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合集下载

浅议当前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当前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当前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通过分析当前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举措,积极为地方政府和公园管理单位提供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城市公园;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我国的公园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据统计,截止2019年8月,国家已先后公布了20批名单,总共有351个市、县、区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11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城市公园不仅是城市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园事业的发展关系百姓福祉、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

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公园在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公园事业的发展。

1.当前城市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1.1公园规划方面。

公园数量不足、公园分布不均衡、公园周边规划控制不力,没有形成城市公园体系。

有的城市大型综合公园较多,但社区公园、游园数量不足。

有的城市虽然公园数量很多,但是分布不均、功能单一、缺少特色和主题。

有的城市不注重公园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控制,景观缺失,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还有个别城市,规划管控不力,规划的公园用地无法落地。

1.2公园建设方面。

公园方案设计没有完全贯彻执行国家公园设计规范,造成公园分区不合理、功能缺失、各项指标得不到落实。

有的公园设计方案没有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特色不明显,主题不突出,甚至出现“千园一面”现象。

有的公园设计方案过度追究奢华,设计选择大树、外地树种,没有考虑选用乡土树种、适生植物。

有的设计方案不对现场土壤进行检测,对于不适合种植的土壤也不提出改良方案,造成植物成活率低、植物长势逐年衰弱等问题。

有的设计方案贯彻海绵城市理念不到位,海绵措施应用不足,造成了初期雨水得不到净化,公园无法实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功能。

1.3公园管护方面。

当前政府管理的公园,很多已经实行市场化养护管理。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作者:李洪义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18年第05期【摘要】城市公园是一个公共的开放式空间,需要同时兼顾到装扮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市民休闲娱乐、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等多种功能。

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惑,亟待相关技术人员去解决。

本文介绍了城市公园景观的定义与意义,对景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相关解决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对城市公园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前景展望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的主要象征,更是市民休闲、娱乐、游玩的首选场所。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人们又赋予城市公园更多的期许,期望它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市民的文化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建设。

然而,城市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在发展的历程中也面临着各类问题亟待解决;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城市公园景观必将实现更加完善规划建设。

1.城市公园景观的意义城市公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景观意义。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最具自然特色的软质景观,与建筑物、桥梁这一类灰色硬质景观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城市景观变得清新怡人,易于亲近;第二,社会意义。

在城市公园的林中、湖边或者中心广场上,可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对丰富市民群众的业余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三,生态意义。

城市公园内种植着大量的绿色植物,可以达到净化空气、调节温度、湿度、减低噪音的效果,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2.1盲目追求“档次”当前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似乎都陷入了一种追求“档次”的误区。

尤其是那些大中型城市的公园,为了体现档次,景观风格显得过于浮夸华丽,而忽略了风土人情、地域特色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真正内涵,无法体现出城市的人文特色。

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改造意见

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改造意见

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改造意见一、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1. 缺乏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在许多公园的绿化工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

这使得公园在植物种植和区域布局上显得缺乏变化和创意,缺少观赏价值。

2. 绿化难以维护由于对植物的日常养护不足,许多公园的绿化植物长势不佳,甚至出现病虫害。

这导致了公园绿化的整体质量降低,影响了公园的整体环境质量和观赏性。

3. 绿地功能单一许多公园的绿化设计只注重美化功能,而忽视了其生态环境和社交交流功能。

这导致了公园变得单一化,无法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4. 缺乏可持续性在部分公园的绿化工程中,缺乏对植物生长环境和需求的充分考虑。

这导致了许多绿地无法长期绿化,甚至出现了退化现象。

二、提升改造意见1. 优化植物种类选择在公园绿化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植物本身的特性和多样性,包括不同季节的观赏植物、花果树木和草本植物,以及水生植物等。

这样可以丰富公园的绿化景观,提升观赏性和生态性。

2. 强化绿化维护管理加强对公园绿化的日常养护管理,注意植物的修剪、施肥和病虫害的防治,确保绿植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状态。

可以采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提高绿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 多功能绿地设计在公园绿化规划中,应该注重多功能绿地的设计理念,兼顾美化、生态和社交功能。

可以将公园绿地结合体育健身、休闲游玩、文化活动等多种功能,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4. 强化可持续管理在公园绿化项目中,应该充分考虑绿植的生长环境和需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品种,采取科学的养护管理措施,确保绿植能够长期稳定地生长和发展。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公园绿化不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功能。

在公园绿化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观赏性、生态性和多功能性,通过提升改造,使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和文化活动的理想场所。

总结回顾公园绿化存在着种类单一、难以维护、功能单一和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

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一、引言城市规划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城市中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配置,制定出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的规划方案。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如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本文旨在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1. 城市扩张过快导致资源浪费:许多城市过度扩张,大量农田被开发成商品房和工业园区,导致农田资源减少,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

2. 低效的土地利用模式:许多地方存在大量闲置土地和废弃厂房,造成资源浪费且影响了整个区域的形象。

改进建议:1. 合理控制城市扩张速度:政府应加强对土地使用计划的管理,避免盲目扩张,保护好农田等可再生资源。

2.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鼓励土地闲置者进行合理利用,比如提供土地租金减免、引导企业入驻等。

三、交通拥堵问题1. 城市道路设计不合理:许多城市在规划道路时未考虑到交通流量增长,导致道路容量不足,交通拥堵严重。

2. 缺乏公共交通设施:许多地方缺少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造成了大量私家车上路,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问题。

改进建议:1. 加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当前和未来的交通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在规划过程中确保道路容量与交通流量相匹配。

2. 发展绿色出行方式:政府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并加大对轨道交通等可持续出行方式的投资,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四、环境污染问题1. 工业区与居住区不分离:许多城市中工业区和居住区没有明确界线,导致污染物扩散到居民区域,严重影响居民健康。

2. 缺乏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尽管一些城市制定了环保政策,但在执行和监管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

改进建议:1. 严格工业与居住区的划分:政府应加强工业用地和居民用地的规划管理,避免两者混杂,保护好居民健康。

2. 强化环境执法力度: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确保相关环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城市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的一部分,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丰富了人们精神文明生活,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折射出城市形象。

本文就城市公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变迁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达到我国城市公园健康建设、有序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公园;现状;发展1 引言公园绿地是城市的绿肺,代表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向往,现代城市公园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健身娱乐、聚会交友、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传播的重要场所。

现代城市公园建设不仅是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打造城市名片,突出城市特色,服务于旅游者的重要窗口。

因此,建设高品质的公园景观,提高现代城市公园的吸引力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城市公园的概述自然公园和城市公园是我国公园的两种类型。

城市公园是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休闲游玩服务的公共场所。

依据城市公园构成条件和功能侧重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历史文化型、生态保护型、休闲游玩型三类。

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依据建设年代区分,我国的城市公园分为建国后新建的公园和形成于建国前又经改造整治的中国古典风格园林。

不仅中国古典风格园林布局造景的设计思路在我国城市公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体现,而且国外公园的建造经验也被吸收利用,自然景观与人工设计完美融合,公园内的自然景观以植物和山水为主要组成元素,加之体现地方特色的人文历史景观,造就出城市公园的新形象。

我国城市公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大致分为社会、经济、环境三大功能。

社会功能是指作为市民休闲游憩的场所,精神文明建设和科研教育的基地,防灾、减灾功能等。

经济功能体现为拉动消费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丰富旅游产业的内涵等。

环境功能主要体现在绿化、美化城市景观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等。

3 现代城市公园建设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3.1 缺少对多年生花卉和水生植物的应用纵观公园绿地建设,缺少应用多年生花卉的植物,特别是花镜植物的应用,非常稀少,除了有些公园内种有极少数的花镜植物外,其他公园内几乎都找不到花镜植物的影子。

城市公园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金华市为例

城市公园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金华市为例
求越 来越 高 ,其 中对 公 园绿地 的要求 也 不断提
义江 的滨江 公 园群 ( 体育 公 园、 月亮 湾公 园和 假 日公园 )义乌江 两岸绿 化带 ( , 建筑 实验 公园、 艾青 文化公 园 ) 并新 建 了区域性 公园 ( 北公 , 城
园、环 北公 园、环 东公 园和 陶朱 路公 园等 ) 、专
作 的 重视 并予 以改进 和 完善 。
类园 ( 中国茶花文 化 园、国际茶 花物种 园 )等 。
到 21 0 0年底 ,金 华市主城 区共有 公园 、广场
3 ,总面积 40多万 平方米 。随着 时 间的推 5个 0 移 , 由于设 计水平 、施工 质量 、管养 投入 的不 同,显现 出公 园状况 的差 异 ,有 的公园经提档
主要 存 在形 态 , 城市 园林绿地 中空 间层 次最 是
1市 区公园建设现状
金华市 的公 园广 场建 设在 本世纪 初得 到迅
猛 发展 , 先是对老城 区人 民广 场进 行提档 改造 ,
接着 新建 了回溪 公园 、施 光南 音乐广 场 、市 民 广场 等核心 区公园广场 。 其是 市政府提 出“ 尤 三
改造 、管养到位成为了精品,有的公园则因疏
于管 理若干年 后几近荒 芜 。
2公 园设计 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个 公园广场所 建 的年份不 同, 经过多
收稿 日期 :2 1.32 0 1 .6 0
6 6
年的运营 , 面貌大不相 同。 综合分析各 公园现状 ,
施 问题 。
包括树木生长情况、 设施完备情况等因素, 金华
策和 建议 。
关键词:公园设计;问题;对策
中 图分类 号 : 712 ¥ 3.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0- 73(0 )0- 060 4 74 2 1 20 6- 3 0 1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目前园林设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当前人们生存环境是显性的物质环境和隐性得到精神环境相互结合,好的环境是一种互相交流的结果,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本文以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规划为例,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最终得出结论,园林设计需要充分重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保证我国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问题;对策1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环境因素的问题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设计者不仅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景观设计的制定,更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设计的可行性。

其中,环境因素对园林景观设计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无论是天气因素、地势因素、交通因素、周边业态、使用人群组成,还是水源因素、循环因素、风向因素、植被因素等等,在具体的设计中,都要严谨认真的考察到,才能确保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实施。

就南湖公园现状来看,现状存在生态保护不足、功能单一、服务设施缺乏等系列问题,需统筹考虑并找到相应对策。

1.2景观功能分区实际联系中的问题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每个功能分区都是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相互影响并作用,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很多设计者在建立每个景观板块的时候,只考虑到了板块的独立性,而忽略了板块之间的联系。

南湖公园现状存在着此类问题,布局杂乱无章、文化氛围不浓,各功能分区相互独立,缺乏沟通与联系。

在园林景观的实际应用中,每个版块的集合体,所构成的生态坏境的稳固运行,是保障城市绿化的中流砥柱。

如果每个板块之间的联系性不强,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联系功能性就体现不出来,板块之间的独立就会造成生态系统功能的缺失,也就失去了园林景观设计最开始的意义。

2园林景观设计问题的对策2.1立足实际走调研,因地制宜提对策景观环境形象是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也就是狭义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公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2梯田复垦技术。

关于尾矿库的改造,我们将尾矿渣二次利用提取重金属,产生的经济效益可用于项目的建设,与此同时减少了尾矿渣的体积。

提取后的尾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另一部分改造成梯田,巩固被破坏的山体,防止雨季的泥石流灾害,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梯田复垦的设计方案。

在地下花园建立时,充分利用废弃的地下空间,将干净的地表水引去地下,通过地下花园中的植物,进一步净化反馈补充地下水降落漏斗。

地下花园的特殊景观让人们在地下感受矿业时代的遗迹,并反思对待自然的方式。

3.2景观恢复现阶段取得的成效3.2.1研究废弃尾矿生态修复。

废弃的金属尾矿因含较高的重金属而对环境造成危害,废弃物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是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一个研究热点。

3.2.2维持了污染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覆盖植被后,不仅改善了地表径流状况,贴地层小气候也明显好转,地面植被覆盖程度得到提高,初步显示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其主要表现:一是改善地表径流状况;二是枯枝落叶可增加士壤养分;三是减缓了风的吹蚀阳光的照射和水分的蒸发,小气候得到改变;四是野生动物数量增加。

3.3金矿尾矿库景观生态恢复思考尾矿的不断堆积不仅制约了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带来一系列的矿山生产安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日趋枯竭,矿山安全及周边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开发利用矿山尾矿资源显得极为重要,必须引起矿山企业的重视,也是我国发展绿色矿业的必经之道。

(收稿:2016-12-20)[1]国家标准《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规范》[2]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NB/T 51043-2015[3]生产矿井立井垮塌修复治理规范-标准查询[4]生产矿井立井垮塌修复治理规范城市公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郑雄辉(深圳市宝安区公园管理处,广东深圳518000)城市公园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游览观赏的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防险避灾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txt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

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

1、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充斥着简单化的功能空间,一些虽经刻意处理,但不免陷入图案式的平面安排与雕塑式的体量表现中,新的外貌掩盖了地方风格,过于追求建筑形式的“美”,而忘却了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较少有使用者的行为和生活介入,因此得不到使用者的认同,当然也就达不到设计的最终目标。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意图不被公众理解
设计者做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时往往只是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而并没有让使用者参与到设计中来,这两者是不可真正替换的。

但是,使用者往往不够了解或根本不理解设计师对外部环境如景点、小品等建筑的设计意图,难免产生与设计意图相悖的使用行为,即误用环境。

最典型、也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例子是美国学者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在《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一书中所举的例子'在某公园的入口处,设计者设计了一组照明灯具。

其外型与垃圾箱相似,而导致大多数使用者仅凭第一印象。

就将废弃物往其半圆形开口里扔。

这是设计师有意给使用者一个错误的功能印象所产生的结果。

上例是有意设计的,但现实的生活中不少设计是无意识的,却带来了与设计相悖的效应。

如不少的城市住区外部环境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人们休息、休闲、对话的空间设置或合理的位置,而使得人们不得不在外部环境中的小品、景点或踏步上坐下休息或对话。

1.2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公众的身影
大多数设计者即使在设计时注重了公众的参与,但也仅是采用问卷的形式,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公众参与。

如深圳市中心公园设计,在调查公园的使用情况时发现,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公众的参与,公众使用起来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座凳的材质、朝向等小问题,以及功能分区划分不准等大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在设计中有公众的参与,
就可以避免了。

设计师在做设计时想当然地认为使用者喜欢什么,而不是亲自询问他们。

因为缺少了公众参与的环节,既使考虑到了人们的一些需求,但有时还会脱节,对应不上,因为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不存在可替换的真实体验。

这时就需要征求公众的意见,即公众参与到设计中,以避免使用时出现问题,也使设计更加合理、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