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观后感与国家公祭日的感想合集
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3篇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多年过去了,南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勃勃,和平繁荣。
经济加速了空前未有的发展,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
可曾经日军对人们精神的践踏却永远遗留幸存者的内心。
80多年过去了,南京城以和平繁荣发展的面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和平崛起,让世界让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8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学习了温书林作者所写的《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当年这篇课文也有力的回击过日本右翼分子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这一真实之史料,今天,我面对昔日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面对日军,不,不是!面对的是日本鬼子是。
学习南京大屠杀,说实话,给了我对日本,日本全国有了一种更深的仇恨。
解析这篇课文,面对的是作者一个又一个铁证如山的史事例子,面对那一长串令人发指的数字说明,被不如的践踏过的幸存者,特莉萨英格尔小姐的真实记载英文日记,有良知的日本二战战犯的自己的真实述说和日本随军记者的真实存在的报道与不可否认的照片,险逃恶魔屠杀的战俘的真实回忆。
面对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课铃响了,老师去了,教室又开始热闹了,而我却依旧在回忆回想那一段停流于岁月当中的历史,那种愤怒,那种感受,那种心情,不是文字所能形容的,更非别人所能感觉的,正如作者所说“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那一段短短的下课,我回顾了很多存放在自己脑海之中对日本所了解的历史。
回想到了最初,据说,秦朝时期,秦国2000多人乘船横渡来到生活生存。
回想到,唐朝时期,唐朝当时世界超级帝国也并没有嫌弃当时日本这一小国,帮忙他们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帮忙他们改善国内生活水平。
回想到,南京大屠杀,历史性转折,日本人既恩将仇报,养狗咬主人,看着中国渐渐走向落后居一次又一次的往下脱落水。
回想到现在,日本依旧不正确面对历史,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历史,更还企图偷窃中国的。
今天,我们重温历史,学习历史,学习《南京大屠杀》是为了警醒世人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2022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

2022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当时举起屠刀这些恶魔已经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以下是本店铺为您整理的最新2022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五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2022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112.13日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黑色的日子,30余万生灵被日寇屠杀!铭记历史,反省历史!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会重蹈覆辙,才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记住“弱肉强食”教训,团结起来,全体中国人团结起来!“团结就是力量”!中国雄起! 屠刀砍进中国人的心脏,震惊了中国魂,我立志誓死捍卫祖国,野心紧盯钓鱼岛,撕扯了中国心,我立愿誓死保卫领土,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中国人,雄起!穿越历史,走进1937.12.13南京的那段黑色日子。
依然能听到扬子江的咆哮,依然可听到雨花台的呻吟...30余万中华民族的伤疤依然在隐隐作痛,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被尘埃掩盖的历史。
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擦干血泪,凝聚力量,自强不息,爱我中华! 1937年12.13,日本鬼子,攻陷南京,群魔乱舞,肆意狂屠,血淌成河,骨堆成山,天也惨惨,地也淡淡。
黑暗岁月,惨绝人寰!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铭记历史,不忘国难,以史为鉴,放眼未来,团结奋发,强我中华!历史如果淡忘,必将重演,因为悬崖不会因为闭眼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身体上的30余万伤疤,时至今日仍隐隐作痛,铭记历史,勿忘屈辱,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祝祖国更强!追忆历史是为了和平的未来,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不再看见满目疮痍、战火纷飞,当我们渴望和平的橄榄枝时,发展正是摘取橄榄枝的最好工具!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警钟长鸣,祈愿和平,美好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六朝古都曾经血流成河,歌舞升平难掩屈辱岁月。
三十万亡魂提醒勿忘国耻,五千年历史期待盛世华章。
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让我们奋发图强,祝福祖国,繁荣昌盛,走向辉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悟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对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进行悼念的日子,也是反思历史、铭记过去的重要时刻。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南京大屠杀的残忍,也在公祭日中思考了和感悟了许多事情。
以下是我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心得感悟。
首先,南京大屠杀的残忍性令人发指。
在公祭日的纪念活动中,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件,我才真正了解到当年南京城中发生的暴行有多么的恐怖和残忍。
几十万无辜人民被杀害,妇女遭到强奸,城内街道上尸横遍野,整个城市笼罩在死亡和恐惧的阴影之中。
这样的暴行令人痛心,也让我对人类的恶行感到震惊。
其次,公祭日让我更加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过去的痕迹和教训。
通过公祭日的纪念活动,我们回顾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了解了当年发生的一切,这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铭记,我们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稳定,并且警醒自己不要再重蹈覆辙。
第三,公祭日让我意识到和平的可贵。
南京大屠杀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是在许多无辜人民的牺牲下,我们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守住了国家的尊严和独立。
看着公祭日活动中国旗飘扬、花圈献上的场景,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明白了和平的可贵。
我们要珍惜和平,共同努力,让世界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地方。
第四,公祭日让我思考了个人的责任。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无法改变历史的发生,但是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传承历史、宣扬和平。
在公祭日的时刻,我发誓要将历史的教训铭记在心,用自己的行动守护和平,传承爱与和平的精神。
无论是向他人宣传历史真相,还是支持各种和平活动,都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应尽的责任。
最后,公祭日让我意识到历史不能被遗忘。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是惨痛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和痛苦而选择遗忘。
唯有对历史的铭记和反思,才能不断提醒自己和后代,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公祭日是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向世界宣传历史真相,呼吁和平与友爱,在国内外弘扬中华民族的积极形象。
关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关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独特纪念日,用以缅怀和悼念那段惨痛历史中失去生命的无辜者。
这一天,我们铭记历史,表达对死难者的深深哀悼,并警示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下面是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
1. 心得体会一: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1945年的那个冬天,南京市遭受了日本侵略军的无情侵袭,无辜的百姓遭受了莫大的伤害和损失。
然而,我们要记住历史,正视历史,将历史中这段惨痛的经历告诫后人,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2. 心得体会二:悼念死难者,深感痛心每年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都是一天肃穆的日子。
我们怀着深深的悲痛之情,向为抵御侵略者而献出生命的同胞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无论是“南京大屠杀”这三个字,还是那些无辜的死者,都给我们心灵上带来了巨大震撼和严峻的警醒。
3. 心得体会三:感慨历史,反思当下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我们不禁感慨万分,思索着人性的扭曲和战争的可怕。
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反思是:无论何时何地,和平与发展都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我们要珍爱和平,同样也要全力推动国家的发展,让历史的悲剧永不再现。
4. 心得体会四:加强教育,传承记忆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机会。
教育不仅应该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对历史的警醒和反思。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以此来警示我们要珍惜和平、爱护生命。
只有真正了解历史,记住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迎接未来。
5. 心得体会五:弘扬和平,促进友谊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举办,不仅仅是为了悼念死者,更是希望通过铭记历史来促进和平与友谊。
国家间的和平与友谊不是空口说说,而是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真正实现中日两国之间的和谐共处。
6. 心得体会六:追求公正,维护世界和平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深思,不仅限于中国内部,也为世界人民敲响警钟。
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_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范文大全3篇

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_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范文大全3篇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一)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回首上个世纪30~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
现在回忆起来,还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人民有多么重要。
目前很多人对日军侵略洛阳的历史了解不够,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日军到洛阳就投降了”更是可笑及无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实际上日军从1944年5月占领洛阳至1945年8月投降撤出,长达一年余三个月的时间,这一年多的占领,也给洛阳人民造成巨大的伤害及痛苦。
下面我们就来重读那段历史。
民国33年(1944年)春,陷于困境的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以夺取洛阳为主要军事目标的河南战役。
5月5日,龙门之战敌得逞后,由洛阳地方民团组成的国军第15军和94师守卫的洛阳,成为一座孤堀。
面对数倍的日军,洛阳民众和爱国官兵誓与洛阳共存亡。
日军穷凶极恶,每日发炮近万发,把洛阳炸成一片火海。
此时,守卫洛阳的是武庭麟将军领导的15军和94师。
武庭麟是伊川人,副军长姚北辰是洛阳县人,所领15军官兵多为豫西人。
因此,这支军队不愿看到家乡的沦陷,保家卫国的激情高涨,武庭麟号召大家要抱定“杀身成仁”的决心。
5月23日,日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以“防止洛阳古城毁于战火”为名逼迫白马寺的僧人给中国守军送去一纸劝降书,当场遭中国守军司令武庭麟将军严辞拒绝。
当日争夺城厢的战斗全面展开。
敌人炮兵在安乐窝、周公庙、西关、火柴公司、苗家沟、庄王山、上清宫、葛家岭、五里铺、下园街等处,遍向城内及东、西车站轰击。
一天之内向城区发炮约8000余发。
25日,未退出城的部分官兵在十多处街巷与敌血战,终因人数太少,力量悬殊,洛阳沦陷。
在保卫洛阳的整个战斗中我军阵亡1万余人,受伤被俘三千余人。
突围后,我军仅存官佐316人、士兵1795人。
洛阳民众在日军的轰炸中被炸死近万人。
洛阳沦陷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改“洛阳”为“福阳”。
有人说日本国名中有一个“日”字,而洛阳谐音“落阳”,在意思上与日本国名相克。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期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集体屠杀事件,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痛和创伤。
为了纪念那些无辜的生命,中国政府设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对历史的残酷和罪行深感震撼和愤怒。
以下是我对这一天的心得体会。
首先,公祭日是重要的历史纪念活动,有助于提醒人们珍惜和平。
通过参观纪念馆,我亲眼目睹了当年日本军队所犯下的暴行和屠杀。
展览中的照片、文字和实物展示,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惨状和人间地狱。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
公祭日的举办不仅是为了追思历史,更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坚决抵制战争。
其次,公祭日是悼念死难者,缅怀历史的重要方式。
在纪念馆中,我看到了很多死难者的遗照和个人故事。
这些无辜的人们,他们的生命被悄无声息地夺走,他们的家庭被撕裂。
这些照片真实地展现出他们的生活和遭遇,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柔软之处。
在公祭日这一天,我们可以默哀悼念,表达对死难者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庄严。
再次,公祭日是警示和反思的机会。
南京大屠杀是人性的悲剧,值得每一个人都深入反思。
通过参观纪念馆,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战争和暴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人性的扭曲和战争的可怕后果,向历史汲取教训,用和平与友爱填补曾经的创伤。
公祭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警示的机会,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战争的警觉,并共同努力谋求和平与发展。
最后,公祭日是加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时刻。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痛楚,也是我们共同的历史。
公祭日的举行,让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悼念死难者,铭记历史。
这种团结和凝聚力是加强国家整体实力、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公祭日不仅让我们缅怀历史,更是一个提醒我们携手共进、和衷共济的机会。
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02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心得体会(精选23篇)

202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心得体会(精选23篇)202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篇1今天,20__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3周年。
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该《条例》从20__年12月13日起正式生效,并将此前南京市政府“默哀一分钟”的倡议,明确列入法规当中。
20__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年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列宁告诫过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侵华战争给中国记忆留下一个“败”字,烙下一个“耻”字,刻下一个“警”字。
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也需要认清落后必亡的道理。
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一味地退让不会带来和平,祖国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在深刻的历史教训基础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勿忘国耻、牢记使命。
中国任人欺侮的一页虽然彻底翻过去了,但是过往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警醒着我们:这强大,来之不易;这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历史重任。
居安思危、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为实现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一步步壮大起来,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中国。
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
如今,我们需以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出底线。
我们不主动惹事,但遇事也不能怕事。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祖国的强大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将用毕生的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2.13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悟5篇

12.13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悟5篇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死难同胞,还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努力提高自己,一起来看看12.13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悟5篇,欢迎查阅!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悟1又到一年12·13国家公祭日。
山河肃穆,草木含悲。
中华门城墙上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历史,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
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83周年纪念日,也是第7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不断被铭记的历史。
81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
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生灵涂炭的悲剧、满目疮痍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是让人痛彻心扉,每一次重温之时总是让人悲痛不已。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南京大屠杀正是我们民族苦难史上最为沉重的一页。
日寇横行,国土沦丧,人民受戮,山河残破,将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推向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千百万中国人以其血与泪,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百年教训留下了最惨痛的注解。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来中国的深刻教训。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从“开除球籍边缘”的奋起直追,到现代化建设“杀出一条血路”,40年改革开放带来了“史诗般的进步”,迎来了民族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
在曾经被侵略者蹂躏的这块土地,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这块土地,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这何尝不是对历史最深沉的祭奠、对先辈最好的告慰!但历史同样启示我们,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也要看到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关头,国际形势和国内矛盾纷繁复杂,唯有激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砥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历史担当,才能筑就民族复兴的坦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观后感与国家
公祭日的感想合集1
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77多年过去了,南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勃勃,和平繁荣。
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了,经济加速了空前未有的发展,生活也渐渐好了。
可曾经日军对人们精神的践踏却永远遗留幸存者的内心。
77多年过去了,南京城以和平繁荣发展的面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和平崛起,让世界让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77多年过去了,今天,我学习了温书林作者所写的《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当年这篇课文也有力的回击过日本右翼分子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这一真实之史料,今天,我面对昔日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面对日军,不,不是!面对的是日本鬼子是人兽。
学习南京大屠杀,说实话,给了我对日本,日本全国有了一种更深的仇恨。
解析这篇课文,面对的是作者一个又一个铁证如山的史事例子,面对那一长串令人发指的数字说明,被人兽不如的践踏过的幸存
者,特莉萨英格尔小姐的真实记载英文日记,有良知的日本二战战犯的自己的真实述说和日本随军记者的真实存在的报道与不可否认的照片,险逃恶魔屠杀的国民党战俘的真实回忆。
面对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课铃响了,老师去了,教室又开始热闹了,而我却依旧在回忆回想那一段停流于岁月当中的历史,那种愤怒,那种感受,那种心情,不是文字所能形容的,更非别人所能感觉的,正如作者所说“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
那一段短短的下课,我回顾了很多存放在自己脑海之中对日本所了解的历史。
回想到了最初,据说,秦朝时期,秦国2000多人乘船横渡来到生活生存。
回想到,唐朝时期,唐朝当时世界超级帝国也并没有嫌弃当时日本这一小国,帮忙他们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帮忙他们改善国内生活水平。
回想到,南京大屠杀,历史性转折,日本人既恩将仇报,养狗咬主人,看着中国渐渐走向落后居一次又一次的往下脱落水。
回想到现在,日本依旧不正确面对历史,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历史,更还企图偷窃中国的钓鱼岛。
今天,我们重温历史,学习历史,学习《南京大屠杀》是为了警醒世人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悲剧重
演。
同时,中国人反对战争暴力,反对任何形式的危及平民百姓生命的非正义行为。
中国人现在不是打不起战争,更不想去制造什么东京大屠杀。
中国向往和平,世界需要和平!
做为21世纪的青少年们,就让我们一起维护世界和平,为和平奉献自己小小的力量吧!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别在意自己力量之渺小。
国家公祭日的感想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人们对战争灾难的痛恨,对和平生活的珍惜。
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公祭日,每年都定期举行国家公祭。
我们不能忘却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
我们不能忘却,南京在哭泣,中华在哭泣;我们不能忘却,在惨绝人寰的屠戮中失去的30万鲜活生命;我们不能忘却,失去的民族的尊严……这一
道难以愈合的伤痕,深深刻在历史的记忆里,提醒着我们曾经所承受的屈辱与不公。
时间不能抚平所有的悲伤,记忆依旧是如此的深刻而痛楚,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庄重的仪式,祭奠逝者,抚慰生者,来凝聚勇气直面历史,把悲伤化作前行的动力。
以国家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悼念死难同胞,恰好契合了民众的意愿。
在这一天,我们感念逝者,还生命以尊严。
唯其不可忘却,他们才能在民族记忆和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