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物理复习 第15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15-2机械波含答案

2018版高考物理复习 第15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15-2机械波含答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4为单选,5~10为多选)1.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 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

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

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A .频率是30 HzB .波长是3 mC .波速是1 m/sD .周期是0.1 s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甲、乙两小木块间的距离x =3 m =32λ,故波长λ=2 m 。

又知两小木块都是每分钟振动30次,故周期T =2 s ,频率f =0.5 Hz ,则波速v =λT=1 m/s 。

故选项C 正确。

2.2014年2月12日在新疆于田县附近发生7.3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如果该地震中的简谐横波在地球中匀速传播的速度大小为4 km/s 。

已知x 轴正方向指向地面,某时刻刚好传到x =120 m 处。

如图所示,则( )A .从波源开始振动到波源迁移到x =120 m 处需要经过0.03 s 时间B .从波传到x =120 m 处开始计时,经过t =0.06 s 位于x =360 m 处的质点开始振动C .波动图象上M 点此时速度方向沿y 轴正向,动能在减小D .此刻波动图象上除M 点外与M 点势能相同的质点有5个答案 B解析 波上所有质点并不随波迁移,故A 错误;由题意可知该波的周期为:T =λv=0.015 s ,从波传到x =120 m 处开始计时,经过t =0.06 s ,恰好完成了4个周期,位于x =360 m 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刚好起振,B 正确;由“上下坡”法,可得M 点的速度方向沿y 轴负向,正在往平衡位置运动,速度增大、动能增大,C 错误;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得,除M 点外与M 点势能相同的质点有7个,D 错误。

3.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a ,如图所示,振动从质点1开始向右传播,经过时间t ,前11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此波的最大波速可能为( )A.17a tB.16a tC.12a tD.10a t答案 B解析 若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前11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时,分析可得波恰好传到17质点。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5】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解析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5】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解析版)

2018高三二轮复习之讲练测之练专题15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多选)【2018·山东卷】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

以波源O 为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为计时零点,质点A 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O 、A 的平衡位置相距0.9m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 .波长为1.2mb .波源起振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波速大小为0.4m/sd .质点A 的动能在4t s =时最大2.【2018·北京卷】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 。

t=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 、b 是波上的两个质点。

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0时质点a 的速度比质点b 的大B .t=0时质点a 的加速度比质点b 的大C .图2可以表示质点a 的振动[D .图2可以表示质点b 的振动3.【2018·重庆卷】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一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有一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速率v 水平向左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如题11图2所示的图像.1y 、2y 、0x 、02x 为纸上印迹的位置坐标,由此图求振动的周期和振幅.4.(2018·福建卷)如图,t=0时刻,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为0.4s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 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波。

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6s 时波形的图是( )根据最后传至的质点的起振方向沿+y 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应满足同侧关系,故选项C 正确,D 错误。

5.(2018·新课标Ⅰ卷)如图,a.、b 、c.、d 是均匀媒质中x 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 、4m 和6m 一列简谐横波以2m/s 的波速沿x 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 处,质点a 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 时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第二轮总复习基础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高考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第二轮总复习基础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考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第二轮总复习基础综合
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回归基础提分综合检测
第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单摆的摆长l=98cm,在t=0时,正从平衡位置向右运动,取g=98m/s2,则当t=12s时,下列关于摆球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正向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增加
B.正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减小
C.正向右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增加
D.正向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减小
【解析】单摆的周期T=2πlg≈2s,所以摆球在t=12s时,正在平衡位置的左边且向左运动之中.故正向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增加,即选项A正确.
【答案】 A
2.( 广西模拟)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频率发生了变化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
C.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生的笛声频率相同,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低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D.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所接受到的自于遥远星系上的某种原子光谱,与地球上同种原子的光谱相比较,光谱中各条谱线的波长均变长(称为哈勃红移),这说明该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
【解析】由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可知,A错,B对;观察者和。

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15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15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本专题解决两大类问题:一是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二是光和电磁波.作为选修模块之一,每年高考试题中都独立于其他模块而单独命题,《考试说明》中除对波的图象、波速公式的应用和折射率要求较高外,其它内容要求都较低,命题方式仍然是小题的拼盘.高考对本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波的图象;②波长、波速和频率及其相互关系;③光的折射及全反射;④光的干涉、衍射及双缝干涉实验;⑤简谐运动的规律及振动图象;⑥电磁波的有关性质.机械波是高中物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高考中的热点内容主要包括振动和波的关系;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的图象及其应用等. 高考中机械波相关试题的特点是:(1)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要考查多个概念或多个规律;(2)用图象考查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特别是对波的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本章所占的分值约为全卷总分的5%,个别年份将达到10 %以上,因此要认真对待,熟练掌握相关内容。

一、机械振动 1.简谐运动的对称性(1)振动质点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时,位移x 、回复力F 、速度v 、加速度a 、动能E k 、势能E p 的大小都相等,其中回复力F 、加速度a 与位移x 方向相反,速度与位移x 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2)振动质点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段等长线段的时间相等. 2.简谐运动的周期性(1)周期性:简谐运动的位移x 、速度v 、加速度a 、回复力F 、动能E k 和势能E p 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x 、v 、a 、F 的变化周期为T ,E k 和E p 的变化周期为T 2.(2)质点在任意时刻开始计时的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s =4A (A 为振幅),半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s =2A .但从不同时刻开始计时的四分之一周期内,路程不一定等于振幅A .二、机械波1.波长、波速与频率(周期)的关系 v =λf =λT波的频率(周期)等于振源的频率(周期),与介质无关,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周期)是不变的;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由介质的性质决定;波长等于波在一个周期内向外传播的距离,其大小取决于波的频率及介质的性质(波速v ).波速也可用公式v =ΔxΔt 计算,其中Δx 为Δt 时间内波沿传播方向传播的距离.2.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比较振动图象反映了一个质点的位移x (位置坐标)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波动图象反映了一系列质点在某一时刻相对其平衡位置的位移随质点的平衡位置变化的关系;由振动图象可确定周期T 、振幅A 、各时刻的位移及速度方向,由波动图象可确定波长λ、振幅A 、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各个质点的位置及速度方向(结合传播方向).注意:(1)简谐运动与其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的简谐波的振幅、频率均相同. (2)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图象均为正弦(或余弦)曲线. (3)振动和波动的图象中质点振动方向判断方法不同.3.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而且振动加强的区域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隔开,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路程差Δx =2n +12λ(n =0,1,2…)的点为振动减弱点;路程差Δx =nλ(n =0,1,2…)的点为振动加强点.4.波的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波长大于障碍物、小孔的尺寸或差不多.三、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问题1.由振动图象判定质点在某时刻的振动方向振动图象中质点在某时刻的振动方向可根据下一个时刻(远小于T4)质点的位移(位置坐标)确定,也可根据图象中该时刻对应的曲线斜率的正负确定.2.波动图象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1)“上下坡法”:将波形想象成一段坡路,沿着波传播的方向看,位于“上坡”处的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位于“下坡”处的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2)微平移法:波的传播过程其实是波形沿传播方向的平移,作出微小时间Δt 后的波形,可确定各质点经Δt 后到达的位置,由此可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3.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结合 解答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结合的问题,应注意两种图象意义的理解,波动图象是某时刻一系列质点的振动情况的反映,振动图象是某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情况的反映;其次要从一种图象中找到某一质点的振动信息,由此结合题设条件及相应的振动或波动规律推导另一种图象的相关情况.1.了解北京高考真题【2014北京高考】17.一简谐机械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T .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 、b 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0时质点a 的速度比质点b 的大 B .t =0时质点a 的加速度比质点b 的小 C .图2可以表示质点a 的振动 D .图2可以表示质点b 的振动【2013北京高考】15. 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间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m/s 。

专题15+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测)-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

专题15+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测)-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测案)【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对所有的机械波和电磁波,正确的是A. 都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B. 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 传播都不依靠别的介质【答案】A2.图中的实线表示t时刻的一列简谐横波的图像,虚线则表示(t+△t)时刻该波的图像。

设T 为该波的周期,则△t的取值(其中n=0,1,2,3…):A.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n+)TB.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n+)TC.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 (n+)TD.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n+1)T【答案】C【解析】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经过△t传播的距离为(n+)λ,对应的时间是(n+)T;选项C正确,A错误;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经过△t传播的距离为(n+)λ,对应的时间是(n+)T;选项BD错误;故选C.3.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 m/s,振幅为A。

M、N是平衡位置相距2 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

在t=0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

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 s。

则()A. 该波的周期为 sB. 在t=s时,N的速度一定为2 m/sC. 从t=0到t=1 s,M向右移动了2 mD. 从t= s到t= s,M的动能逐渐增大【答案】D4.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自然界所刮的风就是一种机械波B. 波不仅能传递能量,而且参与振动的质点也在随波迁移C. 波将波源的振动形式传播出去的同时,也可以传递信息D. 传播机械波的介质一定是可以自由流动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是传递能量和信息的一种方式,A错误C正确;参与振动的质点只在其平衡位置上下振动,不随波的迁移而发生移动,BD 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对机械波的理解点评: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是振源与介质.质点不随波迁移,且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来区分横波与纵波.波形成的特点是:带动、重复、滞后5.一单摆由甲地移到乙地后,发现走时变快了,其变快的原因及调整的方法是()A. g甲>g乙,将摆长缩短B. g甲<g乙,将摆长放长C. g甲<g乙,将摆长缩短D. g甲>g乙,将摆长放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将一个单摆由甲地移到乙地后,发现摆钟变快了,知周期变短了,通过单摆的周期公式分析原因和增大周期的方法.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知摆钟变快了,则周期变短了,说明乙地的重力加速度大于甲地的重力加速度,即,为了增大周期,可以增大摆长,B正确.6.某同学看到一只鸟落在树枝上的P处(如图所示),树枝在10s 内上下振动了6次。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单选题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1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波源不在坐标原点O,P是传播介质中离坐标原点xP=2.5m处的一个质点。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P的振幅为0.05mB.波的频率可能为7.5HzC.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0m/sD.在t=0.1s时刻与P相距5m处的质点一定沿y轴正方向运动2.如图所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质点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M、N两点,历时1s,质点通过N点后再经过1s又第2次通过N点,在这2s内质点通过的总路程为12cm。

则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振幅分别为()A.3s,6cm B.4s,9cmC.4s,6cm D.2s,8cm3.两列振幅为A、波长相同的平面简谐横波,以相同的速率沿相反方向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其中实线为向右传播的波,虚线为向左传播的波,a、b、c、d、e为介质中沿波传播路径上五个等间距的质点。

两列波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b、d始终静止不动B.质点a、b、c、d、e始终静止不动C.质点a、c、e始终静止不动D.质点a、c、e以振幅A做简谐运动4.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振源S1和S2做简谐运动,向四周分别发出两列振幅均为A的简谐横波,波在同一区域传播,形成如图所示稳定的干涉图样。

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N点为波峰与波谷相遇点,M点为波峰与波峰相遇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振源S1和S2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B.M点为振动加强点,其振幅为AC.N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四分之一周期,M、N两点竖直高度差为05.如图所示为某时刻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种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图,此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已知质点P在a波上,质点Q在b波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B.此时质点Q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C.一个周期内,质点Q沿x轴前进的距离是质点P的1.5倍D.在质点P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质点Q可完成20次全振动6.如图所示,甲质点在x1轴上做简谐运动,O1为其平衡位置,A1、B1为其所能达到的最远处。

【高考物理】2018最新版本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专题: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全部含详细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2018最新版本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专题: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全部含详细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附参考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人体内部器官的固有频率为4~12 Hz.1986年,法国次声波实验室次声波泄漏,造成30多名农民在田间突然死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次声波传播的速度快B.次声波频率和人体内部器官固有频率相同,由于共振造成器官受损而死亡C.人们感觉不到次声波,次声波可不知不觉地杀死人D.次声波穿透能力强,穿过人体时造成伤害解析: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 Hz ,当与人体内部器官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现象,造成器官受损而死亡.答案:B2.如图7-1所示,位于介质 Ⅰ 和 Ⅱ 分界面上的波源S ,产生两列分别沿x 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 1、f 2和v 1、v 2,则( )图7-1 A.f 1=2f 2,v 1=v 2 B.f 1=f 2,v 1=0.5v 2 C.f 1=f 2,v 1=2v 2 D.f 1=0.5f 2,v 1=v 2 解析:同一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f 1=f 2,由图知,32321λλ==L 再由v =λf 可知v 1=2v 2. 答案:C3.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1=0时波传播到x 轴上的质点B ,在它左边的质点A 恰好位于负最大位移处,如图7-2所示.在t 2=0.6 s 时,质点A 第二次出现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则( )图7-2A.该简谐波的波速等于10 m/sB.t 2=0.6 s 时,质点C 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下运动C.t 2=0.6 s 时,质点C 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上运动D.当质点D 第一次出现在正最大位移处时,质点B 恰好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解析:质点A 第二次出现正的最大位移所需时间,23s 6.0T t ==解得周期T =0.4 s ,则波速,m/s 5m/s 4.02===T v λA 错.波传到C 点需要s,2.022==T v λ此时C 点重复质点B 的运动,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上运动,再经Δt =(0.6-0.2) s=0.4 s=T ,质点C 的运动状态跟0.2 s 时相同,B 错,C 对.质点D 第一次出现正的最大位移时,即x =1.5 m 处质点的运动传播到D ,需要.431s 7.0m/s 5m )5.15(T ==-此时质点B 处在负最大位移处. 答案:C4.一列平面简谐波,波速为20 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这列波的图象如图7-3所示.由图可知( )图7-3A.这列波的周期是0.2 sB.质点P 、Q 此时刻的运动方向都沿y 轴正方向C.质点P 、R 在任意时刻的位移都相同D.质点P 、S 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解析:由图象可知λ=4 m ,据λ=vT 可知T =λ/v =4/20 s=0.2 s ,故A 正确.据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关系可判断出,此时刻P 、Q 的运动方向都沿y 轴正方向,故B 正确.由于P 、S 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故P 、S 振动完全相同,故D 正确,C 错.答案:AB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单摆从地球赤道移到南(北)极,振动频率将变大B.将单摆从地面移至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高度时,则其振动周期将变到原来的2倍C.将单摆移至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中,其振动频率将不变D.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将单摆的振幅增大或减小,单摆的振动周期保持不变解析:单摆周期.2gl T π=南(北)极处的重力加速度比赤道处大,周期变小,频率变大,选项A 正确;由2rMm G mg =知,从地面移至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高度时,重力加速度将变为原来的,41则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选项B 正确;人造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单摆不会摆动,故选项C 错误;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选项D 正确.答案:ABD6.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400 m/s.已知t =0时,波刚好传播到x =40 m 处,如图7-4所示,在x =400 m 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4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 轴正方向。

2018年高三二模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专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8年高三二模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专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上海市各区县2018届高三物理试题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专题分类精编一、 二、选择题1.(2018宝山4题)如图所示,为机械波a 和机械波b 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某时刻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波的速度比a 波的速度大 (B )b 波的波长比a 波的波长大 (C )b 波的频率比a 波的频率大 (D )这两列波可能会发生干涉现象2. (宝山11题)如图所示,一物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恒力F 的作用向左运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则关于物块与弹簧接触后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块一直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 )物块一直作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C )当物块刚与弹簧接触时加速度最大(D )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物块的加速度最大3. (崇明7题)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 ) A .频率、振幅都不变 B .频率、振幅都改变C .频率不变、振幅改变D .频率改变、振幅不变Fabx /my /cm4(崇明11题).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0t =时刻的波动图像。

如果此时刻质点P 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且经过0.35s 质点P 恰好第2次到达y 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设波的周期为T ,波速为v ,则 ( )A .波沿着x 轴正向传播B .波的周期0.175T =sC .波的波速为2=v m/sD .再经过/8T ,Q 点到达平衡位置5.(虹口10)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都是20cm ,在同一介质中传播。

实线波的频率为2Hz ,沿x 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某时刻两列波在如图所示区域相遇,则 ( ) A .虚线波的频率为3Hz B .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现象C .平衡位置为x=6m 处的质点此刻速度为零D .平衡位置为x=8.5m 处的质点此刻位移y >20cm6.(黄浦7)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s-t 图像如右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7·新课标Ⅰ卷】(5分)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

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

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答案】2 减弱加强【考点定位】波的叠加、干涉【名师点睛】本题只要考查产生两列波相遇处是加强或减弱的条件,尤其小心两波源振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即振动步调相反,刚好颠倒过来。

2.【2017·江苏卷】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播出声波的___________(选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频率不变【解析】频率由波源决定,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播出声波的频率变为原来两倍,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所以传播速度不变.【考点定位】机械波频率波速【名师点睛】机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速度由介质决定,而频率由波源决定.3.【2016·北京卷】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

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

向右为x的轴的正方向。

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答案】A【解析】由于向右为正方向,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所以0时刻位移为正,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将向左运动,即向负方向运动,故A正确。

【考点定位】简谐振动图像【方法技巧】在考纲上简谐振动这一块要求学生能从振动图象上获取信息,会求简谐运动的路程和位移,以及掌握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4.【2016·四川卷】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则A.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 s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答案】AD考点:振动图像;机械波的传播【名师点睛】此题是对振动图像及机械波传播问题的考查;首先要掌握已知振动图像判断质点振动方向的基本方法以及波速、波长及周期的关系;此题中要考虑波形传播的重复性及多解问题,这是题目的难点所在.5.【2015·全国新课标Ⅰ·34(2)】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两列波在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求(i)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的所有质点的坐标;(ii)从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的质点的时间。

【答案】(i)(ii)【考点定位】机械振动机械波【名师点睛】1列出波峰或波谷的坐标表达式是关键;2不存在波谷和波谷相遇的点。

1.P、Q、M是某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沿绳建立x坐标轴。

一简谐横波正在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振源的周期为0.4s。

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在t=0.2s时,()。

A. 质点P处于波谷B. 质点Q处于波峰C. 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D. 质点M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答案】C【解析】简谐横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t=0时刻质点P的速度向下,t=0.2s=,P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故A错误,C正确.波从P传到Q的时间为T=0.1s,t=0.2s时,质点Q已经振动了0.1s=,而质点Q的起振方向向下,则在t=0.2s时质点Q处于波谷.故B错误.在t=0.2s时波传到M点,此时M点的振动方向向下,选项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次声波比超声波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 海啸发生后尚未到达海岸边,沿海渔民没有反应,但狗显得烦噪不安,这是因为次声波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大C. 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匀速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D. 发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因为声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答案】A点睛:本题要注意多普勒效应现象的特点、适用范围,对于多普勒效应,要知道在波源与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高,而在波源与观察者远离时接收频率变低;即高亢表示远离,低沉表示靠近.3.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A. 在下摆过程中B. 在上摆过程中C. 摆到最高点时D. 摆到最低点时【答案】D4.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沿背离静止的接收器的方向匀速运动,设声源的速度为u,声波的速度为v,且u<v,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为f,则当u增大时()A. f增大,v增大B. f增大,v不变C. f不变,v增大D. f减小,v不变【答案】D【解析】首先,无论u如何变化,声波的速度v不变;随着u的增大,接收器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综上可知,D正确。

5.(多选)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 -0.2m 和x=1.2m 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v=0.4m/s,两列波的振幅均为 2cm.图示为t=0 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m 和x=0.8m 的P、Q 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 的平衡位置处于x=0.5m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列波的周期均为 1sB. 在t=0.75s 时刻,质点P、Q 都运动到M 点C. 质点M 的起振方向沿 y 轴负方向D. 在t=2s 时刻,质点M 的纵坐标为-2cmE. 在 0~2s 这段时间内质点M 通过的路程为 20cm【答案】ACD【解析】A、两列波的周期,故A正确;B、在t=0.75s 时刻,两列波的传播距离均等于,但质点P、Q不随波的传播而向左向右运动,故B错误;C、P、Q 两质点起振方向沿y 轴负方向,两列波的传播到P点时,质点M 的起振方向沿 y 轴负方向,故C正确;质点M振动了D、在t=2s 时刻,质点M振动了个周期,所以质点M 的纵坐标为-2cm,故D正确;E、在0~2s 这段时间内质点M 通过的路程为,故E错误;故选ACD。

6.(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A. 偏振光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B. 声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振动的频率C.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D. 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折射现象E.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答案】BCE7.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处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波频率为1.0×105Hz,某时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1)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画出x=7.5×10-3 m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至少一个周期).(2)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为4 s,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和鱼群的运动).【答案】解析:(1)该波的周期为T==1×10-5s,由波动图象知,此时x=7.5×10-3 m处的质点位于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该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2)由波形图读出波长λ=15×10-3 m由波速公式得v=λf ①鱼群与渔船的距离为x=vt 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x=3000 m.8.如图所示,①为某一列简谐波t=t0时的波形图象,②是这列波上P点从这一时刻起的振动图象,试讨论。

(1)波的传播方向及传播速度;(2)画出经2.3 s后波的图象,并求P质点的位移和P质点运动的路程。

【答案】(1)5.0 m/s,沿x轴正方向传播(2) 10 cm 2.3 m【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振动图象可知判断P点在t=t0时刻的振动方向,从而判断波的传播方向,由图象得出周期和波长,从而求出波速;(2)根据求解波形平移的距离;一个周期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4A,位移为从平衡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1)根据振动图象可知判断P点在时刻在平衡位置且向负的最大位移运动,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甲图可知,波长λ=2m,由乙图可知,周期T=0.4s,则波速:;(2)经过后,波形图如图所示则路程在2.3s时刻,P点的位移为:;1.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B. 质点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C. 质点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一定相同,速度也不一定相同D. 质点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答案】D考点:简谐运动【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简谐振动特点的考查;要知道加速度和恢复力具有正比同向的关系,而恢复力和位移具有正比反向的关系;而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此时物体的位移为零. 2.下图为某质点沿x轴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t=4s时质点速度最大,加速度为0B. 在t=1s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C. 在0到1s时间内,质点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D. 在t=2s时,质点的位移沿x轴负方向,加速度也沿x轴负方向【答案】C3.图中的实线表示t时刻的一列简谐横波的图像,虚线则表示(t+△t)时刻该波的图像。

设T 为该波的周期,则△t的取值(其中n=0,1,2,3…):A.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n+)TB.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n+)TC.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n+)TD.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n+1)T【答案】C【解析】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经过△t传播的距离为(n+)λ,对应的时间是(n+)T;选项C正确,A错误;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经过△t传播的距离为(n+)λ,对应的时间是(n+)T;选项BD错误;故选C.4.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

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此后,若经过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的是()A. a处质点的振动图象B. b处质点的振动图象C. c处质点的振动图象D. d处质点的振动图象【答案】B【解析】由题图1可以判断此时质点a向上振动,质点b处于波谷位置,质点c向下振动,质点d处于波峰位置,经过周期后,质点a处于波峰,质点b处于平衡位置且正向下振动,质点c处于波谷位置,质点d处于平衡位置且正向下振动,可以判断题图2表示b质点的振动图象,选项B正确。

5.(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A. 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B. 在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表达式中,F为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C.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D.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同种条件下用紫光做实验比红光做实验得到的条纹更宽E. 在单缝衍射现象中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狭缝宽度必须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多【答案】ABE6.(多选)2016年2月6日,台湾高雄市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5 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