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的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规范

城市公园设计规范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城市公园设计规范必不可少。
下面就是一个关于城市公园设计规范的示例,供参考。
一、基本原则1.公众利益优先:城市公园的设计要以满足公众需求、提高公众福利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人群。
2.生态保护:城市公园的设计要尽量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保护和提升生物多样性,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园的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包括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考虑。
4.安全性和舒适性:城市公园的设计要保证场地的安全性和使用者的舒适感,合理设置照明、防护设施等,考虑季节变化和气候因素。
5.灵活性和适应性:城市公园的设计要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和使用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空间布局与功能设置1.入口区域:设置舒适的入口环境,包括绿化带、休闲座椅、标识牌等,以及方便的通行设施和无障碍通道。
2.中央广场:作为公园的核心空间,可以设置喷泉、雕塑、游乐设施等,提供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
3.绿地区域:合理设置草坪、花坛、树林等绿化空间,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人们活动的场所。
4.活动区域:设置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等各类运动场所,满足公众日常锻炼和娱乐的需要。
5.儿童游乐区:设置儿童乐园、滑梯、秋千、蹦床等专门面向儿童的游乐设施,满足儿童的娱乐需求。
6.健身区域:设置健身器材、瑜伽场地等,满足公众健身运动的需求。
7.休闲区域:设置休闲座椅、树荫下的休息场所等,提供公众休闲放松的空间。
8.水体景观:考虑城市公园周边的水体资源,可以增加水池、喷泉、小溪等水体元素,提高景观效果。
三、景观设计1.植物选择:根据不同季节和地域特点,合理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包括树木、灌木、花卉等,增加绿化效果和美观度。
2.照明设计:根据公园功能布局和使用时间,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保证公众安全和夜间景观效果。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公园出入口一般分为主要出入口(1个)、 次要出入口(1个或多个)、专用出入口(1~2 个), 确定出入口的位置应考虑到游人是否能 方便地进出公园, 是否有利于城市街景面貌, 是 否符合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出入口的位置影
(二)出入口的规划设计
3.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艺术系统, 广泛吸收国外 先进经验, 创造我国特有的园林风格和特色。
4.因地制宜, 使公园与当地历史文化及自然特征 相结合, 体现地方特点和风格, 使每个公园都 有自己的特色。
5.充分利用公园现状及自然地形, 有机组织公 园各个构成部分, 使不同功能区域各得其所。
6.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 满足工程技术和经济 要求, 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期建设计划及经 营管理措施。
(3)充分发挥城市水系的作用, 选择具有水面的地 段建设公园, 既可保护水体, 又可增加公园景色, 并满足开展水上运动、公园地面排水、植物浇灌、 水景用水的需要。
(4)选择现有植被丰富和有古树名木的地段。 (5)选择有可以利用的名胜古迹、革命遗址、人文
历史、园林建筑的地区规划建设公园, 既可丰富公 园内容, 又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6)公园用地应考虑发展的可能性, 留出适当面积 的备用地。备用地可暂时作为苗圃、花圃, 待建设 时在进行改建。
该区一般选择具有一定起伏地形的区域, 如山地、谷地、溪边、湖边、河边、瀑布等环 境最为理想,并且要求树木茂盛、绿草如茵,
(四)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内可根据不同年龄的少年儿 童进行分区,一般可分为学龄前儿童区和学龄 儿童区。主要活动设施有: 游戏场、戏水池、 运动场、障碍游戏、少年宫、少年阅览室、科 技馆等。
公园出入口包括的建筑物、构筑物有: 公 园内、外集散广场,公园大门、停车场、存车 处、售票处、收票处、小卖部、休息廊等,根 据景观要求及其用地面积大小、服务功能要求, 可以设丰富出入口景观的园林小品。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PPT课件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①施工图属于工程性图纸,要求尽量做到符合 《建筑制图标准》的规定;②图纸大小要规范;③ 图纸要求字迹清楚,用仿宋体;④图纸中各要素齐 全(图利、指北针、比例尺),标题栏、会签栏填 写完整;⑤图面清晰、整洁;⑥图线使用正确,要 分清楚线型。
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等 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
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
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1、立意构思,挖掘公园主题内涵
2、功能分区。从实用的角度安排公园的内容, 简单明确。 3、全园规划。确定整个公园的总布局。
1)平面图。 2)剖面图。——1:20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4、种植设计图(植物配置图)
标明园内树木花草的种植位置、品种、种植类型、 种植距离等。1:500——1:200 1)种植设计平面图。 2)大样图。——1:100
见附图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PPT59页)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生命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3、全园规划。(确定整个公园的总布局)
3)道路系统(公园规范:3级道路)。 4)景点的设置。划分景区和确定景点类型及景点取 名。 5)地形处理、竖向规划。(水系规划、水底标高、 驳岸处理…) 6)植物种植设计 7)经济技术指标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1)确定公园的活动内容,需设置的项目和规模。 2)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数量,并进行停车场、出 入口广场等的位置安排。
城市公园设施规范要求的设计原则

城市公园设施规范要求的设计原则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设施的规范要求对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性化设计、生态环保、多功能性和安全可靠性四个方面探讨城市公园设施规范要求的设计原则。
1. 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城市公园设施设计中的核心原则之一,要求公园设施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舒适便利的使用体验。
首先,应考虑老年人、儿童和身体有特殊需求人群的使用需求,设置坡道、扶手和安全护栏等辅助设施,使他们能够自如地使用公园设施。
其次,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休憩需求,在公园中设置休息区域、遮阳设施和便利设施,提供舒适的休闲体验。
此外,公园设施的颜色、造型和材质等应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营造愉悦的环境氛围。
2. 生态环保生态环保是城市公园设施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求在设施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首先,在选材上要选择环保、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其次,公园设施的建设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留原有的植被和自然景观,减少运输和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此外,公园设施的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对下水道系统的压力。
3. 多功能性多功能性是城市公园设施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求公园设施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和不同需求的使用要求。
公园中的设施应该具备多样的功能,如健身设施、游乐设施、亲水区域等,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健康锻炼和社交交流等多方面需求。
此外,设施的布局和空间利用应合理,避免设施之间的冲突和拥挤,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
4. 安全可靠性安全可靠性是城市公园设施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求设施设计符合安全标准,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使用环境。
首先,各个设施的结构和材料应符合安全要求,能够承受正常使用和突发情况下的负荷。
其次,设施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防止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此外,公园的照明设施也应考虑到夜间使用的需求,提供足够的光线和安全感。
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规划与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因此,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规划与设计为主题,探讨城市公园的布局原则、设计要求以及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
首先,城市公园的布局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统一性原则,即公园内的各个功能区域应该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应合理、协调,避免出现大面积的空白或重叠区域。
二是灵活性原则,即公园的布局应具有一定的灵活度,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和居民需求的变化。
灵活性的实现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可移动设施、调整功能区域的大小和位置等方式来实现。
三是可持续性原则,即公园的布局应符合生态环保的原则,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城市公园的设计要求是多样化的。
一方面,公园内应包含各种功能区域,以满足居民不同的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表演区等,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另一方面,公园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可利用性。
意味着公园应该便于居民进入和利用,方便居民进行各种活动。
此外,公园的设计还应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
公园内的设施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同时要提供舒适的休憩和活动空间,让居民能够愉快地享受公园的服务。
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公园的设计应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
通过保留原有的绿地和植被,合理布置景观元素,可以使公园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连,形成一个连续的生态系统。
其次,公园的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通过合理规划植被种植、水体蓄水和处理、垃圾处理等措施,可以提高公园的生态功能,并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公园的设计还应注重创新和智能化。
通过加强科技应用,可以提高公园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体验。
在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规划与设计中,还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如何规划出色的城市公园

如何规划出色的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规划出一座出色的城市公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绿地设计
合理的绿地设计是城市公园的基础,应该注重保留和增添绿色景观,同时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场所。
绿地的规模和布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规划,保证绿地面积充足且方便居民利用。
2. 设施设备
城市公园应该配备适当的设施设备,例如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体育场地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和兴趣的人群需求。
设施的设置要科学合理,注重安全性和便利性。
3. 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公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可以考虑合理的植被选择、水资源管理以及生态保护设施的建设,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4. 噪音控制
城市公园应该尽量减少周边噪音对公园环境的干扰。
可以通过
合理的规划和绿化设计来减轻来自交通、建筑工程等噪音源的影响,营造安静宜人的环境。
5. 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城市公园时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以利用可再生
能源提供照明设施、采用节能环保材料进行建设,以减少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并提高公园的可持续性。
以上是规划出色的城市公园的一些重要因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设计手法、设计途径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设计手法、设计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休闲娱乐、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的重要使命。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作为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公园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那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设计手法和设计途径是怎样的呢?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设计手法1. 结合自然环境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常常会借鉴自然环境的特点,通过绿化、水景、采光等手法,将自然环境融入设计之中。
在设计中利用地形地貌,打造出不同高差的草坡、山地等景观,增加公园的层次感和变化感;在植物选择上,注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树木和花卉,打造出四季皆有景色的公园。
2. 强调人文关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当注重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到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通过座椅、休息亭、游乐设施等设置,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公园环境。
也应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通过雕塑、文化墙、文化节庆等手法,彰显公园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
3. 强调生态环境在景观设计中,应当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
通过保护湿地、配置生态湖泊、引进珍稀植物等手法,增加公园的生态价值,吸引鸟类和昆虫栖息繁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
4. 强调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到公园的长期发展和管理。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节水灌溉系统、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手法,降低公园的维护成本,提高公园的自给自足能力,实现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设计途径1. 参与式设计参与式设计是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与他们形成合作关系,共同设计公园的景观规划。
通过公开征集建议、开展社区座谈会、组织公园规划研讨会等活动,让市民参与到公园景观设计中来,提高公园的社会认同度和使用效益。
2. 生态优先设计生态优先设计是指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通过调查和评估自然环境的现状,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公园景观。
城市公园设计方案

城市公园设计方案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色宝地,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载体。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创新、便利且具有生态友好特点的城市公园设计方案。
1. 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的理念是“回归自然,创造绿洲”。
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将公园打造成一个绿色的天堂,给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 空间规划(1)主入口:公园主入口设计宽敞明亮,配备便捷的通道,方便市民进出公园。
同时,设置信息中心,提供公园导览和活动信息。
(2)主要景区:公园内划分为多个景区,例如花卉展区、湖泊游览区、儿童乐园等。
在每个景区设置休息区、观景台等配套设施,方便市民的休憩和观赏。
(3)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在公园内设置宽敞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市民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同时提供健康的锻炼方式。
(4)休闲广场:设计宽广的休闲广场,可以进行集体活动、交流和娱乐,提供市民与自然互动的场所。
(5)植被景观:精心设计植被景观,增加植物多样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
通过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植物,形成自然景观,创造美丽的生态环境。
3. 设施设置(1)休息亭和座椅:在公园各个角落设置休息亭和座椅,供市民休息、观景和交流。
(2)游乐设施:设置适合不同年龄段市民的游乐设施,如儿童乐园、健身器材区等,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3)广播和音响系统:在公园内安装广播和音响系统,定期播放音乐和音乐会,增加娱乐氛围。
(4)厕所和洗手间:根据公园规模设置足够的厕所和洗手间,保证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 环保特色(1)节水系统:采用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并设立节水提醒和宣传栏,提醒市民珍惜水资源。
(2)太阳能发电:在公园内安装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公园提供清洁能源,并供应公园景区的照明和设施使用。
(3)垃圾分类:设置垃圾分类站点,鼓励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4)生态池塘:在公园内设置生态池塘,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为池塘周边的植物提供水源,形成自然的水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综合公园规划1、规划布局形式1)规则式布局。
在全园的构图形式上强调轴线对称,多用几何形体,比较整齐、庄严、雄伟、开朗。
如北京中山公园。
2)自然式布局。
完全结合自然地形、建筑、树木的现状、环境条件和美观与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
可有主题与重点,无一定的几何图形。
3)混合式布局。
根据公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布局形式,以取得不同的景园效果。
2、功能分区及绿化设计1)文化娱乐区。
公园中的“闹”区,是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方,园中建筑多集中于此。
设计时应避免区内各项活动的相互干扰,可利用树木、山石、土丘等加以隔离。
文化娱乐设施应有良好的绿化条件,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尽可能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出景观优美、环境舒适、投资少、效果好的景区景点。
2)安静休息区。
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可根据地形分散设置,选择有大片的风景林地、较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山、谷、河、湖、泉等)。
区内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布局宜分散,密度要合理,体量不易过大,应亲切宜人,色彩宜淡雅不宜华丽。
3)儿童活动区。
公园中专供儿童游戏娱乐的区域,相对独立,不可与成人活动区混在一起,位置应尽量远离城市干道,避免汽车尾气和噪声的污染。
区内建筑、设施的造型和色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色彩艳丽,形象逼真。
区内应以广场、草坪、缓坡为主,不宜有容易发生危险的假山、铁丝网等伤害性景观。
二、动物园规划1、规划布局形式1)自然式布局。
利用动物园用地范围内的地形、地势,模仿动物各种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其中布置各类动物的笼舍,是较为理想的方式。
如杭州动物园利用地形、地势布置动物笼舍,创造出模拟各种自然景观的意境。
2)建筑式布局。
在用地范围内,用一系列的笼舍建筑组成动物展览区,自然绿化面积少。
这种布局形势一般在小城市,动物品种数量不多情况下采用。
3)混合式布局。
根据动物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自然式或建筑式布局形式,如北京动物园。
2、绿化设计动物园的绿化设计从总体上将要以创造适合于动物生活的环境为主要目的,仿造各种动物的自然生活环境,解决异地动物生态环境的创造与模拟,如可在狮虎山园内多植松树,熊猫展区多栽竹子等。
同时动物园的动物展览区绿化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创造适合动物生活的绿色环境和植物景观。
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包括遮荫、防风沙、隔离不同动物间的视线等;创造动物野生环境的植物景观,以增加展出的真实感和科学性。
如北京动物园采用代用树种的方法,用适应北京地区生长的合欢,代替我国南方的凤凰木,用青桐代替产于热带的梧桐科苹婆属植物。
2)不能造成动物逃逸。
如在攀援能力较强的动物活动场地内植树,要防治动物沿树木攀登逃逸。
3)有利于卫生防护隔离。
隔离一些动物发出的噪音和异味,避免相互影响和影响外部环境。
4)植物品种的选择。
应有利于展现、模拟动物原产区的自然景观。
5)动物运动范围内植物品种的选择。
应种植无毒、无刺、生长力强、少病虫害的慢生树种。
尽管野生动物本能地具有识别有毒植物的能力,但也要注意植物的配置。
北京动物园就曾发生过熊猫误食国槐种子而引起腹泻的事故。
6)在动物笼舍、动物运动场地内种植的植物应考虑保护植物的措施。
- 三、植物园规划1、植物园的类型植物园按其性质可分为综合性植物园、专业性植物园。
1)综合性植物园。
是指其兼备多种职能,即科研、游览、科普及生产的规模较大的植物园。
目前,我国这类植物园有归科学系统,以科研为主结合其他功能的,如北京植物园(南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华南植物园、贵州植物园、昆明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等。
有归园林系统,以观光游览为主,结合科研、科普和生产的,如北京植物园(北园)、上海植物园、青岛植物园、杭州植物园、厦门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等。
2)专业性植物园。
是指根据一定的学科、专业内容布置的植物标本园、树木园、药圃等。
如,浙江农业大学植物园、武汉大学树木园、广州中山大学标本园、南京药用植物园(属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等。
这类植物园大多数属于某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所以又可称为附属植物园。
2、植物园规划设计要求1)确定建园的目的、性质、任务。
2)确定植物园的用地面积、分区及各部分的用地比例。
一般展览区用地面积较大可占全园面积的40%~60%,苗圃级实验室区用地占25%~35%.3)确定展览区的位置应考虑方便的交通,使游人易于到达;用地地形富于变化,满足不同生态要求的植物生长,有利于创造丰富的景观。
偏重于科研、生产性的展览区,游人量较少或不对游人开放,宜布置在稍远的地点。
4)苗圃试验区是进行科研和生产的场所,不向游人开放,应与展览区隔离,设有专用出入口,并且要与城市交通有方便的联系。
5)确定建筑的位置和面积。
植物园建筑有展览性建筑、科学研究用建筑及服务性建筑三类。
展览越ㄖㄕ估牢率摇⒋笮椭参锊┪锕荨⒄估琅铩⒖破招鹊取U估牢率摇⒅参锊┪锕菔侵参镌暗闹饕ㄖ稳吮冉霞校挥谥匾恼估狼冢拷饕肟诨虼我肟冢W魑暗墓雇贾行摹?破招雀菪枰稚⒉贾迷诟髑凇?/p>科学研究用的建筑包括图书资料室、标本室、实验室、工作间、气象站等。
苗圃的附属建筑还有繁殖温室、繁殖荫棚、车库等,布置在苗圃试验区内。
服务性建筑包括植物园办公室、招待所、接待室、茶室、小卖部、食堂、休息亭廊、花架、厕所、停车场等,这类建筑的布局同公园相近。
6)植物园道路系统的布局与公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可分为三级:①主路。
4~6m宽,是园中的主要交通路线,应便于交通运输,引导游人进入各主要展览区及主要建筑物,并可作为整个展览区与苗圃试验区,或几个主要展览区之间的分界线和联系纽带。
②次路。
2~4m宽,是各展览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不通大型汽车,必要时可通行小型车辆。
它将各区中的小区或专类园联系起来,多数又是这些小区或专类园的界线。
③小路。
1.5~2m宽,是深入到各展览小区内的游览路线,一般不通行车辆以步行为主,为方便游人近距离观赏植物及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
有时也起分界线作用。
目前,我国大型综合性植物园的道路设计入园后的主路多采用林荫道,形成绿茵夹道的气氛,其他道路多采用自然式的布置。
主路对坡度有一定限制,其他两极道路都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形成婉转曲折的游览路线。
道路的铺装图案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纵横坡度一般要求不严,但应保证平整舒适和不积水。
同时要注意道路系统对植物园各区的联系、分隔、引导及园林构图中的作用。
道路应成环状,避免游人走回头路。
7)植物园的排灌工程。
植物园的植物既进行展览又兼科研,要求品种丰富,生长健壮,养护条件要求较高。
因此,排灌系统的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般利用地势的自然起伏,采用明排水或设暗沟使地面水排入园内水体中,如距水体较远或排水不顺的地段,需铺设雨水管,辅助排出。
一切灌溉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明沟破坏园林景观。
- 四、儿童公园规划1、儿童公园的类型1)综合性儿童公园。
有市艉颓袅街帧W酆闲远澳谌荼冉先妫苈愣嘀只疃囊螅缮栌懈髦智虺⒂蜗烦⑿∮斡境亍⒌缍蜗贰⒙短炀绯⑸倌昕萍颊尽⒄习疃⑾匪亍⒃睦朗摇⑿÷舨俊N夜惺舳叭绾贾荻埃拷卸埃舳叭缥靼步啊?/p>2)特色性儿童公园。
以突出某一活动内容为特色,并有着较为完整的系统。
如1953年建设、1956年命名的哈尔滨公园,总面积17hm2,布置了2km长的儿童小火车,绕公园运行一周,建成后深受儿童喜爱,可使儿童了解城市交通设施及规则,培养儿童的组织管理能力,并寓教于乐,使儿童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同样,交通性儿童公园也可达到上述目的。
3)小型儿童乐园。
通常设在城市综合性公园内,作用与儿童公园相似,特点是占地较少、设施简单、规模较小。
如北京紫竹公园中的儿童乐园。
2、儿童公园的功能分区儿童公园针对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的不通生理、心理特点、活动要求、活动能力和兴趣爱好,保证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应对儿童公园进行功能分区,一般可分为:1)幼儿活动区。
属学龄前儿童活动的场地。
其设施有供游戏使用的小房子、休息亭廊、凉亭及供室外活动的草坪、沙坑、铺装场地和游戏用的设备玩具、学步用的栏杆、攀登用的梯架、跳跃用的跳台等。
这些活动设施的尺寸要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使用。
2)学龄儿童活动区。
为学龄儿童游戏活动的场地。
设有供集体活动的场地及水上活动的设施及嬉水池、障碍活动场地、大型攀登架等。
同时也可设有室内活动的少年之家、科普游戏室、电动游艺室、图书阅览室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设小型动物角、植物角(区)等。
3)体育活动区。
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可设有障碍活动区。
4)娱乐及少年科学活动区。
设有各种娱乐活动项目和科普教育设施等。
如,小型表演厅。
电影厅等。
5)管理办公区。
设有管理办公用房,与各活动区之间应设有一定的隔离设施。
3、儿童公园的设施儿童公园应有为家长和儿童服务的场地及设施。
主要有:为丰富景观和照顾儿童的家长设置的休息亭廊、坐椅等园林建筑和小品;满足儿童跑、跳、转、爬、滑、摇、荡、钻、飞等动作的要求的设施;满足儿童戏水、堆沙、捉迷藏需要的戏水池、沙坑、迷宫等和相应的管理服务设施。
4、儿童公园的绿化儿童公园一般位于城市生活区内,为了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周围需栽培浓密的乔灌木作为屏障。
园内各区也应有绿化适当分隔,尤其幼儿活动区要保证安全,少种占用儿童活动空间的花灌木。
注意园内夏季遮荫和冬季阳光的需要,种植落叶乔木作为行道和庭荫树。
儿童游戏器械场地,要种植高大落叶乔木进行遮荫和不影响游戏器械的正常使用。
儿童公园绿化种植忌用以下植物:1)有毒植物。
花、果、叶等有毒植物均不宜选用,如凌霄、夹竹桃等。
2)有刺植物。
易刺伤儿童皮肤和刺破儿童衣服,如枸骨、刺槐、蔷薇等。
3)易生病虫害及结浆果的植物。
如柿树、桑树等。
4)有刺激性和奇臭的植物及会引起儿童过敏反应的植物。
如漆树等。
目前,我国儿童公园面积都不大,38个儿童公园的平均面积为41hm²,最大的23hm²,最小的0.2hm²。
- 五、体育公园规划1、体育公园的定义体育公园指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公园。
各种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为主要组成部分,设有停车场地及各类附属建筑,有着良好的绿色环境的公园。
它是城市居民锻炼身体和进行各种体育比赛的运动场所,属社会体育设施与城市公园两者的融合。
体育公园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公园,既有符合一定技术标准的体育运动设施,又有较充分的绿化布置,主要是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比赛和练习用,同时可供运动员及群众休息游憩,如成都的城北体育公园等。
体育公园用地比较大,一般不小于lOhm,建设投资大、管理养护费工。
2、体育公园规划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四季景观,特别是人们使用室外活动场地较长的季节。
2)树种体量的选择应同运动场地的尺度相协调。
3)植物的种植应注意人们夏季对遮荫、冬季对阳光的需要。
在人们需要阳光的季节,人们的活动区域内不应有常绿树的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