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工艺与夹具实训方案(14机专)

合集下载

工艺实训工作计划书500字

工艺实训工作计划书500字

工艺实训工作计划书500字
一、实训目标
1.全面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能。

2.熟练掌握常用机床的操作和编程。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

二、实训内容
1.机械加工基础理论学习
2.机床操作实训
(1)普通车床操作
(2)铣床操作
(3)钻床操作
(4)线切割操作
3.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训
(1)数控编程基础
(2)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
(3)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
4.工艺实习
(1)工厂参观
(2)工艺流程实习
三、实训安排
1.理论学习:4周,每周4学时
2.机床操作实训:6周,每周8学时
3.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训:8周,每周12学时
4.工艺实习:2周,每周40学时
四、实训要求
1.严格遵守实训室纪律,服从教师及实训人员的管理。

2.认真钻研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注重实训过程,完整记录并完成实训报告。

4.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勇于创新,不断提高。

五、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实训报告、平时表现综合评定。

通过系统的工艺实训,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机械制造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装夹具设计实训》课程标准

《工装夹具设计实训》课程标准

《工装夹具设计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要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支撑学生掌握工装夹具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从定位和夹紧上掌握夹具的设计方法,具有初步的工装夹具应用、设计和创新能力,能够利用AUTOCAD、NX等软件进行3D夹具结构的设计和出具2D生产工程图的设计软件,并能有效查阅工艺手册和标准件手册等。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工装夹具在生产的应用知识;2.掌握车、铣、钻、镗等工装夹具结构知识;3.掌握各类夹具的使用特点;4.理解六点定位规则;5.掌握工装夹具的工作原理;6.掌握定位、夹紧和其他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7.掌握定位误差和夹紧力的计算和设计方法;8.熟悉综合复杂工装夹具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选择定位元件的布局和方案;2.能根据六点定位规则明确定位的性质和类别;3.能计算定位误差;4.能设计工装夹具的3D结构图;5.能理解力的三要素对夹紧工件的影响;6.具有夹紧方案的设计的能力;7.具有计算各种类型夹紧力的能力;8.具有出具2D工程图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的职业素质;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表达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跟踪新技术、创新设计能力;4.培养技术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服务质量意识等。

四、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培养目标为起点,选取“钻夹具”“铣夹具”“镗夹具”和“车夹具”作为整个课程的项目载体,将课程内容精选分解成5个能力模块,每一个模块对应一系列的实践任务(共20个),每一个实践任务分解成3-5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共145个),形成了以模块化实践任务为骨架、以技能知识点为内容的实践导向结构化课程内容体系。

在教学设计方面,以任务为驱动,突出实践性、趣味性、职业性,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设计理念。

五、教学内容安排项目任务知识点技能点学时讲授实践项目1:设计准备1.1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机床夹具的作用2.机床夹具的分类3.工件的装夹1.明确设计任务、内容和要求2.阅读设计资料3.分析设计对象11.2确定设计方案1.机床夹具的组成2.机床夹具的发展趋势1.阅读设计指导书2.拟定设计过程和工作计划11.3熟悉典型夹具的机构和工作原理1.工件六点定位准则2.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3.夹紧原理和定位元件4.楔形、螺旋、偏心等夹紧结构5.底板及其它元件1.拆解典型夹具2.手绘定位元件3.手绘夹紧元件4.手绘底板及其它元件1 2项目2:钻削夹具设计2.1 手动钻夹具设计1.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2.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3.夹紧原理4.夹紧结构5.底板及其它元件1.定位结构设计方法2.夹紧机构的选择3.认识夹具的工作过程1 22.2气动钻夹具设计1.气动原理2.定位方式3.夹紧机构4.钻套、钻模板1.设计气动元件2.设计平面定位元件3.设计夹紧机构4.设计其它元件1 2六、教学实施(一)教学团队本课程负责人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并建立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每40人的标准班配备1名任课教师。

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

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

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引言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设计是制造业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机械工艺是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方法,而工装夹具是为了完成特定工艺操作而设计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流程等内容。

设计目标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来说,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设计工艺和工装夹具,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连续化和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率。

2.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合理选择材料、优化工艺参数和设计合理的工装夹具等,保证产品质量。

3.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理设计机械工艺和工装夹具,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设计原则在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设计原则:1.简化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应尽量简化,减少工序和操作次数,以提高生产效率。

2.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以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3.设计合理的工装夹具:工装夹具应与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以确保工装夹具能够精确定位和夹持工件。

4.考虑可靠性和安全性:工艺和工装设计应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操作的安全性,以防止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设计流程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通常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分析产品需求:了解产品的特性和加工要求,确定产品的制造工艺。

2.选择工艺路线: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

3.设计工艺方案:根据选定的工艺路线,设计详细的工艺方案,包括加工顺序、工艺参数等。

4.设计工装夹具: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工装夹具,确保工装夹具能够精确定位和夹持工件。

5.试制和验证:制作样品,进行试制和验证,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优化设计:根据试制和验证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床夹具设计实训

机床夹具设计实训

机床夹具设计实训1. 引言机床夹具是一种用于固定工件并保持其稳定性的装置。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夹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机床夹具设计实训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流程以及常见的夹具类型。

2. 设计原则机床夹具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其功能和可靠性。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设计原则:2.1 稳定性夹具应能够稳定地固定工件,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松动。

为了提高稳定性,可以采用合适的支撑结构、增加接触面积、使用合适的紧固装置等方法。

2.2 刚度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和振动力。

刚度可以通过选择合适材料、增加结构强度和合理布局来提高。

2.3 精度夹具应能够精确定位工件,并保持其几何形状和位置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精度,可以采用精密定位装置、加工精度高的零部件等方法。

2.4 安全性夹具设计应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

夹具应易于使用,能够防止误操作和意外伤害,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置。

3. 设计流程机床夹具设计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3.1 确定需求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和机床的特点,确定夹具的基本要求,包括稳定性、刚度、精度和安全性等。

3.2 工件分析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分析,确定其几何形状、尺寸、材料以及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力和振动等。

3.3 夹具结构设计根据工件分析结果,设计夹具的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定位装置、紧固装置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夹具与机床之间的配合关系,确保夹具能够正确安装在机床上。

3.4 零部件设计根据夹具结构设计结果,设计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以及装配方式等。

3.5 验证与改进根据设计结果制作夹具样品,并进行实际测试和验证。

根据测试结果,对夹具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4. 常见的夹具类型机床夹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几种包括:4.1 手动夹具手动夹具是最简单常见的一种类型,操作人员通过手动调整夹具来固定工件。

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

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

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则是机械制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就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一、机械工艺的设计方案机械工艺是运用一定的设备、工具和加工工艺来实现工件加工的技术体系。

在机械制造中,工艺设计是机械加工的核心之一,有效的工艺设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工艺设计中,需要对工程图纸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评估工件的设计要求、材料要求、精度要求、装配要求等,针对性地设计出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检验方案。

以机械加工中的铣床加工为例,主要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需要根据工件的形状结构设计出旋转、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加工参数,以达到既能加速加工又不损害工件的目的。

在精加工阶段,需要针对工件的平行、垂直、角度和外形精度等进行更严格的控制,以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

二、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工装夹具是工厂生产中大量使用的一种装夹设备,可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良好的工装夹具可以使工件稳定地固定在机床上,以满足在加工过程中的强制力和反力,并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工装夹具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固定力、扭矩、排屑、润滑和冷却等因素,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设计工装夹具时,还需要考虑到工具的刀具清洁和更换方便、夹具的调整方便、夹持力和位置精度等因素。

三、机械工艺与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的重要性机械工艺和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案在机械制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优化的工装夹具设计,可以降低机械制造中的各个环节的成本,如降低刀具磨损、延长设备寿命、节省能源等。

2. 提高生产效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高效的工装夹具设计可以大幅提高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实现设备的自动化和无人化生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
(3)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工件的安装和夹紧,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件加工精度,安装时候方便和迅速,又会影响辅助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生产率,夹具是加工工件时,为完成某道工序,用来正确迅速安装工件的装置,它对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率和减轻工人劳动量有很大作用。这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零件毛坯图的绘制、工艺的编排分析(2014年春学期第2至4周);
3.工艺卡片的绘制(2014年春学期第5周至第6周);
4.夹具方案的确定、夹具的设计和夹具图的绘制(2014年春学期第7至8周);
5.撰写、整理、修改毕业设计说明(2014年春学期第10至12周);
6.对各环节进行检查、准备答辩(2014年春学期第13至15周)。
(2)新兴加工方法的不断出现和发展
新兴加工方法包括精密加工、细微加工、特种加工及高密度能加工、新硬材料加工技术、表面功能性覆盖技术和复合加工,以适应机械产品更新换代对制造工艺提出的更高、更新的制造模式。
(3)自动化等高新技术与工艺的紧密结合
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与工艺及设备相结合,使传统工艺面貌产生显著、本质的变化,如生产线自动控制、在线检测自适应控制、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计算机辅助家具设计、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和智能制造系统等。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XXX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课题研究现状:
目前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它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有利于开拓我国的创造力,提高我国竞争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机械制造工艺实质上就是将多种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及其过程。而现代工业科技的进步为机械制造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如新型材料的合成与使用、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运用、控制技术和测试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都在不断推进着机械工艺制造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机械工艺中大都运用了各种类型的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等高新技术模块的集成,为使其满足各种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的生产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任务书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1. 任务需求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流程的掌控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任务是:设计一个夹具,用于固定钢板进行钻孔加工,要求该夹具易于操作、精度高、结构合理,且满足工厂生产要求。

2. 任务细则设计目标:设计一个夹具,用于固定长达1米、宽度400mm的钢板,使其能够稳固的进行钻孔加工。

该夹具各部分应该合理明确,易于操作和安装,具备出色的稳定性和精度,以确保生产质量和效率。

任务概述:本设计任务基于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设计的理论基础,学生需要对材料、结构、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最终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细节配置和图纸制作,同时还需要进行夹具的制造、试用以及运用实验。

设计内容:(1)设计计划- 对该夹具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尺寸、材料和制造方式进行确定,绘制夹具的三维结构图和内部结构剖面图。

- 选取夹具各个零件所需材料,计算其重量、长宽高等基本参数。

- 计算各个部件的强度与优化方案,特别是要考虑到夹具固定后工件的稳定性、刚度和振动特性。

- 编写夹具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更换部件等操作说明。

- 设计并制作该夹具的零部件,包括各种小配件和夹具本体。

(2)夹具制造- 对夹具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调整、试验以及合理化优化。

- 对各组件进行合理加工和材料替换,尤其是要考虑零件的精度和粗糙度的影响。

- 对夹具各部分进行动态模拟,从而实现更好的夹紧与保持效果。

(3)夹具试用- 进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验证夹具结构和使用效果,检验其稳定性和精度、耐用性等性能。

- 对夹具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在验证实验中不断优化各个部件参数,以获得最优的加工效果。

(4)实验报告- 编写实验报告,详细阐述设计过程、制造流程、实验步骤、结论分析、优化方案以及后续改进计划等内容。

3. 设计要求- 构思方案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经济性,应紧贴实际需求,符合设计标准和适用法律法规。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从机械制造工艺的角度来看,课程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1. 工艺流程设计,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设计出适合的加工工艺流程。

这包括材料选择、切削参数的确定、加工顺序的安排等。

2. 加工工艺选择,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产品的形状、尺寸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

这包括常见的加工方法,如铣削、车削、钻削等,以及特殊加工方法,如电火花加工、激光切割等。

3. 工艺装备选择,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产品要求和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机床设备和工具。

这包括机床的类型、规格和性能要求,以及刀具、夹具和测量工具的选择。

从机床夹具设计的角度来看,课程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1. 夹具类型与分类,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夹具,如定位夹具、夹持夹具、支撑夹具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同时,还将学习夹具的分类方法,如按工艺要求分类、按夹持方式分类等。

2. 夹具设计原理,学生将学习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夹持力的计算、夹具结构的设计、夹具零件的选材和加工等。

此外,还将学习如何考虑工艺要求、工件形状和尺寸等因素进行夹具设计。

3. 夹具零件设计,学生将学习夹具的各个零件的设计和制造。

这包括定位元件、夹持元件、支撑元件等的设计原则和制造工艺。

此外,课程设计还可能包括实践环节,学生将有机会亲自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的设计和制造。

这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将全面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能力,为他们在机械制造领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
四平职业大学
《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
实施方案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机制教研室
二〇一六年三月一日
一、实习实训对象
实习实训班级:14级机制专科1、2、3、4、5、6班
班级人数:26+26+26+26 +26+27=157人
辅导员:张新勇
二、实习实训设备、场地、资料要求
实习实训设备:手工绘图仪器及图板,专用夹具模型
场地:绘图室
参考资料:
1、《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2、《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3、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机械零件、制图;
4、《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
5、《机床夹具图册》
6、《工艺设计手册》;
7、《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三、实习实训具体安排
实习实训形式:将班级分成四组,每组一个零件分别进行设计。

实习实训学时:两周时间
实习实训内容:
1.零件图及零件——毛坯合图各一张,A3或A2图纸;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一套;
3.典型工序专用夹具装配总图一张;A1或A0图纸;
4.夹具零件图两至三张,A3或A2图纸;
5.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2500——3500字)。

分组情况:
14机专1班(指导教师:于静辉)
组别分组情况

组李双王明陈北辰由可新周敏杜俊罗伟东

组刘浩然冯粟源王浩黄旭东孙畅曾凡冶

组梁志珺姜昊梁涛王雪海岚许兆熙

组司洪岩刘齐姜炳帝吴勇帜沈益啸杨茼
14机专2班(指导教师:于静辉)
组别分组情况

组邱旭生李宏伟李军仪张孝阳闫宇豪牛泽刘爽

组吴昂泽唐宇刘威陈雨佳丁酉杰陶冶

组成坦付寒冰陈昊邢林张洪强薛宏达孙俪洋

组刘珂刘晋刘昌王迪陈阳石洪源
14机专3班(指导教师:朱国龙)
分组情况
组别

许添惟李鹏龙杨志伟李春波程仁杰郭畅


王驰杨雪峰叶红洋付志强徐佳鹏姚庆天


范邱伟苏涛王建骑刘晶泽张济群万达崔建楠组

李亮亮卢经英马洪峰吴冲王业宁杨兴旺田洋组
14机专4班(指导教师:朱国龙)
组别分组情况

组李欢李志贺钟旭陈鹏张健敖树聪

组刘德高立强魏思琪吴晨戴兵郝喆

组于嘉琪阚宝久赵洪亮张晓光杨阔孙海鹏杨跃

组郝宇斌刘名李玉鹏伦阳沈峰姜楠雪张茂生
14机专5班(指导教师:孙彦波)
组别分组情况

封思宇李佰峰张家旺王长旭张震宇潘鑫宇


王浩东杨宏宇王长海周宏伟范旭段昭仁


谢园边旭南彦博韩玉石迟佳俊王钵元梁双喜


王天崇庞帅韩雨辛王迪王猛于海阔刘俊杞

14机专6班(指导教师:孙彦波)
组别分组情况

李渡强谢宇航倪俊奎王荣禄白如峰张志博


张猛高弘泽李唯旭刘思锐姜文李强吴晓

徐永超万浩赵震宇孙越陈俊廷王松姜伟鸣



林仁龙康鸿鑫王伟新李万顺宋平李鹏赵文和

实习实训时间: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2016.05.30~2016.06.10)
实习实训地点:
班级14机专1班14机专2班14机专3班14机专4班14机专5班14机专6班地点 C C C C C C
指导教师指导时间:
指导教师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指导班级
(人数)
指导时间
指导
地点
备注
于静辉10/周16/周14机专
1、2 班
周一1、2节,5节;
周二1、2、5节;
周三1、2节;
周四1、2节,5、6节;
周五3、4节
(14-15周)
朱国龙10/周16/周14机专
3、4班
周一:1、2、3、4、5、6;
周二:1、2、3、4、5、6
周三:1、2、3、4
(14-15周)
孙彦波10/周16/周14机专
5、6班
指导时间:
周三:1、2、3、4、5、6、7、
8
周五:1、2、3、4、5、6、7、
8
(14-15周)
四、考勤
实习实训考勤表(见附表)
五、成绩考核与记载
实习实训考核方案根据学生设计的工艺文件、图样和说明书质量、答辩(或质疑)时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平时的工作态度、独立工作能力等诸方面表现,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设计成绩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

考核评分标准:
1、优秀(90~100分):
独立、全面完成设计任务;设计质量高或对原设计有明显改进并有创见,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及查阅科技资料的能力;答辩中,基本概念清楚,回答问题正确,反映出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积极主动、肯于钻研、刻苦踏实。

2、良好(80~89分):
独立、全面完成设计任务;设计质量较高或对原设计有一定程度的改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查阅科技资料的能力;答辩中,基本概念清楚,回答问题较正确,反映出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积极主动、肯于钻研、刻苦踏实。

3、中(70~79分):
能完成设计任务;设计质量尚好,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查阅科技资料的能力;答辩中,基本概念清楚,回答问题尚正确,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好;工作态度认真,能努力完成规定的任务,但设计中有某些小的错误。

4、及格(60~69分):
设计内容基本符合任务要求;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规定的主要任务;设计质量较差,独立工作能
力、查阅资料能力较差;在答辩中,基本概念较清楚,对设计中的问题回答无重大的原则性错误,工作态度一般。

5、不及格(60分以下) :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不及格:大部分内容不符合任务书要求,质量差,有较大原则性错误或很多错误,虽经教师指出,仍未认真改正;工作态度不认真,未完成规定的主要任务或抄袭严重;工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查阅资料能力均差;在答辩中,基本概念模糊,有原则性错误,经启发,仍不能正确回答;有三分之一时间未参加设计。

六、资料汇总
实习实训资料:任务书、指导书、夹具装配图及夹具零件图。

其它资料(实习实训大纲、实习实训实施方案、实习实训考勤表、实习实训考核方案、实习实训图纸、实习实训总评成绩)。

《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项目名称工艺及夹具项目类型工程设计
姓名学号班级14机专()班
设计
时间
2016年05月30日——2016 年06月1103日


设计
任务题目: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设计
原始资料:零件图纸一张,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备品率、废品率为1%。

设计
内容
及要求1.零件图及毛坯图各一张,A3或A2图纸;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A4纸打印;
3.典型工序专用夹具一张;A1或A0图纸;4.夹具零件图两至三张,A3或A2图纸;
5.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2500——3500字)。

具体进度要求
阶段日期计划完成工作量指导教师
检查意见
备注
第一阶段(2天)
1.绘制零件图和毛坯图,明确各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初步考虑加工过程;
第二阶段(2天)
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法和加工顺序,确定定位、夹紧、设备、刀具;设计工序尺寸;填写工艺卡;
第三阶段(1天)
3. 确定夹具设计方案,绘制夹具设计草图;审阅结构设计方案,完善设计图纸;
第四阶段(2天)4.绘制正式图纸;
第五阶段(1天)5.图纸审核、修改;绘制零件图;
第六阶段(1天)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
第七阶段(1天)7.答辩。

项目验收方式:1.设计图纸2.答辩
任务下达日期:2016 年05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