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04蜀道难(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专题04 蜀道难(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专题04 蜀道难(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4 蜀道难(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4 蜀道难(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4 蜀道难(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专题04 蜀道难(讲)【学习要点】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

【探究活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教师释疑】这是一道涉及诗意和手法的题目,注意反复手法的作用是强调,同时注意强调的内容的差异,同时还要从结构上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1.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

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这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

主旨句出现了三次: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

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

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

_第4课 《蜀道难》 习题练习四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

_第4课 《蜀道难》   习题练习四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

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2单元第4课蜀道难习题练习四(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蜀道/数典忘祖秦塞/敷衍塞责纯粹/地崩山摧B.折本/冲波逆折湛蓝/天梯石栈参差/扪参历井C.喧豗/毋庸置喙巉岩/明珠璀璨屏息/砯崖转石D.峥嵘/铮铮铁骨公允/磨牙吮血咨嗟/千姿百态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义愤填膺扪心自问曲折莹回楹联B.一夫挡关豺狼之心磨牙吮血崔嵬C.峥嵘岁月面目狰狞开门缉盗湍急D.敷衍塞责气魄宏伟闻名遐迩咨询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危险。

B.开国何茫然茫然:指时间久远。

C.青泥何盘盘盘盘:山峦曲折盘旋。

D.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飞越。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③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相同。

5.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B.侧身西望长咨嗟C.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D.砯崖转石万壑雷6.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奚以知其然也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二、语言表达7.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李白为对象写一段文字。

抱怨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欧阳修,在被贬滁州的落寞中,从林壑优美的琅琊山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于是在四时之景中享受无穷乐趣,挥毫成就了一篇篇千古文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面这段话有多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挑出三处并加以改正。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4课《蜀道难》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噫吁嚱(xū)秦塞(sài)石栈(zhàn)抚膺(yīng)B.鱼凫(fú)崔嵬(wéi)巉岩(chán)吮血(shǔn)C.咨嗟(zī)猿猱(róu)岩峦(luán)瀑流(pù)D.万壑(hè)喧豗(huī)飞湍(tuān)萦回(yíng)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地崩山崔天梯石栈扪参历井千沟万壑B.峥嵘崔嵬冲波递折横绝峨眉壁立千仞C.飞湍瀑流猿猱攀援匪亲弗居一夫挡关D.磨牙吮血抚鹰长叹鹤汀凫渚协从不问3.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渺茫遥远的样子)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4.对加点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D.所守或匪亲或:副词,倘若。

5.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两组是()A.开国何茫然/青泥何盘盘B.尔来四万八千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C.西当太白有鸟道/一夫当关D.猿猱欲度愁攀援/悲鸟号古木,愁空山6.下列诗句朗读时语气节拍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C.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7.对下列诗句解说有错的一项()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从古蜀王开国以来,历经四万八千年,不与秦国互通来往。

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手可摸到参星,穿过井星,仰起头屏住呼吸;手抚胸口,坐地长叹。

专题04 蜀道难(测)-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3)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4 蜀道难(测)-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3) Word版含解析.doc

(满分45分,时间45分钟)姓名班级分数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拟古十二首》(其三)(唐)李白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

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

石火①无留光,还如世中人。

即事②己如梦,后来我谁身。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注:①石火:石头打击冒出的星火。

②即事:眼前、当下的事。

1.诗的前四句是怎样体现出李白想象丰富,夸张豪放的写作风格的?(3分)【答案】李白常将想象、夸张的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的意境。

诗的前四句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极言人们自古就试图要用超常的绳子把太阳系住,不惜用堆到接天高度的黄金买光阴。

虽然是极度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引起读者共鸣,深切体验到诗人不绝的忧思和万古的愁绪。

(3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3分)【答案】表现了诗人不慕荣华富贵,安贫乐道、率性洒脱,放纵不羁,以酒会友,把饮酒之乐看得高于一切。

(意思对即可,3分)【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先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的意思是,提着酒壶莫要推辞说家里贫穷,把酒拿来同四周的邻居相会。

然后结合李白的的个性特点和人生态度以及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不慕荣华富、率性洒脱、放纵不羁,他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于是以酒会友、借酒浇愁的人生态度。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你如何理解“未若醉中真”一句中“真”字的涵义?(3分)【答案】醉酒之后,李白可以感受到无拘无束的自由,或的精神的解放,此时可以酣畅淋漓地散尽心中的抑郁和孤愤,可以抛却人世的一切羁绊,超越现实社会,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大意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回答此题,既要理解诗句意思,也要结合李白的人生态度和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 第2单元 4 蜀道难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 第2单元 4 蜀道难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第2单元 4 蜀道难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4 蜀道难一、读准字音(1)噫吁嚱...(yī xū xī) (2)扪.参(mén) (3)抚膺.(yīng) (4)砯.崖(pīng) (5)喧豗.(huī) (6)猿猱.(náo) (7)萦.岩峦(yíng) (8)巉.岩(chán) (9)峥嵘..(zh ēng róng) (10)崔嵬.(wéi) (11)吮.血(shǔn) (12)咨嗟..(zī jiē) 二、辨识通假所守或匪亲(“匪〞通“非〞,不是)三、一词多义(1)绝⎩⎪⎨⎪⎧①可以横绝.峨眉巅〔动词,越过〕②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副词,极,非常〕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形容词,与世隔绝的〕④夜久语声绝.〔《石壕吏》〕〔动词,停止〕(2)坐⎩⎪⎨⎪⎧①以手抚膺坐.长叹〔副词,空,徒〕②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介词,因为〕③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名词,座位〕④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 〔动词,坐着,坐下〕(3)去⎩⎪⎨⎪⎧①连峰去.天不盈尺〔动词,距离〕②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 〔动词,除掉,去掉〕③去.日苦多〔《短歌行》〕〔形容词,过去的〕④公然抱茅入竹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动词,前往,到……去〕⑤沛公已去.〔《鸿门宴》〕〔动词,离开〕 (4)乎⎩⎪⎨⎪⎧①危乎.高哉〔助词,用在句中,用于舒缓语气〕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语助词,无义〕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5)以⎩⎪⎨⎪⎧①以.手抚膺坐长叹〔介词,用〕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连词,表目的,来〕③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介词,按照〕④险以.远,那么至者少〔《游褒禅山记》〕〔连词,表并列,而,并且〕四、词类活用(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名词作状语,在上面)(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名词作状语,在下面)(3)问君西.游何时还 (名词作状语,向西)(4)砯.崖转石万壑雷 (名词用作动词,原指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转)(6)使人听此凋.朱颜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7)砯崖转.石万壑雷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8)猿猱欲度愁.攀援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9)雄.飞雌.从绕林间 (形容词用作名词,雄鸟;雌鸟)五、古今异义(1)危.乎高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见悲鸟号古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尔.来四万八千岁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连峰去.天不盈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古义:高。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4课蜀道难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new)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4课蜀道难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new)

第04课蜀道难·知识概览·【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他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的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重点理解】通假字所守或匪亲(“匪”通“非”)词类活用砯.崖转石万壑雷(名词作动词)冲击西.当太白有鸟道(名词作状语)在西面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问君西.游何时还(名词作状语)向西 侧身西.望长咨嗟(名词作状语)向西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使人听此凋.朱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砯崖转.石万壑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 猿猱欲度愁.攀援(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一词多义错误!绝错误!坐错误!或{云霞明灭或.可睹(副词也许或许)左右或.欲引相如去(代词,有人)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偶尔),所守或.匪亲(连词,倘若去错误!特殊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状语后置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宾语前置句)但见悲鸟号古木。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4蜀道难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4蜀道难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1.以下中,加点的解有的一是()A.开国何茫然 (完整不知道的子 )..B.参井仰息 (屏住呼吸 )..C.凋.朱 (使⋯⋯凋,里指色由成青)D.以手膺坐(坐下 ).【分析】 D ,坐:徒,空。

【答案】D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意判断正确的一是()【学号:39282006】① 君西游何.②青泥何.③但悲号古木.④但悲不九州.同A.两个“何”字同样,两个“但”字同样。

B.两个“何”字同样,两个“但”字不一样。

C.两个“何”字不一样,两个“但”字同样。

D.两个“何”字不一样,两个“但”字不一样。

【分析】①什么;②多么;③只;④只。

【答案】C3.名句默写。

【学号:39282007】(1)地崩山摧壮士死,。

(2)峰去天不盈尺,。

(3)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膺坐。

(4)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答案】(1)而后天梯石相(2) 枯松倒挂倚壁(3)参井仰息 (4)而崔嵬文第 1~ 2 段,达成 4~6 。

【学号:39282008】4.歌要点写“青泥”有何作用?【答案】“上有”“下有”等四句是从“面”上即整体上写蜀道之;“青泥”等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状况。

人侧重描绘青泥岭波折桓、随山回的道和峻的山,特别是人手星斗、屏息、胸的惊惧惶悚,表了蜀道之。

5.“上有六回日之高⋯⋯以手膺坐” 几句与“ 峰去天不盈尺⋯⋯ 崖石万壑雷” 几句能否重复?【答案】不重复。

然都写了山川的峻,但前者是静描绘,尔后者是描绘,且配合着万壑雷般的响,形成翻江倒海的震惊心魄的气;前者点面合,后者全面归纳;前者写人的感觉,以表山岳特是青泥山的高峻,后者写山川奇,是了衬着惊心魄的氛围及旅人造成的心灵震惊,“嗟道之人” 本,第 3 段写社会境渡。

6.人“畏途” 造了怎的氛围?【答案】“但”“又”句衬着了凄清恐惧、清静孤寂的氛围,“ 峰”四句衬着了令人心胆俱裂的惊氛围。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四蜀道难+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四蜀道难+Word版含解析.doc

课下能力提升(四)蜀道难(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当.太白有鸟道当:阻挡B.青泥何盘盘..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的样子C.危.乎高哉危:危险D.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③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相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枯松倒挂倚绝壁..D.剑阁峥嵘而崔嵬..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西.当太白有鸟道B.朝.避猛虎C.砯.崖转石万壑雷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2)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无数壮士的牺牲才换来了栈道的出现,这悲壮的来历让人难忘。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二、阅读鉴赏(22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7题。

(11分)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6.[对应链接高考]分析一下颔联中“起”“生”两词的表达效果。

(5分)答:7.[对应链接高考]颈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请分析一下“笼”字表现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4 蜀道难(练)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对下列句中加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乎高哉!危险的
B.开国何茫然。

指时间久远
C.尔来四万八千岁。

代词,那。

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介词,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危: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的;C.代词;D.助词,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名句的句式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相同的一项是()
A.固一世雄也,而今安在哉?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凌万顷之茫然
D.恐年岁之不吾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状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句C.定语后置句D.宾语前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阅读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所写《剑阁赋》,完成小题。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

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

上则松风萧飒瑟,有巴猿兮相哀。

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

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

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

鸿别雁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

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通“向”)对酒而相忆。

4.这篇赋写了哪两层意思?
【答案】第一,描写了剑阁的高峻险恶。

第二,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和盼其早归的深情。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一段即为一个层次。

从第二段的首句送佳人兮此去中可看出是送别友人。

考点:本题考查层次划分能力。

5.《剑阁赋》比《蜀道难》少写了哪一层意思?
【答案】《蜀道难》中有对蜀地豪雄割据,战乱频仍,战祸惨烈的描写,这既是历史的回顾,又是现实的危机和未来的推测,起到申诫的作用。

《剑阁赋》没有这样的内容。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第一小题可知,本文写了两部分内容,蜀道难多一层战乱的内容。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6.作者怎样直接描写剑阁?
【答案】这篇赋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剑阁直插云间,遮断视野,倚靠青天。

【解析】
试题分析:剑阁背靠青天而把大山从中间断开。

可见是夸张手法。

考点:本题考查艺术手法的运用能力。

7.作者怎样侧写剑阁?
【答案】这篇赋“上则”句以松间烈风萧飒猿声哀切,渲染出凄清恐怖的气氛;“旁则”句以飞湍汹涌声若惊雷,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

运用环境烘托的方法侧面描写剑阁的峥嵘崔嵬。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

8.作者怎样表现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答案】第一,不等友人离去就盼友人归来。

第二,直接描写自己无尽的沉吟叹息。

第三,景因情生,以景物表现自己黯淡的心情。

第四,想象离别后两人对月相忆的情形。

【解析】
试题分析:复何时兮归来,意思是这一去什么时候啊才能归来?不等友人离去就盼友人归来,可见作者对友人的情怀。

我沉吟兮叹息以及描写自己心情低沉的语句都是舍不得友人离去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

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9.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案】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但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诗人。

“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解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诗中表达了杜甫对李白有怎样的感情?
【答案】杜甫对李白的感情:挂念;赞叹;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

【解析】
试题分析:鉴赏杜甫对李白的情感,可根据诗歌注释及具体诗句作答。

由注释及“不见李生久”可知,此句写出了杜甫对李白的牵挂;“意独怜”写出了杜甫对李白的赞叹及同情;而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思考,作者对李白怀才不遇的遭遇是同情和哀怜的。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兴(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诗题“春兴”在文中有何作用,简要分析。

【答案】“春兴”(诗眼)指因春天的景物而触发的感情,统领全文。

(2分);领起了对诗中暮春景象的描绘,也引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从内容和结构上来答题。

在内容上,要理解标题是文学作品的文眼,即“春兴”是诗歌的诗眼,暗示了情感抒发的原因是触景生情。

结构上,要从“春兴”
对诗歌景物描写起统领作用的角度答题,也要答出“春兴”的描绘为诗歌结尾诗人的思乡之情作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武元衡的诗和李白的诗同是写思乡,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运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结合诗歌三、四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武诗借用梦境(联想),(“逐”字运用拟人),除表达了思乡心切外,还有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所以思乡略无沉重悲伤之意。

(2分)②李诗主要运用典故(还有反问),通过“折杨柳”的笛曲,运用反问方式强烈在表达了沉重思乡之情。

(2分)
【解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美文欣赏:
道不尽的诗圣说不完的诗仙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

仙是超凡脱俗的,圣是超凡入俗的。

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

李白是侠,愤世嫉俗,快意恩仇,醉眠酒家,笑傲王侯,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一付豪客形相;杜甫是儒,书生意气,匡济情怀,仁民爱物,悲天悯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一片菩萨心肠。

李白近道,故有仙灵气,得天人之妙相;杜甫近佛,故有慈悲心。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李白诗秀在神,杜甫诗美在骨。

李白诗以气氛拟虚景;杜甫诗以实景画气氛。

李白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虚晃一枪;杜甫说:“关塞萧条行路难”,是大实话。

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杜甫写当今时事;李白写梦中世界,杜甫写梦醒时分;李白多好梦,杜甫多恶梦;李白多开心事,杜甫多失意事;李白写复杂为单纯,杜甫写单纯为复杂;李白是传奇,杜甫是编年史;李白是天之骄子,杜甫是国之人杰;李白是喜剧演员,杜甫是悲剧演员;李白是如来,杜甫是观音。

“在无尽的豪放飘逸与悲天悯人之中,后人永远记住了两个名字‘诗仙’与‘诗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