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污染 案例
贵州独山砷污染调查

一
富的矿产 资源 的优 势发展经济 三利公 司正是县政府 招商 引资的从 事化工、 台
炼的私营企业。 但正是这样一 个 “ 秀民营企业 ” 优 在给当地带来财富 的同时 ,也带来 了灾
难。
污染事件性质恶 劣 相 关负责人已被公 安部 门刑事拘留。 前不久 , 记者前往独 山县调查 , 了解
改为 种 树 。 ”
为此 村 民也 曾集体到政府反 映情 况, 要求得 到赔偿 。 山县 环保 局一位负 独 责人 向记 者介绍 最后 达成的相关协 议 是 由农业局 、 环保 局等相关部 门牵头 到
受污 染影响的村 民家调查情况 按 照各 户实际损失给予赔偿 。例如 ,原本 亩产
由于喀斯特地貌原 因 独山县 地下 水资源开发利 用率很低 地表 水奇缺 。 当
地 群 众 有句 顺 口溜 : 地 下水 滚 滚 流 , 地
早在 1 9 年 独山县就被定为国家 5 9
级 贫 困县 。 这 些 年 来 ,独 山县 抓 住 地 方 拥有 丰
制酸车间 ( 又称 “ 瑞丰公司 ) 未经许可
黑 神 河 是 独 山县 基 长 镇 林 盘 村村 民
迷不醒 。 当她被 家人送往医院时 , 家都 大
6 2
部 E N W翻 r [8 r 1 2[ 1
23 — 删
维普资讯
rT ou o _ hPf d pt er nr r o es
公司 围墙不远 的地方 遇 到附近几位村 民在田里植树 。 们告诉记者 三利公 他 司生产硫酸之 类的化学品 。每 年春夏农 忙时节总是能 闻到很浓的废气 让人咳 嗽不 止 , 而且会影响庄稼 的生长 。 现在三 利公 司周围 的 田地 大 多已经 不种 粮食
环境砷污染的案例分析

环境砷污染的案例分析【篇一:环境砷污染的案例分析】10工业安全与环保 alsaf onmental pr ot ect 2013年第39卷第12期december 2013 环境污染事故损害经济评估案例分析 (郑州大学环境政策规划评价研究中心郑州450002)摘要近5年我国环境事件层出不穷,其中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事件占到当年环境事件总数的80%以上。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是当前亟待攻克的科研难题之一。
在系统分析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技术的核算对象范围与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指标体系,以河南省商丘市大沙河砷污染事件为例,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其损害额度进行核算,结果显示:在信息掌握不全面的情况下,选取可操作范围内的项目,核算总额约为2 998万元,与该事件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相差不大。
该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环境污染事件经济损害评估案例分析赔偿费用 acase st udy lossass es onmental pol accident li ji ng hanzhenchao rongshaohui research cent erf onmen脚pof蚵pl anning&assess ment zh£ngzhouuni ver si zhenghou450002) abst echnique environment al pol hesci enti researchprobl ems conquered present.bas ed hesyst emat analyses ngpr nciples ,acom)unt ngobj copes,the envl ronmcnt al danl geassessment ndexsyst em studi ed.regardi ng one ar se ni ncident happened henanpr ovi nce hest udy ca.s ngamount about¥29.98 mi araway fr omt he act ual economi osses caused.thi ndexsyst emi operabl keywor ds envi onmentpol accident economi ossassessment case st udy compens 0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损害事件日益增多。
砷超标事件:不合格海带紫菜含砷超标

砷超标事件:不合格海带紫菜含砷超标事件回顾:2006年9月16日事件,海带、紫菜砷超标,部分干制水产居然含有甲醛,记者昨日获悉,在日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一份抽查报告中指出,我国干制水产品合格率仅55.5%;而经销单位销售的干制水产品合格率仅32.9%。
据了解,今年国家工商局对福建、山东、广西、青海等4个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漳州、泉州、济南、东营、烟台、潍坊、威海、南宁、柳州、桂林、钦州、北海、崇左、西宁、海东等15个城市的76家经销单位销售的干制水产品进行了质量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对标签、酸价、过氧化值、苯甲酸、山梨酸、二氧化硫、铅、无机砷等项目进行了检测。
据国家工商局介绍,干制水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海带、紫菜等藻类制品无机砷超标。
砷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过多或长期摄入,会对人的心、肝、肾等器官和神经、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
在抽取的藻类制品中,有44.9%无机砷超标。
专家分析,导致无机含砷超标的主要原因是海洋污染,另外加工环节、包装容器及生产环境的污染也会造成海带无机砷超标。
虾皮、鱼干、海米等动物类干制水产品水分、盐分超标。
73.8%干制水产品水分或者盐分超标。
水分和盐分超标一方面增加干制水产品重量,变相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同时含水率高的水产干制品易霉变变质,不易保存。
部分干制水产品检测出甲醛。
甲醛虽然具有防腐作用,但是,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
甲醛和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会导致蛋白质变性,扰乱细胞代谢,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据悉,目前国家工商局已组织各地方工商局,对监测中发现的这些不合格干制水产品进行依法查处。
消费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尽量选择由正规企业生产、标识齐全的干制水产品。
在购买裸装干制水产品时,可通过触摸来鉴别产品的干燥程度,观察产品外观来简易判断盐分含量,如产品表面有大量白色盐斑结晶,则盐分含量高,不宜购买。
选购藻类制品时,应选择叶宽厚、手感干爽,弹性好,色泽自然的商品。
藻类制品买回家后如果清洗后的水有异常颜色,也应该停止食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砷化物的测定

砷化物的测定砷化物的测定砷—Arsenic砷化物—Arsenical砷是极毒的物质,含砷工业三废给人类及环境带来很大危害。
我国砷污染(arsenicpollution)也时有发生。
事例1:珠江上游的粤北地区就发生过“**病”事件。
在该地区的居民中显现了一种皮肤象**皮斑点、手脚掌长硬结、肚子胀大的怪病,人称“**皮”病。
患者四肢苦痛,行走困难,肌肉萎缩,精神非常苦痛,形象惨不忍睹。
经调查发觉,该病是由砷污染引起的慢性中毒,污染源为某公社的炼砒厂。
该厂工艺落后,设备简陋,厂内砒霜遍地,砒尘满天飞,三废任意排放,剧毒砷化物污染了相近水域、农田,造成上述怪病。
该厂工人癌症发病率17%,癌死率55.5%。
事例2:见多媒体课件。
砷化物的毒性以为人们所谙习,象:砒霜arsenic white =arsenictrioxide雄黄arsenicdisulfide雌黄arsenic yellow = arsenictrisulfide胂arsenic trihydride其中由于是气体,毒害也就越大,试验中应特别注意。
砷化物用于医药(**皮肤病)、杀虫剂,由于剧毒,一般已被淘汰。
由于砷的毒性,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要对其进行监测。
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砷的测定方法比色法钼兰法较早提出的成熟方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较精准,是我国环境监测的标准方法砷斑法半定量方法,误差较大原子汲取分光光度法受仪器设备的限制,不能推广,是国外一些国家采纳的标准方法1.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比色法(Ag—DDC法)原理:水样(As(Ⅲ)、As(Ⅴ)、无机As、有机As) As (Ⅴ)+SnCl2—KIAs(Ⅲ)Pb(Ac)2浸过的脱脂棉汲取液红色络合物530nm,1Cm比色皿,试剂空白为参比比色。
装置:见多媒体课件试验操作:见试验课或多媒体课件反应式:①还原As(Ⅲ)As(Ⅴ)①气化As(Ⅲ) AsH3As(Ⅲ)+3[H] AsH3②显色(略)这种比色方法简单易行,干扰少,为砷的特别反应。
阳宗海砷污染事件案例

“阳宗海砷污染事件”案例阳宗海砷污染事件,是我省近期发生的社会反响强烈、教训十分深刻的重要事件,是我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鲜活教材。
一、阳宗海砷污染的基本情况阳宗海是我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
湖泊面积约31平方公里。
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二类水质。
(一)阳宗海水体砷浓度的变化情况2007年9月以前,阳宗海水体砷浓度均值在0.006毫克/升以下。
2008年6月以来,阳宗海水体砷浓度超过0.05毫克/升,已达不到水体砷浓度低于0.05毫克/升的饮用水安全标准。
2008年7月8日,启用了新的水源点和应急供水方案,保障了26596人的饮水安全。
(二)阳宗海水体砷污染源的排查情况根据阳宗海砷污染调查组对阳宗海入湖河流监测与调查,排除了砷污染物随入湖河流进入湖泊的可能,判定污染源在沿湖区域。
根据阳宗海湖周地下水水质监测与调查,表明阳宗海砷污染增加不是地震等自然地质因素诱发。
通过阳宗海砷污染调查组专家对阳宗海周边16家主要企业开展全面排查。
经过深入分析论证,阳宗海砷污染调查组专家确定: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造成本次阳宗海水体砷污染的主要来源。
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磷酸钙和磷酸一铵为主的化肥厂,有三条涉砷生产线。
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砷污染阳宗海的途径是:一是地下渗漏。
二是通过磷石膏渣场地表水排放入湖。
三是有高浓度的含砷液体进入厂外排水沟,随废水排放进入阳宗海。
二、云南澄江锦业工贸的基本情况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云南澄江磷肥厂,云南澄江磷肥厂的前身是阳宗海磷肥厂。
阳宗海磷肥厂始建于1996年3月。
1997年,云南澄江磷肥厂在阳宗海磷肥厂的基础上成立。
2004年底,云南澄江磷肥厂更名为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澄江锦业工贸),法定代表人为李大宏。
(一)澄江锦业工贸近年的生产经营情况2005年至2008年6月,澄江锦业工贸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61764.7万元,销售收入61518.8万元,利润总额4003万元,上交税金1162.8万元。
重金属砷的危害分析

重金属砷1.砷的性质及危害1.1砷的性质砷,俗称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VA族,原子序数33,元素符号As,单质以灰砷、黑砷和黄砷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
砷元素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共有数百种的砷矿物是已被发现。
砷与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许多种的合金中。
在古代,三氧化二砷被称为砒霜,但是少量的砷对身体有益。
1.2砷的危害肠胃道、肝脏、肾脏毒性:肠胃道症状通常是在食入砷或经由其它途径大量吸收砷之后发生。
肠胃道血管的通透率增加,造成体液的流失以及低血压。
肠胃道的黏膜可能会进一步发炎、坏死造成胃穿孔、出血性肠胃炎、带血腹泻。
砷的暴露会观察到肝脏酵素的上升。
慢性砷食入可能会造成非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血压。
急性且大量砷暴露除了其它毒性可能也会发现急性肾小管坏死,肾丝球坏死而发生蛋白尿。
心血管系统毒性:因自杀而食入大量砷的人会因为全身血管的破坏,造成血管扩张,大量体液渗出,进而血压过低或休克,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现心肌病变。
至于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砷暴露会造成血管痉挛及周边血液供应不足,进而造成四肢的坏疽,或称为乌脚病,在台湾饮用水含量为10-1820ppb 的一些地区曾有此疾病盛行。
有患乌脚的人之后患皮肤癌的机会也较高,不过研究也显示这些饮用水中也有其它造成血管病变的物质,应该也是引起疾病的一部份原因。
神经系统毒性:砷在急性中毒24-72小时或慢性中毒时常会发生周边神经轴突的伤害,主要是末端的感觉运动神经,异常部位为类似手套或袜子的分布。
中等程度的砷中毒在早期主要影响感觉神经可观察到疼痛、感觉迟钝,而严重的砷中毒则会影响运动神经,可观察到无力、瘫痪,皮肤毒性:砷暴露的人最常看到的皮肤症状是皮肤颜色变深,角质层增厚,皮肤癌。
全身出现一块块色素沈积是慢性砷暴露的指标 ( 曾在长期饮用 >400ppb 砷的水的人身上发现 ) ,较常发生在眼睑、颞、腋下、颈、乳头、阴部,严重砷中毒的人可能在胸、背及腹部都会发现,这种深棕色上散布白点的病变有人描述为「落在泥泞小径的雨滴」。
“砷污染”折射基层环保局的哀与荣

“砷污染”折射基层环保局的哀与荣
一个生产了30多年,曾受到政府“重点保护”的高污染企业,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砷污染事件,再次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敲响了警钟。
对众多渎职官员严厉问责的背后,是一个国家重点扶持县环保局的荣辱与悲哀。
买的硫铁矿中砷含量严重超标,排放的污水导致污染事件发生。
生产硫酸的成城化工有限公司,用低价购买了砷含量严重超标的劣质硫铁矿。
在生产过程中,硫和铁被利用,而砷却被当做废物排掉了。
调查报告显示,这家企业根本就没有污水处理设备。
环保局只有一人可进入:
高污染企业曾受到“重点保护”
成城化工有限公司曾经是一家受到民权县“重点保护”的企业。
虽然建成于1973年,此后所有制属性和企业名称数次变换,但是高污染型的生产方式却一直没有改变。
年,
,
民权县环保局据此安排,只有原副局长刘改立可以进入成城化工有限公司检查工作。
民权县环保局环境监测大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监察大队都难以正常进入这家企业检查。
污染事件发生后,成城化工有限公司被当地政府部门爆破。
半月谈记者前不久刚走进一片狼藉的企业工地,就被一群冲上来的工人围住,大声喊着:“干什么呢?
赶紧走!想买废品,先拿标书来。
想参观,要经过县委、县政府同意才行。
”。
农夫山泉“砒霜门”

管理学作业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分析案例过程介绍1.事件背景2009年10月中旬,海口市工商局开始对海口市内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流通领域的饮料进行专项抽查,随后委托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测技术中心对抽检产品进行检测。
11月23日的检验报告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30%混合果蔬、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和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桃多汁等3种饮料总砷含量超标。
据介绍,砷是毒性非常强的污染物,它的氧化物即是人们常说的砒霜,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要比铜和锌大得多。
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向消费者发布消费警示,并告知经销商赶快对问题产品下架,开展自查自纠,等候处理。
消费警示称,农夫山泉和统一的三款果汁饮料“总砷超标”。
“砷”是一种重金属元素,由于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虽二者并非同一物质,但一时间,农夫山泉和统一陷入“砒霜门”。
2.事件发展10月19日:海口市工商局委托技术中心对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50个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检验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3个批次的产品总砷含量超标。
11月23日:海口市工商局发布2009第8号商品质量监督消费警示:包括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30%混合果蔬、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和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桃多汁等3种饮料在内的9种食品总砷或二氧化硫超标,不能食用。
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向消费者发出消费警示,并通知经销商对涉嫌超标产品下架、召回并退货。
危机事件在区域爆发,快速引起全国性关注,媒体报道和公众关注呈持续上升态势。
11月27日(小组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间点):农夫山泉出具了11月26日河源市质量计量检测所出具的检验报告,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农夫山泉11月27日下午召开全国电话新闻发布会更是直接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状告有关工商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郴州砷污染事故阴影犹在政府缺席土壤污染防治 (2)“我们承认,新的污染源还没有完全有效控制,历史遗留问题也没有根本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形势依然严峻”依旧是个未知数事发后,由郴州市、苏仙区两级政府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结果表明,离村庄不远的郴州砷制品厂,因生产过程中将不允许外排的闭路循环废水直接排放,导致部分村民不同程度地发生砷污染急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相继有380名村民住院治疗,两人死亡。
随后,经长沙市土地肥料测试中心监测:大部分水田轻度污染,暂不能继续种植水稻,需要长时间施大量磷肥改良土壤或改造成旱地种植其他农作物。
其中,轻度污染189亩、中度污染107亩、无污染175亩。
水田污染损失以10年间接和直接损失鉴定为84.7万元。
“砷中毒事件发生后的两年时间里,百姓都不敢下田。
”5月5日,邓家塘村村长段华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回忆说。
邓家塘村12组组长李国金告诉本刊记者,2002年,受污严重的几个村民小组将污染企业告上了法庭,村民得到赔偿后,地方政府鲜有过问土地使用情况。
对于受污水田如何修复,需要多久,依旧是个未知数。
邓家塘乡乡长李旭平亦向本刊记者坦承,事发至今,乡政府已经换届几任领导,在他任上,没有专门检测过,这么多年来,受污染土壤的砷金属含量是否降低,他也不知情。
为解决农田大面积抛荒,村委会采取了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农田承包给租户,用于稻谷培种、种植烤烟等非农作物,出租农田的村民每年每亩可得到120元左右的租金。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告诉本刊记者,土壤一旦发生污染,短时间内很难修复,相比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是最难解决的。
郴州市、苏仙区两级环保局及农业局工作人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重金属污染一直是他们严控重管的领域,对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复,他们仍处在探索阶段,尚未找到可供大面积全面推广,且百姓容易接受的方法。
时至今日,离事发已11年,近一个轮回,砷污染的阴影依然没有消散。
当地村民和政府的一块心病有湖南“南大门”之称的郴州,虽然总面积只有1.9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1/500,但却拥有着储量居全国首位的钨、钕、铋和钼,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的锡和锌,储量居全国第十三位的铅,郴州也因此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
然而,赞誉的背后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有色金属产业给郴州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前后的十多年里,郴州市临武县三十六湾处于掠夺式开采阶段,高峰时,这块仅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0万采矿大军蚁聚于此,疯狂掘金。
郴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张继耀告诉本刊记者,最后动用武装警察力量,以及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方式,非法矿区才勉强得以取缔。
张继耀至今仍记得,2010年1月下旬,国家发改委组织环保部、科技部等8部委来湘调研,看到三十六湾被挖得千疮百孔的山头后,一位官员眉头紧锁,表情严肃地说了四个字:“触目惊心!”这种粗放式排放留下的后遗症成了当地村民与政府的一块心病。
郴州市农业局主任科员何红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郴州土壤重金属的自然背景值比湖南省有色金属平均值要高出两倍多,而土壤污染影响是根本性的,如不加以有效防治,仅靠土壤自然恢复,一般需要两三百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薛南冬博士告诉本刊记者,土壤重金属具有生物累积性,可以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类健康,粮食、蔬菜乃至饮用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相关,耕地重金属污染成了威胁农产品质量和人类健康的隐患。
土壤修复的科学探索“与河流比,土壤重金属污染更加严重一些,且土壤污染更加复杂。
”陈同斌告诉本刊记者。
事实上,如何有效消除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一位受访专家告诉本刊记者,全世界已发现400多种超富集植物,但大多数超富集植物都有生物量小、生长缓慢、抵抗力弱、种子少、缺乏与当地植物竞争的能力等缺点,因此,能够真正应用于植物修复技术的超富集植物并不多。
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最有效方法是寻找超富集植物进行植物修复。
从1997年开始调查土壤污染状况的陈同斌发现,耕地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等,中国的土壤污染以重金属污染为主。
陈同斌说,只要找到合适的植物,就能对应不同的重金属。
1999年,他在中国本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砷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
时隔一年后,恰逢邓家塘砷污染事件爆发。
陈同斌通过对该村土壤检测,结果显示,砷含量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标准1倍至30多倍,大部分在两三倍,相比于污染前的土壤含砷量,污染后的土壤含砷量增加5倍至100倍。
在全国考察重金属污染时,陈同斌也发现,最严重的就是砷污染。
砷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其三价的氧化物俗称“砒霜”,能让接触者患皮肤病或癌症等。
这一年,陈同斌便带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团队在湖南郴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砷污染修复基地。
他告诉本刊记者,蜈蚣草是一种通过孢子繁殖的蕨类植物,通过根系,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吸收到体内,并转移到地上部分。
通过蜈蚣草的吸附、收割,三至五年内,这片土地就可以修复。
为了缩短净化的时间,原本一年割一茬的蜈蚣草,现每年割三茬。
经陈同斌测算,蜈蚣草一年一亩地大约能吸附7公斤到13公斤的含砷量。
陈同斌还透露,去年10月,由国家总投入2450多万元的蜈蚣草修复项目,已经在广西环江地区、云南个旧、湖南、江西等地成规模展开,总修复农田面积达到1000~2000亩,“这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
经过长期的摸索,陈同斌将修复技术从单纯的超富集植物修复技术逐步发展成超富集植物与经济作物间作的边修复、边生产的新型修复模式,即将蜈蚣草与经济作物套种的方法——一行种植农作物,一行种植蜈蚣草,以此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陈同斌介绍,除了蜈蚣草之外,超富集植物还有东南景天,这是在广东种植的专门修复镉中毒农田的植物,现东南景天在全国也有上百亩的试验基地。
在西北,数百亩盐碱土地上,种植了被称作吸毒解毒高手的竹柳,它不仅耐寒、耐旱、耐涝、抗盐碱,还可以吸收城市污水,消除氮磷钾。
现实中的难题从理论上说,植物修复技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是可行的,但是,在实践推行中,却遇到了问题。
何红军告诉本刊记者,因科研需要,他们之前在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镇连续6年试种“蜈蚣草”,部分含砷的污染土壤得到改善,但是,百姓的积极性并不高,推广难度大。
何红军解释,蜈蚣草种植时间长,加上成本大,没有经济效益,百姓宁愿抛荒,也不愿作这种尝试。
何红军说,一方面是百姓不买账,另一方面,种植蜈蚣草所需的经费,地方政府也无法给予支持。
陈同斌对大面积使用这种方法,亦持保留态度——问题出在资金上。
他说,使用植物修复法平均每亩的价格达到了两万元,而且还要连续种植数年,“对于农民来说,这个负担很沉重,除非政府能有补贴”。
陈同斌告诉本刊记者,2001年,他们租了邓家塘村15亩地,租金为200元/亩。
但种植约4年后,陈同斌退出了郴州。
对于退出的理由,陈同斌说,除邓家塘没有大规模的种苗基地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大。
对这一说法,邓家塘乡乡长李旭平事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回应,如果没有上级部门的专项资金拨付,乡政府无能为力。
陈同斌举例说,广西环江受污染土地达万亩,如果要全部修复,总投资至少需要几千万到1亿元,这对当地财政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
公开报道显示,在广西,蜈蚣草就和制造工业乙醇的能源甘蔗种在一起。
在其他地方,蜈蚣草还能和桑树、苎麻一起套种,为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问题是,在郴州,套种也遇到了阻碍。
张继耀告诉本刊记者,2009年,该局在郴州市嘉禾县进行试点,种植了200多亩苎麻,为解决销售问题,环保局通过协调,指定了一家定点加工企业,但由于种植面积小,没有形成规模,加之百姓传统的种植习惯问题,以及利润不高,“该厂至今没有开工生产”。
更令人悲观的是,植物修复法也并非万能之策。
陈同斌告诉本刊记者,当前受污染的土壤,多数是量大面广的中低浓度污染,植物修复法是首选,效果也较为明显。
可是,土壤中的高浓度污染物,则无法解决,即便采用植物修复法,时间漫长,也不是上乘之举,只能采取种植非农作物的方法。
还在等待答案薛南冬认为,摸清家底应该成为土壤污染防治的第一步。
我国的土壤污染分布广,局部地区突出,只有调查清楚全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才能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和治理措施,才能出台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
谈及邓家塘蓄积11年的问题如何解决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郴州市苏仙区环保局副局长雷湘一个劲地倒苦水,她说,“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缺乏技术支撑,以及土壤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是摆在基层环保部门面前的现实困境。
”“邓家塘村这种情况,基本解决不了。
”雷湘直言。
在本刊记者采访过程中,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资金短缺是提及最多的一个词眼,这也是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难题之一。
何红军亦表示,土壤污染修复面临最大的困难在于,一是经费没保证,设备没保障;二是人力和能力都十分有限。
雷湘认为,光靠县区环保机构还不够,应延伸至基层乡镇一级,目前,环保机构的构架像一个倒金字塔结构,越到基层,环保工作人员越匮乏。
而乡镇往往掌握着最底层的环保信息,人员的配比不能满足发展要求。
相关数据显示,在环保机构中,多数省级环保部门没有负责农村环保的环境保护专门处室,县级环保部门工作力量更为薄弱,绝大多数乡镇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和人员编制,缺乏必要的监测、监察设备。
在张继耀看来,日后的工作重点及重心应遵循“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治理原则,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
“土壤治理修复的关键在于技术问题,要做到百姓接受,方便实施,利于推广的方法,现在还未找到”,张继耀说。
张继耀向本刊记者透露,他们上报了多个土壤修复项目,但这样的民生工程,上级部门拨付下来的治理资金却很少,往往都将重点放到了源头治理上。
张继耀分析说,上级部门或许考虑到,土壤修复其一是资金数额大,其二是害怕效果不明显。
同时,张继耀还表示,“我们承认,新的污染源还没有完全有效控制,历史遗留问题也没有根本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形势依然严峻。
”薛南冬告诉本刊记者,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
控制与消除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
即控制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数量与速度,通过其自然净化作用而不致引起土壤污染。
控制与消除工业“三废”排放。
对工业“三废”进行净化处理、回收处理,化害为利,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与浓度,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对于已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应该改种非粮食作物并调整耕作制度,降低人类健康风险,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壤,在进行农业生产前,建议先用植物修复技术进行修复。
陈同斌认为,要解决土壤污染修复问题,除了资金、设备问题之外,还要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在很多城市,对土壤污染问题相关信息不公开,百姓不知情,甚至有些政府官员,都不知道哪些地方有污染,污染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