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四)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四)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史(四)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2)建筑特点:设计科学、跨度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 造型美观。
(3)历史价值: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5.北京故宫:旧称_紫__禁__城_,位于北京的中心,是_皇__帝___居住 的地方。
6 《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人物 郦道元 贾思勰
宋应星
时期 北魏、东魏
北魏
代表作及价值
代表作品 《早发白帝城》、“三吏”、 “三别”、《秦中吟》等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
记》、《红___楼___梦__》
1.“司母戊鼎”的“戊”字易写错 戊读音 wù,中间无短横或点。 2.《论语》 《论语》是孔子死后,其弟子将他的言论整理而成的,并 不是孔子的代表作。 3.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 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贾思勰是北朝和 东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郦道元是北魏时期的著名地理学家。
2.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唐朝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___金__刚__经_》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__毕__昇__发明___活__字__印__刷__术_,大大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早于欧洲约四百年。
3.指南针: (1)雏形:战国时期制成的“__司__南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 仪器。 (2)发展:___北__宋___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影响: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传入欧洲,为 后来欧洲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明长城:为了防范__蒙__古___骑兵南下侵扰,修筑了东起 _鸭__绿__江____,西至____嘉__峪__关___的长城。
3.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3、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4、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

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

4、文化:体现民族融合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科技成就突出,数、农、医药学地理学)阶段总特征: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和睦;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化);对外交流频繁;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完善时期。

2、经济: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日本、朝鲜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阶段特征:①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统一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④经济重心南移,⑤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⑥宋元文化领先世界(开放性、开创性)1、政治: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课件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课件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
• 公元前3000 年左右古埃及人 创造了象形文字, 是字母文字产生 重要影响。
罗塞塔石碑
• 象形文字
• (1)创造者:埃及人。 • (2)特点:用图形表示事物。 • (3)影响:对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
影响。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 (1)创造者:两 河流域苏美尔人。
• (2)特点:每一 笔开始部分都较粗, 而末尾部分都较细, 就像木楔一样。
• (3)影响:被西亚 古代各民族采用。
中国汉字
汉字是 世界上唯 一的古代 一直演变 过来没有 间断过的 文字形式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的情况表
教派
起源地
创立时间 主要教义
佛教
印度
基督教 巴勒斯坦地 区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麦加
公元前6世纪 倡导众生平 等、因果报 应、忍耐服 从
公元1世纪上 上帝面前人
半叶
人平等
公元7世纪 信仰真主安 拉
• 宗教的本质: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和社 会力量两方面来理解。从社会意识形 态来说,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但 宗教不同于一般社会意识形态,它还 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专题3 中国古代史(科技与文化)知识归纳

专题3 中国古代史(科技与文化)知识归纳

专题03中国古代史(科技与文化)一、青铜器与甲骨文(1)原始社会后期青铜器出现,商周时期青铜器进一步发展。

(2)著名青铜器有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4)甲骨文的意义: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二、百家争鸣春秋时期:(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其对立面、无为而治。

(2)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仁”、以德治国、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战国时期:(1)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2)孟子:儒家代表人之一,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民贵、君轻”)(3)荀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实行礼治。

(4)庄子:道家代表人之一,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5)韩非:法家代表人之一,主张法治和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思想被秦始皇采用) 战国时期各学派精彩纷呈,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观点,这一文化繁荣的景象叫百家争鸣。

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造纸术发明:西汉发明,东汉改进(蔡伦改进)(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出“蔡侯纸”)①蔡侯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②蔡侯纸的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质量更好。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4)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5)华佗:发明麻沸散、编制出五禽戏。

(华佗被称为神医)(6)史学巨著《史记》:①作者:司马迁②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唐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唐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唐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其科技与文化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唐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相互促进,使这个时期成为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科技发展1.造纸术的改进唐朝是中国造纸术的发祥地之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在唐朝,造纸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制作出更优质的纸张。

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文字记录和文化传承的效率,也使得书籍的制作更加便捷和广泛。

2.火药的使用火药的使用在唐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唐朝人发明了火药炸弹,并将其广泛用于战争和军事活动中。

火药的发明与使用,使唐朝在武器制造和军事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对后世的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航海技术的进步唐朝是中国航海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

唐朝皇帝推动了对外交往和贸易,大量船只往来于国内和海外,为此唐朝海军在航海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就是其中之一,这次航行标志着中国航海事业迈向了极其辉煌的巅峰。

4.农业技术的改进唐朝的农业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改进。

引进河渠灌溉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果,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此外,唐朝还传入了新的农作物,如棉花、甘蔗等,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

二、文化发展1.诗词的创作与鼎盛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唐朝时期是唐诗鼎盛的时期。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作品至今仍享有盛誉。

唐诗以其精炼的表达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科举制度的推行唐朝推行了科举制度,此举使得地方官员的选拔变得更加公正和系统化。

科举制度的实施,培养出一批才德兼备的文人,他们的才华成就了唐朝文化的繁荣。

3.敦煌艺术的兴盛唐朝时期,敦煌壁画和石窟艺术达到了顶峰。

敦煌艺术以其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的题材,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

这些壁画和石窟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和宗教信息,为后世研究古代社会和宗教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广东省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_第五单元__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广东省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_第五单元__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点梳理5
Listen attentively
2.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 代的变革;各学派对当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发 表各自的意见,形成“__百__家__争__鸣____”的学术繁 荣局面。 (2)主要学派
主要 代表 主要著作 主要思想 学派 人物
墨家 _墨__子__ 《墨子》 “兼爱”“非攻”,希望 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 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 争,支持正义战争
考点梳理1
Listen attentively
【史料链接】 材料 北至辽宁,南到湖南,都发现过两周的青 铜器。那时的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复 杂变为简易。
问题:材料体现了古代工匠通过自己的实践和 创造推动了青铜冶铸技术和社会的进步,展现 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这对于今天社会发 展有何重要意义?
指南针,开始用于 航海 事业。
(3) 南宋时,广泛用
于航海事业,并由
阿拉_伯__人_ 传入欧洲。
考点梳理4
Listen attentively
4.火药 (1) 唐朝 中期已有火 使 整 个 作 战 方
药配方的记载。
式发生了重大
(2)唐朝末年,火药开 变 革 , 对 欧 洲
始用于 军事上。 社 会 产 生 巨 大
考点梳理4
Listen attentively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传播等,既考查学生 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再现,也有考查学生对历史 知识进行综合理解分析的题目。
考点梳理5
Listen attentively
考点五 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历史上 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上,他提出 “____仁_____”的学说,主张“爱人”和“为政 以德”。教育上,孔子办私学,主张“有教无 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寒),提出 “_因__材__施___教_”“温故而知新”等学习方法。孔 子的思想后来成为_封___建__文__化___的正统思想,儒 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其 思想体现在《___论__语_____》一书中。

历史古代文明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等

历史古代文明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等

历史古代文明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等历史:古代文明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古代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高度发达的文化阶段,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演变。

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是我们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两个角度,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源远流长,延续数千年。

追溯至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人类发展的痕迹。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文明蓬勃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 学问和思想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学说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道家强调个体和自然的和谐,提倡“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

墨家注重实用主义,强调兼爱和公平,为中国古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

2. 文学和艺术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是古代文人学士的杰作。

如唐代的杜甫、白居易,以及宋代的苏轼等,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在绘画和雕刻领域,中国古代艺术家创造了独特而精美的作品,如山水画和青铜器等。

3. 科技和发明中国古代人民在科技和发明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发明,使中国古代文明在科学技术领域独步全球。

如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之一。

这些发明不仅推动了古代经济的繁荣,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世界古代史除了中国古代史外,世界各地也有许多古代文明发展的历史,这些文明构成了世界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将从几个著名的古代文明进行介绍。

1. 埃及文明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以尼罗河流域的农业、建筑和宗教为特色。

埃及人的建筑工程如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等仍然是世界的瑰宝,展示了古代埃及人的聪明才智。

2.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在政治、哲学、艺术和体育运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文化。

广东省中考历史专题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主题五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课件(含真题为例)

广东省中考历史专题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主题五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课件(含真题为例)

考点分解 kao dian fen jie
考点四:《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 体例
一、司马迁与《史记》
1.西汉 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部 纪传体 通史。
2.《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
中的 黄帝 到 汉武帝 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3.《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 名著。鲁迅评价
主题五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考点再现 • 考点1 司母戊鼎、中国古代青铜工业K的A成O就DIAN ZAI XIAN
• 考点2 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 目》等名医名著
• 考点3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 考点4 《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 考点5 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 考点6 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 考点7 《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 考点8 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

散”
“五禽戏”
考点二:郑和下考西洋点的分史实解 KAO DIAN FEN JIE
• 3.李时珍:明朝 医药学家,写了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 著 《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
后来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 “东方医学巨典”。
【点石成金】三位名医,两名在东汉,一名在明代,其 医学成就容易混淆,可用“仲景伤华麻,珍拿纲目救”来记。
考点分解 KAO DIAN FEN JIE
考点三: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 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 1.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 竹木和简帛做书写材料。
• 2.西汉 前期,人们发明了造纸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唐朝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___金__刚__经_》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__毕__昇__发明___活__字__印__刷__术_,大大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早于欧洲约四百年。
3.指南针: (1)雏形:战国时期制成的“__司__南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 仪器。 (2)发展:___北__宋___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影响: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传入欧洲,为 后来欧洲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3.李时珍:明朝医学家,编写的《__本__草__纲__目__》是一部具 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该书后来陆续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 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3 司母戊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1.概况: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__商__朝__ 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2.商朝青铜器代表作品:__司__母__戊__鼎__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 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3.三星堆文化: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__成__都__平__原__ 盛行的独特青铜文化,代表作品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 青铜神树等。
者称它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 书”
5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 贡献
1.造纸术: (1)发明与改进: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 最早的纸。东汉时期,__蔡__伦__改进了造纸术。 (2)作用: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 化的传播。 (3)地位: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_世__界__文__化_ 的巨大贡 献。
1000
2
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
纲目》等名医名著
1.华佗:汉代著名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剂
“__麻__沸__散__”;被誉为“神__医______”。
2.张仲景:写成《____伤__寒__杂__病__论__》;奠定了__中_医__治__疗_学__的 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法家
韩非 主张中___央__集___权__,加强法治。
兵家
孙武
所著《___孙___子__兵__》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
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此书
考点7 《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作者
体例
《史记》
西汉史学家
___司__马___迁
是我国第一部
___纪___传__通体史
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 的黄帝到汉武帝 时期的史实
2.“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学派与代表人物:
学派 代表人物
主张
儒家 孔子、孟子 提出“_仁____”的学说,主张“为___政__以__德_____”“爱人”
墨家
墨子
主张“__兼__爱__”、“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
义战争
道家
庄子 主张顺其自然,“无__为___而__治___”
从北到南分为__永__济__渠__、通济渠、___邗__沟___、江南河四段。连接 了海__河__、__黄__河__、__淮__河__、__长__江__、__钱__塘__江____五大水系。
(4)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 济的交流。
4.赵州桥: (1)建造时间及建造者:隋朝__李__春__。
1、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 成书于_东__汉_时__期__的《九章算术》,总结了从___周_秦___ 到___汉__代___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___计__算___为中心 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 南朝的__祖__冲__之__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 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了约________年。
《__水__经___注_》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专著 《齐___民__要___术__》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
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这部书是我国现存
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
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天___工__开___物__》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
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面
明末 貌;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
4.火药:_唐__朝__末__年_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 争。13~14 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加速了
欧洲近代化的进程。
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1.孔子:___儒__家___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 “仁____”和“礼_____”, (2)教育主张:主张“_有__教__无__类____”,开平民教育先河;主 张“当仁不让予师”、因“材_施__教________”. 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整理成《__论__语__》一书。
(2)建筑特点:设计科学、跨度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 造型美观。
(3)历史价值: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5.北京故宫:旧称_紫__禁__城_,位于北京的中心,是_皇__帝___居住 的地方。
6 《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人物 郦道元 贾思勰
宋应星
时期 北魏、东魏
北魏
代表作及价值
明长城:为了防范__蒙__古___骑兵南下侵扰,修筑了东起 _鸭__绿__江____,西至____嘉__峪__关___的长城。
3.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人物:__隋__炀__帝___统治时期。
(3)概况:以__洛__阳__为中心,北达__涿__郡___,南至__余__杭___,
4 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
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_李__冰__父__子_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 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少有自然灾害的“__天__府__之__国____”。_的进攻,修筑了 西起_临__洮_____,东到__辽__东____的城防,抵御匈奴。
北宋史学家 《资治通鉴》
___司__马___光
是我国第一部
__编___年__体_通史
叙述了从______战_ 国
到五代的历史
考点6 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人物
“__诗__仙__”李白、“诗___圣___”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