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考试试卷3
八年级语文下期中质量调研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2分)D2.(2分)C3.(2分)(1)踊跃(2)天衣无缝4.(6分)(1)辗转反侧(2)无为在歧路(3)涵虚混太清(4)屋舍俨然(5)其岸势犬牙差互(6)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每空1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5.(3分)(1)(1分)共和国的坚实根基(2)(1分)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
(3)(1分)B C A6.(2分)傅雷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二、综合性学习(7分)7.(7分)【活动一】(1分)【活动二】(2分)示例:细心品味悟古诗寻词摘句仿古诗【活动三】(2分)基础教育教材大幅度提升古诗文经典篇目的数量。
【活动四】(2分)示例: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中国诗词跨越时代而仍然有着浸润心灵、启迪智慧的力量。
因此,吟诗作赋不仅是文人的事,“诗词大会”也不仅仅是一场文化活动,这些和我们的生活都有关系。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一)(12分)8.(2分)“蓝色银行”的意思是指海洋资源。
9.(4分)目标:促进人海互利共生、服务全人类利益。
内涵:①生态为首,坚持绿色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之海。
②经济为本,坚持互利共赢,建设繁荣发展之海。
③科技为引擎,坚持开放合作,建设智慧创新之海。
④文化为纽带,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多元包容之海。
⑤政治为保障,坚持平等协商,建设和平安宁之海。
(答出4点即可)八年级语文质量调研共2页(第1页)10.(3分)A11.(3分)C(二)(18分)12.(4分)A:初中语文老师用写检讨、记周记的方法帮助学生遇到更好的自己。
B:高中语文老师用饱含情感的诗歌教学唤醒“我”的梦想。
13.(4分)(1)(2分)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并强调了乡村孩子们的无拘无束。
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检测八年级语文一(23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宽容,能róng 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宽容,能化解矛盾jiè dì,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但是,宽容必须恪.守原则,决不能姑息放纵。
2.找出下面短语中的错别字,订正后填入下表中。
(4分)不胜其苦纵横决荡麻木不仁璧立千仞流连忘返精神震奋察颜观色不屈不挠忍俊不禁臆想不到汪洋万倾优柔寡断3.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9分)①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②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池鹤》)③________________ ,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迎燕》)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⑥,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⑦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⑧独学而无友,。
(《礼记》)4.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2分)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
树根谦和地回答:。
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5.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想像一下,“千蟑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把它描绘出来。
二(47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
(14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调研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调研试卷(附答案)一、语文积累与应用(33分)(一)诗文默写(10分)1、默写出上下句(6分)(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 )芳草萋萋鹦鹉洲,。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5)斯是陋室,。
(刘易锡《陋室铭》)2、默写出《春望》的颔联和颈联(中间四句)(4分)(二)选择题(15分)1. 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颓(tuí)唐塌(tān)败匀称(chèng)疮(chāng)疤B.琐屑(xiè) 诘(jí)问滞(zhì)笨伧(cāng)俗C.差(chā)使尴(gān)尬愧怍(zuò) 嶙(lín)峋D.蹒(pán)跚荒僻(pì) 伎(jì)俩伛(yǔ)偻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震悚狼籍刻扣长途跋涉 B.取缔赋闲烦躁大庭广众C.霹雳造形渴幕巧妙绝伦 D.惶急推祟缓冲因地置宜3.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很少有人能慢下脚步来审视自己的灵魂。
B.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C.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D. 日本某些右翼政客不顾历史事实和国际法,使出浑身解数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麻烦,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B.表扬学生要适度,过分的溢美之词往往会使学生飘飘然迷失自我,反而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C.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题及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颔.首(hàn)解剖.(pō)抑扬顿错B.广袤.(mào)匿.名(nì)炽.热(zhì ) 藏污纳垢C.要塞.(sài)悄.然(qiāo)诘.责(jié) 惨绝人寰D.黝.黑(yŏu)滞.留(zhì)东皋.(gāo)为富不仁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B.这块招牌早已摇摇欲坠,台风一来便如摧枯拉朽....般地将它卷落地,摔得粉身碎骨。
C.如梦初醒....的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大多数家庭企业是由核心人物白手起家....,通过艰苦奋斗成就一番事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白水峡谷的景色多美啊!”属于祈使句。
C.“长征,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是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
”这一句子的主干是“长征,是壮举,是诗篇,是丰碑”。
D.《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汉字,你是中年文化的载体。
;;;。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3初二(下)期中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共14分)学校要开展“所学课文知多少”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阅读《社戏》选段,完成小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①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②。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
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
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1)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兽脊(jí)模样(mú)B.兽脊(jí)模样(mó)C.兽脊(jǐ)模样(mú)D.兽脊(jǐ)模样(mó)(2)文段①②处选填词语和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①弥漫②篷____________B.①弥散②蓬C. ①弥漫②蓬____________D.①弥散②篷(3)根据文意解释画线句“……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中“浓”的意思。
(____________ )2.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小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俨.然(yǎn) 箬.篷(ruò) 魅.力(mèi) 器皿.(mǐn)B.窈.窕(yòu) 垂髫.(tiáo) 造诣.(zhí) 蒹葭.(jiā)C.好逑.(qiú) 溯洄.(huí) 悄怆.(chuàng) 雎.鸠(jū)D.豁.然(huò) 怡.然(yí) 篆.文(zhuàn) 荇.菜(xìnɡ)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
什么?就这么个侏儒。
B.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C.清国留学生头顶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D.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6、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但它的另个结果却是始料未及的②人们会在惟一的孩子身上投入过多的物质财富③计划生育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不容置疑的④于是,小规模家庭反而变成高做排放体⑤每个孩子人均能源消耗量大大提高A.③⑤①④②B.②④③⑤①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⑤①④7、诗文名句默写。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 分钟分值:150 分)学校:新户中学命题人:刘清美陈宝春一、(4分)全卷书写分。
二、(30分)完成下面l-8题。
1.在括号中清晰地填写常用字。
(4分,每个1分)精神上感到满足自zài()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
转眼又因忧郁而àn()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qī()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cè()。
2.根据提示,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填写四字短语。
(共4分,每个1分)①也有的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②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④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引人注目的可能。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在横线上写出表示正确语序的序号)①在池塘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滋泥。
②大自然正是依靠生物间一定的结构和食物链关系,不断进行能量的传递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并产生一定的功能,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
③生物在生物圈里不能孤立地生存。
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古老寓言,形象地展示了地球上各种生物激烈竞争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4.下面一段话透露出关于“廓狐”的哪两个信息?(4分)廓狐极耐干早,寻到水源时它就大喝一通,没水时它就靠猎物的血液来维持生伞。
它出没神速,动作敏捷,跑动时能跳一二米高。
当地的阿拉伯人曾这样形容它:“狗逮廓狐,2条狗是开玩笑,3条狗是瞎胡闹,4条狗足空忙一场,5条狗时它才逃跑,6条狗才能捉牢”5.在下面段落的横线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成为一段完整的话。
(4分)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吐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6.请将“家园、自然、生态”三个词扩写成一段话,不少于30字。
模拟试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重庆A卷)03(解析版)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重庆A卷)03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8页,四大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I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第II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行.辈(xíng)归省.(shěng)絮.叨(xù)挑衅.(xìn)B.亢.奋(kǎng)逻辑.(jí)闲逛.(guàng)旌.旗(jīn)C.踊.跃(yǒng)踱.步(dù)家眷.(juàn)脸颊.(xiá)D.欺侮.(wǔ)蓬.勃(péng)耳畔(pàn)战栗.(lì)【答案】D【解析】A项中,“行辈”的“行”应读háng,读“xíng”时,组词如行走,“归省”的“省”应读xǐng,读“shěng”时,组词如省份。
B项中,“亢奋”的“亢”应读kàng,“旌旗”的“旌”应读jīng。
C项中,“踱步”的“踱”应读duó,“脸颊”的“颊”应读jiá。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宽恕相得益章陨石洗耳恭听B.愕然无可质疑寒噤消声匿迹C.烦燥天衣无缝农谚慷概淋漓D.祷告迫不及待翩然一拍即合【答案】D【解析】考查对字形的识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俊中学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姓名:班级:学号: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2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鞭挞.(dà)干涸.(hé) 广袤.(mào) 相辅.相成(bú)B.瞥.见(biē) 牟.取(móu) 褪.尽(tuì) 千山万壑.(hè)C.污秽.(huì) 哂.笑(shěn) 犀.利(xī) 藏污纳垢.(gòu)D.挑衅.(xìn) 吞噬.(shè) 繁衍.(yǎn) 盛气凌.人(lí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翻来复去抑扬顿错器宇轩昂油光可鉴B.相形见绌饶有兴趣浑然一体近在咫尺C.深恶痛疾不可名状正襟伟坐诚惶诚恐D.杳无音讯暗然失色颔首低眉冥思暇想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2018年11月中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雪,其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无与伦比....,突破了历史同期极值。
B. 穿着一身黑衣的奥巴马在登上长城后感慨万千....,他对陪同人员说:“看长城起伏在群山之间,非常壮观,我看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明。
”C. 温家宝指出,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国与世博会交往的历史,也是中国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对外开放、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
D. 10月1日上午天安门城楼前举行的盛大的国庆阅兵和方阵游行,令西方国家对中国刮目相看....。
4.古诗文默写(8分)①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②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③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春草似有似无的“绝妙佳句”是:“,。
”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语句是:“,。
”⑤李商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表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精神。
5.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当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
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到了全体的皇族。
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就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的一旁。
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
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扣,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夫对我脱帽致敬,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们是认得我的。
为了好玩起见,我故意看着这群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
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
事后我还毫不客气地把歌德教训了一番。
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枢密参赞的歌德永远不能原谅我,而我却不以为然。
(1)上面的文段选自法国作家的《》。
(2分)(2)结合选段具体说说文中的“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做题。
(7分)材料一:[中新网12月11日电] 在今天卫生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邓海华说,未来1-2个月是中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将出现大量人口流动,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邓海华说,当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在进一步发展,中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疫情涉及范围不断扩大,全国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住院及重症、死亡病例持续增加,流感活动水平仍处于高位,流感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例已达91%。
材料二: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普遍易感的新发疾病,秋冬是疫情流行高发天气。
黄玮说,目前的疫情态势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是长期性。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此次流感大流行态势可能持续1~2年。
其次,也有复杂性。
每年季节性流感都会发生流行和死亡,今年还可能面临季节性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双重流行的危险,很有可能会出现重症病例。
再次,具有艰巨性。
从历史上流感大流行情况看,第一波以后往往会发生更为严重的第二波。
而其发病、重症和死亡人数有可能会更多。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宣布,甲型H1N1流感病毒蔓延速度是普通流感的4倍,在人口密集的国家和地区多达三成的人口可能感染病毒。
材料三:河南疾控中心发布甲型流感公益提示: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密切接触途径传播。
因此,预防甲型H1N1流感要从讲究个人卫生做起,做到:勤洗手、勤通风、不扎堆。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应立即就医。
(1)材料一是一则消息,请你概括出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2分)(2)材料二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1分)(3)材料一中提到:“中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请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找出相关原因。
(3分)(4)请你结合材料三的相关内容,拟写一条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宣传标语。
(1分)7.观看完六十周年国庆大阅兵和群众游行后,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感慨万千。
请你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内心的感想。
要求:从下面所给词语中任选三个(多选不限),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感情真挚、有文采,不少于50个字。
(3分)强大辉煌小康和谐英姿飒爽气势恢宏心潮澎湃蒸蒸日上二、现代文阅读。
(28分)(一)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8-12题(14分)(1)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2)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3)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4)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5)“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6)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
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
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7)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8)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9)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10)“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11)“可以抄一点。
”(12)“拿来我看!”(13)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8.东京有许多“清国留学生”,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呢?(2分)9.第(3)段划线句子中写到一位日本职员先生对鲁迅住处的关心,请你说一说,鲁迅心中感受到的好意是什么?句中的两个“几次三番”是否可以去掉一个?(3分)10.第(4)(5)两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藤野先生?其作用是什么?(4分)11 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请结合文意,分别说一说,“我”为什么吃惊、不安和感激?(3分)12. 阅读全部选文后,你从中感受到藤野先生哪些优秀品质?(2分)(二)阅读《母亲的手》,完成13——18题。
(14分)①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
孩童挨大人骂、挨大人揍是不免的,但我却怎么也想不起任何挨母亲打的片段来,连最通常的打手心打屁股都没有。
虽如此,母亲的惩戒更甚于打,她有揪拧的独门绝招。
我说绝招,是她揪拧同时进行——揪起而痛拧之。
揪或拧,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子们惯用的戒法,除了后娘对“嫡出”的“小贱人”尚有“无可奉告”的狠毒家法外,大概一般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的。
②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
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
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几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打牙祭”的大好机会了。
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
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
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看着母亲。
她看上去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完,不许剩下。
”我摇头示意,母亲立刻变成失望懊恼,但仍只淡淡地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
”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好,也少言笑。
③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没脸地按我在床上,反剪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知道吃不下去还盛?能吃饱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
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再没有剩过饭。
④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
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入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的十指下翻搓起来了。
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水。
当时街市上有担了两木桶水,水面覆以荷叶的卖水的人。
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
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地洗。
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
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