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高速铁路用青铜板带-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合集下载

编制说明doc-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doc

编制说明doc-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doc

贵金属及其合金丝、线、棒材编制说明(送审稿)二OO八年六月贵金属及其合金丝、线、棒材编制说明1 工作简况2007年7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以中色协综字[2007]132号文下达修订该标准的任务,项目起止时间为2007年7月~2008年12月,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起草单位为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庆国、马丽华、杨崇俊、杨东。

2 修订原则YS/T203-1994(GBn67-83)、YS/T204-1994(GBn68-79)、YS/T205-1994(GBn69-79)从发布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开发了新的贵金属合金材料,原有一些贵金属合金材料被新材料所替代,导致原标准所列合金牌号、几何尺寸等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生产技术和使用要求,因此亟需对行业标准YS/T203-1994(GBn67-83)、YS/T204-1994(GBn68-79)、YS/T205-1994(GBn69-79)进行修订。

通过此次修订,新标准既能体现生产方的技术水平,又能满足使用方的技术要求。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7月接到修订任务,首先对原标准内容进行全面审查,认真分析和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以YS/T203-1994(GBn67-83)、YS/T204-1994(GBn68-79)、YS/T205-1994(GBn69-79)为基础,参考国外标准,既考虑标准的先进性,也考虑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我国原材料加工能力、分析水平等实际情况,力求使该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进行编写,以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要求等内容的顺序编写,内容规范。

3 修订内容3.1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3.2 增加Ag60Pd、Ag95Pd、Ag99Pd、Ag98SnCeLa、Ag75CuNi、Ag70Pd、Ag80Pd、Au75CuAgZn、Au72AgNi、Pd40AuPtAgCu、Pd47AgCuAu、Au83NiIn等20个合金牌号。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初稿修正)YS/T XXX -XXXX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 铜选矿冶炼部分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YS/T XXX-2013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本标准代替YS/T441.1-2001《有色金属平衡规范铜选矿冶炼部分》。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了布情况:YS/T441.1-2001本标准与YS/T441.1-2001《有色金属平衡规范铜选矿冶炼部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通过专家和网上查询更新了引用标准,新增了YS/T470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指标体系;2、将金属平衡管理职责做了修订,部分职责权限经讨论删除;3、选矿部分新增原矿、精矿、尾矿、中矿、金属平衡等术语的定义,冶炼部分删除了全厂冶炼回收率,新增工序回收率、冶炼总回收率、金属平衡等术语的定义;4、进一步完善了选矿和冶炼工艺的物料流程图;5、根据实际情况对金属平衡表的格式进行了完善。

YS/T XXX-2013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铜选矿冶炼部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选矿冶炼部分金属平衡管理的术语、管理职责、金属平衡计算公式、金属平衡表的编制方法及格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铜及其附属产品选矿冶炼生产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67-2010 阴极铜GB/T 3884.1一3884.12-201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GB/T 5121.1~5121.28-2010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14260-2010 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GB/T 14263-2010 散装浮选铜精矿取样、制样方法GB/T 26017-2010 高纯铜GB/T 27682-2011 铜渣精矿YS/T 53.1~53.3-2010 铜、铅、锌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YS/T 70-2005 粗铜YS/T 87-2009 铜、铅阳极泥取制样方法YS/T 94-2007 硫酸铜(冶炼副产品)YS/T 318-2007 铜精矿YS/T 464 阴极铜直读光谱分析方法YS/T 521.1~521.6-2009 粗铜化学分析方法YS/T 745.1~745.9-2012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

行业标准《铍青铜板材带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铍青铜板材带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铍青铜板材和带材》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一、任务来源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所涵盖的产品牌号、规格及其技术要求均发生了变化,原2012版标准已不能满足现有国内铍铜产品要求。

为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规范和指导铍铜产品生产使用,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须及时修订现行标准。

根据工有色标委[2017] 19号文件要求,《铍青铜板材和带材》行业标准由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8年。

二、工作简况1、立项目的和意义铍铜合金分高铍和低铍两类,高铍铍铜合金的铍含量为 1.8%~2.1%,低铍铍铜合金的铍含量为0.2%~0.7%。

通常称前者为高强度型铍铜合金,后者为高传导型铍铜合金。

高传导型低铍铍铜合金具有高导电性、耐腐蚀、耐疲劳、弹性滞后小、无磁性、冲击时不产生火花等优良性能,强度适中,弹性及抗应力松弛综合性能稳定,零件使用寿命长。

因此,铍青铜作为优良的耐疲劳高弹性导电材料,在电子、电讯、电脑、手机和精密仪器等工业部门以及航空、航天、兵器、雷达系统等重要军工部门广泛应用。

在该合金领域,美国、日本技术较为先进,并且具有多年的研发经验,该技术在军工、民用方面应用较广。

世界上最大两家铍铜合金生产商是美国的Brushwellman和日本的NGK公司,对高传导型低铍铍铜合金的生产研究非常成熟,产品牌号及规格状态齐全,形成了完善的行业规范及相关产品标准,而且国际通用性较强,通常在国际上均被采用。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铍青铜合金生产厂家,技术力量雄厚,年产量在快速增长,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开发了多种牌号的铍青铜合金产品,工艺技术相对稳定。

为了满足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行业、信息通讯等行业的需求,加快我国国防军工和工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国产铍铜合金的质量,促进我国铍铜合金材料研发生产,规范该类材料的供货使用要求以及产品标准非常有必要,因此YS/T323-2012标准有必要进行修订。

有色金属质量规范

有色金属质量规范

有色金属质量规范1. 引言有色金属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通信等领域。

为了确保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制定有色金属质量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色金属质量规范的要求和相关标准。

2. 产品标识与标准2.1 产品标识有色金属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注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 厂商名称或商标;- 产品规格型号;- 批次号或生产日期。

2.2 相关标准有色金属产品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以下是常见的有色金属的标准参考:- 铜材料:GB/T 5231-2012;- 铝材料:GB/T 3190-2017;- 镁材料:YB/T 5231-2013;- 锌材料:GB/T 470-2008。

3. 外观要求有色金属产品的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3.1 表面平整度有色金属产品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凹凸、皱纹和裂缝等明显缺陷。

3.2 表面清洁度有色金属产品的表面应干净、无油污、无锈蚀等杂质。

4. 尺寸要求有色金属产品的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4.1 尺寸精度有色金属产品的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4.2 尺寸测量尺寸测量应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并按照相应的测量方法进行。

5. 化学成分要求有色金属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以下要求:5.1 主要元素含量有色金属产品的主要元素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5.2 合金成分有色金属合金产品的合金成分应按照比例配制,严禁使用与合金产品不符的材料。

6. 机械性能要求有色金属产品的机械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6.1 强度要求有色金属产品的强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6.2 延伸率要求有色金属产品的延伸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7. 表面质量要求有色金属产品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7.1 表面光洁度有色金属产品的表面应光洁、无划伤和刮痕等明显缺陷。

7.2 表面氧化膜有色金属产品的表面应无氧化膜或氧化膜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8. 包装与运输有色金属产品的包装与运输应符合以下要求:8.1 包装防护有色金属产品的包装应有足够的防护,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损坏。

有色金属制品规范

有色金属制品规范

有色金属制品规范一、引言有色金属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交通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为了确保有色金属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

本文将介绍有关有色金属制品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二、有色金属制品的分类有色金属制品包括铝制品、铜制品、镍制品、锌制品等。

根据其形状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板材、管材、型材、线材等。

不同材质和形式的有色金属制品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规范。

三、质量标准1. 物理性能要求:有色金属制品应具备一定的强度、硬度、延展性和耐腐蚀性能。

不同类型的有色金属制品应根据其具体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物理性能标准。

2. 外观要求:有色金属制品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瑕疵或凹陷。

色泽应一致,不得有色差或氧化斑点。

对于特殊需求的有色金属制品,还应符合相关要求,如电镀层的厚度和附着力。

3. 尺寸精度:有色金属制品的尺寸精度是确保其在组装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与其他部件完美匹配的重要参数。

对于各类有色金属制品,应根据其具体形式和用途制定相应的尺寸公差标准。

四、生产工艺要求1. 材料选择:有色金属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

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2. 加工工艺:有色金属制品的加工工艺要符合相关标准。

包括液压成型、热处理、表面处理等过程。

加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速度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3. 检测与检验:有色金属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检测与检验。

包括原材料检测、工艺控制检测和最终产品的检验。

应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采用合适的测试与检测方法,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五、标识与包装1. 标识要求:有色金属制品应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材质、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用户正确使用该产品,并提供质量追溯的依据。

2. 包装要求:有色金属制品应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以防止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受到损坏和腐蚀。

包装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有色金属及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有色金属及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有色金属及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有色金属是指除铁和钢之外的金属材料,包括铜、铝、锌、铅、镍等。

有色金属及制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有色金属及制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有色金属及制品的质量标准:1. 成分要求:有色金属及制品的成分要求根据不同金属的特点而定。

例如,铜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铝材料应符合GB/T3190的要求,锌材料应符合GB/T470-2008的要求。

2. 物理性能:有色金属及制品的物理性能标准包括密度、熔点、热膨胀系数等。

例如,铝制品的密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T3190的要求。

3. 机械性能:有色金属及制品的机械性能标准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

例如,铜制品的抗拉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231的要求。

4. 表面质量:有色金属及制品的表面质量标准包括表面光洁度、表面缺陷、氧化层等。

例如,铝制品的表面应无明显划痕、氧化层应均匀、光滑。

5. 化学性能:有色金属及制品的化学性能标准包括耐腐蚀性、电性能等。

例如,铜制品的耐腐蚀性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059的要求。

6. 尺寸精度:有色金属及制品的尺寸精度标准根据具体应用而定。

例如,用于电子通信设备的铜板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231的要求。

7. 环保要求:有色金属及制品的环保要求标准根据具体金属材料和制造工艺而定。

例如,铝制品的含铅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764的要求。

二、有色金属及制品的检验方法:1. 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例如,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铜材料进行成分检验。

2. 物理性能检验:通过相应的试验设备对样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测定。

例如,通过升温差热分析仪对铝制品的熔点进行检验。

3. 机械性能检验:通过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对样品的机械性能进行测定。

例如,通过拉伸试验机对铜制品的抗拉强度进行检验。

4. 表面质量检验:通过目视检查和显微镜等设备对样品的表面质量进行评估和检验。

有色金属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有色金属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有色金属产品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制造业领域的重要材料。

为了确保有色金属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本文将介绍有色金属产品的检验标准,并详细说明其中的关键要点。

1. 产品外观检验有色金属产品的外观检验是检查其表面是否存在裂纹、凹陷、划痕等缺陷,并确认产品的颜色、光泽、平整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不同类型的有色金属产品,其外观检验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常用的外观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查和显微镜观察。

2. 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有色金属产品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是确定其长度、宽度、直径、厚度等尺寸参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测量、比对和三坐标测量等技术手段。

对于特殊形状的有色金属产品,还可以采用光学投影仪等设备进行几何形状检验。

3. 化学成分检验有色金属产品的化学成分检验是确定其元素组成和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常用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包括光谱分析、化学分析和色谱分析等。

通过分析样品中的元素成分,可以评估产品材料的纯度和含量,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质。

4. 机械性能检验有色金属产品的机械性能检验是评估其强度、硬度、韧性、延伸性等力学性能的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常用的机械性能检验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确定产品在受力和变形条件下的表现,从而确保产品能够承受相应的负荷并具有所需的性能特征。

5. 电性能检验有色金属产品的电性能检验是评估其导电性、电阻性和电化学性能等电学性能是否合格。

常用的电性能检验方法包括电阻测试、电化学测试和电导率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确定产品在电流传输和电化学反应方面的性能表现,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特定的电学要求。

有色金属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外观、尺寸、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等方面的检验,可以确保有色金属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同时,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检验标准也有助于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板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板材》(送审稿)国家标准编制说明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其中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项目表中23-29项《铜及铜合金板材》国家标准由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的国家标准的水平,我们查阅了许多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的ASTM标准、欧盟的EN 标准、日本JIS标准和ISO国际标准,并结合市场需求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国家标准GB/T 2040-2002《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2044-1980《镉青铜板》﹑GB/T 2045-1980《铬青铜板》﹑GB/T 2046-1980《锰青铜板》﹑GB/T 2047-1989《硅青铜板》﹑GB/T 2049-1980《锡锌铅青铜板》、GB/T 2052-1980《锰白铜板》﹑GB/T 2531-1981《热交换固定板用黄铜板》八个板材标准进行了综合修订。

通过对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决定本标准修改采用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板和带》和JIS H3110:2006《锡磷青铜及锌白铜板和带》,进行编制。

一、本标准与GB/T 2040-2002、GB/T 2044-1980﹑GB/T 2045-1980﹑GB/T 2046-1980﹑GB/T 2047-1980﹑GB/T 2049-1980、GB/T 2052-1980﹑GB/T 2531-1981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锡青铜板增加了QSn8-0.3牌号(状态为M、Y4、Y2、Y、T)。

2、黄铜板增加了HPb60-2牌号(状态为Y、T),H70牌号增加了热轧态(R);。

3、将纯铜板和H62黄铜板的维氏硬度值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软态硬度值的规定,原维氏硬度值间距太大,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了硬度范围。

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表面清洁度检验方法

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表面清洁度检验方法》编制说明随着高精度电子铜板带箔材生产要求,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表面清洁度越来越受到生产企业和用户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可操作的检验方法,也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

需要制定统一的分析检验方法,用以规范行业对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表面清洁度的检验。

1、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1年关于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号2011-0927-YS)的安排,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电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起草,由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2、编制原则2.1本标准结合国内外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的生产和使用状况,做到检测及取样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本标准适用于0.8mm以下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清洗和退火工序前后板带箔材表面污染物残留总量的测定,以判定脱脂剂对铜板带箔材表面的清洗效果及成品带材表面的洁净程度。

2.2本标准制定过程中遵守:GB/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2000.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3、编制内容本标准由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方法提要、试剂及材料、试验仪器、试样、试验步骤、结果评定等八项内容构成。

4、主要试验内容4.1洗涤试剂的选择清洗铜板带表面残留的轧制工艺润滑油及各种油污的常规试剂一般有汽油、无水乙醇、丙酮、三氯甲烷、石油醚等,通过试验洗涤残留污染物效果,汽油容易造成残留、挥发不完全,测试结果误差大;无水乙醇、丙酮对油污溶解比石油醚稍差;石油醚作为去垢剂、萃取剂对油污有较强的去污能力,易挥发,不腐蚀铜板。

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选石油醚作为洗涤试剂。

4.2试样制取由于成品试样表面残留污染物较少,在制取分析试样时要求截取代表性好、表面积大同时在500mL烧杯中易于清洗的试片。

试样制取不应有划伤、皱折、卷边等缺陷,不得有二次污染。

国家标准一般用途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解析

国家标准《一般用途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讨论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现行的GB/T 17793-1999 国家标准,其主要参数主要是根据当时的设备状况进行的修订。

历经了九年的运行,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与之配套使用的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产品标准已修订完毕,因此,很必要对该标准进行相应的修订。

根据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中色协综字[2008] 242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了标准修订任务,其中附件1《200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表》序号第95项(项目序号为20082164-T-610)《一般用途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由中铝洛铜相关部门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在GB/T 17793-1999《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修改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参照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10:2006《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并结合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修订。

二、编制原则铜及铜合金板、带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和民用等各方面,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是板、带材追基本的质量指标之一。

目前,只有我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有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尺寸允许偏差专用标准(ISO 3486:1980《加工铜及铜合金直条(薄板)供货的冷轧板片材尺寸和允许偏差》和ISO 3487:1980《加工铜及铜合金成卷带或绕在卷盘上的冷轧扁平产品(带材)尺寸允许偏差》),其它国家和组织均将尺寸部分纳入在产品标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标准《灯引线支架用铜带》
(送审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的发展,节能越来越重要。

LED照明因节能、环保和长寿命的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电脑、电视、手机、汽车灯等领域,随着低碳经济的推动,LED灯将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而进入普通照明领域。

LED在使用时必须具备抗震耐冲压、光效应、省电节能和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要求LED用材料,必须具备该硬度、高抗拉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分光性能。

其中LED支架主要起连接电路、反射、焊接等作用。

LED灯的快速发展也给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LED灯用铜带。

为规范LED灯用铜带的生产和引导市场,需要制定LED灯用铜带专用标准。

该标准的制订不仅可起到规范市场、引导市场的作用,而且可填补标准空白。

按该标准组织生产的产品投入使用后,替代了进口,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大大降低电气化铁路的建设成本,对推动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2]92号和有色标委[2013]19号《关于转发2013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形式下达了标准制定任务,其中序号17(项目编号“2013-0312T-YS”)《灯引线支架用铜带》行业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及执笔;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各企业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将共同完成标准的制定工作。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本标准讨论稿。

2014年6月由标委会组织在广西省防城港市召开了标准讨论会,根据标准讨
论会会议精神和各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讨论稿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指标确定
1、编制原则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经查询目前国内外尚无等引线支架用铜带专用技术标准。

本标准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主要依据市场的需求和材料的实际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制定。

2、主要技术指标确定
2.1、牌号、状态的确定
牌号:T2、TFe0.1、TFe2.5、H66、H65
状态:软化退火(O60)、1/2硬(H02)、硬(H04)、特硬(H06)、弹硬(H08) 2.2、尺寸及允许偏差的确定
带材宽×厚为:50~620毫米×0.11~1.5毫米。

带材尺寸允许偏差见标准送审稿。

2.3、力学性能的确定
根据用户使用要求和实际生产进行确定。

带材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合同未注明时,只做硬度试验。

用户有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TFe0.1、TFe2.5还进行室温拉伸检验,拉伸结果仅供参考。

表1 带材的力学性能
2.4、电性能
在室温20℃条件下,电导率不小于应符合表2规定
2.5、粗糙度
需方有要求时,应在合同中注明。

带材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2.6 表面质量的规定
带材的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无划伤、起皮、黑点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三、产品应用前景
铜带以其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反射性、焊接性和表面质量成为LED 支架的首选材料。

主要表现在:(1)使用铜支架比铁支架LED 的光效高。

(2)铜支架比铁、铝支架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从而使得LED 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铜支架传至封装外部,从而解决了其散热问题;(3)铜材以其良好的导电性能称为
LED 支架的首选材料。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的发展,节能越来越重要。

LED 照明因节能、环保和长寿命的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电脑、电视、手机、汽车灯等领域,随着低碳经济的推动,LED 灯将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而进入普通照明领域。

LED 灯的快速发展为铜带开拓了新的使用方向和发展空间,LED 灯用铜带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

《灯引线支架用铜带》行业标准编制组
2014.09.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