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成语专题训练 带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完整)七年级语文成语运用专项训练

(完整)七年级语文成语运用专项训练

七年级语文成语运用专项训练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知识归纳:成语误用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望文生义,搭配不当,对象不当,褒贬误用,轻重不分,自相矛盾,重复用语,谦辞、敬辞错用,不合情境、不明范围等。

一、望文生义例1:“六一”前夕,全国各地少年儿童纷纷粉墨登场,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庆祝自己的节日。

分析:粉墨登场:现多用以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如果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就错了。

这类常用错的再如:1、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目无全牛: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得心应手的境界。

3、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4、明日黄花:喻过时的事物。

5、登堂入室:喻造诣高深,学说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6、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完成。

7、振聋发聩: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8、不名一文: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9、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非常大。

10、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1、大方之家:泛指见识广,有学问的内行人。

12、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二、搭配不当例1: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日俱增。

例2:西部的发展,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分析:与日俱增:形容增长得很快。

“生活水平”只能“提高”,而不可“增长”。

任重道远:比喻担负的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由此可知,“任重道远”的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说“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这类常用错的再如:1、大事渲染:指毫无顾忌地做很大的宣传。

2、有口皆碑:指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赞扬。

3、如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

4、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很多很好一时看不过来。

5、别出心裁:另外构想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花样。

6、喜从天降:意外的喜事突然出现。

三、对象用错例1:他和杨明从小就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进入初中,两人更是如胶似漆。

新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成语运用

新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成语运用

部编版【人教】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成语运用例1:这四个小伙子都正当豆蔻年华....,显得朝气蓬勃,活力四射。

例2:翘首西望,海面托着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ěr)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解析:例1“豆蔻年华”中“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例2“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指人工的技艺胜过自然。

类似成语还有:1、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2、风度翩翩(多指青年男子);3、姹紫嫣红(形容多种花);4、汗牛充栋(形容书多,不能指人);5、抛砖引玉(自谦之辞,只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6、相敬如宾(只用于夫妻);7、举案齐眉(只用于夫妻);8、破镜重圆(只用于夫妻);9、天伦之乐(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10、炙手可热(比喻气焰之盛,权势很大,只可指人。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11、行云流水(比喻诗文流畅自然);12、呼之欲出(形容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逼真);13、相濡以沫(指穷困时互助互济);14、洛阳纸贵(形容文章);15、日理万机(用于当政者);16、青梅竹马(指青年男女);17、亭亭玉立(多指少女);18、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19、气宇轩昂(形容人很有气概。

不能形容建筑物);20、脱颖而出(一般指同类的,多指人);21、血气方刚(一般指年轻人);22、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小孩的祝福);23、不耻下问(只用于不如自己的人);24、楚楚动人(姿态娇柔、秀美,形容女子或柔媚的景物,不形容文章动人)25、鳞次栉比(指建筑物或船只排列整齐);26、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27、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28、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二、褒贬失当例1: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罄竹难书....。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词语(成语)的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2022秋)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词语(成语)的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2022秋)

七年级语文上词语(成语)的运用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2022·广东潮州·七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些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他们发表见解的时候太咄咄逼人。

B.他俩师从一人,所以两幅画的风格大相径庭。

C.台风来了,大家各得其所,尽量让损失降到最小。

D.春节期间,街道上摆满了怒放的一串红,放眼望去,真是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2.(2022·广东韶关·七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B.秦晓东和秦晓刚是双胞胎兄弟,连他们的妈妈都很难分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他们长得大相径庭。

C.这位同学说话咄咄逼人,那气势可真让人受不了啊。

D.梨花一朵紧挨着一朵爬满了整个枝头,好像是争先恐后地展开艳丽的花朵自我欣赏似的。

3.(2022·广东揭阳·七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荣幸地莅临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B.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

C.试卷发下来,我一看见得了满分,真是喜出望外。

D.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4.(2022·广东惠州·七年级期末)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B.眼前的景物,并没有因为他的痛苦而变得惨淡。

C.时间如行云流水,一晃这么多年过云了,望着镜中两鬓的白发,他不由得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D.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2022·广东云浮·七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众多嘉宾莅临“云生态”活动现场,一起探索教育新生态,把脉未来教育发展新态势。

B.母亲移动过的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竖了起来,参差匀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

专题02成语-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解析版)

专题02成语-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精准培优复习练(解析版)

《成语》专项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大礼堂里,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报告。

B.这条街改造成商业街之后,就变得热闹了,行人从早到晚车水马龙....。

C.拔河比赛结束了,我们班大获全胜,同学们趾高气扬....地回到教室。

D. 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答案】D【解析】A.有误,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对象错误;B.有误,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对象错误;C.有误,趾高气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褒贬不当D.正确。

故选:D2.下列各句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枝招展....,美不胜收。

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C.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D.台风来了,大家各得其所....,尽量让损失最小。

【答案】D【解析】ABC正确;D有误,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语境不符。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或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参观完中国科举博物馆,小明同学对古人勤奋读书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

B.专家认为美国是时候改变咄咄逼人....的姿态,回到谈判桌上与中国进行合作了。

C.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D.离开人迹罕至....的城市,不用再面对那些来势汹汹的压力,来到芳草萋萋的森林,尽情享受那沁人心脾的花香。

【答案】D【解析】人迹罕至,意思是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城市里到处都是人,显然用人迹罕至是错误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春光明媚春意浓,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人们早早开始规划下一年的行程。

人教版初中语文成语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成语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成语专题训练(含答案)1、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2、在研究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3、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XXX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4、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5、入夜,亮化扩建后的朝阳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6、《哈利·波特》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

7、在南宁市几条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8、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研究,但不可生搬硬套。

9、XXX首次征战世界杯,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竞相报道,佳作纷呈。

10、西部大开发将改变"孔雀东南飞"的状况,使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有了出人头地的一天。

11、那教练是个减肥专家,他的理论让XXX茅塞顿开。

12、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13、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14、XXX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15、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16、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而应当正确地对待自己。

17、XXX的朗诵字正腔圆,令XXX从天降,他立即同意让XXX参加诗歌朗诵会。

18、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依然保持着一颗不屈不挠的精神,真可谓是愚公移山的化身。

C、他的演讲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让人听了之后茅塞顿开。

D、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持之以恒,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B、禅城区设置路边停车场应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改写:禅城区开设路边停车场是一项双赢之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词语、成语专题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词语、成语专题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词语、成语专题练习(附答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一、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华丽、漂亮。

2.咄咄逼人:形容人的气势或言语让人感到压迫、不舒服。

3.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嘈杂。

4.不求甚解:不深入了解、不认真思考就轻率地下结论。

5.混为一谈:把本质不同的事物混淆在一起。

6.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让人欣赏不尽。

7.拈轻怕重:形容人小心谨慎,连轻微的困难都不敢尝试。

8.见异思迁:形容人容易改变主意、喜新厌旧。

二、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荒园,(少有人来),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答案:荒无人烟。

2.鸟儿高兴起来了,(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答案:鸣叫相应。

3.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长草木的地方)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答案:不毛之地。

4.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答案:大相径庭。

5.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起来。

答案:神采奕奕。

三、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解析:“满心欢喜,眉开眼笑”不是一个成语。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A。

解析:“喜出望外”是一个成语,但是在这个句子中使用不太合适,因为“喜出望外”通常是形容因为得到了意外之喜而感到非常高兴,而不是形容收到了某个东西。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

解析:“师从一人”和“两幅画的风格大相径庭”都是成语,但是这两个成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使用“所以”连接它们会让句子不通顺。

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

解析:“杞人忧天”是一个成语,但是在这个句子中使用不太合适,因为“杞人忧天”通常是形容人因为虚无缥缈的担忧而忧虑不安,而不是形容人担心同伴不能及时赶来。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成语运用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成语运用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成语运用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提出了重返亚洲的计划,除对朝鲜指手画脚外,又与菲律宾、越南友好,对我国南海虎视眈眈....。

B.近年,大蒜、绿豆等大幅涨价,疯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网络新词。

C.近年来,我们与大自然这个朋友的关系日益恶化,罪恶的黑手一次次戕害着与我们患难..的大自然,..与共无穷的索取让原本美丽的家园变得伤痕累累。

D.他为人一点都不吝啬,当朋友们经济上有困难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找这个大方之家....帮忙。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回想起此前和此后与众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

D.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

3、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一般人都有很隐秘的“心理缺陷”­——害怕见大人物。

见了大人物就手足无措,张牙舞爪....,甚至还要浑身发抖。

B.家长对孩子们的关心真是处心积虑....、无微不至。

C.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布袋里,然后将信件递给他。

D.他是日常生活里一个声名显赫....的小人物,在他身上,却拥有着许多熠熠生辉的可贵品质。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针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决策人一定要有见异思迁....的灵活性。

B.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取得优异成绩。

D.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初中语文成语专项训练题(含解析)

初中语文成语专项训练题(含解析)

初中语文成语专项训练题(含解析)1.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期天,到鞍山动物园看熊猫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B. 疫情一起,绿色的迷彩再次撑起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 班主任老师用心记住每一位同学的生日,在同学生日那天送上祝福的话语,真可谓别具匠心。

D.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们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答案】C【解析】【分析】A.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使用正确;B.中流砥柱:意思是指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使用正确;C.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用来形容老师在同学生日那天送上祝福的话语不合适;D.各得其所:意思是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到适当的安排。

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点评】成语的正确使用,除了准确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灵活使用。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B. 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历史古建筑与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合堪称完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C. 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环境已经间不容发。

【答案】B【解析】【分析】A.断章取义: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含贬义,不合语境,使用错误;B.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使用正确;C.一代天骄:称雄一世的人物。

不能用于学生,对象使用错误;D.间不容发:相隔得非常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

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成语专题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放假了,美丽的校园一片寂静,人迹罕至
....。

B.春节前,菜市场一片人声鼎沸
....,购买年货的人很多。

C.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各尽所能。

D.最近小明买了一个创新玩意,我拿在手里翻来覆去
....看了半天,感觉很有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座坍塌的煤矿下还有五六个工人,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
....,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救出来。

B.他的成功已经到了不可救药
....的地步。

C.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前程花团锦簇
....,一路坦途。

D.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
....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

B.听了老师的教导,我恍然大悟
....。

C.迎面走来了一群俏姑娘和帅小伙,都打扮得花枝招展
....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

D.听说离家数年的儿子已经走到了村口,王奶奶喜出望外
....,慌得丢下围裙就往村外迎去。

看着风尘仆仆的孩子,王奶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
....的人。

B.这并不是预期的结果,因为这与前期的研究大相径庭
....。

C.连老师都做不出来的题,这位新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

D.“汽车下乡”活动向农民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汽车,真让农民见异思迁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姐姐突然生气了,那原本和善的目光此刻变得咄咄逼人
....,她狠狠地瞪着我。

B.母亲小心翼翼
....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吵醒他。

C.父亲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着,就像一头拈轻怕重
....的老黄牛!
D.他灵机一动
....,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是一年春花开,人们纷纷呼朋引伴
....,去江西婺源赏花。

B.冬奥会上的体育健儿们,个个精神抖擞
....,斗志昂扬。

C.过去被人们视为不毛之地
....的撒哈拉,现在被誉为“能源和矿产的宝库”。

D.王宁数学成绩一向很好,这次考试竟然只得了九十多分,真是怪诞不经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
....,一定要沉着冷静。

B.军训的十天是疲倦不堪
....的十天,更是收获的十天。

C.同学们的意见参差不齐
....,让班主任很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D.在我国公安部“猎狐行动”的强大攻势下,那些畏罪潜逃
....到国外的犯罪分子,最近一段时间惶惶不可终日。

8.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4分)
A. 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
划成了纸上谈兵
....。

B.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去“新、马、泰”观光的旅客滔滔不绝
....。

C.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
....,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 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
....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9.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4分)
A.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李书记亲自到特困户王大爷家里走访,看到家徒四壁
....的景象,这位年轻的书记不禁落下了眼泪
B.去年国庆节,小明随父母到海南度假,游览了“天涯海角”等多处景点,那一片片沧海桑田
....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海南特有的魅力
C.这次活动失败了并不可怕,但应认真分析其原因,吸取教训,把它当作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
D.广袤的乡村世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欲待征服又很难消化的世界,保守观念在部分村民心中根深蒂固
....,解决乡村问题将面临很多困难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的一项是()(4分)
A.我市短小精悍
....的民俗节目《鼓盆歌》,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亮相。

B.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

C.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
D.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锲而不舍
....地宣布“购买”钓鱼岛,这不但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

基础小测五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

A项“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不符
合语境。

B项“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符合语境。

C项“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符合语境。

D项“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符合语境。

2.D【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

A项“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不符合语境。

B项“不可
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符合语境。

C项“花团锦簇”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不符合语境。

D项“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

符合语境。

3.C【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

A项“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
了解。

符合语境。

B项“恍然大悟”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

符合语境。

C项“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不符合语境。

D项“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符合语境。

4.D【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

A项“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
没有主见。

符合语境。

B项“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符合语境。

C项“油然而生”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符合语境。

D项“见异思迁”指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不符合语境。

5.C【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

A项“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符合语境。

B
项“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符合语境。

C项“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不符合语境。

D项“灵机一动”形容灵敏机智,一下子想出了办法,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

符合语境。

6.D【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

A项“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符合语境。

B项“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

符合语境。

C项“不毛之地”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符合语境。

D项“怪诞不经”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不符合语境。

7.C【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

A项“惊慌失措”指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符合语境。

B项“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符合语境。

C项“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不符合语境。

D项“畏罪潜逃”指犯罪后害怕受制裁而逃走。

符合语境。

8. D
(A项“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可改为“一纸空文”。

B项“滔滔不绝”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此处应为“络绎不绝”。

C 见异思迁: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此处是望文生义。

D 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9.B
(B沧海桑田,世事变化很大,此处不合语境。

A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C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

含贬义。

10..A
(B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C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有学问的内行人。

D锲而不舍感情色彩不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