧是流传全国, 影响最大的剧种,被称为“国粹”。
•
婉约派的题材主要以花前月下、香闺艳情为主,风格 上阴柔婉约.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欧阳修的《蝶恋花· 庭 院深深深几许》、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李清照的 《声声慢· 寻寻觅觅》。 • 豪放派的题材以咏史、怀亲、议政、纪游等为主,他 们把词作导向广阔的社会人生。风格上以豪放、激昂、沉 郁为主.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主要有苏轼的《念奴娇· 大江东 去》、辛弃疾的《永遇乐· 千古江山》、陆游的《诉衷 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等等。 • 4.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 (1)元杂剧。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精华。它融会了歌 唱、舞蹈、念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元杂剧的剧本主 要有唱词、对白、动作三部分。一般分为四折,“一折” 就是一场,内容多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代表作家及作品有 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 《汉宫秋》等等。
中华传统科技文化

中华传统科技文化中华传统科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精神。
它指的是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中华传统科技文化的特点,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中华传统科技文化中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学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度思考。
以道家、儒家和佛家思想为代表,中华传统科技文化将科学技术与哲学思辨相结合,注重追求宇宙的本原和秩序。
例如,在天文学方面,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理论为基础,推动了星象观测、气象预测等领域的发展。
在医学方面,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及其治疗方法,体现了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预防和调节的理念。
这种独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为中华传统科技文化赋予了独特的价值和内涵。
二、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中华传统科技文化强调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的传承。
中国古代的工艺技术,如造纸、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等,为世界科技史贡献了重要成果。
这些技术的创新是基于实践经验和社会需求的,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和工艺方法。
古代科技文化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持久性,追求技术的卓越和完美。
这种强调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的传统,对于当代科技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中华传统科技文化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的建立。
中国古代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在科技领域,这体现在通过传师授业的方式,将科技知识代代相传,使科技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同时,中华传统科技文化也注重实践教育和技能培养,通过徒弟制度等方式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的科技专家和工匠。
这种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传统,为当代社会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四、社会影响和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科技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和人文精神的传承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不仅解决了物质需求,也丰富了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园林艺术在设计和施工中融入了科技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形态。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详细阐述:一、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初期,纸作为书写材料已初现雏形,但质地粗糙,难以普及。
东汉时期,蔡伦凭借其智慧,对造纸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创制出质地优良、价格低廉的“蔡侯纸”,这一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被誉为书写材料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全球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刷术:隋唐之际,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书籍复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至北宋,毕昇更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创举不仅大幅提高了印刷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印刷成本,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普及,对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火药:唐代,中国炼丹家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火药,这一发现最初被用于娱乐和庆典,但很快便应用于军事领域,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唐末至宋,火药武器逐渐成熟,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传播至欧洲,对欧洲的社会变革和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助力了欧洲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的胜利。
指南针: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原型。
至北宋时期,指南针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领域,极大地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
2.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观测与研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系统的记录闻名于世。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表》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展现了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对星辰运行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观测。
唐代僧一行主持的子午线实测,以及元代郭守敬创制的“简仪”和编定的《授时历》,均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观测仪器、历法编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数学中国古代数学以其独特的体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著称于世。
古代中国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

古代中国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这些思想和方法论包括天文学、地质学、医学等各个领域。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观察自然,发现规律古代中国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最基础的一点就是对自然的观察。
古代中国的科学家们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规律和现象,这些规律和现象可以被人类认识和掌握。
因此,他们就努力去观察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并尝试去发现其中的规律。
例如,在天文学领域,古代中国的科学家们发现了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并且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他们还得出了阴阳历等一系列的天文学知识。
二、讲究实践,实验验证古代中国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讲究实践,并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往往会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改进。
例如,在医学领域,古代中国的医生们往往会将自己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理论是否正确。
他们会不断地总结经验,了解不同人体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病理特点,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论。
三、发扬集思广益的传统,与他人相互学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发扬了集思广益的传统,注重与他人相互学习。
古代中国的科学家们往往会与其他人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从中发现新的思想和方法。
例如,在地质学领域,古代中国的科学家们从中医的理论出发,大力推广大地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学说,把自然环境作为解释地质现象的依据。
同时,古代中国人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经常会引进其他国家的学术成果,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
四、求真务实,勇于批评古代中国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注重求真务实,勇于批评。
古代中国的科学家们会针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批判,并不断改进自己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物理学领域,古代中国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实验,得出了很多物理学的成果。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不断的批判和质疑自己的成果,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一、科学技术1、青铜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杰出代表是司母戊鼎(商朝),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医学成就①东汉时期的华佗 : ①擅长外科手术②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③模仿虎鹿熊猿鸟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②东汉时期的张仲景: 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被称为“医圣”。
③明朝时期的李时珍: 著《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成多国文字。
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
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
3、科技成就①地动仪:东汉时期张衡制造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②《齐民要术》:北朝农学家贾思勰所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③《水经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④《天工开物》:明朝宋应星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30多个生产部门,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4、建筑成就①都江堰:战国时秦国的李冰所修,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②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 700 多年。
5、四大发明名称发明时间传播意义造纸术①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②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造纸术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 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的毕升发明。
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世界各地。
15 世纪欧洲才有,比中国晚四百年活字印刷术即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指南针①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②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③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
并传入欧洲南宋时期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创造了条件。
火药①唐朝中期: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②唐朝末年 :开始用于军事。
③宋元时期 :广泛用于军事战争。
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
13、14世纪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二、思想文化1、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商朝商周西周晚期秦朝秦朝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史学和文学成就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西汉司马迁,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②《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作者是北宋司马光记载从战国的五代的历史3、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发表意见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学派时期人物其他主张儒家春秋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其弟子整理他的言论著成《论语》(1)政治:提出“仁”的学说。
主张“爱人”和“为政以德”。
(2)教育: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②“因材施教”,③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温故而知新”(3)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战国孟子①反对不义战争,指出“春秋无义战”。
②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③主张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道家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善于从正反方面思考问题战国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战国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对秦始皇治国有借鉴意义)兵家春秋孙武写成《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经典考题】1、2011年,新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国宝铸造于()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2、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
”这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A大运河 B.都江堰 C.灵渠 D.郑国渠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4、“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5、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下图为该鼎腹部的文字拓片,其文字属于()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6、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
下列各项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A.兼爱,非攻 B.“法治”,中央集权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以“礼”治国7、美国诗人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这里的“哲学”是指()A.法家学说B.道学学说 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8、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9、“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10、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11、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
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12、“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孟子》13、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
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郦道元14、发明我国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的麻沸散的是我国古代名医()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15、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A.蔡伦 B.张仲景C.华佗 D.祖冲之16、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
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火药C印刷术D.指南针17、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资治通鉴》B.《史记》 C.《春秋》D.《左传》18、北魏贾思勰撰写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是()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19、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一项是()A.《水经注》和《齐民要术》B.《九章算术》和《天工开物》C.《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D.《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20、暑假小明一家准备游历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21、被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书是()A《水经注》 B《史记》 C《资治通鉴》 D.《齐民要术》22、王选被誉为“当代毕升”。
北宋毕升发明了()A.指南针 B.火药 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2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A. 造纸术和火药B.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C. 火药和指南针D. 指南针和造纸术2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为新航路开辟提供重要条件的是()A. 火药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25、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同学们看到了色彩缤纷的烟花,你知道制造烟花的主要原料——火药用于军事和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吗?()A.西汉B.唐代C.宋代D.明朝26、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
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7、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是()①火药②指南针③印刷术④造纸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历年淄博中考题】1、(2007)我国古代史上,在某一方面做出突出成就的人往往被冠之为“圣人”。
下列关联正确的是()A.书圣—孔子B.医圣—张仲景 C.诗圣—李白D.画圣—司马迁2、(2007)小明从历史网站的《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A.秦朝,文学家用小篆在纸上写文章B.西汉,活字排版印刷的《伤寒杂病论》面世C.宋朝,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3、(2007)右图展示的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 B.地动仪 C.指南针 D.印刷术4、(2007)小明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的网上答题,其中一个选择题是: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5、(2008)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神树D.三星堆青铜立人像6、(2008)注重发明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衡、毕升B.蔡伦、毕升C.蔡伦、华佗D.张衡、华佗7、(2009)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8、(2010)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艺术地再现了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文化特色。
其中“圣人”指的是()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9、(2010)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
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衡屈原 B宋应星李时珍 C蔡伦张仲景 D张仲景李时珍10、(2010)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无论是隶书、楷书,还是草书、行书,追溯其发展渊源,都离不开()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11、(2010)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列发明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12.(201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