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修
先秦时代的思想、文化、科技

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气氛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局 面,下列哪一方面是这种局面形成的客观条件( ) A.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C.各国国君重视人才 D.教育日益普及
A
高美峰制作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 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采纳有利于各自统治的学说 ③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④“学在官府”发展为 “学在民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被打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高美峰制作
4.易中天曾经说:“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也是一场历 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锋,儒道争锋, 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材 料中的“争”本质上指的是( ) A、争夺学术霸主地位 B、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 C、寻求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新途径 D、学术界的混乱和无序
C
高美峰制作
夷夏界限的变化
远古时代在各地散布着许多部落,无所谓夷夏问题。 周王朝建立后,周王朝和从属于周的中原诸侯国逐渐自称 为“诸夏”,并把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的部落当作野 蛮人而和诸夏对立起来。在春秋时期,诸夏自称为诸华, 或华夏,少数民族则泛称夷或夷狄。华夏和夷狄之间的确 曾经有民族、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但是又长期有着 密切的共处关系。春秋时,在大国争霸的同时,晋、齐、 秦等国都把临近的夷狄纳入本国版图,加速了夷夏的融合 进程。楚、吴、越也在迅速地华夏化,战国时,华夏族基 本形成了,这就是汉族的前身。
高美峰制作
古代中国人有重华夏轻夷狄的思想,这就同古代印 度的雅利安人称异族为“蔑戾车”和古希腊人称异族为“蛮 族”一样。不过,古代中国人对夷夏的区分还有其自己的 特点。这就是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重文化而非重 种族的区分标准。 文化上的先进与落后自然地就成了区分夷夏的标准 了。以文化为标准的夷夏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对 中国以后的历史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佛教产生的背景、创始人及教义

考点:佛教产生的背景、创始人及教义1.佛教产生的背景: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诞生。
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
3.佛教的教义:①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
②佛教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经典:《佛经》。
易错微析佛教创始人易错:佛教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隐修者”。
世人口中的“如来佛”多指他。
例题1 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的宗教是()A.基督教B.犹太教C.伊斯兰教D.佛教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故选D。
例题2 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如来佛祖”“因果报应”等词语与下面哪种宗教有关吗()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答案:A解析:“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是佛教术语,“如来佛祖”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因果报应”是佛教教义的一部分,故选A。
1.中国有句熟语:“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这里的“如来佛”指的是佛教的创始人()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穆罕默德D.阿育王2.下列哪一宗教发源于古印度()A.基督教B.伊斯兰教C.犹太教D.佛教3.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们收集了“释迦牟尼”“公元前6世纪”“众生平等”等信息。
由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1)材料中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是不是真正的平等?请说明理由。
墨家文化与科技思想

墨家文化与科技思想诸子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早期学术繁荣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儒、道、法等诸家均视科学技术为末道或不屑为之或明确排斥。
儒家经典论著《论语》中讲道:“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所为。
”所以认为君子当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科学技术为“小道”而不为。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小国寡民,安贫乐道,对科学技术持有抵触态度,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智慧出,有大伪”,“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技)术,奇物滋起。
”认为只有“绝圣弃智”“绝巧弃利”才能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
法家基于“定分止争”“兴功惧暴”的要求,看到了科技对于富民强国的重要性,但法家却并不推崇科学技术。
在这一时期,唯独墨家对科学技术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价值取向。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主张的同时,还在几何、力学、光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及军事技术、机械、土木工程诸方面取得伟大成就。
梁启超在《〈墨经校释〉自序》中说:“在吾国古籍中欲求与今世所谓科学精神相悬契者,《墨经》而已。
”钱临照更赞叹:“集数百条自然现象与思想之定义与定律于一书,先秦诸子之著述中惟此墨经而已矣;求诸世界并世之古籍中,亦惟古希腊之少数著述始足以相埒,吁,亦盛矣!”并言称墨子是“我国古代稀有之科学家也”。
随着近30年来墨学这一“千年绝学的伟大复兴”,以《墨经》为代表的墨家科技成就获得了学术界普遍承认和推崇,墨子也被尊称为“科圣”。
当代著名墨学专家杨向奎先生认为:“一部《墨经》无论在自然科学哪一方面,都超过整个希腊,至少等于整个希腊。
”笔者认为,墨子的科技成就固然让人骄傲,但是其在科技实践活动中贯彻始终的“人文关怀”更值得珍视,对当今科技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义利统一”——墨子科技思想的功利主义所谓科技功利主义是以墨子的义利观为理论基础,也就是何谓至善的问题。
孔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义利对立起来,主张“仁者安仁”“何必曰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影响中国古代是科技与文化繁荣的时期,众多的科技发明和文化成就对中国及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对社会、经济、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影响。
一、科技成就对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
首先,造纸术的发明使文字的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大大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这不仅促进了人们思想的交流和文化的发展,还提高了社会科学的水平。
其次,火药的发明不仅被用于军事上,还在民生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火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另外,中国古代还发明了指南针,这项科技成就对航海和地理探索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
指南针的使用使得航海者在航行时能够准确确定方向,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增加了国家对外贸易的机会。
二、文化成就对经济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对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儒家文化的兴盛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勤劳、诚信和孝顺的价值观,这些观念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经济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佛教的传入推动了艺术和工艺品的发展。
佛教寺庙的建筑雕塑以及陶瓷、丝织品等艺术品的制作与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工艺品行业的繁荣,使中国的艺术和工艺品走向世界。
另外,道家思想的兴起,提倡自然和谐,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人们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科学耕作,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农业的产量,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科技与文化成就对艺术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对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绘画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
造纸术的发明使纸张成为绘画的重要载体,推动了绘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绘画作品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绘画艺术。
其次,陶瓷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通过瓷器的制作和装饰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的瓷器逐渐成为世界闻名的艺术品,并对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课件

古埃及象形文字
• 公元前3000 年左右古埃及人 创造了象形文字, 是字母文字产生 重要影响。
罗塞塔石碑
• 象形文字
• (1)创造者:埃及人。 • (2)特点:用图形表示事物。 • (3)影响:对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
影响。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 (1)创造者:两 河流域苏美尔人。
• (2)特点:每一 笔开始部分都较粗, 而末尾部分都较细, 就像木楔一样。
• (3)影响:被西亚 古代各民族采用。
中国汉字
汉字是 世界上唯 一的古代 一直演变 过来没有 间断过的 文字形式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的情况表
教派
起源地
创立时间 主要教义
佛教
印度
基督教 巴勒斯坦地 区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麦加
公元前6世纪 倡导众生平 等、因果报 应、忍耐服 从
公元1世纪上 上帝面前人
半叶
人平等
公元7世纪 信仰真主安 拉
• 宗教的本质: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和社 会力量两方面来理解。从社会意识形 态来说,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但 宗教不同于一般社会意识形态,它还 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文化-

专题六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文化现代科技:中国史下册课本155页古代科技:一、基础知识:见《导与练》101——104页总体认知:中华文化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又是世界上绵延不绝、一直向前的文化之一。
中华文化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以其独特的体系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告诉我们,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既是向外传播优秀文化的历程,也是不断汲取世界各国优秀文明的历程。
二、纵向联系与比较:阶段特征中华文化在明清以前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
其基本特征:1、先秦(重点: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产生、发展时期,不仅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构筑了基础。
2、秦汉时期: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
(具体特点见课本47页)3、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形成了世界学者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促进了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4、宋元时期:中华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技方面有突出成就。
也是中华文明进一步外传的时期。
5、明清时期:古代文化承古盟新(142页),但明朝中期以后,近代科学在西欧兴起,我国的科学技术不但被西方迅速赶上和超过,而且日益衰落。
三、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1、政治:政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策: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2、经济:经济是否发展繁荣,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物质基础。
(注意商品经济带来的影响:如唐宋以来,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出现并发展壮大。
为适应市民阶层生活需要,传奇、词、曲和小说等文学形式先后涌现,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3、民族融合、对外交流: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隋唐最突出92)。
中考历史_【知识专项】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专题五____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专题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考点聚焦考点1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考点2 史学考点3 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2.古代科技著作(1)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2)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3)明朝: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著《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3.古代医学(1)华佗(神医):发明麻醉药剂“麻沸散”、创制医学体操“五禽戏”。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3)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4.数学(1)东汉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
(2)祖冲之:南朝著名数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就是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1000年。
考点4 文学考点5 艺术考点6 戏剧考点7 建筑1.秦长城: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2.赵州桥: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3.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4.北京城:是明成祖时修建,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紫禁城(今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5.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考点8 宗教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东汉明帝时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之一是张陵,东汉时在民间兴起,尊老子为教主。
考点9 文字演变特别提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拓展提升1.孔子“仁”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启示?(1)主要内容: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
古代科学思想与科技教案

古代科学思想与科技教案科学思想和科技是人类在不断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主创造的产物,古代的科学思想和科技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其峰值亦难以抵达现代科技的高度。
但是,古代科技历史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启示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科学思想、探索发展科学的方法,同时也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学习古代科学思想和科技知识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下面来探究古代科学思想与科技教案的研究。
一、古代科学思想的发展古代科学思想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周朝时期的天文学、医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发展。
随着科学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伴随着诸多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也不断发展壮大。
周朝时期,人们把天文学作为社会的一项必要工作,用仪器精确地观测天体运动,从而不断提高了天文学的水平。
同时,由于治病救人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国的古代医学也在一直发展。
在秦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以其卓越的学识和智慧为古代科学思想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李冰、郦道元等为江南水利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工程作为中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的重要标志,推动了中国水利文明的发展;张衡为机械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等仪器,奠定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基础等等。
这些科学家和他们的科技成果,不仅在古代科学思想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成为了后代继承发扬的重要遗产。
二、古代科技教案的编写关于古代科技知识的教育教学,需要切实结合中小学生的现实情况。
在制定古代科技教案时,必须注意考虑中小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解深度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兴趣和乐趣。
(一) 科技教材的选题科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需要关注当代科技进步方向和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关注古代科技历史发展脉络,使学生对人类的科技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小兔子、鲜花,特别是百合花是这一季节的象征。
节复活节前夕,孩子们为朋友和家人给鸡蛋着色打扮一番。
这些蛋有的煮得很老,有的只是空空的蛋壳。复活节那 天早上,孩子们会发现床前的复活节篮子里装满了巧克 力彩蛋、复活节小兔子、有绒毛的小鸡及娃娃玩具等。 据说复活节兔子会将彩蛋藏在室内或是草地里让孩子们 去寻找。
饮食禁忌:主要是不食不洁之物,这包括猪肉、
狗肉、驴肉、马肉、兔肉、无鳞鱼及动物的血和非阿 訇宰杀的动物和自死的动物,同时还禁止饮酒。
开斋节
传说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异族统治者的 侵犯,藏在深山里,白天不敢生火做饭,到月 亮出来时才做饭吃。后人为了纪念祖先创业的 艰难,规定穆斯林每年要守斋一个月。在这期 间,人们在日出前都要吃饱喝足。日出后整个 白天,不论怎样饥饿都不许吃喝。但是,老人 和小孩可以例外。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
第一部分:古老而神秘的文 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腓尼基字母文字
• 1、象形文字
• (1)创造者:古埃及人 • (2)特点:用图形表示事物 • (3)影响:对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时间:前3000年左右
象 创造:古埃及人最早
形 文
使用的
字 概念:用图形表示事
• 中国四大佛山
•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
)
• 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
萨)
பைடு நூலகம்
•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
)
• 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
萨)
• 藏传佛教的文化代表——拉萨布达拉宫
2、基督教
• ①产生背景: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 • ②创立人:传说中的耶稣 • ③基本教义: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 ④影响: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
腓尼基,最早的字母文字, 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 基础
中国商朝时刻写在龟 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练一练
连线
腓尼基人 中国人 苏美尔人 埃及人
字母文字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甲骨文
亚洲 欧洲 非洲
二、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创立 时间
创立者
创立地点 相关知识
佛教 前6世纪 基督教 1世纪
乔达 摩·悉达 多
耶稣
伊斯 兰教
书、行书、草书,以
及各种印刷字体等漫
长的发展历程。今天
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中国汉字
汉字是 世界上 唯一的 古代一 直演变 过来没 有间断 过的文 字形式
字文
象形 古埃及人,5000多年前,为以 文字 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影响
楔形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5000多年前, 文字 古代西亚所采用
字母 文字
甲骨 文
“忍耐顺从” “因果报应”
• 传播:
• 时间: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 • 方向:北:中亚→中国→朝鲜→日本
南: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佛教的传播
中亚
中国 (公元前后)
朝鲜 日本
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
东南亚
佛教的传播
佛教节日
• 释迦牟尼圣诞(四月初八 日又名浴佛节和佛诞节)
• 佛欢喜日(七月十五日又 名盂兰盆节)
物。这种文字通常被刻在庙墙、
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主要使用 者是僧侣和书吏。对后来的
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象形 就是将字形画成它所 代表的物体的模样,让字的 笔画随着物的形状而折屈, 描绘实物形状。
猜猜看
象 日 月 山 水 鸟鱼 形 文 字
马龙
狗鸡
兔
猪羊猴
蛇
鼠
牛
虎
古代埃及的 象形文字
(“神的语言”)
• A.佛教 • B.道教 • C.伊斯兰教 • D.基督教
• 右图为佛教的传播图,图 中②所指代的国家或地区 是
• A.古代巴勒斯坦
• B.古代中国
• C.古代印度
• D.古代阿拉伯
• 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浴佛节,
为每年的农历 四月初八,是 中国佛教徒纪 念教主释迦牟 尼佛诞辰的一 个重要节日, 亦名佛诞节。 各国各民族的 佛教徒通常都 以浴佛等方式 纪念佛的诞辰。
浴佛节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 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
般在四月初七日,许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准备参加于次 日清晨举行的纪念法会。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 盆中注满了用麝香、丁香等配制成的香汤,汤中立着一尊铜 像。沐浴开始前,寺院住持率领全寺僧众礼赞诵经,随后持 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僧众和居士们 一边念一边依次拿小勺舀汤浴佛。浴完佛像后再用一点香汤 点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灾除难。
7世纪 穆罕默德
古代印 度
巴勒斯 坦
阿拉伯 半岛
众生平等, 因果缘由
圣诞节 公元元年
《古兰经》 穆斯林
成为世界性宗教 A 它们的教义迎合了当时身处苦难中的人民 的原因: 的精神需求 B 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植
• 1、佛教
• ①背景:古代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 ②时间:公元前6世纪 • ③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 ④基本教义:“众生平等”
• 释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 初八又名腊八节,或佛成 道节)
• 观音菩萨圣诞(二月 十九日)
• 观音菩萨成道(六月 十九日)
• 大势至菩萨圣诞(七 月十三日)
• 观音菩萨出家(九月 十九日)
• 佛教经典
• 《金刚经》 •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大藏经》 •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 • 《佛说阿弥陀佛经》
宗教信仰与迷信从认识论上进的确有共同之 处,它们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但是迷 信不属于宗教范畴,迷信职业者不过是利用这些活 动骗人钱财,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宗教 名称
产生 原因
创始 人
创立 时间
创始 地区
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
基督教
社会矛盾尖锐 乔达摩.悉达多
犹太人遭 受苦难
耶稣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圣诞节是基督教各派信徒纪念耶
酥诞辰的日子。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 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
刀叉进食,减少娱乐。
复活节
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拣拾彩蛋是节日期间重要的 活动,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
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
复活节彩蛋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 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每年在教堂庆 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 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
这样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封斋”,人们终 于盼来了开斋节。这天清晨,穆斯林们沐浴更 衣,到清真寺礼拜,走亲访友。三十天庄严神 圣的守斋活动就这样结束了。
练一练
猜一猜 下列建筑分别与哪一种宗教有关
麦 加 大 清 真 寺
练一练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
寒山寺
六合塔
灵山大 佛
• 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人我国,如“ 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 等。这些节日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我国古代也有一种文字是象形文字,它是什么文字呢?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
甲 骨 文
后期(公元前14~公 元前11世纪)王室用 于占卜记事而刻(或 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的文字。甲骨文是中
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
中时代最早、体系较
为完整的文字。中国
的文字从出现至今,
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
文字、甲骨文字、金
文、篆书、隶书、楷
文字的发展
表
出表
(表 象意
示 抽
现 表
示 抽
音字节
字 母
形符
象
音象
符
)号
概
符概
号
念
号念
罗塞塔石碑
8世界末,拿破仑大军 入侵埃及,士兵在修 筑防御工事的时候, 发掘出一块黑石碑 (罗塞塔石碑)。罗 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高1.14米, 宽0.73米,石碑上用 希腊文字、古埃及文 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 字刻了同样的内容。 法国古代语学者吉 恩·保罗·商博良研 究了这些文字,并设 法释读了古埃及的象
楔形文字泥板
公元前7世纪的古 巴比伦人凭想象 刻画在泥板上的 世界地图,地图 上的楔形文字形 容圆圈外面的未 知世界“永无天 日”。
3、腓尼基的字母文字
古埃及文字、西亚文字
腓尼基人
腓尼基字母文字(世界上 第一套拼音字母 )
古希腊人
希腊字母
拉丁人
拉丁字母(世界上最通 用的字母)
• 腓尼基人创造了一种字母文字,为 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基
东派(东正教):希腊语地区
督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教 西派(天主教):拉丁语地区
以罗马为中心
分裂的标志:1054年,双方首脑人物互 相开除对方的教籍,基督教会分裂。
• 耶稣降生(其母为玛利亚,父为木匠约瑟,降生于伯利恒)
传道、受审、处死、升天 ——耶稣的一生
圣诞节和复活节是基督教重要节日
• 耶稣圣像
宗教与迷信
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在 我国历史上长期活动的占卜、相术、风水、算命、 拆字、召魂、圆梦等大多产生或流行于封建社会。 习惯上称为封建迷信。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 客观规律。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有依法成立 的社会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