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17.1--(附解析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卷(一)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测试卷(一)含答案

高中同步测试卷( 一 )第一单元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 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 1.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B.质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体,动量一■定相同C.一个物体的速率改变,它的动量一定改变D.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它的动量一定改变2.关于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时,动量的变化量中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减小时,动量的变化量A p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C.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动量的变化量Ap为零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动量的变化量Ap为零3.为了保护航天员的安全,飞船上使用了降落伞、反推火箭、缓冲座椅三大法宝,在距离地面大约 1 m 时,返回舱的 4 个反推火箭点火工作,返回舱速度一下子降到了 2 m/s 以下,随后又渐渐降到 1 m/s ,最终安全着陆,把返回舱从离地 1 m 开始减速到安全着陆称为着地过程,则关于反推火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小着地过程中返回舱和航天员的动量变化B.减小着地过程中返回舱和航天员所受的冲量C.延长着地过程的作用时间D.减小着地过程返回舱和航天员所受的平均冲力4.古时有“ 守株待兔” 的寓言,设兔子的头部受到大小等于自身体重的打击力时即可致死.若兔子与树桩发生碰撞,作用时间为0.2 s ,则被撞死的兔子的奔跑的速度可能是( )A.1 m/s B.1.5 m/sC.2 m/s D.2.5 m/s5.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一质量为m的石块,不计空气阻力,则对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下列各物理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在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石块受到的冲量相同B.在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石块动量的增量相同C.在两个下落高度相同的过程中,石块动量的增量相同D.在两个下落高度相同的过程中,石块动能的增量相同6 .如图所示,一铁块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以速度抽出纸条后,铁块掉到地面上的 P 点,若以2V 速度抽出纸条,则铁块落地点为()8 .在P 点左侧9 .物体m i 、m 2(m >m 2)以相同的初动能在地面上滑行,它们跟地面有相同的动摩擦因数,到它们停下来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 i 、t 2,则有()A. t i >t 2D.无法确定10 .质量相等的A 、B 两个小球,沿着倾角分别是“和3/3的两个光滑的固定斜面,11 .如图甲所示,物体 A 和B 用轻绳相连,挂在轻质弹簧下静止不动, A 的质量为m B的质量为M 当连接A 、B 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 A 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V,这时物体B 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u,如图乙所示.在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铁块A.仍在P 点C.在P 点右侧不远处D.在P 点右侧原水平位移的两倍处 7 .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 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A.罕+mgm 2gh8 .—^t —-mg c m ghC. —t-+ mgm gh D —--mg8.水平推力F i 和F 2分别作用于水平面上等质量的甲、乙两物体上, 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将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两物体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线段 AB// CD 则(A. F i 的冲量大于F 2的冲量B. F i 的冲量等于F 2的冲量C.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D.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B. t i <t 2C. t i = t 2由静止从同一高度 h 2下滑到同样的另度 hi,如图所示,则A B 两小球()A. 滑到h i 高度时的动量相同B. 滑到h i 高度时的动能相同C. 由h 2滑到h i 的过程中小球动量变化相同D. 由h 2滑到h i 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变化相同A 的冲量为作 H D In 同JA. mvC. m 什 Mu12.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 h 内杯中水位上升了 45 mm 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的速度约为 12 m/s.3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 (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X103kg/m )( )A. 0.15 PaB. 0.54 Pa位.)13 . (10分)一个质量为0.2 kg 、以10 m/s 的速度飞来的网球被球拍击中,并以 20 m/s的速度反方向弹回,网球与球拍的接触时间为0.1 s ,试求:(不考虑重力的冲量)(1)网球动量的变化; (2)球拍对网球的平均作用力.14 .(10分)用电钻给建筑物钻孔时,钻头所受的阻力与深度成正比.图,那 /为阻力f 与时间t 关系的图象,若钻头匀速钻进时第 1 s 内所受的阻力的/;冲量为100 Ns,求5 s 内阻力的冲量的大小.才 1 _ftI 515 .(10 分 )跳起摸高是中学生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某同学身高 1.80 m ,质量 65 kg ,站立举手达到 2.20 m .此同学用力蹬地,经 0.45 s 竖直离地跳起,设他蹬地的力的大小恒定为 1 060 N ,计算他跳起可摸到的高度. ( g 取 10 m/s 2)B. mv- Mu D. m 什 mu回116. (10分)(2016高考全国卷乙)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将一质量为M 的卡通玩具稳定地悬停在空中.为计算方便起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 的喷口持续以速度v0 竖直向上喷出;玩具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S);水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p,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2)玩具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13050001] 【解析】选CD.根据动量的定义,它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因此它由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选项A错误;又因为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而质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体,其动量大小一定相同,但方向不一定相同,选项 B 错误;一个物体的速率改变,则它的动量大小就一定改变,选项C正确;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它的速度就一定改变,它的动量也就改变,选项 D 正确.2.[ 导学号13050002] 【解析】选AB. 动量是矢量,动量的变化量是初、末动量的矢量差.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时,动量变化量也不为零,C、D 项错误.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初、末动量方向相同,速度增大时,动量变化量与速度同向,速度减小时,动量变化量与速度反向,A、B 项正确.3.[导学号13050003] 【解析】选CD.无论是否有反推火箭,返回舱和航天员从距地面约1m处至着陆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和所受的冲量均相同,但有了反推火箭作用后,延长了着地过程的作用时间,由动量定理(F— G)t =即知返回舱和航天员所受的平均冲力减4 .[导学号13050004] 【解析】选CD.根据题意建立模型,设兔子与树桩的撞击力为 根据动量定理有Ft =mv,所以,v=%曙=gt =2 m/s,选工D 正确.5 .[导学号13050005] 【解析】选ABD.不计空气阻力,石块只受重力的冲量,两个过 程所用的时间相同,重力的冲量就相同, A 正确.据动量定理,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它所受力的冲量,由于在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石块受到重力的冲量相同, 所以动量的增量必然相同,B 正确.由于石块下落时在竖直方向上是做加速运动,下落相同高度所用时间不同, 所受重力的冲量就不同,因而动量的增量不同,C 错.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石块只受重力作用,在重力的方向上位移相同,重力做的功就相同, 因此动能的增量就相同,D 正确.6 .[导学号13050006]【解析】选B.纸条抽出的过程,铁块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以速 度v 抽出纸条,铁块所受的摩擦力的作用时间较长,铁块获得的速度较大, 铁块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较大;若以 2v 的速度抽出纸条,则铁块所受的摩擦力的作用时间较短,铁块获得 的速度较小,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较小.所以铁块落地点在P 点左侧,选B.7 .[导学号13050007]【解析】选 A.人下落h 高度的过程中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由运动学公式v 2=2gh 可知v=q2gh,缓冲过程中(取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F — mc )t =0 — ( —mV ,解得F= Njg + mg 选项A 正确.8 .[导学号13050008]【解析】选C.甲、乙先做加速运动,撤去推力后做减速运动.图中线段AB// CD 表明甲、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又甲、乙质量相等,所以两物体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选项C 正确,D 错误.因为整个运动过程,物体的动量改变量为零,所以推力的冲量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冲量大小. 由图可知甲的运动时间小于 乙的运动时间,所以甲的摩擦力的冲量小于乙的摩擦力的冲量, 则F 1的冲量小于F 2的冲量,所以选项A B 错误.12 129 .[导学号13050009] 【解析】选 B.依题意知-mv 1 = 2n 2V 2,又m >m,故V 1<V 2;设物体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一jjmgt=0—mv,解得t=~v,故11<t 2.闻10 .[导学号13050010] 【解析】选BD .两小球由h 2下滑到h 1高度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m@h 2—h 。

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17.2.pdf

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17.2.pdf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hν-W0 知,当入射光的频率为 ν 时,可计算出
该金属的逸出功 W0=hν-Ek,当入射光的频率为 2ν 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k=2hν
-W0=Ek+hν。 答案:Ek+hν 13.用一束单色光照射截止频率为 νc=1.5×1015 Hz 的某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
图线的延长线与 Ek 轴的交点为 C,其截距为 W,有 tanθ=W/ν0,而 tanθ=h,所以 W=hν0。
即图象中纵坐标轴的截距在数值上等于金属的逸出功。 答案:A、B、C 9.现有 a、b、c 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 λa>λb>λc。用 b 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
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 a 光束和 c 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 A.a 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c 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a 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 D.c 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 解析:由于光子能量公式 E=hν=hcλ,根据题意,a、b、c 三束单色光对应光子的能量
是多大?
学海无涯
解析:W=hν0,ν0=Wh ≈2.261.×631×.61×0-1034-19 Hz=5.3×1014 Hz, 由光电效应方程 Ekm=hν-W=hcλ-W=6.63×10-34×23.5.0××1100-87-2.21×1.6×10-19(J)=4.4×10-19 J。 答案:5.3×1014 Hz 4.4×10-19 J
10.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
材料
铯钙镁铍钛
逸出功 (10-19) J
3.0 4.3 5.9 6.2 6.6
现用波长为 400 nm 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普朗克

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17.3

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17.3

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粒子的波动性1.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从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的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故本质是不同的,A错。

答案:B、C、D2.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实验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B.光的干涉和光电效应C.光的衍射和康普顿效应D.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解析: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只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只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C正确。

答案:B、C3.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子说并没有否定光的电磁说B.光电效应现象反映了光的粒子性C.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综合了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提出来的D.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解析: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但这两种特性并不是牛顿所支持的微粒说和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它体现出的规律不再是宏观粒子和机械波所表现出的规律,而是自身体现的一种微观世界特有的规律。

光子说和电磁说各自能解释光特有的现象,两者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微粒说和波动说是相互对立的。

答案:A、B4.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 .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明显;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 .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解析: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能说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高中物理选修3-5:17.1_能量量子化_LI

高中物理选修3-5:17.1_能量量子化_LI

T T
平行光管 三棱镜
2、辐射强度:
单位时间内从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发射的 各种波长的总辐射能,称为辐射强度。
辐射强度
发现:随温度的升高
①各种波长的辐射强 度都在增加; 。 ②绝对黑体的温度升 高时,辐射强度的最 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3、经典物理学所遇到的困难——解释实验曲线
一朵令人不安的乌云
M 0 (T )
注意: 激光、日光灯发光不是热辐射
热平衡状态:物体的温度恒定时,物体所吸 收的能量等于在同一时间内辐射的能量,这 时得到的辐射称为平衡热辐射。
思考与讨论2:一座建设中的楼房 还没安装窗子,尽管室内已经粉刷, 如果从远处看窗内,你会发现什么? 为什么? 问题:3、什么是黑体?
二、黑体与黑体辐射
物体表面能够吸收和反射外 4 、一般的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的区别是什么? 界射来的电磁波。 如果一个物体在任何温度下, 5、黑体的实验规律是什么? 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都完全吸收, 6 、维恩公式和瑞利公式与黑体辐射规律理解 而不反射与透射,则称这种物体 一致吗? 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经典
量子
意义:(阅读书本p29)
Planck抛弃了经典物理中的能量可连续变 化、物体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可以为任意值的旧 观点,提出了能量子、物体辐射或吸收能量只 能一份一份地按不连续的方式进行的新观点。 这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热辐射中的难题,而且开 创物理学研究新局面,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规律 的认识已经从从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为量 子力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V
G
阳 极
A
K
阴 极
③光电效应是瞬时的。从光开始照射到光电逸出所需时间<10-9s。
【例3】对应于3.4×l0-l9J的能量子,其电磁辐 射的频率和波长各是多少? •[解析] 根据公式ε=hν和ν=c/λ得 • ν=ε/h=5.13×1014Hz

新人教版选修3-5《171_能量量子化》课时训练物理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版选修3-5《171_能量量子化》课时训练物理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版选修3-5《17.1 能量量子化》课时训练物理试卷一、黑体与黑体辐射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1节能量量子化1. 黑体:是指能够________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

2. 热辐射: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________,这种辐射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3.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1)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________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2)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________有关,如图所示。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________;②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________的方向移动。

二、能量子定义:普朗克认为,带电微粒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________。

即:能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________。

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________。

能量子大小ε=ℎν,其中ν是电滋波的频率,ℎ称为________常量。

ℎ=________J⋅s (一般取ℎ=6.63×10−34J⋅s)。

能量的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微观粒子的能量是________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________的。

这种现象叫能量的量子化。

【概念规律练】关于热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B.任何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D.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下列关于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叙述正确的()A.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B.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C.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无关D.黑体辐射无任何规律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已知某单色光的波长为λ,在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ℎ,则电磁辐射的能量子ε的值为()A.ℎcλB.ℎλC.cℎλD.以上均不正确神光“Ⅱ”装置是我国规模最大,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利用它可获得能量为2400J、波长λ为0.35μm的紫外激光,已知普朗克常量ℎ=6.63×10−34J⋅s,则该紫外激光所含光子数为()A.2.1×1021个B.4.2×1021个C.2.1×1015个D.4.2×1015个一、【方法技巧练】利用能量子的关系式求解有关问题氦-氖激光器发出波长为633nm的激光,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为1mW时,每秒发出的光子数为()A.2.2×1015B.3.2×1015C.2.2×1014D.3.2×1014小灯泡的功率P=1W,设其发出的光向四周均匀辐射,平均波长λ=10−6m,求在距离d=1.0×104m处,每秒钟落在垂直于光线方向、面积为1cm2的球面上的光子数是多少?(ℎ=6.63×10−34J⋅s)课后巩固练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分布有影响的是()A.温度B.材料C.表面状况D.质量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A.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B.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C.以上两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都能解释D.牛顿提出的能量微粒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跳跃式的B.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C.红光的能量子比绿光大D.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大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A.红光B.橙光C.黄光D.绿光单色光从真空射入玻璃时,它的()A.波长变长,速度变小,光量子能量变小B.波长变短,速度变大,光量子能量变大C.波长变长,速度变大,光量子能量不变D.波长变短,速度变小,光量子能量不变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B.各种色光在真空中频率不同,同一色光在各种介质中频率相同C.同一色光在各种介质中折射率不同,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折射率相同D.各种色光在同一介质中波长不同,同一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比任何介质中波长都长对于带电微粒的辐射和吸收能量时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某一个最小能量值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B.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某一最小值的整数倍C.吸收的能量可以是连续的D.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对一束太阳光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B.在组成太阳光的各单色光中,其能量最强的光为红光C.在组成太阳光的各单色光中,其能量最强的光为紫光D.组成太阳光的各单色光的能量都相同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蛇与老鼠和其他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蛇是老鼠的天敌,它是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发现老鼠的,假设老鼠的体温约37∘C,它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λ(m),根据热辐射理论,λ(m)与辐射源的绝对温度的关系近似为Τλ=2.90×10−3m⋅K.老鼠发出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A.7.9×10−5mB.9.4×10−6mC.1.16×10−4mD.9.7×10−8m由能量的量子化假说可知,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不是连续的,但我们平时见到的宏观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为什么不是一段一段的而是连续的,试解释其原因。

专题17.1能量量子化-2017年高中物理全国名卷试题分章节汇编(选修3-5)(Word版含解析)

专题17.1能量量子化-2017年高中物理全国名卷试题分章节汇编(选修3-5)(Word版含解析)

一、单选题1.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λ的激光,发射功率为P,c表示光速,h表示普朗克常量,则激光器每秒发射的能量子数为()A. pchλB.hcλC.phcλD.chpλ【答案】 C【解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hγ=h cλ,设每秒(t=1s)激光器发出的光子数是n,则:Pt=nE,即:P=nh cλ,得:n=Phcλ;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下列宏观概念是“量子化”的是()A. 物体的质量B. 木棒的长度C. 花生米的粒数D. 物体的动能【答案】 C【解析】粒数的数值只能取正整数,不能取分数或小数,因而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其它三个物理量的数值都可以取小数或分数,甚至取无理数也可以,因而是连续的,非量子化的.故只有C正确;故选C.点睛:量子化在高中要求较低,只需明确量子化的定义,知道“量子化“指其物理量的数值会是一些特定的数值即可.3.历史上很多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有关描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 麦克斯韦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开创了现代通信技术B. 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固有的时空观C. 查德威克发现了电子,揭开了人类探究原子结构的序幕D. 德布罗意提出能量子假说,一举解决了经典理论在黑体辐射上遇到的困难【答案】 B4.关于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下图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 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5.关于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下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 B【解析】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故图线不会有交点,选项C、D错误。

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会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选项A错误,B正确。

6.(2006·全国卷1)红光和紫光相比( )A.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B.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C. 红光光予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D.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答案】 B【解析】红光与紫光相比,红光波长较长、频率较低、光子能量较低、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正确答案为B。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 17.1 能量量子化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 17.1 能量量子化
第一节 能量量子化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量子力学的萌芽)
1.热辐射 (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 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征: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2.黑体
(1)定义:如果某种物体在任何温度下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 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的特征: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3)对黑体的理解:绝对的黑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可以用某装置近似地代替。如 图所示,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小孔,那么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 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小孔就成了一个绝对黑体。
类型二
3、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理论,下列关于描绘两种温
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D )
解析:黑体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越 大,故AC错误。黑体辐射的波长分布情况也随温度而变,如温度较低时,主要 以不可见的红外光进行辐射,在500 ℃以至更高的温度时,则顺次发射可见光 以至紫外辐射。即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故B错误,D正确。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1、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如图所示。 (1)温度一定时,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分布有一个极大值。 (2)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 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有经验的炼钢工人,通过观察炼钢炉内的颜色,就可以估计出炉内的大体 温度,这是根据黑体辐射与温度有关
四、爱因斯坦的光子
光子: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

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17.1.pdf

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17.1.pdf

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能量量子化1.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B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C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 .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解析:黑体自身辐射电磁波,不一定是黑的,故A 错误;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B 错、C 对;小孔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因此是小孔成了一个黑体,而不是空腔,故D 错误。

答案:C2.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B .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C .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 .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解析: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越强,A 错误,B 正确;选项C 是黑体辐射的特性,C 错误;常温下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D 错误。

答案:B3.关于对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能量值εB .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C .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D .这一假说与现实世界相矛盾,因而是错误的解析:根据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知,A 错误,B 、C 正确;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反映的是微观世界的特征,不同于宏观世界,D 错误。

答案:B 、C4.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A .红光B .橙光C .黄光D .绿光解析:在四种颜色的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而频率最小,由光子的能量ε=hν可知红光光子能量最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选修3-5同步练习试题解析能量量子化1.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解析:黑体自身辐射电磁波,不一定是黑的,故A错误;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B错、C对;小孔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因此是小孔成了一个黑体,而不是空腔,故D错误。

答案:C2.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B.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C.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解析: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越强,A错误,B正确;选项C是黑体辐射的特性,C错误;常温下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D错误。

答案:B3.关于对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能量值εB.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C.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D.这一假说与现实世界相矛盾,因而是错误的解析:根据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知,A错误,B、C正确;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反映的是微观世界的特征,不同于宏观世界,D错误。

答案:B、C4.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A.红光B.橙光C.黄光D.绿光解析:在四种颜色的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而频率最小,由光子的能量ε=hν可知红光光子能量最小。

答案:A5.某种光的光子能量为E ,这种光在某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的波长为λ,则这种介质的折射率为( )A.λE hB.λE chC.ch λE D.h λE 解析:这种光的频率为ν=E h,则这种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 =νλ=λE h。

所以这种光在这种介质中的折射率为n =c v =ch λE , 即C 选项正确。

答案:C6.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λ的激光,发射功率为P ,c 表示光速,h 表示普朗克常量,则激光器每秒发射的能量子数为( )A.Pc hλB.hc λC.λP hcD.λc hP解析:每个激光光子的能量为ε=h c λ,则激光器的发射功率为P =nε。

其中n 为激光器每秒钟发射的能量子数,所以n =λP hc,即C 选项正确。

答案:C7.红光和紫光相比( )A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B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C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D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解析:此题只需比较红光和紫光的区别就行了,红光与紫光相比,红光波长较长、频率较低、光子能量较低、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正确答案为B 。

答案:B8.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微波是指波长在10-3 m到10 m之间的电磁波B.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C.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解析:微波是一种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B错误;由于分子和原子的热运动引起一切物体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又叫热辐射,C 正确。

答案:A、C、D9.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蛇与老鼠和其他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蛇是老鼠的天敌,它是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发现老鼠的。

假设老鼠的体温约为37 ℃,它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λm。

根据热辐射理论,λm与辐射源的绝对温度T的关系近似为Tλm=2.90×10-3m·K。

(1)老鼠发出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 )A.7.8×10-5 mB.9.4×10-6 mC.1.16×10-4 mD .9.7×10-8 m(2)老鼠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属于( )A .可见光波段B .紫外波段C .红外波段D .X 射线波段解析:(1)老鼠的体温T =(273+37) K =310 K由题设条件λm 与T 的近似关系式:λm T =2.90×10-3 m·K得λm =2.90×10-3T =2.90×10-3310m≈9.4×10-6 m ,B 正确。

(2)可见光的波长范围4.0×10-7~7.0×10-7 m ,λm 大于此范围,所以属于红外线,C 正确。

也可根据老鼠的体温不高不能辐射可见光进行判断。

答案:(1)B (2)C10.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红外长波辐射,这种长波辐射的波长范围约是1.4×10-3—1.6×10-3 m ,相应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相应的光子能量的范围是________,“温室效应”使大气全年的平均温度升高,空气温度升高,从微观上看就是空气中分子的________。

(已知普朗克常量h =6.6×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c =3.0×108 m/s 。

结果取两位数字)解析:由c =λν得ν=c λ。

则求得频率范围为2.1×1011—1.9×1011Hz。

又由E=hν得能量范围为1.4×10-22—1.3×10-22 J。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无规则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越大。

答案:2.1×1011Hz—1.9×1011Hz 1.4×10-22 J—1.3×10-22 J 平均动能增大11.神光“Ⅱ”装置是我国规模最大,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利用它可获得能量为2 400 J、波长λ为0.35 μm 的紫外激光,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则该紫外激光所含光子数为多少个?(取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每个激光光子的能量为ε=h cλ,该紫外激光中所含光子数为n=Eε=2 4006.63×10-34×3.0×1080.35×10-6个≈4.2×1021个。

答案:4.2×102112.氦—氖激光器发出波长为633 nm的激光,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为1 mW时,每秒发出的光子数为多少个?解析:据P =nhν,ν=c λ,得 n =P hν=1×10-36.63×10-34×3×108633×10-9≈3.2×1015(个)。

答案:3.2×1015个13.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 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

普朗克常量为6.626×10-34 J·s,光速为3.0×108 m/s ,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收到的最小功率是多少?解析:根据光速公式c =λν,能量子公式ε=hν及能量关系Pt =Nε,得P =Nhc λt =6×6.626×10-34×3×1085.3×10-7×1W≈2.3×10-18 W 。

答案:2.3×10-18 W14.某广播电台发射功率为10 kW 、在空气中波长为187.5 m 的电磁波,试求:(1)该电台每秒钟从天线发射多少个电磁波能量子?(2)若发射的能量子向周围辐射可视为均匀的,求在离天线 2.5 km 处,直径为2 m 的环状天线每秒接收的能量子数以及接收功率。

解析:(1)由光速公式c =λν、能量子公式ε=hν及能量关系Pt =Nε得电台每秒发射的能量子数N =λPt hc =187.5×104×16.626×10-34×3×108个/秒 ≈9.4×1030个/秒。

(2)设环状天线每秒接收能量子为n 个,以电台发射天线为球心,则半径为R 的球面积为S =4πR 2。

而环状天线的面积S ′=πr 2,所以n =πr 24πR 2N ≈3.8×1023个 接收功率P 收=πr 24πR 2P 总=4×10-4 W 。

答案:(1)9.4×1030个 (2)3.8×1023个 4×10-4 W15.太阳光垂直射到地面上时,1 m 2地面接收的太阳光的功率为1.4 kW ,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

(1)假如认为可见光的波长约为0.55 μm,日地间距离R =1.5×1011 m 。

普朗克常量h =6.6×10-34 J·s,估算太阳每秒辐射出的可见光光子为多少?(2)若已知地球的半径r =6.4×106 m ,估算地球接收的太阳光的总功率。

解析:(1)设地面上垂直阳光的1 m 2面积上每秒钟接收的可见光光子数为n ,则有P ×45%=n ·h c λ。

解得n=0.45λPhc=0.45×0.55×10-6×1.4×1036.6×10-34×3×108(个)=1.75×1021个。

设想一个以太阳为球心,以日、地距离为半径的大球面包围着太阳。

大球面接受的光子数即等于太阳辐射的全部光子数。

则所求可见光光子数N=n·4πR2=1.75×1021×4×3.14×(1.5×1011)2(个)=4.9×1044(个)。

(2)地球背着阳光的半个球面没有接收太阳光,地球向阳的半个球面面积也不都与太阳光垂直。

接收太阳光辐射且与阳光垂直的有效面积是以地球半径为半径的圆的平面的面积,则地球接收阳光的总功率为:P地=P·πr2=1.4×3.14×(6.4×106)2 kW=1.8×1017 kW。

答案:(1)4.9×1044个(2)1.8×1017 kW墨香阁精品实用文档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