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实际上就是一个逆变器
变频器逆变部分的作用

变频器逆变部分的作用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变频器逆变部分作为变频器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将直流电信号转换为交流电信号的关键环节。
通过逆变器,我们可以实现对电压、频率和相位等参数的调控,从而实现对电机运行速度和输出功率的精确控制。
变频器逆变部分的作用可谓是多方面的。
首先,逆变部分能够将电网提供的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信号,这样就能够满足电动机等负载的工作需求。
其次,逆变部分能够实现对电压、频率和相位等参数的调整,从而能够适应不同负载对电力的需求,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此外,逆变部分还具备过载保护、故障检测等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变频器逆变部分的应用领域广泛。
首先,它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论是机械加工、能源控制还是制造业等领域,变频器逆变部分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生产线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其次,逆变部分还在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变频器逆变部分的应用,我们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的电压和频率等参数的调节,提高电能转换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此外,逆变部分在交通运输、新能源发电、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总之,变频器逆变部分作为变频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逆变部分将会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说明,包括各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安排。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变频器逆变部分的功能2.2 变频器逆变部分的应用领域3. 结论3.1 总结变频器逆变部分的作用3.2 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引言部分,我们会概述变频器逆变部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然后,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变频器逆变部分的功能和其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变频器入门知识

第一、什么是变频器?
通常,把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电压或频率可变的交流电的装置称作“变频器”。为了产生可变的电压和频率,该设备首先要把电源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DC)。把直流电(DC)变换为交流电(AC)的装置,其科学术语为“inverter”(逆变器)。由于变频器设备中产生变化的电压或频率的主要装置叫“inverter”,故该产品本身就被命名为“inverter”,即变频器。
n = 60f/p n: 同步速度 f: 电源频率 p: 电机极数 改变频率和电压是最优的电机控制方法,如果仅改变频率,电机将被烧坏。特别是当频率降低时,该问题就非常突出。为了防止电机烧毁事故的发生,变频器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改变电压。例如:为了使电机的旋转速度减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必须从60Hz改变到30Hz,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就必须从200V改变到约100V。例如:为了使电机的旋转速度减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必须从60Hz改变到30Hz,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就必须从200V改变到约100V。
⑤按用途分是属于高性能通用变频器.
第三、变频器有什么分类?
变频器的分类方式很多,这里主要对交-直-交变频器进行分类.
①按直流电源的性质分:电流型变频器和电压型变频器.
②按输出电压调节方式分:PAM方式、PWM方式和高载波变频率PWM方式.
③按控制方式分:U/F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
高性能通用变频器主要分三类:有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变频器、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变频器、无速度传感器的直接转矩矢量控制变频器。
简述变频器工作原理

简述变频器工作原理
变频器是一种将交流电能转换为可控直流电能,再将直流电能变换为可控交流电能的电气设备。
它主要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整流器:将输入的交流电能通过整流桥变换为直流电能。
整流器采用可控整流器,通过控制整流管开关的状态,实现对交流电能的整流效果。
2. 滤波器:将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能进行滤波处理,去除直流电能中的脉动成分,使得输出直流电能更加稳定。
3. 逆变器:将滤波后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桥变换为可控的交流电能。
逆变器采用可控开关管,通过不同的开关状态,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频率和形状。
4.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通过对整流器、逆变器中的开关管进行控制,实现对输出交流电能的调节。
整个变频器通过不断地对输入的交流电能进行整流、滤波、逆变等处理,最终实现了对输出交流电能的频率、相位和电压的精确调节。
变频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输入直流电压的频率和幅值,实现对交流电机的转速、转向和扭矩的控制。
这使得变频器在工业自动控制和节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液位串级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课题: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设计系别: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任琦梅河南城建学院成绩评定·一、指导教师评语(根据学生设计报告质量、答辩情况及其平时表现综合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1系统结构设计1.1控制方案串级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控制系统,它是根据系统结构命名的。
一、基本原理:它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控制器串联而成的,一个控制器的输出是另一个控制器的的给定值。
二、结构:整个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即主回路和副回路。
主回路有主控制器、副回路、主对象和主变送器构成;而副回路由副控制器、控制阀、副对象和副变送器构成。
三、特点:与简单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在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副回路,所以有以下特点(1)、对于进入副回路的扰动具有较快、较强的克服能力。
(2)、改善主控制器的广义对象的特性。
(3)、对符合和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4)、副回路可以按照主回路的需要更精确地控制操纵变量的质量流和能量流。
四、应用场合:(1)、用于克服变化剧烈的和幅值大的干扰。
(2)、用于时滞较大的对象。
(3)、用于容量之后较大的对象。
(4)、用于克服对象的非线性。
本控制系统中,被控参量有两个,上水箱的液位和下水箱的液位,这两个参量具有相关关系。
上水箱的液位可以影响下水箱的液位,根据上下水箱的液位相关关系,故系统采用的串级控制。
其中,内环控制上水箱的液位,外环控制下水箱的液位,系统远行使下水箱的液位跟随给定值,系统框图如下图3.1所示图3.1液位-液位串级控制系统框图1.2控制规律本设计采用的是工业控制中最常用的PID控制规律,内环与外环的控制算法采用PID算法,PID算法实现简单,控制效果好,系统稳定性好,外环PID的输出作为内环的输入,内环跟随外环的输出。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
它结构简单,参数易于调整,在长期的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变频器是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用于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它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和频率,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二、工作原理1. 电源输入变频器通常由三相交流电源供电。
交流电源经过整流和滤波后,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
2. 逆变器逆变器是变频器的核心部件,它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
逆变器采用高频开关器件(如IGBT)来控制电流的流动。
通过调整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逆变器可以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值的交流电压。
3.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变频器的智能部分,它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信号,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计算出逆变器的工作状态。
控制单元通常由微处理器和逻辑电路组成,它可以实现多种控制策略,如恒转矩控制、恒功率控制等。
4. 输出滤波器输出滤波器用于滤除逆变器产生的高频噪声,使输出电压更加纯净。
滤波器通常由电感和电容组成,可以有效地消除电磁干扰。
5. 反馈回路为了实现对电机的闭环控制,变频器通常需要接入反馈回路。
反馈回路可以监测电机的转速、电流等参数,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反馈信号对逆变器的输出进行调整,以实现所需的控制效果。
6. 保护功能变频器通常具有多种保护功能,以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常见的保护功能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载保护等。
当变频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调整输出参数,以避免设备损坏。
7. 其他功能除了基本的转速和扭矩控制外,现代变频器还具有许多其他功能。
例如,它们可以实现多台电机的同步控制、运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网络通信等。
三、应用领域变频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种电机驱动系统。
它们可以用于风机、水泵、压缩机、输送机等各种设备。
变频器的精确控制能力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
四、总结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交流电机的电力电子设备。
它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和频率,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变频器由电源输入、逆变器、控制单元、输出滤波器、反馈回路、保护功能等组成。
变频器逆变原理

变频器逆变原理变频器是一种能够改变电机转速的电力调节装置,它通过改变输入电压、频率和电流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而变频器的逆变原理则是指在变频器工作时,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原理。
本文将从逆变原理的基本概念、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以及逆变器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逆变原理的基本概念。
逆变原理是指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过程。
在变频器中,直流电源首先经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再经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器是变频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直流电转换为可控的交流电,通过改变输出频率和电压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逆变器通过控制功率器件的开关状态来实现对输出电压和频率的调节。
在逆变器中,常用的功率器件包括晶闸管、场效应管、IGBT等。
这些功率器件能够根据控制信号的变化,通过开关操作来实现对电压和频率的调节,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逆变器的应用。
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对电机进行精确控制的场合,如风机、水泵、压缩机等。
通过改变输出电压和频率,逆变器能够实现对电机的无级调速,从而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和节能性能。
此外,逆变器还可以实现对电机的软启动和软停止,减少了电机启动和停止时的冲击,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总结。
变频器的逆变原理是实现对电机精确控制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将直流电转换为可控的交流电,实现了对电机转速的精确调节。
逆变器作为变频器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对于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和节能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变频器逆变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对电动机起动的要求

直—2019/交12”/4 的过程。
工控部
软起动器与变频器的主要区别什么?
变频器是用于需要调速的地方,其 输出不但改变电压而且同时改变频率; 软起动器实际上是个调压器,用于电机 起动时,输出只改变电压并没有改变频 率。变频器具备所有软起动器功能,但 它的价格比软起动器贵得多,结构也复 杂得多。
2019/12/4
2019/12/4
工控部
变频器市场的潜在增长点
2.大量设备更新,中国在90年代曾随设备大 量引进变频器,这些变频器从技术上已经落后, 而且大多已经达到和超过使用寿命。因此每年会 有10%-15%的更换产品市场,主要是18.5Kw以 内的小功率产品。
2019/12/4
工控部
变频器市场的潜在增长点
3.大功率设备改造,在超过500KW的电机中, 如果有速度控制要求,在90年代以前的设备主要 采用直流调速,不要求调速一般使用高压异步电 机。这在冶金,建材,电厂,化工行业中更为明 显。大功率直流电机在结构,可靠性,效率方面 不如交流电机;而水泵、风机等负载采用变频控 制后可以大量节约用电。因此,在中国大功率/ 高电压变频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工控部
HMI 软件产品:
Factorycast XBTN XBTH,P,E,F XBTG modules
Magelis IPC
中文
重点
Convert
XBTL1000 V4.3
2019/12/4
重点
工控部
SCADA
工业自动化网
2019/12/4
工控部
? 我们将主要介绍哪
◇降低维护成本和减小停工时间。
2019/12/4
工控部
软起动器的概念
主电源
旁 控制电源 路
变频器工作原理

变频器工作原理及应用一、变频器简介变频器,英文名为frequency changer或frequency converter,是一种用来改变交流电频率电气设备。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再次整流(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的。
此外,它还具有改变交流电电压辅助功能。
过去,变频器一般被包含电动发电机、旋转转换器等电气设备中。
半导体电子设备出现,人们已经可以生产完全独立变频器。
变频技术就是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率的方式实现交流电控制的技术就叫变频技术。
变频技术是应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需要而诞生的。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电力电子器件从SCR(晶闸管)、GTO(门极可关断晶闸管)、BJT(双极型功率晶体管)、MOS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SI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H(静电感应晶闸管)、MGT(MOS控制晶体管)、MCT(MOS控制品闸管)发展到今天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HVIGBT(耐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闸管),器件的更新促使电力变换技术的不断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脉宽调制变压变频(PWM—VVVF)调速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作为变频技术核心的PWM模式优化问题吸引着人们的浓厚兴趣,并得出诸多优化模式,其中以鞍形波PWM模式效果最佳。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的VVVF变频器已投入市场并广泛应用。
VVVF变频器的控制相对简单,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小,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故造成输出最大转矩减小。
另外,其机械特性终究没有直流电动机硬,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都还不尽如人意,因此人们又研究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交流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器实际上就是一个逆变器.它首先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然后用电子元件对直流电进行开关.变为交流电.一般功率较大的变频器用可控硅.并设一个可调频率的装置.使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可调.用来控制电机的转数.使转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变频器广泛用于交流电机的调速中.变频调速技术是现代电力传动技术重要发展的方向,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变频技术从理论到实际逐渐走向成熟。
变频器不仅调速平滑,范围大,效率高,启动电流小,运行平稳,而且节能效果明显。
因此,交流变频调速已逐渐取代了过去的传统滑差调速、变极调速、直流调速等调速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冶金、纺织、印染、烟机生产线及楼宇、供水等领域。
一般分为整流电路、平波电路、控制电路、逆变电路等几大部分。
1. 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功能是把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
整流电路一般都是单独的一块整流模块.2. 平波电路平波电路在整流器、整流后的直流电压中含有电源6倍频率脉动电压,此外逆变器产生的脉动电流也使直流电压变动,为了抑制电压波动采用电感和电容吸收脉动电压(电流),一般通用变频器电源的直流部分对主电路而言有余量,故省去电感而采用简单电容滤波平波电路。
3. 控制电路现在变频调速器基本系用16位、32位单片机或DSP为控制核心,从而实现全数字化控制。
变频器是输出电压和频率可调的调速装置。
提供控制信号的回路称为主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以下电路构成:频率、电压的“运算电路”,主电路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电动机的“速度检测电路”。
运算电路的控制信号送至“驱动电路”以及逆变器和电动机的“保护电路变频器采取的控制方式,即速度控制、转拒控制、PID或其它方式4 逆变电路逆变电路同整流电路相反,逆变电路是将直流电压变换为所要频率的交流电压,以所确定的时间使上桥、下桥的功率开关器件导通和关断。
从而可以在输出端U、V、W三相上得到相位互差120°电角度的三相交流电压各国使用的交流供电电源,无论是用于家庭还是用于工厂,其电压和频率均200V/60Hz(50Hz)或100V/60Hz(50Hz),等等。
通常,把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电压或频率可变的交流电的装置称作“变频器”。
为了产生可变的电压和频率,该设备首先要把电源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DC)。
把直流电(DC)变换为交流电(AC)的装置,其科学术语为“inverter”(逆变器)。
由于变频器设备中产生变化的电压或频率的主要装置叫“inverter”,故该产品本身就被命名为“inverter”,即:变频器,变频器也可用于家电产品。
使用变频器的家电产品中不仅有电机(例如空调等),还有荧光灯等产品。
用于电机控制的变频器,既可以改变电压,又可以改变频率。
但用于荧光灯的变频器主要用于调节电源供电的频率。
汽车上使用的由电池(直流电)产生交流电的设备也以“inverter”的名称进行出售。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计算机电源的供电,在该项应用中,变频器用于抑制反向电压、频率的波动及电源的瞬间断电。
2. 电机的旋转速度为什么能够自由地改变?r/min电机旋转速度单位:每分钟旋转次数,也可表示为rpm.例如:4极电机60Hz 1,800 [r/min],4极电机50Hz 1,500 [r/min],电机的旋转速度同频率成比例。
本文中所指的电机为感应式交流电机,在工业领域所使用的大部分电机均为此类型电机。
感应式交流电机(以后简称为电机)的旋转速度近似地确决于电机的极数和频率。
由电机的工作原理决定电机的极数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该极数值不是一个连续的数值(为2的倍数,例如极数为2,4,6),所以不适和改变该值来调整电机的速度。
另外,频率是电机供电电源的电信号,所以该值能够在电机的外面调节后再供给电机,这样电机的旋转速度就可以被自由的控制。
因此,以控制频率为目的的变频器,是做为电机调速设备的优选设备。
n = 60f/p,n: 同步速度,f: 电源频率,p: 电机极数,改变频率和电压是最优的电机控制方法。
如果仅改变频率,电机将被烧坏。
特别是当频率降低时,该问题就非常突出。
为了防止电机烧毁事故的发生,变频器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改变电压,例如:为了使电机的旋转速度减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必须从60Hz改变到30Hz,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就必须从200V改变到约100V。
例如:为了使电机的旋转速度减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必须从60Hz改变到30Hz,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就必须从200V改变到约100V。
如果要正确的使用变频器, 必须认真地考虑散热的问题。
变频器的故障率随温度升高而成指数的上升。
使用寿命随温度升高而成指数的下降。
环境温度升高10度,变频器使用寿命减半。
因此,我们要重视散热问题啊!在变频器工作时,流过变频器的电流是很大的, 变频器产生的热量也是非常大的,不能忽视其发热所产生的影响。
通常,变频器安装在控制柜中。
我们要了解一台变频器的发热量大概是多少. 可以用以下公式估算: 发热量的近似值=变频器容量(KW)×55 [W]在这里, 如果变频器容量是以恒转矩负载为准的(过流能力150% × 60s) 如果变频器带有直流电抗器或交流电抗器, 并且也在柜子里面, 这时发热量会更大一些。
电抗器安装在变频器侧面或测上方比较好。
这时可以用估算: 变频器容量(KW)×60 [W]因为各变频器厂家的硬件都差不多, 所以上式可以针对各品牌的产品. 注意:如果有制动电阻的话,因为制动电阻的散热量很大,因此最好安装位置最好和变频器隔离开,如装在柜子上面或旁边等。
那么, 怎样采能降低控制柜内的发热量呢? 当变频器安装在控制机柜中时,要考虑变频器发热值的问题。
根据机柜内产生热量值的增加,要适当地增加机柜的尺寸。
因此,要使控制机柜的尺寸尽量减小,就必须要使机柜中产生的热量值尽可能地减少。
如果在变频器安装时,把变频器的散热器部分放到控制机柜的外面,将会使变频器有70%的发热量释放到控制机柜的外面。
由于大容量变频器有很大的发热量,所以对大容量变频器更加有效。
还可以用隔离板把本体和散热器隔开, 使散热器的散热不影响到变频器本体。
这样效果也很好。
变频器散热设计中都是以垂直安装为基础的,横着放散热会变差的! 关于冷却风扇一般功率稍微大一点的变频器,都带有冷却风扇。
同时,也建议在控制柜上出风口安装冷却风扇。
进风口要加滤网以防止灰尘进入控制柜。
注意控制柜和变频器上的风扇都是要的,不能谁替代谁。
二、其他关于散热的问题1.在海拔高于1000m的地方,因为空气密度降低,因此应加大柜子的冷却风量以改善冷却效果。
理论上变频器也应考虑降容,1000m每-5%。
但由于实际上因为设计上变频器的负载能力和散热能力一般比实际使用的要大,所以也要看具体应用。
比方说在1500m的地方,但是周期性负载,如电梯,就不必要降容。
2.开关频率:变频器的发热主要来自于IGBT,IGBT的发热有集中在开和关的瞬间。
因此开关频率高时自然变频器的发热量就变大了。
有的厂家宣称降低开关频率可以扩容,就是这个道理。
3.矢量控制是怎样使电机具有大的转矩的?转矩提升功能是提高变频器的输出电压。
然而即使提高很多输出电压,电机转矩并不能和其电流相对应的提高。
因为电机电流包含电机产生的转矩分量和其它分量(如励磁分量)。
"矢量控制"把电机的电流值进行分配,从而确定产生转矩的电机电流分量和其它电流分量(如励磁分量)的数值。
"矢量控制"可以通过对电机端的电压降的响应,进行优化补偿,在不增加电流的情况下,允许电机产出大的转矩。
此功能对改善电机低速时温升也有效。
三、变频器制动的情况制动的概念:指电能从电机侧流到变频器侧(或供电电源侧),这时电机的转速高于同步转速.负载的能量分为动能和势能. 动能(由速度和重量确定其大小)随着物体的运动而累积。
当动能减为零时,该事物就处在停止状态。
机械抱闸装置的方法是用制动装置把物体动能转换为摩擦和能消耗掉。
对于变频器,如果输出频率降低,电机转速将跟随频率同样降低。
这时会产生制动过程. 由制动产生的功率将返回到变频器侧。
这些功率可以用电阻发热消耗。
在用于提升类负载,在下降时, 能量(势能)也要返回到变频器(或电源)侧,进行制动.这种操作方法被称作"再生制动",而该方法可应用于变频器制动。
在减速期间,产生的功率如果不通过热消耗的方法消耗掉,而是把能量返回送到变频器电源侧的方法叫做"功率返回再生方法"。
在实际中,这种应用需要"能量回馈单元"选件。
四、怎样提高制动能力?为了用散热来消耗再生功率,需要在变频器侧安装制动电阻。
为了改善制动能力,不能期望靠增加变频器的容量来解决问题。
请选用"制动电阻"、"制动单元"或"功率再生变换器"等选件来改善变频器的制动容量。
当电机的旋转速度改变时,其输出转矩会怎样?我们经常听到下面的说法:"电机在工频电源供电时(*2)时,电机的起动和加速冲击很大,而当使用变频器供电时,这些冲击就要弱一些"。
如果用大的电压和频率起动电机,例如使用工频电网直接供电,就会产生一个大的起动冲击(大的起动电流(*3) )。
而当使用变频器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是逐渐加到电机上的,所以电机产生的转矩要小于工频电网供电的转矩值。
所以变频器驱动的电机起动电流要小些。
通常,电机产生的转矩要随频率的减小(速度降低)而减些减小的实际数据在有的变频器手册中会给出说明。
通过使用磁通矢量控制的变频器,将改善电机低速时转矩的不足,甚至在低速区电机也可输出足够的转矩。
当变频器调速到大于60Hz频率时,电机的输出转矩将降低。
通常的电机是按50Hz(60Hz)电压设计制造的,其额定转矩也是在这个电压范围内给出的。
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下的调速称为恒转矩调速. (T=Te,P<=Pe) 变频器输出频率大于50Hz频率时,电机产生的转矩要以和频率成反比的线性关系下降。
当电机以大于60Hz频率速度运行时,电机负载的大小必须要给予考虑,以防止电机输出转矩的不足。
举例,电机在100Hz时产生的转矩大约要降低到50Hz时产生转矩的1/2。
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上的调速称为恒功率调速.(P=Ue*Ie)变频器工作原理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再次整流(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的。
1. 电机的旋转速度为什么能够自由地改变?*1: r/min电机旋转速度单位:每分钟旋转次数,也可表示为rpm.例如:2极电机50Hz 3000 [r/min]4极电机50Hz 1500 [r/min]结论:电机的旋转速度同频率成比例本文中所指的电机为感应式交流电机,在工业中所使用的大部分电机均为此类型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