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读三视图ppt
合集下载
组合体—识读压块的三视图(化工制图课件)

化工制图及CAD
任务五:识读压块的三视图 (任务实施)
线面分析法
任务实施
• 分析线、框的含义。
线—交线、轮廓素线、积聚线 线框—面(平面或者曲面)、复合面(两个或两个以上表面光滑连接)、空心结构 • 运用投影特性,分析线、线框对应三视图位置。
•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组合体,需要采用线面分析法结合形体分析法进行分析。
任务实施
从铅垂面的积聚性投影出发
俯视图左端的前、后 缺角是用两个铅垂面切 出的
铅垂面
任务实施
从正平面和水平面的积聚性投影出发正Fra bibliotek面水平面
左视图下方前、后的缺块, 则是用正平面和水平面切出的
③ 综合起来想整体 压块的外形是一个长方体被几个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形成的
立体模型
任务拓展
一、由已知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 最后综合想象整个组合体形状。
任务实施
用线面分析法识读压块的三视图。
① 形体分析
由于压块三个视图的轮廓 基本上都是矩形(只切掉了 几个角),所以它的原始形 体是长方体
② 线面分析
主视图左 上方的缺 角是用正 垂面切出 的
任务实施
主视图左上方的缺角是用正垂 面切出的;俯视图左端的前、后 缺角是用两个铅垂面切出的;左 视图下方前、后的缺块,则是用 正平面和水平面切出的。可见, 压块的外形是一个长方体被几个 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形成的
补画视图可以按如下两步进行: ①根据已知视图,按前述方法将视图读懂,并想出物体的形状; ②在想出形状的基础上,应根据已知的两个视图,按各组成部 分逐个作出第三视图,进而完成整个物体的第三视图。
任务拓展
根据机座的主、俯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机座是由带矩 形通槽的底板、两个带圆孔的半圆形竖板组成,在两个带圆 孔的半圆形竖板之间还有一块矩形板。
任务五:识读压块的三视图 (任务实施)
线面分析法
任务实施
• 分析线、框的含义。
线—交线、轮廓素线、积聚线 线框—面(平面或者曲面)、复合面(两个或两个以上表面光滑连接)、空心结构 • 运用投影特性,分析线、线框对应三视图位置。
•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组合体,需要采用线面分析法结合形体分析法进行分析。
任务实施
从铅垂面的积聚性投影出发
俯视图左端的前、后 缺角是用两个铅垂面切 出的
铅垂面
任务实施
从正平面和水平面的积聚性投影出发正Fra bibliotek面水平面
左视图下方前、后的缺块, 则是用正平面和水平面切出的
③ 综合起来想整体 压块的外形是一个长方体被几个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形成的
立体模型
任务拓展
一、由已知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 最后综合想象整个组合体形状。
任务实施
用线面分析法识读压块的三视图。
① 形体分析
由于压块三个视图的轮廓 基本上都是矩形(只切掉了 几个角),所以它的原始形 体是长方体
② 线面分析
主视图左 上方的缺 角是用正 垂面切出 的
任务实施
主视图左上方的缺角是用正垂 面切出的;俯视图左端的前、后 缺角是用两个铅垂面切出的;左 视图下方前、后的缺块,则是用 正平面和水平面切出的。可见, 压块的外形是一个长方体被几个 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形成的
补画视图可以按如下两步进行: ①根据已知视图,按前述方法将视图读懂,并想出物体的形状; ②在想出形状的基础上,应根据已知的两个视图,按各组成部 分逐个作出第三视图,进而完成整个物体的第三视图。
任务拓展
根据机座的主、俯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机座是由带矩 形通槽的底板、两个带圆孔的半圆形竖板组成,在两个带圆 孔的半圆形竖板之间还有一块矩形板。
《三视图》教学课件(2024)

03
通过正投影法,可以得到物体在投影面上的视图,视图上的点
是投影线与物体各面的交点。
8
三视图形成过程演示
01 主视图形成
将物体置于正面投影线上,使其主要表面平行于 投影面,得到的视图称为主视图。
02 俯视图形成
将物体置于水平投影线上,使其顶面平行于投影 面,得到的视图称为俯视图。
03 左视图形成
将物体置于侧面投影线上,使其左侧面平行于投 影面,得到的视图称为左视图。
2024/1/28
21
案例分析:典型零件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轴类零件
分析轴类零件的结构 特点,标注轴的直径 、长度、键槽等尺寸 ,并注明热处理及表 面处理等技术要求。
盘类零件
分析盘类零件的结构 特点,标注盘的直径 、厚度、孔等尺寸, 并注明形位公差等技 术要求。
叉架类零件
分析叉架类零件的结 构特点,标注叉架的 宽度、高度、孔等尺 寸,并注明形位公差 等技术要求。
2024/1/28
学习不足
对于复杂形体的三视图绘制和识读 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多加练习。
学习建议
希望老师能够提供更多复杂形体的 三视图案例进行练习,同时加强对 于三视图投影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9
拓展延伸:相关领域知识介绍
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 使用三视图来表达机械零件的形状和结构。通过 机械制图,可以准确地传递设计师的意图,确保 零件的制造精度和质量。
实线和虚线表示。特点:轮廓线是视图与剖视图
的分界线。
2024/1/28
12
投影特性分析与应用
真实性
当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 影反映实长或实形。应用:利用真实 性可以直接量取线段长度或平面图形 的尺寸。
《三视图》课件PPT3

1. 右图为正六棱柱主视图,对吗?
主视图
2. 将两个圆盘一个茶叶桶,一个皮球和一 个蒙古包模型按如图所云浮的方式摆放在一起,
其主视图是( )D。
A.
B.
C.
D.
3. 关于几何体 下面有几种说法,其中说法
正确的是 (B )
A. 它的俯视图是圆。 B. 它的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 C. 它的三种视图都相同。 D. 它的主视图与俯视图都是圆。
主视图
左视图
高对齐
高
长
宽
宽 正方形
俯视图
长对齐
宽相等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1)正方体的三视图都是正方形。
(2)圆柱的三视图中有两个是长方形,另 一个是圆。
(3)圆锥的三视图中有两个是三角形,另 一个是圆。
(4)棱锥的三视图中有两个是三角形,另 一个是正方形。
(5)球体的三视图都是圆形。
能力提升
主视图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那么,这些图形的投影面分别在什么位置?
观察与发现
一、把物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空间: 从三个角度观察长方体的投影 (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各是什么形状?
知识要点2
一个物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 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 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 的视图,叫做俯视图;
✓ 在数学中,我们可 以从不同方向看同一 物体,所以,从不同 方向看每一个物体, 都有多种图象。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原理。 2、学会画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和识读三视图。 3、对宽相等的理解,不按规范位置作图三 视图的画法。 4、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主视图
2. 将两个圆盘一个茶叶桶,一个皮球和一 个蒙古包模型按如图所云浮的方式摆放在一起,
其主视图是( )D。
A.
B.
C.
D.
3. 关于几何体 下面有几种说法,其中说法
正确的是 (B )
A. 它的俯视图是圆。 B. 它的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 C. 它的三种视图都相同。 D. 它的主视图与俯视图都是圆。
主视图
左视图
高对齐
高
长
宽
宽 正方形
俯视图
长对齐
宽相等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1)正方体的三视图都是正方形。
(2)圆柱的三视图中有两个是长方形,另 一个是圆。
(3)圆锥的三视图中有两个是三角形,另 一个是圆。
(4)棱锥的三视图中有两个是三角形,另 一个是正方形。
(5)球体的三视图都是圆形。
能力提升
主视图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那么,这些图形的投影面分别在什么位置?
观察与发现
一、把物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空间: 从三个角度观察长方体的投影 (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各是什么形状?
知识要点2
一个物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 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 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 的视图,叫做俯视图;
✓ 在数学中,我们可 以从不同方向看同一 物体,所以,从不同 方向看每一个物体, 都有多种图象。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原理。 2、学会画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和识读三视图。 3、对宽相等的理解,不按规范位置作图三 视图的画法。 4、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机械制图》识读绘制相贯体三视图

2 任务二 识读绘制相贯体三视图
利用表面取点法,求两正交圆柱的相贯线
a'
b'
解题步骤
d'
e'
c'
①分析: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已 知,可利用表面取点法求共有点;
②求出相贯线上的特殊点A、B、 C;
③求出若干个一般点D、E;
④光滑且顺次地连接各点,作出相贯线,
并且判别可见性; ⑤整理轮廓线。
a
b
子 目 录 SUB CONTENTS
项目三 识读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3
任务一 识读绘制截断体三视图 任务二 识读绘制相贯体三视图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四 识读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任务五 组合体构形训练 任务六 第三角画法训练
2 任务二 识读绘制相贯体三视图
绘制较复杂形体的投影图时,常常需要画出形体表面上的交线——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或两 立体表面的交线。掌握这些交线的性质和画法,将有助于准确地画出机件的投影,也有利于读图时 对机件结构形状的分析。
相贯线的形状与弯曲方向
当两个直径不等的圆柱相交时,相贯线在同
C
时平行于两圆柱轴线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其弯曲
勾 凸 趋势总是“ ”向小圆柱, 向大圆柱轴线;
B
而两个直径相等的圆柱相交时,相贯线为平面椭
A
圆曲线,在同时平行于两圆柱轴线的投影面上,
此相贯线的投影为直线。
D
18
2 任务二 识读绘制相贯体三视图
d
ce
16
yy
a" (b")
d" (e")
c"
yy
A DC
2 任务二 识读绘制相贯体三视图
高中通用技术《三视图》课件

正投影法 三视图的形成
12/11/2021
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投影:在光的照射下, 形体在投影平面上产 生的影子。
投影法的分类:
12/11/2021
物体 投影面
投射中心 投射线
投影
斜投影法
正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 法
投影法
投射线通过物体,向投影平面进行投射,并在该
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
12/11/2021
Y
。
45
宽
对
应
相
等
H 俯视图
12/11/2021
Y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1.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 而且长对正;
2.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 而且高平齐;
3.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 而且宽对应相等。
这是以后画图和读图的重要依据。
12/11/2021
主视图
x
圆柱体立体投影
12/11/2021
12/11/2021
12/11/2021
V 三视图的形成
Z高
主视图从前向后看
向后翻90度
正 面 投 影 面
X长
W
左侧
o
视 图
从 左
面 投 影 面
向
右
看
H
水平投影面
12/11/2021
俯视图从上往下看
向下翻90度
Y宽
V 主视图
Z
左视图 W
X
o
Y
H 俯视图 Y
12/11/2021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V 主视图
Z
左视图 W
高 平 齐
X
长对正
12/11/2021
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投影:在光的照射下, 形体在投影平面上产 生的影子。
投影法的分类:
12/11/2021
物体 投影面
投射中心 投射线
投影
斜投影法
正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 法
投影法
投射线通过物体,向投影平面进行投射,并在该
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
12/11/2021
Y
。
45
宽
对
应
相
等
H 俯视图
12/11/2021
Y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1.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 而且长对正;
2.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 而且高平齐;
3.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 而且宽对应相等。
这是以后画图和读图的重要依据。
12/11/2021
主视图
x
圆柱体立体投影
12/11/2021
12/11/2021
12/11/2021
V 三视图的形成
Z高
主视图从前向后看
向后翻90度
正 面 投 影 面
X长
W
左侧
o
视 图
从 左
面 投 影 面
向
右
看
H
水平投影面
12/11/2021
俯视图从上往下看
向下翻90度
Y宽
V 主视图
Z
左视图 W
X
o
Y
H 俯视图 Y
12/11/2021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V 主视图
Z
左视图 W
高 平 齐
X
长对正
2024版机械制图三视图PPT课件

公差要求
对于零件的重要尺寸,应给出相应的公差要求,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 精度。
简化画法应用场景探讨
简化画法的概念
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省略部分投影线或简化作图方法的画 法。
简化画法的应用场景
当零件的结构比较简单,或者某些结构在投影时会产生重影或 虚线时,可以采用简化画法。例如,对于肋板、轮辐等结构, 在投影时可以采用省略画法或规定画法进行简化。
斜投影法
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
三视图之间关系解析
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投影关系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 度。
方位关系
主视图上物体的左、右方位与俯视图一致,而左视图上物体的左、右方位与主视图和俯视图 相反;主视图上物体的上、下方位与左视图一致,而俯视图上物体的上、下方位与主视图和 左视图相反。
盘盖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左视图呈现为 圆形或椭圆形,反映零件 的厚度和直径信息。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结构较为复杂, 左视图能够反映其主要轮 廓和支撑部分的结构。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说明
尺寸标注
在左视图中,需要标注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信息,以及必要的直径、半径等细节尺寸。
公差要求
根据零件的精度要求,在左视图中标注出相应的公差等级和数值,以确保加工和装配的精度。
01
轴套类零件
以轴线水平放置作为主视图,并 采用全剖视图画出其内部结构。
02
03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形状不规则,结构比 较复杂,需要选择最能反映其形 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 方向。
04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说明
对于零件的重要尺寸,应给出相应的公差要求,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 精度。
简化画法应用场景探讨
简化画法的概念
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省略部分投影线或简化作图方法的画 法。
简化画法的应用场景
当零件的结构比较简单,或者某些结构在投影时会产生重影或 虚线时,可以采用简化画法。例如,对于肋板、轮辐等结构, 在投影时可以采用省略画法或规定画法进行简化。
斜投影法
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
三视图之间关系解析
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投影关系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 度。
方位关系
主视图上物体的左、右方位与俯视图一致,而左视图上物体的左、右方位与主视图和俯视图 相反;主视图上物体的上、下方位与左视图一致,而俯视图上物体的上、下方位与主视图和 左视图相反。
盘盖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左视图呈现为 圆形或椭圆形,反映零件 的厚度和直径信息。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结构较为复杂, 左视图能够反映其主要轮 廓和支撑部分的结构。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说明
尺寸标注
在左视图中,需要标注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信息,以及必要的直径、半径等细节尺寸。
公差要求
根据零件的精度要求,在左视图中标注出相应的公差等级和数值,以确保加工和装配的精度。
01
轴套类零件
以轴线水平放置作为主视图,并 采用全剖视图画出其内部结构。
02
03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形状不规则,结构比 较复杂,需要选择最能反映其形 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 方向。
04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说明
三视图课件

绘制三视图基本规则
物体摆放规则
绘制三视图时,应将物体摆放成 工作位置,即自然安放且主要表
面或轴线平行于投影面。
视图布局规则
主视图应位于图纸的主要位置,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 在主视图的右侧。各视图之间应 保持适当的间距,并用细实线连
接对应点。
尺寸标注规则
三视图中应标注齐全的尺寸,包 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 寸。尺寸标注应清晰、准确,符
掌握零件的尺寸标注
熟悉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方法,理解各尺寸 的含义和作用。
分析零件的视图表达
分析零件图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视 图,理解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理解零件的技术要求
了解零件图中的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等 技术要求。
装配图阅读和绘制方法
了解装配体的组成
通过观察装配图,了解装配体由哪些 零件组成,各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 相对位置。
掌握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形成原理及 投影规律。
三视图绘制方法
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正确绘制 其三视图。
尺寸标注与识读
理解尺寸标注的规定和方法,能够准确识读 和理解三视图中的尺寸信息。
形体分析与表达
掌握形体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所学 知识对复杂形体进行准确表达。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标注零件尺寸
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制造要求,标注必要的零 件尺寸,如定形尺寸、定位尺寸等。
ABCD
拆画零件图
根据装配图中的零件形状和连接关系,逐个拆画 出各个零件的图形。
编写技术要求
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和制造工艺,编写必要的技 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公差等。
06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工程制图课件:组合体的三视图

组合体的三视图
在运用形体分析法时一般应注意三点: (1) 要把复杂的组合体合理地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形体,以有利于问题简单化。 (2) 要正确地分析各基本形体的形状、相对位置和组合形式,以便于分析两形体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正确 绘制其视图。 (3) 该方法只是假想地把组合体进行分解,形体仍是一个完整的组合体,而不是产生了多个形体。 2. 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就是在运用形体分析法的基础上,对组合体中一些比较复杂的局部,结合线、面分析,如分 析形体的表面形状、面与面的相对位置、表面之间的交线等,来帮助想象出该组合体的完整形状。 每一个视图都是由图线(粗实线或虚线)和由图线围成的封闭线框组成的。进行线面分析,实质上就是分析视 图中一些图线和线框的含义。搞清这些图线和线框的含义,对画图和读图是很有帮助的。 (1) 图线的含义。视图中的每条图线,可能是下面的三种情况之一:① 组合体上平面或曲面的积聚性;② 组合体上两个面的交线;③ 组合体上曲面的转向轮廓线。
组合体的三视图
2. 选择主视图 该支座的摆放位置如图3-18(a)所示,其符合自然位置原则。 图3-19是支座从前后左右四个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视图。应用实体原则可以发现,“A”向视图优于“C” 向视图,“B”向视图优于“D”向视图;再针对“A”向视图和“B”向视图,使用特征原则和实体原则进行分 析比较:如果把“A”向作为主视图,其左视图为“B”向视图;如果把“B”向作为主视图,其左视图为“D” 向视图。因此应当选择“A”向视图作为支座的主视图。主视图确定后,其他视图也随之确定。
组合体的三视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画组合体三视图 第三节 读组合体三视图
组合体的三视图
第一节 概 述
组合体的三视图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既然组合体是由若干个基本体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组合而成的,那么,在绘制或阅读组合体视图时就必须 分析和研究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分为叠加和挖切两大类,如图3-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