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教研室 徐学宁
如何上“活”生物试卷讲评课

决实际问题 , 同时也要求学生具 有结合实 际现象分析 问 题 以及综合 应用 知识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从 答题情 况来 看, 学生得分率不高 , 对概念 一知半解 。究 其原 因, 一 是
学生遗忘 , 教师教 学 时间紧 , 没有 及 时引导学生 回归课 本; 二是教师在教学 中对知识 的理解过程及 细节强调不
试卷 时 , 教 师 必 须 抓 住 试 卷 考 查 的核 心 知 识 , 进 行 重 点
讲评 。不要机械地对 、 抄答案 , 从头到 尾逐题讲 解 , 没有 重点 , 不知取舍 , 否则会使学 生产生厌 学情绪 , 浪 费学生 的学 习时间, 同时失去试卷讲评 的意义 。
讲评课前 , 教 师应 组织 学 生认 真 分析 试 题 的得 失 分情 况, 引导学生总结失分 的原 因 : 是基础知识 掌握不牢 固、 对知识 的迁移运用不灵活 , 还 是审题不清 、 缺 乏常识 、 识 图能力欠缺等 。特别是 由于 细心程度 、 解题 速度等 因素 导致 的过失性失分 , 要求学生平 时要 注意训 练并 接受必
( 1 ) 在基 因工程 中发光水母 的绿 色荧光蛋 白基 因属
。
( 2 ) 最后获得 的荧光克 隆兔 的性 状 , 更像 其原 因是 是遗传信息 的中心 。
( 3 ) 该 生 殖 方 式 属 于
一
能会遗忘 , 当学生不 能完全 回忆时 , 可通过 回归课本 , 将
生 在知 识 、 能力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等 方面 的基本要求 , 注重对学 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 基本技 能和基本 方法 的
考查 , 而且 突出对学生读 图表 、 识 图形 、 阅读并 获取信 息 能力 的考 查 , 重视 与社会 生活 的联 系 , 引导 学生关 注 自 然、 关注社会 、 关 注环境 、 关 注健康 。因此 , 在 讲评 生 物
栖霞初中教研室(3篇)

第1篇一、引言栖霞初中教研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部门,肩负着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栖霞初中教研室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为打造高效课堂、助力学生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教研室工作概述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研室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教研室注重选拔和培养优秀教师,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 深化课程改革教研室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研究教材、教法,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模式。
通过开展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活动,推动学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3. 优化教学管理教研室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同时,教研室注重收集和反馈教学信息,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 促进教学研究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
5. 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教研室积极营造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教研氛围,鼓励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实践。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三、教研室主要工作及成果1. 教师队伍建设(1)开展教师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为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组织教学观摩:定期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3)评选优秀教师:开展优秀教师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激励教师奋发向上。
2. 课程改革(1)研究教材、教法: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模式。
(2)开展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3)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
3. 教学管理(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关注教师教学情况。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分析

说明文:(与议论文的思路很相似)
抓观点(事物特征、事理)和材料,弄清材料 和观点的关系(说明方法)。 事物的特征(事理)→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说明的语言→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根据说明文知识点可以制定 简案如下: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苏州园林; 2.理清说明顺序和结构; 3.分析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 4.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解决字词 三、初读课文,归纳苏州园林特征(相当于找中心论点) 四、再读课文,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理清说明结构和顺 序 五、三读课文,细致分析。 抓住几个关键段,着重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同时关注语 言赏析。 六、拓展延伸 附:板书设计
叙事类(小说、叙事散文): 梳理情节→分析事件和人物 →环境描写及作用→探究主 题→拓展延伸(中间要贯穿 写法、语言赏析) 以《窗》为例
抒情类(抒情散文) 梳理脉络线索→把握形象特点及 意义→分析写作手法及作用→赏
析语言 以《白杨礼赞》为例
创新设计
(1)找准一个切入点,采用一个主问题来领起
(2)板块式设计 比如余映潮老师的《荷叶 母亲》教学设 计: 活动一:术语点评法 活动二:课文集美法 活动三:妙点揣摩法 三个活动全部结束,教师再做全文总结: 全篇:术语点评 局部:课文集美 细部:妙点揣摩
4.关注学生的学:要有学生的活动。 5.作业的布置 6.板书的设计
三、上课
对新教师上课提几点建议:
祝愿每个热爱教育事业的同学 都能找到理想的教育岗位!
2.梳理出中考阅读题的考点 对这些考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 我们在拿到一篇课文备课,确定教学 目标和内容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 不至于过深或过浅。 可以说,一篇文章可命题处同时 也是教学中可讲之处。
“南京市小学‘做中学’科学教育案例的研发与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南京市小学‘做中学'科学教育案例的研发与实验”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价值21世纪,人类正迈入知识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更加蓬勃发展,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更为深刻。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中,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国家整体发展作用越来越突出。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儿童和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促进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综观国外科学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强调以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都被列为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最关键和最基本的要素。
与“做中学”相类似的科学教育试验计划——如美国的“Hands-on”(动手做)和法国的“LAMAP”(La Main a La Pate,其含义是“动手和面团吧”),已分别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这两个科学教育计划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态度,也培养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态度。
基于国外成功的经验,我国的教育界、科学界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了解国外科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总结我国中、小、幼科学教育已取得的成就、丰富经验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吸收和借鉴国际科学教育的先进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共同倡导、发起和推动了“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科学教育改革实验,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妙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好奇心,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王㊀利(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ꎬ江苏南京210033)摘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ꎬ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ꎬ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ꎬ推动课程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ꎬ为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ꎬ推动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ꎬ文章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ꎬ并采用案例分析等方法ꎬ从讲解数学定义㊁推导数学公式㊁分析数学法则㊁证明数学命题㊁解答数学问题等角度给出建议.关键词:初中数学ꎻ逆向思维能力ꎻ教学实践ꎻ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4)02-0041-03收稿日期:2023-10-15作者简介:王利(1981.2-)ꎬ女ꎬ江苏省沭阳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㊀㊀在数学学习中ꎬ逆向思维的运用十分常见.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把问题倒过来ꎬ或从问题的反面思考ꎬ或逆用某些数学公式㊁法则解决问题.当前ꎬ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ꎬ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已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ꎬ而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ꎬ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ꎬ使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得到有效的发挥ꎬ同时也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体现.基于此ꎬ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ꎬ启发学生逆向思考ꎬ强化思维训练ꎬ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1通过讲解数学定义ꎬ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定义㊁概念等理论是数学学科的基础ꎬ也是发展学生逆向思维的起点.在初中数学课程中ꎬ许多定义㊁概念本身就体现了 逆向 的特点ꎬ因此ꎬ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渗透ꎬ启发学生逆向思考ꎬ让学生理解抽象数学定义ꎬ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例如ꎬ在学习相反数的定义时ꎬ教师基于定义中包含的逆向思维对学生进行如下引导:第一ꎬ回顾知识ꎬ思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 数轴 相关知识ꎬ并提出问题:在数轴上ꎬA㊁B两点分别在原点的左㊁右两边ꎬ请你观察这两点与原点的距离ꎬ你有什么发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几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多少?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几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多少?请你画一条数轴ꎬ请将下列4个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ꎬ-4ꎬ+2ꎬ+4.在这一环节ꎬ教师引导学生依托数轴体验对称点的特点ꎬ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分布特征做准备ꎬ同时以开放的问题情境ꎬ引发学生从数轴的一侧对应观察另一侧ꎬ实现逆向思考.第二ꎬ引出定义ꎬ探索意义.教师在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呈现相反数的定义: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ꎬ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ꎬ零的相反数是零.接下来ꎬ引导学生结合定义ꎬ思考其中意义ꎬ挖掘其中蕴含的逆向思维.如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表示 在数轴上ꎬ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表示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ꎬ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ꎬ其代数意义则是 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负号ꎬ就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ꎬ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ꎬ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相反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1].在学生理解了相反数的意义后ꎬ教师继续提问: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与原点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对数轴的观察ꎬ14准确回答问题.通过这一环节的指导ꎬ学生能够巩固相反数的概念ꎬ强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ꎬ同时也在数形结合的过程中启发了逆向思维.第三ꎬ课堂练习ꎬ总结归纳.教师依据定义为学生设计练习ꎬ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深化相反数的概念ꎬ获得逆向思维的训练.在此基础上ꎬ教师进行归纳总结ꎬ强化学生逆向思维.2通过推导数学公式ꎬ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数学公式是学生日常解题的 抓手 ꎬ在数学学科中ꎬ包含逆向思维的公式有很多ꎬ如平方差㊁完全平方公式等.在教学指导中ꎬ有些教师习惯性引导学生从左至右来推导公式ꎬ这让许多学生也习惯了从正向来运用公式ꎬ但是ꎬ在遇到需要反向思考的问题时就会陷入困境ꎬ无法实现公式的灵活运用.基于此ꎬ在讲解数学公式的过程中ꎬ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探究ꎬ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ꎬ确保学生在逆用公式的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例如ꎬ完全平方公式是对多项式乘法中出现的较为特殊一类算式的归纳㊁总结ꎬ是后继学习必备的基础ꎬ不仅对学生提高运算速度㊁准确率有较大作用ꎬ更是以后学习分解因式㊁分式运算的重要基础ꎬ同时也对培养学生养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ꎬ教师在引导学生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中ꎬ从正反两个方向进行ꎬ让学生真正把握公式的不同表现形式ꎬ为公式的灵活运用奠定基础.在课堂上ꎬ教师主要通过如下环节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培养:一是创设情境ꎬ提出问题.教师利用图形的面积问题构建情境ꎬ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ꎬ使学生对旧知产生疑惑ꎬ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是发现问题ꎬ归纳结论.学生通过对图形面积的计算ꎬ逐渐推导出(aʃb)2=a2ʃ2ab+b2.乘法公式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究㊁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ꎬ教学中必须展示思维的过程ꎬ在这一环节ꎬ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㊁分析㊁独立思考㊁小组交流等机会ꎬ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公式的推导[2].三是逆向思考ꎬ加深理解.教师总结归纳了完全平方的公式ꎬ并通过逆向设计引导学生从反向进行思考ꎬ这样能够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优化ꎬ知识体系得以完善ꎬ使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够突破思维定式ꎬ形成逆向探索的能力.四是巩固训练ꎬ强化思维.如教师设计题目:①若(x-2y)2=(x+2y)2+Mꎬ求M的值.②若9x2-kxy+4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ꎬ求k的值.教师从正反两个方向设计习题ꎬ让学生反馈教学㊁内化知识ꎬ并得到逆向思维的训练.3通过分析数学法则ꎬ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有许多定理ꎬ如勾股定理㊁韦达定理等.在解题过程中对这些定理的逆向运用ꎬ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但是ꎬ在日常学习中ꎬ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ꎬ部分学生难以灵活运用数学定理ꎬ针对此ꎬ教师则应该从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加强训练ꎬ让学生能够打破固有的定式思维ꎬ提高对数学定理的应用能力.例如ꎬ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的教学设计中ꎬ教师立足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第一ꎬ复习旧知ꎬ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勾股定理ꎬ强调要分清其题设和结论.第二ꎬ讲解新知ꎬ引发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3ꎬ4ꎬ5之间的关系ꎬ引导其结合勾股定理的学习经验明确32+42=52ꎻ出示数据2.5cmꎬ6cmꎬ6.5cmꎬ请学生计算验证数据是否满足上述平方和关系ꎬ并画出相应边长的三角形检验是否为直角三角形ꎻ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验证ꎬ在得到肯定结论后ꎬ引导学生基于以上例子大胆猜想得出新的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ꎬbꎬc满足a2+b2=c2ꎬ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教师要强调定理的题设和结论ꎬ并引导学生发现新的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恰好相反ꎬ从而引出 定理 和 逆定理 概念ꎬ强调二者的相互关系.第三ꎬ验证逆定理ꎬ深入思考.教师提出证明任务后ꎬ学生发现直接证明的困难性ꎬ此时教师提示可以证明此三角形与一个直角三角形全等ꎬ并引导学生思考并写出证明过程.最后明确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ꎬ简单解释逆定理的概念ꎬ并提问:原命题正确ꎬ逆命题一定正确吗?学生之间相互讨论ꎬ有的学生举出反例:对顶角相等ꎬ但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否定结论:原命题成立时ꎬ逆命题不一定成立.第四ꎬ课堂练习ꎬ巩固逆定理.教师结合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运用设计习题ꎬ强化学生的24认识ꎬ锻炼学生逆向思维.在这一案例中ꎬ教师围绕学生的逆向思考进行引导ꎬ通过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设计ꎬ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和谐㊁愉悦的氛围中建构㊁验证勾股定理逆定理ꎬ让学生理解消化了知识ꎬ也提升了逆向思维能力.4通过证明数学命题ꎬ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在初中学数学中ꎬ学生会接触到命题㊁逆命题等概念ꎬ在各类考试中ꎬ对命题的真假性进行判断也是十分常见的题型.基于此ꎬ教师应通过对各类命题的讲解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ꎬ让学生在判断命题㊁逆命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思维及发散思维ꎬ进而提高思维品质.例如ꎬ在讲解 逆命题 相关知识的过程中ꎬ教师立足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进行如下指导:第一ꎬ回顾旧知ꎬ引入新课.教师给出命题的概念: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我们还知道ꎬ命题都有两部分ꎬ即条件和结论ꎬ它的一般形式是 如果 ꎬ那么 ꎬ并结合例题进行说明.在教师的引导下ꎬ学生发现:在两个命题中ꎬ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ꎬ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ꎬ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ꎬ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学生在认识了原命题和逆命题的概念后ꎬ教师结合常见的数学命题㊁法则促使学生作出判断ꎬ并提问:每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ꎬ但每个真命题的逆命题是否一定为真命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第二ꎬ深入思考ꎬ探究命题.教师给出系列原命题ꎬ并要求学生说出命题的逆命题ꎬ判定逆命题的真假:①既是中心对称ꎬ又是轴对称的图形是圆[3]ꎻ②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ꎻ③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高速行驶时不接触地面的交通工具.通过总结分析学生认识到:原命题为真ꎬ逆命题不一定为真.第三ꎬ逆向训练ꎬ巩固新知.教师出示习题:请写出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的逆命题ꎬ并证明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教师结合习题引导学生回顾命题的条件和结论ꎬ促使学生在逆向思考中证明ꎬ以巩固所学.5通过解答数学问题ꎬ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ꎬ逆向思维的运用十分常见.通常来讲ꎬ如果从正向直接思考无法顺利解决问题时ꎬ则可以从结论入手ꎬ进行反向思考ꎬ这样则可以豁然开朗ꎬ甚至找到更加便捷的解题方法.基于此ꎬ在初中数学教学指导中ꎬ教师应在解题训练中强调逆向思维ꎬ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逆向思维方法ꎬ从而拓宽解题思路ꎬ提高解题能力.例如ꎬ某班共有30名学生ꎬ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测试中ꎬ全班平均成绩为90分ꎬ则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至多有多少人?这一习题适合用逆向思维法ꎬ即由题意得到全班一共要失去300分ꎬ而低于60分的学生每人至少失掉40分ꎬ所以低于60分的至多有7人.通过这样的解题指导ꎬ教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当然ꎬ在教学实践中ꎬ教师还应结合例题讲解更多逆向思考方法ꎬ并让学生在训练中融会贯通㊁熟能生巧.6结束语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ꎬ教师要以知识为载体ꎬ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基于此ꎬ教师应继续深入思考ꎬ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研究目标ꎬ关注数学知识的特点及所讲知识在整体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ꎬ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ꎬ促使其通过学习得到数学知识ꎬ实现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参考文献:[1]喻胜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探究[J].读写算ꎬ2022(31):81-83. [2]陈学文.培养逆向思维ꎬ探寻解题新途径:初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培养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ꎬ2022(30):133-136.[3]张启龙.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ꎬ2023(5):73-75.[责任编辑:李㊀璟]34。
汉字南京 资料汇总2

《汉字南京》资料二初二4班收集整理8.1岩千佛岩的传说传说千佛岩有一千尊佛像,是六朝时候一位石匠一个人凿出来的。
最后一尊佛像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锤子,就是凿石佛的石匠。
当时,皇帝要在栖霞山上凿一千尊佛像。
凑巧,栖霞山脚下有个石匠手艺好,皇帝就让他凿石佛。
石匠的手艺确实高,一连凿了九百九十九尊。
这时,期限只有一天了,第二天皇帝要亲自来朝拜石佛。
石匠胸有成竹,当夜就把最后一尊石佛凿了出来。
可第二天那最后凿好的一尊石佛不见了。
这一下,可把石匠急死了。
眼看着皇帝就要拜到最后一个石窟了,情急下石匠灵机一动,跳进那个石窟窿,站在那一动也不动。
等皇帝磕完头,石匠赶紧依照自己的样子,连夜凿了一尊石像,放在里头。
岩: ,岸也。
从山严声。
(《说文解字》)。
本义是高峻的山崖;也可以理解为构成地壳的石头,如岩石、熔岩等;也可以用作形容词,如险要、险峻、高险。
现在,很多人认为“岩”是由“巖”字简化而来。
其实“岩”和“巖”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化字那么简单。
从甲骨文看,最初应该是个会意字,然后“岩”再做“巖”(形声字)。
在某个时期里,“岩”、“巖”二字是意义相同,并且并存的两个字,如今都简化写成了“岩”。
“江南云冈”——千佛岩千佛岩石窟,坐落在南京市栖霞山栖霞寺东北侧山崖上,是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
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
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或五、六尊为一龛,或七、八尊为一龛,望之如蜂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佛像造型古朴洗练,雄健优美,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齐名,是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也是江南仅有的佛教石刻艺术。
豆这是南京夫子庙很有名的特色小吃。
你知道它的得名由来吗?它的味道又如何呢?敬请关注明天的“汉字南京”!8.2“状”是形声字,左声右形,它的繁体字为“壯”。
《说文解字》:“犬形也。
从犬,爿声。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9-10周中学教研活动参加人员

说课人: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陶艳菊
全市高一物理教师
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9:00
南京市教研室(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
一、讲座:
内容:“领会新课标 备战新高考”
主讲人:南京外国语学校 蔡才福
二、说课:
内容1、“运动的描述”
说课人:南京师范大学扬子附属中学 王永胜
内容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研究”
《初中化学一模之后复习建议》溧水区教研室 戴地宝
区初中化学教研员、溧水高淳江宁化学教师、杨剑春名师工作室成员、学业评价项目组成员
2020年5月29日
星期五
13:00
金陵中学溧水分校
初中化学教研员例会暨一模质量分析会
讲座、沙龙
区初中化学教研员、杨剑春名师工作室成员等
中学生物
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14:00
⒈示范课展示 课题:《明朝的统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资本主义的兴起》
执教:倪丽娟(雨花台中学)、杨星(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姚宜辰(第五初级中学)
⒉主题研讨
主题:《关注学情、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九年级复习策略探究》主讲:刘梦骁(三十九中学)
提醒:请相关人员加入鼓楼、秦淮、溧水、雨花台四区初中历史教师联盟群:
(4)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 田家炳高级中学 刘伶
全市高二英语教师(网上教研,看视频)
中学物理
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9:00
南京市教研室(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
一、讲座:
内容:“磁场”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研讨
主讲人:南京外国语学校 姚小琴
如何掌握易错的字音字形

以——已
鲜:xiǎn
缀——辍
xiān
恕——怒
掌握字音字形的方法
1.勤查工具书,借助拼音输入法,牢固掌握常用汉 字读音。 例: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南京2010) A.玷污(zhān) B.无垠(yí n) C.迁徙(xǐ) D.凋零(diāo) )
肃穆(mù) 巧妙绝伦(1ún) 畸形(qí 相形见绌(chù) ) 干涸(hé) 一丝不苟(gǒu) 酝酿(niàng) 参差不齐(cān)
2.据义辨音,读准多音多义字
识记多音字的字音,需要结合字义进行。 比如“鲜”字,在表示“新鲜”的意思时,一 般读xiān;表示“少”的意思时,读xiǎn,如 “鲜为人知”。再如“参”字,表示“参加” 义的时候读cān,表示中药“人参”义的时候读 shēn,与“差”合起来组成联绵词“参差”时 读cēn。
如何掌握易错的字音字形
栖霞区教师进修学校 徐学宁
南京市2009年中考题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缀( 宽shù( ) ) 鲜为人知( qiè( ) )而不舍
相关知识
1.明确中考字音字形的考查范围。
2.要熟悉《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
3.能了解南京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4.能了解汉字的构字常识。 王字旁:玉;月字旁:肉;页字旁:头 5.能区分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读。比如“畸”读 成qí 。 (2)没有掌握汉语拼音规则,拼音不规范。比如“缀 zhuì ”,就有学生会标成“zhuèi”或“zhùi”。
(3)字形掌握不牢固,写错字。比如“染”右上角写 成“丸”。 (4)有的同学是不会用字,写别字。比如把蜜蜂的 “蜜”写成“密”。
4.借助构字常识,区别同音字、形似字,改正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