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 每日一题 第17题

合集下载

每日一题

每日一题

3.如图所示,以9.8m/s的水平初 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 后,垂直地撞在斜角为30°的斜 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 时间是( )
3 3
A.
s
B .2
3 3
s
C . 3s
D .2 s
4.在研究平抛运动的 实验中,用一张印有 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 小方格的边长 L=1.25cm,若小球 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a、 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的计算式为v0=____(用L、g表示), 2) 其值是_____.(取g=9.8m/s
5.一物体做平抛运动,抛 出后1s末的速度方向与水 平方向间的夹角为45°, 求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
6.如图所示,小球从 离地h=5m高、离竖 直墙水平距离s=4m 处,以v0=8m/s的 初速度向墙水平抛 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碰撞 点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若要使小 球不碰到墙,则它的初速度应满 足什么条件?(取g=1Om/s2)
高一物理(下)
每日一题
1.雨点以8m/s的速度 竖直下落,雨中步行的 人感到雨点与竖直方向 成30°迎面打来,那么 人行走的速度大小是 _____m/s.
2.小船匀速渡过一条河流,当船头 垂直对岸方向航行时,在出发后的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n到达对岸下游120m处;若 船头保持与河岸成α角向上游航行, 在出发后12.5min时到达正对岸求: (1)水流的速度;(2)船在静水中的 速度;(3)河的宽度;(4)船头与河 岸的夹角α.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2题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2题

高一物理寒假每日一题——第2题
关于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质点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质点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向西,加速度可能向东
【答案】C 【解析】质点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比如质点以较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 错误.质点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变化的时间有关,故B 错误.当质点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故C 正确.根
据a =Δv Δt
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D 错误. 【易错分析】混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对概念掌握不透彻而导致混淆,每一个物理概念都有它的物理意义,可以从意义上理解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变化量等于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还需注意它们的矢量性.。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11题(2021学年)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11题(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11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11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11题的全部内容。

高一物理寒假每日一题——第11题(多选)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PQR和△MNR的面积分别为s1、s2(s1>s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A。

若s0=s1+s2,两车一定不会相遇B.若s1-s2<s0<s1,两车一定相遇两次C。

若s0=s2,两车可能只相遇一次D.若s0=s1,两车可能相遇两次【答案】ABC【解析】若s0=s1+s2,则有s0>s1,说明两车速度相同时乙还没有追上甲,不能相遇,速度相同后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所以两车一定不会相遇,故A正确;若s0<s1,两车在速度相同前就相遇一次,之后,若s1-s2<s0,两车会发生第二次相遇,故B正确;若s0=s2,则s0<s1,两车在速度相同前相遇一次,故C正确;若s0=s1,两车只在速度相同时相遇一次,故D错误.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14题(2021学年)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14题(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14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14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14题的全部内容。

高一物理寒假每日一题—-第14题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学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f1,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 f2;推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f1,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f2,则( )A.Ff1与车前进方向相同B.F f2与车前进方向相同C.F′f1与车前进方向相同D.F′f2与车前进方向相同【答案】B【解析】骑车前进时,后轮是主动轮,在它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地面向后滑的趋势,故受向前的摩擦力;前轮是从动轮,它在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于地面向前滑的趋势,故受向后的摩擦力.而推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所以Ff1向后,F f2向前,F′f1、F′都向后.选项B正确.f2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9题(2021学年)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9题(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9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9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每日一题第9题的全部内容。

高一物理寒假每日一题-—第9题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从被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

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A.0.5tB.0.4tC。

0.3tD.0。

2t【答案】C【解析】物体从被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则2v0=gt,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的一半处时,速度为v错误!=错误!,则用时t1=错误!.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物体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与上升的时间相同,即t2=t1,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t′=2t1=错误!=错误!=错误!=0。

3t,故C正确.【易错分析】对先后上抛物体的运动关系理解错误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涉及上升和下降两个运动过程,本题中先后竖直向上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同一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状态,用不同的小球展示,此类问题可能涉及位移、速度等的对称性,分析对称性时要注意位移和速度的矢量性.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 每日一题 第15题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 每日一题 第15题

高一物理寒假每日一题——第15题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 A=2 N,F C=6 N,分别作用于物体A、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 N,方向向右
B.C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 N,方向向右
C.C所受的合力大小为4 N,方向向右
D.若在某个时刻撤掉F C,A、B、C仍保持静止
【答案】BD
【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A受拉力F A及B对A向右的静摩擦力f BA,二力平衡,f BA=F A=2 N,所以A对B有向左的静摩擦力f AB=f BA=2 N,A错误;以A、B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二者受向左的拉力F A及C对B的向右的静摩擦力f CB,f CB=F A =2 N,B正确;C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C所受的合力为零,C错误;以A、B、C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受拉力F A、F C及地面对C的向左的静摩擦力f地C,f地C=4 N,说明地面与C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4 N,当撤掉F C时,f′地C=F A=2 N<f m,向右,仍是静摩擦力,A、B、C仍保持静止,D正确.。

2020高一轻松寒假20天提升作业(适用高一新教材)物理第17天——力学单位制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一轻松寒假20天提升作业(适用高一新教材)物理第17天——力学单位制 Word版含解析

高一年级20天轻松提升物理第17天——力学单位制·答案1.【解析】选A。

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高度,其重力加速度有所不同,故其重力也有所不同。

可以说在地面上物体质量为1 kg,其重力约为10 N,但不能说1 kg的质量约为10 N或10 N的力约为1 kg的质量。

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故选项B、C、D错误,选项A正确。

2.【解析】选D。

在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代入运算。

带单位运算时,每一个数据均要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

也可以把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计算的结果就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

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

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选项A错误,选项B、C的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捷,只有选项D的运算过程正确,且简捷而又规范。

3【解析】选B。

可把p、ρ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代入进行单位运算,看得出的单位是否是v的单位。

p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1 Pa==1,ρ的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kg/m3。

4.【解析】选C。

在上面列举的物理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力学基本单位的是千克(kg)、米(m)、秒(s)。

故正确选项为C。

5【解析】选D。

A、B选项为单位制的一般性描述,是正确描述;在物理计算中,物理公式既确定了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又同时确定了其单位关系,故错误的说法为D。

6.【解析】选A。

“力”虽然是力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但它的单位“牛顿”却不是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力学中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秒,其他皆为导出单位。

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单位关系。

已知量采用国际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单位制在力学计算中的意义正在于此。

7. 【解析】选ABC。

由于在国际单位制中,v的单位符号为m/s,a的单位符号为m/s2,F的单位符号为kg·m/s2,x的单位符号为m,t的单位为s.将各对应单位分别代入式子中,整理可知A、B、C一定错误8. 【解析】选BCD.“力”虽然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的概念,但它的单位“牛顿”却不是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秒,其他皆为导出单位.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单位关系.已知量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单位制在力学计算中的意义正在于此,选项B、C、D正确.9.【解析】选BD.在应用公式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带进运算.带单位运算时,单位换算要准确.可以把题中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结果的单位就是用国际单位表示的.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选项A中Δx=1.2 cm 没换成国际单位,C项中的小车质量m=500 g没换成国际单位,所以A、C 错误,B、D正确.10.【解析】选BD.将等式两边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代入后进行单位运算,经过验证可知选项B、D可能正确.11.【解析】(1)题中所有选项中,属于物理量的是:密度、加速度、质量、长度、时间,故此空填“A、D、E、H、I”。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 每日一题 第15题

高一物理寒假提升练习 每日一题 第15题

高一物理寒假每日一题——第15题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 A=2 N,F C=6 N,分别作用于物体A、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 N,方向向右
B.C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 N,方向向右
C.C所受的合力大小为4 N,方向向右
D.若在某个时刻撤掉F C,A、B、C仍保持静止
【答案】BD
【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A受拉力F A及B对A向右的静摩擦力f BA,二力平衡,f BA=F A=2 N,所以A对B有向左的静摩擦力f AB=f BA=2 N,A错误;以A、B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二者受向左的拉力F A及C对B的向右的静摩擦力f CB,f CB=F A =2 N,B正确;C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C所受的合力为零,C错误;以A、B、C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受拉力F A、F C及地面对C的向左的静摩擦力f地C,f地C=4 N,说明地面与C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4 N,当撤掉F C时,f′地C=F A=2 N<f m,向右,仍是静摩擦力,A、B、C仍保持静止,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寒假每日一题——第17题
(多选)如图所示,B、C两个小球用细线悬挂于竖直墙面上的A、D两点,两球均保持静止.已知两球的重力均为G,细线AB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30°,细线CD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60°,则( )
A.细线AB中拉力为3G
B.细线CD中拉力为G
C.细线BC中拉力为G
D.细线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30°
【答案】ABC
【解析】对两个小球及细线BC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x 轴方向:F AB sin 30°=F CD sin 60°,y轴方向:F AB cos 30°+F CD cos 60°=2G,解得F AB =3G,F CD=G,故A、B正确.对C球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x轴方向:F BC sin θ=F CD sin 60°,y轴方向:F BC cos θ+F CD cos 60°=G,解得F BC=G,θ=60°,故C正确,D错误.
甲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