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零部件缝制工艺》课程标准4

合集下载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注意事项;(2)掌握常用的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合设备的使用;(3)学会裁剪、熨烫、整形等基本工艺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学会分析、解决缝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服装缝制工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二、教学内容1. 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注意事项;2. 常用的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合设备的使用;3. 裁剪、熨烫、整形等基本工艺技能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注意事项;(2)常用的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合设备的使用;(3)裁剪、熨烫、整形等基本工艺技能的实践操作。

2. 教学难点:(1)缝合技巧的掌握;(2)解决缝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示范、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3. 创设实践性强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服装缝制工艺》相关教材、图片、视频等;2. 教具:缝纫机、剪刀、尺子、熨斗等缝制工具;3. 学生准备:穿着宽松舒适的服装,准备进行动手实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服装缝制工艺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对服装缝制工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示范:教师演示常用的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合设备的使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进行裁剪、熨烫、整形等基本工艺技能的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服装缝制工艺》实训要求

《服装缝制工艺》实训要求

《服装缝制工艺》实训要求《服装缝制工艺》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教学和实训,学生掌握服装制作专业的手缝、车缝工艺和熨烫工艺,在服装缝制工艺方面达到中级工技术等级水平。

一、应知内容:1.熟练掌握手缝工艺和车缝工艺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2.了解各种手缝针法在服装上的运用;服装缝制工艺的常用工具;各种手缝针法的基本训练;缝纫机各种车缝缉线的基础训练。

3.掌握简做女裤的缝制工艺;精做男裤的缝制工艺。

4.了解普通女衬衫的缝制工艺教学要求女衬衫款式变化的缝制工艺;男衬衫的缝制工艺。

5.了解斜裙的缝制工艺;直裙的缝制工艺;裙子变化款式的缝制工艺。

6.了解单茄克衫缝制工艺;夹茄克衫缝制工艺。

7.了解简做女式上衣缝制工艺;精做女西服缝制工艺;女式上衣缝制新工艺。

8.了解粗呢男西服;精纺毛料三件套男西服;男西服的变化缝制新工艺。

9.了解粗呢中山服缝制工艺;精纺毛料中山服缝制工艺。

10.了解驳领式男大衣;关门领连肩袖式男大衣缝制工艺。

11.了解直身式女大衣缝制工艺;紧腰身式女大衣缝制工艺。

12.了解童裤的缝制工艺;童上衣的缝制工艺;童连衣裙的缝制工艺。

13.了解中式上衣的缝制工艺;旗袍的缝制工艺;旗袍款式变化的缝制。

二、应会内容:1.掌握男、女西裤的裁片要求、缝制工艺流程、熨烫要求及其成品质量要求。

2.掌握男女衬衫的裁片要求、缝制工艺流程、熨烫要求及其成品质量要求。

3.掌握一般裙子的裁片要求、缝制工艺流程、熨烫要求及其成品质量要求。

4.掌握茄克衫缝制工艺流程、熨烫要求及其成品质量要求。

5.掌握女式上衣及女西服的工艺流程、熨烫要求及其成品质量要求。

6.掌握精做男西服、西服背心的缝制工艺流程、熨烫要求及其成品质量要求。

7.掌握精做中山服的缝制工艺流程、熨烫要求及其成品质量要求。

8.掌握男式大衣的缝制工艺流程、熨烫要求及其成品质量要求。

9.掌握女式大衣缝制工艺流程、熨烫要求及其成品质量要求。

10.掌握童裤、童上衣及童连衣裙缝制工艺流程、熨烫要求及其成品质量要求。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介绍服装缝制工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强调服装缝制工艺在服装设计和制作中的重要性。

2. 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技巧讲解缝纫机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注意事项。

介绍裁剪、熨烫、缝合、收尾等基本技巧。

演示各种缝合方式和缝合线的特点及应用。

3. 服装缝制工艺的操作方法教授如何测量身体尺寸和绘制服装图纸。

讲解面料的选择和搭配技巧。

示范服装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操作方法。

2. 演示法:展示缝纫机使用、裁剪、熨烫等基本技巧的示范。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服装制作的基本步骤。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创新想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讲解、演示和实践的积极程度。

2. 作品完成情况:学生完成服装制作的质量和创意水平。

3. 小组讨论报告:学生分组讨论的深入程度和创新想法的分享。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服装缝制工艺教材,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持。

2. 缝纫机和工具:提供学生使用的缝纫机、剪刀、尺子等工具。

3. 面料和辅料:提供各种面料和辅料,供学生选择和使用。

4. 示范服装:准备完成的作品,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服装秀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服装缝制工艺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服装缝制工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3. 演示基本技巧:展示缝纫机使用、裁剪、熨烫等基本技巧的示范。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服装制作的基本步骤。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创新想法。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熟练使用缝纫机,掌握裁剪和熨烫技巧。

2024版《服装缝制工艺》教案

2024版《服装缝制工艺》教案
2024/1/26
化学纤维
包括涤纶、锦纶、腈纶等, 具有弹性好、耐磨、易洗 快干等特点。
混纺纤维
结合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的优点,具有多种性能。
8
服装材料性能与选用
01
02
03
04
吸湿性
影响服装的舒适性和保暖性, 一般天然纤维吸湿性好于化学
纤维。
2024/1/26
透气性
影响服装的通风效果,与纤维 结构、纱线密度和织物组织有
18
05
服装整烫与检验技术
2024/1/26
19
服装整烫原理与方法
整烫原理
利用热力和压力,使服装面料纤维膨胀、伸展, 达到平整、挺括的效果。
整烫方法
推烫、归烫、压烫、侧烫等,根据服装部位和面 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整烫工具
熨斗、烫台、喷水壶等,确保工具干净、温度适 宜。
2024/1/26
20
服装检验标准与流程
2024/1/26
14
04
服装缝制技术
2024/1/26
15
手缝工艺基础
手缝工具与材料
介绍手缝针、线、顶针、 剪刀等基本工具,以及棉 线、丝线等常用线材。
2024/1/26
基本手缝针法
学习平针、回针、锁边针、 缲针等基础针法,掌握其 操作要领和适用场景。
手缝工艺应用
通过实例演示,了解手缝 工艺在服装制作中的具体 应用,如处理布边、加固 扣眼等。
22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1/26
23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服装缝制基础知识
包括缝纫机使用、线材和布料选 择等。
常见缝制工艺
如平缝、包边、锁边、扣眼等。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
2.课程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全面了解现代服装工艺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品格修养,具备解决服装生产过程中处理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服装成衣样板的毛样、排料、工艺流程及具体的熨烫方法、步骤。使学生具备从酝酿构思、材料选择到工艺制作等创作和表现能力,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逐步靠拢企业要求,同时在技能上达到服装缝制定制工(高级、中级)以上水平。
(2)西装的工艺流程及质量经验标准。
活动一:女西服的缝制工艺
1)女西装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
(2)女西装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3)女西装的熨烫、检验与整理工艺;
(4)女西装领的工艺分析与缝制
活动二: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训练学生进行(1)掌握男西装平驳领的缝制、修剪缝份、翻烫等工艺知识;
(2)能了解男西装企业技术标准;
(4)短裙的熨烫工艺。
活动四:连衣裙的缝制工艺
(1)连衣裙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
(2)连衣裙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3)连衣裙的熨烫工艺
活动五:旗袍的缝制工艺
(1)(1)旗袍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
(2)旗袍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3)旗袍的熨烫工艺
30
4
裤子缝制工艺
(1)掌握缝制、整烫、检验裤子前开门拉链的工艺质量要求
1)掌握缝制、整烫、检验衬衫各工序的工艺质量要求;
(2)能了解衬衫企业技术标准;
(3)能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缝制衬衫;
(4)掌握衬衫手缝工艺、车缝工艺和熨烫工艺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5)掌握衬衫领的缝制、修剪缝份、翻烫等工艺知识。
活动一:女衬衫的缝制工艺
(1)女衬衫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

服装工艺缝制课程设计

服装工艺缝制课程设计

服装工艺缝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服装工艺基础知识,如缝制工具的使用、布料选择和处理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缝制技巧,如平缝、包缝、绷缝等,并能够正确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3. 学生能够了解服装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并掌握简单的服装制作流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缝纫机,进行基本的缝制操作,制作出整齐、牢固的缝合线迹。

2.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缝制技巧,完成一件简单的服装制作,展示出良好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创意思维,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服装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服装工艺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 学生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提高自我表达和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服装工艺基本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服装工艺基础知识:- 缝制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布料的种类、选择及处理技巧- 缝纫机的结构与操作要领2. 缝制技巧学习:- 平缝、包缝、绷缝等基本缝制方法- 针法变化的运用与实践- 缝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问题解决方法3. 服装制作流程:- 服装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简单服装的制作步骤及技巧- 缝制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与修正4. 创意服装设计:- 设计原则与元素的应用- 结合个人喜好,进行创意设计- 小组讨论与评价,提升设计水平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服装工艺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第二周:缝制技巧的学习与练习第三周:服装制作流程的学习与实践第四周:创意服装设计及制作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中关于服装工艺的相关章节,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教材所要求的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服装工艺基本课程标准

服装工艺基本课程标准

服饰工艺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饰工艺基础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 54学分:3合用专业:服饰设计与工艺一、课程概括服饰缝制工艺是作为全部服饰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服饰缝制工艺包含裁剪与工艺两大多数。

裁剪可分红制图、排料、裁剪三个工序,此中服饰构造制图是裁剪的首道工序。

加工工艺包含缝纫、熨烫等技术。

构造制图与缝制工艺直接影响成衣成效。

本课程经过十二类有代表性服饰品种的制图实例、缝制要领及步骤的学习,介绍了正常体型的基本样式的服饰构造制图与缝制工艺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及一般体型的服饰样式变化的构造制图方法。

希望学习后能贯通融会,独立地裁制各式服饰,为毕业后的上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达到服饰应用型中等技术水平。

二、培育目标服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培育坚固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拥有较高的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材。

本课程以掌握服饰基本的缝制工艺为前提,学会工艺流程及各样缝制技巧,最后达到能独立达成平车和特种机使用,学会不一样的缝制工艺。

并将专业知识构造、职业综合素质、可连续发展能力培育融入到教课内容的每个环节。

详细以下:1、能力目标:(1)能基本认识各样面料、辅料及其余材质;(2)能懂得各样缝制方法和技巧;(3)能自己独立达成产品的裁剪和制作工艺;(4)能懂各样缝制方法;(5)能独立达成成品的拼合;(6)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连续发展能力;(7)培育学生谦逊、勤学的能力;(8)培育学生勤于思虑、做事仔细的优秀作风;( 9)培育学生优秀的职业道德。

2、知识目标:(1)培育学生拥有扎实的服饰制作基础;(2)掌握熨烫工艺;(3)掌握服饰产品的工艺流程;(4)认识常有服饰产品的缝制方法和技巧。

3、素质目标(1)拥有较强的工艺制作理念;(2)具备优秀的团结协作精神;(3)具备优秀职业道德,恪守行业规范;(4)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育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三、教课组织依据本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剖析,为使学生认识缝制工艺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缝制技巧和娴熟操作缝制设施,本课程设计了 4 个学习内容,在学习内容的教课实行中,进一步分解成 54 个学习课时。

服装手缝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手缝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手缝工艺课程标准背景:服装手缝工艺课程标准是指为提高服装手工制作水平和工艺技能,培养具有实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服装手工人才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指导方针。

必要性:随着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日益高涨,服装手工制作的水平也需要提高。

制定服装手缝工艺课程标准,不仅可以规范手工制作的质量,提高工艺水平,还可以激励培养服装手工人才,推动服装行业的进步。

课程内容:针线基础知识、缝纫机使用、高档服装的手缝工艺、特殊面料的手缝工艺、纽扣、扣眼、拉链等辅料的使用及手缝工艺、服装补丁及补缀的手缝工艺、服装定位及剪裁的手缝工艺、服装拼接及立体剪裁的手缝工艺、服装附属品制作、创意手工缝制等。

课程目标:1. 掌握基本的针线技能,包括不同种类和厚度的线材的使用、不同手法的针法等。

2. 熟悉主要缝纫机的操作和维护,掌握机织布料的缝纫技巧。

3. 掌握高档服装的手缝工艺,如撞针、手钉、手包缝等。

4. 熟悉各种特殊面料的手缝工艺,如真丝、羊毛、皮革等。

5. 掌握辅料的使用及手缝工艺,如纽扣、扣眼、拉链等。

6. 掌握服装补丁及补缀的手缝工艺,如织补、针嵌法等。

7. 掌握服装定位及剪裁的手缝工艺,如合缝、衔接、叠缝等。

8. 掌握服装拼接及立体剪裁的手缝工艺,如褶边、锥形等。

9. 掌握服装附属品的制作和使用,如手工花边、手工纽扣等。

10. 培养创意手工缝制的能力,积极参与时装设计和制作。

课程评估: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制定评估标准,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和作品展示等。

评估标准应注重质量和速度的平衡,如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品即可获得较高的评价。

教学环节:课程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技能水平设置初、中、高级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可以以实用性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材料:应提供全面的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包括不同种类和品质的线材、缝纫机、剪刀、切割器、图案纸、手工绘画工具、衣物模型等。

总结:服装手缝工艺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高服装手工制作水平和工艺技能,培养具有实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服装手工人才,推动服装行业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典型零部件缝制工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服装典型零部件缝制工艺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前言】
1. 课程性质
服装缝制工艺是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服装工艺》是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服装工艺是服装款式设计变为产品的关键步骤,是结构制板成形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服装的依据和保证。

本课程服务于服装生产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基本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
在对行业岗位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我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懂设计的服装工艺师、服装制版师,在现在服装流行趋势的影响下,服装工艺表现的技法非常多,根据服装企业的特点,将现代服装化整为零,由浅入深的掌握现代服装工艺的技能与技巧的要领。

课程服装工艺承前启后,逐步递进。

在教学实施中,根据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设计各个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活动,要求学生边学边做,做学结合,通过这些活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本课程建议课程70课时。

【课程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全面了解现代服装工艺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品格修养,具备解决服装生产过程中处理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服装成衣样板的毛样、排料、工艺流程及具体的熨烫方法、步骤。

使学生具备从酝酿构思、材料选择到工艺制作等创作和表现能力,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逐步靠拢企业要求,同时在技能上达到服装缝制定制工(高级、中级)以上水平。

【职业能力目标】
1.能进行服装的细节制作
2.能进行服装的配饰制作
3.能熟练掌握整件服装的制作方法
4.能练操作常用缝纫设备
5.能发现服装缝制中的基本问题,能进行改革
6.能达到服装缝制制定定制工(中级、高级)技能水平
【实施建议】
1.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结构
(3)教材在内容上应简洁实用又开放,即在注重服装缝纫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把现代服装企业服装缝纫流水岗位操作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服装企业生产操作的实际。

在形式上应适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文字表述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

(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通俗、表达简练,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图列与案例应引起学生的兴趣,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教材中注重实践内容的可操性,强调在操作中理解与运用理论。

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坚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模块教学方法,设计排除常用服装设备一般故障
3.课程内容与要求
不同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议教学模式采用“五环四步”的教学模式
(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教”与“学”互动,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学生分组操作训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服装工艺的相关技能与要求。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强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操作,并获得服装定制工(中级、高级)技能证书。

(4)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格。

教师要关注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更贴近生产现场和时代要求,设计和制作的服装具有市场性。

4.教学评价
(1)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以工作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2)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学生自评、互评以及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

(3)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生动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视听光盘,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的资源共享。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2)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
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媒体多样化、教学活动双向化、学习形式合作化。

(3)产学结合开发试验实训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在此过程中进行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开发。

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三年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